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兒肺炎管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小兒肺炎行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選入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間接收的肺炎患兒9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為45例。試驗組行健康教育模式,對照組行基礎干預,對比兩組護理后滿意度、癥狀消失時間、肺功能指標。結果試驗組護理滿意度為93.3%,高于對照組77.8%,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臨床改善指標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FEV1、FVC、PEF、FEF25.0%~75.0%改善指標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健康教育模式應用于肺炎患兒中,能夠提升患兒家屬滿意度。
【關鍵詞】小兒肺炎;健康教育;滿意度;癥狀改善指標;肺功能指標;效果分析
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種對患者進行的一種科學、全面的護理模式。為了進一步對患兒予以有效的健康模式,對可計劃、可行的健康教育計劃進行制定,可以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更改[1-2]。作為嬰幼兒階段十分多見的病癥,肺炎在一年四季內均能發生。其中冬季、春季以及寒冷季節和氣候驟降時發生率更高,多是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支氣管炎下降導致[3]。此病癥臨床發病率高,同時死亡率也有所提升,在我國小兒中,因患肺炎死亡的患兒比率占首位,也是當前我國小兒保健重點防治的四病之一[4]。所以,臨床對小兒肺炎病癥十分重視。針對于此,文章通過對本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間接收的肺炎患兒90例進行分析,評定健康教育模式的臨床價值。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患兒9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試驗組(n=45)和對照組(n=45)。試驗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1個月~14歲,平均年齡(6.95±2.06)歲,肺炎病程時間3~9日,平均(5.86±1.58)日。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2個月~13歲,平均年齡(6.91±2.05)歲,肺炎病程時間3~8日,平均(5.84±1.55)日。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1)經胸片檢查確診為肺炎;(2)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3)患兒家長在了解本研究內容后自愿參與。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疾病患兒;(2)病案及檢查資料不全。
1.2方法
對照組行基礎護理模式。試驗組行健康教育模式,具體方法為:肺炎患兒由家屬陪同入院后,護理人員熱情的接待患兒和家屬,詳細向患兒家屬講述醫院的環境、住院流程、安全要點;住院過程中,對病因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如小兒中樞神經系統教育、住院流程。在日常護理中,保持病房內的空氣屬于流通狀態[5],為患兒打造一個合理的整潔環境,其室內溫度控制在20攝氏度,濕度控制在55.0%~60.0%,以此預防呼吸道分泌物質變干,另外病房內的人員不能過多,停留時間不能太長。合理用藥,在進行用藥過程中,對患兒家屬提出的問題合理解答,告知患兒家屬每日用藥時間,切忌私自增減藥物[6]。
1.3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護理后滿意度、癥狀消失時間、肺功能指標。護理滿意度包括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等;癥狀消失時間包括濕音消失、氣促改善、哮鳴音消失、O2飽和度恢復、心率恢復、住院時間等。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滿意度對比
通過表1數據可知,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如表2,試驗組患兒心率恢復用時、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由表3分析,試驗組肺功能指標改善優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種通過臨床進行研究同時進行普及的護理方法,對健康教育模式進行普及,從而對患者的生活習慣進行制約,能夠降低臨床危險發生的可能性,以此有效預防病癥[7]。小兒肺炎的臨床護理理念主要是以人為本,護理人員需要意識到患兒在護理中的主體價值,從而人性化的為患兒提供服務,健康教育模式在進行過程中,護理人員本身的健康教育理念和意識和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優劣有所關聯[8]。護理人員本身的語言技巧能力和本身的氣質決定了健康教育模式的價值。所以護理人員在健康教育進行中,需要嚴格管束自己,以此提高健康教育意識和溝通能力,提高其氣質素養和人格魅力[9]。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在健康教育進行中規范自身,讓患兒盡早恢復。患兒在進行治療過程中,因住院時間較久,心理會出現緊張和不安感,所以護理人員在日常需要強化和患兒的交流,對無法溝通的患兒進行撫摸[10],對患兒的臉色進行觀察。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不僅僅在宣教模式的合理性,同時在實施方式上也有所改善,因患兒本身的個體差異,健康教育工作在進行中也無法有效開展,所以在健康教育進行中,需要聯合患兒本身的情況制定治療方案,同時需要提升患兒家屬的重要性[11-13]。本次研究中,試驗組護理滿意度93.3%高于對照組77.8%。所以通過健康教育模式的應用,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度也有所提升。本次研究數據分析,試驗組濕音消失(4.11±0.73)d、(2.60±0.21)d、(5.19±1.28)d、(3.05±0.71)d、(3.02±0.30)d、(11.03±1.34)d改善優于對照組。由此證實,實施健康教育模式,提升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能力,將健康教育模式貫穿到患兒中,從治療到出院,同時強化了護理人員和患兒家屬的溝通,進一步建立了和諧的護患關系,以此使得護理人員走入病房,讓護理過程透明化、公開化以及具體化,通過對自身的護理工作進行明確,來改善治療效果。綜合以上結論,對肺炎患兒行健康教育模式,能夠合理提升臨床滿意度,改善臨床指標,同時改善肺功能指標,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幾率。
參考文獻
[1]宋文麗.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對小兒肺炎的療效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3):225.
[2]田春霞.小兒肺炎健康教育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0):178-180.
[3]孫淑君.互動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對小兒肺炎的臨床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8):270-271.
[4]羅連芳,鄧玉英,李艷芬,等.健康教育聯合常規護理對小兒肺炎吸入治療的依從性和療效影響[J].醫藥前沿,2018,8(14):317-318.
[5]魏斌斌,王芳,郭少敏.健康教育路徑管理結合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對小兒肺炎影響的研究[J].系統醫學,2018,3(2):155-157.
[6]劉梅鼎.對小兒肺炎實施互動健康教育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及護理滿意度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5):91,94.
[7]莫愛芳.護理干預合并健康教育應用于小兒肺炎患者臨床價值探討[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5):177-177.
[8]李茜.互動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對小兒肺炎的臨床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13):1828-1830.
[9]陳華.層級鏈式護理模式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8,7(4):813-814.
[10]戴芳.延伸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及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109-110.
[11]唐鳳娟.臨床路徑護理模式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9,6(1):148-149.
[12]譚赟.細節管理聯合常規護理在小兒肺炎中的護理效果及影響價值體會[J].飲食保健,2018,5(48):159.
[13]王淑芳.肺結核患者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186-188.
作者:李逸群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醫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