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中蒙經貿發展的現狀及對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蒙經貿發展的現狀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中蒙經貿發展的現狀及對策

摘要: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經濟帶來了挑戰、競爭和條件,同為發展中國家,中蒙兩國選擇了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共同發展戰略,經濟合作深入開展。本文概述了中蒙經貿發展現狀及特點,針對現階段中蒙經貿發展的制約因素,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中蒙;經貿發展;一帶一路;礦業興國

蒙古國是中國北部地區接壤區域最廣、邊界線最長的鄰國,在歷史上與中國也有著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中蒙在歷史上本是一家親,有著割舍不斷地血脈親情。中蒙在歷史上本是一家親,有著割舍不斷地血脈親情。中蒙經貿關系已經歷半個多世紀的歲月洗禮,在曲折中不斷前行。改革開放以來,中蒙經貿往來頻繁,貿易穩步增長,合作日益密切。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兩國經貿合作關系更是突飛猛進,中國成為蒙古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和第一大投資國,兩國社會關系在各個領域也隨之不斷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經濟帶來了挑戰、競爭和條件。同為發展中國家,中蒙兩國選擇了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共同發展戰略,中國大型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巨大的資源支持,而蒙古國巨大的自然資源儲備具備了擴大雙邊合作的條件。隨著中蒙兩國高層互訪和國家間戰略關系的提升,雙邊經貿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并進。中蒙雙方簽署聯合宣言稱,雙方將繼續本著礦產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合作“三位一體,統籌推進”的經貿合作思路,以互聯互通和礦能大項目合作為優先方向,推進兩國務實合作取得新突破,加快推進中國“一帶一路”和蒙古“草原之路”發展戰略對接,并設定了2020年中蒙雙邊貿易額達到100億美元的目標。2014年,中蒙兩國貿易額接近73億美元,中國企業累計對蒙古國投資接近40億美元,經貿合作已經成為兩國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

1中蒙經貿合作的現狀及特點

1.1中蒙兩國貿易額穩定增長

自1990年以來,在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蒙經貿往來發展迅速,經貿規模20年間增長50倍,中國一直是蒙古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和第一大投資國。統計數據顯示,1994年,中蒙雙邊貿易額僅有1.2億美元;2010年中蒙貿易額首先超過40億美元,并占蒙古國當期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隨著中蒙兩國在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合作范圍的不斷擴大,雙邊貿易額不斷上升,連創新高,使兩國關系提升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和水平。

1.2中國對蒙古國投資逐步上升

中國對蒙古的投資是中蒙經濟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兩國的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蒙古國自1990年政治、經濟轉變以來,采取了一系列鼓勵外國投資的重要政策措施,改善了外資投資環境,因此,外國對蒙古國的投資額逐年得到增長。特別是蒙古國2013年11月1日開始實施《投資法》,對投資提供稅收和非稅收扶持,鼓勵外商投資。中國投資者自1990年開始對蒙古國進行投資,投資額逐年增長,投資范圍逐步擴大。目前,在外國對蒙古國投資總額和投資建立的公司數量方面中國均占據著首位。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13年末,中國對蒙古國直接投資存量33.54億美元。中國投資者投資領域集中在地質礦產資源勘探與開采、貿易餐飲服務、建筑工程與建材生產、畜產品加工、食品生產等。尤其在礦業、石油勘探、開發和礦產品深加工等方面,中蒙兩國有較好合作,礦業投資占中國在蒙總投資比例超過一半,這與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但能源原料和其他種類原料嚴重缺乏有直接關系,也契合了蒙古國提出的“礦業興國”發展戰略。

1.3中蒙兩國雙邊貿易具有極強互補性

中蒙兩國綜合國力差距較大,經濟結構差異明顯,基于資源稟賦的中蒙兩國雙邊貿易存在高度互補性。蒙古國自然資源儲量豐富,主要產業包括畜牧業、農業、礦產業、加工業、建筑業等,礦產業是其支柱產業。由于蒙古國開發技術落后,資金匱乏,而中國擁有相對先進的技術、設備和資金,但能源和礦產資源供給不足,兩國互補的產業結構,形成了垂直型國際分工,并表現在中蒙兩國進出口商品結構上。據中國海關統計,近年來,中國從蒙古進口商品主要類別是礦砂、礦物燃料、銅、鋼鐵、塑料制品、鋁、羊毛、生皮革等初級產品。中國向蒙古出口商品主要類別是機械器具、電機、電器、車輛、服裝、皮革制品、電子設備等工業制成品。此外,在服務貿易方面,除了傳統的旅游項目外,中蒙雙方在文教、金融保險等領域也不斷提升合作水平。2013年,中蒙簽署了涉及航空、科技、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多項合作文件,逐步推進了中蒙兩國在各領域的密切合作。

1.4蒙古國對中國的貿易持續順差

從貿易平衡角度來看,蒙古國對中國的貿易一直處于順差狀態。中國是蒙古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國,也是蒙古國最重要的外匯儲備來源國。隨著中蒙兩國經貿合作的貿易規模的擴大,蒙古國對中國一直保持順差狀態,特別是2014年兩國國家間戰略關系的提升,順差急劇擴大。2014年蒙古國與全球139個國家和地區展開了雙邊貿易,對外貿易總額共計110.11美元,蒙古國出口總額共計57.75億美元,進口總額共計52.37億美元,蒙古出口的90%以上都是對中國提供的,蒙古國對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越來越高,對中國的出口貿易已經成為拉動蒙古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2影響中蒙經貿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

2.1蒙古國基礎設施不完善

蒙古國基礎設施落后,特別是運輸水平低制約著中蒙經貿發展。蒙古國交通運輸業分為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其中鐵路運輸居于主導地位。目前,蒙古國的烏蘭巴托鐵路承擔了主要的貨運和客運任務。烏蘭巴托鐵路是連接中俄蒙三國的唯一通道,這條鐵路是中蒙俄國際聯運鐵路“北京———二連浩特———扎門烏德———烏蘭巴托———莫斯科”在蒙古國境內段線,由于設備和技術老化,運力不足、線路速度不快,再加上采用寬軌標準,增加了中蒙鐵路運輸的成本,制約了中蒙貨物貿易的發展。中蒙兩國共有12個公路口岸,公路聯結和通關較為便捷,但是公路運輸成本高而運量低,影響了兩國貿易運輸量。另外,在蒙古國投資建工廠或礦山開發,涉及路、水、電、通訊等問題都需要投資者自行解決,這也大幅增加了投資者的投資成本。

2.2蒙古國政府投資政策的延續性較差

蒙古國政策多變,政治和法律都存在著不穩定性,中國企業投資蒙古國缺乏良好的法律環境和政策保障。蒙古國政局缺乏穩定性,政府經常單方面改變投資政策的政策環境,缺乏延續性和長期性,執行政策也存在一定隨意性,給外資企業的經貿活動增加了較大的風險。蒙古國政府法律的修訂變化較大,近年來,蒙古國雖然了很多有利于外國投資者的法律,但執法不嚴,投資者的利益缺乏保障。2012年,蒙古全面修改了原有的環保法律法規,但相應的實施細則仍未完善,處于一個法律過渡期。在勘探許可證和開采許可證的獲取和費用方面,僅有《礦產法》對此做了規定,但對于采礦、探礦的具體操作方法卻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不但產生了法律空白,還有了權力尋租的空間。法律體系的不完善,政策法規的不嚴謹,政府官員的腐敗、效率低下,影響了中國企業的積極性。

2.3中國企業風險意識不強,管理經驗不足

截至2014年底,在蒙累計登記注冊中資企業共計6400多家,占蒙古累計外資企業總數49.0%,但這些企業的投資大部分因為各種原因失敗了,能夠成功的寥寥無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大部分中資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主觀上法律意識不強,對蒙古國的投資政策、法律法規和市場狀況不了解、不熟悉,對資本項下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做的不充分,風險防范不足,企業國際化運營管理經驗水平較低,造成投資程序不合法、不規范,違約或遭遇蒙騙、詐騙,使得投資失去了保障,很容易導致投資失敗。另外,很多中國企業實力不足,缺乏國際合作能力,在蒙古國的無序競爭,惡性壓價,無規則操作也給雙邊經貿合作帶來了消極影響。

2.4中方在蒙古面臨信任危機

中國企業和民眾在蒙古國的形象不佳,好感度有待提高。①中國出口產品質量堪憂。中國出口到蒙古的多以生活必需品為主,例如食品、家禽、紡織品、服裝以及輕工業產品等。一些商人為謀取更多的利益,從中國的不符合資格的出口商手中進口一些價格低廉,但是質量存在很大隱患的商品銷往蒙古國市場。導致中國產品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使得中國企業在蒙古國內的信譽大大降低。②中國企業在蒙古投資和礦產資源開采、利用時不注重環境保護,造成公路、橋梁、礦區周圍的植被破壞非常嚴重,而作為一個游牧民族為主的國家,蒙古國人民崇尚自然,因此,中資企業的行為引起了蒙古人民的強烈不滿,傷害了蒙古人民的利益和感情,也遭到了來自蒙古國政府的一些報復性制裁行為,對中蒙兩國的經貿關系發展形成了障礙,加劇了兩國人民的間隙程度。

2.5國際環境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蒙經貿發展

蒙古外交的基本方針是不偏向于任何國家的等距離外交。蒙古國家大呼拉爾2011年通過新的《對外政策構想》,規定蒙古國奉行“愛好和平、開放、獨立、多支點”的外交政策。明確對外政策首要任務是發展同俄羅斯、中國兩大鄰國友好關系,同時實行“第三鄰國”政策,積極發展同美國、日本、歐盟、印度、韓國、土耳其等國家和聯盟的關系,這使得中蒙經貿發展受到復雜的國際關系和貿易網絡的影響。蒙古國的銅、磷、鈾、煤和石油等多種戰略性資源儲備豐富,受到了世界各發達國家的關注,美、日、俄、韓等多個國家采取積極的措施加強發展與蒙古國的政治經濟關系,從事貿易和投資活動,爭奪蒙古國市場和礦產資源。目前,蒙古石油所需成品油的95%以上和西部省區電力全靠俄來供應,可見,在經濟與安保層面,蒙俄兩國互信關系良好。高速經濟增長放緩的蒙古謀求擺脫依賴礦產資源和對華貿易的經濟增長方式,主張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因此,日本的投資特別受蒙古期待。蒙古國政府高層希望將本國豐富的資源與日本先進的技術結合,培養農產品加工和可再生能源等產業。很多日企也出于政治、經濟利益的需要,前往蒙古開拓市場,除了資源開發,還積極參與機場、發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3促進中蒙經貿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3.1增進中蒙雙方政治互信

保持一個良好的政治關系能夠消除中蒙兩國關系發展的消極因素,是推動兩國經貿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也會促進兩國在各領域的發展。中蒙兩國關系已從“睦鄰友好伙伴關系”升級到“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與綱要。因此,具體落實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內容就變得十分重要。中蒙兩國在政治、領土和邊境問題上不存在爭議,這是特別的優勢,也是信任的基礎。因此,中蒙兩國領導人應通過高層次的會晤,明確中長期目標、各方參與度、東北亞安全、經濟一體化中各方協同合作的機會等諸多問題;同時促進不同級別的政府、議會和政黨的溝通,加強政治溝通和互信,鞏固兩國關系的政治基礎,進一步豐富中蒙戰略伙伴關系的內涵,拓寬中蒙經貿合作的領域。

3.2制定長期的中蒙經貿合作發展戰略

中蒙兩國應根據各自的經濟發展需求,制定長期的兩國經貿合作戰略。中國應抓住蒙古目前通過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發展本國經濟的契機,發揮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資金充裕、技術先進等優勢,擴大勞務輸出和經濟技術合作領域,將能源和礦產資源作為兩國經貿合作的主要領域,發展能源礦產的直接出口和就地轉換綜合利用,并加大對蒙古電力市場、風能及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而中國市場對蒙古國實現“礦業興國”戰略亦具有重要意義。兩國政府還應因地制宜,制定各自邊境貿易的長期規劃,積極建設中蒙自貿區,完善人民幣結算制度,探索金融領域合作路徑。

3.3加強中蒙邊境自由貿易區建設

加快建設邊境自貿區,推進中蒙跨境邊貿項目運作,是打造“中俄蒙經濟走廊”的重要手段,同樣也是振興“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舉措。中國應依托邊境口岸,積極開展加工業以及商貿、旅游和倉儲等相應產業,配套給予其更多的貿易、投資和稅收優惠政策,制定更為寬松的政策發展邊民互市貿易,強化邊貿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簡化邊境貿易進出口手續,提高辦事效率,為經貿合作創立良好的氛圍和環境。同時,應順應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利用市場手段推動雙邊貿易,積極建設中蒙邊境自由貿易區,促進邊境貿易、現匯貿易、易貨貿易、加工貿易、轉口貿易等綜合貿易市場格局的形成,促使民間貿易向規范化、市場化、專業化方向發展,使自貿區成為繁榮和發展中蒙貿易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3.4完善基礎設施,提高通關能力

中蒙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兩國應加強鐵路、燃氣管道、公路等領域的合作。建設現代化邊境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通關效率,這是中蒙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第一步,雙方應積極開展投資合作,共同完善物流體系,提高航空、鐵路、公路的運載能力,推動中蒙鐵路、公路互聯互通,提高口岸過貨能力,降低雙方貿易的物流成本,提高貿易效率。并適時考慮共建高鐵,縮短鐵路運輸時間,以滿足農牧業產品等的運輸需求。并通過中蒙俄三國運輸通道、管線通道、網絡通道的建設,形成經濟帶式的輻射效應,將其延展到東北亞、歐亞等更廣大區域經濟的互聯互通。

3.5中方投資應認真研究蒙古法律政策,依法經營

中國對蒙古投資者應充分考慮法律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穩定性,深入調研和評估蒙古國的整體投資環境,熟練掌握蒙古的投資法、稅法、環保法,樹立依法經營理念,并密切關注當地法律變動的情況,及時調整決策和部署。同時,加強對企業管理人員和外派勞務人員的培訓,培養適應國際投資和國際合作、國際貿易的經營管理人才,以適應日趨激烈的國際經貿合作競爭;做好勞務人員培訓工作,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打造適應國際勞務市場要求的勞務隊伍。此外,應重視環保,尊重當地牧民風俗文化習慣,保障其基本利益,修復礦區生態。

3.6中蒙兩國應調整產業結構,改善對外貿易結構

中國應該改善出口商品的質量,提升出口商品的檔次,提高中國商品在蒙古國市場上的競爭力。而蒙古應適時調整產業結構,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隊伍,對產品進行深加工,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把貿易結構從原材料、半成品的出口升級到以成品出口為主導,應積極發展可持續型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制定經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戰略,促進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促進兩國貿易形式從商品貿易發展到技術貿易、服務貿易,推動兩國貿易形式的多樣化方向發展。

3.7促進中蒙之間社會、文化等各層面的交流

為促進中蒙經貿合作,中蒙兩國應加強多領域,多層次的交流,開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旅游等領域的活動,促進兩國民眾交往,增進理解與互信。特別是應定期開展國家級、國際性的學術交流活動,就中蒙兩國經貿合作的前景,進行可行性研究,為兩國經濟社會繁榮發展提供智力支援。綜上所述,中蒙兩國應優勢互補,加強“一帶一路”倡議與蒙古“草原之路”發展戰略的對接,通過擴大貿易、投資、經濟互利合作,深化發展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

[參考文獻]

[1]阿努達麗.中蒙邊境地區經貿合作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3.

[2]卜曉明.數字拆解中蒙經貿關系雙邊貿易額十年增20倍[EB/OL].

[3]李鐵,于瀟.提升中蒙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好新絲綢之路經濟帶[J].東北亞論壇,2014,(2).

作者:豐華 單位:呼倫貝爾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调教女m视频免费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成年男人的天堂|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高h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无卡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粗又长又硬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黄色片一级毛片|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97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大无线视频|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女性高爱潮视频|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真**女人特级毛片| 久久精品老司机|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 性按摩xxxx| 人与动性xxxxx免费| 2019中文字幕免费电影在线播放| 欧洲美女与动zozo|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在线看免费毛片| 亚洲人成777| 青青草国产免费|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 67194线路1(点击进入)|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