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案例法在環境工程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探討案例法在環境工程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根據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目標和要求,采用案例教學模式構建環境工程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教學的新體系,提出教學實施的具體方案,把案例法應用于課程教學改革中需要經歷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兩個環節。通過對環境工程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可知,案例法在環境工程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應用理論知識的實踐能力,學生具備更良好的綜合素質水平,這是與我國本科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相符合的,推動了高校為社會輸送更加優秀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有助于案例法在環境工程課程教學中更加有效的應用,為教育領域相關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案例法環境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應用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各普通高等院校在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以培養環境工程領域高層次實踐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秉持著“服務需求”的指導思想,不斷提高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教育質量,充分依托環境工程相關企業和行業組織,來不斷的滿足生態文明建設下社會對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具體來講,對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要緊跟國內外環境工程技術發展趨勢,在掌握環境工程學科基礎理論知識的情況下,進一步深入研究環境工程規劃管理、環境工程技術以及環境工程設計等方面的知識。因此,在環境工程課程教學過程中,主要的研究方向分為環境信息智能處理培訓規劃與設計、生態環境評價與保護、生態環境監測與治理。對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中,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具有獨立解決問題和創新思維的應用型人才。那么,在新形勢下,針對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呢?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已經從不同的方面,對培養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具體措施進行了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充分借鑒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嘗試探討案例法在環境工程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希望能夠提升我國普通高等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應用能力。
一、案例教學模式
所謂的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方法和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教師把精選的典型案例巧妙的融入到環境工程理論知識教學中,在對具體實例的講解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解答學生在分析具體實例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以最終實現教學目標,滿足教學的需求。從整體上來看,案例法教學模式以真實的情境為基礎,通過融入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典型案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了寓教于樂。第一,案例教學法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針對環境工程專業的特點,把案例教學法應用于環境工程課程教學中,是符合我國應用型環境工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環境工程專業是一門涉及面廣泛的綜合性交叉學科,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第三,在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和歸納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四,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有助于形成組間競爭的局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總之,案例教學法在環境工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通常情況下,案例教學法在環境工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通過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兩個環節來完成。教學設計具有導向作用,而教學實施是教學設計的實現過程,二者共同為案例教學法的有效應用提供了保障。
二、案例法在環境工程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一)案例教學法的設計
本文以環境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課程教學作為環境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的代表,探討案例法在環境工程課程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環境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課程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水、大氣、土壤、物理等與環境污染相關的概念和知識,掌握基本的環境污染控制方法、理論與技術,并做好環境污染控制相關的科研、設計、管理及運行工作。案例教學設計的過程如下:通過水污染環境控制工程模塊設計,我們可以看出,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分離,教師僅對理論知識進行講授,再根據實驗課學生的表現情況,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進行評定。而通過案例教學模塊設計,巧妙的把理論知識和課程實踐有機結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幫助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分析問題。具體來講,把環境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分成水體、大氣、土壤和物理四大模塊,并分別提煉出有關的知識點,圍繞著這些知識點,來引入有價值的教學案例。針對案例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帶領學生廣泛搜集資料,探索解答思路。所選擇的典型案例可以是城市生活污水、城市自來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的典型工藝。
(二)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包括3-5人,每個小組選出一個組長負責整個小組的統籌。以水污染控制模塊中物理沉淀為例,按照引入案例學生互動教學評價的流程來進行案例教學法的實施。第一,引入案例,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帶領全體學生分析案例。學生也要充分彰顯自身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積極分析案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需要強調的是,教師設定任務是為了不斷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進入到案例分析的具體情境中,來主動探索問題的解決對策。此外,創設教學情境需要學生具備足夠的生活閱歷。第二,交互活動,讓教師與學生展開有效合理的互動,是推動案例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應用的重要途徑,推動了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進行。本文把師生交互活動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分成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應該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挖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具體的流程:教師布置任務-小組學生討論-學生提出問題-教師解答-學生建立新知。其次,學生在整個交互活動中,要充分彰顯自身的主體作用。在不斷與教師的溝通交流中,加強了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培養了自身的協作能力、團隊精神,建立了學習的自信心。最后,教師作為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并采用合理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教學評價
當完成一項教學任務后,教師要善于把新舊知識點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加強對所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同時,要對新知識進行總結與歸納,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因此,教學評價環節在整個案例教學法應用過程中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教學評價可以包括小組內部自評,教師綜合評價,小組之間評價等多種方式,這體現出教學評價過程的客觀性,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有更合理的衡量。
參考文獻:
[1]欒婷婷,高建村,龐磊,等.事故案例教學法在安全法學課程中的實踐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8(18).
[2]范行軍,余旭芳,蔡永兵.案例教學法在《城市垃圾處理工程》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農學通報,2018(8).
作者:張潤 單位:衡水學院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