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中學民樂團的學生美感教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學民樂團的學生美感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中學民樂團的學生美感教育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對中學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中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音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水平,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從核心素養(yǎng)下美感教育的內涵出發(fā),探討了中學民樂團美感教育實施路徑。

關鍵詞:中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核心素養(yǎng);美感教育;民族樂團

一、中學民樂團現狀

民樂團,是中國近展起來的一種以中國民族樂器為基礎,再學習西方交響樂的編制而成立的樂隊類型,其特色在于大量使用彈撥樂器和具有中國特色的打擊樂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日益發(fā)展,音樂與人們生活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我國的音樂事業(y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然而,這種情況并沒有相應地體現在民樂團身上,民樂團的發(fā)展是被忽視的。筆者認為,制約民樂團發(fā)展的原因,首先是政府財力投入不足,其次是學校重視程度不高,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應歸結于民樂自身創(chuàng)作滯后、表演形式單一,以及樂器制作工藝復雜、不易推廣等。以筆者學校所在區(qū)域為例,只有少數的中學開設了民樂團,其他大部分學校則多以管樂團為主。《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而民樂團無疑是弘揚民族音樂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民族音樂也應該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才能與時俱進,在發(fā)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遠。

二、中學民樂團的美感教育

對中學民樂團的學生來說,日常單一的課堂教學已遠遠不能滿足他們體驗、追求“美”的需求,必須開展以實踐為主的各種美育活動來輔助配合課堂教學。教師要通過對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美感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美、體驗美、表現美,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以“美”的文化滲透學生的意識,通過民樂團的美育教育使學生相互影響,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和提高審美核心素養(yǎng)。

1.認識美。

審美教育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個性的陶冶,甚至對其整體素質的發(fā)展都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美”無所不在,在日常的訓練中,教師要時刻注重引導學生充分感受現實美和藝術美。比如,定期帶領學生去觀看民樂演出,通過表演者的一唱一演、一顰一笑、一彈一敲,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民族音樂的表現力和藝術美。無論是表演者的服飾、裝扮還是樂器的表現力,都能帶給孩子們很大的震撼。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認識到原來真正的美所涵蓋的范圍如此深廣,不僅包括外在的表象,甚至還包括積極的、奮發(fā)向上的態(tài)度,并且尊重、愛護所擁有的學習機會。另外,作為學習民族樂器的學生,除了要了解所學樂器的歷史、樂器的表現力、樂器的代表人物所具有的情操,更要有將這種樂器發(fā)揚光大的精神準備。所以,音樂教師也可以與美術老師合作,以另一種方式讓學生認識美。如在美術課上展示各種樂器圖片,教孩子們畫各種樂器的構圖等,讓學生充分體驗及認識到民樂樂器的獨特美。當然,教師還可以借助各地豐富的民族音樂教育資源,組織民樂團學生參觀當地的藝術博物館,去認識那些創(chuàng)造“美”的藝術家們。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對音樂的創(chuàng)作過程形成初步的印象。

2.體驗美。

美育是一種個性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審美教育是在傳授美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美的陶冶、情感的熏陶,使人的心靈深處受到美的感染和感化的活動。要幫助學生提升審美能力,僅靠課堂教學的40分鐘是不夠的,民樂團的常規(guī)訓練恰好可以收到錦上添花之效。《花好月圓》《飛馳天路》《歡騰的節(jié)日》《喜洋洋》《金蛇狂舞》《瑤族舞曲》《拉德斯基進行曲》等,是筆者所在學校的民樂團日常排練的曲目。學校還開展“走進藝術家”專題活動,聘請相關藝術家和教授給學生上課,讓學生能夠近距離地聆聽專家的教誨,感受老藝術家們對美好音樂的不懈追尋,從而更深入地了解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文化,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反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3.表現美。

在演出中如何表現美是最終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環(huán)節(jié),而讓學生具備表現美的能力,則要求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而民樂團的老師在訓練學生的過程中會通過各種手段(如形象畫面、語言)啟發(fā)學生的音樂靈感,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持續(xù)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意。學校民樂團的日常訓練,一般會經過選曲、分排教學,以及最后的合排教學的過程。選曲階段,教師會綜合考慮學生的練習程度、曲目的風格、曲目的表達思想等情況,選取適合學生的曲目。分排教學的目的是加強學生在樂曲演奏中的音準、節(jié)奏、強弱、速度等技巧的訓練。最后,再進行合排。合排需要所有成員能夠相互配合,不僅需要準確無誤地按照譜面上的標記來完成,更需要理解整首樂曲所要表達的情感。筆者所在學校的民樂團在排練《拉德斯基進行曲》時,完整地經歷了以上三階段。該曲是由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施特勞斯創(chuàng)作于1848年的一首經典管弦樂合奏曲,改編為民樂版本后,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聽覺感受。學生在排練過程中,感受了美、品味了美,也創(chuàng)造了美。當他們最終將美的感覺呈現給觀眾時,其審美能力也在這一訓練、學習、表演的過程中獲得了展現與提升。在這種藝術的氛圍中,團員與團員之間、團員與教師之間相互促進對美的感知能力,共同提升對美的欣賞能力。音樂是善于表現情感的藝術,而對于民樂團的學生來說,音樂審美的真正價值在于他們通過各種音樂體驗,去感受音樂真正的內涵美并完整地表現出來。如果說音樂課程本身強調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通過教學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那么,美感教育則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增強他們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潘潔.讓中國民族樂器走進校園[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5,(3).

[2]黃春琴.探析學校民族器樂教育的人文價值[J].音樂天地,2014,(12):11-21.

[3]宋倩雯.淺談民族器學習在中小學音樂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J].音樂天地,2015,(6):6-10.

[4]白麗榮.音樂審美心理研究[J].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5,(3).

作者:文小武 譚曉霞 單位:華南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视频完整版|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色多多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花心黑人hd捆绑|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欧美日韩另类综合| 最近最好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国产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xxxwww欧美性| 猛男强攻变骚受| 在线视频日韩欧美|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99re在线视频精品| 欧美性生恔XXXXXDDDD| 国产福利片在线|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高清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日本不卡一二三|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www| 一二三区免费视频|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天堂资源wwww在线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 明星造梦一区二区|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乱码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美女毛片在线看| 天天想你电视剧|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狠狠色先锋资源网|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免费|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a级男女仿爱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 国产成人m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