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期刊企業財務分析指標缺陷及改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期刊社轉企改制后逐步實行規范化的企業管理,財務分析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文章通過對期刊企業在運用財務分析指標時存在的缺陷進行研究,提出了改進的建議,使分析結果更真實、更準確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關鍵詞:財務分析指標; 缺陷; 改進
近年來,隨著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推進,許多形式單一、規模較小、競爭力薄弱的雜志社通過轉企改制,合并組建期刊出版集團,實現規模化、專業化、企業化管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有效地促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穩步提升。財務分析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評價結果可以為期刊企業管理提供有效的決策參考,但是在現實工作中期刊企業在運用財務分析指標時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是否能夠認識到缺陷的存在,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斷,決定著分析結果是否科學、合理。
一、財務分析指標的含義及分類
財務分析指標是企業用簡明的形式,以數據為語言,總結和評價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相對指標,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企業決策者提供財務分析數據資料,做出科學的決策。按照中國《企業財務通則》財務分析指標一般分為償債能力指標、營運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償債能力指標主要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營運能力指標主要包括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主要包括營業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
二、財務分析指標的缺陷
(一)變現能力不確定1.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流動比率越高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就越強,一般認為標準值為1.5-2,低于標準值,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較差。應收賬款和存貨作為流動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變現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結果的準確性。應收賬款會存在賬齡長短不一,風險大小不同的金額,在分析時如果沒有進行區分計提壞賬準備,就會造成分析結果與實際偏差較大。存貨作為流動性比較差的項目,在流動資產中占有比例越大,對結果影響就越大。期刊企業出版的雜志是非常具有時效性的產品,過期的存貨已失去市場價值,在計算時如果沒有考慮這些變現因素,將對結果的準確度造成比較大的影響。2.速動比率是流動資產減去存貨部分與流動負債的比率。把變現程度慢,而且可能已貶值的存貨剔除,可以更準確地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一般認為標準值為0.8-1,低于標準值說明短期償債能力偏低。速動比率相比流動比率雖然扣除了存貨因素的影響,但構成速動資產的應收賬款是否能收回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還有預付賬款根本不具有變現能力,它只是減少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出量,因此速動比率也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大小,還應該繼續分析應收賬款的質量以及把預付賬款等不易變現因素剔除。
(二)受時間因素影響1.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賒銷凈收入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之比。它是衡量企業營運能力及管理效率的指標。一般情況下,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越好,表明收賬迅速,賬齡較短,資產流動性強,一般認為標準值為3。以市場銷售為主的期刊企業,受時間因素影響較大,內容時效性很強,為了適應市場以及滿足讀者閱讀需求,會在某個時間段連續出版多期雜志,在確認賒銷收入時,應收賬款隨之會變動較大,因此在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時,如果僅僅選取年初、年末數時點的平均值,將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銷售情況。2.凈資產收益率是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率,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一般情況下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但是當期刊企業在推出一個新的刊物或者投資一個新項目,導致費用成本上升,引起凈資產收益率的下降時,這時就不能簡單用凈資產收益率來判定企業資產收益狀況,因為這只是一個時期的變化,從長遠來講,它并非表示經營狀況發生惡化。
(三)計算口徑不匹配1.總資產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的營業收入與平均資產總額之比,考察企業資產運營效率的一項重要指標,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管理質量和利用效率。一般情況下指標值越高,表明企業總資產周轉速度越快,銷售能力越強,資產利用效率越高。目前,越來越多的期刊企業實行集團化管理,對外投資將會越來越多,總資產項目中的長期股權投資帶來的投資收益并沒有形成營業收入,如果總資產中長期股權投資占比大,那么就會對指標值產生影響,可見總資產周轉率公式中的分子、分母口徑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會導致指標前后各期及不同企業之間會因資產結構不同失去可比性。2.營業利潤率指企業的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經營效率的指標。構成營業利潤的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投資損益這些項目并不是為取得營業收入而發生的支出,如果這些項目占比份量大,將對營業利潤存在較大的影響,因此營業利潤率公式同樣存在分子、分母口徑不一致現象,導致企業前后期及不同企業之間因損益項目的不同缺乏可比性。
三、指標缺陷的改進
(一)檢驗資產的質量在使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時,要綜合考慮行業、企業和產品的實際情況及特殊性,充分評估企業資產質量。第一,對應收賬款形成時間及不同賬齡進行分析,對于已過信用期拖欠時間長的應收賬款要特別關注,要及時了解債務人的狀況、拖欠原因、風險大小等方面,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等有關要求足額計提壞賬準備;第二,對期刊存貨的時效性、市場前景、行業特性等方面進行分析,并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及《新聞出版業會計核算辦法》的有關要求,對其進行足額提取減值準備,如果存貨占總資產比重較大,還要對其存貨形成原因以及對運營能力、資金流動造成的影響提出相關的建議;第三,對構成資產但不具備變現能力的預付賬款要進行剔除,使其更充分地反映企業資產的真實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更科學、準確、客觀地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
(二)采用多期、多時點數據比較財務分析指標取數主要以財務報表為基礎,報表值一般以時點、時期值進行呈現。當指標本身容易受時間因素影響時,可以采取以下的辦法減少影響。首先,采取指標多期連續的比較方法,得出增減變動方向、數額和幅度,同時結合企業其他財務分析指標,以及通過了解企業披露的一些重要信息,如企業重大決策、投資動態、新產品研發等方面情況,多方面地對企業進行綜合分析,排除指標變動過大的特別因素,準確判斷企業經營能力。其次,采取多時點計算平均值,在原來期初、期末值除以2平均值的基礎上,要增加采取季報數據加起來除以4,或者月報數據相加除以12的平均值,多時點計算可以排除受季節性、偶然性和人為因素對時點值產生的較大影響,使指標值更客觀、真實地反映企業的運營情況。
(三)規范財務指標財務指標存因自身原因存在的缺陷,需要采取一定方法對指標進行規范。首先,對指標進行修正。個別財務分析指標存在分子、分母口徑不一致的情況,主要原因還是財務指標概念、范圍規定不夠準確、設計不夠嚴謹,沒有充分研究構成指標各內容的具體情況和對結果造成的影響。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規范這些財務指標概念和修正分子、分母所包含的內容,把造成不可比的因素進行剔除,讓指標更加科學、客觀反映企業真實狀況。其次,建立完善的財務分析體系。體系內除了介紹各種指標的概念、計算方法和作用,更重要的是要介紹在使用指標時的注意事項,要運用一些方法或者結合其他指標的綜合使用,減少因指標本身的缺陷導致對結果的影響。
四、總結
通過對期刊企業在運用部分財務分析指標存在的缺陷的分析,提出了要采取檢驗資產質量、多期多時點比較和規范財務指標等措施來進行改進,讓指標分析結果更加科學、真實、客觀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
參考文獻:
[1]馬元駒.現行營業利潤損益計算模式存在的局限及改進.財務與會計,2015(12).
[2]王博.財務分析存在的缺陷及改進措施.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0).
[3]馬淑萍.財務報表分析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及優化研究.財務審計,2019(10).
作者:陳錫楊 單位:廣西出版雜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