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信息服務論文:農村信息服務缺陷與化解路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服務論文:農村信息服務缺陷與化解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信息服務論文:農村信息服務缺陷與化解路徑

本文作者:張凌云、鄭紅劍 單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目前農村主要使用光纖固網,鋪設成本高,布點少,通信運營商出于基本的商業運營原理使農村寬帶接入及運行費高于城市20%—50%,很多地方費用超過1200元/年,網絡使用費占農民收入比例過大,農民無力承擔,導致在農村本就稀缺的計算機終端大量閑置。相對于家電來說,計算機的使用較為復雜,軟、硬故障率較高,而基層農戶由于知識結構和信息技能的缺陷使得完成計算機基本操作培訓成本大增。

目前農村信息服務存在信息內容良莠不齊、對農業生產地域性因素特征重視不夠、不注重農民用戶的信息反饋與分析等多方面問題。具體表現在:

(1)對用戶需求研究不足:作為農村信息服務的直接用戶,一般農戶、販銷大戶、基層農技人員、專業合作組織、涉農企業的信息服務需求各不相同。目前的信息服務產品根據用戶群體需求差異進行細分,用戶的針對性不足;對農業生產地域性因素特征重視不夠,導致農村信息產品及服務對實際農業生產缺乏指導性,甚至可能產生信息的誤用從而導致災難性后果。

(2)信息的有效利用率較低:計算機為終端的互聯網信息處理模型與農村客觀條件并不適應,因而信息化建設投入與服務效果不對等,海量的信息資源和應用聚集在互聯網上實驗室里,無法通過便捷的通道及時傳到農民手中。

(3)海量信息資源龐雜無序無法協同:涉農信息資源開發缺乏總體規劃,沒有統一的標準,分散在不同的部門,存在較為嚴重的重復建設,信息資源缺乏整合共享、知識挖掘、有序流動的技術支撐和機制建設。

(4)信息服務交互性差:傳統的低成本的農村信息服務方式———廣播、電視、語音電話等———功能單一且主要局限于單向的信息傳播模式。著重于把信息傳到農民手中,卻無法把農民的需求及時反饋回來,同時也很難判斷信息是否真是用戶所需、信息是否確實傳遞到達用戶。

農村信息服務作為準公共產品,機制運行過程中政府投入必不可少。但若需要長效運轉,過多的或單純依賴于政府資金支持也難以持續,并且簡單的將農村信息服務視同政府提供的社會福利也不利于服務在深度與廣度上的提高與完善。當前的農村信息服務在這方面主要如下問題:

(1)主體合作機制不健全:信息服務的多元化主體(包括政府、通信運營商、農村合作組織、涉農企業等)合作機制不健全,角色定位不清晰,協作困難,各方力量難以協調。信息服務在技術、組織、推廣等環節沒有建立起高效、有序的運作機制和合作服務機制,導致信息滯后、時效性差等問題。

(2)信息服務“自我造血”功能欠缺:農民是農村信息化的需求主體,但不是信息服務成本的主要承擔者。農村信息服務不能簡單的依據市場購買原則將服務成本和合理利潤來源直接指向服務用戶,農村信息服務將在農產品生產、農資銷售、通信運營、農產品物流等各環節衍生出多種利益。探索這些利益在信息服務主體間的靈活分配,將形成反哺服務成本的長效運營機制。

(3)信息供應鏈運行受阻:農村信息服務存在著分工不細、責任不明、專業性不強、運營配合不緊密、信息服務產品不豐富等問題,無法滿足信息服務市場功能需求。此外,農村信息服務范圍窄、渠道單一,缺乏規范的服務中介組織參與,沒有形成長效的信息采集及服務模式,導致信息采集、處理、供應的服務通道不順暢。

當前我國農村消費支付能力有限,農村地區上網設備相對匱乏。而隨著手機上網日漸便利,手機以較低的價格獲得農民的青睞。據統計,2009年中國城鄉手機的普及率是56.3部/百人,農村網民使用臺式機作為上網終端的比例下滑至68%,而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迅速增加,目前已有67.3%的農村網民使用手機上網,使用率年提升了近20個百分點,也高于同期城鎮水平(58.3%),手機成為農村網民主流的上網終端。隨著3G應用向農村地區的推廣,未來農村手機上網將成為主流,手機將成為農村居民獲取信息的重要平臺。所以,以手機為信息終端的“信息下鄉”,將成為“十二五”期間的農村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特征。

1探索低廉高效、具備高度兼容性擴展性的新技術模型。構建具有初建成本低、使用成本低、維護成本低、培訓成本低、功能豐富、實時響應、承載個性化服務等特點的技術支撐模型。積極吸納計算機、網絡及信息通信領域的新興技術,整合“云計算”、“物聯網”等相關技術。本著“大處著眼、小處入手、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的原則研發與構建相關技術及技術模型。可從低成本移動信息終端的關鍵技術研發入手,研發及搭建以移動互聯網為主要支撐環境、農村信息資源及應用云端為信息源、“物聯網”感知技術為輔助的自成體系的技術支撐模型,使感知“三農”成為可能。

2構建基于移動計算低廉高效農村信息服務技術支撐體系。利用嵌入式開發技術開啟農村現存的數以億計的低端手機的計算能力,嵌入各種農業或民生類應用軟件,形成農用移動信息終端。通過終端中內置的嵌入式軟件利用移動通信網與網絡資源服務相互應答,構建起一個實施成本低廉、功能豐富、使用便捷的以具體農業產業或民生需求為核心的面向農村基層的信息服務技術支撐體系。經過嵌入式技術改造的低端手機將成為農民享受農技信息服務最便捷的渠道,真正形成科技信息“一手掌握”。

3構建多元參與主體協同合作的長效運營信息服務體系。探索在技術模型支持下多層面、多元的農村信息服務主體(包括政府、科研院所、通信運營商、專業合作組織、涉農企業、專家)共同參與的具備一定自組織、自服務、自我“造血”能力的農村信息服務長效運營信息服務體系。并以技術模型為核心衍生出各種農村信息服務產品、形成多種長效運營機制,服務于多元的用戶群體(普通農戶、基層農技人員、販銷大戶、合作組織、涉農企業等),由此構建新型立體式農村綜合信息服務新模式。

4探索農村信息服務新模式。“最后一公里”是困擾我國農村信息化的關鍵難題之一,難在于適用信息終端設備的缺乏,難在于海量的網絡信息無法入戶、難在科技信息難以覆蓋田間地頭。當前農民持有的手機中非智能機還占有一定的比例,現在的手機信息處理功能接近與早期的網絡終端計算機,能夠高速發送和接收數字數據。除了語音數據以外,它們還可以發送和接收文字、圖片、視頻等其它各類型的數據。而目前農村擁有量接近3億的手機這種現代化通訊工具主要用來接電話、接發短信,僅動用了它信息處理能力的幾分之一。如果挖掘手機的信息處理能力,研究關鍵技術,將喚醒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農村信息終端群。比如,嵌入在這些數以億計低端手機中的農用應用軟件,可以自由的通過移動通信網絡接入互聯網,向相應的網絡支持服務程序索取或提供資源。這種農村信息服務新模式會將信息直接置入農民兄弟的口袋里,將農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難題徹底擊碎。

5面向多元用戶、組織多元服務主體、建立利益反哺機制。農村信息服務的多元服務主體(政府、科研院所、通信運營商、涉農企業、合作組織)在一定組織形式、一定規則約束與一定利益激勵機制下形成分工明確、配合默契、責任明晰的產業化信息服務運營模式。比如搭建基于嵌入式技術及移動計算技術的新農村信息服務平臺,在建設及持續運行過程中所需成本僅為原“計算機+寬帶+互聯網”技術模型的幾十分之一,并且這種基于移動計算的農村服務模式因為廣泛應用了通信運營商提供的語音、短信、彩信、移動定位、GPRS數據流甚至包括持續推出的其他3G、4G新衍生業務,這些業務產生的利益將通過多種渠道與形式反哺農村信息服務,形成新型農村信息服務長效運營機制。

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化,有助于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實現“穩農、強農、惠農”目標。只有深刻認識推進農村信息化的重大意義,針對當前農村信息服務存在的問題,采取切實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構建機制靈活、多元服務主體密切合作、具備長效運營能力的新型農村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加速普及信息技術在農村地區的應用,才能有效的推進農村及農業現代化、夯實農村發展基礎、促進新農村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动漫美女被到爽流触手|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亚洲国产91在线|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 黄瓜视频入口在线播放| GOGOGO免费高清在线中国|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激情一区| 亚洲熟妇久久精品| 十九岁日本电影免费完整版观看| 国产欧美亚洲一区在线电影| 女同午夜三级在线观看| 日本黄网站动漫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 男女交性视频无遮挡全过程| 西西人体444rt高清大胆|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一女多男np疯狂伦交|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87福利电影网|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99re6在线| 91人成网站色www免费下载| 97日日碰人人模人人澡|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 18禁止午夜福利体验区| 12一15女人a毛片| 2020年亚洲天天爽天天噜| 131美女爱做视频|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性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不卡流畅| 五月婷中文字幕| 陪读妇乱子伦小说|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爱搞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