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實習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今天去學習時,我在大二那年暑假的見習時光全部涌出了記憶,布滿腦袋,因為那時我寫的見習報告題目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當時是地震那年的假期,我抱著為我的家鄉做點什么的心理找到了江油人民醫院,那時候豪情壯志,希望能夠進入抗震救災的前線做出驚天地的大事來,哪知“壯志未酬”,被護理部的老師分到了院感部,然后我的任務就是幫助院感部老師登記科室報上來的傳染病病例以及上報到網上,就這樣,沒做到驚天地,一個月在平淡無奇的工作中慢悠悠的度過。
現在明白,世上的大事很多,可是他是由無數個小事組成的,這些小事的好壞就是細節的注意與否。
護理行業的工作說起來很繁瑣,可是又很簡單,只要你做到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即“三查八對”?根據醫囑安全正確給藥?掌握并遵循注射輸注原則?密切觀察反應?注意與病人良好溝通等等,在護理工作活動中你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另一半就是還需要自己不斷地充實不斷地學習,不僅要提高自己的醫療護理質量水平,還要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科學文化?專業和身體心理素質,所以很喜歡今天學習中獲得的一句話:“硬件是基礎,軟件是靈魂。”
實習生很累,是因為要學的東西很多,需要自己親自動手才能熟練的,要動腦袋思考的,要適應這個角色轉換的,要培養自己慎獨精神的等等。這就是一個過程,堅持下來,自己會有個完美的跳躍。
所以,在實習這個崗位上堅定不移地學習怎樣對待細節,怎樣在小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和素質吧,我相信我會有個滿意的實習回憶!(實習生:向華娟)
更多關于護理實習生工作總結的文章 >>
內七的老師很早就告訴我, 8月26日有個學習講座,可以去聽下。 今天去學習時,我在大二那年暑假的見習時光全部涌出了記憶,布滿腦袋,因為那時我寫的見習報告題目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當時是地震那年的假期,我抱著為我的家鄉做點什么的心理找到了江油人民醫院,那時候豪情壯志,希望能夠進入抗震救災的前線做出驚天地的大事來,哪知“壯志未酬”,被護理部的老師分到了院感部,然后我的任務就是幫助院感部老師登記科室報上來的傳染病病例以及上報到網上,就這樣,沒做到驚天地,一個月在平淡無奇的工作中慢悠悠的度過。 現在明白,世上的大事很多,可是他是由無數個小事組成的,這些小事的好壞就是細節的注意與否。
護理行業的工作說起來很繁瑣,可是又很簡單,只要你做到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即“三查八對”﹑根據醫囑安全正確給藥﹑掌握并遵循注射輸注原則﹑密切觀察反應﹑注意與病人良好溝通等等,在護理工作活動中你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另一半就是還需要自己不斷地充實不斷地學習,不僅要提高自己的醫療護理質量水平,還要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科學文化﹑專業和身體心理素質,所以很喜歡今天學習中獲得的一句話:“硬件是基礎,軟件是靈魂。”
實習生很累,是因為要學的東西很多,需要自己親自動手才能熟練的,要動腦袋思考的,要適應這個角色轉換的,要培養自己慎獨精神的等等。這就是一個過程,堅持下來,自己會有個完美的跳躍。 所以,在實習這個崗位上堅定不移地學習怎樣對待細節,怎樣在小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和素質吧,我相信我會有個滿意的實習回憶!
筆者自2002年1月-2006年12月對135例泌尿系結石[1]住院患者進行中醫綜合護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35例均為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外科住院病人,男105例,女30例;年齡10-70歲;病程1 d-31年。結石部位:腎結石56例,輸尿管結石28例,膀胱結石21例;腎及輸尿管結石25例,腎、輸尿管、膀胱結石5例。結石大小:6-35 mm。全部病例均經B超或CT、靜脈尿路造影等方法確診。
2 綜合護理
2.1 心理護理 解除思想顧慮,注意了解病人的飲食、飲水習慣及特殊愛好等,以取得病人的信任。特別是年老體弱、反復發作者,容易對治療失去信心,意志消沉,情緒低落,故對該類患者要經常溝通,指導其正確對待疾病,增強信心,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療。
2.2 飲食護理 飲食宜清淡,禁辛辣、油膩、煙酒、咖啡等生熱助濕食品,多食西瓜、冬瓜、葫蘆卜等果菜。多飲溫開水,使尿液增加,以促進結石排出。
2.3 疼痛護理 當病人出現急性腎絞痛時,立即讓其取側臥位,深呼吸,使肌肉放松減輕疼痛,局部熱敷,或針刺穴位止痛,或遵醫囑使用解痙止痛藥,并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通知患者,以消除恐懼心理。
2.4 非手術護理 結石直徑<8 mm,無明顯感染梗阻者,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尿量在2000-3000 mL/d,以金錢草、車前草泡水代茶飲。對腎上盞和中盞結石的患者,做跳躍運動以助結石排出;對腎下盞結石者,取頭低腳高位,輕拍腎區,排石。對結石>8 mm或不易排出者,結合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碎石后口服中藥排石湯,觀察有無結石排出。
2.5 手術護理
2.5.1 術前 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結石梗阻感染影響腎功能而有手術指征需要手術者,術前應及時對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方法及重要性,介紹手術成功的病例,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訓練床上大、小便,吸煙者戒煙。術前禁食12 h,禁水8 h,術后留置導尿管。
2.5.2 術后 (1)術后嚴密觀察病人的病情、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和傷口敷料及引流管的放置并妥善固定,作好各種引流液性質和量的記錄,并作床頭交接班。在觀察病人時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傷口疼痛時遵醫囑給予有效的鎮痛劑;(2)根據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及病情需要,給病人及家屬作飲食指導,一般由流質半流質普食,以清淡營養易消化的飲食為宜。幫助患者做好口腔衛生,不能自行刷牙者給予口腔護理;(3)根據手術方式及引流管放置時間,指導病人臥床休息時間,同時協助病人翻身、咳嗽、咳痰、的更換,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留置引流管期間,避免過度牽拉,防止引流管脫落、扭曲和阻塞;(4)下床活動的指導:一般術后3-5 d內鼓勵病人下床活動,以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有利于傷口愈合和胃腸功能的恢復,但腎切除和腎實質切開取石者,術后1周避免下床活動和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再出血。
2.6 出院指導 (1)飲水:鼓勵病人多飲水,全天常規飲水3-4 L,以增加尿量,保持排尿通暢,降低尿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晶體沉積。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不憋尿,改掉喝生水的不良習慣;(2)飲食:根據結石成分和尿分析的結果對飲食進行調護。草酸鹽結石者,應少食含草酸過多的食物。如菠菜、濃茶、巧克力、扁豆、豆腐等。尿酸鹽結石或尿酸高者,禁食動物內臟,少食家禽、肉類、甲殼動物。吸收性高鈣尿者控制乳制品,減少動物蛋白和糖的攝入,改食一些粗食。磷酸鹽結石者宜食烏梅、梅子等酸性物質及核桃[2];(3)若出現血尿、腰痛、排尿困難者及時就診。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預見性護理; 膽總管結石; ERCP; 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31-0103-02
本文以2012年4月-2013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行ERCP手術的168例膽總管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預見性護理在預防膽總管結石患者內鏡下胰膽管造影術(ERCP)后并發癥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3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行ERCP手術的168例膽總管結石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對照組84例患者中男49例,女35例,年齡36~72歲,平均(51.4±1.2)歲;干預組84例患者中男51例,女33例,年齡35~66歲,平均(53.1±1.4)歲。所有患者排除胰腺炎、膽道感染和腸梗阻等具有干擾性的疾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一般護理 護理人員在ERCP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血壓、肝腎功能等,以及患者的精神、飲食、大便等生活狀態,及時做好記錄。
1.2.2 預見性護理 (1)預防高淀粉酶血癥和胰腺炎的發生。高淀粉酶血癥和胰腺炎是ERCP術后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生都是由于胰管開口處損傷,出現水腫導致的。在護理過程中囑患者盡量取半臥位休息,給予患者正確的飲食指導,降低胃腸壓力,降低損傷幾率,并且必要時給予患者生長抑制素以及抑制胰酶分泌藥物。(2)預防膽道感染的發生。膽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膽汁引流失敗或者不完全,其次可能是病菌感染導致的膽道梗阻導致的。術后妥善固定引流管,記錄引流液,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如有無黃疸癥狀的出現,并且注意患者使用器具的潔凈和所處環境的消毒。(3)其他并發癥的預防。消化道的出血和穿孔是ERCP術后比較嚴重的并發癥,嚴重威脅者患者的生命健康。術中將括約肌切開、術后胃腸壓力大和感染是導致此并發癥的原因。護理過程中囑患者臥床休息,合理膳食,注意患者個人衛生,對有腹痛等不良癥狀的患者,立即告知醫生采取措施治療。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ERCP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患者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評價采用本科室制作的滿意度調查表(百分制),60分以下為不滿意,61~75分為一般滿意,76~90分為比較滿意,90分以上為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并發癥發生情況
并發癥發生方面,對照組39例(46.43%),干預組12例(14.2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為(6.73±1.29)d,干預組為(3.27±1.42)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ERCP由于其微創、有效、安全等特點,是臨床上治療膽總管結石的主要手段。但有研究資料證實[1-2],ERCP術后會出現急性胰腺炎、膽道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等并發癥,延長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了患者痛苦,甚至部分患者需要二次手術,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對膽總管結石患者ERCP術后并發癥的預防顯得十分重要。
有研究表明,預見性護理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等,加強患者對預防并發癥的認知能力,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概率,成為預防并發癥的重要手段[3-4]。本研究中干預組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干預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降低,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增加,進一步考慮是由于預見性護理在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的同時,提高了患者依從性,有助于疾病的恢復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能夠有效預防膽總管結石患者ERCP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宋麗亞,趙清喜,孔心涓,等.ENBD預防膽管多發結石ERCP術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癥65例[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0,18(16):1724-1727.
[2]陳霞,王素云,葉麗萍,等.奧曲肽預防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高淀粉酶血癥和急性胰腺炎發生的作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5):814-815.
[3]史紅萍.預見性護理在肝癌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57-58.
[中圖分類號] R541.6;R54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2(b)-0180-03
膽總管結石是外科常見多發疾病,是指位于膽總管內的結石,通常繼發于膽囊結石,臨床表現主要有上腹絞痛、對穿性背痛、高熱、黃疸等,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方法進行治療,會嚴重危害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1]。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方法是三鏡聯合治療,即十二指腸鏡、腹腔鏡和膽道鏡,但為了更好的促進患者康復,提高身心舒適度,在三鏡聯合治療膽囊伴膽總管結石期間,需對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該研究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院的86例三鏡聯合治療膽囊伴膽總管結石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對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接受三鏡聯合治療的86例膽囊伴膽總管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51例男性,35例女性,年齡29~78歲,平均(50±3.5)歲,病程1周~5年,平均(2.7±0.4)年。所有患者經診斷均符合膽囊伴膽總管結石臨床診斷標準,且經腹部B超、MRCP檢查確診,患者有不同程度膽絞痛發作史、膽管炎和胰腺炎病史,排除合并嚴重其他系統疾病、認知功能障礙、精神疾病的患者。按護理方法將患者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3例,兩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積極配合研究,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選取的86例膽囊伴膽總管結石患者均行三鏡聯合治療,具體治療方法為:術前,對患者進行十二指腸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檢查,詳細了解膽道情況,并測量患者總管結石直徑。若患者膽總管結石直徑
術后,給予患者常規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必要時可沖洗膽道。術后3 d,引流管無異常液體可拔除,行鼻膽管造影檢查后,患者體內若無結石殘留,可將鼻膽管拔除。
1.2.2 護理方法 行三鏡聯合治療期間,干預組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的觀察與記錄、抗感染、給藥等內容。圍術期護理干預方法如下:(1)術前護理,主觀評估患者資料,進行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胸片、B超等常規檢查,全面掌握患者身體狀況、結石部位與大小、過敏史等,并向其詳細講解三鏡聯合治療膽囊伴膽總管結石的相關知識,認識該治療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以緩解憂慮、不安等不良情緒,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2]。為避免患者發生急性膽囊炎,需給予低脂飲食,遵循“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原則,忌食易產氣、消化不良等食物。術前晚,需對患者進行灌腸;術前12 h,需禁飲食;術日晨,需給予胃腸減壓,從而將腸道內殘留糞便徹底清除,以免影響腹腔鏡視野。此外,胰膽管造影檢查0.5 h前,需給予患者10 mg地西泮+75 mg哌替啶+10 mg山茛菪堿;腹腔鏡術前,給予患者10 mg地西泮+0.5 mg阿托品,以減少腺體分泌,降低平滑肌緊張度。(2)術中護理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詳細核對患者姓名、年齡、性別、手術方式、手術部位等資料,以免出現失誤。手術室護士協助麻醉師給予患者全身麻醉的同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使其以平穩心態接受和配合手術。手術過程中,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保持吸氧管、輸液管、胃管等通常,并確保患者維持舒適,以免受壓。(3)術后護理術后,將患者送回病房,移動至病床后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6 h低流量吸氧,禁飲食1~2 d,并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以及是否出現腹痛、腹脹情況,若出現異常,及時向醫生報告,并對癥處理[3]。術后護士應積極主動地與患者溝通交流,詳細了解其心理變化、不良心理反應原因和身體情況,給予其心理疏導、安慰、支持,使其保持良好心態,以利于早日康復。此外,還應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如鼻膽管、T管等,保持暢通,同時嚴密觀察引流液顏色、性狀、量,給予造影檢查,檢查結果顯示無結石殘留后,可拔除引流管。若患者膽道殘留結石,需在術后2月行膽道鏡取石術。術后1~2 d,根據患者情況,鼓勵患者進食少量流質食物,以促進腸蠕動恢復,補充必要的營養[4]。(4)并發癥護理 術后,護士應做好并發癥護理工作,即密切觀察患者病情,每2 h監測1次血壓、心率,并嚴密觀察引流液體色澤和流量,以防患者因括約肌切開過大、膽囊床剝離面積過大、膽囊炎嚴重等導致出血,若發生出血并發癥,護士應及時報告醫生,并進行止血治療[5]。手術過程中,建立氣腹需用CO2,術后排出CO2通常會殘留,若被隔肌吸收,極易發生肩背酸痛并發癥。所以,護士應向患者詳細講解肩背酸痛原因,并給予適當熱敷,以及指導正確活動上肢和局部按摩。一般情況下,膽囊殘端鉗閉不徹底,分離粘連膽囊時,極易損傷膽管,進而導致患者發生膽漏并發癥。所以,護士應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維持負壓引流通暢,若引流量較多,及時給予減壓治療,以利于膽管壁自行閉合。
1.3 觀察指標
詳細觀察并記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作為護理效果評定依據。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以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表示,將非常滿意、滿意作為患者滿意情況。
1.4 統計方法
運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數據以(x±s)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
經相應護理后,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對比,干預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兩組患者結石均全部取盡,干預組術后有2例患者發生并發癥,發生率為4.65%,并發癥為出血,經止血治療后均痊愈,無一例患者發生嚴重并發癥,如膽漏、膽道感染等。對照組有15例患者發生并發癥,發生率為34.88%,其中出血9例(20.93%),肩背酸痛4例(9.30%),膽漏2例(4.65%),經對癥治療后均改善。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干預組明顯低于對照組,χ2=12.3905,P=0.000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干預組43例患者滿意護理,護理滿意度為100.00%;對照組31例患者滿意護理,護理滿意度為72.09%。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干預組明顯高于對照組,χ2=13.9460,P=0.000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3 討論
膽囊伴膽總管結石是對人類健康有重要影響的外科常見病,多見于成年人,其臨床癥狀取決于結石部位、大小、是否梗阻與感染等,典型癥狀為膽絞痛[7]。近年來,該病發病率逐年上升,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方法治療,長期結石和炎癥刺激會誘發膽囊癌變,給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目前,膽囊伴膽總管結石治療向微創化發展,而且隨著十二指腸鏡、腹腔鏡和膽道鏡的推廣應用,三鏡聯合逐漸應用于治療該病,并已取得一定臨床效果[8]。但為了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治療期間需對患者實施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并發癥護理等圍術期護理干預。
護生到達實習醫院之前,醫院護理部必須首先制定相應的計劃,指導教師應根據大綱要求和本院實際情況,對實習的起止時間、學生分組、輪轉日程安捧、基本方式和組織方法、實習的考核及鑒定辦法、學生的考勤及各項規章制度等進行周密的安捧,這樣才能使實習活動井然有序,有章可循,便于檢查評估。在安捧實習活動計劃時,指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培養目標不同而有所側重。對畢業后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學生,可把指導重點放在培養具有臨床獨立工作能力、分析、判斷及應急能力方面;對畢業后準備從事護理教學工作的,應指導學生多參與教學實踐,如進行業務小講座、護理查房、主持病例討論等;對畢業后將從事護理管理工作的學生,指導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應用管理學知識了解醫院護理體制正常運轉的調控以及如何做好護士長這個基層管理角色,也可讓學生進行管理方案設計或進行衛生健康宣教等,鍛煉其管理能力。
2周密的組織安捧
實習活動不同于學校課堂理論學習,人員分散、涉及科室廣且流動性大,在這種狀況下,要保證實習活動的順利銜接和質量達標,指導教師必須根據實習計劃進行周密的組織安捧,并定期進行檢查總結。具體做法:實習護生進入醫院的第1周,由護理部、院感科、各科護士長進行崗前培訓,重點教育內容有:醫院各項規章制度、護士素質、院感知識、各科護理工作特點及常用護理技術示范等,第2周分散進入各科室開始正式實習。每科實習結束時,由科帶教老師進行專科理論、技術操作考核合格方可出科,指導教師定期抽查、指導、總結評估、持續改進。
3組織業務小講座及教學查房
指導教師可根據各科專業特點,每周舉辦理論知識講座,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擴大護生的知識面。可選擇常見病、多發病、危重病病例進行教學查房,由護生先進行準備、分析、討論,再由指導教師補充總結。這種方法可進一步加深護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同時,聯系實例可加深印象、增強記憶、開闊視野,激發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在教學查房前,指導教師應有計劃地找出一些問題提問護生,并鼓勵護士提問,以活躍學習氣氛。
4舉行護理知識競賽或技術操作表演
為了督促和鼓勵護生學習,活躍學習氣氛,指導教師可組織護生開展護理知識競賽或請技術操作準確熟練的護生進行操作表演,這樣可使護生學有榜樣,增強上進心。
5指導護生進行整體護理
近年來,我院陸續開展了責任制護理、整體護理、全程優質護理服務,逐漸完善、不斷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指導教師在總結功能經驗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按照生物一心理一社會護理模式實施全程優質護理服務。使學生通過實習,學會如何與病人溝通、全面系統進行健康教育、熟練過硬的專業技術、周到適用的出院指導等,從而不斷提高護生業務水平及工作能力。
6組織護理個案研究
指導教師可選擇病情復雜但病程不很長的常見多發病例,指導護生進行護理個案研究,以便護生在實習期間能見到疾病的轉歸。從病人入院到出院,由護生親自參加治療護理,以便于了解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全過程,尤其應注意病情觀察和緊急處理原則的掌握。指導教師可指導護生查閱有關資料,學習專業理論,全面準確地寫好護理記錄。通過個案研究,護生可以體會到護理工作對病人痊愈所起的作用,從而激發對護理專業的熱愛。
7注重實習的質量
護理質量是護理業務技術管理的核心,因此指導教師在實習中應強化護生的質量意識,要注重抓好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預防差錯事故的發生,對各種技術操作要放手不放眼。經常檢查消毒隔離、無菌技術和查對制度的執行情況,查找差錯事故隱患,不斷改進,保證病人安全。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是提高護理質量,確保安全醫療的根本保證。
1、護理部重申了各級護理人員職責,明確了各類崗位責任制和護理工作制度,如責任護士、巡回護士各盡其職,杜絕了病人自換吊瓶,自拔針的不良現象。
2、堅持了查對制度:(1)要求醫囑班班查對,每周護士長參加總核對1~2次,并有記錄;(2)護理操作時要求三查七對;(3)堅持填寫輸液卡,一年來未發生大的護理差錯。
3、認真落實骨科護理常規及顯微外科護理常規,堅持填寫了各種信息數據登記本,配備五種操作處置盤。
4、堅持床頭交接-班制度及晨間護理,預防了并發癥的發生。
二、提高護士長管理水平
1、堅持了護士長手冊的記錄與考核:要求護士長手冊每月5日前交護理部進行考核,并根據護士長訂出的適合科室的年計劃、季安排、月計劃重點進行督促實施,并監測實施效果,要求護士長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結,以利于總結經驗,開展工作。
2、堅持了護士長例會制度:按等級醫院要求每周召開護士長例會一次,內容為:安排本周工作重點,總結上周工作中存在的優缺點,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向各護士長反饋護理質控檢查情況,并學習護士長管理相關資料。
3、每月對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并及時反饋,不斷提高護士長的管理水平。
4、組織護士長外出學習、參觀,吸取兄弟單位先進經驗,擴大知識面:5月底派三病區護士長參加了國際護理新進展學習班,學習結束后,向全體護士進行了匯報。
xx年兒科護士年終總結?xx年兒科護士年終總結哪里有范文?了xx年兒科護士年終總結供護士們參考: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我即將結束兒科的實習,回顧這些日子,是苦是樂,是酸是甜,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屬于自己的味道,在兒科近一個月的實習生活中我受益頗多,即將要出科了,卻有好多的不舍,對于我們的實習科里的老師們都蠻重視,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在此,對各位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實習過程中,本人嚴格遵守醫院及各科室的規章制度,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踏實工作,熱愛兒童事業,全心全意為患兒著想。同時要理解家屬,正確處理好護患關系,能做好解釋與安慰工作,多說“對不起”,是家屬也理解兒科護士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或過激行為的發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兒科一些常見病的護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如,靜脈穿刺,吸痰,霧化,在工作的同時我也不斷的認真學習和總結經驗,總之我覺得在這段實習的日子里,我學到了很多,雖然我還只是學生,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離去,渴望在學習中成長,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飛翔的白衣天使。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332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074-01臨床實習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途徑,是學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續,是由理論到實踐的重要階段,是從課堂到醫院,從學校到社會的重要步驟,是護士職業道德、臨床思維、臨床技能形成的重要時期,所以,良好的實習階段對培養一個優秀的護士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我對近幾年的臨床帶教,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方法,現報告如下:1成立帶教管理小組,選拔帶教老師
1.1為了能夠保證護生的實習質量,科室成立帶教管理小組,由護士長、總帶教老師和分帶教老師三級人員組成,總帶教老師要求資深高的護士,具有一定的教學和組織管理能力,帶教經驗豐富,并能根據實習教學大綱制定自己科室的帶教計劃和目標,分帶教老師要求臨床經驗豐富,專業水平高,素質好,有一定的臨床帶教經驗及熱愛帶教工作,并能根據帶教計劃實施帶教,科室應采用競聘上崗的方式,從中選拔優秀的帶教老師,提高科室帶教質量,使護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更好的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1.2定期對帶教老師進行新業務、新知識的培訓以及理論知識學習,組織帶教老師進行帶教經驗交流,請教學經驗豐富的護士長或帶教老師進行全院性學術講座、經驗介紹,將帶教體會與大家分享,提高帶教老師的帶教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以身作則,工作態度認真嚴謹,嚴格帶教。[1]2制定合理的帶教計劃
首先合理安排實習時間和帶教內容,這是決定帶教質量極其關鍵的一步,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根據科室的特色合理安排帶教計劃。
第一步:熟悉環境(1-2天),學生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心理有些緊張,總帶教老師首先帶領學生熟悉工作及病房環境,布局及常用物品放置位置,以及科室的規章制度等,帶教老師態度要和藹,消除學生緊張情緒。
第二步:集中帶教(2-7天),此階段由總帶教老師向學生講解本病區疾病的特點、治療、護理常規,常用藥物作用、副作用、以及各項基礎護理操作、急救流程等,老師示范,學生進入練習,然后老師再進行初步檢查,對于學生的不足之處再進行講解,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第三步:疾病護理(6-20天)在分帶教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際操作以及整體護理,老師要做到防手不放眼,一對一帶教。每周進行一次護理講座,參加病人的急救、患者出入院的健康教育、臨床治療、基礎護理、晨晚間護理等。
最后:實踐提高(18-25天)學生已經對科室疾病的護理知識已經掌握,然后參加科室疑難病例討論以及護理大查房,開展查房前,護士長或帶教老師會安排查房的對象,使護士或實習學生提前進行資料檢索與查閱,準備相關知識與信息。同時,計劃查房的組織形式、參加人員、具體步驟及詳細內容,做到有準備、有目的、有重點和有標準[2]。可以自由發言,提出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帶教老師最后總結。出科時每個護理生各自選擇一個病例,組織一次護理查房,這樣可以增加護生對本科室疾病的了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習效果。帶教老師對于護理實習生的表現、學習情況,以及考核情況做出總結。3培養護生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對于剛剛走出校園的實習生來說,他們很單純,進入醫院實習后,在短時間內要進行角色轉換,要接觸到不同文化、不同階層、不同需要的患者,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帶教老師不斷的引導學生,加強思想教育及愛崗教育,培養她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一切要以病人為中心,帶教老師要以身作則,起到帶頭作用,正確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白衣天使的形象。4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工作能力
在整個實習過程中,總帶教老師對每一個實習護生知識水平、個人素質、反應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總結,分帶教老師根據所帶學生的特點,制定出教學計劃及方法,調動她們的積極性,激發她們的潛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綜合分析患者病情,判斷問題、勤動手、勤動口,要養成大膽提問的好習慣,對患者提出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善于觀察病情,善于發現護理中的不足,及時補充。還要培養她們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的能力,實習學生大多數是本科學歷,理論知識很豐富,要多培養她們溝通的技巧,引導護生從患者角度出發,體現患者的獨特性,尊重患者,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護理是一個很繁瑣、很謹慎的工作,不僅要教會學生怎樣做,還要教會學生用心做,要善于觀察患者,及時發現問題,遇事要冷靜,學會認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5教學效果的評價
實習學生即將出科,需要對實習學生進行評價,采取雙向教學評價,即科室護士對實習學生進行考核,每位實習學生對帶教老師進行評分[3],也可以寫出帶教中的不足,對老師和實習學生的雙向評價進行總結,對學生寫下實習評語,同時,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帶教不足,要進行總結,重新修訂帶教計劃以及帶教方法。
總之,臨床帶教是教學醫院的一項重要工作,帶教老師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水平,以一個優秀的醫務工作者來嚴格要求學生,為醫療行業培養一批更加優秀的人才而努力奮斗。參考文獻
[1]楊霞.新形勢下護生臨床帶教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4).
關鍵詞:護生;需求;創新;帶教;自身修養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9-0497-01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而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續與深化,臨床帶教老師是護生接觸專業實踐的啟蒙者,擔負著傳授知識、培養護生能力和職業素質等多重任務。隨著護理隊伍的發展和對教育質量的普遍關注,臨床實習教學的規范化管理也逐漸受到重視[1]。
1 在觀察中發現并制訂完善帶教計劃
1.1 首先護生到每個科室之后,各科室做好入科介紹,醫院為護生制訂完善的護理計劃,護理部要對她們進行崗前培訓:包括醫院的規章制度、職業著裝禮儀、對理論及操作的專業要求、工作態度等,讓護生對新環境中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有確切的了解,以盡快適應新環境、新生活。
1.2 護士從學校畢業后進入臨床往往有一個角色轉換和臨床適應階段,這一階段護士的心理壓力大,常由于專業知識掌握不全面,缺乏安全防范意識和醫療法律法規知識或違反操作規程而發生護理差錯,嚴重的還會引起護理糾紛,為了使新護士到崗后盡快適應工作環境,盡早進入臨床狀態,我們對她們采取培訓學習《護士崗前培訓教程》,對剛剛步入臨床護理工作的護士建立自信心,樹立主人翁意識,緩解心理壓力,盡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從護理工作的法律法規到護理人力資源管理,從專業護理應急預案到具體護理操作與考核,以及護士禮儀、護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護士職業素質要求等進行培訓學習[2]。
2 關注護生的需求,創新帶教工作
2.1 護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比較扎實,在臨床教學過程中,我不主張采用灌輸式教學法,而是經常結合臨床實例啟發式教學和安全式教學。注重培養護生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即如何運用扎實的理論知識,解決臨床護理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手術室實習期間,充分掌握無菌技術操作,開啟無菌包的正確方法,在帶教過程中,我會要求護生先復習一遍該科應掌握的理論知識向她們提出問題,以及提出問題,讓她們帶著問題先看帶教老師操作,對護理的正規操作流程進行演示后進行問題考核,盡量做到一對一帶教。
2.2 我科還嚴格安排護生理論和操作技能考核,帶教老師給護生作各項技術操作及專科技術操作示范,邊講邊示范,最后要結束前讓護生自己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鼓勵護生提問,從而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并盡量滿足護生的求知欲。例如:穿脫手術衣、戴無菌手套、無菌技術操作、洗手全程等進行考核并給出成績,考核成績記錄在實習鑒定表格中。實習鑒定促進知識的橫向聯系,結束前讓護生總結和評定,護生之間互相評定。最后老師總結評定,老師要善于表揚,指出不足時要委婉,讓護生易于接受,同時鼓勵護生善于總結經驗、不斷完善,使各項操作技能逐步提高并走向正規。
3 提高自身修養、激發熱情、提升能力
由于護理教學體制的發展,臨床護理實習生的層次不再像以往那樣單一,這就給我們帶教老師提出了要求,即不僅有扎實的醫學護理基礎知識和臨床經驗,還要對教育學和心理學有所研究,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要帶好護生,帶教老師必須熟悉護理學科的理論知識,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然。帶教過程中不但要讓護生學會怎樣做,還要讓護生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才能帶好護生,因此帶教老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和掌握最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教學需要。實習生在實習階段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形成規范的操作,對今后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帶教老師要愛崗敬業,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處處以身作責,以自己的言行去帶動和影響護生,做到為人師表、教育護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及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培養其樹立舉止端莊、禮貌服務的優秀“白衣天使”的形象[3]。面對不同能力的護生完成同一任務時,應盡量做到因人而異,幫助護生消除情感壓力,愉快、順利的完成實習任務,調動護生的積極性,提高帶教質量,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護理工作者服務于患者,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 李慧,王惠珍,史雷.護理本科臨床帶教老師綜合考評體系的構建.護理學雜志,2009,23(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