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那一年我們追過的女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那一年,我十歲,周末到同學(xué)家玩,山里的人家,直線距離很近,但繞著山走,路卻很遙遠。到同學(xué)家后,見到同學(xué)的妹妹,身材嬌小、清純可人,大眼睛、圓臉蛋,衣著樸素,像是山間的野。我多想自己也有一個像她的妹妹,做哥哥的我一定好好保護著她,絕對不讓壞人欺負。從此以后,我就喜歡看這一類的女孩,是的,喜歡看看,偶爾也畫畫,畫的女孩也許誰也不像,但絕對是不施粉黛的樸素女孩。
同學(xué)的妹妹低我一屆,初中、高中有幸同在一間學(xué)校就讀,在狹小的校園內(nèi),見上一面卻很難,因為她不張揚,不參加太多的活動,偶爾見到她,多半是手里拿著一本書。有一次看見她手里拿著瓊瑤的小說,我想,這個女孩的內(nèi)心一定也和瓊瑤一樣多愁善感,她一定也借過半塊橡皮給男生,她一定也會看著瓊瑤的小說哭起來,她一定收到了許多男生寫給她的信,又丟在風(fēng)里。可惜,我不是她的同桌。
剛工作后的春節(jié)后再去見同學(xué),她念大四,這時,只見她比中學(xué)時代多戴了一副眼鏡,顯得尤其文靜。之前雖為校友,偶爾碰面,卻從未說過一句話。我輕聲和她打了個招呼,她微笑著回應(yīng),聲音柔美溫和,像是溫潤的純牛奶,笑容依舊像山間的小,燦爛,而不嬌艷。散發(fā)著淡淡的芳香,沁人心脾。
這位我并不太了解的“妹妹”,給了我對她清純、文靜、溫柔、樸實的定位,她不像梅花一般孤高自傲,不像牡丹雍容華貴,她雖不華麗,但身上那種樸實的美,卻一直深深的吸引著我,她就是我心目的素女。
關(guān)鍵詞:電影小說文學(xué)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絡(luò)的發(fā)展,文學(xué)一改傳統(tǒng)媒介傳播的方式,以網(wǎng)絡(luò)為載體迅速轉(zhuǎn)型為大眾文學(xué)。網(wǎng)絡(luò)小說是指以網(wǎng)絡(luò)為媒介,網(wǎng)絡(luò)作者發(fā)表的一種原創(chuàng)小說。它是一種草根化的文學(xué)形式,自由是網(wǎng)絡(luò)小說不斷發(fā)展壯大的一個很重要的動因。十年前,當紅網(wǎng)絡(luò)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被改編成同名電影,雖然在當時取得的成果并不多,但卻拉開了網(wǎng)絡(luò)小說與影視結(jié)緣的序幕。
對于影視公司而言,往往會選擇受眾度高、點擊率高、出版率高的人氣小說進行影視改編。這樣的做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降低影視拍攝的投資風(fēng)險。在電影開拍之前,由于原始作品已經(jīng)積累了相當多的人氣指數(shù),從而獲得了相當多的關(guān)注度,最后很有機會取得相當多的收益度。因此,由網(wǎng)絡(luò)小說改編成功的案例也不少,如:改編自同名網(wǎng)絡(luò)小說的電影《杜拉拉升職記》成為2010年最大的票房“黑馬”,是網(wǎng)絡(luò)小說與影視結(jié)緣的成功案例。《失戀33天》上映后票房約3.5億,成為國產(chǎn)小成本電影的“新神話”。而今,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熱映,對于其電影改編的問題,大家都有著各自的想法。下面,就其改編問題進行論述。
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小說的銷量超百萬冊。電影的上映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在《雜談改編》中說:“從一種樣式改編為另一種藝術(shù)樣式,就必須要求在不傷害原作的主題思想和原有風(fēng)格的原則之下,增加更多的動作形象――有時不得不加以擴大,通過稀釋和填補,來使它成為主要通過形象訴諸視覺和聽覺的形式。”
該電影編劇李檣曾表示過《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題材是自己從未接觸過的領(lǐng)域,電影人物性格大部分保留著原著小說的基調(diào)。林靜的性格做了一些改編,除了主角陳孝正、鄭微、林靜之外,電影還突出了一些副線人物角色刻畫,如敏感自尊的朱小北、世俗的黎維娟、游戲人間的老張,還有靦腆害羞的富二代許開陽在電影里被改編成性格暴烈的男人等。可以看出李檣對于每個人物的改編都耗費了心血,生動的改編和形象的刻畫,表現(xiàn)出人物復(fù)雜性的一部分,不管好與不好,都是組成人性的因素。編劇把小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改編成了一部群像戲的電影形式,而群像戲最大的弊端在于角色的丟失。
小說中“林靜”這個角色有著很大的改動,電影里他是一個少年才俊,經(jīng)過歲月淘洗之后變得世故,面對愛情依舊停留在純情階段,他后面玩世不恭其實都是在報復(fù)自己對感情還懷有純潔的手段,他用一種吊兒郎當?shù)臓顟B(tài)來掩埋自己對愛情所持有的純潔性,好像因為他的歲數(shù)大了,所以對愛情還保留純潔是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情一樣。在電影中,“林靜”的角色完全降為配角,而小說中穩(wěn)重能夠給人依靠的他變成了心胸狹窄的人,階段式的偶然出場,讓這個角色成為了一個“影子”,支離破碎的感覺。突然的消失,突然的出現(xiàn),并未給予這個角色整體感,塑造的并不完美,是一種角色的丟失。
對于一部群像戲來說,要把握好每一個人物的塑像是一次不容易的改編。這里,我們更加需要的是一種心理描寫,從而來豐富人物刻畫,彌補在視聽語言上的不足。忽視這一點的改編并不僅僅是這一部,如電視劇《泡沫之夏》的編劇,改編套用了原著的情節(jié)主線,可是卻忽視了心理描寫在原著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某些橋段顯得過于生硬,甚至出現(xiàn)了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看不懂或者誤會主角的情況。
所以,做一部群像戲,特別是青春題材內(nèi)容來說,編劇是寄希望于通過每一位角色來表現(xiàn)人物的不同側(cè)面,但這往往會出現(xiàn)單一的效果,同時也難以突出重點。同樣作為青春題材電影的《那一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就巧妙地避免了群像戲的怪圈,緊緊抓住男女主人公兩條線而已,僅僅就是這“單調(diào)”的情節(jié)人物線路卻令全劇形象生動,讓人產(chǎn)生共鳴。
2013年夏天,黎辰在網(wǎng)上看了《快樂男聲》廣州賽區(qū)的一場比賽,有個叫小強的選手在那場比賽里嶄露頭角。他唱了一首自己作詞的歌,受到了評委的一致肯定。后來他抱著吉他,靦腆地唱了一首《姐姐》。他的聲音未經(jīng)雕琢,十分干凈,黎辰聽得莫名難受,悶悶地在易拉罐空瓶上摁滅了手中的煙,因為太用力結(jié)果弄翻了瓶子,煙蒂散了—桌,他也不收拾,忽然哽聲哭了起來。
哭著哭著就想起了黎落。
黎落是黎辰的姐姐,比他大兩歲。這個年齡差的兄弟姐妹之間都有一種勇于廝殺的血性,凡事都爭個你死我活。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不爭了呢?應(yīng)該是2003年冬天。
那年冬天父母關(guān)系突然惡化,吵架就像插播了廣告的八點檔,讓人不勝其煩。
有一天,黎落突然擦干眼淚,說了一句讓兩個大人都震驚的話:“有什么好吵的,你們離婚吧!”
那一年,黎落年僅10歲。
父母真的離婚了,黎落和黎辰都跟了父親。在這件事上,黎落唯一的改變就是對黎辰好了起來,不再事事跟他爭,還會把最好的東著掖著,自己舍不得用,留下來給黎辰。
這是她對親情的態(tài)度,也是一個女孩深埋心底的愧疚。
黎落在高中讀了一年就退學(xué)了。關(guān)于她退學(xué)的原因,黎辰是從父親那里聽說的,大概是網(wǎng)戀。
父親讓她寫檢討,她說不,父親一怒之下撕了她的課本。黎落也不肯示弱,拿著幾百塊錢便離家出走了。
父親說:“讓她去,她混不下去了自己會哭著回來的。”
黎落沒有哭著回來,她在兩周后給黎辰打電話報平安,她說:“黎辰,你好好念書,想要什么東西就告訴姐,姐給你買,姐現(xiàn)在有工作了。”
黎辰向黎落要的第一件東西是一部手機,那是黎落離家出走的第三個月。他是在電視上面看到的廣告,1500元錢,帶各種功能。
那時1500元錢對于剛工作不久的黎落來說不是小數(shù)目,可她還是給他買了。
黎落是在圣誕節(jié)前半個月回來的。父親說黎辰闖禍被人帶走了,隔著電話線,她聽出了父親話里的焦急。她心一沉,連夜坐火車回來。
黎辰在幾個同學(xué)的慫恿下深夜翻墻出去吃夜宵,回來時已是凌晨,見附近的露天燒瓦場停著一輛舊摩托車,有人提議把它推出來玩,誰知驚醒了值班的工人,幾個人被當場抓了回去,扣上“賊”的帽子關(guān)了起來。
等黎落趕回去的時候,其他孩子都已經(jīng)付了賠償金被釋放了,只有黎辰無論如何都不肯道歉,硬說自己沒干。
看到黎落,他抿著嘴不說話。“不要推他,他還是個孩子,有話好好說。”黎落見一個女人指著黎辰咄咄逼人地做出要推他的手勢,連忙走過去擋在他面前。
“推他怎么了,我還推你。”說話的同時,已經(jīng)一把將她推了出去。
黎落毫無防備,腦袋撞在了墻上,在黎辰一聲“姐”的尖叫下,血順著頭發(fā)脖子流下來。
這次事件以黎落的住院結(jié)束。黎辰安靜了不少,坐在黎落的病床前給她削蘋果,整天不說一句話。
黎落在醫(yī)院待了半個月才出院,胳膊上留下了一大塊醒目的疤,當時因為緊張頭部忽略了擦傷的胳膊,只在上面涂了一點紅藥水。
二
那一年黎落去了上海,她沒有成為一個打字員,而是憑著自身優(yōu)勢做了模特兒。黎辰卻并沒有因為黎落為他受傷的事而和她親近,幾乎從不主動給黎落打電話。反而是父親,開始念起女兒的好,在處理一些事情時也會聽聽黎落的意見。
父親生日,黎落穿了一件旗袍款的裙子回家,黎辰一見就諷刺道:“跟個狐貍精似的,是怕這個小城鎮(zhèn)沒人知道你是模特兒嗎?”
黎落只有沮喪。小時候,他霸道古怪,她爭不過他,現(xiàn)在他能言善辯,連與他言語較量她都略遜一籌了,索性不說。
不久后,黎辰也退學(xué)了,并很快就紅遍了一條街,他在一家網(wǎng)吧做了網(wǎng)管,將為數(shù)不多的工資都揮霍在了請狐朋狗友吃喝玩樂上面。
那一兩年里,黎辰做成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學(xué)會了開車。拿到駕照后,他第一次主動打電話給黎落:“我想弄輛二手貨車開開,借我點錢。”
黎落有些無奈,她吞下了自己突然冒出來的悲傷問:“你要多少?”
三
夏天結(jié)束的時候,黎辰一個相熟的兄弟突然問他:“你姐不是模特嗎?我那天看到她了,就在一家小旅館,她還收了我的身份證,像個老板娘。”
帶著懷疑,黎辰發(fā)了一條短信給黎落,沒想到黎落承認了,說是她男友家開的旅館。
說起黎落的男朋友,黎辰見過照片,一個長得特別像周渝民的男生。可是,當黎辰真正見到黎落這個傳說中開旅館的男朋友時,差點一口水噴出來,這男生個子還沒黎落高。
黎辰冷嘲熱諷毫不留情:“你看男人的品位越來越不忍直視了。”
“黎辰,你怎么說話的?”黎落拍了筷子。那是黎落第一次對著他發(fā)那么大的火,為了一個和她站在一起還沒有她高的男人。
那頓飯不歡而散。為了避免這種尷尬,黎落有半個月沒有聯(lián)系黎辰。半個月后的清晨,黎辰迷迷糊糊地接到她的電話,剛要抱怨,卻聽到里面一個陌生的聲音說:“你是黎落的弟弟嗎?你姐姐出事了。”
四
事情還要從黎辰買車的那筆錢說起。黎落那時確實還和那個像周渝民的男朋友在一起,他叫李穩(wěn),是個工程師助理。只是,黎落從來都不是什么模特兒,她在一家模特公司做策劃,月薪只有2200元錢。接到黎辰打來的借錢電話,黎落十分焦慮,把這件事告訴了李穩(wěn)。李穩(wěn)抱怨道:“又是你弟弟,你能不能不要太寵著你弟弟,能不能為自己而活啊?”
就是這個“又”字點燃了兩個人之間曠日持久的矛盾,他們吵了起來。那天寒風(fēng)凜冽,兩個年輕人越吵越覺得各自的人生觀、世界觀南轅北轍,索性就在風(fēng)里說了分手。
回去后,黎落腦中閃過一個念頭,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人愛過她?接著,她做了一件平常怎么也不會做的事,就是向幾個最近追過她的男生的手機群發(fā)了一條借錢短信。
事實證明這是個負心的世界。
黎落擦干眼淚,準備洗洗睡了,卻在這個時候接到一個電話,雖然是個陌生的號碼,但打電話來的人,黎落認識,叫何夏,個子也不高,微胖,是黎落朋友的朋友。
這個男生的開場白是:“錢你不用擔心,我可以借給你。”
她將何夏借給她的那筆錢寄給了黎辰。
為了平復(fù)黎落的失戀創(chuàng)傷,何夏帶她吃遍了各種美食。
黎落說:“你也不怕把自己吃窮。”
他聳聳肩:“沒事兒,我家還有三家旅館呢,吃窮了也不用睡大街,回家守旅館。”
“那我呢?”黎落問。
“你也可以和我一起守旅館,如果你愿意的話。”他漲紅了臉,脫口而出。
后來黎落真的幫他去守了旅館。23歲的黎落終于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偶像劇式的愛情,她和不高也不帥的何夏在一起了,何夏給了她無窮無盡的信任和無休無止的縱容。可是她最疼的弟弟不喜歡這個樸實的男生,他在初次見面的飯桌上對何夏冷嘲熱諷,當時就氣得黎落拍了桌子。
其實不只是黎辰,所有的朋友都覺得她和何夏不般配,包括已經(jīng)和她分手了的李穩(wěn)。
五
李穩(wěn)來公司找她那天下了一點雨,路面上濕濕的。他滿臉懺悔地對黎落說:“我們重新開始吧!從今以后,我愿意接受你的生活方式,也愿意愛屋及烏地包容和寵愛你唯一的弟弟。”
黎落有點難過,但她咬了咬牙:“都過去了。”說完她跑上了廣場的寬臺階。李穩(wěn)不甘心地追上去,他一邊追一邊去抓她的手。他們原本隔著兩級臺階,他站在下面,這一拉太用力,讓她整個人重心后仰,她想甩開他,卻不料將自己甩下了臺階。
她的運氣真不好,從臺階上滾下后剛好下面小道上一輛摩托車飛速開來,一個輪胎幾乎從她的腿上軋過去。
黎辰是在醫(yī)院聽到這個故事的,他震驚,不敢相信。
黎落住院期間,李穩(wěn)來過幾次,表示愿意承擔責(zé)任支付她的住院費,卻再也沒有提起和黎落重新開始的事情,守在那里徹夜照看著不肯走的人是那個被黎辰瞧不上眼的何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