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子商務平面設計課程場景式活動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等職業學校平面設計課程的教學,必須順應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要面向工作場景。本文針對中等職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對電商設計師的典型工作場景進行分析,梳理典型工作場景及職業能力,并設計工作場景式活動設計模式。
1中職平面設計課程亟須面向工作場景
中職教育其根本導向主要是以市場就業為主,根本目的是培養實用、技能型的勞動者為目標。平面設計課程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平面設計方向的基礎課程,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著力提升學生未來崗位所需要的技能。平面設計課程教學必須面向工作場景,依托工作崗位。1)區域文化創意產業背景的需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新性”和“原創性”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兩個關鍵要素。“創新性”和“原創性”兩個關鍵要素勢必對中等職業學校的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2)校企深度合作的需求。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基本上都與對口專業的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企業亟需專業知識過硬、熟知企業工作場景,甚至進入企業就能與企業生產無縫對接的專業化人才。工作場景式活動設計就是要面向企業的工作場景,設計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3)提升中等職業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的需求。中等職業學校數字媒體專業是培養企業所需要的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所以課堂的培養目標應該著力于應用和創新。工作場景式活動設計就是要面向企業的工作場景,設計教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4)中等職業學校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標準的實踐性要求。《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標準》是中等職業學校平面設計專業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綱領性文件,它規定了學生在學完本專業課程后應該達到的目標狀態。《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標準》設定的專業課程都是理實一體化課程,依據綜合職業能力確定教學內容,圍繞工作過程重構課程結構,注重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平面設計課程涵蓋的范圍包括后期修飾、視覺創意、文字處理、影像創意、廣告攝影、網頁制作、平面設計、界面設計等。目前很多平面設計課程內容的學習多以知識技能為主。表現為:案例單一化,教學案例主要考察某個工具或方法的使用,學生也往往停留在簡單的模仿操作層面;實用性不強;教學內容與專業銜接性不夠。平面設計課程要面向工作場景,必須重構原有教材的教學內容,整合理論知識和實踐項目,形成特有的工作場景課程體系。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學習梯度,遵循學生認知學習和職業成長的規律,結合電商設計師的工作情境和所需技能,明確學習項目和工作任務,以項目為載體,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培養學生從新手晉升為行家的職業能力,實現職業和教育范疇的并軌(郭炯和祝智庭,2011)[1]。
2電商設計師典型工作場景及職業能力剖析
電商設計師就是淘寶網店網站頁面的美化工作者的統稱,主要是進行網站頁面設計美化、網店促銷海報制作、直通車制作等。本研究通過對本校畢業生進行調研和訪談,以及對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網站對從事電商設計師職位進行調研,匯總用人單位具體崗位要求。筆者通過對從事電商設計師、淘寶美工等職位的畢業生進行調研,并對若干平臺網站的典型任務進行分析,總結出電商設計師主要的工作場景有:首頁美化設計、產品修圖、產品主圖設計、詳情頁設計、促銷活動頁面設計。表1是對電商設計師的典型工作場景進行匯總并對每一項工作場景所需要的職業能力要求進行梳理。
3工作場景式活動設計模式
莊西真提倡“以用為本、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他提出了三個階段:課前準備階段——項目主導、設置場景、物品準備、課前預習;實際應用階段——任務分解、角色扮演、六步教學(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律、擴展知識技能、知識遷移);總結補充階段——評估工作經驗、評估職業素質、評估團隊協作、評估動手能力、評估學習能力[2]。工作場景式活動設計的關鍵是創設與工作崗位相適應的各類典型工作場景,并以學習共同體的形式鼓勵學生自主搜集素材,生成學習制品。這種設計模式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圍繞工作場景,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師生積極互動,既能提升學生面向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又能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其學習興趣。工作場景式活動設計模式以實際應用場景為核心,其基本的教學步驟為場景創設、活動實施、活動評價共三大階段,如圖1所示。場景創設階段場景創設階段主要是針對課程教學目標,在對學生、學習內容、職業崗位等的分析基礎上,創設一個或一系列工作場景,并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提出問題、發現問題。活動實施階段活動實施階段主要是在一系列活動中分析工作場景并完成工作場景所要求的工作任務。活動1:場景體驗場景體驗。找出其中蘊含的職業問題或工作任務,學生可以小組形式角色扮演,組內討論,挖掘出工作場景中典型的工作任務。活動2:構建學習共同體構建學習共同體。學生圍繞工作任務,發表見解或觀點,觀點一致或設計思維相近的學生形成學習小組,小組形式較為靈活,以共同興趣或共同觀點為原則,在人數或個性特征等方面不做要求,盡最大可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活動3:搜集資源搜集資源、生成制品。圍繞工作任務,以小組形式討論形成組內觀點,可以思維導圖、繪畫、流程圖等形式呈現;小組分工,搜集所需要的素材;并設計制作出相應的制品。活動評價階段活動評價階段主要包括匯報交流和作品評價兩個環節。小組匯報本組的設計思路、設計產品,以及設計心得或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評價環節注意多種評價方法的交叉活用,如觀察評價法和成果展示法,還可以輔之以交談法、問卷法、自由表述法、活動交流分析法等。面向工作場景活動設計的課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未來職業身份以及企業對不同職業的具體知識技能要求,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過程相結合,在真實的工作場景與工作過程中使學生達到“應知”與“應會”的雙重要求。
4結語
中等職業學校平面設計課程的教學,要面向工作場景,順應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對電商設計師的典型工作場景進行分析,梳理出若干典型工作場景,分析出相應的職業能力,并提出工作場景式活動設計模式。在后續教學中,筆者會繼續對工作場景式活動設計進行教學實踐,以設計研究的視角不斷完善和精煉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以期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跨越學校和企業的界限,實現學校到企業、學生到員工的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姚梅林.學習規律[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莊西真.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技能課“工作場景教學模式”初探[J].職教論壇,2008(4):31-34.
作者:白云娟 單位:南京中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