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寢室文化對大學生體育影響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研究目的
高校寢室是大學生學習之余的重要場所之一,不僅是大學生休息放松、學習探討、生活娛樂、互動交流的重要領域,還是大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鍛煉的成長空間,更是大學生完善人格、提升修養的實踐舞臺。高校寢室文化是在校園文化的影響下,在高校寢室環境構成物質空間里,寢室成員通過共同學習、生活、情感交流和人際交往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方式所組成的動態文化系統。高校寢室文化具有多樣性、雙面性以及感染性等特征決定了它具有優劣之分,積極向上的寢室文化更多地表現出正功能,消極落后的寢室文化則更多地表現出負功能。本研究從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入手,探求不同寢室文化氛圍對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旨在培養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寢室文化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自覺主動的參與到體育課程學習和課余鍛煉中去。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獻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等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通過對362名大學生(男生242人居住在69個寢室,其中14間為和其它班級合住;女生120人居住在35個寢室,11間寢室與其它班級合住)的調查研究表明,寢室文化對大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有一定影響。在一學年的體育課考勤中,有41人次曠課,18人次是與室友一起同時曠課,在67人次的遲到中,有54人次是與室友一起遲到,在278人次的病假中,183人次是與室友一起請病假。晨鍛煉的打卡數據顯示,17名晨鍛煉不及格的學生中有4名同學分別來自兩個寢室的室友,而且,不及格的學生所在的寢室成員,晨鍛煉的出勤也不太理想,僅有22人為優秀。在體育課堂的學習中學生喜歡與同寢室的同學比較,通常表現“我的成績比他好就可以了”、“他比我還差”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再去拼搏進取。在課余鍛煉調查中,僅有12人表示每天堅持體育鍛煉,215人表示每周鍛煉不超過3次,并表示如果是自己一個人是不會選擇去運動場鍛煉身體的。在對寢室中是否開展過體育鍛煉時,男生寢室僅有8間寢室開展過體育鍛煉。問及寢室中閑暇時間主要的度過方式時,男生主要是打游戲和睡覺,女生的主要方式是刷劇和游戲。
研究結論
寢室作為學生群體生活居住的地方,是學生群體習慣養成的重要陣地,雖然近年來硬件設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對寢室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視還遠遠不夠,從而導致學生很多良好習慣難以養成,尤其是體育鍛煉習慣。分析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難以養成的原因,主要有:1)大學生沒有課余體育鍛煉目標,沒有相應的鍛煉準則,導致社區在管理學生課余生活僅限于行為規范上,課余體育鍛煉處于放任自流狀態,寢室文化中缺失體育鍛煉的環節。2)大學生在寢室之中的行為習慣是在透支健康,其主要的消遣方式不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養成,需要進行正面的引導,使其融入到“陽光體育”之中。3)寢室文化中的“傳染性”特征,是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的雙刃劍,消極的寢室文化在大學生群體中所占比值較高,培養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寢室文化氛圍是扭轉大學生不良生活方式的關鍵。4)課余活動場地缺乏、器械單一,可利用資源短缺;課余鍛煉參與人數最多、最普遍的運動就是跑步類項目,其它場地參與運動容量相對較小限制了學生的參與,學生課余鍛煉可開展活動項目較為單一。5)體育課中所學項目內容與學生課余鍛煉的項目內容銜接不夠,特別是在社區、寢室內開展的活動就更少了,這也是體育課程延伸的短板所在。
建議
1)將課余體育鍛煉納入寢室文化建設監管范疇,加大社區體育鍛煉宣傳和引導,打造體育主題文化社區。2)加大室內體育鍛煉方案的研發,有利與學生在寢室中選擇體育鍛煉,補齊體育教學與課余鍛煉的短板,也為極端天氣導致的鍛煉場館不足尋求替代方案。3)輪流對寢室成員進行相應的體育拓展培訓或訓練,在寢室中播下體育的種子。4)以寢室為單位開展寢室間的體育賽事活動,以學生的興趣、愛好及需求為出發點,來設計和組織賽事,以此吸引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參與,形成相互間的督學、督練,最終,養成科學鍛煉的習慣。
作者:康厚良 單位:蘇州市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