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蔡元培倫理教育思想及歷史影響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蔡元培倫理教育思想及歷史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蔡元培倫理教育思想及歷史影響

摘要:蔡元培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教育思想極為豐富,影響了一個時代的教育風尚。蔡元培在倫理學領域造詣尤深,他的倫理教育思想是我國倫理道德教育的一份寶貴資源。蔡元培從社會、家庭和個體等層面反省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建構了適合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新倫理道德體系,從而促進了中國近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蔡元培;倫理教育思想;歷史影響

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號孑民,是中國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是我國現代最負盛名的教育家,被世人譽為“學界泰斗”“一代宗師”。作為中國近代教育的開拓者和中國教育改革的先鋒,他一生都致力于改革舊的教育制度、創立新的教育體系,為我國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可謂是“中國近代的孔子”。蔡元培極其重視德性修養,倡導倫理變革,力圖通過倫理教育重塑國民人格,培養新國民。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浪潮中,他牢牢把握了時展的脈搏,大膽接受和吸取西方倫理思想的合理先進因素來建構與完善中國近代倫理學。

一、蔡元培倫理教育思想的主要內容

蔡元培歷來非常重視倫理道德教育,1912年5月他的《中學生修身教科書》經過細致的修訂,分作上、下兩篇出版便被全國各校廣泛采用[1]。蔡元培自稱“本書悉本我國古圣賢道德之原理,旁及東西倫理學大家之說,斟酌取舍,以求適合于今日之社會[2]。”這本僅七萬余字的教科書既繼承了優秀的中國傳統倫理文化,又汲取了近世自由、平等、民主、全面發展的時代精神。蔡元培從實踐和理論兩方面用簡單通俗的文字論述了自我、家族、社會和國家的道德倫理規范及其相互的關系,并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清晰地描繪出為時代和社會所需的中國國民應有的現代素質結構、標準及其建構的方式和路徑[3]。以下從社會、家庭、個體三層面來分析和總結蔡元培的倫理教育思想。(一)社會層面的倫理教育何謂社會?蔡元培云“凡趨向相同利害與共之人,集而為群,茍其于國家無直接之關系,于法律無一定之限制者,皆謂之社會。”換言之,社會是一個由具有相同興趣和利益的人們自發集合組成的群體,與國家沒有直接的關系,沒有受到一定的法律限制。人們若不能團結在一起,則無法有效防御敵害以保全自我,在精神上亦無法進行交流而痛苦郁悶。那么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員又當如何向社會盡自己的義務呢?蔡元培在《中學修身教科書》的“社會”一章中,從個人如何對待生命、財產和名譽等方面細致地論述了他的社會倫理道德觀,認為人在社會生活中須遵循某些共同約定的道德準則和規范,從而提高自身道德品質和內在修養。“人之在社會也,其本務雖不一而足,而約之以二綱,曰公義,曰公德”[4]208。蔡元培從公義和公德兩個維度論述了如何履行社會本務。首先,社會之本務在于不違公義。所謂公義即是“不侵他人權利之謂也”,既是法律上禁止的,又是道德上規定的,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應當恪守的做人做事的底線。他把公義稱之為“消極之道德”,是每個人都要履行的公共義務。公義包括愛惜人的生命、保護人的財產和維護人的名譽等義務。蔡元培認為這三大權利對個人生存和發展尤為重要,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缺一不可。倘若這三大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社會秩序則會混亂不堪。其次,社會之本務在于踐行“公德”。所謂“公德”就是推己及人,盡己所能為他人和社會作貢獻。公德包括促進博愛和公益、保持禮儀及威儀等義務。蔡元培認為社會公德主要在于博愛,他將博愛視為“人生最貴之道德也”,做到“泛愛眾而親仁”并非易事。至于社會為什么需要有“博愛”,他認為“世常有生而廢疾者,或有無辜而罹縲紲之辱者,其他鰓寡孤獨,失業無告之人,所在多有。”在文化漸開、民智益進,快速發展和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有強者必有弱者,無依無靠而沉淪的人不斷增多,這極大地不利于社會的和諧。人們應當發揚同情心和博愛精神來救助幫扶所有因自身或社會原因而淪為弱勢群體的社會成員。(二)家庭層面的倫理教育家庭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是國家的基礎與縮影,是人類倫理道德和個體道德品質的重要來源。蔡元培認為“家庭者,道德之門徑也”[5]193。百變不離其宗,家庭是人生最初之學校,是教育的啟蒙之地,人一生的品性大多在家庭萌芽。在《中學修身教科書》中,家庭與“家族”的內涵相似,所謂“父子兄弟夫婦之倫,同處于一家之中者也”[6]。生活在同一個家庭中的父子、兄弟姐妹、夫婦這三種關系是最基本的家庭關系。蔡元培在書中詳細地講述了他的家庭倫理觀,“有人于此,其家族不合,其社會之秩序甚亂,其國家之權力甚衰,若而人者,獨可以得幸福乎?”個人的幸福與家庭、社會與國家的幸福密不可分,家庭又是三者之中最根本的,社會與國家乃以家庭作為基礎。個體道德若在家庭中有所缺失,不僅不能享受天倫之樂和自由的權力,亦必將于社會和國家中體現出來,使社會秩序混亂,國家權力衰微。若家庭內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睦,那家庭幸福也會將仁愛延伸至社會,將正義延伸至國家,終成社會國家之幸福[5]193。在繼承傳統樸素的家庭倫理道德觀念同時,蔡元培還批判吸收了西方倫理精神和理念,使其更能適應現代社會家庭生活的特點和需要。如在《中學修身教科書》中論述夫妻之間本務時,蔡元培提出妻子應盡的義務是輔佐丈夫,應表現出謙讓、順從的一面,以利于兩人婚姻的長久和諧。以今日之目視之,此觀點啟示現代夫妻之間應當相互尊重、互幫互助、共同成長。(三)個體層面的倫理教育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致力于培養“理想的人”、“大寫的人”。他很早就認識到中國的落后和危機,不僅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所致,其最根本原因在人。欲改變中國積貧積弱之現狀,必須重塑國之新民。《中學修身教科書》提出了這樣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一個美好的社會所包含的人應當具備何種素質?蔡元培試圖從人格的角度作出回答:一個美好的社會應當由具備完全人格的人所組成,而具有完全人格的人應具備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意志自由、自存自信自決、公平中正、博愛之道等人類永恒的道德素質。蔡元培云:“發展人格者,舉智、情、意而統一之光明之謂也。蓋吾人既非木石,又非禽獸,則自有所以為人之品格,是謂人格。發展人格,不外乎改良其品格而已。[4]240”蔡元培重視“修己”、“自省”、“自制”,強調在修德養性中進行“自我教育”。蔡元培云:“人之生也,不能無所為,而為其所當為者,是謂道德。道德者,非可以猝然而襲取也,必也有理想,有方法”[5]171。關于“修己”,蔡元培強調個體修身是倫理教育的根本[6],自己首先應該有高尚的道德修養,進而影響他人,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社會道德的統一標準。為使自己具有實踐道德的素養,他要求人們勿自暴自棄,勿自欺自侮,須鍛煉體魄,學習知識,涵養德性,做到心正不貪。人人需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修養提升自己的境界,使自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做到知行合一。關于“自省”,蔡元培認為人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有的富于智慮,有的比較怯弱,有的勇于進攻卻又不善于節制:“蓋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因此,他認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需要審視自己的天資稟賦,衡量自己的處境,詳細地思考過去的歷史、現在的事實和未來的趨向,以己的理想為標準來吾日三省吾身。時刻勉勵自己的短處,發揚自己的長處,以求達到中和的境界。關于“自制”,蔡元培指出:“自制者,節制情欲之謂也”。他認為情欲并不是惡的,一個人品德高潔而且事業有成,往往是嚴于律己的結果。然若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欲,放縱自己,就會帶來不可預料的惡果。因為“情欲如駿馬然,有善走之力,而不能自擇其所向,使不加控制,而任其奔逸,則不免陷于溝壑,撞于巖墻,甚或以是而喪其生焉。情欲亦然,茍不以明清之理性,與堅定之意志節制之,其害有不可甚言者。”他進而指出,倘若國民們都被情欲所迷惑,后果更不堪設想,“則夫政體之改良,學藝之進步,皆不可得而期,而國家之前程,不可問矣。”蔡元培認為自制包括三個方面:一為“節體欲”,主要指節制肉體享樂的欲望,如節制食欲尤其是酒色之欲;二為“制欲望”,指抑制對財富、權利和名譽等的過度追求;三為“抑熱情”,指控制自己的感情,如憤怒、傲慢、嫉妒等。

二、蔡元培倫理教育思想的歷史影響

蔡元培是20世紀中國倫理學與教育學界的巨擘,他的倫理教育思想深深影響并感染了幾代人,在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想史上熠熠發光。雖然他的倫理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是我國教育思想的寶貴遺產。(一)積極性蔡元培極力倡導現代教育,是“中國近現代教育制度和教育體系的奠基者”[7],他指明了中國教育發展的正確方向,促進了20世紀以后中國教育事業的進步。1.推動中國教育發展蔡元培順應時代變革潮流,在中國封建社會逐漸走向滅亡和中華民國成立不久的社會背景下,堅定地懷抱著教育救國、振興中華之夢想,選擇了教書育人的強國之路。他以勇于改革創新的膽識和深謀遠慮的卓識,在全國范圍內對封建教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與時俱進的教育主張。他的倫理教育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和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又汲取西方先進理念,為中國近代教育注入新鮮血液,推動了中國近現代教育的發展。2.建構倫理道德體系蔡元培使中國倫理學從直觀和松散走向縝密和科學。我國的倫理學說起源很早,然各類倫理學說多見于分散的學者語錄之中,顯得雜亂無章,難以讓人進行系統性學習。而西方的倫理學在近代已成為一門獨立完善的科學,擁有許多著名學派。面對此般學術差異,他將本來相悖的中西倫理道德渾然一體,建構了中國當代倫理道德思想體系,對現代中國倫理道德教育的建設具有豐富的借鑒意義。3.塑造國民健全人格學貫中西的知識背景使蔡元培眼界開闊,在近代中國倫理文化領域里擁有著比他者更理性的認識,推崇完全而高尚的人格。蔡元培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古典人文精神:以“正心齊家”為出發點的倫理道德規范及“治國平天下”為落腳點的政治思想抱負。在對國民之人格進行批判的同時,他立足近代中國之現實,力圖找出改造國民素質的途徑是務必順應時勢發展,積極塑造近代共和國民健全的人格,使得近代中國涌現出大批新人[8]。(二)局限性處于時代劇烈轉型時期的蔡元培在批判封建倫理和建構新倫理道德體系的過程中也無法避免時代與階級的局限性。1.時代局限社會是一個相互聯系、錯綜復雜的系統,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政治文化制度和科學思想文化都影響和制約社會的發展進步。教育作為社會的子系統,受到社會物質生產條件和政治經濟制度的制約,只能在社會的一定范圍內起作用,而不能決定社會發展的進程。而蔡元培把教育看作是萬能的,認為只要培養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國民,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就能徹底改變社會,這樣便過分夸大了教育的功能。而且蔡元培所處的時代社會發展水平并不能很好保障和促進教育的發展,從而也制約了人的生存和發展水平。因此,蔡元培欲通過教育來培養具有資產階級民主共和精神的國民,追求的是一種“形而上”的理想境界,帶有一定的理想甚至空想的性質。2.階級局限在階級社會,教育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教育是被統治階級掌握而滿足統治需要,教育難以擺脫階級觀念的束縛而實現完全獨立,難以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完全平等。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是從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脫胎而來,具有先天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故不能與封建文化思想徹底決裂。蔡元培作為一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他砥礪私德,反對“不顧自家以自獻于公義”的行為,主張用平和的方式實現資產階級最大的利益。在他看來社會的發展不排除必要時偶爾“驟用興奮劑”的運動或革命,但社會的常態應該是漸進的改良,要靠教育和文化來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促進民主主義國家繁榮興盛。

三、結語

蔡元培作為中國近現代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他提出了符合時代和社會要求的思想主張,以塑造新國民、建設新國家。面對著充滿迷惘、浮躁與急功近利的社會,他兼容并包、博采眾長,試圖融合中國和西方的優秀思想,建構中華民族新倫理道德以推動倫理教育。他提出個體、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倫理道德要求和規范,以提高國民素質,穩定社會秩序,振興中華民族。重溫蔡元培的倫理道德教育思想,對深化當代教育改革、建構倫理道德教育體系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和借鑒價值,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和廣泛傳播。

參考文獻

[1]張曉唯.蔡元培評傳[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38-39.

[2]權佳果.蔡元培《中學修身教科書》中的倫理及德育思想[J].武陵學刊,1998(5):4-6.

[3]袁洪亮.論蔡元培《中學修身教科書》中的德育思想[J].道德與文明,2010(5):135-139.

[4]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2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4.

[5]蔡元培.中學修身教科書.蔡元培全集(第2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4.

[6]蔡元培.真正的近代西洋教育.蔡元培全集(第4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4:68.

[7]陳劍旄.蔡元培倫理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9.

[8]朱惠娟.蔡元培《中學修身教科書》中德育思想及其價值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07(24):53-54.

作者:王凌超 單位: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狼狼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极品粉嫩交性大片|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在线午夜|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国产乱人伦AV麻豆网| 亚洲不卡av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机机对在一起30分钟软件下载| 在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的|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视频免费网站观看| 北岛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被女同桌调教成鞋袜奴脚奴|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波多野结衣爱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好舒服| 欧美jlzz18性欧美|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韩国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 |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97色|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人亚洲人jjzzjjzz页码1|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