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開放教育課堂環境的設計與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課堂是進行學習活動的基本場所,課堂環境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學習者的學習體驗,影響學習效果?!耙詫W生和學習為中心”的開放教育應該更加注重學習者的環境體驗。本文將通過論述課堂環境對學習的影響,應用室內空間、色彩的設計理論,探討如何正確認識并合理、科學地設計適合開放教育面授的課堂環境,營造適合學習者需求的學習氛圍,以提升學習者學習體驗、提高學習效果,從而也為終身學習背景下的開放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學習效果;體驗;環境設計
學習是一個綜合性的接受、體驗、認知的過程,它包含了學習者與教師的交流、對教學資源的應用以及對學習環境的體驗。學習的效果也正是受這些因素的影響而有所差異,這些因素都將直接作用于學習過程最終體現在學習的效果上。
1.學習環境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
(1)學習環境的重要性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很多,諸如授課教師、教學資源、學習環境以及學習心理等等,這其中學習環境因為屬于最基礎的條件而常常被忽視。課堂是學習者學習不可或缺的外在條件,所以課堂環境的優劣對學習者學習效果影響很大。(2)營造個性化的學習環境是提升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有研究證實,溫馨、積極的環境可以使人心情愉悅、學習行為穩定,注意力更加集中于具體的問題。而單調、機械的學習環境可以使學生產生煩躁、厭惡學習的負面心理。即學習環境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習的效果。
2.傳統的開放教育授課環境亟待改變
(1)我國的教學環境現狀教育的發展始終離不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教育從古到今幾千年的發展歷程無不是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經濟的不斷發展而發展。從奴隸制時期的“學在官府”思想到今天倡導全民學習的“終生教育體系”的建立,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質的變化。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中心逐漸圍繞并越來愈聚焦于學習主體的內在需求和科學發展,也即“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下,人的個人需求和體驗在當下被提升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一切圍繞教育的革新都在看其是否符合人的發展需求。(2)發達國家授課環境對比不同的國情、教育思想形成了不同的課堂表現。西方一些發達國家教育提倡個性化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相對于我們國家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更加注重學習者個性化的內在需求,所以它的教學觀念、授課形式、授課環境布置以及課堂表現都得以自由和隨意,學生個性更加張揚、想象力也比較豐富。雖然西方的這種教育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比較松散、漫不經心,實質上卻更加適合處于求學期青年人的自然天性的成長、也更加滿足學習者的內在需求,同時也更加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的觀念。這一點是我們應該研究和借鑒的。(3)我國開放教育環境改變的重要性長期以來,對遠程開放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學資源、網絡技術、教學活動等方面,而鮮有對授課環境的足夠關注。在大眾物質文化普遍提高的當下,面授課堂環境是否具有設計性、是否符合遠程學習的特點、是否滿足學習者的審美需求是當前遠程教育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終身學習環境下開放教育學習環境的設想與探索
(1)空間劃分開放大學的新的教學模式的特點是分組學習、討論為主,所以在室內的空間劃分上應遵循的是空間的實用性和靈活性。室內空間是根據相互間的功能關系組合而成的,而且功能空間相互滲透,空間的利用才最合理。空間組織不再是四四方方,空間的劃分也不再局限于橫排豎行,而是更注重聽課、自由討論、學習等功能空間的邏輯關系??梢試L試通過課桌擺設、地面設計、陳列品布局等等的變化來表達不同功能空間的劃分,而且這種劃分又可以隨著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課程或室內用途表現出靈活性、兼容性和流動性,如聽課空間和討論空間的快速轉換,會議空間和分組討論空間的相互轉換等等,這些正是典型的現代空間設計手法。(2)色彩應用心理學家認為,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視覺,而對視覺影響最大的則是色彩。因為人的行為很多時候容易受情緒的支配,所以色彩往往會影響人的行為。過去英國倫敦的菲里埃大橋的橋身是黑色的,常常有人從橋上跳水自殺。由于每年從橋上跳水自盡的人數驚人,倫敦市議會敦促皇家科學院的科研人員追查原因。開始,皇家科學院的醫學專家普里森博士提出這與橋身是黑色有關時,引來不少人的嘲笑。在沒找出更好辦法的情況下,英國政府試著將黑色的橋身換掉,于是奇跡便發生了:橋身自從改為藍色后,跳橋自殺的人數當年減少了56.4%!如是案例不勝枚舉,它們充分驗證了英國、芬蘭的科學家們的研究:即色彩對人的情緒的確影響很大,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刺激人的神經,進而在情緒心理上產生影響。在現在的生活中,人們越來越多地感受到色彩的影響,室內設計非常講究色彩與色調的搭配。不同顏色所發出的光的波長不同,當人眼接觸到不同的顏色,大腦神經做出的聯想跟反應也不一。明亮的暖色會使人有溫暖親切感,心情活潑開朗;灰暗的冷色調會使人心生憂郁,這種心理效應可以被有效地運用潛移默化地作用于學習者并影響學習的效果。例如,青年人的授課環境里可以通過使用一些活潑、純度較高的色塊室內色彩來契合他們的活力從而激發學習的樂趣;而對于一些老年學學習者的環境則應選擇較為安靜的、弱對比的色塊,這樣他們才會感到自然和舒適。(3)室內裝飾傳統的教室里,除了桌子、椅子、墻上的名言警句標語外,幾乎沒有其他裝飾擺件,在現代這個物質極豐富的時代,這樣的環境無疑顯得極單調。如果長期在這種空間里學習很容易就產生疲勞、厭學的情緒,假設根據整體設計和情況適當增加一些貼心、溫馨的特色配飾,學習者的積極性勢必會提高。綠色可以提高室內環境的透氧度,在教室里適當配以綠色植物可使環境更顯蔥蘢綠植,每個角落將更加充滿自然氣息。綠色植物裝點的主題環境又將空間從現代拉回自然,透露出豐盈的生態氣韻。在這個提倡終身學習、教育全民開放、注重學習者體驗的時代。不斷提升的生活水平以及教育理念使得教學環境的設計理念和標準也有所提高。教室不應只是一間學習的場所,也是人們體驗生活的一部分。學習者需要在自由隨意、個性化的環境中愉悅地學習。家是每個人最為溫馨的港灣也是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所在,所以如果在公共學習環境的設計中能夠向家的標準靠攏來設計的話,那暖暖的燈光、貼心的裝飾、充滿生機的綠植以及隨處人性化的座椅等等,都是吸引著每個人“回家”的必備之物。當代學校的建筑及空間設計都應該是根據人們日常學習的情境來設定。這種與傳統教室截然不同的學習環境,更有利于激發學習者的好奇心和創造力,使他們更擅于進行思考以及隨機小組和網絡合作。相信在這樣的開放學習環境中培養的學生,較以往環境下學習者應更具有創新思維和創造力,也更能夠適應未來的國際化人才需求。
參考文獻:
[1]孫香虎.燈光設計在室內設計中的重要作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6).
[2]丁勤芝.中西方教育差異之我見[J].時代英語報教學研究月刊,2011(3).
[3]郭曉君.建筑環境藝術中的色彩心理感應[J].現代裝飾,2012(44).
作者:陳金川 單位:北京開放大學創意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