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營銷課程考核模式改革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企業營銷策劃”作為市場營銷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策劃表現與活動組織能力。而目前我國應用型高校課程存在考核形式單一,考核內容僵化,評價主體局限等問題,對學生的考核側重于理論知識,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課堂表現與綜合創新能力。通過對現有課程考核模式弊端進行分析,探索一種課前、課中和課后多樣化的全過程考核新模式,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促進專業實戰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企業營銷策劃;考核模式;改革
一、改革的必要性
“企業營銷策劃”課程以培養應用能力為主要特征,強調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營銷職業素養。受傳統教育觀念、模式等因素的影響,現行的課程考核內容僵化,考試形式單一,主要以期末卷面考試為主,很大程度上只注重考查學生對書本知識的記憶能力,沒能促進教與學的互動,全面考查學生的能力。為了滿足考核要求,教師課堂必須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進行講授,課堂自主性較低。學生為了拿高分,考前對書本知識進行強化記憶,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導致大量學生高分低能,畢業后無法適應企業工作需要。以閉卷考試為主的考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創新型營銷策劃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改革課程考核方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選擇。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
(一)考核形式單一
“企業營銷策劃”課程一直以來的考核方式是考試。考試采用閉卷方式,平時成績占20%,期末成績占80%。最終課程成績中,平時成績是由出勤率和作業完成情況進行量化。學校規定每10個課時必須布置一次作業。為應付老師點到,獲得出勤分,校園有償代課現象嚴重。為此,學院專門注冊了舉報代課的郵箱。期末試卷由教師統一命題、統一標準答案,考核方式重結果,輕過程。期末要求老師劃重點,考前一化記憶,學習委員將老師畫得重點整理打印成冊,全班共享,更有學生夾帶縮印小抄,舞弊手段屢創新高。
(二)考核內容僵化
該課程的考試內容僅限于教材內容[1]。教學大綱要求嚴格按照教科書出題,題目均勻覆蓋所學章節。但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最新營銷思維和理念無法在書上學到,也無法在試題中體現。考試題型以選擇題、判斷題、名詞解釋、簡答題等客觀題為主,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等主觀題為輔。學生在做客觀題時,大多死記硬背。標準化考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考試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卻不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同時,作為任課老師明顯感覺到卷面成績無法真實反應學生的課堂表現。
(三)評價主體局限
在人才培養和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精神還沒有真正體現出來。課程考核的評價主體為“企業營銷策劃”課程任課教師,學生是客體,沒有參與評價的權利,只能單方面被動接受評價,二者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與交流,使得課程考核的過程是一個機械與對立的過程,欠缺科學性和全面性,削弱了考核的激勵與導向功能。評價主體局限于學校內部,與社會環境脫節,對學生能否適應社會的需求順利就業,教師也沒有把握,學生的學習也很盲目。
三、考核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考核評價方式多元化
積極探索科學、全面的課程考核評價模式,從課程開始到課程結束實行全過程、多元化考核,加大平時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的比重,以督促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努力學習,而不是指望期末考試最后一周死記硬背[2]。對學生的考核應該包括學生課前準備、課中參與程度和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營銷策劃實踐、營銷策劃大賽等環節。除了傳統的到課率、作業完成情況考核,這個學期我嘗試著在課堂讓學生進行15分鐘的營銷策劃案例PPT分享,學生自己選出五位評委打分,占總分70%,教師評分占30%。激發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熱情,課堂反應熱烈。在開課的同時,要求學生至少翻譯一篇專業權威外文文獻作為平時成績,使學生了解最前沿的研究情況,同時提升外語水平。增加小組討論環節,教師以小組為單位對課堂參與情況進行評分。同時,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學校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營銷策劃大賽等,以賽促教。實施課堂筆記制度,要求學生每堂課記錄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閱讀課程相關書籍2本,課前查閱資料,期末提供讀書筆記和查閱記錄,學習各階段的成績均記錄到平時成績中。期末考試尊重學生意愿,刪除死記硬背的名詞解釋,加大策劃方案撰寫和案例分析題比重,主觀題比重達70%。
(二)考核內容多樣化
課程考核的目的在于確定學生是否真正地掌握營銷策劃相關知識,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因此,把考試內容定位在對以往知識的理解上和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上。考核中應有大量無標準答案的實際應用題型。學生不需要機械記憶,而是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用所學理論對問題能言之有理或者自圓其說或設計出可行方案都可以得到比較理想的成績。考試內容的改革可以從記憶、理解和創新三個層面上進行。記憶層面,要檢驗學生記憶和再現知識的能力,考試的內容側重于營銷策劃教材中必須掌握和領會的一些基本理論,如營銷策劃理念、營銷策劃程序和文案基本結構等;理解層面,了解學生認識事物間聯系,揭示事物本質和規律的一種思維能力,其考試內容應該以考察靈活的、富有思辨性的知識為主體,如企業入市策劃、品牌延伸策劃等;創新層面,主要考核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觀察、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如策劃方案撰寫能力、創新思維和策劃能力。
(三)評價主體多元化
積極推進兄弟院校之間專業課教師交流與合作,取長補短;引進企業、行業專家對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指導,了解人才培養規格能否符合社會需求,滿足企業、行業對策劃人才的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制定,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同時,可以考慮在考核過程中適當添加學生之間互評成績的比例,促進師生“教學相長”。逐步搭建教師、企業專家、學生等多方參與的多元化評價主體機制,改變任課老師“一言堂”的現狀,盡可能減少任課教師的評價主觀隨意性。我們可以組織本學院、本市范圍內的專任教師交流會,共同探討教學評價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學校也有相關經費支持。下學期,我打算通過課堂頭腦風暴的方式,讓學生自己預先制訂課程學習與考核方案,在了解學生內心需求的同時,啟發教師教學和考核新思維。在學生社會實踐環節,把評價主動權交給學生和企業負責人,實踐分數由學生自我鑒定評分和企業負責人評價為主。教師結合學生和企業專家的交流情況和工作業績,進行最終成績核定。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機制,使得各方形成參與合力,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確保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四、結語
營銷策劃考核模式的改革離不開教師。教師對考核模式認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改革能否順利進行。傳統考試方式運用多年,評分標準簡單易操作,教師和學生都比較適應,有它合理之處[3]。隨著時展,社會對營銷策劃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如何發揮考核對人才培養效果的評價和推進作用,值得高校教師們持續思考與改進。因此,怎樣盡量保留傳統考試方式的優點,同時發揮其他考核方式的優點,以建立更加高效、優化的考核體系,需要教學與科研工作者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筆者根據多年“企業營銷策劃”課程教學與考核評價體會,提出了初步的考核模式改革構想,有一部分已經在教學過程中實行,有一部分改革打算后續試點。
參考文獻:
[1]李念良,李望國.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高校課程考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9):14-15.
[2]朱曉瑩.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改革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118-119.
[3]張勇剛,李寧,周廣濤.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8):209.
作者:吳玲 賈衛平 單位:湖南文理學院經濟與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