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構建和諧社會的國民經濟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緒論
1.1問題的提出
公民政治參與是現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是政治現代化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標志。沒有公民的政治參與,就沒有真正的政治文明,也就沒有真正的和諧社會。
1.2理論意義
公民政治參與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一個和諧發達的社會,不僅經濟得到充分發展,文明得到相互包容,政治上更是得到廣泛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離不開公民的政治參與.政治參與最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1.3實踐意義
公民參與作為和諧社建設工程的核心環節,決定著和諧社會理想和法治國家目標的實現,也決定著改革的成敗和社會轉型的走向。
1.4國內外研究現狀。列舉古今中外特別是我國關于公民政治參與與和諧社會構建的學界主要觀點。
2公民政治參與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2.1公民參與的內涵。政治參與是指普通公民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渠道試圖影響政治過程的行為。它使公民有機會行使自己的政治權力,實現自己的政治愿望,從而推進政治活動的民主化進程。
2.2公民參與的基本要求
2.3公民參與是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意
2.3.1政治參與是社會民主法治的衡量標準。公民政治參與既是執政為民的要求,更是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的最高表現,是和諧社會所具有的內在價值。
2.3.2政治參與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社會的公平正義要求公民政治參與的實現,而公民的政治參與也將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整體和諧。
2.3.3政治參與是社會充滿活力的集中體現。社會主義社會在政治上有活力,就要引導和發展公民政治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公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3公民有序而有效的政治參與的主要途徑
3.1營造和諧政治文化,發揮社會自組織的積極作用
現代社會的政治參與往往是聚合多數人的意愿和利益,來影響政府方向性和路線性的政策。政府應該加大對社會自組織的扶持力度,盡快形成保護其健康成長的有效制度;應該加快社會自組織的法制建設,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法規;應該鼓勵公民積極參加有利于實現自身利益的社會自組織,不斷提高公民的參與率和組織程度。
3.2構建公民政治參與制度體系,暢通公民政治參與渠道
盡快建立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工會制度、社情民情反映制度、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專家咨詢制度、信訪制度、民主評議制度、行政公開制度,新聞會制度等等,提高公民參與政治的廣度和深度。3.3理性對待強勢及弱勢群體,有效引導非制度政治參與。要發揮政黨和政府的主動性和開放性,必須正視非制度政治參與的存在,努力構建一個程序規范、科學公正、廣泛參與的多元利益表達和政治參與機制。要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和約束,并采取法律和經濟等多種手段,積極引導和治理非制度政治參與,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協調和分配機制,化解利益沖突。
4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研究,旨在強調公民參與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統攬全局的作用,以期引起社會和公民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為有關部門研究和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和實踐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