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生鄉鎮衛生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口流利的瑪納斯風味漢話、說的最多的口頭禪"我在呢"、聚會預約他最常見的回復"我在加班",他?真誠而執著的選擇,以一位獻身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的好巴郎,用他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白衣戰士的信念和人生價值。
一、勤奮學習,求進步
自小被沒有文化、不會說漢話、只能靠體力勞動維持生計的普遍的維吾爾族家庭影響著,他立志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在廣闊的醫學領域,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證明必須要學習!當發現中專的理論水平已經滿足不了目前的工作需要時,石河子醫學院的繼續深造是最要緊、最堅持的事,通過不懈努力,他順利獲得了石河子醫科大學臨床醫學本科學歷、并考取了臨床中級職稱、委派學習取得了全科醫師證,在一步一步的進步中,他覺得離自己當一名好醫生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二、敢于奉獻,能吃苦
由于衛生室的硬件設施有限,醫務工作者僅配置了2名,面對近萬人的醫療服務工作,艾山江。司拉甫作為法人、作為醫生、作為搭檔,他不僅在思考,而是用行動證明,要做個好巴郎、好醫生,得能吃苦!
在社區,他很快意識到依托各類節慶活動、宣傳日進行健康知識宣教是醫療工作的重要途徑,但是面情薄的他可是煞費苦心,準備雙語宣教材料是他的新點子,既讓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記得住、用得上,又得要宣傳門診的服務項目,為今后開展工作打下基礎,站在門診室的房后用瑪納斯土話背誦漢語材料,手上還要不停得翻譯成維語,再用維語朗讀,一遍一遍又一遍,終于,在活動現場,他成功了!
三、服務群眾,重口碑
【摘要】目的全面了解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藥學工作者的工作滿意度,并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為提高甘肅省鄉鎮衛生院服務水平,推進基層衛生醫療的發展及改善管理機制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采用調查問卷方式對全省鄉鎮衛生院藥學工作人員展開全面調查,運用Epidata軟件數據錄入,SPSS 13.0軟件對樣本數據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結果藥學工作者的滿意度不高,主要體現在工作條件、生活環境、收入狀況、福利狀況等方面。不同性別、民族、職稱、專業的藥學人員工作滿意度無顯著性差異;不同學歷藥學工作人員對于工作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學歷越高,滿意度越低。結論藥學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有待進一步提高,應從薪酬待遇、福利狀況、晉升機制、培訓模式等方面進行合理改善,并與上級醫院建立幫扶關系。
關鍵詞 鄉鎮衛生院;工作滿意度;藥學;調查
Analysis on Job Satisfaction of Pharmacy Workers in Township Hospitals in Gansu Province/GE Bin,MENG Min,SA Rina,et al.//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2015,22(1):123-126
AbstractObjectiveTo fully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pharmacy workers’ job satisfaction in township hospitals in Gansu Province, and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to improve health service level which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health care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of management mechanism.Method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pharmacy staff was carried out, and Epidata and SPSS software was used for data entry and analysis.ResultThe township hospitals pharmacy workers’ satisfaction was not high, especially on the aspects of working condition, living environment, income, and welfar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atisfaction in different gender, nationalities, positions or professional levels. While the education level mad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on the job satisfac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level had lower job satisfaction.ConclusionThe job satisfaction of pharmacy workers in township hospitals in Gansu province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on the aspects of compensation mechanism, promotion , training model, and the effective help-and-support mode with higher level hospitals should be formed.
Key words Township Hospitals;Job Satisfaction;Pharmacy;Survey
First author’s address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工作滿意度是個體對其工作或工作經歷所產生的情緒反映[1],也是個體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感的程度[2]。有研究表明[3-5],醫務人員的工作滿意度與醫療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及病人治愈效果高度相關。鄉鎮衛生院是基層衛生工作的主體,承擔著我國農村衛生醫療救治、公共衛生服務和指導等相關職能[6-11]。本研究通過對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藥學工作者的工作滿意度進行評估,探討影響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影響因素,為提高藥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服務質量及改善基層鄉鎮衛生院管理體制提供參考依據[12]。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對甘肅省886個鄉鎮衛生院的1 390名藥學工作者進行全員調研。最終配合調研人數為1 281人,共發放問卷1 281份,剔除空白問卷、數據缺失量>50%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 265份,有效回收率98.75%。
調查內容包括:(1)藥學工作者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專業、職稱、學歷等;(2)藥學工作者的滿意度。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半結構調查問卷和訪談形式[13-14],于2013年5月~6月由統一培訓的調查員對藥學工作人員展開調查,問卷現場填寫并收回。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Epidata3.1軟件雙遍錄入數據,利用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采用Likert5分量表法對藥學工作者滿意度進行檢驗。P值設定檢驗水準為0.05。
2結果與分析
2.1基本情況
1 265位藥學工作人員,男性614人(48.54%),女性651人(51.46%)。調查者年齡18~56歲,平均年齡29.81±6.85歲;工作年限1~35年,平均工作年限6.99±7.27年;藥學工作年限0~34年,平均藥學工作年限4.26±5.52年。漢族藥學工作人員最多,共1 131人 (89.41%),少數民族134人(10.60%)。見表1。
2.2總體滿意度情況
匯總統計結果,得分>3.5者認為較滿意,得分3.0~3.5之間的認為一般滿意,得分<3.0認為不滿意。表2表明,以3為滿意度中間量,總體滿意度為3.13,大于3分,表明藥學工作者對工作比較滿意,但滿意度的得分不高。從影響滿意度的因素構成來看,藥學人員在培訓機會、人際關系、群眾認可方面比較滿意;在工作量管理制度、精神獎勵機會、總體滿意度、職業發展方面基本滿意;在工作條件、生活環境、收入狀況、福利狀況方面滿意度較低,尤其是收入狀況、福利狀況的滿意度最低。
2.3不滿意因素
通過調查,36.05%的藥學工作者認為收入低是工作不滿意的最主要原因;26%左右的藥學工作者對工作不滿意是因為工作量大、工作條件差、發展空間小;醫患關系復雜、其它、不清楚等原因對工作滿意度影響較小。見表3。
2.4不同類型藥學人員滿意度分析
將采用5分制記分反映工作滿意度的12個條目合并為一個滿意度總項,構成總滿意度[15]。對總滿意度項與個人特征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見表4。結果表明,不同性別、民族、職稱和專業的藥學工作者工作滿意度無顯著性差異(P>0.05);不同學歷的藥學工作者總體滿意度情況有顯著性差異(P<0.05),中專及以下學歷的總體滿意度高于大專及以上藥學工作者。不同專業類型人員總體滿意度得分情況見表5。結果表明,公共衛生專業的藥學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最低(2.98分),藥事管理專業的工作滿意度最高(3.44分)。
3建議
本次關于工作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具有較好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結果顯示,藥學工作者的工作滿意度不高,總體滿意度的平均得分為3.24,評價為一般滿意。若鄉鎮衛生院的管理部門能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可以較大程度的提高其工作滿意度水平。
3.1加強人才梯隊建設
結果顯示,甘肅省鄉鎮衛生院藥學工作者的平均年齡29~35歲,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所占比率大。這一結果與甘肅省從2006年開始每年組織“三支一扶”及出臺的相關優惠政策密切相關。鼓勵應屆畢業大學生到基層工作,給基層衛生事業帶來了新的技術力量。但調研結果顯示,甘肅省鄉鎮衛生院工作難以實現人才梯隊建設,難以留住人才,學歷相對較高的藥學工作者對鄉鎮衛生院的藥學工作滿意度較差。專業技術人員是農村衛生事業改革和建設的中堅力量,對未來的農村衛生事業發展及基層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至關重要。為此,建議衛生行政機構管理部門給予鄉鎮衛生院一定的政策支持,建立一支穩定、結構合理的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16]。
3.2改善鄉鎮衛生院工作者生活水平
調查顯示,36.05%的藥學工作者認為收入低是工作不滿意的最主要原因??梢姼纳菩l生技術人員的收入是激勵藥學人員工作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建議衛生行政部門在加強和完善鄉鎮衛生院管理機制的同時,建立以服務質量為核心、崗位責任與績效為基礎的考核和激勵制度,形成保障公平效率的長效機制,以改善藥學人員的生活水平。另外,在提高鄉鎮衛生院技術服務水平的同時,也要改善鄉鎮衛生院的工作條件、生活環境、收入狀況和福利狀況,以激發基層衛生人員的工作熱情,使其能夠為農村衛生事業改革和建設貢獻力量[17]。
3.3改善職稱晉升機制
本次調查研究顯示,甘肅省藥學人員的職稱分布不均,中高級職稱人員僅占6%,且對職稱晉升機會滿意度不高。分析原因可能為當前國家在職稱晉升方面的標準單一、鄉鎮衛生院科研環境差、經費短缺、科研氛圍不濃、論文的寫作和發表的水平低,不易獲得晉升機會。同時,藥學人員需和省、市和縣級醫院的藥學同行在同等條件下競爭,因而容易對工作條件和環境產生不公平感。建議對基層、邊遠地區的藥學工作者的職稱晉升標準給予政策優惠和傾斜。
3.4加強鄉鎮衛生院藥師的業務學習
社會發展速度加快,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識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因此培訓已成為鄉鎮衛生院提高醫生工作效率的主要手段[18]。隨著近年農村衛生基礎建設資金的投入和培訓力度的加大[19],藥學工作者對工作中的某些方面滿意度較高,一定程度體現了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有一定的改善。調查結果顯示,藥學工作者的總體滿意度不高,有相當一部分鄉鎮衛生院藥學人員認為當前工作的職業發展前景有待提升。
3.5建立幫扶協作關系
由調查數據可看出,鄉鎮衛生院存在著學歷低、職稱低、技術低的“三低現象”,并且也存在“有人才無設備、有設備無人操作”的現象,從而形成百姓看病難,衛生院效益低,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低,人才易流失的惡性循環。為改變現狀,建議開展各種形式的城鄉對口幫扶項目[20],全面提高幫扶衛生院醫療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重建群眾對衛生院的信心,留住患者,從醫療技術資源、設備資源、管理資源等進行幫扶[21]。
(1)對鄉鎮衛生院給予設備、技術資源支持,并請專業的技術人員“走下去”,對鄉鎮衛生人員進行培訓,也可將鄉鎮衛生院的相關衛生人員“請上來”進行培訓,這樣衛生院將可以開展更多的檢查與治療項目。(2)建立專家門診,幫扶醫院的專家輪流到鄉鎮衛生院幫教,包括坐診、講課、查房,規范病歷書寫、指導診療、手術操作等,以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并增加鄉鎮衛生院的效益。(3)鄉鎮衛生院藥師到幫扶醫院進行培訓,了解藥品采購、計劃、管理、保存等管理流程,完善鄉鎮衛生院的基本藥物目錄,確保可全面滿足群眾用藥,從而提高群眾對鄉鎮衛生院的認知度。
參考文獻
[1]孫建紅,石宇,李亞芹.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的測量與評價[J].醫學與社會,2006,19(8):57-59.
[2]Spector, Paul E. Measurement of human service staff satisfaction: Development of the Job Satisfaction Survey[J].Am J Community Psychol,1985,13(6):693-713.
[3]許軍,胡敏燕,王以彭,等.健康評定量表修訂版人口學統計因素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 2003,19(5): 525-527.
[4]馬謝民,Rockwell Schulz,黃悅勤.管理因素與醫師工作滿意度[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1993,9(8):478-480.
[5]童俐俐,駱宏.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研究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 2003,23(5):7-8.
[6]付世龍,張彩蓮.甘肅省安定區鄉鎮衛生院藥劑科管理現狀與發展淺析[J].中國藥事,2011,25(1):81-82.
[7]陳丹丹,陳向東.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文獻薈萃分析[J].醫院管理論壇,2011,28(8):41-46.
[8]DeSantis, V. S,Durst, S. L. Comparing job satisfaction among public and privatesector employees[J].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96,26(3):327-343.
[9]Bedeian, A. G,Ferris, G. R,Kacmear, K. M. Age, tenure, and job satisfaction: h tale of two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2(2):33-48.
[10] Porter, Lyman W., Lawler. Edward E. Properties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 relation to job attitudes and job behavior [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65,64(1):23-51.
[11]李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選摘)[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21(1):88.
[12]Quinn,R.P,Baldide Mandilovitch, M.S.Educ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1962-1977[J].The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1980, 29(2):100-111.
[13]陳志勇,龍文武,傅克剛,等.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J].醫學與哲學,2007,28(9): 62-63.
[14]李曉惠,王劍.深圳社區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4,20(10):632-633.
[15]楊佳,常文虎,李軍,等.醫院員工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06,19(6):656-658.
[16]王元元,丁宏.安徽省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工作滿意度的因子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11):10-12.
[17]許朝暉,羅軼.探索建立醫院員工滿意度調查表[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21(1):70-75.
[18]肖海燕,李菲菲,向浩,等.我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4,21(2):98-101.
[19]葛智馨,陳英耀,黃葭燕,等.我國農村基層醫療機構衛生服務質量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3,20(3):5-8.
[20]鄔美玉.城鄉醫療資源縱向整合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0,17(2):76-78.
[21]方鵬騫,羅楨妮.組建城鄉醫療聯合體的構想與探索[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3,20(2):10-12.
通信作者:
葛斌:甘肅省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
E-mail:gjy0630@163.com
收稿日期:2014-06-13
2009年以來,位于老、少、邊、窮地區的湖北省??悼h積極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在鄉鎮衛生院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使全縣鄉鎮衛生事業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煥發了勃勃生機。
1 衛生改革,勢在必行
1.1 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悼h鄉鎮衛生院生存發展舉步維艱。我縣共有鄉鎮衛生院11個,2009年前鄉鎮衛生院實行鄉鎮管理、部門指導,雙向結合,由于鄉鎮財政困難,投入嚴重不足,鄉鎮衛生院發展受到嚴重制約,全縣鄉鎮衛生院累計負債高達800萬元。絕大部分鄉鎮衛生院走上“以藥養醫”的發展道路,人滿為患,人浮于事,人才匱乏,導致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1.2 傳統鄉鎮衛生院醫藥衛生經營體制存在嚴重弊端。其弊端主要表現在鄉鎮衛生院“重醫輕防”現象不同程度存在,不少衛生院受經濟利益的趨動,熱衷于抓醫療、找病源,而忽視公共衛生工作等等,由此可見,加快鄉鎮衛生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2 大膽嘗試,勇于創新
窮則思變,要使鄉鎮衛生院真正走出困境,必須在深化農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上“動大手術”不可。在沒有現成模式的情況下我們進行了大膽探索。2009年10月,縣衛生局班子成員深入11個鄉鎮衛生院進行調查,傾聽醫務人員和農民群眾的呼聲,歷時兩個多月,對所有衛生院的人員、房屋、設備、收入、資產、債務、公共衛生等情況,開展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為深化鄉鎮衛生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供依據。
2.1 以人事制度改革為抓手,建立新形勢下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分配機制。一是科學設置崗位。我們按照“尊重歷史、鎖定限量、嚴把入口、逐步消化”的總原則,不驟然縮減鄉鎮衛生院規模;堅持“大小相稱,疏密有度”設置標準,結合鄉鎮衛生院服務人口、服務半徑、業務總量、服務能力進行分類排隊,科學界定每一個衛生院的功能定位,服務涵蓋范圍,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科學合理核定崗位。二是理順人事關系。按照“控制增量、優化結構”的原則,全面理順人事關系。對鄉鎮衛生院借用人員,辦理調動手續,徹底理順編制人事關系;對停薪留職人員,根據個人意愿,一是返回單位參加競聘,二是愿意繼續停薪留職的不再占編,單位承擔部分養老金,三是停薪留職期滿,未能返回單位上崗者,人事關系轉中介機構,養老保險全部由其個人繳納;對愿意辭去公職的按規定政策辦理;對現有自聘人員,組織參加競爭上崗,實行崗位管理、同工同酬。三是開展全員競聘??h政府制定出臺了《??悼h鄉鎮衛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悼h鄉鎮衛生院全員聘用競爭上崗實施方案》兩個規范性文件。鄉鎮衛生院院長由衛生局黨工委提名,經民主測評、組織考核后任命;副院長通過組織推薦、競聘演講、民主測評,按核定的職數差額選舉,經縣衛生局黨工委考核批準,報縣委組織部備案,由院長聘任,簽訂聘約;合理設置中層干部職數,通過競爭選拔,由院長聘用上崗;普通職工通過個人申請、資格審查、競崗演說、民主測評等程序進行綜合考評、擇優聘用。四是落實績效工資。根據人事制度改革總體要求,縣財政、衛生、人社、編辦等部門整體聯動,逐單位“定崗核編、核定收支、核定任務”,出臺了《??悼h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實施方案》,所有受聘人員按照聘任職務、職級和職稱與工資掛鉤,把在職人員工資分為固定績效和獎勵績效兩個部分進行考核兌現,實行績效工資。
在鄉鎮衛生院人事制度改革中,做到了兩個到位。一是經費保障到位。我們積極主動爭取財政支持,加強財政投入,多方籌集資金,堅持按保運轉、促發展的原則,重點傾斜鄉鎮衛生院,優先保障鄉鎮衛生院經費。2010年,縣財政對鄉鎮衛生院的經費投入達到1000余萬元,人均經費投入標準基本與本地公務員持平。同時,鄉鎮衛生院全員實行基本養老統籌,在編人員和退休人員基本養老統籌單位負擔部分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實現了老有所養。二是人員核定到位。省編辦按千人1-1.4的標準為我縣鄉鎮衛生院核定了406個編制(其中專業公共衛生人員編制49名),由于我縣地域面積較廣,人口密度較低,交通不便,導致服務半徑較大,縣委縣政府針對這一特殊情況為本縣鄉鎮衛生院增加地方編制100名,其經費補助全部納入地方財政預算。
2.2 以改善醫療衛生服務條件為突破口,鄉村齊頭并進、同步推進服務體系建設。一是以政策性項目為引導,多方籌措資金,著力建設業務用房,更新醫療設施設備。截止2010年12月底,11個鄉鎮衛生院實現了“住院部、門診部、公共衛生部”三部分立,298個村衛生室達到建設標準,全縣鄉鎮衛生院達到國家建設標準,其中有2個鄉鎮衛生院和8個村衛生室順利通過湖北省省百鎮千村示范醫療機構驗收。鄉村兩級醫療機構設備建設有效遞增,僅2010年,兩級醫療機構采取多種途徑新添設備349臺(件),帶動了35項新業務開展,促進了診療能力的提升。二是抓實人才隊伍建設。扎實實施專業人員培訓項目工程,選派11名鄉鎮院長到三甲醫院掛職鍛煉,突出“育”、“帶”并重,對公共衛生人員和鄉村醫生進行在職培訓和學歷教育,實施在崗人員輪訓制和全科醫生培訓工程,進一步提高在崗人員素質,并在各級大專院校成功招聘引進專業人才30名。三是搭建以電子病歷、居民健康檔案、區域衛生信息“一卡通”三位一體的信息化管理平臺。高點定位,按照“一年啟動、兩年鋪開、三年建成”的思路,穩步推進以電子病歷、居民健康檔案、區域衛生信息“一卡通”三位一體的信息化建設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了縣衛生局信息中心,并完成了11個鄉鎮衛生院和100多個村衛生室信息化建設。四是實施鄉村一體化管理。制定了《??悼h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實施細則》,鄉村一體化管理達到100%,落實全縣村醫補助51萬元,進一步穩固了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基礎。
2.3 以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契機,轉變鄉鎮衛生院經營模式。作為全省首批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試點縣,我縣鄉鎮衛生院自2010年1月31日起正式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制度。我們通過抓“零差率”銷售,抓配送企業確定,抓基本藥物選定,抓藥品定價,按照“立足縣情實際,完善配套政策,建立符合??悼h情的基本藥物制度”的工作思路,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配套管理辦法,并逐步完善了切合??祵嶋H的“五項制度”,即建立藥品價格公示制、動態監管制、配送企業退出制、合同管理制、“四個一”監管制,有效防范了藥價降低后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著力推動基本藥物使用,使鄉鎮衛生院愿意配,醫務人員愿意開,就診人員愿意用,真正成為群眾看病的首選藥物,讓人民群眾切實受益。
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后,在保障基本醫療的同時,以公共衛生服務為重點,全面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以實施9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6類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重點,一是堅持以制度建設規范均等化服務,制定了《??悼h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悼h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與經費補助實施意見》、《??悼h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準》等相關配套文件;二是堅持以考核落實均等化項目,對照考核標準,制定考核細則,組織督導考核,努力促進9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6類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得到全面落實。徹底扭轉“以藥養醫、重醫輕防”的經營模式,形成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齊頭并進服務格局。
3 初見端倪,成效顯著
3.1醫療布局更加合理。根據行政區劃,結合服務能力、服務半徑,合理進行醫療資源配置,極大地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3.2 服務職能更加明確。明確了服務對象和服務職能,為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3.3 崗位設置更加科學。通過核定編制,合理分流人員,理順了單位用人機制,人員管理更加規范。
3.4 保障機制更加完善。改革后政府投入力度加大,鄉鎮衛生院全員實現基本養老統籌。
關鍵詞:衛生院 繼續教育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a)-0203-01
目前,我市鄉村醫生的技術水平與服務觀念遠遠不能適應農村居民對醫療和保健的需求,如果這些鄉村醫生不能及時、主動地接受系統的培訓,就很難得到農村居民的信任,本可以通過農村衛生人才隊伍來解決廣大居民的基本健康問題,由于老百姓不信任,而選擇高級的醫療機構,造成縣級(以上)醫院人滿為患,鄉鎮衛生院和醫生大量閑置的現象。為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必須對現有的鄉村醫生進行系統的培訓,以更好地為當地百姓服務。
1 繼續教育情況調查
1.1 培訓情況的調查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以下情況:在我市鄉鎮衛生院中,工作人中幾乎都接受過各種各樣的培訓,60個受調查者中參加過培訓的為52人,占86.67%,未參加培訓者為8人,占13.33%。但培訓時間的長短不一樣,最長的培訓時間為48周,最短的培訓時間僅有5天,同時,培訓的種類也不一樣,有鄉鎮衛生院院長培訓、急診急救培訓、公共衛生人員培訓等等。
1.2 效果的評價
對授課教師、授課方法、課程設置、培訓場所、培訓管理等方面來調查培訓效果,發現,絕大多數鄉村醫生對培訓的安排都表示非常滿意,大部分人認為他們培訓期間課程安排合理、教師隊伍精良、授課方法實用、培訓管理嚴格,培訓場所較理想,培訓效果顯著,他們感到非常滿意。
1.3 需求及培養途徑的調查
大部分鄉村醫生表示希望能參加更多的、更全面的培訓,旨在提高自己的全科醫療能力和綜合素質,而不是某個單一種類的培訓。
鄉村醫生參加培訓的形式有專項培訓班、進修班、會議、講座、網絡視頻等等,大多數鄉村醫生希望參加科學的、系統的培訓。
通過調查發現,針對我市鄉鎮衛生院人力資源現狀,齊齊哈爾市衛生局、各區衛生局、各縣衛生局均開展過不同形式的崗位培訓和轉崗培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培訓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
2 問題及建議
2.1 人員的培訓積極性不高
鄉村醫生的職稱普遍偏低,沒有晉職稱者或初級職稱人數所占的比例較大,職稱偏低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村醫生醫療工作的積極性,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農村醫療工作中。學歷偏低,接受新知識比較困難,加上醫學新知識和新技術不斷更新、醫學領域的拓寬和邊緣知識(如社會學、倫理學、法學等)的應用,對鄉村醫生的壓力不斷加大,新知識接受的難度增大,嚴重制約其培訓的積極性。培訓與學員本人的職稱晉升、執業醫師注冊無關,對于學員沒有制約措施,致使學員缺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的學員對接受培訓的目的、要求、教學內容等認識不充分,學習缺乏自覺性,認為參加培訓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身診治疾病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這部分學員在培訓中更加注重診治疑難重癥疾病的課程,而對于全科醫學的有關基本理論不感興趣或重視程度不夠。教學效果、學習效果缺少評價體系,培訓沒有針對性,應有的培訓目標難以達到。
2.2 培訓的人員比例偏低
培訓的普及率低?,F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的診療技術,新的治療藥物層出不窮,而且隨著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的重大變化,農村居民的疾病和對衛生服務的要求也不斷變化,要求鄉村醫生適應形勢需要,多學知識,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培訓是知識更新和提高的重要途徑,而當前鄉村醫生培訓的覆蓋面不高,以山東省為例,參加過正規培訓的鄉村醫生還不足40%。缺少正規醫學學歷教育的先天不足與在崗培訓不充分的后天不足成為部分鄉村醫生水平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接受全科醫生崗位培訓的人數很少,每家衛生院只有為數不多的個別工作人員參加過全科醫生崗位培訓,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村醫生全科診療能力的提高,也影響了服務質量。
2.3 時間無法保證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各種類型的培訓在學時上存在不達標的情況,培訓時間長短不一樣,而且由于鄉村醫生兼職工作多,工作任務繁忙,導致培訓時間無法保證。從人力資源現狀來看,大部分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較少,而鄉村醫生培訓往往需要一定的脫產學習時間。從調查中我們發現,鄉村醫生對工學矛盾的問題反映比較突出。由此可見,在實際培訓過程中,由于基層醫療服務機構人員緊張,單位的各方面對抽調人員參加培訓的意見較大。此問題是影響培訓參與率的一個重要因素,致使培訓計劃難以全面貫徹落實,影響了培訓的進程和質量。
3 結語
鄉鎮衛生人員繼續教育培養任重道遠,我們只有從實踐中不斷深入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案,對我國基層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鵬.從制約鄉村醫生在崗培訓因素談鄉村醫生培訓[J].醫院管理,2010,15(48):77-78.
一、工作目的
通過查漏補種,在易感人群中快速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阻斷麻疹疫情的傳播,進一步降低麻疹發病率,如期實現消除麻疹工作目標,更好的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二、工作目標
以鎮為單位,8月齡-18月齡兒童麻疹疫苗1劑次補種率達到95%:19月齡-15歲兒童麻疹疫苗2劑次補種率達到95%以上。
三、接種范圍、時間和對象
(一)范圍;全鎮范圍
(二)時間;年11月28日-12月8日
(三)目標人群
對所有8月齡—15歲的兒童中未按照國家免疫程序全程接種麻疹疫苗者,或免疫史不詳者,均應進行補種。年7-9月份已查漏補種兒童,此次不再補種。
四、接種要求
(一)查漏補種活動期間,要嚴格按照《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的要求實施安全接種。
(二)查漏補種期間,在我鎮轄區內,無論長期、臨時、訪親居住的兒童,均為核查對象。要特別注意尋找沒有納入常規免疫管理的兒童。
(三)對1.5歲以上的五無麻疹疫苗免疫史者,要合理安排給予兩次免疫補種的機會,二針間隔至少一個月以上,并在一年內完成。既往已患過麻疹者(經血清學確診),可不再接種。
(四)對查漏補種期間發現的未納入免疫規劃管理兒童應按照要求將其納入免疫規劃信息化管理之中,并及時進行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補種,保證實施時間內完成目標任務數。
(五)發現既往強化活動應接種而未接種兒童也應作為本次查漏補種對象,及時補種。
五、禁忌癥及注意事項:
(一)麻疹接種禁忌癥:
1、患有嚴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者、發熱者。
2、有過敏史者(特別是對雞蛋過敏者)。
3、妊娠婦女。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緩種麻疹疫苗
1、強化免疫期間如遇有三個月內接種過免疫球蛋白者。
2、強化免疫期間如遇有28天內注射過減毒活疫苗者,可暫緩接種,并再間隔28天后再補種麻疹疫苗。
3、強化免疫期間有發熱等癥狀者,癥狀消除恢復健康后進行補種。
六、時間安排
年12月1日,舉辦培訓班。
年12月2日—4日,宣傳動員與目標人群摸底登記。發放《年麻疹疫苗查漏補種活動接種通知單》
年12月5日—6日,實施接種
年12月7日—12月8日,督導評估,數據分析與匯總。
七、摸底與登記
各村采取入戶登記,學校、幼兒園集中登記。發放《年麻疹疫苗查漏補種活動接種通知單》.填寫表1,按年齡組進行登記,依據表1填寫表2和表3,于年12月8日早上報到XX鎮中心衛生院。
大家好!
根據上級安排由我擔任--鄉鎮衛生院院長,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轉變,也是我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在這里我衷心的感謝上級領導對我的信任和支持。
今天我來到這里和院長舉行交接儀式,面對這個新的工作崗位,我躊躇滿志,同時也忐忑不安,擔任鎮衛生院院長,我深感肩上擔子的份量和責任的重大。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服務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鄉(鎮)衛生院作為農村衛生工作中樞,發展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農村衛生工作的整體水平。作為衛生院院長如何讓衛生院在改革與發展的大潮中站穩腳跟,求得生存、發展和壯大呢?在以后的日子我將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一、努力學習,率先垂范
作為——衛生院的帶頭人,我將擺正自己的位置,加強與同志們的交流溝通,珍惜與大家在一起共事的緣分,正確處理好領導與員工的關系,努力當好院長,執行好黨組的各項重大決策,用實際行動與衛生院其他同志一道創造良好的團結工作的氛圍,牢固樹立上為領導分憂,下為員工和人民解難的思想。
二、做好參謀,團結同事
我將會嚴于律己,在工作中,在自己的職責及領導授權范圍內開展工作,與上級領導在工作上保持高度一致,當好領導的參謀和助手;站在領導的角度去看問題、想問題,凡事從大處著眼,識大體,顧大局,把認真仔細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與勤勤懇懇的敬業精神繼續保持下去。在工作中尊重自己的同事與下屬,搞好團結,人盡其才,善于對所屬人員進合理調配,發揮每個人的專長,充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齊心協力地做好各項工作,順利完成各種任務。
三、共同奮斗,改善環境
擁有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是凝聚人心、提高效率、保證服務質量的先決條件。我將想方設法改善辦公環境,添置醫療設備,為醫護人員提供良好的硬件設施。同時,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創造條件增加衛生院收入,改善醫護人員的工資待遇,積極組織全院職工開展聯誼活動,主動作好老干部職工的服務工作,以增進了解,交流感情,營造融洽的生活工作氣氛。
四、以人為本,引進人才
樹立人才第一的觀念,堅持把人才的引進工作放在第一位,以人為本,形成尊重人才、愛惜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圍。尊重人才、愛惜人才、重用人才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要落實到行動上。一是要設身處地的為人才著想,從高處著眼,從細處著手,為人才解決工作和生活的實際困難,營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圍,用感情留人。二是要敢于對人才委以重任,給人才提供一個在實踐中鍛煉和提高自己的機會,把人才培養成為工作骨干、業務精英,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用事業留人。
采訪地點;衛生院中醫館
采訪內容;
記者:**院長你好,隨著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作為基層衛生院。你覺得變化最大的是什么?
負責人:基層衛生院在國家三級醫療網絡中起樞紐作用,通過在新醫改進程中全面貫徹和落實各項政策,衛生院及村衛生室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居民就醫環境明顯改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推進順利、藥品零差率工作落到實處,藥品價格明顯下降,藥品質量提升、居民用藥負擔減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深入人心,報銷比例加大,報銷程序簡化,居民就醫負擔明顯減輕;公共衛生工作穩步推進,九大公共衛生項目全面開展,居民健**障能力明顯加強。
記者:一直以來,藥價虛高是老百姓關注的重要話題,也是醫改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重要原因之一,作為基層衛生院是如何做的。
負責人:為了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國家的惠民政策,切實減輕居民就醫負擔,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1、大力宣傳,通過發放宣傳單,宣傳版面等多種方式,營造良好宣傳氛圍,讓老百姓了解政策的好處。2、全面落實、衛生院全部配備國家基本藥物,所有藥品全部零差率銷售,讓老百姓再就醫過程中實地感受到藥價降了,病看好了。3、做好村級衛生室監管,定期檢查衛生室藥品使用情況,堅決防止惠民政策走樣,保證零差率工作落實到位。
記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以來,老百姓反映如何。
負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一件惠及百姓的實事好事。是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保障措施。自開展以來報銷比例不斷提高,基層衛生院住院報銷80%。報銷方式不斷簡化,在鄉,區、市全部直報。報銷范圍不斷增加,門診統籌,大病補助,有力的減輕了老百姓就醫負擔,得到一致好評。
記者;作為村衛生室,你覺得醫改政策執行以來有那些變化?
村醫:1、上級對衛生室投入加大,再以前村衛生室房屋都是靠自己想辦法修建或租用,在醫改制度實行以來每個衛生室上面投資5萬元,有了緩解了資金壓力。
2、干公共衛生有了補助,從6000---10000元,再不斷增多,這使我們工作更有了信心。
記者:補助都發放到位了嗎?
村醫:都發了。每年年底考核結束以后,根據公共衛生完成情況發放。
記者:醫改以來,你們病員發生變化了嗎?
村醫:因為藥價降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比例有不斷增加,現在老百姓有病都提前看,病人比以前明顯增加,
記者:那么你們的收入呢?
村醫:收入比以前好多了,因為病人多、再加之每年還有10000元補助。現在才感覺自己有了干勁。
記者:你知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嗎?
患者:知道,
記者:新型合作醫療有哪些好處,你得到實惠了嗎?
患者:看病報銷、而且越來越多、手續也越來越簡便。我是一個老病號,以前看病都是自己掏錢,現在我拿醫療卡花30元,最多要報銷27元,劃算。
醫技對于我來說原本就是一個比較陌生的的行業。搞臨床也有5年多了,突然要我去學習那么多醫技和檢驗方面的知識,說真的心里一點準備也沒有。但是對于這樣的學習機會我是不會放過的。無論做什么行業,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做到老就要學到老。
上次在長沙聽放射技術人員培訓課的時候還算是基本能聽懂,但是檢驗培訓班的課一聽就覺得枯燥無味。當然這和我本身的基礎有一定的關系。原來在學校學的是臨床專業,對于這些檢驗方面的知識真的是有點茫茫然。
給我們講課的都是湖南檢驗界的一流專家教授,對于我們這些來自基層的醫務工作者來說,能面對面和這樣的專家交流學習,機會十分難得。聽了一個星期的課,其實我能聽懂的也就是和臨床有關的一些知識,特別是平時在基層看病往往疏忽了檢驗的重要性和檢驗的目的,方法以及檢驗結果的判斷。我想通過這次學習,對今后的臨床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
同時令我深有體會的是,這些專家教授在對待專業和工作時的精益求精,嚴謹謙虛的態度。而這些正是我在平時工作中所缺乏和需要提高的。
我想省廳組織專家對我們這些來自農村基層的醫技和檢驗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和輔導是很有必要的。盡管我現在主要還是一個臨床醫師,更多的是參與臨床的診療服務。但是通過這次學習,對我在臨床工作中運用必要的檢查手段來提高醫療的質量,同時也減少一些醫患糾紛的發生是很有幫助的。同時我也認識到了農村醫療條件和醫療技術,醫療觀念的落后對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目前的農村醫療衛生技術水平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了。而這種落后的現狀正是需要我們國家一方面加大對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和支持,同時還應該加強對農村醫療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再教育工作。醫療衛生改革的宗旨不就是為了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嗎?我認為農村醫療衛生的改善包括的兩大方面:第一個大的方面是醫療設備的改善,也就是所謂的硬件改善。第二個大的方面是加強對農村醫療衛生技術人才的素質教育,也就是軟件的改善。只有軟件和硬件同時得到改善和提高才能帶動農村醫療衛生改革的步伐向前邁進,二者缺一不可。
【關鍵詞】新農合,鄉鎮衛生院,財務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本研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選取承德市8個縣(承德縣、圍場縣、隆化縣、興隆縣、灤平縣、豐寧縣、寬城縣、平泉縣)的22所鄉鎮衛生院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通過對承德市8個縣的22所鄉鎮衛生院基本情況、鄉鎮衛生院財務狀況進行調查,了解新農合條件下的鄉鎮衛生院財務情況,并運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
2研究結果
據調查,本市鄉鎮衛生院收人主要包括三種類型,即上級補助、財政補助、業務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上級補助收入即為從上級單位和主管部門獲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財政補助由縣級財政補助提供,主要用于基本建設、在職和離退休職工補助等;業務收人即鄉鎮衛生院的實際醫療收入和藥品收入;其他收人即為預防保健收入、一體化藥品調撥收入等。本市鄉鎮衛生院的支出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類,從服務內容上看,可以分為財政專項支出、藥品支出、醫療支出和其他支出;從用途上來看,可以分為固定資產投資、經常性支出和維修費等其他資本性支出。
2.1總收入。
新農合制度制定并在本市正式實施之后,本市鄉鎮衛生院的總收入在不斷上升,并在2010~2014年間出現了大幅增長,同時新農合制度在鄉鎮的覆蓋面積也逐步擴大,說明二者是成正比關系,隨著新農合制度的實施范圍的擴展,鄉鎮衛生院財政總收入也在不斷增加。
(1)業務收入。
據調查顯示,2009~2014年,本市鄉鎮衛生院的業務收入呈不斷上升的趨勢,2014年業務收人接近于2009年的3倍,新農合實施并未改變鄉鎮衛生院的收人結構,其中藥品收入在業務收人中所占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并已經達到61.65%的比例。
(2)新農合制度下鄉鎮衛生院業務收入變化。
本市在全面實施新農合之后,全部業務收入指標都有了較為明顯的提高,在新農合實施之前,本市鄉鎮衛生院業務收入均數為180(萬元),其中醫療收入占44.3%,藥品收入占55.7%,新農合實施之后,本市鄉鎮衛生院業務收入均數為379.5(萬元),其中醫療收入占47.2%,藥品收入占52.8%。說明新農合實施前后對鄉鎮衛生院收入結構的影響并不大,但是使鄉鎮衛生院的總收入出現了明顯的增長。
2.2總支出。
調查顯示,從支出的用途上來看,經常性支出比例最大,2014年本市鄉鎮衛生院的經常性支出占鄉鎮衛生院總支出的平均比例為89.0%,這些支出主要用于商品和服務支出、人員支出以及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等,固定資產投資與維修費等其他資本性支出分別占8.0%和3.0%。從支出的服務內容上來看,主要為醫療支出和藥品支出,分別占鄉鎮衛生院總支出的43.5%和51.7%,而財政專項支出與其他支出分別只占0.6%和4.2%。
本市22個鄉鎮衛生院在新農合實施前后總支出的年平均增長率均數發生了明顯變化,并且新農合實施后鄉鎮衛生院總支出的年增長率比實施前要高。新農合實施后,鄉鎮衛生院總收人、總支出的增長幅度均大于實施前,資源利用率在整體上有了很大提高,各年度資金結余率呈整體下降趨勢。
3新農合制度對鄉鎮衛生院財務的影響
新農合是國家及政府針對農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實施的一項重要策略,在新農合制度下,鄉鎮衛生院的服務價格相對更低一些,農民可以在鄉鎮衛生院獲得較高的醫療補償,有些費用甚至有90%由國家和其他社會機構來承擔,因此農民更愿意在鄉鎮衛生院就診。
通過本研究我們發現,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前后,本市鄉鎮衛生院盡管業務收入增加了,新農合實施后鄉鎮衛生院總收人的年增長率比實施前要高,說明鄉鎮衛生院總收入的增長幅度大于實施前。同時,新農合實施后鄉鎮衛生院總支出的增長幅度大于實施前,這說明新農合實施后鄉鎮衛生院的資源在得到了有效地利用和調動。但是鄉鎮衛生院的收入結構并未隨著新農合的實施而發生明顯變化,而這種結構明顯不合理,并突出表現在藥品收入與醫療收入的高比重中,藥品收入所占比例高說明醫療收入即門診收人和住院收人比重低,說明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帶來的效益所占比重小。
結論:
綜上所述,本研究針對于當前得到國家支持,農民肯定的新農合制度在農村醫療中的實施,對承德市8個縣的22個鄉鎮衛生院財務情況進行調查,通過比較分析發現,鄉鎮衛生院的總收入與總支出都隨著新農合制度的實施而出現明顯上升的趨勢,但是在收入結構上卻未對其帶來明顯變化,為進一步推動鄉鎮衛生院醫療事業的發展,造福更多的農民百姓,鄉鎮衛生院還應不斷提升自身醫療水平,調整其收入結構。
參考文獻:
[1]王冉,陳家應,路定珍,張平.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鄉鎮衛生院運營的影響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9,04: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