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共財政支出績效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目前,由于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導致績效管理不能“有的放矢”,績效評價結果對于項目執行的成效與相關責任的直接約束力欠缺,沒有相應的“問責”制度,在財政支出管理中應有的參考作用、導向作用和制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體現,正是由于現階段對績效評價的結果運用尚未形成共識,影響了績效管理工作的權威性和工作深入開展。
二、改進公共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對策
(一)轉變價值觀念,規范公共財政支出績效管理
除了地方政府認清自身和社會公眾的“委托——”關系外,社會公眾還可以通過人大、政協、或是委托獨立的財政審計機構對公共財政支出的效果和效益進行監督。在公共財政支出績效管理的過程中,要合理選擇績效項目,明確績效目標,確保評價內容的完整性,采取適當的績效評價方法,以期達到公共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反映公共財政支出績效管理體制中的缺陷與漏洞。
(二)建立具有“標準化”和“個性化”的公共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指標體系
“標準化”指標體系應當包括宏觀效益指標(如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數量和質量、目標的實現程度、政策的公平程度等)和微觀經濟指標(如產出指標、質量指標、效能指標等),在建立公共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指標體系時,除了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指標體系外,還要考慮建立不同層次的“個性化”指標體系。
(三)完善制度,建立緊密的公共財政支出績效管理機制
縣級政府應盡快研究制定適合本區域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辦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程序》、《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設置和標準選擇》和《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運用》等制度。同時,公共績效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緊密的機制,從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報告和總結階段來完善公共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建立“誰撥款,誰評價”、“誰用款、誰負責”的管理機制。
(四)探索和拓寬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
積極探索利用績效評價結果推進公共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工作,對有效發揮績效評價結果在合理配置財政資金,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加強財政監管等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是多層次的:
1.反饋整改制度
建立健全績效評價結果反饋整改制度,及時將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到預算單位。預算單位要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就有關問題積極整改,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改進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樹立績效意識、成本意識和責任意識。
2.預決算結合制度
將評價結果與預算編制、決算審查有機結合,把績效跟蹤和評價結果作為當年決算審查和安排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對長期無績效的經常性項目要予以取消。
3.績效報告制度
績效評價結果可以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可以提交人大常委會作為平衡預算的依據。
4.績效問責制度
按照“誰用款、誰負責”的原則,監察部門要將預算績效管理結果作為效能監察的重要內容,對重大績效責任問題進行問責,各部門負責對本部門人員的績效責任問題進行問責??冃гu價結果還可以為人事和組織部門考核干部提供參考,增強干部任免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三、公共財政支出績效管理的實現途徑
(一)專項資金支出績效管理
專項資金支出績效管理可以從專項資金設立、管理、使用、產出效益等各個環節入手。
1.專項資金設立
通過審查與專項資金設立相關的文件、資料等,了解該專項資金設立的初始目的,審查該專項資金是否符合當地經濟條件、社會發展實際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有無虛假、重復設立的問題,有無違背科學規律、忽視和諧發展和長期發展、造成效益低下的問題;同時要關注該專項資金有無明確的使用范圍,是否在設立時就建立硬性退出機制,防止出現設立容易撤消難,造成資金沉淀等問題。
2.專項資金管理
管理工作的成效如何,直接影響到專項資金項目的效益。對于專項資金管理應首先審查相關部門、使用單位是否建立了規范有效的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各種制度正常運作的保障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其次要查明各項制度和措施的執行程度,達到揭露問題、健全制度、規范管理、制衡權力、促進改革、提高效益的目的。
3.專項資金使用
首先要摸清各類專項資金的性質、主管部門、來源渠道、規模、構成及具體用途;同時要了解主管部門資金管理、分配方式及撥付渠道,重點審查主管部門所分配的資金與使用單位申報的內容是否一致,是否按規定及時下達分配指標,有無隨意分配或“暗箱操作”的現象。在績效管理過程中,重點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點檢查財政專項資金是否專款專用,有無截留、克扣、挪用、虛報冒領、擅自改變用途的情況;二是使用過程是否體現合理、節約原則,檢查各項支出是否精打細算,是否按期編制計劃和辦理申請報告,所購物資是否必需,質、量、價是否合理,有無辦理必要的驗收、保管、領用手續,有無盲目采購、浪費資金的現象,當然,也要檢查有無隨意縮小規模,以便達到侵占專用資金的目的;三是財政專項資金是否按照項目進度使用,能否滿足項目質量要求,有無因付款不及時而影響項目實施的情況。
4.專項資金產出效益
專項資金產出效益是專項資金績效管理的最終體現,是評價專項資金績效的重要內容?,F行專項資金項目按功能和作用可分為公益性、準公益性、經營性三類。在績效評價上,公益性項目效益產出管理的重點是以社會效益為主,對準公益性項目效益產出管理的重點既要立足社會效益,又要兼顧經濟效益。對經營性項目效益產出管理的重點是以經濟效益為主。在具體評價時,要注意:一是利用宏觀經濟與社會指標,如分析項目是否按期完成,運行后是否增加稅收、解決就業、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拉動周邊和相關產業的成長和區域規模經濟的形成、提升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提高重大疫情防控能力等方面的情況,評價社會效益情況;二是利用財務、經濟、技術能力指標,如投資回收期、獲利能力、償債能力、財務凈現值等指標以及是否增加產業化程度、提高生產能力、增加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等方面的分析結果,評價經濟效益情況;三是利用項目對資源的消耗與利用以及是否符合環保法規、政策和標準,噪聲、污染物等排放是否控制在規定標準之內、治理措施是否有效、改造生態的能力如何等方面的分析結果,評價資源與生態效益情況;四是對項目完成后涉及資產移交及后續管理、維護的,不能僅僅局限于眼前,而要用發展的眼光去分析評價。
(二)基本建設支出績效管理
基本建設資金來源主要是土地出讓金、財政借款和政府性債務組成。對于基本建設支出績效管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工程前期管理情況
(1)工程項目設計管理。某些工程項目由于前期設計不科學,可能會造成損失浪費。(2)招投標管理。工程招投標是降低建設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從績效管理的角度看,招投標管理除合規性外,至少包含以下內容:是否存在一項工程分拆以規避招投標行為,是否存在串標行為,是否存在“低價中標,高價結算”問題。
2.項目建設管理情況
(1)項目工期管理。目前,受工期拖延和建筑成本大幅上升影響,給工程帶來的眾多問題,包括拋石沉降量過大、商品砼供應緊缺、人工及材料漲價等,施工單位普遍虧空,都要求政府以各種形式補償,因而需要對項目工期進行全面管理。
(2)工程變更聯系單管理?!暗蛢r中標,高價結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工程量的增加,從績效管理的角度看,必須從工程量是否真的增加、工程量增加的必要性這兩方面加以評估。
3.項目后續管理情況
(1)后續管理不到位導致項目維護成本增加。某些工程由于管理責任和資金未落實導致項目正常維護不到位,造成嚴重損壞,這也增加了后期的維護成本。
(2)項目決(結)算管理。項目結算要與項目概算相結合,各地工程項目超概算現象普遍,必須對超概算問題加以嚴格控制,并制定相應的變更流程。工程項目應及時辦理結算,項目決(結)算是為了防止高估冒算,大型項目工程必須經過審計部門或財政部門審價,小型項目可通過委托中介機構進行審價。
(3)項目的立項初衷與結果背離程度管理。基本建設項目績效管理應從社會和經濟的效益出發,將項目的立項初衷與結果進行比較,看是否背離初衷。
4.資金成本管理和損失浪費管理
資金成本主要是指財政資金或者政府性債務資金是否充分及時發揮效益,是基本建設項目績效管理的關鍵。近幾年由于工程大量增加,損失浪費現象也大量增加。因而,對基本建設資金進行績效管理,就必須考慮到資金成本管理以及資金的損失浪費程度等等,制定相應的指標體系,以完成對基本建設資金的績效管理。
作者:黃頌 單位:浙江省樂清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