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如何創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雖然網絡環境下有效地加強了高校學生的學習與交流質量,但是也存在的諸多弊端。比如說在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來說,出現了兩極分化的趨勢,這也導致許多專家學者對于網絡技術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看法褒貶不一。文中對于當前國內高校網絡環境下如何創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進行了簡要論述,并給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以供相關從業人員進行參考、借鑒。
關鍵詞:網絡環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策略
一、網絡教育模式下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由于網絡資源復雜而且包含著大量消極、負面的信息,如果大學生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這對于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是相當不利的。比如說網絡上充斥著拜金、暴力、及時享樂等等錯誤的思想,這些錯誤的思想不但使得大學生的精神受到的污染,讓他們的思想與行業脫離了正確的軌跡進而出現道德混亂的行為。
(一)通過網絡來麻痹自己
當前許多大學生通過網絡的方式來麻痹自己,造成這種行為的主要原因主要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因為大學生在經過緊張的高考之后需要有一個釋放壓力與自我的方式,只能過網絡來緩解心里的緊張感;另一個就是大學的課業與就業壓力使得學生處在一種焦慮的狀態中并給正常的學習與生活造成困擾,只能通過網絡來釋放負面的情緒。
(二)盲目的追求
網絡中的各種社交平臺、游戲平臺的出現也使得許多大學生紛紛加入其中,并認為這是一種潮流與時尚的表現,而且還以能夠成為網絡游戲平臺中的一員而自豪。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引導下越來越多大學生開始加入到網絡社交活動當中,而受到這些錯誤的思想引導的大學生由于意志力薄弱或者思想不成熟的原因,容易深陷其中而不自拔,導致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三)情感需要而涉足網絡
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能夠滿足自身情感的追求。網絡世界作為一個虛擬的平臺,里面的成員都將自己生活中原本的樣子進行修飾或者美化之后在這個平臺上扮演另一個自我,也給大學生的情感交流以及感情宣泄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但是大學生身心仍然處在成長階段,對于情感的理解與表達缺乏理智,如果熱衷于網絡社交只會越陷越深最終出現問題甚至上當受騙。
(四)沉迷網絡游戲
據權威機構調查后得出,網絡游戲是引起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許多大學生因為沉迷于網絡游戲而不惜曠課、逃課,甚至通宵達旦地玩游戲,不但耽誤了學業,還給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嚴重的還出現暴力、色情或者其他犯罪行為。
二、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
為了能夠讓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順利進行,高校應當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將一些心理輔導或者心靈交流課程通過網絡來進行展示。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的網絡平臺設置一個心理咨詢處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擺脫網絡的依賴性,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具有一定的意義,還能夠在實踐過程當中認清自己身上的不足并進行自我調整與完善。
(一)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網絡資源的優勢
為了能夠保障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對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予以高度重視,并通過一些科學、有效的辦法來了解與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與思維模式,在施行課程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加入豐富的網絡資源,并結合具體的現狀制定出一套適合高校自身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實現學生綜合性發展。
(二)健全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機制
網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只是一門簡單的選修課,而且還是一項系統化、科學化的工程,想要做好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要靈活運用多方位、立體式的教學模式來完成。1.構建一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站,通過網站定期向大學生發送一些心理教育健康知識;2.在征求學生的意建與想法之后構建一套完整的心理咨詢網絡模式;3.積極開展線下心理課程交流活動,將線上線下的內容同步進行。
(三)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的建設
現階段國內的各大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的建設工作方面仍然有待提高,而且高校也要重視從原則上對傳統的心理教育模式進行改進、優化,也可以積極引入一些國內外先進的心理教育模式來從理論以及實踐雙重角度來完善與加強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團隊的建設。只有具備一個強大、高效的師資團隊才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從不方向支持學生構建網絡心理互助系統
通過構建大學生網絡心理互助系統來為高校學生服務,并且這個系統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方式,以教師作為引導人并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實踐執行,從而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進行全面展開。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準備一些實用性強的心理輔助以及相關測試來了解學生心理的一些困惑,或者通過在線心理課程講解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幫助學生走出心理的陰霾與困境并享受陽光快樂的大學生活。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雖然現階段學術界對于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抱有樂觀的態度,而且許多專家學者都是以教學中的劣勢來看待,這種錯誤的方式使得課程失去了價值,而且還導致傳統教學模式與網絡技術相互脫離,給新時期的新型教學模式造成極大的阻礙。構建網絡心理交流互助機制并非只是一個普通的交流平臺,而是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重要環境,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了師生課程交流的質量,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是相當有利的。
參考文獻:
[1]吳煜軒.探討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12):124-137.
[2]任靜.網絡環境下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法制博覽,2015,(03):155-168.
[3]吳峰麗.基于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南京郵電大學,2015,(16):114-121.
作者:陳雪琴 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南方翻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