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創新型新媒體人才培養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在遼寧省區域產業發展的宏觀背景下,對創新型新媒體人才培養所面臨的困境進行探究,并對培養創新型新媒體人才的意義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創新型新媒體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區域產業;新媒體;創新型;人力培養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和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新媒體漸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區域產業發展越來越離不開新媒體。社會與企業急需能夠熟練駕馭新媒體實踐技術、擁有新媒體扎實理論的創新型新媒體人才。目前我國很多高校新媒體人才培養從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師職業水平與素養、實踐教學體系、教學質量考評上,都與當下的創新型新媒體人才需求嚴重脫節,學生畢業后無法適應相關領域的新媒體工作。媒介形態的變革,對傳媒人才的能力結構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創新型新媒體人才培養的現狀
在新媒體形態急劇崛起和變遷的背景下,傳媒產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媒介形態的變革,對傳媒人才的能力結構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師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理念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作為培養新聞傳播人才的搖籃,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怎樣培養人才是高校需要面對的深刻問題。根據傳媒產業人才需求調查顯示,市場對互聯網、新媒體傳媒人才的需求較多。除了原生的互聯網企業,處于轉型中的傳統媒體、信息傳播行業、經濟發展中的各領域的傳播創意領域的人才需求,幾乎全部向新媒體崗位轉移,人才需求呈現出高度新媒體化的趨勢。
(一)高校新媒體人才培養體系不成熟根據調查,當下新媒體人才的輸出主要依靠高校的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等專業培養出的傳統媒體人才,2012年國家教育部開始組織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申報工作,到2017年一共有169所高校招收這一專業的學生,提供相應的網絡與新媒體課程的教育工作[1]。遼寧省作為傳統的工業大省,2018年經濟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總體向好的良好態勢。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行業間的聯系越發密切,遼寧省在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競爭力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新媒體產業的發展,善于運用新媒體技術進行品牌形象的宣傳推廣與城市形象營銷,打造遼寧省經濟、文化、交通、環境、安全、教育、城市建設等各領域的特色品牌。人才是遼寧省依托新媒體技術打造新時代創意產業鏈的基礎,為此,遼寧省高校創新型新媒體人才的培養是對遼寧省“創意城市營銷”的回應。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開設意味著人才培養要與行業接軌。由于目前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時代下不確定性的因素增多,加之諸多高校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教師都沒有接受過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相關課程的培訓與學習,能夠借鑒的只有傳統的新聞學和傳播學的教學模式和理論,其理論知識和實踐方法、教學模式等都基本延續著新聞學和傳播學等專業的教學方法,對于目前創新型新媒體人才培養路徑的研究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二)新媒體人才培養的實踐環節薄弱如今的新媒體人才更需要的是“應用型”的全媒體人才,已不再是以往的“理論派”為主的教學模式所能滿足的,新媒體人才為了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發展就必須提升自我專業素養。可是目前新媒體專業學生的實踐機會卻少之又少,接觸到的操作設備和軟件無非就是攝像機、照相機等等,基本上都是通過Adobe系列的制作軟件進行教學實踐,進入媒體、企業等新媒體平臺實踐的機會不多[2]。為此,高校對于新媒體人才的培養依舊延續新聞學和傳播學等專業的培養模式是很難適應如今新媒體時代對新媒體人才的需求的。對于新媒體人才的培養系統和模式依舊延續之前對傳統媒體人才的培養模式,輸出的新媒體人才缺少創新性。
二、創新型新媒體人才培養的意義
當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領域對新媒體人才的需求是相當旺盛的。在瞬息萬變的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要讓自己的企業、自己的品牌出彩,關鍵是要靠創新型的新媒體人才。千篇一律的品牌營銷早已過時,新媒體人才的創新能力是企業所看重的。所以高校要爭取更多的實踐機會,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力和創新意識的新媒體人才。近幾年逐漸興起的如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體軟件,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自己做傳播者”的平臺,自媒體由此產生。傳統媒體大眾化的傳播方式已經不能很好地吸引受眾的眼球了。信息大爆炸加上大數據和云計算的加持,使得新媒體的受眾越來越分眾化。如何在魚龍混雜的傳播信息中展現自身企業或個人出彩的一面,如何更好地吸引更多觀眾,是更多企業和個人關注的問題。
(一)創新型新媒體人才培養是專業建設的必然如今大部分高校對于新媒體人才的培養,基本上延續了新聞學或者傳播學等專業對于傳統媒體新聞人才的培養模式,加之新媒體時代下信息大爆炸和形形色色的傳播模式致使受眾出現分眾化的現象。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接觸到信息都是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如此一來,對于傳播內容針對性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企業的需求,也使得新媒體專業的畢業生能夠學有所長、學以致用,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尤其要對學生的創新意識更加重視。因為只有有創新意識的新媒體人才,才是社會企業迫切需要的人才,才能夠順應千變萬化的新媒體時代潮流,能夠在魚龍混雜、信息爆炸的新媒體傳播內容中爭得一席之地,這也是未來新媒體專業建設的必然。這種必然順應了新媒體的時代潮流,能夠為社會、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思想源泉和創新動力。
(二)創新型新媒體人才培養可以服務于區域產業發展一個地區區域產業發展關乎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2020年2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全媒體運營師等16個新職業,其中全媒體運營師的薪資在一線城市高達5萬元/月,即便是在小城市,薪資也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由此可見,創新型的新媒體人才無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是炙手可熱的人才,無論何種企業對于新媒體人才的需求都是十分迫切的。當下網紅經濟愈發火爆,通過網上主播帶貨助力當地經濟成了一種新風尚。而在這火爆的網紅經濟成功的背后,有著無數新媒體人才的支撐。如今的新媒體人才已經參與到社會生產的方方面面,沒有哪一個企業的經濟發展離得開新媒體,離得開新媒體人才。而創新型新媒體人才的培養,勢必會服務于這個地區的區域產業發展,為這個地區的區域產業發展帶來助益。
三、創新型新媒體人才的基本要求
(一)具備全媒體專業人才的基本素養如今傳統媒體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早已經不適應新媒體人才需求,傳統媒體專業人才需要的是“術業有專攻”,而新媒體更加注重全媒體、應用型人才,專業性的邊界逐漸消失。這也對新媒體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新媒體人才對于新媒體運營的各個環節都要精通,不僅僅要會寫會編,還要精通新媒體的各個軟件,精通視頻剪輯、網頁設計等軟件的操作,不僅僅要精通新媒體、傳播學等專業知識,還要熟知社會學、心理學、公共關系學、法律以及時事政治等方面的知識,成為具備全媒體專業素養的人才,而這一點也僅僅是對創新型新媒體人才的最基本、最基礎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是創新型新媒體人才的奠基石[3]。
(二)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融為一體當下正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高校也在挖掘更多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所以每年各大高校都會舉辦創新創業大賽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新媒體專業的學生而言,他們為了更好地應對新媒體時代下瞬息萬變的傳播方式和手段,就更需要具備創新意識來讓自己在未來立于不敗之地。新媒體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一類專業,除了要具備基本的文學素養、人文素養之外,新媒體專業的學生還要精通各類新媒體軟件,網頁設計軟件、視頻剪輯軟件、版面設計軟件等。像常見的PS、PR、AR、InDesign等Adobe系列的軟件都是新媒體專業的學生要熟練掌握的必備技能。有了創新能力加上高超技術水平的加持,未來新媒體專業人才一定能勝任各行各業的新媒體專業崗位。
(三)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并重對于新媒體專業人才來說,想要成為一個具有創新意識的新媒體人才,就必須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扎實的理論基礎是這一專業的基礎,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未來適應就業崗位的重要基石。同時高校也要多向社會、企業爭取更多實踐和實習的機會,推進“校企合作”,讓學生能夠把所學應用到現實工作中去,尤其是對于新媒體專業的學生來說,更多的實踐機會可以讓他們隨時了解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動向,不斷更新自己的眼界和知識,可以說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于一個創新型新媒體人才來說缺一不可。
四、結語
新媒體時代是一個充滿變量和挑戰、充滿機遇和發展的時代,社會對于創新型新媒體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沒有任何一個企業會脫離新媒體,脫離新媒體時代。培養創新型新媒體人才不僅僅是高校的責任,也是企業和社會的責任。因為只有各界聯動起來,培養出的新媒體人才會更具創新意識,新媒體人才才能更好地為區域產業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施安.高校強化新媒體人才培養的路徑選擇[J].新聞前哨,2019(08):37-39.
[2]趙然,王倩.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學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新聞知識,2014(10):95-96.
[3]吳春曉.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學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風,2015(04):244.
作者:楊曉杰 梅子 單位:遼寧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