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響及對策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中從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響因素入手,結合工程項目管理實踐,總結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對策,提升管理水平,保障裝配式建筑優勢發揮。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BIM技術
裝配式建筑是指將建筑結構劃分為不同構件,在工廠進行構件的預制,在施工現場進行預制構件的吊裝與拼裝,完成建筑施工。和傳統施工工藝相比,裝配式建筑具有施工便捷、無污染、成本低等優勢,但在工程實踐中,工程管理影響因素較多,難以有效控制,降低裝配式建筑工程質量與效益,需加強管理。
1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響因素
(1)設計因素,裝配式建筑設計為工程施工與工程管理的基礎,部分設計人員未在前期考慮建筑結構構件的分離、運輸、堆放、拼接等要點,使設計方案較為模糊,加大了工程管理難度,難以控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的各項要素,引發質量問題、安全問題或進度問題。(2)生產因素,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需在工廠進行構件的預制,施工單位選擇的工廠、工廠的生產水平、構件的運輸等要素,是工程管理的關鍵因素,施工單位應提高重視,加強管控,方可保障構件生產質量,為裝配式建筑施工奠定基礎。(3)協同因素,和傳統建筑施工不同,裝配式建筑的工序劃分與崗位配置更為精細,需設計、加工、施工等部門協調配合,加大了工程協同管理難度。就此,在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協同因素為主要影響因素之一,部分施工單位缺乏協同管理意識,未在施工現場形成緊密的產業鏈,各個工序的設計、加工、施工、驗收及管理等環節脫節,易使現場出現管理混亂問題。(4)人為因素,管理人員是實施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主體,直接關系到工程管理效果。基于裝配式建筑的特殊性,傳統工程管理模式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需管理人員進行工程管理理念、模式與技術的創新。就此,可以判斷管理人員秉持的管理理念、應用的管理模式與管理技術,為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響因素。
2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對策
2.1管理措施
基于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響因素,施工單位應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控制,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切實發揮裝配式建筑優勢。本文以某會展中心建筑工程為例(下文簡稱“案例工程”),論述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對策。案例工程建筑面積約13.6m2,總投資約43.3億元,工期較為緊張,要求施工單位八個月內完成。為滿足工程要求,施工單位選擇裝配式施工工藝,實施的管理措施如下:第一,創新施工模式。案例工程選擇EPC施工模式,實施五位一體化管理,通過設計、生產、施工、裝修、BIM一體化,實現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與信息化管理,發揮設計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的主導作用。第二,創新管理理念。為保障各個工序與單位的協調配合,案例工程結合生產加工周期、工程工期、安裝時間等因素,以倒排方式進行設備、材料采購計劃的制定,并結合工程施工要求,事前設定加工周期長的設備的技術參數,如電梯、鍋爐、舞臺機械等,提高生產加工因素管控效果,保障設備、材料按期進場,實現采購環節與生產環節、工廠構件生產與現場構件拼裝的同步進行,強化進度管理成效,使案例工程按期完工。第三,引進先進技術。在案例工程管理中,施工單位引進BIM技術,為工程協同設計與協同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全面整合案例工程的各項信息,構建BIM模型,利用BIM軟件的可視化、模擬化功能,評估協同設計的可行性、合理性及經濟性,選出最優設計方案,為后續工程施工與管理提供有效指導;利用BIM軟件的共享特征,為設計、生產、施工等部門溝通提供便利,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為不同工序的并行施工奠定基礎。第四,加強人員培訓。基于BIM的模擬化功能,施工單位進行案例工程施工過程的模擬,組織工程管理人員根據施工模擬過程,分析裝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事前制定管理方案,規避施工問題,協調案例工程的質量、成本及進度[1]。
2.2管理效果
第一,組織效果。在總承包模式下,案例工程的設計、生產、施工等環節協調配合,不同單位橫向、縱向有序聯動。第二,經濟效果。在BIM技術支持下,案例工程根據BIM模型選擇經濟性較高的設計方案,并通過施工管理與成本核算措施,對采購環節進行優化,合理選擇材料供應商,將采購工作與設計深度交叉,在保障材料準時足量供應的同時,降低材料成本。細化來說,案例工程節約的管理成本超過65%,選擇當地莫高金材料作為外幕墻,覆蓋面積約13萬m2,將莫玉煌作為室內裝飾材料,使用面積約8萬m2,節約成本超400萬元。第三,質量效果。在標準化設計基礎上,案例工程將柱截面從38種減少至22種,將梁截面從42種減少至28種,有效降低工程難度,為工程施工與工程管理提供便利,提高工程質量,縮短工期。第四,進度效果。在案例工程建設中,建筑的整體裝配率達81.94%,工廠生產和安裝施工同時進行,和傳統施工相比,現場施工效率提升約50%。第五,文明施工效果。在案例工程全面管理下,與傳統施工相比,裝配式建筑施工產生的廢棄物減少約30%、材料損耗約40%,節約用水超過42萬m3,環保效益顯著。同時,通過施工設備的協調配合,減少施工人員的參與,降低施工人員的施工強度,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在案例工程施工期間,未出現安全傷亡事故。綜合上述結果可知,在裝配式建筑工程中,協同化、標準化與信息化工程管理措施,可有效強化工程效益,值得推廣應用,進一步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
3結論
綜上所述,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響因素包括設計、生產、協同與人員四項。通過本文的分析,施工單位應創新管理模式、創新管理理念、引進先進技術、加強人員培訓,妥善處理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響因素,實現裝配式建筑工程的規范有序建設,進一步推廣裝配式建筑。
參考文獻
[1]楊建波.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33):109.
作者:王國輝 單位:江西宜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