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文創產業下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改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文創產業下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文創產業下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改革

摘要: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實力不斷提升,文創產業逐漸發展成熱門產業。社會對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也提出更高需求,高校作為培育創新型人才的搖籃,要與時俱進,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完善教育內容,改進教學思想,以適應時代發展變遷,培育更多優質人才,從而為構建創新型國家“保駕護航”。但是,基于文創產業背景下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改革進程中,依舊存有部分問題,本文立足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學背景,剖析文創產業和產品設計專業之間的關系,闡述產品設計專業教學在內容、方式與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而后提出針對性改革策略,以期推動高等院校產品設計專業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文創產業;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改革

伴隨科技發達進步,創意時代的來臨,為高等院校產品設計專業教改帶來全新機遇。文創產業利用知識產權的開發與運用,創造財富發展該產業。而在產品設計專業教改中,文創產業借助現代新技術和新思想,助推產品設計專業發展,改革教學內容、模式與人才培養機制,提高專業教學效率,為產品設計和文創產業結合構建平臺。

一、產品設計專業教學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日益發達,文創產業作為以創造力為主導的新興產業在我國市場得以蓬勃發展。其憑借高知識性、低耗能與高增值性等特點深受國家重視,加快文創產業發展進步,提高國家軟實力和影響力,是由最初“中國制造”轉變成“中國創造”面臨的必然趨勢。從本質角度來講,文創產業發展主要依靠人才,以人才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核心,換言之,創造就是“設計”。作為培育專業優質人才的主要場所,高校在新時代發展視域下,要制訂完備的人才培養計劃,強調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手段,改變教學思想,優化教育模式,培育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鑒賞能力,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從而為國家發展建設提供大量創新型人才。進一步來講,創新既是國家進步的靈魂,又是民族興旺的不竭動力。只有不斷創新改革,民族與國家才可在日益激烈的世界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故而,基于文創產業下,為充分滿足國家與社會對人才提出的需求,高校產品設計專業要積極進行變革,以國家發展需求為基準,結合學生成長特點和學習規律,探究新型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成效,保證專業教學與文創產業發展相契合[1]。

二、文創產業與產品設計專業的關系

文創產業是呈現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的新興產業,其包含文化藝術、信息傳媒和創意設計等內容,不同國家對文創產業的布局與發展態勢表明了其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重視。文創產業將文化作為主體,利用創新思維將第二產業同創意、科技有機結合,使傳統制造業逐漸向服務業和經濟行業轉型,故此,文創產業逐漸變成國家提高綜合競爭力以及新型經濟增長不可缺少的戰略部署。文創產業發展速度提高、人才需求變化必然會對產品設計教育目標、發展走向、教學思路和課程設置等方面形成影響。現階段,盡管文創產業已蔓延到全球范圍,但其性質依舊屬于新型戰略性產業。中國文創產業發展較晚,相關體系尚未完善,就要跨界融合發展模式以及產業結構創建均以借鑒發達國家優質經驗為基礎,依托我國國情和文化背景創建屬于中國特有的產業模式。立足高等院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學,其科研、人力、環境與學科優勢均適合促進文創產業知識成果轉化,實施產教研協作,構成有效且完善的理論框架與對策。因文創產業以傳統文化作為基礎,同經濟和技術聯系密切,其具有跨界融合的多元性、設計知識的專業性與文化內容的綜合性等特征,使得產品設計教育和經濟、文化交融日漸深入,這樣既拓展了專業教學邊界,又豐富了專業教學內容,對學生更好地學習產品設計專業知識奠定了扎實基礎。

三、文創產業背景下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片面

在授課時,專業教師往往是依托教材內容展開講解演示及案例分析,然而教材內容有限,特別是在強調“創新”的現代社會背景下,極易發生“舍本逐末”的情況,盲目追求“創新”而拋棄“傳統”,其中,“傳統”并非代表過時的事物與思想,而代表的是中華民族傳統優質文化。由于“創新”屬于厚積薄發、日益積累的過程,若想實現“創新”,首先就要進行知識積累,了解民族傳統文化和思想精神,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所以,在教育內容上,既要保證內容與時俱進,又要注重傳統文化的融入,強化學生文化自信,培養其愛國情懷。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中華傳統文化分析和文創設計創新角度缺少宏觀規劃,由此導致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了解不深刻,過于片面,故而設計的相關產品也是盲目跟風,又或是將文化和產品簡單融合,趨于形式化。可見,學生對文創產業和產品設計專業知識理解不足,未能真正認識到文化的價值和意義,所設計的文創產品過于膚淺。為改變此種情況,教師必須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創新”并非空想,更不是亂想,要擁有深厚的知識積累作為支撐,且有法可循。唯有在充分理解中華傳統文化后,學生才可設計出具備民族文化特色的現代文創產品,才可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2]。

(二)教學方式保守

第一,課堂教學地點單一。長時間以來,國內各大院校專業課程教學活動均在室內開展,利用板書或幻燈片向學生講解專業知識,教學場地狹小,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與興趣。鑒于此,高校可結合課程講解內容適當調整上課地點與模式,比如在圖書館、美術館或商場等場所展開知識講解,運用聆聽、觀察與觸摸等多元化教學手段,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第二,教學模式陳舊,課堂教學基本上均是以教師作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生設計作品,教師批改作品來完成課堂知識學習,而且所有學習環節均是在校內完成。因大學生缺少社會經驗,接觸人群單一,所以無法充分掌握現代消費者心理需求,因此設計的文創產品過于簡單,不夠成熟,更何況接受市場測試、檢驗。因此,在教學模式上,高校要強調推陳出新,改變傳統教學形式和手段,如激勵學生參與校外文創類比賽,借助比賽,讓學生了解不同形式和類型的文創產品,明確產品面向主體,加強與社會企業的合作,把設計作業變成商品,以接受市場廣大消費者檢驗,并非紙上談兵。第三,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始終處在被動位置,逐漸形成“拿來”主義,過于依賴教師,如若遇到問題也不會自主思考嘗試解決,直接詢問教師答案,長此以往,學生自主思考能力與分析能力便會不斷下降。若學生缺少探索精神和熱情,就無法體會到“發現”的特殊魅力,領悟不到“發現”帶來的驚喜,更何談“創新”和設計優秀的作品。

(三)人才培養欠缺

基于全球經濟發展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時代下,產品設計也隨著科技發達而得到進一步發展。服務與交互需求在國內社會發展領域日漸顯著,全新的崗位需求也隨之加大,且任職條件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企業對產品設計專業人才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內部競爭愈發激烈,創新型與技術型人才逐漸成為市場熱門人才。而人才市場的不斷變化,使得各行業設計領域越來越模糊,界限不清晰,職業區分范疇日漸減小,傳統學歷和經驗競爭變成綜合素養與創新能力的競爭。同時,綜合素養逐漸變成各行業與企業人才招聘考核主要指標,只擁有產品設計能力已無法適應現代職業發展需求。另外,經濟發展是文創設計行業繁榮的根本,產品設計專業中的經濟性、專業性、技術性發展決定著產品設計行業的發展。然則,在國內各大院校產品設計教育中,許多學生都缺少創新意識和創造思維,究其根本,主要是高校產品專業教學模式陳舊,理論知識講解與實踐操作相分離,培育的設計人才無法滿足市場發展需求,更難以適應文創產業發展速度。

四、文創產業背景下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路徑

(一)增強校企協作,打破課堂局限

為響應市場發展需求,基于新技術背景下創建戰略性產品設計人才知識體系,培育面向國家戰略與產業升級需求的創新型人才,使其成為我國技術、文化和經濟創新發展的推動者。基于此,高等院校產品設計專業學生既要掌握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又要充分了解產品發展市場,明確市場發展方向。伴隨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更為豐富,對文化呈現出多元化需求。由此,學生必須深入市場,了解群眾消費心理和真實需求,進而設計出優質的文創產品。但是,傳統課堂教學極易與現實相脫離,使得學生設計作品無法達到社會企業所提要求,而且學生缺少鍛煉機會。為轉變此種情況,學校要積極同企業進行合作,將課堂知識學習延伸到課外實踐,使學生將自身設計的作品轉化成商品進行售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根據消費者現場反應與商品售賣情況,了解自身作品的不足和缺陷,展開針對性改進,從而提高自身設計能力。另外,傳統教學以課堂為主導,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學要想跟緊時代發展腳步,不可只局限在教室中,要適當走出校園,如進入美術館和博物館等,利用參觀藝術展的模式進行深入學習;還可以進入商場,根據實地調研,研究社會最受歡迎且銷量最高文創產品的特點,深入剖析內在原因,并將其合理應用在自身產品設計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3]。

(二)強調能力培養,加快產業形成

文化產業作為推崇創新以及創造力的特殊產業,其發展維度不只體現于產品研發,更與服務流程、市場傳播以及商業運作等產業鏈息息相關,使之品牌化與高附加值化。在此進程中,藝術設計與相關行業構成跨界、協同的多元化創作路徑,基于此背景下,高校產品設計專業若只聚焦在設計思維培育與藝術設計能力的提高上,極易使學生對產業背景與文創體系以及相關資訊缺少概念認知。故此,在文化產業背景下的設計專業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促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比如,針對專題設計命題而言,教師要適當選用地方性特色產業與優質文化資源,依托地方政策、文化和經濟展開設計實訓,促使課程實踐滿足社會及用人單位發展需求,利用明確具體的實踐研究方向來解決現實問題,從而有效培育學生對職場事物形態的分析能力。另外,在實踐安排與部署中,教師要與社會行業相關人士進行協作,共同為高校學生提供正確指導,使高校學生在進行市場調研、方案構思以及產品制作中擁有直面現實的機會,從而在現實環境中有效訓練自身創造力以及想象力,推動學生進一步成長。隨著現代社會發展變遷,文創產業需要具備跨界式與以及多學科背景,且擁有專業技術、創新與管理能力的優質復合型人才作為支撐,這些人才不但要具備創新思維與設計技能,還要將創意轉變成商業價值。因此,產品設計專業要積極改變自身教學模式,注重實踐教學,設置將科技和制造技術作為依托的實踐創新平臺,幫助學生樹立產品觀,強化學生整體策劃意識,擺脫專業理論教學單一化、片面化問題,以此創建特色課程,構建特色專業。

(三)調整課程體系,完善教學模式

在文創產業背景下,要提高專業教學質量、豐富學生知識儲備,教師則須調整產品設計專業課程,通過對文創產業發展需求與產品設計專業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制定課程體系,既要確保專業的合理性與共同性,又要對生源進行科學調整。第一,在充分滿足專業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對課程精簡,適當增添新課程,確保新課程設置的“精”與“博”,以加強課程設置同文創產業發展規劃的匹配度。第二,因部分課程存有關聯性,內容重復現象嚴重,為轉變此種情況,教師要對部分課程進行合并,適當壓縮課程內容,如此學生便可在固定學習時間內學習到更多專業知識。譬如,將《平面構成》與《色彩構成》轉化成《二維構成》,并將課時縮短為48學時;將《效果圖》與《表現技法》進行合并,學時控制在72小時;將《廣告設計》及《包裝設計》整合為一門課程,設置成48學時。另外,一些理科學生設計基礎與藝術才能相對欠缺,學校可為其增添部分選修課,以提高學生學習成效。如透視學、色彩學、速寫以及圖形創意等。與此同時,結合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形勢與文創產業發展需求,適當增添消費與市場、展示設計等選修課程。通過上述課程設置,既能保證學生學習到更多理論知識,又能保證其知識框架的完整性與科學性,從而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第三,教師在調整課程體系的同時,還要注重完善教學模式,提高專業教學成效。然而,在國內各大院校教學活動開展中,依舊存有填鴨式教學法,部分專業界限清晰,在極大程度上妨礙了產品設計人才的進一步發展。故此,高校要積極改變傳統定式化教學管理模式,打造“一校多模式”管理機制,并聘請在文創行業具有極高權威性的教師,傳播高校產品設計專業教學思想和理念,拓展學生知識眼界,豐富學生知識儲備量。同時,高校還要注重加強學科間的互動交流,通過專業教師科學研究和學術發表推動教學改革浪潮,使學生學習更為主動、認真,從而成為我國文創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下,文創產業發展無法脫離人才支撐,為構建創新型、技術型國家,各大院校產品設計專業要依托市場發展需求、遵守行業發展規律、確定人才培育目標,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和自主性,為國家培育大量創新型優質設計人才,助推我國文創產業實現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李蘭,唐春妮.“雙高”背景下高職設計類專業群建設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J].教育與職業,2021(18):92-96.

[2]雷金火,陳江.大學數字創業教育的課程與教學設計:基于設計思維視角[J].教育發展研究,2021,41(11):32-38.

[3]楊春林.創新創業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師職業素養培育[J].中國成人教育,2021(2):72-75.

作者:宋巍 鄭淼 單位:亳州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91系列在线观看| 毛片试看120秒|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电影院|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丁香婷婷六月天|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黄色一级毛片| √8天堂资源地址中文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 国产一级第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热久久久久久久|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拍拍拍无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aa免费视频| 一级大黄美女免费播放|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不要下载的| 天天看片天天干|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 色狠台湾色综合网站| 日韩内射美女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看| 电车上强制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裸のアゲハいきり立つ欲望电影|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国产又黄又爽胸又大免费视频| 丰满岳乱妇一区二区三区| 第一福利社区导航|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在线入口|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好男人网官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