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絡教學管理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時代下,大批網絡服務平臺應運而生,對于我們教育者來說,這是教學創新的一次機會與挑戰.對于大多數中學課堂來說,網絡服務平臺與教學管理已經初見成效,當然也一直都在向深度融合的道路上探索.學校立足微信、網校兩大平臺,搭建教育研究的新渠道,實現知識教學互動共享的應用策略.網絡服務平臺的運用是學校特色緊跟時代的新產物,也是適應新課改理念要求下對人才的培養與創新,筆者通過對新技術的理解與對教學改革入手,探討新課改下網絡教學管理的一些策略與方式.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教學管理;網絡模式
一、網絡管理模式的內涵與意義
我們通過微信、網校的形式,讓通訊服務功能越來越便捷豐富,能夠實現在線交流文本、文件圖片傳輸、視頻語音交流、資料整合和檢索等等.所以說,教學管理與網絡服務平臺的有效融合,是對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創新與升級,借助網絡平臺的便捷發揮高效互動交流服務,讓教育管理信息處理實現效益最大化.就大多數學校的網絡服務平臺與教學管理實踐來看,主要方向包括常規管理、集體備課、德育教育、家校共育、資源庫整合等等,同時也在培訓對老師信息技術的普及,從而讓老師更加高效熟練地使用網絡平臺.并一直都在對網絡平臺與教學管理進行深入探索與創新嘗試,最終目的是更好地實現教學管理方式的科學智能化.
二、網絡平臺的實際策略與具體措施
策略一,微信網校的交流與溝通.
1.網絡平臺為我們老師的專業發展,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平臺,通過網校平臺開設了許多校本培訓和教研活動,讓老師線上交流學習成為現實.通過手機就可下載網校App,告別了之前還需要電腦登錄管理的特定因素,真正達到隨時隨地瀏覽學習,即時開展網絡教研.通過開設專欄主題教研探討活動,老師們都可參與其中,跟帖探討互動交流,將那些教研中的新點子、好方法提煉出來,通過這種無障礙、無距離的論壇跟帖活動,我們就可以在質疑中找尋問題,討論中迸發出解決辦法,促進老師對教學產生更為深入的思考.我們也可以依托網校Office空間,來創建小群體互動平臺,讓網絡平臺管理開枝散葉.還可以借助微信群、公眾號,將老師的學、行、研、思,高效傳輸給學生,實現直接、快捷、無局限的特點.每位老師,每個備課團組,都通過文字分享、圖片傳輸、話題討論的形式,大家一起在群中交流心得體會,展示自我的最新思路與實踐成果,在思維與交流中碰撞出更好的教學理念.2.網絡管理服務平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健康成長的新園地,同學之間、班級之間、師生之間、學校家長之間,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溝通互動.學校公眾號還可以建立專門的導航學堂,根據不同的時間節點,向家長學生推送專題教育知識,以及最終消息通知等等.
策略二,網絡服務管理平臺的共建共享
我們可以利用網校Office空間,讓不同學科的老師以及不同班級的學習進度,收集整理相關的授課方式、教學資源、課堂效果,通過網校共享,讓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這樣有利于融入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可以以網校為基地,拓展渠道資源,大力與校外合作,可鏈接許多健康且資源豐富的學類網站,將教學資源豐富化.如此一來,不僅老師可以隨時學習借鑒便于查閱檢索,還能夠高效調動課堂氛圍,讓學生感覺到課程的趣味與新鮮感,最終達到提升教學效率.
策略三,網絡服務管理平臺的展示宣傳
每個學校都有必要也有責任,將自身的教學特點彰顯出來,在擴大辦學效益與學校影響力的同時,也能夠讓更多學生家長方便了解每個學校的區別與優勢,不再像之前需要費時費力地尋人多處打聽,對比每所學校的區別與不同.我們可以直接使用公眾號,推送關于學校的整體信息,清晰明了地展現在所有關注者面前,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考量:學校概況、教學理念、師資力量、校園動態.時常更新教學管理中的成績與方式,提高了學校辦學的透明度,讓大家對學校的認知更為直接全面.策略四,網絡服務管理平臺的問診監督我們可以在網絡服務平臺上建立校長意見信箱,實現人人平等,意見直達的公開納諫工作的新途徑.借助這樣的信息透明度,我們就可以及時了解大家對學校的看法,對一些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意見,通過對意見的研究與解決,我們還可以定期公布意見解決辦法,讓大家感受到管理的真實高效性,并且付諸行動及時通報、督促整改,讓學校的整體管理水平上升一個層面.通過網校虛擬辦公管理模式,我們還可以實現老師的考勤請假無紙化快捷辦公,讓老師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實踐教學過程中.同時也加強了家校溝通與合作,實現教育管理民主化,通過問卷調查,讓家長參與到評校評教活動,大量征求家長建議,從而實現家庭與學校與社會的高度協調,讓大家能提升對我們教育工作的滿意度,得到更多的鼓勵與支持.
三、總結
在網絡服務管理平臺的實踐應用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網絡管理中,存在人文關懷缺失的問題.例如,一些通報批評雖然很高效及時,但卻缺少深入調查太過主觀武斷.再者,網絡服務平臺是高效快捷,大家習慣了線上交流,忽視了大家在現實教學中的情感思想的人際體驗,結果就是線上聊得火熱,線下卻很冷漠.我們是要借助網絡服務管理平臺來實現管理的創新與改革,但我們也不能完全忽視現實中人與人的交流,畢竟無論是怎樣的網絡服務,最終還是要依靠現實中的個人操作來實現,也是服務于大家的現實生活學習工作.我們要讓線上線下有效及時互補.最終達到高效辦公,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為目的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留偉.微課與初中數學的融合與教學策略探究[J].數學研究,2017(4).
[2]康敬青.網絡環境下院校教學管理創新服務平臺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1).
[3]郭家才.教育現代化背景下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管理的融合[J].新課程(中學),2017(15).
作者:吳曉霞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西寨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