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創新事跡材料范文

創新事跡材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創新事跡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創新事跡材料

第1篇:創新事跡材料范文

嘔心瀝血帶頭人

在西變公司,說起±500KV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的生產,不能不提到這個項目的總負責人、總工程師宓傳龍。

1999年4月12日,西變公司與ABB公司在北京簽訂技術轉讓協議和合作生產直流輸電設備合同。

宓傳龍深信能與世界著名電器公司ABB合作生產直流輸電關鍵產品,對西變公司來說將意味著向直流輸電關鍵設備實現國產化目標的邁進。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決心抓住這次生產超高壓直流產品的機遇,逐步掌握直流輸電關鍵設備的核心技術,向±500KV直流產品國產化邁進。為此,他親自帶領調研小組,對西安至宜昌三峽工地鐵路和公路運輸狀況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調查,拿出了運輸巨型變壓器令人信服的可行性報告。

他還自學國貿規則,起草和修改合同文本,從技術資料引進、人員培訓到合作生產,每一個細節都要斟酌再三,盡量使企業避免風險。就連ABB公司的專家也覺得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宓傳龍對工作的認真、心細在廠里是出了名的。一次,當他發現技術答辯資料有一處錯誤時,深夜3點多還找來翻譯進行修改,一直忙到天亮。產品開始生產了,宓傳龍更忙了。他幾乎整天都在生產現場,無論何時,只要出現問題,很快就能看到他的身影。他還帶領副總工程師冷晨、技術管理部部長李強等人經常深入生產一線巡視,隨時掌握生產進度、工藝流程和質量控制等第一手資料。一天凌晨2時,正在進行熱運行試驗的換流變壓器由ABB方提供的有載開關法蘭爆掉,變壓器油噴了出來。他得知后,立即趕到現場爬到變壓器上查看情況,并迅速組織人恢復。

為了三峽直流產品的生產,宓傳龍不知熬過了多少不眠之夜。

欲與“老外”比高低

多年的技術改造投入使西變這個有著四十多年歷史的老企業煥發了生機,但與ABB電器公司這樣的世界一流企業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為了能與ABB公司很好合作,西變人用很短的時間完成了自身的飛越。生產現場實現超凈和整潔,迅速滿足了生產±500KV直流產品的環境條件。操作工人完全適應了ABB公司的生產工藝和操作要求。

20__年12月中旬,平波電抗器進入線圈套裝工序,離ABB駐廠代表回國過圣誕節只有十天時間。沒有駐廠代表的簽字,產品就無法進入下道工序,而線圈在大氣下曝露過久就要重新干燥,影響生產進度。為此,西變公司領導決定,要趕在駐廠代表回國前完成套裝。裝配車間李炎、賀峰等6名工人接受了此項任務。參戰的6名工人頑強拼搏,精益求精,嚴格按ABB公司工藝要求施工,每天連續工作十五、六個小時,終于完成了A、B兩柱四個線圈的套裝、19道紙筒和撐條的裝配。西變人僅用10天時間就完成了“老外”24天的工作量。

為出色完成任務,在施工中,西變人始終從難從嚴要求自己,并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平波電抗器用的導線,規格大而硬,每臺線圈要焊接20__多個點,又是采用引進的高頻焊接工藝,這在國外亦被列為重點操作工序。為此,線圈車間工人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強化培訓,在廢線繞制的線圈上反復演練。換流變壓器的油箱重約40噸,西變人干這么大的油箱還是第一次。冷作車間工人迎難而上,高質量的完成了任務,這個換流變壓器油箱被ABB公司評為優等品。

20__年4月,西變公司高大的試驗廳內,數十雙關注的目光聚焦在這里,伴隨著熒屏上各項試驗數據的閃爍,各項試驗均一次性順利通過,由中國生產制造的第一臺±500KV平波電抗器在這里誕生了!

ABB公司駐廠代表贊揚說:“我們與西變的合作非常成功,ABB公司的技術在這里得到了充分應用,這是ABB公司與其他單位歷次合作生產中最有成效的一次。”

美好愿望變現實

第2篇:創新事跡材料范文

××回到父親創建的××化工建材有限公司,正值公司和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洽談合作開發“樹脂吸附法處理有毒有機化工廢水及其資源化”的研究項目,他和南京大學的教授們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為了測試實際數據,并保持數據的連續性,他和其他技術人員一起,經常從早上開始做試驗,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全身心的投入忘卻了饑餓和困乏,辛勤的勞動換來成功的喜悅。在企業放大試生產中,他不離車間,與各位技術人員及生產工人仔細觀察反應過程,堅持掌握第一手資料,很快便投入批量生產。該專用樹脂的成功生產,提高了公司的聲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20**年,此項目被中國石油和化工工業協會授予科技進步一等獎。

××公司的橡塑發泡保溫材料在市場上有較大影響,但隨著生產廠家的增加,競爭越來越激烈。××經過仔細觀察分析,認為要想使自己的產品有較強的競爭力,必須在提高質量的基礎上不斷降低生產成本。于是,××和公司的技術人員認真研究大膽提出適當改變工藝條件,把兩次煉焦改成一次性煉焦。經過反復改變投料順序,改造控制條件,終于獲得了成功,使工作效率提高了20%。

與此同時,××時刻注意著保溫材料發展的新動向,當他聽說××、××市場開始使用導熱系數小,強度大,易于施工,不吸水的擠塑式聚苯乙烯發泡保溫材料(xps)代替顆粒發泡聚苯乙烯(eps)保溫材料時,他極力說服公司領導上該項目。經公司領導商議決定成立××美佳塑膠制品有限公司,并任命××為總經理。在籌建過程中,他認真考查產品市場及設備生產廠家,進行周密細致的談判,并親手規劃廠區布局,車間設置,人員分配,把整個的精力投入于該項目。從征地到基建,訂購設備到安裝調試,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正式生產出合格產品。在擠塑板投產之初,××連續50個小時沒離開車間,專心致志地觀看生產過程。時值寒冬季節,車間內滴水成冰,××緊裹大衣,和工人們一起奮戰在生產一線。由于長時間超負荷工作,他的右腳一不小心踩到了機器的三角支架上,造成了腳底骨裂,到現在右腳一用力還隱隱作痛。為了滿足市場對聚苯乙烯保溫板越來越大的需求,××通過改造生產線和生產設備招聘一批又一批大、中專畢業生,增強企業研究開發力量,不斷擴大生產能力。

××始終把誠信建設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平臺。在他的積極倡導下,公司把誠信建設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之中,融入到企業生產經營與日常管理之中,確立誠信經營準則,明確目標,扎扎實實地穩步推進企業誠信建設。有一次,東北沈陽的客戶打來電話,說所用的擠塑板薄了0·2毫米。××查對存樣,厚度沒問題。為了查明原因,他不遠千里,到了沈陽,經查看擠塑板確實是薄了。××分析原因,原來是兩地的溫差引起了擠塑板的變化。出于誠信,公司根據熱脹冷縮原理,重新制作了加厚的擠塑板,保證了產品質量。誠信建設的開展,為公司贏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實現了企業與用戶的“零距離”同時也為企業積累了更多的無形資產。

“員工是企業的生命線”。××把員工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處處為員工著想。他主動提出改善員工的伙食,為員工修建新餐廳、聘請高級廚師,降低員工就餐費用。他還經常和員工一起進餐,詢問員工對伙食是否滿意,告訴食堂經常變換菜樣,直到員工滿意為止。他關心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投資7萬元為員工開辦了乒乓球、臺球室,興建了燈光籃球場,購買了多種運動器材,讓員工們的業余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第3篇:創新事跡材料范文

關鍵詞:裝飾材料;室內設計;現狀;建議

中圖分類號: S61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室內裝飾設計的創新是一項不斷發展的、永無止境的動態化的工作,室內裝飾設計的風格既要發揚傳統文化之精華,同時也要體現豐富多彩的時代特征,并且還要注重個性魅力的展示。這就要求設計師必須不斷更新設計理念,提高設計水平,培養設計創新精神,在借鑒過去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探索實踐,不斷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和技術,不斷進行創新,裝飾設計出新穎、美觀、溫馨、舒適的家庭居室生活環境,推動和促進裝飾設計行業的長遠發展。

一、裝飾材料屬性研究

1、裝飾材料的屬性可以從材料本身的表面開始研究

材料有質感色彩大小形狀等外觀的屬性,這些屬性所表達的內在屬性將是更加豐富的,光澤度較高的材料給人冰冷,暖色的材料給人溫暖,這便是材料的外表屬性通過人們的視覺觸覺等感受影響到人們的內在感受。

2、裝飾材料的隱喻屬性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表達方式

通常被用在文學、電影等創作作品中,在有些情況下,隱喻的屬性要比表面直觀的屬性更具有穿透力,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3、裝飾材料的時代屬性

裝飾材料與人有著密切的關系,人類學家認為,人和動物最重要的區別在于,人類是唯一的不斷依靠工具來維持生存的,人不僅能制造工具,還能制造“工具的工具”,石器時代的天然裝飾材料,鐵器時代、青銅器時代的人造裝飾材料,現代的高分子裝飾材料,當代的環保型裝飾材料,這些裝飾材料的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最有力的見證。

二、裝飾材料的應用

1、木質裝飾材料

1.1木質人造板

木質人造板是裝飾裝修中大量應用的基本材料,也是裝飾人造板采用最多的板材。廣泛用于室內家具制作的基材。由于人造板資源廣泛,成本低廉,是目前和今后應當大力發展的建筑和裝飾裝修材料。

1.2裝飾人造板

裝飾人造板是將木質人造板進行各種裝飾加工而成的板材,由于色澤、平面圖案、立體圖案、表面構造、光澤等的不同變化,大大提高了材料的視覺效果、藝術感受,因而成為裝飾材料領域中應用最廣泛的材料之一。

2、裝飾石材

2.1天然大理石

天然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為堿性物質,質地較軟,屬中硬石材,其特點是晶粒細小,結構致密,抗壓強度高,耐磨不變形,易于加工,花紋多樣,色澤鮮艷,但天然大理石的抗風化能力較差,空氣中的酸性物質對天然大理石有腐蝕作用,使它在室外易失去表面光澤,易于風化、崩裂,所以天然大理石不宜用于室外和露天的部位。

2.2天然花崗巖

天然花崗石經加工磨光后,石材的花紋晶粒細小,云母與石英細晶分散其中,形成亮光閃爍、色澤深淺有變化、斑點花紋美麗的裝飾效果,適合于室外墻面、柱面等的裝飾。

2.3人造石材

人造石材具有質量輕、強度大、厚度薄,抗壓強度高、色澤鮮艷、花色繁多、裝飾性好。被廣泛用于墻面、地面、柱面、樓梯面板等的裝飾。

3、玻璃飾面材料

3.1鋼化玻璃

鋼化玻璃具有的較好性能,裝飾工程中常被用作高層建筑的門、窗、幕墻、屏蔽及商店櫥窗等處的裝飾材料。

3.2玻璃馬賽克

玻璃馬賽克具有色澤絢麗、質地堅硬,性能穩定的特色,并具有耐熱、耐寒、耐酸堿性能。同時具有不積塵、雨天自滌、維護方便、經濟耐用的特點,較多的用于建筑物的室內外墻面的貼面裝飾工程,也可用于室內地面裝飾工程。

三、建筑室內設計的創新

1、空間組合的形式要創新

創新建筑室內設計的空間組合形式,可以有效打破以往空間環境關系的陳套,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還要取決建筑設計對新結構形式的采用以及其自身的基本條件。例如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其擴建的中央大廳,采用的是金字塔形狀,塔身是透明頂蓋,運用這種設計可使室內空間的形式發生突破性的變化,將室內和室外的環境透過透明的頂蓋相連為一體。

2、材料應用的創新

在室內設計中,建筑材料作為一個重要的元素,具有加強空間效果的作用,同時也是創新設計的主要突破口。如能將新型材料以及不同肌理的材料有機組織起來,可大大改善建筑的空間條件。通常有較多的公共建筑,其的空間設計就是通過應用多種材料組合成層次分明的空間環境。現階段,建筑材料應用的創新,首先體現在裝飾材料的選取上。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綠色觀念的不斷提高,人們提出的室內設計要求中,更注重綠色設計,更青睞綠色材料。因此設計者在選擇裝飾材料時,應該盡可能選擇可再生材料,這樣有利于材料回收循環利用,不僅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同時也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3、色彩應用的創新

現代建筑的室內設計中,色彩構成部分通常趨于鮮明,在構圖上較為大膽,有的甚至是采用大面積的元色,例如柯布西埃設計的馬賽公寓以及巴黎音樂學院等,就是運用了原色的典型設計。可見,在建筑室內色彩元素的創新上,不妨打破傳統框架,嘗試做一些更為大膽獨特的設計,不過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強調如下幾點:(1)色彩元素的運用應該以空間大小及形式變化為根據而運用。對于空間大且形式變化大的建筑,應選用深色調,這樣可有效增加室內的厚重感;反之,則應選用淺色調增加室內的空間感。(2)色彩元素的應用應以空間方位為根據來定。一般不同方位受自然光線的影響,色彩會有所不同,冷暖感存在一定差別,故可運用色彩來加以調整。(3)色彩元素的選擇應以空間使用者類別為根據而定。由于男女老幼對色彩的喜好存在較大的差別,故在選取色彩時,應根據居住者的喜好來定。總的來說,空間色彩的選擇應有針對性,應熟悉不同個體對色彩的喜好,這樣才可以和居住者產生共鳴。

四、室內設計創新的關鍵性作用

1、現實作用

可以說,人們的工作、生活和休息都離不開室內環境,室內環境對人的健康培養、性格塑造、氣質熏陶有著重要的影響。室內設計的創新,就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及精神需求,進而順應人們對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的需求。它延續著以往技術成就的結晶,體現著人類最新技術成果的發展,代表著新的審美傾向,并預示著人類生活前進的方向,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

2、理論作用

室內設計創新理論的研究對于室內設計理論研究有較大的理論意義。首先,對室內設計創新理論的研究是對室內設計理論研究的充實和深化。對于室內設計方法的研究,在理論界層出不窮,而對于室內設計創新的設計方法的研究則是本文的研究重點,這將使室內設計的研究內容得到進一步豐富,使室內設計學科的研究重點得到進一步細化。其次,把創新理論引入室內設計的研究領域,也是對創新理論的豐富和拓展。

3、方法論的意義

室內設計方法論是具體指導室內設計的理論,它和設計思想共同組成完整的設計理論。設計思想的創新是創新設計發生的前提,而設計方法的創新才是創新活動實現的必要條件。對于創新方法的研究和總結應用,將充實和完善以往的設計手法,不是對手法的盲目堆砌,而是一種發散和活用,目標始終指向室內設計的終極價值。室內設計創新方法的研究對于室內設計方法論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義。室內設計的創新和改革,已經成為當下人文科學中一個重要的板塊,它不僅是對結構、材料、技術相融合進行研究的學科,更是愈來愈針對人文思想而進行的討論和革命。

結束語

裝飾材料對室內設計作用重大,裝飾材料是空間環境的物質承擔者,材質的美只有通過與空間環境的組合才能體現出來。設計師的設計思想也只有以裝飾材料作為載體才能正確地表達出來。正確地運用它們自身的特點,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突破創新,將材質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空間的設計不斷增添新鮮感。

參考文獻

[1]郭萌;極簡主義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10.

[2]倪茹;谷娜娜;;室內設計的方法與要素[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09.

第4篇:創新事跡材料范文

一、化模糊為科學

科學以其嚴謹的實證邏輯特征,成為推進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因此,“像科學家研究科學那樣進行學習”是小學科學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因此,科學探究活動必須符合清晰、準確的要求,服從邏輯、事實,排除非科學因素的干擾,對探究材料設計和改進必須具有科學性,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和材料的選用需要經過科學的論證,必須符合科學探究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科學探究效果。但在科學教材中,有些探究活動的安排就顯得比較模糊,對學生形成科學的概念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如《聲音的變化》一課中,教材安排了四個裝水量不同,但大小相同的杯子,通過敲擊來分辨聲音的高低變化,這一實驗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杯子的材質、敲擊的部位、玻璃的厚度等,受這些因素的影響,關于聲音的高低就有了很多的觀點。在網絡上主要有三種觀點:①認為是杯子上部的空氣振動發聲,即水越多聲音越高;②認為是玻璃杯和水一起振動發聲,即水越多聲音越低;③認為是杯子上部的玻璃振動發聲,認為水阻礙了下部玻璃的振動,認為是水越多聲音越高。既然在我們科學教師中都產生了這么多的爭議,我們為什么不能調整思路,設計或改進探究材料,使它更具科學性呢?其實也很簡單,在教學中,我就準備了四個裝水量不同的試管,用紅墨水將水染紅,使學生能直觀地看出水的多少不同,然后用吹的方法使試管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這樣,吹出來的聲音是由試管中的空氣柱振動發出的,水少時,空氣柱較長,發出的聲音就較低,水多時,空氣柱較短,發出的聲音就較高。通過這樣的設計和改進,不僅材料準備簡單,實驗現象明顯,而且受無關因素的影響也很小。

二、化平淡為神奇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愛玩是學生的本能。探究材料的趣味性能使學生在無意間全身心地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去,這種沒有強壓硬灌的操作能更好地讓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組好玩的材料還能調控課堂教學,不至于教師為課堂的“紀律”而操心。尤其在城鎮小學,在學生比較多的大班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放手讓學生探究,強化學生思維的有效性,利用探究活動,特別是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探究材料,讓“興趣”這只無形的手引導學生走上認知、探究、發展之路。

如在《空氣占據空間》這一課中,教材用烏鴉喝水的童話故事引出,石子占據了水的空間,將水擠出來了,讓學生理解什么叫占據空間,再通過幾根吸管和一塊橡皮泥,在不傾斜瓶子的情況下,利用空氣把水從瓶中擠出來,理解空氣也會占據空間。但這一過程對于學生來說,首先《烏鴉喝水》的故事學生早就熟知了,對學生缺乏吸引力;其次用空氣將水擠出來的過程,較為抽象,學生的興趣也不大。因此,在實際教學的引入環節中,我將放置在泡沫上的蠟燭點燃,放置在水面上,然后用倒扣的杯子壓入水中,點燃的蠟燭隨著教師的按壓逐漸下降,當水面漫過燭焰時,學生發現燭焰并沒有熄滅,蠟燭在水面下燃燒著。學生的興趣充分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思維被放開了,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到了實驗上,都想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通過一組簡單的探究材料,就能很快地將學生引入學習,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心理,激起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和欲望,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化繁雜為簡便

小學科學探究實驗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貼近學生的實際,準備簡便,易操作。但現行科學教材中呈現的個別探究材料不僅準備麻煩,而且在操作過程中還會出現各種問題,操作程序更復雜或者影響實驗效果。

如在《做一個鐘擺》這一課中,教材已經用插圖的形式告訴教師,實驗材料選用木條和金屬圓片,可事實上木條和金屬圓片并不是很理想的實驗材料。一是木條重量輕,受空氣阻力相對較大,對擺的影響也較大;二是金屬圓片很難固定在木條上,如果用螺絲固定,則改變金屬圓片的位置比較麻煩,不僅浪費探究時間,而且給學生的操作帶來麻煩。怎么辦呢?該如何設計和改進呢?我就采用金屬尺和磁鐵來進行實驗(圖略),但研究后發現金屬尺比較寬,對擺的快慢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我又用了鋼鋸條,并用它代替金屬尺。實驗表明,鋼鋸條較教材中提示的木條和塑料棒更具結構。一是鋼鋸條擺動時受空氣阻力的影響相對較小,二是鋼鋸條長度也比較符合對擺錘探究的需要,三是鋼鋸條兩端的小孔可以用來綁擺繩。但也有問題,一是有鋸齒不安全,二是磁鐵吸在上面容易滑動。而且鋼尺風阻比較大,擺動的時間較短,如果要測試一分鐘的擺動次數就有點困難,另外也會產生鋼尺旋轉現象,影響擺動。最終我選擇了空心鋼管,然后在鋼管上配上環形磁鐵,利用環形磁鐵套在鋼管上來調整擺錘的重心,經過這一系列的調整,擺動的時間可以持續一分鐘以上,而且還不會產生旋轉,擺動很穩定。

四、化無形為有形

在《土壤中有什么》一課的備課活動中,杭州市教研員徐春健老師認為:“科學探究活動在一定層面上來說其實是對材料的比拼。”在《空氣占據空間》一課中,由于空氣是無色、無味、無形的,給學生的研究帶來很大的難度,如何將無形的空氣轉化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對象,就成了本節課教學的難點。教材安排了杯子入水,杯底紙巾不濕的實驗。這個實驗比較簡單,材料單一,便于操作和分組實驗。但作為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理解紙巾不濕與空氣占據空間之間的因果關系,講起來有些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如果調整才能將無形的空氣轉化為有形,促進學生理解空氣占據空間呢?

如圖1,我首先用一個底部有小孔的杯子倒扣水中,讓學生觀察杯子的情況,由于空氣是無色無形的,而水也是無色的,學生很難發現杯中是否有空氣的存在,我就在杯中放置一個紅色小球,再倒扣壓入水中,觀察紅色小球的位置,推斷杯中的情況。學生發現小球在水槽底部的原因是杯中存在空氣,小球沒有浮起來。而后又將杯子底部小孔的塞子拿掉,小球慢慢浮上來了,說明杯子中的空氣在逐漸地被水排開,水占據了空氣原來占據的空間,最后我又讓學生探究,先將杯底的小孔用塞子塞住,利用吸管和氣球將空氣灌入杯中,空氣又開始占據被水占據的空間,小球又慢慢地回到水槽的底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充分利用材料這一無形的手將無形的空氣轉化為有形,有效解決了空氣能占據空間這一難點。

設計精巧的探究材料是提高科學探究成效的重要保障,設計簡單、實用、安全的科學探究實驗材料是每一位科學老師不斷的追求。從《空氣占據空間》一課的材料設計過程發現,科學實驗探究材料需要我們教師有一雙善于發現的慧眼,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進行設計和改進,將學生探究中的一些難以直接觀察、無形的現象轉化為有形,從而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五、化片面為全面

在小學科學教材中,安排了很多的探究活動,其中有些探究活動只研究了相關知識的某一個方面,學生獲得的知識不夠全面。如五下科學《運動與摩擦力》中,教材只研究了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量、接觸面的光滑程度之間的關系,但在后面《設計制作小賽車》一課中,又出現了賽車為了增大摩擦力,將輪胎做的很寬,因為摩擦力的大小還和接觸面的大小有關,因此為了讓學生全面掌握知識,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將片面的、不完全的知識補充完整,以滿足學生的探究需要。

如在《光和影》一課中,教材安排了用手電筒照射距離墻面不同遠的三個木塊,在墻面上比較影子的不同,教材的活動設計是在光源和屏的位置固定的情況下,只改變遮擋物的位置讓學生進行探究。其實影子的變化不僅僅與遮擋物的位置有關,也與屏和光源的位置有關,改變光源和屏的位置,也會影響影子的大小。教學時,我在研究教材、理解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設計了分組實驗材料幫助學生理解和探究(如圖2)。

其中這三者之間的距離可以自由調節,遮擋物處還能自由轉動,以調節光源照射的角度。這組材料的設計,不僅可以隨意改變這三者之間的距離,而且還可以自由調節光源照射的角度。實驗安排了三個方面的探究活動:活動一,遮擋物和屏不動,只移動光源的位置;活動二,光源和屏不動,只移動遮擋物的位置;活動三,光源和遮擋物不動,只移動屏的位置。這三個活動由小組合作來完成,在活動前提醒學生:在改變一個因素的情況下,其他因素不能改變,再用一張填空式的記錄表實驗記錄表幫助學生歸納和概括實驗的發現,降低了學生探究的難度,能使學生用科學的語言加以歸納和概括。通過對材料的這一設計和改進,使學生不僅知道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的位置有關,還與光源和屏的位置有關,獲得較為全面的知識。

六、化抽象為直觀

小學科學課是從三年級開始設置的。從認知水平說,三四年級的學生開始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學生思考問題仍然主要依賴于具體形象思維。到了小學高年級學生出現了一定的抽象思維,但這時學生抽象思維只是初步的,很不成熟,具體形象思維仍占較大的優勢。在小學科學教材中,有很多關于地球與宇宙的知識,由于小學生空間想象能力不足,對于小學生來說就顯得非常抽象,因而在科學課堂中,往往會采用一些模擬實驗的方法,化抽象為直觀,讓學生通過模擬經歷知識得到的過程,真正理解知識。而在這一過程中,探究材料的設計與改進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在《證明地球在自轉》一課中,從擺的擺動方向為什么會發生偏轉來證明地球在自轉,因為這一問題本身含有非常抽象的科學原理,而這一點對于小學生來說,就會覺得難以理解,因此教材安排了一個模擬實驗(圖略),用鐵架臺做支架,掛上擺,將鐵架臺和擺一起放到一個圓底盤上,先讓擺前后來回擺動起來,再緩慢而平穩地轉動圓底盤。當圓底盤轉動后,觀察擺擺動的方向是否改變。這一探究實驗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用鐵架臺來做擺的支架,不方便,而且很難將擺錘放置在圓底盤的中心;二是轉動底盤時很難做到平穩,速度忽快忽慢,影響到擺的平穩。怎么樣才能讓擺在圓底盤上靈活而又平穩地轉動呢?我在底盤下方放置一個輪子,像大圓桌底部的滑輪一樣,讓底盤能自由而平穩的轉動,然后在底盤上放置一個門字框,將擺捆綁在門字框的中間,這樣就使擺錘能懸掛在底盤的正中央。利用身邊的簡易器材來創造性的設計和改進探究材料,讓學生利用這一組材料進行探究,材料很簡單,實驗現象很明顯,效果也很好。

七、化粗糙為細致

“目標決定課堂成敗,細節成就課堂完美。”不知道是誰最先說過這一句話,但這一句話確實對課堂教學做了一個很好的詮釋。如《聲音的變化》一課,教材用一塊釘兩個釘子的木板和一根橡皮筋,盡量用同樣的力度撥動松緊不同的橡皮筋,觀察松緊不同的橡皮筋的振動狀況有什么不同,并描述聲音高低的變化,從而建立物體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越高,頻率越慢聲音越低的概念。但這一組材料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橡皮筋發出的聲音較弱,難以聽清;二是調整橡皮筋的松緊難以掌握;三是用同樣的力度撥動橡皮筋難以控制;四是觀察橡皮筋的振動速度很難。在教學這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概念,我精心設計和改進實驗材料,在有合適材料的基礎上,再精心設計教學活動,不斷調整,向細節要完美,逐步走向成功。

在教學時,我為每組學生提供一組材料(圖略),是一根帶發聲盒的橡皮筋以增大橡皮筋發出的聲音,在橡皮筋的一端還設置了調節旋鈕,自由調節橡皮筋的松緊,再將橡皮筋拉到盒子邊沿來控制撥彈橡皮筋的撥彈力度。學生實驗后我發現學生能體驗到橡皮筋松緊的變化影響了聲音的高低變化,但無法比較前后兩次松緊不同的橡皮筋振動速度的變化,到底那一種情況橡皮筋振動速度快,分歧很大,最后只能是老師硬性地強加給學生,這對學生的觀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而如果在這里老師能硬性地強加給學生,那又何必讓學生去探究呢?難道學生的科學探究真的就是一個走過場嗎?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在學生匯報交流中出現分歧時,出示了一根3米長的橡皮筋,用長橡皮筋演示松和緊時橡皮筋振動的快慢,不僅很直觀,對比也很明顯,使橡皮筋的振動速度問題終于解決了。

第5篇:創新事跡材料范文

綠色施工作為建筑全壽命周期的一個主要階段,關于建筑業節能減排具有主要意義。值得幸虧的是,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存眷綠色施工并付諸實踐,綠色施工獲得了必然的效果。中國建筑業協會積極推學習建業節能減排和科技提高工作,開展了創立“綠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動,一批優異的企業走在了前列。

新技能是綠色施工的主要支撐

會上,建工一建、中建八局等8家大型建筑施工企業引見了“十二五”時期探究綠色施工治理形式、使用節能減排新技能的經歷。無須置疑,技能、治理創新是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關鍵。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立部推行的新技能中有良多能完成資本節省、進程潔凈、綠色環保的好辦法。記者調查到,藍色港灣工程基本悉數采用了跳倉法施工技能,作廢了后澆帶,混凝土不摻加任何膨脹劑和抗裂纖維,節流了費用。專家透露表現,采用高強度、高標號混凝土可以減小構件的截面尺寸,減低河砂、外加劑、粉煤灰的運用量,削減資本的耗費。模板支撐采用鋼筋廢料制成,可節流模板支撐的鋼管、扣件用量,削減鋼材資本的耗費。

記者調查到,被列為“全國第一批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全國組織干部學院工程就是以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相結合,到達節能減排的目的。該工程在節能方面采用太陽能集熱系統,集熱器均勻每日制取熱水總量48噸,夏日空調冷源和冬天建筑采暖熱源采用地源熱泵系統,既不用耗化石燃料,又防止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削減了冷卻塔等隸屬設備,大大降低了情況污染。在節水方面,工程采用了生物速分法進行再生水處置,在傳統工藝的污泥措置問題上,克制了情況單一的問題。這個項目標特點是在設計、建立、運營進程中,集成運用多種綠色技能,完成建筑全生命周期內的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

施工企業要注重綠色項目治理

在會上,綠色項目治理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因為施工現場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會聚地,施工進程的治理是其主要的一環,是綠色項目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在施工進程中,不只要完成平安、質量、進度目的,還還要完成情況目的。施工企業在倡議綠色施工進程中發揚的是主導的效果。

電建三公司的王佐以為,施工企業應該改變觀念,將“綠色施工”理念貫串于企業治理全進程。他以為企業是追求經濟效益的群體,綠色項目治理是順應生態市場經濟的產品。首先,施行綠色項目治理的進程相同是節能降耗的進程,而節能降耗的進程是節流資本、削減污染的進程,也是節流本錢、進步效率的進程。其次,綠色項目治理既符合情況監理的要求又削減對情況的毀壞,還改動了社會大眾及業主對施工企業“現場像國場”、“灰塵漫天揚”的不良印象,然后降低人們對工程的惡感度,預示著企業能夠取得更多的市場時機和響應的利潤報答。“綠色項目治理”應運而生,要完成“綠色施工”就必需自動把情況要素歸入企業計謀中,將渙散的情況要素集中治理,將綠色治理與技能創新相結合,進步企業的治理程度。

要深化推進、標準綠色施工

第6篇:創新事跡材料范文

今年初,洗選中心開展創建“學習型、效率型”生產指揮體系工作,對我來說是一群的問號:為什么要搞“雙創”工作?原本調度業務就比較繁多,“雙創”工作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我在思索的同時,積極配合著班組的“雙創”工作。我認為“雙創”的根本意圖是為了完善生產指揮體系,更好的指揮生產,實質上是將生產與工藝、與煤質緊密的結合在了一起,以最終實現“提質增效,生產潔凈煤炭”的目的。煤炭市場日益疲軟,也波及到我們的公司。自然界的“進化論”就是優勝劣汰的過程,我想,如果自己站在原地不前進,別人就會超越我,而我就會成為那個被淘汰的人。于是,我想在“雙創”進行時,努力一次,在業務技能技巧上多積累些經驗,多積累些生產指揮常識,豐富一下自己,在優勝劣汰時也給自己增加一些底氣。

隨著廠部“雙創”工作的開展,我認真學習班組長下發的“每日一題”的內容,其中包括了工藝煤質生產機電等方面理論常識。以前只是片面的認為作為一名調度員只掌握工藝方面的常識就可以了,到現在,我才知道,要想作為一名好調度員應該方方面面都了解與掌握。其中機電方面關于設備結構組成對于我而言比較陌生。我們的調度副主任擔任過庫房管理員,遇到機電方面的每日一題,我就向我們的副主任請教。學以致用,后來,遇上生產故障,崗位工辨別不了的機電故障,我憑著積累的經驗和學習到的機電常識告訴崗位工大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當自己遇到其它不懂的問題就和同崗人員互相討論,以加深記憶。下現場學習時,把自己平時指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帶著疑問深入現場,自己看不懂的,就向崗位工請教,同時把從現場發現的問題用圖片的形式記錄下來,把這些圖片用在“創意一輪”PPT制作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收獲。在整個“雙創”風的牽引下,我重新有了學的思想與意識。

廠部開展“雙創”工作已一個季度有余,我對“雙創”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平時,我們副主任經常給我們貫穿的是當前的危機意識和競爭思想。在當前形勢上,“雙創”的實施似乎給了我們所有生產指揮系統成員一個警醒,也給了所有人可以長久存在于本崗位上的一條捷徑。“創學習型”生產指揮體系,目的是為了提高所有我們調度員的業務技能技巧,強大自身素質;“創效率型”生產指揮體系,是為了發揮調度原本所具有的職能,也是在幫助和促進我們的行事與決斷,另一方面也促進著車間檢修效率與生產效率的提升。

第7篇:創新事跡材料范文

關鍵詞: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聚丙烯腈基碳纖維;中間相瀝青基碳纖維;碳纖維復合材料;芳酰胺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中圖分類號:TB332 文獻標志碼:A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Fibers and Composites in the World

Abstract: Currently, the world high-performance fibers and composites circle has formed a five-polar pattern led by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EU, China and Russia and meanwhile emerging economies start to play emphasis on developing high-performance fibers and composites. This paper, by taking polyacrylonitrile carbon fiber (PAN-CF) and carbon fiber-reinforced plastic (CFRP), mesophase pitch-based carbon fiber (MPCF), aramid fiber (ARF) and ultra-high-molecular-weight polyethylene (UHMWPE) for examples, makes an overview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global high-performance fiber industry based on case study. It points out that China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echnology and make profound study on related applications and markets, so as to realize high-efficiency, high-performance and low-cost production of high-performance fibers.

Key words: high-performance fiber; composites; PAN-CF; MP-CF; ARF; UHMWPE

當前世界高性能纖維與復合材料領域已形成美、日、歐盟、中和俄的五極格局。其中,美國保持在主要高性能纖維與復合材料高端領域的強勢,支撐其在航空航天和軍工領域的獨特優勢;日本的高性能纖維產業化品種最全、質量上乘,近年來先進復合材料發展迅猛,形成后起之秀;歐盟有幾種高性能纖維如聚酰胺酰亞胺(Kermel)、酮酐類聚酰亞胺(P84)纖維等都是獨有的,大絲束碳纖維和超高相對分子質量聚乙烯纖維(Dyneema)處于領先水平,產業用先進復合材料保持優勢,特別是在飛機、風電、汽車和軍工領域。

我國近年來在中央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高性能纖維與復合材料產業發展很快,研發和產業化品種較全,少數品種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玄武巖及聚酰亞胺纖維已具有國際競爭力,復合材料設備先進,推動了諸多產業、航空航天和軍工的快速發展;俄羅斯的高性能纖維和復合材料基礎研究扎實,擁有幾種獨有的世界領先的高強高模纖維,如SVM、ARMOS、RUSAR、Artec等芳雜環類有機纖維和數種耐高溫纖維,但產業化水平較低。

除此之外,近年來新型發展國家開始重視主要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發展,如印度、沙特、伊朗開始發展碳纖維,巴西的區間飛機產業相當發達。

1 聚丙烯腈基碳纖維(PAN-CF)及復合材料(CFRP)

1.1 發展近況

1.1.1 美國

美國Hexcel(赫氏)公司在先進復合材料(ACM)產業的領先地位,表現為:擁有從PAN原絲、碳纖維、織物、預浸料、樹脂體系、粘合劑、復合材料直到航空航天、國防和工業領域如風電葉片等復合材料制品的全套產業鏈;可垂直整合相關產業的供應商,以更好地控制成本、質量和產品供貨,可為全球客戶提供所需的設計方案;生產供上述應用領域所需的碳纖維、對位芳酰胺纖維、玻纖及其混雜織物和非織造布等。

Hexcel擁有10種牌號的PAN-CF,其中IM10的拉伸強度和模量各為7.0 GPa和308 GPa,屬世界領先之一。Hexcel的Primetex ZB碳纖維加工織物,可使絲束均勻平鋪,因此可織成薄而輕的擁有均質外觀的各種織物,確保有更好的力學性能和減少孔隙。共有53種碳纖維織物結構、12種航天級CF織物結構、18種商用CF織物結構、17種熱處理的平織CF布、4 種防雷擊CF織物、6 種CF和Kevlar等的混雜織物及 2 種特種織物。

美國Cytec公司除擁有從PAN原絲、CF、織物、預浸料及復合材料制品的完整產業鏈外,還擁有400 t/a的中間相瀝青基碳纖維(MP-CF)及下游制品,其中Thornel K1100的MP-CF模量高達965 GPa以上,居世界領先。

美國復合材料織物(CFA)公司是專業生產碳纖維等織物的老企業,產品已應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結構、風電葉片、船舶、汽車、體育用品和國防領域。

美國Innegra技術公司生產高性能聚烯烴纖維(強度 8 cN/dtex或667 MPa)“Innegra S”及其混雜纖維“Innegra H”,混雜對象有標準模量碳纖維、玻纖和玄武巖纖維。Innegra S與CF的質量混合比為26/74、41/59、34/66或28/72。

美國Concordia Fibers公司自1920年起便專業設計和開發各種工業紗和纖維,如碳纖維、可生物吸收纖維、陶瓷纖維等,用于生產多種工業織物,供作復合材料、濾材、動力傳送帶、氣囊等。該公司還生產先進復合材料用的精確加捻碳纖維(圖 1)、CF/PEEK混雜纖維(圖 2)、CF和PPS纖維的混雜編織繩(圖 3)、CF/尼龍纖維混雜紗編織的網球拍柄(圖 4)及FF/PPS混雜纖維編織物制的異形管(圖 5)等。

美國Cytec Engineering擁有從丙烯腈、原絲、碳纖維、織物、預浸料到復合材料制品的全套產業鏈,并擁有全球強度和模量最高瀝青基碳纖維K1100。Cytec生產風電、海浪發電及潮汐發電用的碳纖維、織物、預浸料、薄膜粘合劑、可重復使用的軟模具、真空袋組件等,包括上述葉片的CFRP結構梁和蒙皮。在船舶應用方面,Cytec可提供CF與酚醛、氰酸酯、雙馬來酰亞胺和乙烯酯的預浸料,阻燃復合材料等產品。在汽車用途方面,Cytec可提供輕量、高性能、價格合理的多種材料解決方案,耐高溫、抗沖擊的CFRP結構材料、車體板材和各種具體部件;在軌道交通方面,Cytec可提供制備CF預浸料所需的模具硬件用模具材料等;在國防和防彈領域,Cytec可提供防彈、防爆和結構用途的各種CF預浸料、樹脂膜、結構粘合劑、真空帶系列組件及天線罩和頭盔。

美國Sigma MX公司專業生產多軸CF紡織品,在英國Cheshire和上海有分公司,織機由德國LIBA(利巴)引進,可生產多達 9 層織物,每層寬度達2.54 m,由克重為100 g/ m2的層材以不同方向組成(圖 6)。同時生產再生CF織物,用于增強熱塑性聚酯,應用于汽車、體育休閑用品和能源領域。

美國創造新復合材料工程公司(ICE)專業生產先進復合材料用編織預成型體、手工鋪放/針刺預成型體、RTM和VARTM模塑組件,可制得最佳性能和最低成本的產品。其產品包括CFRP飛機結構和二次結構、翼間支柱和支架、航天和衛星結構件、各種船只設計制造、自行車部件、滑翔機結構件、汽車傳動軸、懸置控制臂、結構撐壁、防碰撞結構件及座椅結構件(圖 7)。

美國ATK公司專業從事航空航天和軍工部件的生產,有50年的復合材料創新經驗,其產品包括F-22猛禽戰斗機和F-35閃電Ⅱ戰斗機部件,直徑 4 ~ 5 m的航天器如Delta IV、Atlas V和Ariane V等400多個各種復合材料部件的生產。此外,該公司還生產商用飛機的FRP縱梁、框架和發動機葉片殼體等( 圖 8)。

美國B/E航天復合材料公司是專業設計和制造高精度復合材料部件的廠家,其產品包括熱固型預浸料的壓制和氣囊模塑,先進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壓印、纏繞部件和結構件的加工、組裝和分析表征等。

美國軍隊航空和導彈研發與工程中心AMRDEC是負責將政府技術、資產、試驗設備等向非政府機構轉移并實現商品化的機構,其業務包括專利技術的轉讓,與其國內合作者開展合作研究、協助小型企業開展創新研究和承擔測試與工程服務等。

美國PlastiComp公司是專業從事設計、分析、CFRTP母粒制造和模塑物生產的企業,除長碳纖維(LCF)和玻纖(LGF)增強N-66、N-6、PP、PU、PEEK和TPU半透明系列樹脂外,還有對位芳酰胺纖維和不銹鋼絲及其混雜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產品。

第8篇:創新事跡材料范文

關鍵詞:室內設計;建筑裝飾材料;創新運用

0 前言

建筑裝飾材料樣式繁多,根據不同的設計,需要在室內設計中得到廣泛的靈活運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裝飾材料也越來越符合當下人們的生活和審美需求,同時裝飾材料的使用價值和生活實用性,成為室內設計中必不可少的素材。室內設計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設裝飾材料的使用性能、形狀、質感、色彩、尺寸和圖案等因素的合理搭配和靈活運用。所以對建筑裝飾材料的有效選擇和靈活利用,是室內設計成敗與否的關鍵問題。有效準確地掌握裝飾材料的特征,是室內設計師在進行設計創新和建材審美上的創造發揮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室內裝修設計中,設計師將自己對建筑材料的性能的有效把握,對材料的施工工藝進行靈活運用,利用別具一格的構思,將材料的使用價值和裝修設計的藝術感進行巧妙的結合。這種在裝飾材料上的創新性應用途徑,不但可以使裝修設計效果更接近理想化,還有利于創造全新的室內空間環境,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裝修設計成本。關于室內設計中創新運用建筑裝飾材料的途徑,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論證。

1 靈活運用建筑裝飾材料的使用價值,創造新的組合方式

建筑裝飾材料種類眾多,但是不同的種類,有自身不同的屬性、特點和功能,在之前的室內設計中,對材料的性能使用比較單一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室內設計缺乏創新性。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室內審美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裝飾材料也在不斷地更新,不斷適應著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在新型的裝飾材料中,增添了許多新型的工藝,材料的使用價值和利用潛力都在不斷地提升,給室內設計創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要想進行有效的室內創新,設計師對裝飾材料的使用價值在掌握和不斷挖掘,是其進行創新的前提條件。設計師在對材料進行利用時,要充分挖掘材料的使用潛力,使一些老舊的材料也能在創新中得到有效利用,形成新的利用方式。比如,將傳統材料的質感、圖案、色彩等進行靈活的搭配和設計,并根據設計所需進行一定的改造和完善,就能使傳統的舊材料展現出不一樣的風采。另外,隨著社會的發展,裝飾材料在不斷的更新中,設計師應及時對更新的材料的特點和使用性能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便于在室內設計時,能夠對其進行靈活的運用。同時,還能將更新的裝飾材料和傳統的舊材料進行有效的結合利用,將設計的構思與消費者的需求緊密結合,激發出設計師巧妙的創造力和全新的裝飾材料組合方法。比如,設計師通過觀察和構思,將常規的結構材料換成了裝飾材料,并取得了令人驚訝的設計效果。例如在很多商鋪的裝飾中,我們可以還看到很多用普通竹條做的裝飾材料,竹條自身的質感和韌性,展示了一種全新的造型與審美價值。

2 對傳統材料進行靈活利用,創造新的設計效果

在裝飾設計時,設計師通過對傳統材料進行靈活的運用,可以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設計效果,讓裝飾材料的潛力不斷得到發揮和完善。在室內設計中創新應用建筑裝飾材料,并不是隨意胡亂搭配,只求怪異。而是對其進行的創新利用,應合情合理,并能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設計效果,引領設計潮流。它是在對裝飾材料和設計理念上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想象,將材料進行了合理大膽的利用,使材料的性能特點和設計理念進行巧妙的融合,并展現出一種嶄新的裝修效果。在對裝飾材料進行創新應用時,即便是傳統的裝飾材料,也可以在與眾不同的利用方式中,展現出其不同的審美價值和裝飾效果。設計師通過對眾多裝飾材料的特性了如指掌,并將其特性與風格按照自己的設計意圖進行靈活的運用,將材料的工藝和性能不斷地挖掘,可讓其展現出別具一格的裝飾形式。比如在衛生間的棚面裝飾中,可利用防水石膏板對其進行裝飾,既可達到防潮的作用,又在設計上保證了其整體性和連貫性。在室內設計中,設計師可將理智與情感進行有效的融合,利用裝飾建材創造出不一樣的裝飾模型。例如,在對現代書架進行裝飾時,充分利用了書籍和木頭的內在聯系,將書架設計成了意象型的樹木狀,這不僅更新了以前的室內裝修風格,還表達了熱愛書籍、保護森林的內涵,類似這種創新型的裝飾設計效果,將傳統材料進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情感的融入,更具生命力,它充分展現了物與物和物與人之間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并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設計效果。這正是室內裝飾設計中對裝飾材料進行創新應用的形式之一。

3 在設計中將建筑裝飾材料與光和色完美結合

在室內設計中,創新運用建筑裝飾材料,不僅僅是各類建筑裝飾材料之間的搭配組合,還包含了建筑裝飾材料與所裝飾的環境之間的融合度,尤其是與環境中光與色的結合,一起創造出別具一格的裝飾效果。在室內設計中,要考慮設計環境的整體性,其中建筑裝飾材料,環境中的光與色還有影,都是裝飾設計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充分滿足了裝飾的實際功能之外,還要考慮整體裝修裝飾的美觀、文化內涵和情感表達,這樣才能讓裝飾更富有生命力和活力,讓人覺得親切。所以在裝飾中,要使建筑材料與不同環境的光與色結合在一起,從而產生與眾不同的質感和獨一無二的視覺效果,因為裝飾材料本身具有紋理、冷暖、光澤、粗細等特征。比如:裝飾材料中的玻璃材料,放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有著不同的視覺效果,用不同的燈光布置,就可營造出某種特需的氛圍,既多種多樣,又靈活變幻。例如:衛生間洗手臺的光線設計樣式眾多,但主要以功能性為主,也可在鏡子上方或周圍安裝不同功能的射燈或日光燈,以便于梳洗。在室內的淋浴區,可選用吸頂燈放在天花板上進行照明,以便于沐浴;同時,也可使用較低照射度的光線,從而塑造一種溫馨浪漫的感覺。

4 結語

在室內裝飾設計中,對裝飾材料的創新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設計師的靈感與天賦,所以在對材料的創新運用中,設計師對材料的了如指掌,以及獨一無二的審美觀念,深深地影響著建筑裝飾材料得靈活運用。設計師只有具備深厚的設計功底和創新意識,才能將建筑裝飾材料的性能發揮到極致,呈現一種嶄新的裝飾視覺效果,不僅能有效滿足人們對材料的實用需求,更可以營造出具有個性化、情感化,并充滿文化內涵的室內空間。在對材料的創新設計中,設計師應不斷與時俱進,了解更新材料,并有效完善裝飾材料,大膽思維,突破想象,不拘于常規,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和對藝術的靈感,不斷發揮自己的創新精神,讓室內設計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 葛魯君.建筑裝飾材料在室內設計中的創新性運用[J].輕工標準與質量(產品設計與應用),2013(1):61-64.

第9篇:創新事跡材料范文

【關鍵詞】創新人才培養;纖維材料類;教學改革;實踐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對各類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其中纖維材料在各行各業中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材料。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纖維類材料發展迅猛,新材料、新工藝層出不窮,如各類高性能纖維材料、生物質纖維材料、超仿真功能性纖維、差別化纖維及環保型綠色纖維素。纖維材料的應用從傳統的紡織、造紙擴展到交通、生物、農業、環保、醫療、建筑等各個領域[1]。隨著材料之間的復合化以及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纖維材料技術成為多學科交叉、滲透的一門綜合學科。近幾十年來,我國的纖維材料類專業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傳統機械的灌輸型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對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的高素質材料類專業人才的需求。如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對我國高等教育和高等學校提出的新要求。近年來,我院纖維材料類專業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應用開發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為目標,探討和實踐適合的靈活多變的人才培養模式。

1 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教育理念

創新能力是創新活動得以實現的重要因素,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創新能力。我國大學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創新啟蒙教育以及傳統文化的影響,落后的教學理念以及缺乏創新的教學方式,使得我國大學生習慣于跟隨性學習,創新意識淡薄,缺乏主動性。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創新教育應把教學看成是一種不斷創新、生成的過程[2]。改變現行的“填鴨式”教育方式,樹立全新的現代教育理念,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以及創新能力。避免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創造更多的開放式教學過程,留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發展的教育環境,教師在傳授知識同時不斷引導和啟發學生去思考、主動探索,并積極參與智慧性的挑戰活動,通過調動自己的經驗和發揮創造力,將外在的知識進行選擇、重組,使自己的認知結構得以改善。在評判過程,不再是對知識掌握程度的單一評判標準,更加關注創新,注重全面發展,進行多元評價。以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造性和想象力、實踐動手能力。

2 構建合理的理論課程體系,優化課程內容

目前我國高校大部分存在著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學定位不高、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不更新等問題。我國高校大多數專業課程設置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系,相鄰學科和交叉學科的設置不夠,學生接觸各學科發展前沿的機會較少,知識更新較為緩慢,沒辦法又不向知識經驗豐富的教師或同學請教,不重視相關學科知識的遷移。材料類專業課程設計方面,充分體現纖維材料科學的應用性、多學科交叉、滲透和綜合以及迅速發展等特點。因此需要加強本專業與其他相關專業之間的交叉與融合,纖維材料不斷推陳出新,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促進課程與實踐教學體系創新。例如紡織纖維材料已從傳統的服用擴展到建筑、農業、環保、醫療等應用領域,成為纖維科學與工程與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與技術、復合材料、生物與組織工程材料、表面與界面科學等多學科交叉且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面對新的形勢,除了專業知識以外,涉及的纖維材料領域基礎知識如基礎物理、基礎化學、電工電子,高分子物理和化學等需進一步加強和拓展。紡織新材料現有資料歸納得較多、較雜,系統性不強,而且內容繁多。在有限的課時中需在較短的篇幅中高度概括介紹各種新型紡織材料的基本概念、工藝以及相關的前沿應用,激發學生對新材料的濃厚興趣。跟蹤紡織新材料國際前沿研究成果,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更新教學內容,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紡織新材料的前沿研究結果基本同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適應材料科學發展的能力。

3 多樣化的創新教育教學方式

在新的教育模式中,改革過去單一枯燥的教學形式和方法,研究探索了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1)通過電子教案和網絡課件,用計算機多媒體來豐富課程內容和表現形式,變傳統的黑板式教學為黑板和電化教學相結合,使過去因沒有實物對象而抽象難學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通過電教市場上購置的多部專業電教錄相片,或在網絡下載一些工廠實踐操作的場景,這些專業電教錄相片使學生對于晦澀難懂的知識通過自己的視覺和聽覺更直觀的獲取知識,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例如纖維紡成紗線的過程,通過電教片,學生能很快了解紡紗機械及織造機械的工作原理、機械結構、主要機件的作用。

(2)進行案例教學。強調案例分析,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完織造學基本原理后,提出工廠中的實際案例,例如我院與廣德天運無紡有限公司產學研項目廢舊服裝綜合利用技術開發項目立項原因,生產有什么問題?如何解決?最后告訴學生企業是如何解決的。參與教師通過實踐中的研究心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講解有關理論,課后學生則通過自習來驗證所學理論和解題。

(3)實地考察法。結合學生實習,教師派學生到紡織企業和實驗室實地考察,把課堂學到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4)自主學習與課堂討論結合法。每次上第一堂課時,任課教師推出相關讀物,學生們必須根據教師開的必讀書目進行閱讀,廣泛收集和整理資料,然后上討論課。自主學習與課堂討論結合法主要目的是培養學術型人才。

4 構建課內課外相互聯動的多層次實踐課程體系

在“以學生為中心、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教學和研究相結合”的理念指導下,面向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提出由課內課外形成的面向全體學生、多角度、多層面的學生實踐學習平臺建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切實促進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第一課堂是主干實踐課程,除實驗、實訓外,還包括課程設計、課程論文、專業綜合能力實踐(含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實踐性教學環節。

第二課堂選擇性實踐課程,主要設立系列化創新創業課程講座和建立大學生創新訓練課程,并以學分的形式將其納入創新人才培養方案,作為學生畢業學分。

將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學科競賽、社會實踐活動、職業技能培訓等第二課堂活動整合形成“大學生創新訓練課程”,該課程應包含科研創新訓練、科技競賽、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內容。①科研創新訓練主要是組織開展各類科學研究(包括學生申請科研課題、參與教師縱向課題研究或與企業合作的產學研橫向課題研究等)、技術發明、創新型實驗、開放實驗等活動。②科技競賽主要是組織參加學科競賽、挑戰杯競賽和其它專業(技能)比賽。③職業技能培訓主要是鼓勵學生參與專業職業資格、專業技能的培訓和考證活動,從而加強實際應用能力。

把實踐教學內容貫穿于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之中,構建與理論體系有機結合又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近年來,我院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項目及探索性實驗等開放性實驗,每年近20項校級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項目,同時每年均有2-3項分別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項目,其中近三年發表了水平較高的學術論文達50余篇。由課內課外構成的大學生創新科研平臺將這些科研項目的實踐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這種教學科研互動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5 加強“雙師型”師資力量建設

師資是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緊緊圍繞建設一支業務精、能力強、結構好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的目標,采取多項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一批同時擁有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創新能力的高素質 “雙師型”教師隊伍[3]。我院非常注重加強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訓和實踐教學技能訓練。鼓勵中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積極組織開展青年教師“示范課”、“微課比賽”等活動,不斷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根據需要把教師派出去進修學習,定期召開教學研討會,鼓勵支持教師進入企業進行一段時間的工作或再實踐學習,以提高他們實踐教學的技能和水平。定期開展專業帶頭人校內研修班,并開展各類專題講座,著重提高專業建設能力。推進兼職專業帶頭人工作,聘請行業企業知名專家為專業兼職帶頭人。鼓勵專業教師積極與企業和科研機構進行產學研項目合作,將生產、教學和科研三者深度融合,增強教師將知識轉化成科研、設計等實踐能力。同時在不斷推進校企深度合作,也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外實訓的平臺,提高學生實操水平、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6 建立科學、完整的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

對于理論課程的教學考核,改變以往做課后習題的單一方法,變為案例討論、資料收集、小論文、系統實驗設計等多種作業形式,并結合課堂提問與現場解答進行,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路。改變以往考核以一張試卷來定學生的最終成績單一模式,變為平時作業、課堂小測驗、案例討論及期末考核各點一定比例的全方位、立體化的考試體系。使得學生在學習本課程時,注重學習的全過程,實現過程學習和結果考核的統一,改變了以往靠期末的突擊來取得最后成績的弊端。

針對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實踐教學課程各自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學生評價體系。課內課外實踐教學都要加強指導和管理,不僅考核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水平,而且考核學生的工作實績。可以建立多種考核形式如報告、操作考試、實驗論文、設計和答辯、成果展示、證書等。建立“知識能力考核與綜合素質測評相結合、第一課堂考試與第二課堂考評相結合、形成性考試與總結性考試并重”的多樣化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提倡第二課堂中以參賽答辯、成果展示和證書的形式考核,建議學校另設科研分,作為綜合運用知識和創新能力的展現。同時給與一定的獎勵。建立專項獎勵基金,用于獎勵在實踐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和實踐教學管理人員(包括實驗室管理員)。建立實踐教學督導體系。實踐教學督導員進行實踐教學全過程檢查,不僅要檢查實踐教學的完成情況,而且要重點檢查實踐教學的質量。

7 結束語

我院在紡織纖維材料專業教學改革及實踐中充分考慮課程之間的銜接,建立專業各課程之間的縱向和橫向聯系和貫通,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教學新體系實施近年來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得到較大提升,形成良好的教學教風和學風,輕紡工程學院近3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7%以上,除考取研究生外,一般都在紡織材料類相關公司從事技術研發、生產管理、產品檢測、市場營銷等工作,近年的畢業生已大部分成長為企業車間主任、中高層經理等管理人才。畢業生在用人單位的綜合素質表現受到一致好評。纖維材料類專業教學優化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沈志明.非織造布在產業領域的發展前景廣闊[J].非織造布,2003,11(2):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69成人免费视频| 日本高清色www网站色| 加勒比黑人在线| 222www免费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韩国18福利视频免费观看|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青草视频入口在线观看|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不卡免费看老司机|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车a|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 免费观看黄网站| 黄色一级黄色片|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中国熟妇xxxx| 日韩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