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以企業對高級人才的需求為出發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并認真挑選教學內容。基礎知識課應挑選學科知識的基本定義、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為內容。而老師通過講授基本定義、基本方法,要求學生將已學到的基礎理論用于后續課程的實踐。此外,課程內容的挑選應依據專業后續課程的需求來進行,實現高職院校的教書育人的目的。老師要對專業理論基礎課和專業課程間、各類專業課程間進行科學的調整,剔除重復的教學內容。例如:減少分立電子線路分析和設計在整體教學中的比重,增加表面組裝技術課程的比例。通過整合教學內容,打造實踐性強的課程。
2.修改教學計劃,更新實踐教學科目高職院校的特點,是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育。高職院校隸屬專科層次的教育,與一般大學的學歷教學模式不同。高職的實踐教學,應以強化基礎、注重實踐、拓展思維、培育能力、重視創新、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為中心思想。在對用人企業進行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對教學計劃進行整改,將涉及實踐教學的內容進行整合,減少驗證型試驗,增加與生產實踐息息相關的實用性訓練課程。例如: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新開設了PCB制板技術實訓項目、電子產品組裝、適配的實訓項目等等。
二、高職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依據課程特征采用對應的教學方法
近年來,職業教育改革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不斷涌現,給職業教育注入了“生機”。然而,教學方法應依據教學內容的變化而變化。而老師應對教學方法進行改良,針對不同種類的課程形式和特征,滿足學生的需求。對“專業核心課程”,應增加總課時數,并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導向,使理論指導實踐。如開設CAD課程。對于一部分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應減少理論講解,并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領會課程內容。例如:電子商品工藝課程通過對元部件的測驗、元部件的組裝、元部件的焊接、線路的調試、電子線路的修護等工藝進行反復強調,增強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使其熟悉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的有關內容。而對于一些延伸性較強的課程可以精講,例如傳感器技術及其應用的課程。此外,應增加獨立添設的實訓教學課程,例如:單片機小型系統的設計,使教學和實踐完美結合,以課題帶動實訓。
(二)研究性教學法的運用
下面我們以“集成放大器”中單元放大電路“差分放大器”為例,來探討研究性教學法的運用。
1.引導階段第一,簡單講解集成工藝的特征,例如:大電容不容易集成、對稱電路容易集成等,引導學生得出集成放大器可以運用直接耦合進行集成的結論。之后老師通過PSpice等仿真軟件引出集成放大器在周圍溫度發生改變后存在溫漂現象的問題,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防止溫漂產生的問題。
2.引導與自我學習的階段引導學生思考溫漂現象的解決方案,并依據集成工藝的特征找到可操作性強、又能解決難題的差分放大器。之后引導學生從提升共模抑制比的視角出發,對基本差放到長尾差放最后到恒流差放的過程進行完善。
3.精講與疑問解答階段老師應依據差分放大器的特征、結構和主要技術指標等重難點進行精講,并解答學生的疑問。
作者:鄒潔 單位: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