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循環經濟發展下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循環經濟發展下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循環經濟發展下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

[摘要]文章運用經濟學中的實證分析法,探討循環經濟發展背景下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問題。通過論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結合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針對性地提出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對策建議,為建設美麗鄉村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文明;農村;對策建議

1引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表明綠色化、低碳化的發展模式將成為主流。而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樣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橋梁和紐帶[1]。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尤其是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由于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由于生態環境薄弱、民眾意識不足、基礎設施滯后等原因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生態宜居鄉村建設的重要因素。因此,結合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情況,探究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出一條適應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生態環境的改善,是建設美麗富饒、生態宜居鄉村的必然選擇[2]。做好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內在需求,是改善農村發展條件、提升農村居民生活滿意度的迫切需要,關系著廣大農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在黨的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的目的是搞活農村經濟,在強化農業基礎的同時推動農村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進而實現農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高度融合,形成農業生產產業鏈,進而做大做強農村產業。而農村產業的融合首要前提是具有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生產環境與宜居環境,這就需要逐步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3]。

3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存在的問題

3.1農村生態環境污染未得到有效遏制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財政向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傾斜,各個地方的政府部門也逐步制定并實施具有地方特點的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辦法,對推動農村整體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歷史欠賬以及農村經濟模式粗放、民眾生活不良習慣等原因,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形勢依然較為嚴峻。2018年我國生態環境部的《2017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中指出“我國農村地下水質明顯好轉,其中,優良級和良好級為8.8%和23.1%,但較差級高達51.8%”。

3.2農村生活領域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

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農村的農業發展模式、居民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改變,農村經濟水平提升的同時,給農村生態環境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首先,在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覆蓋地膜的大量使用對耕地環境、地下水資源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其次,農村居民生活條件的提升,增強了農村居民的可支出水平,生活條件提升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而農村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使得大量的生活垃圾被隨意丟棄、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解決被肆意地排入周邊水域,造成大面積的土地與水資源污染,給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巨大阻力。

3.3農村居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薄弱

現今,養殖業成為很多農村居民提高經濟收入的重要選擇,但由于民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薄弱,使得養雞場、養豬場在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大量未經處理的排泄物被肆意地傾倒在土地上,甚至直接排放在周邊水域內,造成土地資源與水資源的污染。近年來,隨著生態宜居鄉村理念的提出,各地區都開始在農村設置生活垃圾收容點,但大多數農村居民由于習慣使然,仍然存在隨意亂扔、亂倒生活垃圾的陋習,這無疑導致了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加劇。

4加快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建議

4.1進一步提高和普及農業科學技術

傳統粗放式的農業發展模式不僅造成了大量土地、水資源的浪費,還加劇了農業投入,污染了生態環境。因此,進一步提高和普及農業科學技術,加快綠色農業發展成為解決農業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選擇。首先,地方政府部門應不斷提升農業科技研發水平,大力推進綠色農業技術,通過層層普及,引導農村居民生態種植,走綠色的農業發展道路。其次,地方政府部門應積極推廣綠色農業的理念與方法,結合地區農業發展特點,建立綠色農業發展示范點,進而號召更多的鄉村建立農業生態園、綠色農業產業園。最后,地方政府部門應加大激勵與獎勵措施,推廣使用有機肥、可降解地膜等,從源頭上為農村綠色農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4.2提升農村居民生態環保意識

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直接受益者是農村居民,同時,農村居民也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因此,提升農村居民生態環保意識是加快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首先,地方政府部門應層層加壓,定期開展綠色農業知識與生態環境保護培訓,以地區示范農業生態園、綠色農業科技者、環保執法者為主體,建設一支集引領、監督為一體的農村生態環境宣傳與監督隊伍。其次,借助墻體彩繪、宣傳欄、新型媒體等手段向廣大農村居民宣傳綠色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建設的意義,讓農村居民認識到什么行為是在保護生態環境、什么行為是在破壞生態環境,并讓他們認識到破壞生態環境產生的不良后果,即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從思想上引導農村居民培養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4.3協調推進城鄉生態環境治理

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落后于城市生態環境治理是基本事實,地方政府部門應統籌城鄉生態環境治理協調發展,避免出現城市生態環境治理產生的問題移植到農村。其一,地方部門應結合地區特點,構建城鄉一體化的生態治理機制。其二,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獎勵機制,促進一批社會組織機構投身于農村生態環境建設中,借助社會力量推動農村生態環境建設進程。如對當地的綠色農業生態園建設進行補貼。其三,構建完備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性法律法規,以法律形式為農村生態環境保駕護航。如在各鄉村建設垃圾中轉站的基礎上,要求各村莊居民定點傾倒垃圾,對隨意傾倒生活垃圾的民眾由基層管理者進行處罰。只有通過構建城鄉生態環境治理機制才能真正地為實現鄉村振性提供基礎性保障。

5結論

傳統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與民眾淡薄的生態環境意識,加劇了農村生態環境污染,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農村環境治理成為建設美麗富饒、生態宜居鄉村亟待解決的問題。加快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構建綠色、環保、文明、現代化新農村的必經之路,還是加快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農村生態環境的治理離不開完善的法律法規,讓農村居民成為生態環境治理的主力軍。同時,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應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探索綠色農業發展模式、合理開發農業資源,只有在法律的保障下、社會力量的支持下、農村居民的積極參與下才能有效地加快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村。

參考文獻:

[1]古建武.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農村環境治理研究[J].科技視界,2019(33):237-238.

[2]顏德宏.生態文明建設視角下的環境治理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9,31(6):194-195.

[3]高子舒.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意義、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19(7):33-34.

作者:李明 鞏麗然 單位: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视青草| 日韩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 黄色一级片在线播放|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北条麻妃中文字幕免观在线| bt最佳磁力搜索引擎吧| 欧美妇乱xxxxx视频| 国产小视频你懂的| 三年片免费高清版|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中国一级特黄特级毛片| 波多野结衣作品大全|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97人洗澡从澡人人爽人人模| 最近2018中文字幕2019高清| 四虎影视永久费观看在线| 99热这里有免费国产精品| 欧美aaaaa| 又爽又黄有又色的视频| 88xx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69pao强力打造免费高清| 日本人在线看片|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黄色网址大全免费| 女人把私人部位扒开视频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色老头成人免费综合视频|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avdvd| 欧美国产日韩A在线观看| 四虎免费影院ww4164h|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