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媒體傳統期刊出版困境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媒體時代,傳統期刊業急需尋求新的出路去應對當前危機。而如何轉變思路、開辟新的通道是當前期刊界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通過對傳統期刊業的行業現狀分析以及現今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研究,以此探究傳統期刊業的革新模式,幫助期刊業走出困境。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傳統期刊;出版;對策
新媒體技術的革新帶動了整個媒體行業的發展,互聯網媒介的支撐逐漸顯示出獨有的特性和優點,這也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娛樂模式產生了沖擊,數字產品的應用被廣泛接受和傳承,而傳統媒介卻在此期間走向落寞,數字媒介的熱潮與傳統媒介的無人問津形成了極大反差,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去應對當前的危機。
1傳統期刊出版的困境所在
我國傳統期刊業在20世紀80年代得到了快速地發展,并且一度占領整個中國媒體界面,期刊成為外界獲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然而到了21世紀,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和生活模式都得到了很大變化,傳統期刊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逐漸走向沒落。
1)固化的傳統理念制約了發展。過去的新聞媒介作為一種對外傳達信息和思想的重要渠道,一直以來都是國人所信服的模式之一,人們通過這種單一方式的內容供給了解世界和社會,但是這種“我編你看”的供需模式很快就被新媒體的出現打破,新媒體往往具有豐富的信息量和板塊,配合動畫、聲音以及圖片等形式,很快得到了大眾的認可,而快餐文化的普及也給予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以高效的傳達,傳統期刊往往因為其單一的營銷模式和板塊得不到大眾的認可,社會在變化,人們的觀念也在變化,這對傳統報刊的需求也就產生了威脅,如果傳統期刊業依舊固守這種模式,無視新時代人們的文化訴求,必將會在這種改革浪潮中走向衰落,傳統的期刊業在包容性、開放性以及多元化上都存在缺陷,這是當前傳統報刊業停滯不前的原因之一,加之當前新媒體在文化傳播、信息獲取、表達方式上都高出傳統報刊業一籌,這就導致傳統報刊業雪上加霜。
2)人們閱讀方式的轉變。當前世界處于信息化時代,大數據、5G、區塊鏈以及互聯網等模式都在不斷沖擊這個文化市場,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不再是單一的紙質內容,而是上升到多個路徑,人們也不再滿足于這種單一的文化供給,多元化、定制性、交互性的體驗契合了人們的所求,這是傳統的紙質媒介所不具有的,當前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傳統的紙質閱讀已經不能迎合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互聯網新媒體的誕生正是完成了對人們只是索取的救贖,新媒體不僅具有高效、快捷、簡單的特點,還能夠選擇多樣的普及方式,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領域都因為新媒體的誕生得到了改觀,正如,當前市場上電子閱讀已經貫穿于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但是傳統的紙質閱讀卻并沒有得到發展,反而是引發了更多的用戶流失。
3)傳統期刊的盈利模式遭受了打擊。傳統的營銷模式主要以廣告、發行為盈利模式,但是隨著新媒體技術的興起,傳統出版業的盈利得到了沖擊.相較于傳統報刊業,新媒體的運營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紙張和人力成本,在整個產業鏈上也顯得簡單明了,隨著中國智能設備的普及,人們逐漸傾向于在智能交互設備上尋找知識,而新媒體的運營模式正是契合了這種思路,無論是產品流通上還是欄目發行上都具有極大地優勢,現在的文化市場要求文化和信息的傳播具有高效、全面的特性,傳統行業由于用戶的接觸途徑發生了轉變,在市場推廣上產生了問題,而問題的出現直接導致業務鏈的中斷或者減少,利潤縮水、市場縮減都都對傳統報刊業造成了打擊,由于傳統報刊業的盈利模式單一,一旦某個通道出現問題,就會直接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這也是傳統報刊業日益衰落的原因。
4)人才儲備出現脫節。傳統報刊業的發展和創新需要會懂技術的人才才行,然而長久以來,傳統報刊業在人才儲備上出現了脫節,往往技術層次的應用還停留在傳統思路上,傳統報刊業要想走出困境,和新媒體時代的閱讀模式抗衡就需要多加思考在創新力上的變革,而人才的脫節導致,新老技術員的培養上的代溝,年輕人無法很快的接替老員工,而老員工的技術又過于陳舊,這都是制約傳統報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2傳統期刊出版業應對新媒體沖擊的轉型方式
1)期刊出版要貫徹互聯互通用理念。傳統期刊業在新媒體時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是用戶訴求的變化,還有出版業與用戶的交互方式上,從單一的信息推送到當前的需求結合,傳統期刊業必須邁開步子,梳理自己的經營模式,用新媒體的思維去考量大眾與報刊業的關系,不斷地創新營銷理念。首先是要學會融匯貫通,融匯代表著要讓舊的東西和新的東西發生碰撞,在新老思維模式下進行理念的融合,傳統報刊業也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和市場需求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建立供需雙方之間的交流機制,這樣才能達成意向。其次是要以客戶為中心,報刊業的發展離不開用戶的支持,用戶規模的大小以及依存度都會直接影響報刊業的發展,傳統報刊業必須審時度勢,站在用戶的層面去梳理思路,做用戶喜歡、市場認可、符合社會潮流的產品,而不能在傳統的欄目上停滯不前,目的就是培養用戶喜聞樂見的產品,吸引用戶量,穩固自我的用戶從屬度。最后是要構建平臺模式,在新媒體時代,任何一家信息平臺都不能僅僅停止與互聯網的交互,由于用戶的閱讀習慣發生了質的轉變,但是用戶對于傳統報刊業的知名度還是非常看重的,傳統期刊業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推出符合大眾口味的文章或者產品,從新媒體的角度去宣傳自己的欄目,這樣才能在這個與時俱進的時代中屹立不倒。
2)要學會發揮自己的傳統優勢。傳統期刊相較于新媒體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傳統期刊業在長久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發行特點和推送欄目,并且在廣大人群中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傳統報刊業在進行創新之初就擁有了一大批客戶,然而這種客戶的忠實度還需要不斷穩固,通過借助互聯網思維和信息化平臺,基于自己的優勢不斷推出符合大眾需求,又能客觀反映自己特色的產品,不僅能夠大大方便客戶的閱讀效率還能進一步的收攬客戶粉絲量。具體來說,傳統報刊業首先要不斷深入挖掘推出內容的深度和高度,自古以來,內容是媒體界的重要法寶,也是媒體關注度的核心,傳統期刊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可以推出更有見解、更有水平的文章,也能以不一樣的形式去表達自己的思想。然后是要樹立服務思維,新媒體時代,人們最關切的還是體驗感以及舒適感,各大媒體欄目通過精心策劃、以獨到的見解和過硬的服務實現了對用戶的訴求的肯定,比如一些期刊欄目推出了欄目的動畫版、音頻版以及視頻版,從不同的形式來迎合群眾,針對不同的人群作出改變,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創新。
3)開啟知識付費的新模式。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變化,人們隨知識的訴求也也不再是傳統的一對一灌輸式推送,而是更側重服務理念,人們愿意通過知識付費來完成對外界信息的汲取,這給傳統的報刊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知識服務帶來的不僅是經濟的增長,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自身未來的走向,很多出版社開始在新媒體時代轉變自我,從知識生產商轉變為知識服務者,緊緊圍繞用戶需求得到自己的營銷模式,因此為了以全新的姿態迎接新媒體浪潮的沖擊,傳統報刊業就應當鎖定目標客戶,深研服務市場,合理規劃全局,使知識服務更加多元化、專業化。
4)加強報刊業的人才引進和儲備。良好的期刊質量是需要過硬的保障團隊做支撐的,期刊業專業人才的綜合素養水平很大程度上左右著期刊專欄的質量和未來走向,相較于傳統的材料整合、素材提取以及公關能力,新媒體時代更追求人才的綜合能力,需要報刊從業者能夠借用新媒體的力量去提升報刊的知名度和傳播能力,并能夠及時應對發刊過程出現的各種問題,因此傳統報刊業應當積極引進專業人才,并培養新員工,在人員的編輯基本功上加大投入力度,在個人新媒體嗅覺上積極進行引導和培訓,并能在人才政策上給予支持,用吸引人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條件來彌補出版社在人才上的空缺。
3結語
傳統報刊業在尋求出路的時候已經不能否認媒介互通是未來報刊業發展的走向,新媒體的沖擊即使挑戰也是機遇,傳統報刊業與新媒體的融合能夠互取各自的特長,將知識服務的質量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因此,積極打破行業壁壘,營造模式創新環境,加快服務轉型,增加用戶忠實度,實現報刊業高效、高質的發展是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參考文獻
[1]沈玉濤.新媒體時代圖書編輯心理困境及對策研究[J].中國出版,2018(9):11-12.
[2]黃浩銘.以“微觀作為”求“宏觀效應”——以《職工天地》為例談新媒體時代傳統期刊的作為[J].出版發行研究,2018(7):8-9.
作者:郭媛媛 單位:中國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