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時代包裝設計發展趨勢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新時代生產加工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消費者對新時代包裝給予了更高的期望。消費者通過包裝與設計師進行情感的交流;人類日益增長的環保意識促進了包裝材料革新;科技發展推動了智能包裝的發展。面對復雜社會、消費環境、消費需求以及消費層次多樣化,包裝設計形式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本文從新時代發展趨勢出發,對包裝設計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時代包裝;設計形式;發展趨勢
一百多年以來,中國的包裝設計發展經歷了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的過度,再到信息時代的轉變。社會高速發展,在新的消費浪潮推動之下,消費者與包裝設計師的情感交流往往就在一瞬間,新時代的包裝要求設計師借助設計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給消費者帶來精神愉悅的情感體驗,同時更要抓住消費者的心理活動,以消費者的角度進行考慮,將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融入到設計方案當中。近年來,環境的不斷惡化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成為各個行業所關注和踐行的要點,這也成為包裝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必須考慮到的一點。此外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包裝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經濟高速發展和消費需求的不斷發展,在給包裝行業帶來轉型壓力的同時,也為包裝企業和設計師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契機。新時代設計師要將情感體驗、生態環保、智能化等包裝設計發展趨勢作為首要考慮因素。新時代人們對包裝設計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更要強調給人們精神上帶來的慰藉和愉悅,以包裝設計搭建設計師與消費者情感共鳴的橋梁,緊跟新時代包裝發展的方向,將我國由包裝大國向包裝強國的方向推進。
一、情感體驗包裝設計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在滿足自身物質世界的同時,對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對于產品,無論是顏色、材質,還是功能、外觀都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為了滿足人們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情感化設計理念應運而生。情感化設計的三層次理論將情感化設計分為本能層(內在感知)、行為層(行為體驗)、反思層(思考反應)這三個方面考慮[1]。這三者中的“本能層”是情感體驗設計的基礎,它是設計師情感表達的載體,“行為層”是消費者對產品包裝情感接收后作出的反饋行為,“反思層”則是在兩個層次共同促進作用下,消費者做出的情感反饋行為。《心理學大辭典》中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求而產生的態度體驗”[2]。新時代包裝的情感化設計應該滿足以下條件,達成情感體驗所需要的效果。第一,把消費者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五個類型,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從某個角度來說,消費者心理特征和心理成熟程度決定消費者所處的需求階段,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消費者所處的需求階段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因此,對不同階段消費者心理要求方面的分析,是確立產品情感表達的主要方向。第二、應該注重消費層次的差異,消費者往往是以個體或者群體兩大部分組成,但是地域文化、性別、年齡、經濟收入和文化程度,都會造成消費需求的不同。這就要求設計師在設計構思階段應該考慮到消費群體的差異化,再根據消費差異去定位各消費階層的情感需求,使消費者獲得情感與心理上的滿足感。第三,文化因素也是情感化包裝設計需要考慮的重點。不同的地域、民族、習俗等通常也決定著文化思維、宗教信仰和圖騰崇拜等方面的異同。設計師進行情感化包裝設計時,在考慮文化因素的基礎上,力求把人性化和情感化作為設計中心,并設計出既符合人們情感和心理需求,又具有創新性的產品包裝。
二、環保包裝設計
在20世紀80年代,包裝設計的幾個的趨勢是當時包裝設計師所青睞的設計規范,一是包裝設計必須滿足人類精神多元化的需求,二是包裝設計必須面向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三是包裝設計要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的結合,四是包裝設計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必須相互適應。在這四種趨勢影響下,現代包裝設計理論應運而生。綠色包裝是指包裝材料在原材料的選擇以及材料生產、以及后續在使用和廢棄回收中的所有環節符合綠色發展概念[3]。綠色包裝的材料依據各種材料自身的功能性質可以分為可食用材料、紙質材料、納米材料和可降解材料四種。進入到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進程在不斷地加快,同時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也隨之而來,“白色污染”就是其中最為嚴重的問題。環境引發的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目前,國家出臺了如節能減排、生態文明、應對氣候變化等多項環境友好型的政策。其中,作為環保政策重要手段的綠色包裝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可持續成為商業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對新客戶的吸引、對老客戶的保留、企業碳消耗的減少、品牌聲譽和形象提升等,都是現代設計師在進行綠色包裝設計時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環保主題”在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時,也為包裝和產品增加附加價值,環保逐漸成為包裝的基本屬性之一。“以紙代塑”會大幅度降低環境的負擔,一些品牌也正在減少塑料的使用,轉而向紙質包裝的方向發展。紙質包裝具有以下優勢:優勢一,相關數據顯示,大多數消費者愿意把錢花在可持續發展品牌上,可持續發展也被列為每個公司最重要的做法之一。優勢二,供應商在提供各種競爭條件的情況下,使用可持續包裝的方法為企業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競爭地位,因此,消減成本伴隨著環保主題越來越受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視。優勢三,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碳排放量是重中之重,綠色包裝設計的明顯優勢就是對環境友好的一面。
三、智能包裝設計
隨著科技與經濟的快速發展,普通的商品包裝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復雜的消費需求。早期的智能包裝發展緩慢,主要通過在包裝中加入一些指示劑完成對食品的新鮮度、細菌的檢測[4]。現在,設計師在普通包裝中加入了更為智能化的技術,如傳感技術、生物技術、電子與互聯網等,使包裝設計具備更加多元化的可能,智能包裝也逐漸走進了新時代消費者的生活之中。智能包裝可分為功能結構型智能包裝、信息型智能包裝、功能材料型智能包裝和其他類型的智能包裝[5]。在信息高速發展時代,設計師應該抓住智能包裝的主要特征——“動”,在幫助企業戰略發展的同時,也要考慮推動產品與消費的發展。目前,智能設計仍舊處于初級萌芽的發展階段,設計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以此作為智能設計的要素。第一,在價值需求層面,包裝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設計者和生產者首先要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再去考慮如何銷售好的智能包裝。在價值資源層面,智能包裝設計價值體系的主體始終與設計師自身的價值觀念、倫理道德等方面緊密聯系,設計師應在新時代發展中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設計硬實力,讓智能包裝在環境資源中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方向轉變。在價值管理層面,智能包裝相比于普通包裝要面對更加嚴格的標準規范,政府在充當協調價值體系主體時,要擬定更加智能的管理方案,如在智能包裝綠色環保方面、質量安全標準和包裝信息隱私標準等方面,來約束和促進智能包裝的快速發展,新時代浪潮下的包裝設計,不僅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象征,同樣也是消費觀念和人類進步的重要彰顯。現代包裝設計和傳統的包裝設計具有一定的時代性,設計師應該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不同消費需求、消費群體差異、新型材料、新技術,設計師應以積極的態度應對,探索新時代下包裝設計發展的新策略。
參考文獻
[1]向迪雅,吳志軍.基于情感化理念的食品包裝設計研究[J].湖南裝,2020,35(03)
[2]魏建兵.現代包裝設計的起源及發展探究[J].中國包裝,2017,37(06):24-26.
[3]賈海慧,李冬梅,王宇峰,郭艷玲,李東臣,付小榮.我國綠色包裝材料發展方向[J].中國科技信息,2021(20)
[4]陳芳銳,蔣志輝,王訪平,范銀兵,唐蘭.智能包裝的發展應用及其前景[J].中國包裝,2022,42(05)
[5]陳克復,陳廣學.智能包裝——發展現狀、關鍵技術及應用前景[J].包裝學報,2019,11(01)
作者:李威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