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鄉村旅游拉動農村經濟增長的策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旅游拉動農村經濟增長的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鄉村旅游拉動農村經濟增長的策略

摘要:當前,鄉村旅游已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鄉村旅游可以為農村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和就業崗位,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村應基于環境保護的理念,采取開發旅游資源、創新旅游營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措施,發展農村旅游,拉動農村經濟的提升。

關鍵詞:鄉村旅游;拉動農村經濟增長;作用;對策

我國是農業大國,除部分發達地區外,農村人口仍是我國人口構成的主體。但是,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無論是經濟發展速度還是居民收入增速都明顯高于農村。城鄉二元化的社會形態,成為我國社會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重要制約因素。另一方面,鄉村具有優越的自然生態和淳樸的人文環境,有著比城市更為豐富的旅游資源,進而成為我國旅游開發的主要承載區。城市和鄉村是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鄉村旅游可以為城鄉之間搭起一座人員和經濟交流的橋梁,成為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和面貌更新的重要動力。

一、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

城鄉差別是當前我國社會面臨的重要問題,而消除這一差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目前,發展農村地區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仍然面臨諸多困難和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例如,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持續增加、農村地區經濟結構單一等都嚴重制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旅游業作為新興的綜合性產業,具有極強的帶動效應,能夠有效拉動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1.鄉村旅游可以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資金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騰飛,特別是城市經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在這一背景下,農業受先天條件的制約,發展相對緩慢,城鄉差距不斷拉大。截至2008年,城鄉居民收入比已經增大到3∶1。近年來,得益于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以及出臺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城鄉收入差距明顯縮小,但是仍遠大于國際公認數值。因此,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是消除城鄉差別的必然途徑。鄉村旅游的發展可以為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急需的資金。例如,旅游目的地的農村居民可以通過銷售當地的土特產以及自制的工藝品、為游客提供勞務,以及旅游業本身帶動住宿、餐飲等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等途徑獲得農業生產之外的經濟收入。根據國際旅游組織的測算,旅游業屬于綜合性產業,具有極強的帶動作用,該行業每增加1元的收入,可以帶動區域內其他相關產業4.3元的收入,這種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并不是農業生產所能企及的。對鄉村旅游而言,其帶動作用更為明顯。因為鄉村可以基于其不同于城市的社區特點,通過區域合作實現旅游資源和客源信息的共享,通過旅游業的區域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最終促進當地居民收入的整體性提高。2.鄉村旅游可以為農村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由于農村地區可耕地資源有限以及農業技術的迅速發展,土地已經不能“承載”農村地區過剩的勞動力。農村居民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務工。但是,受制于文化水平和技術水平,部分農村勞動力不能勝任城市提供的工作崗位,收入水平也難以保障。據相關專家估算,到2030年我國農村地區將出現2.5億左右的隱性失業人員,如此大量剩余勞動力難以有效分配已經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鄉村地區大力發展旅游業,可以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就地、有效吸納剩余勞動力。具體而言,鄉村旅游是一項綜合性產業,不僅需要為旅游者提供最直接的旅游服務,還需要滿足游客旅游過程中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這一需求的滿足顯然需要構建包括各行各業的完整、復雜的勞務服務系統。據國際旅游組織的測算,旅游業每增加一個直接就業崗位,就會拉動社會上相關行業的五個間接就業崗位。由此可見,發展鄉村旅游可以不斷拓展農村的經營和服務范圍,帶動相關行業和產業的迅速發展,就地解決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3.鄉村旅游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工業化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也不可避免地波及農村地區。例如,農村由于工業向農村地區轉移造成當地的河流土地污染以及可耕地資源的減少。另一方面,由于農業收入有限,難以進行大規模投資,致使科學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推廣面臨諸多困難。凡此種種,均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出了新的要求。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改善當地的生活環境,還有利于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例如,游客外出旅游時,經常購買一些當地的土特產以及有意義的紀念品,這不僅會給當地農民帶來一項不錯的收益,促進當地農民從單一的務農向農工商結合發展,實現當地各種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因此,鄉村旅游是在農村發展起來的第三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應有利于改變我國農村地區第一產業一家獨大的局面,豐富農村經濟的形式,還能夠推動第三產業的自身良性結構的形成以及第一產業的轉型升級,推動農村經濟增長的多元化。4.有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首先,鄉村旅游的開展能夠為農村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提供必要的保護,促進農村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個重要亮點就是能夠提供城市居民與農村和自然的親密接觸,使他們獲得遠離城市塵囂的幽靜。因此,鄉村旅游開發的前提是保護好自然與農業特性,并以此為基礎和先決條件發展旅游業。所以,鄉村旅游賴以成功的理念就是綠色旅游,保留原始的生態自然環境和典雅淳樸的農村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對于緩解農村地區的生態惡化,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鄉村旅游的發展還可以提高農村各種資源的配置效率。旅游業可以實現對各種資源在統籌的基礎上進行科學運用和系統開發,真正實現低成本、高利用、低排放、高產出,轉變農村傳統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最后,在生態理念深入人心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旅游開發必須要考慮環保意識,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健康、生態的旅游產品。顯然,要達到上述目標,消費者、經營者以及當地居民均需提高環保意識,改變消費方式,保護生態環境,這對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二、發展鄉村旅游拉動農村經濟的對策

1.充分開發旅游資源,提高產品的知名度我國的鄉村旅游存在明顯的淡旺季現象,這顯然對進一步發揮鄉村旅游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不利。因此,應該從旅游產品的開發入手,充分開發和利用當地的旅游資源,豐富和完善旅游產品,形成涵蓋一年四季的產品體系,逐步降低季節因素的影響。此外,針對不同的客源情況及其不同的消費需求,鄉村旅游開發應該秉承多元化的產品開發思路,創造性地開發出個性化、人性化、綠色化的旅游產品體系,以滿足不同年齡、性別和社會各階層人們的旅游消費需求,增加旅游收入。2.進行旅游營銷創新,強化對游客的吸引力與旅行社和周邊的知名景點進行深度合作,是一般景區在市場化環境下進行產品營銷的基本手段。面對日趨激烈競爭的鄉村旅游市場,鄉村旅游經營者需要依據自身的定位和特色進行營銷理念和手段的創新。例如,對經濟實力較強的鄉村可以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行影視營銷,拍攝紀錄片、宣傳片和電視廣告,不斷拓展自己的影響力。對于有民族特色文化的鄉村,則可以做大做強節慶文化,以擴大影響力和吸引力,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此外,可以利用綠色營銷,讓游客可以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保證獲取經濟利益且能滿足游客需求的同時可以讓人和自然共存共榮,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3.加強旅游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專業人才不足是制約鄉村旅游業發展的重要瓶頸性因素。鑒于此,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優惠政策鼓勵高校旅游專業的畢業生到鄉村發展,也可以聘請相關的專家學者到本地講座,介紹先進的鄉村旅游規劃和管理經驗,加強培養當地導游。建立一支強大的人才管理隊伍,培訓接待禮儀、農業技術知識以及游客服務等知識,鼓勵農業與旅游職業院校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若農業機構或旅游機構條件允許,可以開展自己的培訓課程,定期給員工培訓旅游知識。把鄉村旅游導游員、休閑農業講解員以及農家樂接待員等相關職業劃分為國家技能職業,并撥出部分資金以示獎勵。為鄉村旅游經營者與管理者灌輸新型服務意識,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發展自身特色,樹立品牌效應,以滿足更多游客的需求。4.強化管理,提高服務水平首先,積極推進鄉村旅游的標準化,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進行升級,定期給農民培訓經營管理和服務規范化的相關內容。實施農家樂和休閑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規范,不斷提高鄉村旅游服務質量,將周邊環境、接待服務設施、服務質量標準等統一。其次,將旅游項目在管理部門進行登記與審批,做到依法經營。為游客提供標準化餐飲與住宿等周邊服務。再次,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建立信息網絡系統,公布鄉村旅游的相關信息。還應建立科學合理的鄉村旅游統計調查制度和統計指標體系。最后,要規范鄉村旅游市場秩序,選用適當的方式打擊不正當的經營行為,如鄉村旅游詐騙等,保護投資者與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唯有如此,才能從本質上提升鄉村旅游的服務水平,吸引八方來客,充分發揮旅游業對當地經濟的拉動作用。5.構建利益反饋機制,解決投資不足問題鄉村旅游作為一項產業,其發展必須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作為支撐。同時,鄉村旅游的特殊性又使這種經濟活動牽涉到國家、集體和個人三方的利益,其中當地農民無疑是三方中的弱勢一方。因此,鄉村旅游開發要通過土地置換、利益回饋等手段保證當地農民的利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增加旅游開發中的資金投入,各地鄉村要大力拓展融資渠道,在積極爭取政府補貼和銀行信貸的基礎上,積極吸納社會力量進入旅游開發,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6.強化參與,謀求可持續發展鄉村旅游開發往往會出現開發者與當地居民利益之間的某些矛盾,強化當地居民的參與度,是解決上述矛盾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通過各種手段,提高當地居民的參與力度,從個體參與逐步過渡到組織參與和全體參與,唯有如此,才能使旅游開發惠及全體居民,方可獲得最廣泛的支持。居民必須要參與旅游開發活動的規劃與實施的全過程,解放思想,樹立發展理念和服務意識,促進當地旅游業的長遠發展。

三、結語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農村經濟仍然以第一產業為主,農民收入依然偏低,嚴重制約著我國的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乃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2006年,我國首次提出“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的旅游宣傳口號,并將發展鄉村旅游作為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目標。我國農村地區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而城市居民也喜歡農村的生態環境和新鮮空氣以及民俗活動和田園生活,發展旅游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農村地區的政府、社會和居民要通力合作,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和生態旅游資源,不斷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孫伶俐.貴州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復合發展模式探索〔J〕.貴州農業科學,2013,(6):216-220.

〔2〕蔡靈潔.鄉村旅游與農村土地利用經濟效益耦合機理及聯動路徑研究〔J〕.農業經濟,2016,(3):51-52,125.

〔3〕龍肖毅,張詠梅.鄉村旅游產業與農村經濟發展交互耦合協調發展的實證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5):104-107.

〔4〕邸占利.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問題探討———以天津市寶坻區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5,(34):18-19.

〔5〕趙承華.鄉村旅游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機理研究〔J〕.農業經濟,2012,(7):26-28.

作者:韓淑慧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做天天做天天综合网| 白嫩极品小受挨cgv|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av2021天堂网手机版|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软件 |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女人18毛片特级一级免费视频| 免费欧美黄色网址|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特黄aaaaaaaaa及毛片|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182tv午夜线路一线路二|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色综合| 被猛男cao男男粗大视频| 成年男人的天堂| 再深点灬舒服灬在快点视频| bbbbbbbw日本|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 久久精品小视频| 色欲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免费中文字幕乱码电影麻豆网|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欧美午夜性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网站萌白酱视频|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 美女精品永久福利在线| 妈妈的朋友在8完整有限中字5| 亚洲综合五月天| www.五月婷|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va视频|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观看| 57pao一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 桃花阁成人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