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適應醫學科技的發展與醫學模式的轉變,論文從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師資隊伍、課程評價體系以及科研訓練等方面,探討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培養模式,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綜合素質能力。
關鍵詞: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
一、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具體內容
1.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基礎醫學研究生都是從事獨立的研究工作,對國內外重大科研項目必須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和探析,必須具有嚴謹的科研思維、能夠精準迅速閱讀中英文文獻并獲得相應的材料,能從這些文獻中發現問題,通過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等。由此可見在這其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可謂是尤其重要。要改變過去以培養基礎醫學研究生論文寫作能力以及進行研究的能力為目標的目標,轉變為以培養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內容學習的能力以及追趕國內外研究熱點,并通過這些熱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1]。2.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設置。基礎醫學研究生學習的課程都是實踐意義和應用性極強的課程。若是教授課程的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只講一些理論知識,而不強調研究生們用理論知識解決現實的一些問題,那么基礎醫學研究生的實踐與應用能力就不會得到一個提升,實際上就等于沒有真正地對課程進行理解[2]。故而在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設置中應該增加實踐操作的部分,目的是增強學生的實踐與應用能力,讓他們自己在實踐中獲得知識,既能鞏固基礎理論又有益于創新能力的提高。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設置的改革還包括教師授課方式的轉變。傳統的授課方式是教師主動授課,學生被動學習。這種方法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與創新能力的提升。對授課方式進行變革,采用專題講座、論文匯報、基礎醫學課程專題討論等三種方法。3.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的師資隊伍。創新團隊的建設是進行基礎醫學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保障,強大的師資隊伍,優秀而又專業的學術團隊是孕育具有創新能力基礎醫學研究生的殿堂。有條件的話就要盡可能地引進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到學校對基礎醫學研究生進行近距離的講授,讓基礎醫學研究生感受到學術前沿的重點及難點問題。除此之外,學校要加強現有人才梯隊的建設與完善。加強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努力促進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得到一個飛躍式的進步與發展。4.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評價體系以及科研訓練。傳統的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評價主要以課堂表現以及論文寫作為評價標準,但是忽視了對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與實踐實驗水平的測評,使得學生創新能力得不到一個很好的展現。故而要進行基礎醫學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評價體系以及科研訓練的改革,下面給出一些課程評價體系的參考意見,學生的成績包括兩部分,其一是平時的表現,占總分數的30%;其二就是期末的成績,這個成績占總分數的70%。平時的表現包括課堂實踐狀況、論文寫作狀況、專題討論情況,進行相應的打分;期末成績則是以基礎醫學研究相關論文寫作抽查以及教師踐行基礎醫學相關研究提問的方式考核決定。考核的方法大概是:以學生的意愿每3—5人組成一個小組,每個小組任意選擇基礎醫學研究的一個專題,組內各自分工將這個專題研究透徹,最終進行全班的授課匯報總結、打分。
二、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其他方面
1.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指導原則:科學修訂專業培養的方案。近幾年,各個高校的高等教育課程體系都在進行改革,對于基礎醫學研究生課程學習的年限都不同程度地縮短了。教育局還在這個時候做出了明確的指示,提出“要完善以提高創新能力為目標的學術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故而我們各個高等院校的醫學院要結合基礎醫學相關學科的一些教學、科研的特點修改相應的專業培養方案。在進行基礎醫學研究課程體系的相關創新中,要堅持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最終目標。科學修訂專業培養方案,創新實踐能力教育要從基礎醫學研究生剛入學的實踐操作開始,一直到進行常規實驗的系統化培訓。與此同時,還要善于利用各個學校的研究平臺進行基礎醫學研究前沿的課程教學,進一步對基礎醫學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加以完善與培養。2.搭建校企合作產學研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新平臺。搭建校企合作產學研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新平臺是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物質保障。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國的基礎醫學研究生培養的規模日益劇增,現有教育資源的挖掘與潛在教育資源的挖掘與拓展擴張已經成為解決基礎醫學研究生教育資源供需之間矛盾的關鍵要素,經過實踐證明,進行校企合作產學研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新平臺的搭建是培養優質基礎醫學研究生的重要方法。3.開展學術交流并加強基礎醫學研究生互助小組的創新能力培養模式。學術交流是基礎醫學研究生進行研究的重要途徑,我國高等院校進行學術交流的途徑基本上有三條:其一,通過特聘教授、講座教授等形式,邀請國內外基礎醫學研究領域的專業學者、教授等人士作為高校的客座講師,使學校的學術氛圍顯著提升,教育基礎醫學研究生專注做研究;其二,選派優秀的基礎醫學研究生導師出國進行深造,學成歸來后繼續為學校教學,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與氣息;其三,選派優秀基礎醫學研究生代表到國外大學進行交換學習,學習國外高等學府先進的教學理念,提升基礎醫學研究生的創新能力。[3]4.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需要相應的政策支持。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需要相應的政策支持———創新基礎醫學研究生管理模式。進行基礎醫學研究生二級管理模式的創新,二級管理模式雖然還沒有很大的教育、管理自主權,但是有很強的專業性優勢。二級管理的模式可以掌握基礎醫學研究生的第一手資料,這樣就方便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協調,更方便導師進行教學工作。[3]
三、結語
基礎醫學研究生教育是一種創新式的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而當今的基礎醫學研究生教育存在一些問題,故此我們要進行反思,反思出現問題的原因,以及要在實際行動中更加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實踐。進行基礎醫學研究生教育體系的變革,改變傳統的重論文、輕課程,重研究、輕教學等狀況,為實現以培養創新能力為主的基礎醫學研究生教育體系的形成進行有益的嘗試。
參考文獻:
[1]唐莎,劉持.教育轉型背景下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構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01):150-151.
[2]宋芳,蘇燕,霍東升,等.二級學院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初探[J].中國民康醫學,2018,30(16):85-86+94.
作者:莫頌軼 陳志鴻 余雙全 孫科 黃贊松 韋紅玉 黃俊杰 單位:右江民族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