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增長貢獻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機械化發展模式的落實與推廣,有效推動了國內農業領域的改革與發展,使農業開始由傳統模式向現代化模式轉變,在農業經濟增長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本文通過對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增長積極影響的分析,探索出機械化環境中農業經濟的增長策略,旨在提高農業經濟整體水平,保證我國整體國力的切實增強。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農業經濟;增長
1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增長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1.1微觀方面
就微觀角度而言,農機服務產業化組織制度的創新,會對貢獻率大小產生直接影響,可以為勞動力、資本以及技術等配置合理性提供保證[1]。同時農業機械化模式的實施,也會切實對農機作業范圍進行拓展,可以有效提高各農業項目的作業量,確保相關技術、服務以及其他因素都可以得到有效優化,以形成良好地效益利益驅動機制,保證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確保其可以有效推動農業經濟發展,能夠形成規模化經濟效益,以為民眾經濟收益水平提供保障。
1.2宏觀方面
為保證農業機械化發展質量,黨中央出臺了大量扶持以及鼓勵政策,創造出了良好地發展政策環境,有效鞏固了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同時切實帶動了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速度,為農村以及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可靠助力。而在這種背景下,農業經濟也隨著機械化模式的推廣得到了顯著提升,對于我國農業發展而言,有著極為突出的現實意義[2]。此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模式,也為我國農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新的機遇與優惠,農機與農藝有機結合的模式,成功帶動了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進程,可以為農民提供更加有針對性且優質的機械產品,農作物產品會得到有效提升,農業經濟水平自然也會隨之上升。
2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增長貢獻策略
2.1完善農機經營組織
由于貢獻率是由產出和投入相比計算得到的,產出與投入會對貢獻率產生直接影響,如果產出越高,其所獲得的貢獻率也會更加理想,所以想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保證經濟效益的切實提升,各地都應加大農機利用效率,要通過此種方式對產出進行提升,以達到成功帶動農業經濟進行發展的目標。
2.2合理處理剩余勞動力
通過對市場價值規律的分析可以發現,勞動力數量與勞動力價格有著直接關聯,且會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產生直接影響。主要是因為,農村勞動力數量與價格呈現反比關系,如果剩余勞動力過多,就會大大降低整體勞動力價格成本,會使農機生產成本呈現出過高的狀況,導致農業機械化發展受到了直接阻礙,并不利于農業經濟增長。所以有關部門要加大對農村勞動力的關注力度,要通過合理統籌將勞動力安排到制造以及服務等行業之中,從而有效提升農民整體經濟收入,保證農村人力資源結構可以得到切實優化,勞動力剩余數量可以被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勞動力價格成本可以得到切實提高,以對農機生產成本合理性進行保證,確保能夠為農村經濟穩定性增長提供保障。
2.3強化農民專業技術
為確保能夠通過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方式,達到切實提升農業經濟水平的目標,各地政府可以通過對農民專業技術進行提升的方式,對當地農業機械化水平進行切實提升,以為農業經濟增長做好鋪墊。在新的要求與形勢之下,如何對農村人力資源進行強化,有效培養出更多優質的農機專業人才,已經成為農村建設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具體實施時,政府要加大培訓以及教育力度投入,要利用開辦培訓班以及深入農戶家庭進行針對性指導等方式,從多渠道入手幫助農民進行專業技術學習。要通過此種方式,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懂經營且有技術的新時代農民,以保證新農村建設人力資源質量,確??梢詾楫數剞r業經濟發展提供有效助力。
2.4增強農戶機械購買積極性
為了有效帶動農戶購機積極性與熱情,確保農業機械化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作用可以得到完全性發揮,政府要加大對農戶的鼓勵力度與補貼力度,可以利用政策優惠以及經濟補貼等方式,帶動農戶購買需求。同時要做好農機公益方案規劃,要通過構建專業農業服務組織以及科研合作機構的方式,促進公益性農機培訓機構的發展,以拓展農業機械化整體規模。同時要利用機構或組織,對農民視野進行有效拓展,從而有效帶動起民眾學習熱情,保證落后地區農業機械化也可以達到一定水平。
3結語
有關部門要加大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要認識到農業機械化對于農業經濟增長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并要以此為依據通過完善農機經營組織以及強化農民專業技術等手段,確保農業機械化優勢可以得到完全性發揮,能夠達到最佳貢獻率,進而切實提升農業經濟水平,以為國民經濟增長做出相應貢獻。
參考文獻
[1]尹正萍.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增長貢獻的研究[J].甘肅農業,2016(16):19,22.
[2]郭威威.農業機械化與農業穩產增效、農民增收的實證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5(12):40-42,108.
作者:侯志琴 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農機安全監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