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故宮范文

大故宮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故宮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故宮

第1篇:大故宮范文

科羅拉多大峽谷區總面積接近3萬平方公里,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眼看遍這條大峽谷,即使是坐飛機從高空俯瞰,也未必能完整地欣賞這條“大地的裂縫”,因為有太多的景觀被隱藏在“這條裂縫”兩側的懸崖峭壁之間,只有沉到峽谷的谷底才能看到。而真正身臨其境的人,從峽谷的南緣或者北緣進入峽谷,能夠看到的也只是大峽谷極小的一部分。這倒應了咱們中國的那兩句古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想要一覽科羅拉多大峽谷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全貌,對于每一個來這里探險觀光的人來說,至今都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美國作家約翰?繆爾在1890年游歷了科羅拉多大峽谷之后寫道:“不管你走過多少路,也不管你看過多少山川,你都會覺得科羅拉多大峽谷仿佛只能存在于另一個世界、另一顆星球上。”這話一點兒也沒有夸大。科羅拉多大峽谷如同是造物主留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的一個奇跡,是大自然裝點這個世界的一處濃墨重彩的大手筆,它讓人感到的除了驚心動魄還是驚心動魄。到了這里,你才會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抑或是人類在大自然和造物主面前的渺小。站在大峽谷的邊緣,你會從內心發出這樣的疑問:大地怎么會就這樣活生生地劈開在你的面前,露出里面斑斕的層層斷面,如同是大地的血管和肌肉。峭壁下的谷底更是深不可測,那來自深淵般的魔力不由得令人膽寒。你或許會疑心自己是不是來到了地獄的門口,而冥王正在谷底冷笑著端詳著你的一舉一動;你還會覺得自己已經走到了世界的盡頭,孤零零地把整個世界都拋在了身后。科羅拉多大峽谷,帶給你的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有厚重,有滄桑,似乎人類的歷史、時間的流逝,在這道鴻溝面前最終都只能歸于一粒沙塵。

難怪有一位美國畫家說:“我來到這里時還是一個無神論者,離開時卻變成虔誠的信徒了。”這位畫家所虔信的是大自然的造化與神奇。確實,大峽谷突兀地橫亙在人們的面前,實在很難讓人用常規的理由解釋它的存在。

科羅拉多大峽谷是全世界最長的峽谷之一。它起自亞利桑那州北部的馬布爾峽谷,止于亞利桑那州與內華達州州界的格蘭德瓦什崖,全長349公里,最深處達1800米,平均深度超過1500米。峽谷頂部寬8―25公里,谷底水面平均寬度不足千米,最窄處僅百余米。峽谷谷壁呈階梯狀,懸崖、峭壁、險峰比比皆是。自谷底向上,從幾個億年前寒武紀的古老花崗巖、片麻巖到新生代各個地質時代的巖層都清晰地以水平層次出露在外。各巖層不僅硬度不同,且色彩各異,陽光下變幻莫測,景色十分美麗。科羅拉多大峽谷又被稱為“活的地質史教科書”。

大峽谷的山石顏色主要以紅色為主,尤其是在夕陽的映襯下,大峽谷周圍的荒野顯得格外壯觀雄渾。從這里放眼望去,看不到任何生命和人工的痕跡。其實,生命是有的,人的活動也是有的。巖邊有飛鳥,河里有魚蝦,洞中有蟲獸,峽谷里還生活著在此居住了千百年的印第安人。但是,大峽谷的境域實在太大了,一個人來到這里,就好像是從萬米的高空鳥瞰世界,除了高山和大海,什么都被“抽象”了。

大峽谷的谷底是洶涌奔流的科羅拉多河,但科羅拉多河卻被峽谷內錯綜復雜、鱗次櫛比的巖壁所遮擋,什么也看不見。人們能看到的只是巖石。這些巖石隨著時代、性質、位置和角度的不同,表現著豐富而協調的層次,在藍天、白雪和綠樹的映襯下,大峽谷內紅色的巖石呈現出形形的奇觀。它們像石林,像城堡,像海岸峭壁,像黃土高原,像想像中的外星世界。一種使人難以置信的寬廣幅度,逼得人們喘不過氣來。大峽谷的特點,不在于它的高(這里平均海拔一般為2300米左右),而在于它的深、遠。大峽谷的最大特點是讓人們可以通過它的巖層探知地球演變過程中的歷史,大峽谷的美學價值、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就蘊藏在其鬼斧神工的地質地貌中。

大峽谷并不寂寞。松鼠是科羅拉多大峽谷最重要的主人之一,它們隨處可見,攀援跳躍,煞是可愛。大峽谷里還有一些主人,分別叫沙漠大盤羊、馴鹿、蜥蜴、響尾蛇、林蛙等,資料上說這里共有400多種動物和超過1500種的植物,真的是匪夷所思呀!在這看起來應該寸草不生的地方,居然有這么多的生靈快樂地生活著。這些大峽谷中的生靈讓我們相信,只要是生命,在我們的地球上總能找到自己的安居之所。

置身子科羅拉多大峽谷,對大自然會自然而然地生發出一種敬畏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敬畏感,使得世居此地的印第安人與大峽谷始終保持“天人合一”的狀態。千百年來,他們悉心保護著大峽谷的各種生物,使得大峽谷的生態環境一直保持完好。據這里的印第安老人說,在歷史上,科羅拉多大峽谷曾多次爆發大洪水。所以居住在大峽谷一帶的印第安人認為,是人類做了錯事,天神才會懲罰人類,天神用發洪水的方式要將人類罰做魚鱉。當地印第安人不吃魚鮮的習俗即源于此,這既是對上天的贖罪,也是對大自然的敬畏。

地勢險峻、河流湍急的科羅拉多大峽谷,生來就是探險者的樂園。一百多年前,它被獨臂探險家約翰?韋斯利?鮑威爾所發現,98天的科考活動讓鮑威爾經歷了木船被暗礁撞碎、同伴被激流卷走等諸多驚悚磨難。其實,大峽谷本身也是歷經“磨難”才有了今天的氣魄與規模。早在20億年以前,這里還是一片時,地層就開始在水底沉積,后來逐漸隆起成為低洼和淺海岸地區。其間出現過火山和熔巖流。那時的空氣里充滿著碳酸氣。除了海岸邊浮游著藍綠色的藻類和各種微生物以外,陸地上還沒有誕生任何生命。到6億年前,這個地區再次被海洋吞沒,直到7000萬年以前,才又逐漸露出海平面,逐步形成了科羅拉多高原。

大峽谷的主要塑造者是科羅拉多河。這條河發源于科羅拉多州北部的落基山脈,流經美國7個州,一直流到墨西哥入海,全長2320公里。從高山到大海,河的落差達到三千多米,是科羅拉多河把它所流經的地區切割成深谷,這就是科羅拉多大峽谷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科羅拉多河流經地區,雖然屬于沙漠地區,年降雨量不足260毫米,但全部集中在這里的雨季和雪季。每逢雨雪驟至,各條徑流迅速匯集成兇猛的洪水,奔向科羅拉多河。1966年10月,大峽谷北崖在36小時內竟降雨350毫米,形成十幾米高的河水激流,以每小時130公里的速度沖刷著大峽谷,形成了科羅拉多河有文字記載以來最為驚心動魄的場面。科學家經過研究證實,正是雨季和雪季所形成的洪水,使得科羅拉多河河床在幾千萬年間下落了1600米,因而最終“創造”出了一條深邃神秘的科羅拉多大峽谷。

第2篇:大故宮范文

文章編號:1000176X(2016)05006907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

自1932年Berle和Means發表《現代公司與私有產權》以來,學者們不斷對所有權結構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索。由所有權結構所導致的關于問題的研究,主要基于兩種情形:100%分散化小股東和一個具有控制權的大股東與大量小股東并存。在第一種情形下,所有權高度分散,每個小股東均缺乏激勵去監管公司管理者,公司控制權掌握在管理者手中。管理者此時在公司決策中擁有高度自主權,可能會利用公司資源謀取私人利益。在第二種情形下,大股東可以直接管理公司或加強管理者的監督以降低成本,這樣使管理者的利益與所有者趨于一致。但是此時又會出現新的問題,具有控制權的大股東可能通過內部交易等行為剝奪其他投資者的利益。實踐中,各國資本市場的差異導致對所有權結構研究的重點也不一致。在美英資本市場,所有權相對分散,市場接管威脅下董事會成員和管理者等內部人持股的激勵效應為其關注的焦點。在其它OECD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分散所有權并不常見,大股東往往顯著地存在于公司之中,大股東對公司治理的作用為研究的重心。

對國有控股公司所有權結構的研究以國有企業改革為主線,以張維迎和馬捷[1]指出的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具體安排”為理論指引,大量文獻從股權集中度和股權制衡度視角進行了研究。傳統研究中,以所有類型上市公司為樣本,籠統地以股權集中度或股權制衡度來代替公司治理中的股東行為,導致股東行為的具體影響沒有被清晰分離。如以股權集中度研究實際控制人或第一大股東的影響時,樣本中含有多個大股東公司,而大股東的存在可能對實際控制人或第一大股東有制衡,而這些因素未被很好地分離。同樣,簡單地以赫芬達指數來反映股權制衡時,未能考慮大股東持股門檻對其行為的影響,持股比例較小的股東可能存在搭便車行為,更可能以“腳”投票而不是以“手”投票的方式對第一大股東或管理者進行監督。

針對非美英國家公司中廣泛存在大股東的情況,Laeven和Levine[2]按存在大股東情況把公司分為三類: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Single Large Shareholder, SLS)、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Multiple Large Shareholders, MLS)和無大股東控制公司(None Large Shareholder, NLS)。在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中,大股東權衡隧道效應與利益趨同效應;在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中,公司績效是大股東之間討價還價效應與分歧效應綜合作用的結果。基于此,筆者在考察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分布的基礎上,以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為樣本分析股權集中度的影響,以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為樣本分析大股東制衡的影響。

本文未對無大股東控制公司進行分析,原因是中國上市公司中無大股東控制公司數量較少,后面統計數據表明僅為2%左右。

二、理論分析

緩解所有權公司中所有者與管理者之間問題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股權激勵,即賦予董事會成員或管理者部分股權,使內部人利益與股東一致;二是大股東監督,即通過集中股權,使大股東有更大的激勵保證股東權益。在美英資本市場上,市場接管對于管理者而言具有較大的威脅,此時,Jensen和Meckling[3]認為管理者在權衡股東利益與自我保護之間的平衡,意味著企業價值與內部股權之間具有非單調關系。內部股權從零開始增加時,管理者利益與股東利益趨于一致,因此,企業價值會隨著內部股權的增加而增加。隨著管理者股權的增加,其對公司的控制足以保全自己,此時,內部人可能為了更多利益而侵害外部股東利益,即隧道效應,但隨著持股比例的進一步上升,由于成本的內化,內部人利益與股東利益趨于一致,即利益趨同效應。對此, Morck等[4]用截面數據研究了公司績效與董事會持股的關系,分別用托賓Q和會計利潤衡量公司績效,發現了董事會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之間有著牢固的關系,但這種關系并不是單調的。當董事會持股比例從0上升到5%時,Q升高;持股比例從5%上升到25%時,Q降低;在25%之上時,Q又會升高,但上升速度緩慢。Kaplan[5]通過對管理者收購的研究,發現隨著持股比例升高,公司績效上升,證實了管理者與股東的利益趨同理論。

大股東既可以通過監督降低成本,提升公司績效,也可以通過內部交易剝奪其他投資者的利益,降低公司績效。我國資本市場上,市場接管威脅較小,管理者持股比例較低,廣泛存在大股東,內部人大多時候表現為大股東控制,而大股東控制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為利益趨同效應與隧道效應之間的比較。國內對此研究無一致結論,產生差異的原因較多,筆者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樣本選擇,現有研究大多是以各類所有權結構公司為樣本,既包括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也包括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受到其他大股東制約的第一大股東行為可能會異化單一大股東的行為。為了減少這種干擾,筆者以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作為樣本,研究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股權結構對公司績效另一方面的影響就是大股東之間相互作用對公司績效的影響。Pagano 和 Roell[6]認為在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大股東的公司,大股東對管理者的監管存在搭便車的情況。然而這種搭便車的行為卻有利于公司績效,因為這種行為降低了大股東過度監管,給予管理者更多的自主權。因此,擁有多個大股東的股權結構相當于給予一個最優監管承諾。相對于單一大股東公司,多個大股東公司多了一種監督機制。Bloch 和 Hege[7]分析了公司兩個大股東競爭控制權的問題,認為不同股東競爭公司戰略決策權與監督管理者的權力,贏得控制權的股東決定公司戰略方向,每個大股東都有監督管理者的權利。為了贏得控制權,大股東就要通過承諾減少私人利益去贏得小股東的投票權。這樣,大股東之間的競爭越大,對其他投資者的剝奪將會越少。Gomes 和 Novaes[8]認為多個大股東組成的公司,項目執行需要得到所有大股東的批準,所以大股東數量的增加存在兩種效應:一是討價還價效應(The Bargaining Effect),意味著更難以獲得私人利益,因為需要所有大股東均同意才能批準項目;二是分歧效應(The Disagreement Effect),項目批準需要所有大股東同意,那么具有正的凈現值項目更難以獲得通過。Gomes 和 Novaes[8]還認為當大股東較少時討價還價效應占主導地位,而隨著大股東人數的增多,分歧效應將占主導地位。可以看出,存在多個大股東時,大股東之間存在著競爭、監督等制衡大股東的效應,減少大股東侵害其他投資者的利益,筆者將其歸為

歸為討價還價效應。由于大股東的分歧,可能會導致決策緩慢,降低公司價值,筆者將其歸為分歧效應。國外對大股東持股與公司價值的經驗研究也沒有一致的結論,如Demsetz 和 Villalonga[9]利用聯立方程并以托賓Q衡量公司績效,發現兩者之間無聯系,Edwards 和 Nibler[10]發現兩者具有正的非線性關系,而Cronqvist 和 Nilsson[11]通過事件研究卻發現兩者具有負相關性。故多個大股東并存情形下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也在于股東之間討價還價效應的收益與分歧效應的成本之間的比較。國內對多個大股東并存情形細化研究較少,大多以前幾大股東持股比率平方和反映制衡度。現實中,基于成本收益考慮,除了少數具有相當股權的大股東,其他股東大多用“腳”投票,很少對公司決策直接發出“聲音”。基于此,筆者通過對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的比較,以及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內部股東間關系分析,研究大股東制衡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此外,國內上市公司大多經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大股東性質差異導致其行為的不同。依據實際控制人性質不同,本文把樣本分成國有控股與非國有控股兩種形式,分別研究單一大股東控制以及多個大股東控制時股東行為對公司績效的影響。

三、研究設計

1樣本數據

筆者以2007―2014年我國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為樣本,數據來源于國泰安金融經濟信息數據庫。依據一般研究方法,剔除以下樣本:(1)ST、PT特別處理公司;(2)金融類上市公司;(3)同時在H股上市的公司; (4)數據不全與數據異常的公司。所用統計軟件為EVIEWS80。

2變量定義

根據研究需要,本文所涉及的變量主要包括公司績效、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實際控制人性質以及其他控制變量。

對公司績效變量的衡量借鑒曹延求等[12]的方法,選取資產收益率(roa)和市凈率(mbr)分別反映公司的財務績效與市場績效。對股權結構變量的衡量借鑒徐莉萍等[13]的方法,采用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s1)來衡量股權集中度。對大股東制衡的衡量借鑒Laeven 和Levine[2]的做法,股權制衡度(z)用第一大股與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之比來反映。對實際控制人性質的衡量,當公司為國有控股時,實際控制人(cs)值取1,否則取0。 為了反映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真實關系,防止重要變量的遺漏,參考國內外相關研究,筆者引入了兩權分離度(apart), 即實際控制人控制權與現金流權之差;公司規模(size), 即總資產的自然對數;資產負債率(lever);公司風險(risk), 即固定資產與總資產之比;公司成長性(growth), 即營業收入增長率;R&D投入,即無形資產與總資產之比;行業(ind)與年份(year)等控制變量,用V表示。

3模型構建

筆者把樣本按實際控制人性質分成國有控股與非國有控股兩組,再進一步分析股權集中度以及股權制衡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模型如下:

per=β0+β1×s1+γ×v+ε(1)

per=β0+β1×s1+β1×s12+γ×v+ε(2)

per=β0+β1×z+α×v+ε(3)

其中,per表示公司績效,包括資產收益率(roa)和市凈率(mbr)兩個變量,v為控制變量。

四、經驗分析

1描述性統計分析

對樣本公司2007―2014年股權結構統計分析結果顯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均值為3533%、中位數為3302%,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均值為702%、中位數為465%。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主要表現為大股東控制。特別是從前五大股東持股比例來看,均值與中位數分別為4831%、4846%,中國上市公司顯著為大股東控制。

與Laeven 和Levine[2]一致,筆者界定持股比例大于等于10%的為大股東。如果公司沒有股東持股超過10%,為無大股東控制公司(NLS);如果存在只有一個股東持股比例超過10%,為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SLS);如果存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股東持股比例分別超過10%,為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MLS)。中國上市公司中,無大股東控制的公司很少,2007―2014年占比僅為202%,占主導地位的為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占比為7166%,而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也為市場中一個主要部分,占比為2632%。此外,除2007年、2008年外,其他年份數據都較為平穩,說明上市公司控制形式并沒有發生顯著變化。為分析公司控制形式的影響,從公司規模與實際控制人性質角度進行分組,統計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大規模公司和國有控股公司的股權集中度相對較高。小規模公司存在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比例更高一些,為3075%,國有控股公司存在多個大股東比例(2150%)比非國有控股公司更低(3283%)。上面一些數據與國際經驗不一致,其原因可能在于制度背景,上市公司中國有控股公司大多由國有企業改制而成,國有大股東持股比例較大,此外,受國有股減持等政策的限制,大股東并不能輕易通過二級市場降低持股比例。

2計量結果與分析

(1)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績效影響的計量結果

本文選取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解釋變量,公司績效變量選取資產收益率(roa)與市凈率(mbr)為被解釋變量。為了避免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大股東之間的影響,選取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為樣本。利用回歸模型(1)和模型(2),對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進行總體回歸,然后按實際控制人性質是否為國有分組進行回歸,結果如表2和表3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s1對財務績效(roa)與市場績效(mbr)的一次回歸系數為正,且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說明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存在正相關關系,即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績效越好。從二次回歸結果來看,s12的系數均為正,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表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存在非線性關系,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的一次回歸系數顯著為正,可以得到,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的關系表現為左低右高、開口向上的拋物線。

從表3可以看出,總體上,我國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與公司績效的利益趨同效應占主導地位,同時在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時,也存在著一定的隧道效應。

(2)大股東制衡對公司績效影響的結果

為了分析大股東的制衡作用,先分別從總體樣本、分組樣本比較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與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績效,然后利用回歸模型(3),分析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內部制衡度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結果如表4和表5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的財務績效(roa)與市場績效(mbr)分別為421%與341%,均高于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的績效,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總體上大股東的存在有利于防止第一大股東對其他投資者的侵害,有利于公司績效提升。但從分組對比來看,其結果更為復雜,不管是國有控股還是非國有控股,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財務績效與市場績效均高于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但是在國有控股情況下,財務績效差異并不顯著,其雙側檢驗的P值為031,而在非國有控股情況下,市場績效差異不顯著,其雙側檢驗的P值為045。即在國有控股的情況下,大股東的監督并沒有顯著改善公司財務績效,但股票市場卻給予存在大股東監督的公司更高的評價,相反,在非國有控股情況下,大股東的監督實實在在地改善了公司財務績效,但股票市場卻沒有給予此更好的評價。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國有控股公司中,由于受到政府監管以及社會責任等影響,第一大股東通過內部交易去侵害其他投資者利益概率較低;或者國有控股公司通過國企改革而成,第二大股東為國有的概率較高,由于真正所有者缺位以及國有股權之間相互聯系,國有大股東監督第一大股東的激勵較小。另一方面,市場卻對分散股權形式的國有企業改革給予肯定。在非國有控股公司中,大股東監督有效地減少了實際控制人侵害其他投資者利益的行為,然而市場卻沒有給予這種股權結構下公司更好的評價。

表5反映了第一大股東制衡度對公司績效的影響。z與財務績效正相關,即隨著制衡度的提升,并沒有提升財務績效,但股票市場卻有更好的表現。說明隨著第二大股東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差距的縮小,并不能有效地提升公司績效。雖然國內學術界廣泛認可股權的制衡作用,但大股東之間存在討價還價效應與分歧效應,討價還價效應可以降低大股東侵害其他投資者利益,提升公司績效,但分歧效應卻會降低公司決策效率。隨著大股東之間股權差距的縮小,分歧效應將會放大,進而降低決策效率,影響公司績效。國內資本市場上經常上演的大股東控制權之爭應該就是大股東分歧效應的表現。在國有控股公司中,z與市場績效負相關,大股東股權之間較小的差距有著更好的市場績效,市場認為國有控股公司更加均衡的股權分布是國企改革的一大進步,并為這種股權分布的公司賦予高的估價。

綜合前面的分析,與以往學者得到股權制衡單方面能提升公司績效的結論不一樣,本文認為大股東監督或股權制衡隨著股權結構比例變化, “討價還價效應”和“分歧效應”會此消彼長。存在多個大股東的公司,會因為大股東內部討價還價以及戰略權與監督權分離,減少實際控制人侵害其他投資者利益的行為,有利于公司績效的提升。同時,隨著大股東股權差距縮小,大股東之間的“分歧效應”會越來越明顯,此時,公司決策效率下降,甚至演變成激烈的控制權爭奪,進而降低公司績效。國有控股公司中,z與財務績效正相關、與市場績效的負相關,說明大股東之間持股差距越小,分歧效應增加,降低公司財務績效,另一方面,市場認為這是國企改革的進步,給予更高的估值。

五、結論

筆者利用我國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數據,以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與多個大股東控制公司為樣本,考察了股權集中度與大股東制衡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實證研究結果表明:

第一,無論是總體樣本,還是按實際控制人性質劃分的分組樣本,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均呈左低右高的U型關系。當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時,大股東會利用侵害其他投資者利益的方式為自己謀利,即理論上的隧道效應占主導;隨著持股比例的上升,其利益與成本內化,侵害公司利益的激勵下降,公司績效上升,即理論上的利益趨同效應占主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對公司績效的線性影響顯著為正,說明總體上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大股東的利益趨同效應大于隧道效應,集中股權方式對于單一大股東控制公司的治理具有良好效果。

第3篇:大故宮范文

關鍵詞:大股東;利益侵占;博弈論

1.引言

上市公司中,大股東擁有的公司控制權是其對小股東進行利益侵占的根源,大股東通過控制權所獲得的收益包括共享收益和私人收益兩部分,體現了大股東與小股東之間微妙的利益關系。一方面,大股東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督并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了企業的道德風險和成本,提高了公司價值。這部分價值按持股比例分配給所有股東,就形成了大股東和小股東的共享收益。另一方面,大股東也有動機利用控制權,通過關聯交易、股利政策、利潤操縱和定向增發等方式來侵害小股東利益,以此獲得私人收益。通過上述兩方面的分析,不難得出,大股東和小股東之間可以看成委托的關系,小股東委托大股東對公司經營者進行監督從而使全體股東獲得更多的共享收益。但大股東這個人存在著道德風險,也即通過多種渠道侵占小股東的利益。

本文首先以經典的智豬博弈模型切入,說明在大股東會對公司經營者進行監督,小股東則在此過程中存在著“搭便車”的現象。隨后建立完全信息下的靜態博弈模型,對大小股東進行利益博弈分析,討論了混合策略的納什均衡。最后提出對策建議。

2. 大股東和小股東的利益博弈分析

2.1 監督公司經營者的智豬博弈

參與人:假設股市中只有兩個利益主體,即大股東L(Large Stockholders)和小股東M(Minority Stockholders)。

策略集合:SL=SM={監督,不監督},若大股東選擇監督公司的經理人,則小股東的最優選擇是不監督,反之亦然。

支付:設每股收益為D,大、小股東的持股比例分別為f1、f2。其中,大股東的監督成本為C1,小股東的監督成本為C2、C3,其中是在大股東不監督時,小股東產生的額外的監督成本,設f2D-C2-C3

從表1中可以看出,該智豬博弈的納什均衡為(監督,不監督)。此時,大股東對公司經營者進行監督,降低了公司的成本。由于大股東的收益顯著高于小股東,若其不監督,則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小股東也就是認為大股東一定會進行監督,于是就產生了“搭便車”的心理而選擇不監督。在這種情境下,大股東為了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彌補自己付出的監管成本,可能利用小股東“搭便車”的心理操縱公司盈余,通過“隧道效應”侵害公司利益,同時也會損害小股東利益。

2.2 完全信息下大股東與小股東的靜態博弈

下文將對大小股東在完全信息下的博弈進行分析。

參與人:大股東、小股東。

策略:大股東選擇侵占或不侵占小股東利益;小股東選擇繼續持有或拋售股票。

支付:持股比例同智豬博弈中一樣。若大股東侵占小股東利益,侵占利益V,所付代價為CV,總股本S。公司股票原始價格P,受到大股東侵占后,價格會下跌為P-V/S,此時小股東持有股票需要付出成本ΔP,若選擇拋售,則小股東沒有損失,但此時大股東要承受一定的成本C0V。若大股東沒有侵占小股東利益,選擇拋售的小股東就要承受ΔP的誤判成本。兩者的收益支付矩陣如下:

(1)當1-f1/f

(2)當C

(3)當C+C0

2.3 大股東、小股東博弈的混合策略納什均衡

在上文討論的三種情況中,第二種情形1-/f時模型沒有唯一的納什均衡,現在來求混合策略的納什均衡。

E(L)=f1P*q1q2+[f1(P-V/S)+V-CV](1-q1)q2+f1P*q1*(1-q2)+[f1(P-V/S)+V-CV-C0V]*(1-q1)*(1-q2)

小股東的期望收益為:

E(M)=f2P*q1q2+f2(P-V/S-ΔP)(1-q1)q2+f2(P-ΔP)q1*(1-q2)+f2(P-V/S)*(1-q1)*(1-q2)

由E(L)q1=0,E(M)q2=0 可得

q*1 = 0.5, q*2 =C + C0 -1 + f2 /sC0

C表示大股東制定侵害中小股東利益政策的成本,C0表示大股東侵害行為被發覺而付出的違法成本,它們與法制環境關系密切。法律越完善,C和C0都會提高,對于遏制大股東的侵害行為意義重大。目前我國股市的法制建設還不完善,兩項成本都相對較低,現實中通常出現的情況是C+C0

3.結論與建議

根據本文的博弈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幾點結論:(1)小股東中普遍存在“搭便車”的心理,大股東為了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可能利用小股東“搭便車”的心理侵害公司利益,同時也會損害小股東利益。(2)通過對靜態博弈分情況討論,求解出混合策略下大股東侵占的概率和小股東繼續持有的概率。并發現由于我國證券市場法律環境的不完善,大股東侵占的成本還不夠高,導致實踐中出現很多大股東侵占,小股東拋售的現象。

結合我國目前證券市場的發展狀況,本文還補充兩條建議:

(一)推進上市公司股權分散化,改變“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引入自然人股權、戰略投資者和其他法人股權。積極培育社保基金、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長期投資型股東,同時推行管理層股票期權、企業職工持股計劃等。(二)完善上市公司會計準則體系和信息披露規則,提高披露的科學性。其次,加大對信息披露違規公司的處罰力度,一切從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出發,必要時移交司法部門處理。(作者單位:東華大學)

參考文獻:

[1] 石水平.控制權轉移、超控制權與大股東利益侵占――來自上市公司高管變更的經驗數據[J].金融研究,2010(04).

[2] 朱建平.我國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利益侵占行為研究:一個委托模型[J].區域金融研究,2011(05).

[3] 渡邊真理子.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權、金字塔結構和侵占行為――來自中國股權分置改革的證據[J].金融研究,2011(06).

[4] 陳紅、楊凌霄.金字塔股權結構、股權制衡與終極股東侵占[J].投資研究,2012(03).

[5] 陳、李麗娜.整體上市能減輕大股東對小股東利益侵占嗎[J].工業技術經濟,2011(07).

第4篇:大故宮范文

紫光古漢(000590)“做假賬”增五千多萬利潤

3月12日,紫光古漢因公告財務造假被證監會湖南監管局處罰。其從2005年至2008年的年報作假,以虛開發票、虛減財務費用等方式虛增利潤,四年間分別虛增利潤3750萬元、676.38萬元、621.54萬元、115.69萬元。以及有信息披露不及時,返利未計入費用、高開部分發票、賬外發貨等違規事項。證監會責令紫光古漢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50萬元罰款。

華銳風電(601558)“會計差錯”虛增9.29億元

2013年3月6日華銳風電自爆家丑,承認公司2011年度財務報表由于會計差錯導致虛增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9.29億元與1.68億元,差異比例為-21.70%。一位投行人士表示,這筆提前確認的利潤如果確實存在,那么應該屬于2012年或者2013年。而此前華銳風電預告稱2012年公司預計虧損4.9億元。

科恒股份(300340)“過山車”般凈利潤下滑9.52%

近日,中國證監會對科恒股份在上市過程中,存在業績下滑信息披露不充分行為,采取了監管措施。科恒股份上市后即出現2012年中期凈利潤同比下滑47.62%以及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69.52%的情況。

佛山照明(000541)“關聯交易”2.4億有貓膩

2013年3月7日,佛山照明終于收到中國證監會廣東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2010年和2011年佛山照明未依法披露為關聯公司提供貸款擔保、借款等事項;未披露累計交易金額達2.4億多元的關聯交易;亦未如實披露與關聯方共同投資事項、共同增資以及向關聯方收購股權等事項。公司被罰款40萬元;董事長鐘信才被給予警告,同時罰款15萬元。

振東制藥(300158)占用資金3000多萬元

振東制藥關聯方占用資金3000多萬元。2012年5月25日,深交所紀律處分公告,對存在關聯方資金占用嚴重違規行為的山西振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300158.SZ)及其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李安平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這讓振東制藥成為創業板市場第一起被公開譴責的案例。

萬福生科(300268)“應收賬款”虛增7.4億營業收入

創業板上市公司萬福生科,虛增7.4億元營業收入,虛增凈利潤1.6億元。其首付主要是虛擬應收賬款方式虛增收入,造成大量應收賬款長期掛賬,后續需要進行處理。2012年10月25日晚間,萬福生科公告稱,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業收入1.88億元、虛增營業成本1.46億元、虛增利潤4023.16萬元。2012年11月22日,萬福生科因為本次公告造假情況而被公開譴責,是創業板市場第二單公開譴責案例。

北大荒(600598)“違規拆解”資金10億元

2013年1月21日晚,北大荒公告,使得北大荒違規拆解10億元浮出水面。2011年8月3日至2012年1月12日,北大荒累計向公司以外的房地產公司拆借資金97625萬元。而北大荒也承認未對總額達9.76億元的違規拆借資金履行相應決策程序,未進行信息披露。在拆入資金公司不斷逾期的情況下,北大荒的資金窟窿可能會繼續擴大。

南大光電(300346)凈利潤下滑52.42%“變臉忙”

2013年1月2日南大光電收到證監會的警示函,經初步估計南大光電,2012年1-9月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約為40%左右”(實際下滑幅度為52.42%)。但公司與相關中介機構7月18日在向證監會提交的關于公司會后重大事項的承諾函中未就上述事項進行如實說明,亦未在招股過程中及時地作相應的補充公告。

九州通(600998)“公然賤賣”6億資產

2012年12月九州通被爆出,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劉寶林,將緊鄰武漢市王家灣核心商圈值6.06億元資產的公司,最終卻僅以1.40億元的價格被“賤賣”。“這種交易無異于公然盜竊。”上海某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的一位合伙人對此直言不諱,讓其遺憾的是,這一幕發生已逾半年,但從監管層到投資者,至今還被蒙在鼓里。

第5篇:大故宮范文

“三農”工作需抓大顧小

方法問題制約“三農”工作

一些地方在抓“三農”工作中,只顧埋頭苦干,不注意方式方法,結果往往是浪費了資源,空耗了精力。有兩種錯誤的方法值得警惕。

其一,抓整體不注重具體,缺乏操作性。這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力求“高”。目標高遠,不顧本地區情況提出不切實際的目標,不顧市情、縣情盲目照搬照套外地經驗;二是力求“大”。習慣于“運動式”地抓“三農”,一項工作全民參與、轟轟烈烈,表面上每個部門都在抓,但實際上職責并不明確,沒有抓總牽頭部門,沒有細化目標和驗收標準,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三是力求“全”。工作部署面面俱到,既沒有重點也體現不出亮點。這些都是當前基層“三農”工作方法上存在較為普遍的問題。這使一些地方“三農”工作的舉措僅僅停在口頭上,寫在文件里,無法落實到行動上,不僅浪費了資源,也空耗了精力。

其二,抓一點不計其余,缺乏統籌性。一是部門缺乏協作性。不僅農口的農林水牧漁等部門工作上互動少,而且農口之外的部門在涉農工作上也缺乏與農口部門的互動,以至于“你敲你的鑼”、“我唱我的戲”,造成工作互不協調、各不配合。二是農業、農村和農民三項工作之間缺乏互動。在研究問題、制定政策時,缺少系統的思維和聯系的觀點,結果往往是解決一個老問題,而產生一個或多個新問題。比如各地在成功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問題的同時,又帶來了農村田地無人耕種、土地難以流轉、留守兒童健康和教育問題突出等諸多新難題。三是“三農”與工業化的矛盾問題。許多地方把財力、人力、注意力都放在推動工業化進程上,不僅市縣講工業化,連鄉鎮這樣的農村基層政府也在埋頭搞工業化。四是城鎮化帶來的“留守”問題。農村中的“精英”大量涌向城市、集鎮,留守的都是所謂的“386199部隊”(婦女、兒童、老人),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面臨著生存的危機。

抓“三農”工作需要辯證法

克服形而上學的最好辦法,就是辯證系統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必須善于運用辯證的思維、系統的觀點來把握“三農”工作。

“三農”工作的統一性和差異性,決定抓“三農”工作既要堅持整體抓也要堅持分開抓。農業、農村和農民三者是一個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有機體。將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為一個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整體,去謀劃、去推動,才能真正抓住“三農”工作的主動權。作為一個整體的“三農”,并不是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簡單疊加,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相互之間各有特性。不僅彼此的工作重點、工作對象不同,而且工作規律也不一樣。抓農業不等于抓了農村,抓農村不等于抓了農民。如果我們在工作中片面地側重某一個方面,就會像盲人摸象一樣,整個工作視野停留在小圈子里,造成局限性、孤立性。

“三農”工作的聯系性和多樣性,決定抓“三農”工作既要注重內涵又要顧及外延。農業是農民從事的主要事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是農民開展農村建設的資金來源;農村是農民工作生活的家園,是農業生產的土壤,它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環境和條件;農民是農村、農業的主體,是農村的建設者、農業的生產者。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為單個個體事物而存在,同時又獨自對外發生復雜多樣的聯系。抓“農民”問題,就不能僅僅局限于農村和農業,而應站在更廣闊的視野中,跳出固有思維,可以把農民轉化為職工、商人、經紀人、市民;抓“農村”問題,決不僅僅是解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問題,還有一系列諸如農村環境整治、村鎮建設、鄉村組織建設等問題。

“三農”工作的系統性和聯動性,決定抓“三農”工作既要相互配合又要各司其職。“三農”工作部門的區別,僅僅在于業務主管部門、工作牽頭部門、相關涉農部門,各部門在“三農”工作中都有各自的職責,缺一不可。例如,組織部門負責組織建設,如何配備好鄉(鎮)和村委領導班子、發揮鄉鎮黨委政府的效能、調動村級組織的積極性等,都是重要課題。農工部作為“三農”工作的主管部門,不僅要制定本區域“三農”工作發展規劃,還要協助黨委、政府做好“三農”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尤其是要協調、統籌涉農部門的工作,工作量大,責任重。因此,在“三農”工作中,各部門都要調動起來,形成相互支持、共同參與的工作局面。流通行業要負責帶動農產品銷售,科技部門要負責科技推廣,教育部門要注重提高農民工素質等等。

在實際工作中抓大也要顧小

抓大,主要是抓“三農”路線方針政策和原則的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比如統籌城鄉發展,統籌農村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調發展政策,比如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民勞動力轉移等方面的政策,比如“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以及“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反哺農業、回報農民”的投入政策。

抓大,重在抓部門、工作和上下的協調。比如農業建設,需要農口的農業、林業、水利、水產、畜牧等部門的協調,需要農口內扶貧、移民、綜合開發、農墾、土地等部門的配合,需要財政、發改委、工商、物價等綜合部門的支持和參與。比如農村建設,需要協調規劃、建設、土管等部門,農村社會事業建設,需要協調文化、教育、衛生等部門。總之,抓大,就是要抓重點工作,抓關鍵環節,抓各級干部,抓工作典型。

顧小就是要細化和分解各方面的工作,比如農業建設方面的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常規農業與特色農業、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等,還要抓防火防汛防蟲,要抓農業增產增效和農民增收。

顧小就是要抓群眾工作,要宣傳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既要抓在村的人口和勞力,也要抓外出務工的,既要為群眾解決發展經濟方面的難點,也要為群眾生活上的困難分憂,包括子女上學、農民看病、打官司等問題。

第6篇:大故宮范文

當宴會走進了故宮,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情形?如何在故宮成功舉辦一場大型宴會?本期就來全面了解一下故宮里的冷餐會。

2010年9月26日晚,在慶祝故宮博物院建館85周年,紫禁城建成590年之際,由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的故宮金秋招待會在中國傳統文化象征地――故宮博物院舉行。

這是一場1200人的大型宴會,承接此次宴會的是北京鮑魚公主,鮑魚公主已經連續5年承接此次大型宴會,而每年的經驗積累,也成功形成了他們一套完整的宴會流程體系,讓這個有特別意義的宴會招待有條不紊。

考慮天氣

對于室外宴會的接待,決定成敗的關鍵就是天氣,尤其在故宮這個場地,如果遇到下雨或者刮風,對于宴會的操作難度可想而知,很“幸運”,9月26日晚的宴會,9月25日晚卻趕上了一場大雨,這個時候正是宴會物品到位的時間,遇到這種情況,如果事先沒有預案,后果將可以預想。

“我們事先做了場地勘察,在遇到下雨情況時,故宮兩邊的走廊和門洞可以是存放物品的重要場所。”鮑魚公主總經理,這場宴會的總策劃林輝說:“宴會是26日,一般在25日晚所有東西都得到位,25日晚8點多正好遇到大雨,而我們首先做的是將已經到位的餐桌,杯具等移放在故宮兩邊走廊里,這里最重要的是椅子的處理,因為椅子都是海綿的墊子,很吸水,一旦淋濕,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干,所以椅子的存放是下雨預案中第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這時候門洞就成為了椅子‘避難’的絕對場所。”

在9月26日這個時間點,氣溫也是一個非常需要考慮的因素,這個時候剛過立秋,正是早晚比較冷的時候,尤其在故宮,如果刮風,將是特別寒冷的情況。這時首先要照顧好在場的員工,注意他們的保暖,每人要求早晚要帶棉衣,并且在工作完之后準備一碗姜茶。

現場布置

這是一場同時要容納1200人的100桌的宴會,在現場布置上,最重要的是位置的測量與定位。桌椅之間的距離,舞臺的距離,書畫創作臺的距離及嘉賓的活動區域都需要充分考慮。

“故宮中軸線上有條長長的甬道,我們就以此為參照物,對區域進行測量,這條甬道共有36塊磚,每塊磚長2米2,寬1米6,我們可以把整個會場分為4個區域,A、B區的第一排桌子從第4塊磚的下線開始擺起,C、D區的第一排桌子從第26塊磚的上線開始擺起,桌子直徑距離是1.8米,桌子與椅子之間距離為60公分,這樣桌子加椅子的整體寬度和長度為4米。書法創作臺在A到C,和B到D的中間,從第22塊磚的上線開始擺起。實地的考察對我們現場的擺臺至關重要,掌握了準確的數據,就可以迅速、準確地擺好臺型。”

臺型圖確定以后,馬上著手人員的安排和物品的準備工作。現場A,B、C、D四個區域共分成4組,每組9個人。4個區域用顏色區分,各有1名經驗豐富的主要負責人,負責人將所需物品進行統一裝箱,并用顏色標簽區分每個區域的物品。所有的服務人員名單也用顏色區分到各個區域,這樣現場準備的時候,服務員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區域和屬于自己區域的物品,這樣既增加了速度,又避免了臨場出錯,造成不便。物品的準備工作上,先列出所有物品的詳細清單,再由前廳,后廚負責人各自準備。這其中包括了食品準備和桌椅租憑。

安全問題

故宮里舉辦宴會,最重要的莫過于安全問題,所以在針對安全方面,鮑魚公主做了一系列防護措施。

首先食品安全,因為是冷餐會,就對食品供應方面的要求比較嚴,所有材料都需要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復印件,另外,當天的東西必須封存留樣,以便及時檢查。操作方面,要備一些應急藥箱,例如酒精棉簽、創可貼,以應對突發狀況。

然后,需要做好員工的防護措施,在滾桌面時會有一些木屑插手上,每個員工都會配一雙白棉手套,防止手面劃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防火,故宮博物院這種重地,是不允許見任何火花的,首先我們把的是第一道關,所有員工不能帶火機和香煙,不允許身上有任何火種的東西出現。

宴會開始與收尾工作

因為是冷餐會,所以不涉及菜品溫度的保存,但是在食物供應上要有一條比較完整的線,譬如當時的飲料和三明治、堅果等食物,每個桌提供了一定的量,但是要及時地添加,也要注意避免浪費。

宴會是晚上18點開始,所有工作人員中午已經完全到場,13點45到14點之間是所有員工的一個簡單碰頭會,14點到16點是擺臺時間。“100多桌兩個小時內全部擺完,這與事先的準備工作直接有關,秘訣在于我們采用了照片形式,即事先將要擺成的臺面擺成一個案例,然后用照相機拍出照片進行復印,然后給各個負責擺展臺的人員,這樣做可以使他們產生更直觀的印象,比說一百遍都有用。”林輝說。16點30分開始進行安檢,16點30到17點便是員工吃飯時間。吃晚飯,17點整員工開始進入工作狀態,準備接待,“這里的服務沒有特別,每兩桌安排一個服務員,要及時端茶倒水,添加干果和三明治,主要是做些應急型服務。”

第7篇:大故宮范文

高科技電子企業的產品研發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相似的圖景,研發人員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積累,在自己熟悉的自有零部件庫或部門級零部件庫中挑選符合當前設計要求的零部件,如果沒有找到,他們會通過互聯網在網絡零部件目錄和供應商網站上尋找符合需求的零部件,把這些應用到設計中去。

研發與供應鏈的孤島求生

這一搜索、應用零部件的過程,平均耗費20%至25%的研發人員的工作時間,但對研發人員效率的影響,僅僅是對整個企業產品研發影響的冰山一角。這樣的工作模式使得采購部門所制定的一系列采購策略和零部件管理目標失效。因為研發人員所選用的零部件可能沒有來自采購部門的優選供應商;采購成本太高,采購提前期太長,供應商的供貨能力不能滿足大規模制造的要求,不符合特定環保法規的要求……

在高科技電子產業越來越短的產品生命周期的背景下,因為以上供應鏈的因素要求研發更改產品設計會對產品的上市時間產生極大的影響,任何一個變更都可能造成極大的研發成本或采購成本。但是研發人員并不能為這些后果承擔所有的責任,因為在很多高科技電子企業中,企業并沒有設立有效的機制和平臺支撐產品研發人員做出正確的決策,企業的研發和采購流程脫節,大量關鍵數據分散在研發部門、采購部門和外部供應商之間。研發人員在設計初期很難做出最佳產品設計方案和零部件選擇決策。

分析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一大核心原因在于零部件和供應商信息分散在眾多脫節的系統中。研發團隊往往對采購系統的途徑缺乏了解,因此缺乏足夠的信息來尋找或者更好地利用現有零件,導致采購重復的、不必要的昂貴零件。同理,研發團隊往往無法獲得供應鏈和相關規則的信息。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公司的工程設計和采購職能脫節,沒有圍繞新產品開展協作。

因此,如果在設計初期讓供應商參與進來。由于具有很大的市場投放的壓力,研發人員常常不了解采購情況和知識就被迫選定供應商。這導致選擇了從不合格供應商處獲得技術和制造程序,也可能導致研發人員未能從可靠的、能提供競爭優勢的戰略供應商處引進新技術。而只有在產品生命周期后期。這些操作過程中的負面影響才會顯現出來,到那時,后期設計更改一一對于零件的設計和供應商錯誤選擇的結果――會造成產品無法在規定日期內推出,并超出目標成本。企業必須改變設計與采購脫節的狀況,對兩者進行有效地整合。

應對產業發展挑戰

企業在面對零部件及供應商管理的固有問題的同時,高科技電子產業的飛速發展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是難于達到的目標成本,對達到低目標成本缺乏信心。

產品成本中70%以上的花費都被鎖定在設計初期,設計研發人員在決定產品最終成本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詳細的供應鏈數據,研發人員難以了解關鍵零部件及其組件的主要成本,于是很難預測新設計的成本。

研發人員也常常忽略供應商生產的局限性,這會使研發人員在不考慮供應商造成影響的情況下,在設計的后期,做出的未經規劃的、不切實際的設計。制造過程中,供應商成本的頻繁變動和大量設計的變動,代價十分高昂,同時也會影響公司對產品成本的正確預測。

其次是遵守相關的全球環境法規,研發人員在設計初期無法獲得有價值的供應鏈信息,對于許多公司來說這一問題還只是冰山一角。新出臺的各項環境法規,如Rolls、WEEE等,對于產品開發也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些規定限制了產品中有害材料的使用,為電子學、設備和汽車的回收和處置制定了標準。

公司必須公布產品原料,因此需要管理大批符合規定的數據。每個國家、美國的每個聯邦州都已經、或即將出臺自己的特定法規。要時刻關注產品所必須遵守的法律法規,并確定產品是否符合規范。失誤的代價可能非常高昂,可能導致產品召回、罰款、或無法運輸產品至某一國家。

面向環保的產品設計(DfE)要求在設計之初就要對于組份、原料管理和有毒物質有一定的認識。日趨嚴格的環境法規要求是大勢所趨,世界范圍內,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的呼聲越來越高,包括生態設計、產品可持續性、綠色采購和淘汰不符合標準的產品等。隨著人們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視,公司正從戰術性的“經營成本”方法,轉變到戰略性的DfE方法,將產品環保設計融入整個設計過程中,讓公司在“綠色產品”的設計中脫穎而出。

再次是產品周期短,結構復雜。“大規模定制”這個概念很多產品公司都不陌生,特別是那些高科技領域的公司。由于消費者要求產品更多元化,公司必須在更短的周期內推出更復雜的設計。

巨大的市場投放壓力壓縮了選擇外包合作者的過程,很可能導致錯誤的選擇以及產品生命周期后期的外包困難。供應商通常無法迅速加快復雜產品的生產,造成延遲、無法遵守規定日期以及高成本。產品日益專業化、以及制造產品所必需的供應鏈層級日益繁瑣,都增加了產品開發的復雜性,這些問題的產生都是史無前例的。

最后,由于全球外包還在繼續。不僅產品變得更為復雜,而且它們在哪里制造、如何制造也都越來越復雜。公司進行越來越多的外包創新與設計,以跟上產品需求的步伐。選擇原始設計制造商(ODM)時,公司必須決定它們外包哪些設計部分、如何保護知識產權、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協作過程。這些都是困難的決策,如果供應商數量眾多,而公司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決定,那么決策難度和復雜性則是難以想象的。公司越來越有必要減少供應商的數量,并在設計早期便對供應商進行戰略整合。這一方法也包括精心選擇低成本、有競爭力的戰略區域供應商。全球競爭導致產品價格扭曲,公司必須做出周全而成熟的全球外包決策,以保持自身競爭力。

一體化研發、供應鏈管理

整合研發與采購過程,公司可以組建一支協作團隊,確保研發人員在設計過程初期便選擇合適的零件和供應商。

整合內容必須包括為新產品服務的多功能采購團隊,其成員構成包括來自設計、制造、采購和規范部門的員工,各自發揮專業所長,為各個關鍵設計元素選擇最好的供應源。所有成員必須共同確定供應商的能力和風險,并共同選擇、認證供應商,共同確定供應商的作用并制定相應的指標。在經過整合的系統中,多功能團隊運用多方面的知識來完成全面的技術評估,并與供應商確定時間、成本和質量因素等。多功能團隊的集體智慧遠遠超過單一的研發人員,而這些團隊做出的決策能夠確保后續決策全面而周到且可以獲得收益。

公司建立正式的流程和操作準 則,以創建并分享新的設計數據,這些控制包括系統地促進并加強現有合格零部件的再利用、標準化、自動化新零件申請程序、加強零件分類和優選制造商及優選供應商定義,通過應用標準控制,你能夠獲取創建即時公司零部件記錄所必需的數據。同時,諸如環境法規和質量數據等其它數據源也可以整合到零部件記錄中去。這一記錄保存在中央系統中,其中所有的零部件信息都可以儲存或相互連接,讓所有獲得許可的使用者都可以獲得關鍵信息。

把環境數據整合到公司記錄中去,是零部件及供應商管理整合方法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

通過讓研發人員在設計初期就可以獲得環境和采購規則的數據,他們能夠立即獲得反饋,了解自己的設計是否符合規范,并能較早地做出必要的修改,而不是等到將設計傳給采購部門后再進行修改,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

研發人員通過經過整合的零部件及供應商管理程序,在選擇零件時,不僅可以參考能指標、采購和環境數據,還可以了解供應商能力、市場投放目標和目標成本等信息。

最后,通過運用整合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LM)來管理零部件及供應商管理流程,研發人員能夠在多個層面上應用零部件數據,從搜索、選擇合適的零件,到與原始設計制造商(ODM)即時分享設計。只有運用零部件及供應商管理整合方法,產品公司才能夠自如地應對如今巨大的市場壓力。

因此PLM系統必須是一個一體化的、集成的系統,管理并對所有產品開發過程進行標準化,包括詳細的設計、法規適用性及零部件與供應商管理流程等。同時,PLM作為企業級的零部件庫的唯一正確數據源,必須全面即時地儲存所有產品零部件的特征信息,使用者也可以把從外部資源收集到的零部件參考數據整合到企業記錄中去。一旦記錄在案,相關數據便使用等級分類系統進行管理。

通過快速的基于參數的搜索功能和向導式應用,研發人員和零部件研發人員能夠輕松地找到并重新利用零件。

零部件記錄還包括各種服務開發功能和幫助外包合伙人有效完成工作所需的所有信息,其中包括:

技術數據、環境數據/合法聲明、供應鏈數據、規則及分解數據、數據表/PCN及EOL告示、制造過程數據、質量信息。

在新產品誕生之初,PLM允許內部使用者以多功能產品采購團隊的形式通力協作。為這些團隊提供了管理產品設計和采購過程所必需的工具,如工作流程、里程標、任務、討論會和供應商角色控制等,

第8篇:大故宮范文

深股按所屬不同,大致可分為國資、深投、區屬、駐深四大系。在這盤深股重組大棋局中,四大系股票分別有其不同的格局。

深圳四大系溯源

深圳國資本地股,其股東多半是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國資委,二者旗下控股的公司由于歷史的原因有著本質不同。

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全國成立最早的投資管理公司,該公司成立后,管理著深圳市大部分國有企業。 該公司在1996年分離為3家資產管理公司,即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深圳市建設控股公司和深圳市商貿控股公司,其下屬的國有資產也根據不同的管理目的分散到這3家資產管理公司。

2004年,深圳市國資委正式成立,為了便于管理又將這3家資產經營公司重新組建成現在的深圳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原來這3家管理公司的資產,處于國民經濟關鍵領域的重點企業和一些在其行業內競爭力比較強的企業由深圳市國資委直接監管,一般競爭性行業內的和一些要退出的企業由新組建的深圳市投資控股公司管理。

因此,深投系和國資委系,前者在資產重組中往往采用國際招標的模式或資產置換的模式,而后者則具備向外擴張的能力。

另一個層面上,與深圳本地股相對的是外地股,又稱駐深系。從政府主導資產并購重組的角度來看,是否具備國企背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因素。

深投系:還有兩家等待處理

在84家公司中,深紡織和深深房屬于“深投系”,其大股東是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其中,深投持股深深房64.8%,持股深紡織60.6%。

實際上,因為主要管理一般性行業內和一些推出的企業,隨著國企改革的推動,“深投系”的規模在逐步縮小。此前,深能源、鹽田港、深圳機場、賽格三星、深發展等均屬于深投系,經過引進國有、外資、民營知名企業進行重組,深投逐步退出,其覆蓋的公司范圍是在逐步縮小。

“深投系”一向是并購重組的熱點,觀察“深投系”幾年來的變化,不難發現其并購重組的一些方式。

首先,國際招標的模式,即通過國際招標方式,開放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如深發展、賽格三星等。這些公司市場競爭能力強,資產質量高,經營業績優良,財務狀況良好,而且主導產業突出、有長遠發展前景,但是由于其國有股和國有法人股比重過高,因此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使得上市公司股權主體多元化和分散化。

其次,資產置換模式。對于ST中華、ST石化、ST威達等持續虧損的企業,整體上要走國有股權退出之路,通過“騰殼”,將市屬現有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如報業、廣電、自來水、燃氣、公交、物流、高新科技區開發等領域內的優質資產進行整合后,整體置換注入,迅速實現“借殼上市”。

國資系:強勢整合期待

深圳市國資委成立于2004年7月30日,一現身便將地鐵、機場、鹽田港集團,以及能源、公交、水務、燃氣等首批16家重要市屬企業的國有產權攬入懷中。

相比于深投,深圳市國資委直接監管的是處于國民經濟關鍵領域的重點企業和一些在其行業內競爭力比較強的企業,其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有農產品、深深寶、深長城、深振業和深天健等,其全資、控股的企業包括深圳市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深圳賽格集團有限公司等,通過這些公司,深圳國資委間接控股深圳機場、鹽田港、深賽格、深圳能源等上市公司。

此外,深圳市國資委全資控股的其他公司還包括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巴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糧食集團有限公司等。

這里僅將國資委直接控股的上市簡單分類為建筑系和商貿系。

建筑系主要包括深長城、深振業和深天健等3家上市公司。 這類公司主業不突出,成長性不足,但卻是較干凈的殼,不需要進行債務重組。當實施一定規模的資產置換、轉換做強主業之后,它們有望煥發生機,恢復再融資能力。

商貿系下有農產品、深深寶兩家上市公司,其中農產品持股深深寶29.5%。

農產品目前已在各地擁有實體和虛擬市場20家,年交易額達800多億元,在市場規模、成交額等各指標上均遠超其他農批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是毛利率高且穩定的業務,也是公司的核心業務,貢獻了該公司50%以上的收入,80%以上的毛利額和300%以上的凈利潤額。

整體而言,該公司有望成為國內農批市場的絕對龍頭,并持續提高市場占有率。在不斷壯大主業的同時,擁有重組兼并的實力。

區屬系:創新投將扮演何種角色

根據目前的資料,區屬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國寶安、*ST深泰、深赤灣、金地集團等公司。其中,中國寶安的第二大股東為深圳市寶安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ST深泰的第三大股東為深圳市寶安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金地集團第一大股東深圳市福田投資發展公司。深赤灣隸屬于南山區開發集團。

深圳市寶安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是寶安區政府投資設立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 至2008年12月31日止,該公司及所屬15家獨資、控股、參股企業總資產55.7億元,國有凈資產35.4億元;對外投資參股企業17家,其中,持有上市公司寶安集團7.2%和深信泰豐10.43%股權。所屬企業行業涉及供水、公交、旅游、食品、物業租賃、貿易等。

除去兩家上市公司,寶安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控股的企業包括區供銷社、海上田園、薪寶公司、資興源、寶安外經、寶安糧食、寰通公司、園藝園等13家公司,參股的企業包括寶安水務、西部公汽、寶安外貿、華南工貿、深梅友誼五家公司。

深圳市福田投資發展公司成立1983年11月29日,注冊資本10500萬元,是深圳市福田區政府唯一一家全資國有投資控股公司,總資產近28億元,凈資產24億元。 該公司主要從事股權投資、創投基金管理、科技創意園區的開發、商業物業的經營和管理等業務。擁有深圳福田科技創意產業園、深圳市福田創新資本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參控股企業。

其中,深圳創新投和福田創新投的風投角色需要留意。尤其是前者,這家國內著名的大型風投集團旗下有諸多待上市資產,這些資產與深圳股尤其是殼資源之間會否發生故事,將是未來的一道懸念。

駐深系:大公司的大動作

駐深系的公司是相對于深圳本地國資公司而言的,對于這些公司,深圳市政府不能指揮其如何重組。與前面的思路類似,根據公司的主要股東進行劃分,簡單分為央企和民企兩類。

落戶在深圳、具有央企背景的公司很多,例如招商系中的招商地產、招商銀行,此外還有中糧地產、華僑城集團、中國平安、中航系以及既像央企又大不同的萬科等。

這些公司的大股東都是背景雄厚的央企。例如,招商地產和招商銀行同屬招商系,其控股股東招商局旗下的上市公司已達29家之多,幾乎涵蓋了招商局集團的核心產業布局,并為招商局核心產業的整合和擴張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平臺。類似的還有中航地產。

華僑城集團是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之一,擁有房地產、酒店開發經營、旅游及相關文化產業經營、電子及配套包裝產品制造,截至2009年中總資產額逾400億元。

這些有著央企背景的公司,因為自身實力強,有著比較強的兼并重組的意愿和能力。比如本報上周獨家披露中國平安擬收購深發展的信息,就是一個佐證。此前,媒體就傳出深圳要引入央企進行整合的消息。 “從今年初開始,深圳先后與電子信息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深圳資深產業整合與企業并購研究員劉國宏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深圳引進央企整合,是深圳戰略轉型的開始,深圳的產業基礎和央企的資源互補性極高。”

第9篇:大故宮范文

曼谷大皇宮:

1、開放時間為上午八點半至下午三點半,有王室儀式時閉館。

2、緊鄰湄南河,是曼谷中心內一處大規模古建筑群,總面積二十一萬八千四百平方米。

3、位于曼谷拍那空縣,從18世紀到20世紀中葉,曾是暹羅王國的皇宮。也是泰國王室公定的居住地點,在所有的泰國王宮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4、仿照故都大城的舊皇宮建造的,經歷代君王不斷擴建,終于建成現在這座規模宏大的大皇宮建筑群。

5、泰國諸多王宮之一,歷代王宮保存最完美、規模最大、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宮。

6、曼谷王朝從拉瑪一世到拉瑪八世,均居于大皇宮內。1946年拉瑪八世在宮中被刺之后,拉瑪九世便搬至大皇宮東面新建的集拉達宮居住。

精選范文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日本性视频网站|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youjizz亚洲| 欧美色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国色天香社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美女脱精光给男生摸| 在线麻豆国产传媒60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手机看片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免费播放特黄特色毛片|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日本人视频jizz页码69| 健身私教弄了好多次| 日本在线观看a| 成人一级黄色片|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女人体a级1963免费|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 国产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三级黄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中文视频| 国产一级一级一级国产片| 99国产精品自在自在久久| 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A级国产乱理论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网址| 免费观看的毛片| 欧美亚洲另类视频| 小莹与翁回乡下欢爱姿势|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