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洗碗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期盼的暑假作文素材一
我們期盼已久的暑假終于到來了!開心、難過一起涌上了我們的心頭。開心是因為辛苦了一個學期終于可以好好放松放松了;難過是因為同學們又要等很長時間才能再見面。
對于這個暑假,我既興奮又開心。在這個暑假里,我可以實現(xiàn)我的愿望:去連云港海邊玩、游泳、打水仗、撿貝殼。公公告訴我他年輕時去過連云港,那里盛產(chǎn)海鮮,有金色的沙灘和美麗的貝殼、還有著名的風景區(qū)--花果山。聽了公公的話,我更加向往返那美麗的連云港了。
我還有一個小小的愿望,就是幫公公洗碗。小時候,當我看見公公累得大汗淋漓時,還要繼續(xù)洗碗,覺得很不忍心,但那時還很小不會洗碗,只能默默地站在一邊。現(xiàn)在,我長大了,能幫家人分擔了,可以代公公洗碗了,我想公公知道了我的想法也會引我為豪吧!
媽媽也早在期末考試后對我說:“暑假開始后,自己腦子里要有規(guī)劃了,自己每天該干什么,每天要做什么事,要想清楚!”所以,暑假里我希望自己能學會獨立生活、遇事有自己的主見、做好暑假作業(yè)、溫故知新。我相信,暑假里我會越變越懂事,讓家人不用再多為心。
期盼的暑假作文素材二
努力了一個學期,終于快到了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暑假了,對我來說,是個苦盡甘來的好消息,對同學們來說,應該也是夢寐以求的禮物吧!
我從小就熱愛各種球類運動,尤其是棒球。所以趁著暑假期間,準備好好地精進我的棒球技術,順便鍛煉體能、強身建體。爸媽為我精挑細選報名了幾個優(yōu)質的棒球夏令營,讓我可以盡情體驗棒球運動,希望在專門的教練指導下,發(fā)揮運動潛能,培養(yǎng)規(guī)律運動習慣。也希望在棒球團體營隊的生活中,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
除此,我還想利用假期充分地閱讀,浩瀚書海是包羅萬象、無窮無盡的,爸媽要求我除了復習功課溫故知新和認真完成暑假作業(yè)外,還希望我能多涉獵課外讀物,例如:文學作品、歷史典故、偉人傳記等,不但增廣見聞,加強作文能力。當然了,暑假還沒到來,現(xiàn)在我也不能對學校課業(yè)太過松懈、半途而廢,荒廢了我前面的努力,我要持之以恒,維持我的表現(xiàn),用優(yōu)秀成績來證明我的努力成果。
漫長兩個月的暑假,除了好好休息恢復身體精力,同時我要好好規(guī)劃暑假生活,增進文學素養(yǎng)、運動體育的學識與技巧,儲備迎接新學期的能量。升上四年級以后,更要發(fā)憤圖強、善用時間,在學業(yè)表現(xiàn)上更上一層樓。在品德、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不錯進步,成為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出類拔萃的好孩子。
期盼的暑假作文素材三
期盼著,盼望著,兩個月的暑假終于來臨了。我十分渴望我的暑假能由自己來作主。
每天只寫半小時的作業(yè),減輕一些我的寫作業(yè)時間。看一個小時的電視,讓自己減去一些寫作業(yè)時的壓力。再到廣場玩半個小時,我準備幫媽媽“打工”,賺點工錢,可以體會一下媽媽、爸爸的辛苦,而且“打工”賺來的工錢還可以由自己支配,買一些文具。或者可以打掃一下小區(qū)衛(wèi)生,使我們的小區(qū)更加美麗。如果媽媽有時間我一定讓她帶我去郊游,游歷祖國的大好河山,貼近大自然。俗話說的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以我還要讀一些四大名著或去圖書館看書,增長一下課外知識。再看一會電視,但必須是一些有意義的,對我們成長有好處的,如《家有兒女》、《手工制作》等。
我的暑假我作主,我多么希望我計劃的這一切能變成現(xiàn)實。
期盼的暑假作文素材四
那漫長的暑假之旅在我們久久的盼望與一聲下考的鈴聲中開始了……
在快瀕臨解放的時候,總在那背記的空暇幻想著自己的暑假生活,意想中,自己的暑假生活應該是輕輕松松、無憂無慮的那種吧!可是,一切恰恰相反,我的暑假是那樣地枯燥無味,膽戰(zhàn)心驚的。 這不?還沒放假,我們就被所需背記的資料整得快像個白癡,被那七場考試打得像只“落湯雞”了……本想放假后好好休息的,可以盡情地放松了,可沒過多久,那補課的“噩耗”就傳來了,聽得我一震一震地,整個人簡直軟了,整個趴了下去!
快樂暑假750字作文素材相關文章:
1.快樂暑假700字作文素材
2.快樂暑假1000字作文素材
3.快樂暑假作文素材600字
4.我快樂暑假作文800字素材
小學生寒假450字作文素材一
放下沉甸甸的書包,告別緊張兮兮的課堂,走進輕松愉快的寒假,迎向美好的明天!為了使我的寒假變得更加美好,我決定制定一份寒假計劃,把我的寒假打造得五彩繽紛!
在寒假里,我要早睡早起,鍛煉身體。早晨,我先跑跑步,回家之后,就寫寫寒假作業(yè),再幫爸爸媽媽掃地、拖地。中午吃完午飯后,把碗洗好,再晾好衣服,這時,我就可以出去玩啦!還可以玩玩電腦呢!下午,晾出去地的衣服干了,就把衣服收回來,還要拆出衣架呢!再玩玩電腦,差不多就要吃晚飯了。晚上,我就洗洗碗,寫寫作業(yè),然后就洗洗睡了。為什么呢?因為明天還要早早起床呀!我算了算,玩電腦地的時間只有一小時,爸爸說:“玩電腦不能超過兩小時!”嘻嘻,我的玩電腦時間很合格呢!呃,寫作業(yè)地時間也只有一小時呢!家務活有六項,娛樂時間不限......
相信有了這份寒假計劃,我的寒假會更加精彩哦!
廣東 河源 源城區(qū)五年級:陳佳紅
小學生寒假450字作文素材二
馬上進入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個寒假,我一定要好好利用,讓它成為最溫馨最浪漫最瘋狂的寒假生活。
游。爸爸媽媽已經(jīng)決定春節(jié)全家人一起去外地度過。我們將在北方的海邊觀一觀冬日的海景,領略一下寒風中勇猛的浪花,沒準還能找到個浪漫的滑雪場。
玩。雖說自己比較喜歡畫畫,但創(chuàng)造力欠佳,所以寒假我已經(jīng)提前購置了中型的數(shù)字油畫,四星級難度呀,完全可以挑戰(zhàn)一下自己的細致和耐心。
學。六年級了,學習不能耽誤,我會努力從玩的過程中擠出時間來學習。寒假作業(yè)肯定沒問題,我還想把下學期的主課提前預習,英語的音標要單獨加強一下。另外最好把小學階段各課的學習資料整理出來,以備小升初總復習時用。
讀。放假了,我可以隨心所欲地暢讀了!老師的作業(yè)是讀五本課外書,太少了!十五本、二十五本都不沒問題呀!今天這兩個小時里我已經(jīng)讀完了《時光男孩米小揚》。
怎么樣,我的寒假計劃如此豐富,是不是有點“瘋狂”?
小學生寒假450字作文素材三
寒假結束了,相信許多人在寒假里面發(fā)生了許多趣事吧,我也一樣,在這一寒假里使我收獲很多,有傷心的事,有快樂的事,下面讓我給大家說一說吧!
剛進入寒假我們就開始了“作業(yè)之旅”,唉,作業(yè)這么多,我們可怎么寫完呀?我可只有兩只手樣不像章魚那樣。嗯,為了愉快的寒假,加油,我一定會認認真真的寫完的!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寫完了呀。
剛進大年初一,這就是我們最愉快的一天了!我們來回著走親訪友,紅包連連!沒想到過年可真是紅包大放送哦!不僅在走親訪友上可以收紅包,而且微信上面也可以收呢~這可真是高興吶!
到了大年初十那天我們一家人一起去了山西晉城的司徒小鎮(zhèn),剛走進里面,我們就看到了那里的特色小吃,啊,那美味,真是舒服,吃完以后還令我回味不絕。轉了一圈,終于到了那激動人心的時刻了!,我們走進了表演的地方,看了那里最有名的表演,千人打鐵花。邊看那里的人,人山人海,真是太好看了,比那煙花還美呀!嗯,表演結束了,可真是令我流連忘返呀。
哎,寒假過完了,雖然這只是寒假的兩部分,可是這是我最開心的兩部分了,希望這次的寒假生活可以讓我收獲多多!
小學生寒假450字作文素材相關文章:
1.快樂寒假450字作文素材
2.快樂的寒假450字作文素材
3.五年級寒假作文450字素材
4.中學生寒假450字作文素材
Me:她好漂亮耶!身材超好的!
Ma:是啊!女兒,你什么時候也能這樣子!(我倒!氣死,經(jīng)常挑我的缺點!)
飯后
Ma:女兒,快來洗碗。
Me:(上網(wǎng)中)作業(yè)還沒寫完呢!
Ma:那,她爸你來洗吧!
Me:^_^哈哈!(偷笑)
時間
Ma:女兒,起床啦!快8點了,要遲到了!
Me:(飛奔下床)媽,才剛7點多耶!(此招屢試不爽)
送什么
教師節(jié)前夕,老王買了張賀卡讓女兒送給老師,誰知女兒不肯:“去年也是送賀卡,今年還這樣,沒新意!”
老王問:“那你們同學都送啥呢?”
女兒撅著嘴說:“婷婷送了一束花,說是自己種的;玲玲送了一幅畫,說是自己畫的。老師都高興地收下了,還夸她們心靈手巧呢!”
老王聽完,沉思了半晌,說:“要不,我們送你老師二百塊錢,說是咱家印的。”
女兒:“……”
公平買賣
“電影票多少錢一張?”
“40塊。”
“我只帶了20塊,放我進去吧,我只用一只眼睛看好了。
”
誤聽
這事說起來還真讓我有些難以啟齒。話說那天熬夜過度的我昏昏欲睡,于是用手撐著頭。我十指相扣頂著下巴,眼睛基本上是睜不開了。誰知前面一兄弟喊道:“小藍,‘洗澡’哪!”眾人嘩然,誰大白天在教室里眾目睽睽之下洗澡啊!后來才知道他說的是祈禱。我暈!
寫面條
老師布置同學們寫日記。小兵問:“老師,日記怎么寫啊?”老師回答:“你肚子里有什么就寫什么。”小兵埋頭寫了起來。快下課了,老師來檢查。只見小兵的作文本上寫的全是“面條”兩個字,寫了好幾頁。老師驚訝地說:“哎呀,小兵,你寫的是什么啊?”小兵大聲地說:“老師,你不是說肚子里有什么就寫什么嗎?我今天中午吃了三碗面條,滿肚子是面條。所以就寫‘面條’。”
二次犯錯誤
年輕人下班回家,發(fā)現(xiàn)新婚妻子在發(fā)愁。“我真是沒用,”她說,“我剛才給你熨那套西裝時,把褲子燒了個大洞。”“不要緊!”丈夫安慰她說,“我有兩條。”“我知道,”妻子高興起來,“幸虧這樣,我已經(jīng)用那條褲子把燒的洞給補上了。”
多此一問
媽媽舉實例教孩子做算術:“這里有20根冰棍,你帶兩個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幾根?”
“我知道你要我怎么做,”孩子嘆口氣說,“還不是每人一根!”
如此成語
某老師出了一道形容一個人其貌不揚的成語題目。在閱卷時,有許多稀奇古怪的答案:丑陋無比,牛頭馬面,尖嘴猴腮,科學怪人……沒有人答對,而改到最后一張時,上面竟然寫著:“像您一樣。”
口誤
一日,班中某男生在和幾個女生耍嘴皮子。最后,那男生說不過女生,急了蹦出一句:“你們幾個男的欺負我一個女的!”全班沉默三秒后爆笑。
重復
志杰在課堂上開小差。老師說:“志杰,你在干什么?”
“我在專心聽課。”
“那好,你重復我最后一句話。”
志杰說:“志杰,你在干什么?”
廣告
一次過馬路,恰巧遇紅燈,一輛公交車在我們面前停下。窗戶上的廣告印著某男明星。于是好友指著窗戶,大聲道:“這個男的真惡心!”不料,一中年男子從窗戶內探出頭,對著我們怒目而視。
標準答案
上課鈴一響起,數(shù)學老師就拿著一大沓試卷到教室,怒氣沖天地走上講臺,呵斥道:“你們都是怎么考的?你們看看,全班沒有幾個及格的,害得我改試卷改得眼都花了。”
同學們都不敢說話,更不敢出聲。老師又接著說:“不過,我改到最后,卻發(fā)現(xiàn)有一個考了滿分的,嚇我一跳。”同學們也被嚇了一跳,然后小聲嘀咕是誰考了滿分。
“是啊,我也納悶到底是誰考了滿分,后來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我的標準答案。”
任何時候
顧客:“請給我一雙無形、無價的鞋子,好嗎?”
鞋匠:“當然可以,請您在每月的1至31號之外的任何時間來取!”
第一個故事,許多年前,有一個在我的課堂上聽了一年課的女孩子和我聊天,她說曹老師,你知道我冬天的晚上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嗎?我說我不知道,然后她告訴我,她說:我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是吃完晚飯后洗碗。她們家住在山里,她擁有青山綠水,但同時,又有讓她感到心灰意冷的貧窮。貧窮到什么程度?貧窮到連幾分錢一盒的蛤蜊油都買不起,她告訴我,她想通過洗碗,在手面上找到一點點油膩的感覺。這就是個人經(jīng)驗,這是我們的想象力根本無法到達的地方,而這種個人經(jīng)驗恰恰是文學所需要的經(jīng)驗。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特的,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只屬于他自己的世界。我出生在江蘇蘇北農(nóng)村,那里的房子都是依水而建,開門你就看到水,那個地方,是我巨大的寫作資源的倉庫,我的作品里頭,為什么沒有那些骯臟的意象?為什么沒有那些骯臟的詞藻?為什么沒有那樣骯臟的境界?我想是與這個水,在冥冥之中的教化有關的。我承認,我的作品有一種潔癖。財富不在遠方,財富就在我們自己的腳下。
第二個故事,我們現(xiàn)在來寫一個關于羽毛的故事,然后我們把它變成圖畫書。說草地上有一根羽毛,無人問津,它也不知道在這個地方已經(jīng)呆了多久了。這天早晨,來了一個男孩,來了一個女孩,他們把這個羽毛撿起來看了看,然后又重新丟到了草叢里。臨走的時候,女孩就問男孩說,你說這個羽毛是屬于誰的呢?羽毛記住了這句話,從此開始了一個漫長的尋找之旅,它遇到了一種又一種、一只又一只的鳥,可是那些鳥都告訴它你不是我的。
后來,它遇到了云雀,云雀特別特別好。云雀對羽毛講,它說你不是我的,但我可以滿足你一個愿望,我可以把你帶到高高的空中,因為我是這個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然后它就銜著這根羽毛,一個勁地往高空飛去,穿越了云層,然后,它張開嘴巴,放下羽毛,羽毛就悠然飄落。然后這個羽毛落在了一座山頭,巖石上站著一只鷹,羽毛就無緣無故地覺得它是屬于那只鷹的。于是它就問鷹,我是你的嗎,可是那只鷹的注意力正在前方,前方的天空飛著一只鳥。羽毛說,啊,我認識它,它是云雀,它的話還沒有說完,鷹就起飛了。不一會兒,天空就傳來了一聲凄厲的叫聲,兩滴透明的血珠從高高的天空墜落下來。羽毛就在心里呼喚,風啊,你把我吹走吧!來了一陣大風把羽毛吹了下來,羽毛就在峽谷里盤旋,盤旋,最終又落在了一塊草地上。
一連又是許多天過去了,這天早晨,陽光燦爛,一只母雞帶著一群小雞來這個地方覓食。歡樂祥和的一家子,這個情景非常非常動人,羽毛就在想,其實在地上也是挺好的,它就想問這只母雞,我是你的嗎?可是它已經(jīng)沒有勇氣了,溫暖的陽光下,那只母雞展開了翅膀,我們發(fā)現(xiàn)它的翅膀上缺一根羽毛。那么那根羽毛也許是這只母雞的,也許不是。這是我?guī)啄昵皩懙囊粋€圖畫書本子,我還寫過《夏天》,寫過《煙》等等。《夏天》和《煙》也是虛構的產(chǎn)物,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美妙,它有無限創(chuàng)造的可能性。
大家想一想,造物主在把@個星球交到人類手上的時候有《荷馬史詩》嗎?有《蒙娜麗莎》嗎?有《英雄交響曲》嗎?沒有,如今我們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一個碩大無朋的精神宮殿,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個星球上最高的文明。
我來講第三個故事,我一部26萬字的長篇小說《火印》,我現(xiàn)在要告訴你們的是這個長篇小說《火印》從何而來。你們大概不可能想到,它居然是從蕭紅的一個短篇小說而來,這個短篇小說叫《曠野的呼喊》。在這個短篇小說里頭,蕭紅用幾十個字描寫了一個場景,說黃昏有兩匹馬朦朦朧朧地跑了過來,這個主人公就想:這匹馬是誰家的呢?他就猜測這匹馬是有人到這個地方串親戚,韁繩沒有拴牢,馬跑掉了。他就想等那匹馬跑過來,把韁繩給抓住。那匹馬果然跑了過來,他伸手就去抓那個韁繩,但是伸出去的手馬上收回來了,因為他發(fā)現(xiàn)那匹馬的身上,有一枚日本軍營的火印。蕭紅用這幾十個字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有何用意,我至今也不太明白,可是就是這幾十個字引爆了我一部26萬字的長篇小說《火印》。一個作家經(jīng)常會被問:你的靈感來自于何處?我對靈感的定義是,所謂的靈感,就是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突然爆發(fā)。
我回想一下我當時的過程,就是這幾十個字,激活了我的閱讀記憶,我就想起一本書,這本書是說二戰(zhàn)的時候,日本軍隊虐馬行為臭名昭著。我又想起了一本書,這本書的書名叫《馬》,是介紹世界上各種品種的馬的。我又想起了許多許多與馬有關,和許多許多看似與馬無關的書,而這些閱讀記憶聚集在一起,就產(chǎn)生了一個巨大的能量反應。一個關于二戰(zhàn),關于馬,關于一個放羊的孩子的故事,就在記憶的海洋中,像冰山一樣露出了水面。
靈感一定是來自于知識,一個沒有知識浸潤,沒有知識武裝的大腦,是不可能有靈感的,也不可能有發(fā)現(xiàn)財富的眼力的。有多少知識,就有多少思想,有多少思想,才有多少生活。第一個故事說的是財富的發(fā)現(xiàn),第二個故事說的是虛構與文學的意義。那么這兩個故事所隱喻的兩個道理,如果沒有第三個故事所折射的那個道理作前提,那么前兩句話基本上就是一個無法落實的空話。博爾赫斯說,他的作品來自于知識,自有他的道理。
[怦然心動]
污染環(huán)境建議書作文范文
親愛的全體少先隊員們:你們好!
你們是否注意到身邊的環(huán)境日益惡化,給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帶來嚴重的威脅。眼中的綠色逐漸減少,天空漸漸披上灰色的外衣,河水越來越渾濁。為了保護環(huán)境,減少污染,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吧!我向你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植樹、養(yǎng)花、種草。每位少先隊員都可以拿自己的壓歲錢去果園認領一棵小樹苗,利用屋前或屋后的空地植樹、養(yǎng)花或種草,這樣不但可以美化環(huán)境,還可以凈化空氣。
二、大家要認真閱讀環(huán)保書籍,每個少先隊員要通過閱讀了解環(huán)保的重要意義。向身邊的人宣傳,讓大家都知道環(huán)保的重要性,更好地保護環(huán)境。
三、清理小河。我們可以利用星期六或星期天的空閑時間去清理小河里的淤泥和垃圾,疏通河道,使河水流動,變得更加清澈,還小魚、小蝦們一個美好的家園!
四、不浪費紙張,不浪費糧食,節(jié)約用水、用電,節(jié)約燃料,共同保護地球的有限資源!
少先隊員們,大家覺醒吧,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只有保護好環(huán)境,才能保護好自己,希望大家能做好以上幾點。
建議人:
日期:
污染環(huán)境建議書范文
尊敬的環(huán)保局局長:
您好!
地球是我們的母親,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們。原來的地球是多么的可愛、楚楚動人,可是,現(xiàn)在的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變得貪婪起來,地球已經(jīng)變得不再美麗了。
您知道嗎?其實,人類做出的很多事情都是屬于浪費資源和污染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例如:洗手和洗碗時水龍頭開得很大、洗手搓肥皂時不關水龍頭、本子和白紙還沒寫完就扔了、大量排放有毒氣體、大量排放污水、亂扔垃圾、隨地吐痰、汽車后面的排氣管排出的廢氣等等,都是在浪費資源和污染環(huán)境,所以,請您一定要讓大家改正這些不好的行為。
局長先生,您知道為什么人類會變得這樣嗎?我覺得這是因為你們環(huán)保局的環(huán)保意識沒有宣傳好,要么,就是你們宣傳的東西不能讓人們心服口服,所以,你們環(huán)保局也要多宣傳一些有效的環(huán)保意識,讓人們能夠更加清楚的知道浪費資源和污染環(huán)境的壞處,從而讓人們開始保護地球。
在此,我向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對于用水較少的家庭,實行低價收費;對于用水較多的家庭,實行高價收費。
二、在春天的植樹節(jié)時,開展植樹活動,然后對于參加植樹的人發(fā)禮物。
三、在夏天時,開展一些“撿垃圾”活動,然后對于參加者發(fā)一些獎勵。
四、對于浪費資源和污染環(huán)境的行為實行高額罰款。
……
從現(xiàn)在開始,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保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吧!
建議人:
日期:
污染環(huán)境建議書
敬愛的市長伯伯:
您好!
我是xx區(qū)xx小學四年級的小男生,也是一名環(huán)保小志愿者,地球的哭泣讓我傷心,不知你是否看到了地球的傷痛?隨地吐痰的人、亂扔廢舊電池的人,讓地球中了病菌的毒,亂扔垃圾的人尤其是垃圾袋到處飛揚,讓地球臟亂不堪……
市長伯伯,從品德課上我還知道了,鳥類數(shù)量的不斷下降,原來是亂砍濫伐讓鳥兒們缺少了居住的家園;工廠里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河里、海里的魚,大批的魚類中了毒,鳥吃了魚自然就會死去,大批的鳥死去,當然也就破壞了生物規(guī)律中的食物鏈,這太可怕了!為了建設我們無污染的家園,為了讓地球恢復往日的歡笑和健康,請接受我的建議:
1、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自己,為每家工廠建造一個污水處理管道。
2、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自己,向每個市民提議,做文明人,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
3、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袋或提籃。
4、善待地球,一定要杜絕亂砍亂伐的現(xiàn)象發(fā)生。
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孫耕,市長伯伯,希望你能抽時間思考我的建議,為了我們美好的家園,讓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做環(huán)保志愿者,那么未來的藍天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我們人類就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幸福。
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知識的海洋中,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成長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成長觀后感1在我的記憶的天空中,每一顆星星都記載著我成長的故事,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最亮的那顆星星吧!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里。我還在睡夢中,突然一聲在耳旁響起:“起床了,太陽公公都升起來了可以曬你的屁股了。”我迷迷糊糊地睜開了眼睛,原來是媽媽叫我起床,我迅速穿好了衣服褲子,洗漱完畢。媽媽又催促我快點吃早飯,因為昨日跟媽媽有一個約定:今天我獨自去買菜去。我一邊吃著早點,一邊想:嗨!我這個媽媽太啰嗦了。正我想著的時候,媽媽站在我旁邊笑著說:“給你50元錢,去買菜,看你是不是一個小主人。”媽媽,這個我家的皇后只要一下命令,我們這些大臣就得必須去做了。我的雙腳好像灌了鉛似的怎么也走不動,可媽媽那嘴像有魔力一樣立馬讓我的雙腿充滿了力量似的。
我踏出家門,迅速跑到菜市場,第一次獨自買菜心里還是不安,有些害怕,但想起跟媽媽一起買菜不是很簡單嗎?也不禁感到?jīng)]什么了不起的。我來到菜市場,看到了非常多的菜,有金黃色的玉米,紅彤彤的番茄,綠油油的青菜,細長長的豆莢,圓鼓鼓的花菜,還有肉攤子、魚池子、雞籠子,等等,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我來到一個蔬菜攤子前說:“老爺爺,給我買一斤小白菜。”老爺爺笑著說:“好咧!請等一下。”他仔細地幫我選了一些稱了稱給我,我接過菜給了錢轉頭就走了,老爺爺追上我來說:“小同學,還沒找錢呢。”我一聽,瞬間臉漲得通紅,連忙說道:“謝謝!謝謝!不好意思!”拿了錢,立馬跑開了,在肉攤子前心里暗暗下決心:“不能再犯錯誤了。”隨后,我仔細地算好每一筆賬,有時和攤主還還價呢,讓那些買菜的叔叔阿姨對我刮目相看呢。
買完菜我回到家里,將買菜的趣事說給媽媽聽,媽媽給我豎起了大拇指,你看我的故事有趣嗎?
成長觀后感2每個人都會成長,成長的過程是漫長的,有趣的,我來給你講一講我和一棵銀杏樹的成長故事吧!
春天,我出生在春天,小銀杏樹也在春天下種。它跟著我長呀長呀販販販長出了小芽,而我在那年學會說話。我每天都去看它,給它唱歌,陪它玩耍。它在我的照顧下,慢慢地長大。
夏天,銀杏樹長出了新葉,我學會了走路。看著它頂著烈日,抽出枝丫。我給它洗澡,它聽我說話。它的葉子呈扇形,偶爾擺動樹枝,像在給我扇風。我坐在它那又細又長的樹枝下讀著一本本童話。
秋天,銀杏樹的樹葉變黃了,隨著風的呼喚,一片片落下。我給它圍圍巾,生怕它著涼了,終于,葉子落完了,它的枝干變得光禿禿的。鳥兒們在它身邊唱歌,好像在安慰它,它眨眨眼,仿佛在說:還會再長的,還會在長的。
冬天,天上飄落下潔白的雪花,飄啊,飄啊,落在銀杏樹上就停下。我和我的小伙伴們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樂乎。而銀杏樹看著我們玩耍,它的枝干上已經(jīng)長了許多白色的小花。
就這樣,一個個春夏秋冬都過去了,我已經(jīng)長大,而銀杏樹葉已長成大樹了。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去看他,給它唱歌,給它講話,陪它玩耍。
我愛和我一起長大的銀杏樹,愛它帶給我的快樂和悲哀!
成長觀后感3日月如梭,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我一天天成長,在成長過程中我覺得很快樂。
漸漸地,我長大了也懂得了什么是無私的愛,也可以幫父母分擔家務。每天吃完晚飯,我就主動洗碗。因為爸爸媽媽白天工作辛苦,讓爸爸媽媽休息。我對媽媽說:“媽媽讓我洗碗吧,你工作很辛苦。”媽媽說:“好的,我兒子長大了、懂事了。”我收拾好碗筷拿到廚房去洗,我不管水有多冷,油污有多少我都細心的把它們洗干凈。因為能幫父母分擔家務,我很快樂!
時光如流水,我從愛看《多啦A夢》幼稚的小男孩到迷上觀看英語小故事。英語小故事的卡通人物說英語說得很有趣。可以提高我英語的聽說的能力。從喜歡玩捉迷藏的小男孩到會上網(wǎng)看新聞;到博客去寫作文。可以認識很多網(wǎng)上的朋友。可以到別人博客去欣賞博文,這樣可以提高我的作文水平。在學習中我收獲很多,我覺得很快樂。
在成長過程中收獲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記得在一年級的時候,之所以才考得七八名,是因為小時候很貪玩不知道知識的重要。一眨眼,我上了四年級。四年級我才知道知識的重要。我上課專心聽課、課后多做練習,常多看課外書籍、上網(wǎng)找一些資料來練習。我的學習在不斷進步,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在成長過程中收獲知識,我很快樂!
成長多好啊,可以幫父母分擔更多事,讓自己在成長中收獲知識、朋友、快樂!
成長觀后感4圈圈年輪,記錄了多少歲月?陣陣芳香,熏透了多少年華?記憶的銀河中,多少往事已經(jīng)淡忘,回首那條充滿歡樂、灑滿陽光的路,深深地懷念那段幸福的時光。
那年的夏天,我逐漸忙碌起來。這段路上,最寬廣的還是父親的胸襟。我們像朋友,像兄弟,像一對良師益友,不論何時,他總是給予我最大的幫助,為我撐起一片美麗的天空。還記得,一次又一次,那雙充滿力量的手拍在我的肩膀上,鼓勵著我大步向前。時光,為他刻下了皺紋;歲月,染白了他的黑發(fā)。父親給予了我這么多,我給予了什么,我也不知道,唯有那燈下奮斗的點點滴滴才是最好的回報。
我相信,父親是我生命中的大樹,為我撐起一片天地,一片陰涼。
那年飄飛的雪,我已走向成熟。這段路,使我馬上想到了那朵朵微笑。她是我生命中的指明燈,總是為我指著最生機勃勃,灑滿陽光的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壓得我抬不起頭;一次又一次冷嘲熱諷,向我轟炸。在這滿是陰云的日子里。母親的微笑與鼓勵,猶如陰云之中透出的陽光,為我照亮前進的路。陽光,照亮了心扉;輕風,吹散了憂愁。
我想,母親是一朵花,吐露著芳香,給予我最美好的慰藉。
那年丹桂飄香,我已完全被埋在考試與忙碌之中。老師的句句話語,不知多少次,可能幾十次,甚至幾百次,為我吹散了心中的迷霧。那雙深邃的眼神透露出永不疲倦的神態(tài);那雙舞動的手,編織著無數(shù)個夢與理想。我貪婪地吸取著知識的雨露、幸福的甘泉,使我茁壯成長。感謝他,為我播下了理想的種子。
我覺得,老師是陽光,散發(fā)著獨特的光彩,幫我鋪下明媚的路。
在這條成長路上,我?guī)е柟馀c幸福匆匆飛過。忘不了父親,忘不了母親,忘不了老師,忘不了兄弟般的父子情,忘不了帶來希望的微笑,忘不了播撒希望的雙手,因為他們?yōu)槲忆佅乱粭l充滿陽光的路。
成長觀后感5成長是什么?成長就是以前弱小的你變得強大了。成長是什么?成長就是以前驕傲的你現(xiàn)在變得謙虛了。成長是什么?成長就是以前自私的你現(xiàn)在變得為他人著想了。成長是什么?成長就是以前膽小的你現(xiàn)在變得勇敢了。成長是什么?成長就是你美麗的蛻變,就是你長大的過程,就是你變得越來越完美的篇章。
你、我、他,都在成長。
有一件事,使我想起來就記憶猶新。那是在8歲的時候,在一次期中考試的時候。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了全班第一名。考試后的我就變的得意忘形了,上課時,我漫不經(jīng)心,課后,認真復習的想法也消失到九霄云外了,這時我心里總想著:沒事,我不用學了,不學也能考第一。當有人欺負我的時候,我就用第一名來耀武揚威。
老師似乎發(fā)現(xiàn)了我的心思,一次下課后,老師找我談話,其實我表面上順從,心里抱怨的怒火已經(jīng)在熊熊燃燒了。老師一直在針對我驕傲的觀點說,可我的心已經(jīng)飛遠了。老師講的什么,說的什么,我是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談完后,我還是以前的那個樣子。這次的談話對我跑來說只是浪費時間,根本沒有作用。
我就這樣度過了一個學期,現(xiàn)在我又迎來了期末考試,我翻開書復習,可是我什么也不會,我絕望了,后悔了,我想:如果有后悔藥吃多好啊!想著想著,眼淚里的淚珠在眼里打轉轉,任憑它流下來。我拼命的看書,可是沒有老師講怎么行呢。算了,考就考吧,下次、我不會這樣了,一定不會了,我打了自己一個耳光,臉上的痛不及心中的痛的萬分之一。
考試結果出來了,我的成績一落千丈,沒有考進前10名。這時的我只是想用功,只是想學習,我不能放棄,不能氣餒,不能絕望。我抱著這樣一個期望和決心,又開始了我的學習生涯。我按照自己的規(guī)則,不斷的前進……
【關鍵詞】傳統(tǒng)節(jié)日;德育
本學期,我校以“柳州民俗風情文化與初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研究”為課題,深入研究“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內涵。我班以此為契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讓學生了解、認同傳統(tǒng)節(jié)日,弘揚民族精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從而提高人文素養(yǎng)
中秋節(jié)——賞詠月詩活動
課前將班會主題告知學生,讓學生找關于八月十五的詩、詞,通過對這些詩、詞的理解,賞析來了解八月十五節(jié)氣的內涵。
活動過程:
主持人: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歷來被列為我國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同學們,你們家過中秋有什么習俗嗎?古人過中秋喜歡吟詩賦文來抒發(fā)自己當時的感受,為我們后人留下許多優(yōu)美詩篇。
生:賞月、吃月餅,古人過中秋吟詩賦就很多了。
主持人: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個賞詩會,同學們把找到的有關八月十五的詩、詞寫出來,大家一起分享。
甲:
《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是一首望月懷人的詩。海上升起了一輪明月,遠在天涯的人與我同樣望月念對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長夜,整個晚上想念親人。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覺得露水漸漸重了。不能把這滿手的月光贈給你,還是回去睡覺吧,希望你在夢里相見。詩人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徹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見證。詩人通過寫主人公的動作表達了主人公的內心情感。
乙:
《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這是一首耳熟能詳?shù)脑乱顾监l(xiāng)詩。秋深了,夜靜了,明亮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照到床前,也照到了客居無寐的詩人身上,詩人揉揉朦朧的眼睛,望望地上,地上好象鋪了一層雪白的濃霜,再仔細看看,這分明不是霜。它象霜一般的白,又象水一般清。它使人感到清冷,也給人帶來光明。他疑惑地抬起頭來,望望天空。天空象鏡子般明凈,一輪皓月掛在當空,光華奪目,浸透一天秋碧。哦,原來是月光啊,在這夜來人靜的時候,月光顯得分外輕盈澄澈,月亮有缺也有圓,離鄉(xiāng)的人啊,你什么時候才能與親人團圓呢?月亮照到我的床前,也照在家鄉(xiāng)的土地上,家鄉(xiāng)的親人是不是也望著這同一輪明月思念著我呢?想著想著,詩人又漸漸地低下了頭。他開始深深地懷念起故鄉(xiāng)的山,故鄉(xiāng)的水,故鄉(xiāng)的親人,故鄉(xiāng)的一切……
主持人:這兩位同學說得很好,月亮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特別是八月十五的晚上,詩人們常常通過詠月來抒發(fā)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那么,我們也是剛剛過中秋節(jié),那天晚上你們是和誰一起過的,你們過得快樂嗎?
丙:我過得很快樂。因為我家來了幾個親戚,很熱鬧……
丁:可以吃好多東西,特別是月餅……
戊:我的父母都在廣東打工,我是一個人過的……
……
主持人:人有團聚的歡欣,也有分別的痛苦。我記得我們剛剛學過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人月無常,自古如此。這是人生無法克服的遺憾,但只要我們歲歲平安,哪怕遠隔千里,也能共對這明月互相祝福。讓我們齊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歌曲。同學們在哀怨而優(yōu)美的旋律中動情的吟唱,有的同學一面唱一面流淚,把活動推向。
重陽節(jié)——孝敬長輩活動
活動內容:
1、每位同學在重陽節(jié)期間和父母一起看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在節(jié)日期間和父母一起為他們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2、每位同學為爺爺奶奶、姥爺姥姥洗腳、捶背等,為他們展示自己的特長。
3、結合自己家庭的實際,每位同學為自己的父母做一至兩件有意義的事情。
4、有條件的家庭,在重陽節(jié)期間,自己和父母一起帶著老人出游。
5、每位同學可以以作文、日記、繪畫、詩歌等形式來反映活動感受。
經(jīng)過檢查,全班49個同學,有23人完成了第一項,5人完成了第二項,第三、第五項每個同學都做得很好。現(xiàn)摘錄兩位同學當天的日記一起分享:
我為外公做件事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
外公患有糖尿病,每天晚上,外婆總要幫外公捶背。今天,吃過晚飯,我對外婆說:“外婆,今天我?guī)屯夤繁常 边@時,外公開始看新聞了,他剛坐下沙發(fā),我對外公說:“外公,今天我來幫你捶背!”然后,我叫外公稍微轉過來一點,先從肩膀處往下捶到腰部,再從左邊往右邊捶。這樣反復幾次捶了大約十分鐘,外公笑嘻嘻地對我說:“真舒服啊!休息一會兒吧,謝謝你!”
雖然我的手有點酸,但聽了外公的話,我心里甜滋滋的,暗自決定以后要經(jīng)常幫大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重陽節(jié)我為爸爸做一件事
重陽節(jié)到了,我想為爸爸做一件事。今天就幫爸爸洗碗吧!晚飯吃好了,我對爸爸說:“今天就讓我來洗吧!”爸爸說:“好,今天就看你的了。”“我一定洗得比你洗得還干凈!”我信心十足的說。
晚飯吃好了,爸爸讓我來洗。我撩起袖子,開始洗第一個碗,把碗拿起來,開開水,用洗潔精把碗搓呀搓,一會滑下來,一會滑下來,像一個頑皮的小猴子,逃過我的手掌,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左手拿碗,右手沖洗,把碗洗得干干凈凈,給爸爸看,爸爸說我洗得很好,我聽了心里甜滋滋的!
作為班主任的我當天也受到學生們的多條短信祝福短信: “當秋風吹來時,我的祝福不惜化作秋雨來滋潤你;當盛開時,我的祝福不惜化作花瓣飛向你;當重陽節(jié)到來時,我不惜巨款發(fā)條短信祝福你——重陽快樂,老師別太累了。”是我班一貫的搞笑小吳風格。“有人牽掛的路程不漂泊;有人思念的日子不寂寞;有人關心的歲月不失落;別讓幸福擦肩而過,別讓美夢變成泡沫。愿你的快樂比所有人都多。”小陳平時沉默寡言,但關鍵時刻總是很貼心。……雖然這些短信大多并不是出自他們本人之手,但我知道祝福的心是真的,情是濃的。同學們知道關心他人了。
端午節(jié)——包粽子比賽
我與班干提前一天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第二天就開始比賽。全班分為五個組,每組分得相同原料。比賽開始前,我先請一位食堂阿姨做示范,只見她嫻熟地拿起三片粽葉,用兩個拇指向里一卷,像漏斗一樣,再裝上米,再把棕子往上一蓋,接著插上一根粽葉……,同學們看到她那嫻熟的動作,個個心想:應該沒那么難吧。然后爭先恐后動手起來,但當同學們真正包時,粽子就像調皮的小孩一樣不聽使喚,有的把米撒到的臉上,有的包得像個圓筒,有的同學無從下手,只在那里不停的笑……幸虧阿姨的指點,總算包完了。雖然這些粽子沒有菱角,但大家還是很高興。然后是煮粽子,同學們總是耐心的等待著,當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同學們高興得手舞足蹈。迫不及待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有的同學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這次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并在活動中展現(xiàn)了自我,張揚了個性。
Trash, the Library and a Worn, Brown Table: The 2019 College Essays on Money
《紐約時報》
2019年5月10日
EIKO OJALA
Each year, we ask high school seniors to submit college application essays they’ve written about work, money, social class and related topics. Here are five that moved us.
《紐約時報》每年向美國高中生征集關于工作、金錢、社會階層和相關話題的大學申請書。我們將陸續(xù)刊登今年感動我們的五篇文章。
We organize the money in our wallets in units of currency, dollars and cents, bills and coins.
錢夾里的錢,我們會按貨幣單位、美元和美分、紙幣和硬幣分類整理。
But the money in our heads is a lot harder to arrange, lost as it often is in a haze of volatile emotions, pride and shame, jubilation and despair.
但頭腦里的錢卻難整理得多,迷失在情緒波動、傲慢與羞恥、欣喜與絕望之中。
Reckoning with these feelings is hard, which is why people don’t talk about them much. Writing about them is even harder.
面對這些感受挺難的,所以人們不太談論它們。把它們寫下來就更難了。
Six years ago, I started asking high school seniors to send in any college application essay that happened to be about money, work, social class or related topics. Immediately, it was clear that there was plenty we could learn from their writing, as they and their parents prepared to make what may be the biggest financial decision of their lives: where to spend up to $300,000 on a college education.
六年前,我開始向高中畢業(yè)班學生征集關于金錢、工作、社會階級或相關話題的入學申請文。我很快發(fā)現(xiàn),我們顯然能從他們的寫作中學到很多,這期間他們和父母正準備做出或許是一生中最大的投資決定:多達30萬美元的大學教育經(jīng)費往哪花。
This year’s collection of five essays is a reminder of how rich the idea of money is for the writers who dare to tackle it.high quality essay writing service on lunwentop.net
今年的五篇短文告訴我們,對于膽敢提筆去寫的作者,金錢這個話題可以多么豐富。
A plumber’s daughter and a young man fascinated with garbage trucks take on jobs that few of their peers would want. A dish washer rides home in the middle of the school night, flashcards in hand. A family gets smaller set against the tableau of its aging furniture. And a Minnesota teenager finds her way, over many years, to a new role in an old place of refuge.
一名管道工的女兒和一個著迷于垃圾車的小伙子干起了沒幾個同齡人想干的工作。一個洗碗工放學后半夜乘車回家,手里拿著學習卡片。在日漸老化的家具構成的環(huán)境中,一個家庭變得越來越小。多年來,明尼蘇達的一個少女在一處舊避難所,為自己找到一個新的角色。
馬克·加西亞在洛杉磯的家。他將入學西洛杉磯學院。
馬克·加西亞在洛杉磯的家。他將入學西洛杉磯學院。 JENNA SCHOENEFELD FOR THE NEW YORK TIMES
Los Angeles
洛杉磯
‘I got the usual looks from people fresh out of bars or parties, either because of the stench of a hard night’s work on my clothes or because I was muttering to myself while feverishly flipping flashcards.’
“剛出酒吧或參加完派對的人朝我遞來慣常的目光,要么是因為辛苦工作一整晚后,我的衣服上發(fā)著惡臭,要么是我一邊瘋狂翻動學習卡片,一邊低聲自言自語。”
—Mark Isai Garcia
——馬克·伊塞·加西亞(Mark Isai Garcia)
“No more broken plates, you understand?”
“不能再打破盤子了,懂嗎?”
I could make little sense of the broken English that spat from his mouth but his scrunched-up face spoke a universal language. It was a Friday night in Little Tokyo, and while families were eating five-star meals in the front dining room, a 14-year-old boy was in the back washing their dishes.
他嘴里蹦出的蹩腳英語我聽不大明白,但他緊皺的眉頭是通用的語言。那是在小東京(Little Tokyo)一個周五晚上,外面的餐廳里,一家家人享用著五星級大餐,后廚里的一個14歲男孩在洗他們的盤子。
Wash the plates by hand, dump them into the sanitizer, place the plates into the machine, dry the plates off, return the plates to their designated spot and repeat — hopefully without damaging any. On this night though, a porcelain plate slipped through my soapy fingers and shattered onto the floor in five pieces. My face flushed even as I tried to keep my composure, but inside I was screaming, “Why me!?” as if my scream would make the plate whole again.
先用手洗盤子,后把它們泡到消毒劑里,再把盤子放入機器、烘干,然后放到指定位置,接著再來——但愿別打破個把。但這個晚上,一只瓷盤子從我打了肥皂的指間滑了出去,掉到地上摔成了五瓣。我竭力保持冷靜,臉卻還是通紅,心里在尖叫,“為什么是我!?”好像尖叫會讓盤子恢復原狀似的。
The shattered plate was only one of the many worries fighting relentlessly inside my head for attention — there was the Advanced Placement United States history midterm, a low grade in calculus, the eviction notice, a little brother getting into trouble and a dozen other smaller but pressing concerns.
破碎的盤子只是我頭腦里不住按耐著的許多憂心事中的一件——先修課程(Advanced Placement)美國歷史要期中考試,微積分成績太低,收到住房清退通知,弟弟惹上了麻煩,還有十來件相對瑣碎但也很緊迫的掛心事。
For me, there was no calling in sick to clear my head, getting some much needed rest or carving out study time before an upcoming exam. I had to contribute to the necessities. I shut up, got back to work and pushed with all the energy I had left. I knew all too well the symptoms of bottling up my emotions — the bitter taste of salt in each drop of sweat, losing myself in the background music and the muscle aches were nothing new to me.
于我而言,沒有打電話請病假整理下思緒一說,也沒法給自己一些急需的休息,或在臨考前騰出些時間學習。我得貼補家用。我閉上嘴,繼續(xù)工作,用盡渾身所剩的所有力氣。我深知壓抑情緒之苦——每滴汗水又咸又苦的味道,忘我地沉浸在背景音樂里,肌肉疼痛是家常便飯。
It was 12 a.m. when my shift finally ended. I boarded the bus home and took out my notes to study. I got the usual looks from people fresh out of bars or parties, either because of the stench of a hard night’s work on my clothes or because I was muttering to myself while feverishly flipping flashcards on a bus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晚班終于結束時已是半夜12點。我搭上了回家的公交,掏出筆記開始學習。剛從酒吧或派對出來的人朝我遞來慣常的目光,要么是因為辛苦工作一整晚后,我的衣服上發(fā)著惡臭,要么是我大半夜在公交上一邊瘋狂翻動學習卡片,一邊低聲自言自語。
Their stares didn’t bother me at all. I was used to those too, and they were nothing more than another set of speed bumps in the way of achieving my goals. I was tired of seeing childhood friends flashing gang signs, relatives glued to the beer bottle or my dad coming home late at night with burn scars from work. Something had to change and I knew it fell to me to initiate that change.
我完全不介意他們的凝視。這些我也都習慣了,不過是我實現(xiàn)目標之路上的另一組減速帶而已。我厭倦了亮出黑幫手勢的發(fā)小,啤酒不離手的親戚,或爸爸帶著做工留下的燒傷深夜回家。必須做出點改變,而我知道,這種改變需要由我開始。
Fortunately, I also knew I had dedication, desire and grit in my blood. My grandfather was part of the first wave of Mexican immigrants that settled in Los Angeles. He returned home to a small village in rural Oaxaca, with his savings and tales of the land of opportunity.
幸運的是,我也知道我骨子里有奉獻、渴望和毅力。祖父是第一波在洛杉磯定居的墨西哥移民。他后來回了瓦哈卡州鄉(xiāng)下小村子里的家,帶著積蓄和這個機遇之邦的傳說。
Both of my parents left Oaxaca in their early teenage years and began working long hours in Los Angeles, as a cook and a maid. The work ethic was passed down generations; from the cornfields in Oaxaca, to the restaurants in Los Angeles, to the classroom, which helped me thrive both in school and work.
父母十來歲便離開瓦哈卡州,開始在洛杉磯沒日沒夜地工作,做廚師和家政。從瓦哈卡州的玉米田到洛杉磯的餐館再到教室,這種吃苦耐勞代代相傳,讓我得以從容應對學業(yè)和工作。
On this particular night, as I walked through the front door at home, I saw an uplifting surprise: My mother had fallen asleep waiting up for me despite her own long day. I tucked the cash tips I made that night into her purse and turned off the TV.
就在這個晚上,我走進家門,無意間看到了一個讓我欣慰的意外:辛勞了一整天的母親在等我回家時睡著了。我把當晚拿到的小費塞到她的錢夾里,關掉了電視。
一、“寫什么”與“怎么寫”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寫什么”主要是就寫作的內容而言,即文章用于表現(xiàn)主題或證明論點的材料;而“怎么寫”是關于方法的,即把材料組織起來形成文章并為表現(xiàn)主題或證明論點服務的方法。這兩者在寫作中是不可或缺、相輔相成的。比如高中必修教材中文言文《勸學》為了論述“學不可以已”的論點,分別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態(tài)度和方法三個方面來論證“學不可以已”。這三個問題的闡述是寫作的內容,是證明論點的材料,而在寫意義、作用、態(tài)度和方法時用了二十個比喻來闡述,比喻論證則是其組織論據(jù)的方法。文章中所寫的內容和所用的方法構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當然其中內容決定方法,方法對內容有促進作用。如《勸學》中論述學習的意義時用了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的意義在于能夠提高自己,改變自己。課文先用“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說明客觀事物經(jīng)過一定的變化過程,可以有所發(fā)展、有所提高;接著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jīng)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最后同理推論人只有廣泛地學習才能增長知識,培養(yǎng)品德,鍛煉才干,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課文通過這些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活例子來闡明問題,使得文章和諧統(tǒng)一。
再如寫記敘文時選什么材料來寫,怎樣組織這些材料才有利于抒發(fā)感情,表現(xiàn)主題,我們可看看郁達夫《故都的秋》:描繪故都的清秋景色共有五種景況,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閑人、勝日秋果。在描寫這些內容時方法上又融情入景,例如寫“租人家一椽破屋磣∽擰保“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藍色的牽牛花,郁達夫從尋常景象甚至破敗景象中看出、體驗出美來。所以其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都籠罩著一層濃厚的主觀色彩,這是郁達夫眼中獨特的秋景圖。其內容與方法也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tǒng)一。
二、寫作教學在解決“寫什么”的同時還應引導學生思考怎么寫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寫作文也要先有寫作的素材,然后從素材中提煉出作文的題材,從而在寫作時有東西可寫。這個素材的來源是生活,但文章中寫的東西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所以就要求寫作者從生活素材中提煉出作文的題材。對于學生而言,其生活經(jīng)歷還是豐富的,但要寫作文時,不知道哪些東西適合寫進作文中,哪些東西不適合寫進作文中。這就牽涉到題材的選擇了,我們在作文課中要引導學生根據(jù)抒感、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選擇作文的題材,即教會學生“發(fā)現(xiàn)美”。但“美”的評價是多元的,一方面我們要保持學生童心般的價值判斷,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引導學生接受社會主流價值判斷。這樣就涉及到作文教學中“寫什么”的引導。比如寫母親,可以選擇母親每天對我關懷照顧的一些小事,如叮囑我穿衣服、天天要我吃一個雞蛋等;也可選擇母親給自己買鞋子五六百元眼都不眨一下就買下了,而到書店買書卻逛了一圈沒買成一本書,都嫌書太貴。母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一方面她是母親,有著天下母親一樣的愛子之心和節(jié)儉持家的美德;另一方面她是女人,也有天下女人一樣的愛美之心。這要根據(jù)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事件來寫。現(xiàn)在學生中出現(xiàn)的情況大多是不懂哪些事可以寫進作文中,所以就出現(xiàn)了無從下筆的窘境。作文課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教會學生能根據(jù)抒感、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題材寫進作文中。
三、在教學生“寫什么”時還要注意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寫
作文中不能只為了要寫什么而寫什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為什么要寫這些的思考。作文課要把“為什么要寫這些內容”作為教學內容。作文中所寫的材料都是為抒感、表現(xiàn)主題服務的,而學生是有一定生活經(jīng)驗和獨立思維的人,他們也看過了其他藝術表現(xiàn)形式,所以我們在作文課上要把激發(fā)學生的思考作為一項教學內容。比如筆者近日聽了一節(jié)課是講記敘文如何彰顯人物的個性的,教學上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要學生以彰顯人物個性為目標擴寫“他進門喝水”的句子。第一步要求學生“分解動作,精選動詞”如“他走進門,抓過水就喝了”,其解釋是“抓過水就喝”能突出其性急。第二步要求學生追問“怎么樣”,添加修飾詞,如“他急匆匆地走進門,抓過水,看都沒看就喝了”,也是突出其急躁的個性。在這一步中還要求學生進一步追問“怎么抓”、“怎么喝”、如“他急匆匆地走進門,一把抓過水,看都沒看一仰頭就喝干了。”接著還是進一步追問“怎么喝”、“干得怎么樣”、如“他急匆匆地走進門,一把抓過水,看都沒看一仰頭兩口就喝得底朝天了。”第三步要求運用修辭,如比喻、擬人、對比、夸張,如“他心急火燎地(比喻)走進門,好像幾天都沒喝過水一樣(夸張),一把抓過水,看都沒看一仰頭兩口就喝得底朝天了。”第四步要求運用多種手法描繪,如人物的肖像、語言、心理、環(huán)境等,如“就要開會了,大家都正襟危坐,不敢大聲說話,這時他心急火燎地走進門,好像幾天都沒喝過水一樣,一把抓過水,看都沒看一仰頭兩口就喝得底朝天了,還大聲喊道‘好水’。”在這樣的課中雖然把5字通過四個步驟擴寫到了68個字,但只讓學生學會了如何把句擴寫得更長,而為什么要這樣寫則沒有體現(xiàn)出來。學生沒能真正地認識到“如何彰顯個性”。要彰顯的個性應該是作者要突出的個性,與情感主題有關的個性,而不能為了寫人物所謂的個性而寫。
其實,要彰顯人物個性既可從正面描寫入手,即從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等入手,也可用側面烘托。在實際的作文課中不能只是教學生如何寫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等,而更應該要引導學生明白在正面描寫肖像時要抓住什么特征,為什么要抓住這個特征;如何進行語言描寫,為什么要寫的人物會說這些話;如何進行動作描寫,可抓住哪些細節(ji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動作。只有讓學生明白這些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學會寫作,也只有明白這些學生才能寫出好文章。所以作文課的教學內容除了“寫什么”之外更應該教學生“為什么這樣寫”。比如: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jīng)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魯迅《故鄉(xiāng)》)
對于中年閏土,作者魯迅寫到了臉色變化、臉上增加的皺紋、眼睛、衣著(其別突出其戴的破氈帽)、手等。臉黃、眼腫、手粗、衣單、帽破是中年閏土的肖像特征,作者抓住了這些特征寫從而實現(xiàn)了“寫什么”的目標,但我們還要引導學生明白作者魯迅“為什么這樣寫”。其實此時的閏土是來見一位童年時的好朋友――迅哥兒。按中國農(nóng)村的禮俗,說什么也得穿得新一些體面一點的,可是此時的中年閏土卻穿的如此寒酸,為什么?因為窮,他沒有更新更體面的衣物可穿戴,于作者而言則是為了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也許這是一個特殊的安排。
另外語言上孔乙已說的“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這里孔乙已偷換了“偷”的概念,是一種詭辯,也只有像孔乙已這樣迂腐的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為什么別的書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因為別的書生不要靠偷書換酒,而孔乙已既窮又懶,不會營生,又死要面子,所以其語言要掩飾內心的無助、心虛,這才說出了違背邏輯的話。
還有動作上朱自清的《背影》,父H過站臺買橘子的情節(jié)用了一連串表示艱難的動作詞語。這可能也是有特殊安排的:過站臺艱難又危險,那么正常思維父親可不要去,可是父親去了,違背了常理,為何?因為心中有愛,愛的力量讓父親冒著危險克服困難爬過月臺去買橘子。越是描寫出父親過月臺艱難則越能表現(xiàn)父親愛子之深。
以上的例子作者不僅抓住了“寫什么”還回答了“為什么寫”。所以作文教學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抓住一些具體的,與情感、主題有特殊關系的材料來寫進文章實現(xiàn)“寫什么”的目標;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讓學生明白在寫作時該寫怎樣的人、事、物,或是該寫人、事、物的哪些方面才能抒發(fā)感情、表現(xiàn)主題,從而實現(xiàn)“為什么寫”的教學目標。所以“寫什么”的教學階段應該包含“為什么寫”的教學內容。也只有讓學生在知識能力上達到這兩方面的統(tǒng)一才能說是完成了教學目標。
作文教學中完成了“寫什么”之后至于“怎么寫”那可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怎么寫才能更具有表現(xiàn)力,怎么寫才能更具有說服力,怎么寫才能更接近作者心中所想,這一系列的問題就是語言方面的能力。至于語言表達,因為到了高中的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歷,也有一定的人生感受,他懂得用一些修辭,塑造一些情境,添加一些外物烘托等來抒感,表現(xiàn)主題。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是要先處理“寫什么”,而不能一味地關注“怎么寫”。
比如,讓學生寫自己家中的一個人,學生寫了奶奶。大致文意是這樣的:留守兒童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總是讓自己干活,時而洗碗、時而疊衣、時而收拾房間等等,于是孩子就產(chǎn)生了一個錯覺――以為奶奶不愛自己。后來孩子去學校寄宿了,發(fā)現(xiàn)自己與同學相比,自理能力強很多,這才知道奶奶讓自己干活是別有一番用心,是用另一種方式愛自己。對“愛”的理解是多元的,此文中學生為什么要寫奶奶總讓自己干活的事,為什么要寫自己當時的錯覺,這里有一個成人眼中的“愛”與小孩眼中的“愛”的碰撞。老師在指導其作文時一方面要注意激發(fā)出學生內心深處真實的思想,另一方面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把價值觀回到成人眼中的“愛”的價值判斷――“愛”不單是一種關心呵護更是一種培養(yǎng)鍛煉。在這篇作文中老師不要先考慮“怎么寫”即用什么樣的語言修辭、用什么樣的表達句式等,而更應該把目光放在要表現(xiàn)奶奶對“我”的愛可選擇哪些事來寫,“我”為什么要這樣寫這些事的問題上來。把握了這些學生就能飽含真情地寫作,這個時候老師再作些語言表達技巧的指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