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的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網絡迅速發(fā)展,在各行各業(yè)都表現的相當突出。針對于教育行業(yè)網絡技術的融入,并針對現代教育體系進行了適當的改變,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在現代計算機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中,建立以網絡技術為基礎的網絡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單一的教育教學模式,同時也能夠降低教育教學中的成本,對教學資源進行全面整合、綜合利用,大大提升計算機教育教學水平。本文就針對網絡教學模式下的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網絡教學;計算機;教學改革
一、網絡教學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
(一)教育方式更多樣化
在傳統計算機教育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傳授固定的計算機某一方面的知識內容。然而,伴隨著互聯網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網絡教學為背景的教學模式開始在現代計算機教學中普及開來。這種教學模式既能實現集中面授教學,還能夠使學生擁有更加自主的學習空間,彌補了傳統計算機教學的不足之處。
(二)實用性更強
傳統計算機教學只要是向學生傳授大量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再定期開展短時間的上機實踐課程,雖然這種理論加實踐的教學方式是正確的,但是由于實踐較少,學生得不到充足的鍛煉機會。而現代網絡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其優(yōu)勢就在于學生可以在進行日常的理論學習之外,通過各種學習軟件以及自主上機實踐操作,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理論加實踐的教育模式,使學生們更加熟練計算機的操作流程。
二、網絡教學模式下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建立科學的網絡教學理念
在計算機教學中采用網絡教學模式,首先需要教師形成新的教學理念,才能夠對學生進行更科學的教學。網絡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采取交流、互動教學,學生通過課前的網絡課程學習可以提前掌握知識,對于不理解的知識點進行反復學習,通過調節(jié)講課速度滿足自身的需求,可以有效減少教師的課堂教學時間,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討論時間,學生可以擁有更多的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網絡模式下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可以使教師的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更加與時俱進,真正實現網絡模式下的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
(二)完善網絡模式下的計算機教學管理體系
對于計算機教育教學的改革,需要一個長期的轉化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實現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除了要建立科學的教學理念以外,還要有完善的管理體系,這一管理體系是為網絡模式下的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提出相關建議,解決實際改革中的問題的。而且,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貫徹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知識起到的是引導作用,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完成固定的學習內容之外,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上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樂趣。
(三)通過網絡教學模式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與傳統的計算機教學相比,基于網絡模式下教師可以獲得質量更高的教學資源,在網絡的背景下教育教學信息能夠得到更好的整合,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夠利用這一平臺完成信息的交換共享,完美的體現了網絡的對于信息的傳播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對于教師而言,利用網絡可以搜尋到更多、更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比如教學大綱或者相關教學視頻等,由此提高教師自身的知識水平;與此同時,學生同樣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與更多的優(yōu)秀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取長補短,不斷充實自己。
(四)增加教育資源的投入
在計算機教育教學中,網絡模式的出現使遠程教學成為了可能,校方在進行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加大改革的教育經費以及人力物力投資,不單單要聘請優(yōu)秀的教師,還要定期對這些教師進行培訓,組織專業(yè)的考試,使教師真正掌握培訓內容,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組織教師與國內外的名校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交流會,已達到提高網絡模式下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工作質量、推進改革進度的目的,確保全面實現網絡模式下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工作。
三、總結
總而言之,要想更好的推動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就必須建立科學的教學理念、完善教學管理體系并不斷提高教育的投入。網絡的高速發(fā)展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學習,計算機網絡教學模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同時還發(fā)揮了兩者各自的優(yōu)勢,有利于學生全面掌握計算機知識,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曾小紅,段平.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改革探討[J].電腦迷,2017,(14):115.
[2]陳魯峰.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8):283.
[3]蔣澎濤.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改革探究[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7,(10):287-288.
[4]肖軍.基于網絡教學模式的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J].魅力中國,2017,(26):13-14.
作者:黃奎峰 單位:重慶三峽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