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第一書記事跡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__當初選擇了大學生村官作為職業,就做好了扎根基層的準備,女大學生村官更是賦予了她服務婦女兒童的使命。孩子是含苞待放的祖國花朵,女性為社會的發展貢獻了“半邊天”的力量,她們是工作中最需要關愛、最富有真情、最讓人動容的群體,8年來,__與她們在共同成長。
20__年夏,一個瘦弱清秀的女孩兒走進了__的生活,她叫__,家住社區13組。__兩歲時,媽媽就拋棄了她,爸爸老__身材瘦弱,__年又不幸中風,最疼愛她的爺爺奶奶也在一年后相繼去世,父女兩人靠低保過日子,生活的苦難讓這個花季女孩過早長大,也造就了她沉靜內斂,勤奮頑強的性格。
__第一次到她家走訪,便為之一驚,有誰見過那用長凳搭成的搖搖晃晃的床,有誰見過那一把舊椅子就是兩個人的餐桌,有誰見過凳子上的一點咸菜,鍋里的一點稀飯,就是父女倆一天的伙食,又有誰見過,那瘦弱女孩身上穿著的破舊衣裳……眼前的事物,像刀一樣刺痛了__,小__和她同樣是女兒,而她們的生活卻是天壤之別,作為一個大學生村官,她有責任,更有信心為這對父女竭盡所能,讓他們生活得更好,哪怕只是一點兒。
老__和__說,__很懂事,從不吵著要些什么,哪怕是一頓再自然不過的晚飯,__初中時,同學們都是在食堂吃完晚飯后再上自習,但因為伙食費無法減免,__便選擇餓著肚子學,直到晚上九點多才回去自己做飯吃。知道情況后,__立即趕往學校,找到了班主任和副校長,向他們說明了情況,通過多方合力,最終解決了這一問題。
之后的時間里,__積極聯系民政和婦聯,爭取到了更多的補助,一有空便去她家坐坐,送去一些衣服、食物。記得,那是第三次去小__家,孩子照例還是沒說過一句話,但當__離開時,孩子卻將頭悄悄伸出門口,輕聲說了句:“姐姐,晚上我能去村里找你嗎?”__為之一震,對孩子說:“行啊,村里在拆遷,每晚至少也得十點回家,我等你!”晚上,小__帶著作業來了,__很開心的迎接她,卻被那幾道數學題難住了,__成績很好,一直都在班級前幾,卻有些偏科,數學是__的弱項,看著__糾結的臉__笑了,說,姐姐,沒關系,我們聊聊天吧,擰住的眉頭瞬間舒展,后來的兩個小時,她們聊了很多,原來溫暖就是靠近你,擁抱你。
婆媳不和、夫妻吵架、子女不孝……這些常見的婚姻家庭糾紛幾乎每天都會發生,有的矛盾解決在自家門里,有的卻可能由民事事件轉化成刑事事件,為社會治安埋下隱患。為了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依托村里的婦女兒童之家,__在村里建立了婦女兒童維權站,她擔任維權站長,工作人員有婦女主任,有退休的教師或干部,有法律志愿者。她們一次次如及時的春雨化解瑣事矛盾于無形,又一次次如拂面的春風挽救家庭婚姻于水火。維權站建立以來,她們村沒有一起婦女上訪、集體上訪、越級上訪案件,村民鄰里、家庭和睦,群眾安居樂業,村居治安形勢良好。前年一對夫妻因瑣事吵架后,女方打算回娘家后召集人手進行報復,得知這一情況后,__和維權站的人員主動上門做工作,分析利害關系,通過耐心勸說,女方終于放棄了采取極端手段解決問題的念頭。矛盾一朝化解,功夫卻在平時。維權站及時走訪疏導,抓早抓小抓源頭,確保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充分發揮婚姻家庭調解工作“第一道防線”作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江蘇南京,210016)
[摘要]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為例,依據創業教育的體系內容及基本要求,針對目前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實踐環節薄弱問題,提出了通過政產學研聯合,共同構建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模式,并對建立該模式的意義、所具有的優勢,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政產學研聯合構建的創業教育實踐基地模式已在實際運行中得到了檢驗,取得了較好的實施效果,期待今后進一步完善,并逐漸加以推廣應用。
[
關鍵詞] 大學生;創業教育;政產學研模式;實踐基地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5)04?0099?03
創新創業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技能為基本內容,注重實踐,其目標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型人才,在本質上仍屬于素質教育范疇。所謂創業,是指創建某一個經濟組織并對其進行科學管理,以實現創業者個人的發展目標。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所具有的品質和特性,是在創業實踐中培養出來的,包括其思維方法、知識和經驗、智慧和技能、品格和膽識等。“創業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從廣義上說,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具有開拓性的個人。創業教育注重培養個人的首創和冒險精神、創業和獨立工作的能力,包括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等[1,2]。創新創業是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大學生不僅要學習和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勇于實踐,在創新創業中不斷成長。
目前的情況是,一方面大學生有創業熱情,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經驗欠缺、實踐能力不足等原因,導致創業的成功率偏低。這是由于大學生基本生活在相對簡單封閉的校園環境,長期接受應試教育,雖然在某些技術專長上可能占有優勢,但由于對社會缺乏深度了解,不熟悉經營的“游戲規則”,在企業運營、組織協調和風險意識等方面的能力還不夠強,經常由于事先估計不足而導致整個創業計劃失敗。因此,大學生在創業前應積極參加創業訓練、積累創業知識,去企業實習(實踐)積累相關管理和營銷經驗,以提高創業成功率。
高等學校作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應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者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更加重視素質和能力培養的轉變,使學生的“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通過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意識,掌握基本創業技能,提升創新創業能力[3]。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如何有效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院校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目前創業教育模式及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與單純的知識和技能教育有所不同,創新創業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是,以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等為目的[2],它更加注重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對創新性意識和創造性觀念的培養。近年來國內許多高校為促進大學生創業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受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以及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制約,使得大學生創業的整體效果并不令人滿意。這是由于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著較多的知識和經驗、技術與資金等方面的問題;此外,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科體系和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實踐環節等許多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4]。相關外部條件的缺乏和自身條件的限制,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與水平,使大學生創新創業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
現階段,國內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于學校的整個教學體系中,導致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分離[5]。此外,國內創業教育目標設定的功利性、對創業教育理解的片面性、創業教育支撐體系的局限性以及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單一性,都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1]。因此,高校必須在創業課程設置與創業指導等方面做進一步努力,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探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方式和途徑,通過積極引導,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業知識水平。大學生應在認真學習相關創新創業知識基礎上,通過參加各種實習實踐,積累寶貴的創業經驗,不斷完善和提升創業技能。各高校通過不斷探索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目前已形成了三種比較典型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學科導向型模式、實踐導向型模式和綜合型模式[4]。
與創業教育的理論知識學習相比,創業教育的實踐環節顯得更為重要,這就需要有適合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實踐的載體。在工業生產中,按照目前的管理體制機制及其運行模式,大型企業在技術上比較成熟,其生產工藝過程及產品質量保障體系較為完善,學生在實習或實踐過程中能學到一些知識,但總體上學生的參與度不夠。這是因為大型企業現有的生產及管理體系,可保證其產品生產過程安全高效,但流水線的現代化生產,使參加生產實踐的大學生對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及產品質量監控體系難以提出更多的意見或建議,或者說由于自身原因如專業知識水平掌握還不夠系統等,導致學生在實習(實踐)過程中大多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學習,并不能完全主動參與其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技能難以充分發揮;相比較而言,中小型企業的技術準入門檻相對較低,但限于企業的生產規模較小,加上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條件限制,或由于市場競爭激烈,一味追求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以增加企業利潤,造成產品的生產工藝過程不夠規范,或由于觀念上的認識或思想上的重視程度不夠,使中小型企業在學生實習實踐安全方面的保障投入不如大型企業。此外,由于企業的生產規模小,單個企業一次性能夠容納學生實踐的人數不多,直接導致創業教育實踐的成本增加。
二、高校創業教育的改革探索和實踐
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應選擇大學生容易接受的教育路徑作為突破口,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指導和服務,教學過程應以學生的創業體驗和創業實踐為主,其核心是改革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獲取知識,由培養知識型人才向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轉變。目前,國內許多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文獻[1]學習借鑒國外經驗,構建了具有特色的“一核心、三平臺、九模塊”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形成了集“創業教學、創業模擬、創業實戰三位一體”的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長效運行機制。文獻[5]在分析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創業操盤實踐項目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途徑。山東農業大學充分發揮自身特點和學科優勢,整合教育資源,總結出“雙創四驅”教育模式,并建立了長效工作機制,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效果,對于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具有一定的示范意義[2]。
實踐表明,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是有效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現實情況是,高校、企業和政府之間還沒有形成相互協調、良性互動的構架體系。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普遍比較缺乏,大多數企業基于自身的生產考慮,不太愿意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實踐機會,使學生難以真正學到實際的企業管理和經營知識[4]。因此,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相對于大型企業,選擇中小型企業,大學生在實習實踐過程中能有更多機會參與到企業整個生產過程及企業管理和產品銷售過程。這是由于多數中小型企業在生產上還不夠規范(或未完全定型),技術上可能還不夠成熟,使學生在親身實踐過程中有機會參與到企業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以及產品質量體系認證等,能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或措施,可能直接被企業采納;另一方面,企業基于自身發展的需求或市場競爭所致,需要不斷地進行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在生產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技術上的問題,雖然學生由于專業知識掌握不夠或實踐經驗不足,在自身已有知識體系下可能還不足以解決這些技術問題,但大學生背后依托所在高校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平臺(實驗條件),有望解決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使企業與高校之間建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也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保障和途徑。
鑒于單個中小型企業的規模小,一次性可容納學生創業實踐的人數較少問題,如果能按照建立產業集群(或行業協會)的思路,將大學生分散到多個與其所學專業相關聯的企業實習,這樣一方面便于實習帶隊教師的指導及宏觀上的管理,確保整個實踐(創業教育)過程安全有效實施;另一方面,為了保證學生的實習(實踐)過程順利進行,基于政產學研聯合,共同構建創業教育實踐基地,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式和途徑。協調處理好“政府—企業—學校”之間的關系,明確三者之間的責、權、利,以政府為依托,選擇地方政府所轄區域內安全條件和生產環境較好、注重技術創新的若干個相關聯企業,建立產業集群,政府對企業的安全生產負有監管責任,政府和企業共同攜手構建,提供安全、高效的實習實踐環境和條件;學校有責任也有能力為學生實習實踐提供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上的指導,在技術上提供保障和支撐,確保學生在整個實踐過程中的參與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三、政產學研聯合構建創業教育實踐基地
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更應加強實踐基地建設,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活動環節,使大學生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創業。高校應積極探索建設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例如,創建大學科技產業園、創業示范基地和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校企聯合開展實踐教學,實現產學研相結合[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擁有一批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在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等專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學子,大學生在企業進行創業教育實踐,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的專業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大力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為了進一步深入落實高校與政府(企業)之間的全面合作意向,充分發揮學校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優勢和企業工程實踐優勢,促進學校與鎮區企業在人才培養、科技攻關、技術開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全面合作,2014 年7 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與丹陽市呂城鎮人民政府共同簽署了共建大學生實踐(創業)基地協議,雙方就大學生實習實踐(創業)基地建設達成共識,《丹陽日報》頭版進行了專題報道。鎮區企業可為大學生提供了解企業創新發展和新產品開發的鮮活教材,也為南航材料學院的教師和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提供了緊密結合實際的新思路和新途徑。
根據協議,南航材料學院選派了首批20 余名本科生來到呂城鎮所屬10 余家相關企業進行實踐(實習)。大學生到企業進行生產實踐,一方面可以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傳播先進的文化和思想理念,同時大學生真正走進生產第一線,了解企業產品的生產過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今后的學習目標和研究方向,有利于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另一方面,學生在生產實踐中了解企業在新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升級等方面的技術需求,可以為企業的發展規劃制定和技術難題解決牽線搭橋,并提供實際指導和幫助;此外,發展中的鎮區企業迫切需要招聘引進優秀的高校畢業生,學生通過在企業實踐中的深切感受,有利于他們了解企業對科技和人才的需求,真正感到有用武之地,吸引優秀大學生到實踐(實習)企業創新創業,同時也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開辟了一條新途徑。此次政產學研聯合,校企共建大學生實踐(創業)基地,打造產學研合作新模式,使政府—企業—高校之間達到合作雙贏。
生產實習(實踐)是大學生進行科技創新的不竭動力和源泉。在此次進行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過程中,大學生們的學習實踐成果豐碩。例如,有一位同學在生產電熱合金絲的企業中,親身感受了產品生產工藝的全過程:選料熔煉開坯鍛造退火酸洗拉拔光亮退火成品檢驗等。其中就合金配方設計和酸洗熱處理等工序還提出了合適的改進措施,能簡化工序,節約成本,保證產品質量。另有一位同學針對小家電生產中,其核心部件加熱器耐腐蝕性較差的問題,提出了合理的改進措施,解決了企業多年在生產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受到了實踐企業的好評。生產實踐使創新創業的思想和意識不斷深入大學生心中。已有的實踐表明,通過政產學研相結合,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建設,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開展,取得了較好的實施效果。
本次政產學研聯合構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為學校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進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嘗試,達到了預期效果。期待今后進一步總結經驗,努力改進和完善不足,使學生的創業教育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