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數字農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數字科技在不同領域發揮著巨大作用,掀起了數字化轉型熱潮。數字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的高級階段,是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綜合應用,是創新推動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動我國由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技術支撐。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謀劃的關鍵時期,準確把握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新特征和新技術對于我國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數字農業的現狀和問題,探討解決對策,旨在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農業;互聯網大數據;農業現代化
前言
農業現代化的本質是通過轉型升級最終實現農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共同提升。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發展,并廣泛應用于農業領域,農業生產也向精細化、數字化和智能化邁進。數字農業是集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等多種技術為一體的應用系統,主要包括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精準農業、智慧農業等方面[1]。數字農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對農業生產經營、監測管理、信息服務以及農業資源環境保護等領域進行設計和改造,最終實現農業數字化[2]。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數字農業發展,強調:“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推動農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2020年1月20日,農業農村部、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〇2〇_2〇25)》,對推進我國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做出了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對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全面深度融合、引領驅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進一步認識我國數字農業的發展現狀,深刻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對于推動我國農業數字化進程至關重要。
一、我國數字農業的發展情況
20世紀90年代初期,科技部推出支持研究“農業智能應用系統”的計劃,研發出200余個實用專家系統,并應用于全國22個示范區。國家“七五”規劃期間,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提出了“發展‘數字中國’的戰略”,此后“數字農業”“數字城市”“數字水利”等探索與研究相繼展開。2003年,科技部將“大規模現代化農業數字化技術應用研究與開發”列為重大科技研究專項,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3年,農業部在天津、上海、安徽等地率先開展物聯網區域試驗工程,開始探索農業實時數據采集和物聯網應用。2014年,在黑龍江農墾、北京、江蘇分別開展了“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水產養殖”國家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隨后在全國建設了13個數字農業試點縣。2015年,農業互聯網大數據的戰略地位顯著提高,農業部的《關于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為農業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指明了方向。2017年,農業部正式設立“數字農業”專項,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數字化進程。2018年以來,我國數字農業科技得到快速發展,根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達到33%,其中農業生產數字化水平為18.6%。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數字農業的研究和開發已初具規模,標準化技術和應用過程也相對成熟,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產業已呈現出全面融合發展的趨勢,但與國際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水平相比較,還存在一定差距。
二、我國數字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專業技術人才短缺限制數字農業發展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劇和農村空心化的加快,在城鎮人口不斷攀升的同時,農業人口卻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青壯年勞動力人口的減少更使得鄉村人口結構呈現出老齡化特征,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普遍文化程度較低,對新生事物和科技掌握能力較差,新技術和新方法無法得到很好的引進和應用。因此,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是阻礙我國數字農業發展的主要人力資源因素。2.資金投入不足制約數字農業發展目前,我國數字農業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國家財政資金支持是農業科技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其他金融支持方式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并不顯著。同時,政策性金融農業科技貸款的門檻較高,商業性金融機構對農業科技型企業貸款發放較為謹慎[3]。此外,發展數字農業所需要的設備生產成本較高,后期維護和運營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因此,缺少資金投入是制約我國數字農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三、解決制約我國數字農業發展瓶頸的對策
1.加強農業前沿研究,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指出:“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奔訌娹r業科技前沿研究對于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至關重要。我國可以通過加強農業信息化、機械化關鍵技術創新,探索適合本國實際的數字農業發展模式,例如加強高光效育種、智能作業機械等農業技術研發,推進技術創新,推廣農業大數據與農業互聯網的作用,普及應用農業新材料、新技術等,進一步發揮科技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2.培育新型農民,提升農民科技意識農業生產的主體是農民,要促進農業増產、農民增收,就要進一步提高生產力,而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有效途徑就是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從而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能力。因此,培育新型農民對于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可以因地制宜,通過搭建數字化教育平臺,讓農民學習智能化農業耕種與管理技術、電子商務交易知識、現代物流管理知識等,增強農民科技意識,讓新型職業農民主體成為我國發展現代農業的生力軍[4]〇3.加大數字農業科技資金投入數字農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我國應把農業科技發展提高到戰略高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引進資金投入數字農業科技創新項目;加快改革農業科技金融管理辦法,發揮政策性金融對農業科技研究的支持作用;鼓勵商業性金融貸款機構推出農業科技類信貸方案,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創新符合農業科技企業特點的金融服務平臺,探索新型融資渠道。
四、展望
數字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根本方向,也是我國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技術支撐[5]。隨著“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全產業鏈將貫穿于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6]。我國數字農業應以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為核心,提升農業信息化發展水平,力爭成為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創新驅動力。同時,應加快完善我國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強化一產、優化二產、推進三產,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走向規?;?、標準化、專業化和現代化。綜上所述,發展數字農業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業生產力,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我國要加快推進數字農業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搶占數字農業發展的制高點,推動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清波,吳文斌,宋茜.數字農業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J]_中國農業信息,2018,30(01):1-9
[2]馬君,劉強,孫先明.數字農業現狀及其工程技術發展方向[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9,(12):1-3
[3]付佳,安增龍.基于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智慧農業研究進展U].現代農業科技,2020,05:232-233
[4]劉美平,孫玉瑤.深入推進我國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路徑[J].生產力研究,2020,(01):44-50
[5]申格,吳文斌,史云,我國智慧農業研究和應用最新進展分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8,30(02):1-14
[6]王亞華,臧良震,蘇毅清.2035年中國農業現代化前景展望[J].農業現代化研究,2020,41(01):16-23
作者:王雪 于美琪 單位:《黑龍江糧食》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