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談低碳概念的建筑設計策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低碳概念的建筑設計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談低碳概念的建筑設計策略

摘要:文中分析了低碳建筑發展現狀,并提出了優化設計質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低碳概念建筑設計;溫室效應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低碳建筑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低碳建筑在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等方面的優勢,為其在建筑領域的推廣與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目前低碳建筑在設計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探討低碳建筑設計的有效應對策略具有一定必要性。

1低碳建筑發展現狀

近年來,溫室效應逐漸加劇。從城市二氧化碳的來源構成來看,維持建筑物功能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約占城市二氧化碳的20%,而汽車尾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30%左右。面對環境污染治理工作要求,如何降低建筑物能耗、減少建筑物相關碳排放,逐漸成為建筑領域面臨的主要問題。在這一背景下,低碳建筑被提出,并逐漸應用于實踐。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推行低碳建筑的時間相對較晚。以2015年的數據為例,我國存量建筑總面積約處于500億m2,其中,低碳節能建筑的占比不足8%。而從低碳節能建筑質量來看,完全符合低碳標準要求的低碳建筑在我國低碳節能建筑中的占比約為15%~25%。在2016~2019年期間,雖然我國低碳理念的普及度逐漸升高,但仍有較多建筑企業受傳統觀念、施工能力等因素的限制,而未能于建筑項目管理中全面普及低碳建筑。在我國2019年新增建筑中,約72%的建筑為高能耗建筑,僅28%左右的建筑為低碳建筑。上述數據提示:當前我國低碳建筑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為充分發揮低碳建筑的優勢,需加強對這類建筑的普及。

2低碳概念下建筑設計策略分析

2.1加強環境特征分析,充分利用既有環境資源

結合既往低碳建筑設計經驗可知,導致低碳建筑設計質量提升受限的主要原因為:設計人員在前期資料收集環節中,并未全面收集環境資料,進而導致環境利用欠合理。為避免出現上述狀況,在開展低碳建筑設計時,應注意充分做好前期階段的環境特征分析,根據分析成果,實現對既有環境資源的合理化利用。在前期資料收集工作中,可按照如下模式收集環境特征信息,并實現環境資源與低碳建筑的合理整合:第一,多途徑、多渠道收集環境信息。建筑工程項目的環境資料包含地理位置、水文條件、氣候條件等。為確保環境信息收集的全面性,設計人員可采取互聯網+實地勘查+項目資料聯合收集模式。通過互聯網這一路徑,收集與建筑項目所在區域周邊建筑信息、既往建筑設計方案、水文氣候信息等資料;經實地勘查,獲取真實準確的自然光線、地理位置等信息;從項目資料中篩選與環境有關的信息。將所收集所有信息匯總,并從中篩選出可用信息,作為低碳建筑設計的參照依據。第二,確立可行應用方向。資料收集工作完成后,設計人員可通過對建筑項目環境信息的深入挖掘、分析,確定既有環境資源的可行應用方向。就太陽能這一自然環境資源而言,設計人員可按照控制低碳建筑冬季采暖能耗這一要求,設置10%~30%的太陽能利用率標準,通過增加窗戶數量、擴大窗戶面積等手段,實現自然資源與低碳建筑的整合。

2.2重視低碳建筑材料作用,合理選擇材料

近年來,新型低碳建筑材料種類逐漸增加。但就我國當前低碳建筑設計狀況來看,這類建筑設計在低碳材料利用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原因為:一方面,部分設計人員缺乏系統化的教育(低碳概念、低碳設計方法等內容),其對低碳材料重要性的理解不足;另一方面,新型低碳材料的更新速度較快,而設計人員材料方面的知識儲備更新速度較慢,進而影響低碳材料在實踐低碳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基于上述狀況,可按照如下模式,優化低碳材料的應用質量:在設計低碳建筑時,可根據各設計要點的特征、設計要求,從現有低碳材料(包含最新低碳材料)中選擇適宜類型,以體現建筑的低碳、環保、節能特征。就低碳建筑基礎部分的設計工作而言,在選擇混凝土制品時,可優先考慮如下低碳材料:第一,混凝土空心砌塊。該材料的雙排孔容重、單排孔容重參數分別為1400kg/m3、1200kg/m3,相對含水率參數為40%,傳熱系數參數為2.97W/(m2•K)。第二,砼空心磚。這種材料的容重等級處于800~1400kg/m3水平,干燥收縮率參數、相對吸水率參數范圍分別為<0.060%、≤40%。第三,混凝土磚。這種由砂、粉煤灰、水泥、廢渣等原材料制成的低碳材料參數為:吸水率處于6%~10%水平;密度等級處于500~1200范圍,抗壓強度等級則為Mu10~30。

2.3優化空間設計,提高空間利用率

空間設計無疑是低碳建筑設計中的重難點部分。結合既往低碳建筑設計經驗來看,部分設計方案常常存在空間設計不合理的狀況。對此,可將空間設計作為重點,合理優化該部分設計:第一,依據建筑功能、類型分析空間需求。在設計低碳建筑空間分布時,設計人員可將建筑功能、建筑類型作為主要參照,合理確定低碳建筑的空間需求,并基于上述信息,確立適宜的空間設計方案。第二,開展方案對比。設計人員可參照低碳建筑的相關設計要求,設計出3~5種設計方案,并通過對各方案的綜合對比,確定出空間利用率最高的方案,以提高低碳建筑設計質量。另外,設計人員還需通過相關優質低碳建筑設計方案,總結空間分布、設計技巧,持續優化低碳建筑的空間設計質量。如有必要,還可考慮與其他設計人員建立良好溝通關系,定期與其他設計人員溝通低碳建筑的空間設計要點,以確保空間設計符合低碳概念要求[1]。

3結論

綜上所述,強化低碳概念下建筑設計分析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為促進低碳建筑的普及,需在深入理解低碳概念特征的基礎上,參照低碳建筑的要求,選擇適宜策略,優化低碳建筑設計設計工作。此外,為了推動建筑行業的發展,還應注意結合既往低碳建筑設計經驗,不斷提煉優質設計技巧,將其應用于后續低碳建筑設計中,以提高低碳建筑設計質量。

參考文獻

[1]孫德龍.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設計應對措施探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28):65.

作者:汪小濤 單位:江西省建筑設計研究總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久久九九AV免费精品| 黄色在线视频网| 最好看的最新中文字幕2018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91手机看片国产福利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视频|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你懂的免费视频| 日韩黄色片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色欧美片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别揉我胸啊嗯~| bollywoodtubesexvideos| 污视频免费看软件|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亚州无吗黄瓜视频有直播的不| 麻豆第一区MV免费观看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嗯~啊~哦~别~别停~啊老师|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 淫444kkk|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久草福利资源网站免费| 被滋润的艳妇疯狂呻吟白洁老七| 成年女人免费v片| 免费a级黄毛片|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日韩美女乱淫试看视频软件|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免费A级毛片无码A∨男男| 884aa在线看片| 日韩在线播放全免费| 和前辈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av色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