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關父親的文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這里重點說一下筷子兄弟演唱的《父親》。這首歌是筷子兄弟演唱的歌曲,王太利作詞編曲,歌曲發行于2011年12月20日。收錄于專輯《父親》。該歌曲是微電影《父親》的主題曲。2012年8月13日《父親》獲得感恩勵志金曲獎。2012年12月2日該曲獲得2012百度沸點年度十大金曲獎。
(來源:文章屋網 )
1、父親節是在每年公歷6月份的第三個周日,所以2022年的父親節是在2022年6月19日,農歷五月廿一。
2、父親節(Fathers Day),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于二十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現已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
3、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里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4、中國官方沒有設立正式的父親節。但大陸民眾習慣上使用6月第三個星期日當做父親節;臺灣地區定于每年8月8日,又稱為“八八節”。
(來源:文章屋網 )
奧地利父親節是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日,父親節,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于二十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現已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
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里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來源:文章屋網 )
下雪天,是我們小孩子最快樂的時候,堆雪人,打雪仗……然而,也恰恰是一個雪天,使我對父親有了很深的誤解。
那時,大雪紛飛,整個大地變成了銀裝素裹的世界。我和小伙伴在村外麥田里打雪仗,歡快的笑聲回蕩在上空,我們玩得是不亦樂乎。這時,父親不知什么時候站在我們的身邊。他一言不發,只是冷冷地注視著我們。我們害怕極了,只好悻悻地跑出麥田。此時,我看到了父親嚴厲的表情,那冰冷的眼神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伴隨著我成長的腳步,父親的嚴厲更是雪上加霜。他為了讓我好好上學,在我貪玩而逃課的時候,重重地給了我一巴掌;他為了磨煉我的意志,在大雨滂沱之時,讓我獨自一人冒雨回家……總之,我幼小的心靈里,對父親是又怕又“恨”。
時光飛逝,歲月流轉。不知不覺,我長成了一個翩翩少年。而父親高大挺直的腰板卻在慢慢彎曲,額上的皺紋越來越深,兩鬢也開始染起白霜。
該上初中了,父親將我送進了一所寄宿制學校。原先對父親并沒有好感的我,不知怎的,剛入校的那一段時間,夢里老是浮現父親的身影。
按學校有關規定,住校生兩周只能回家一次。漫長的十二天終于過去,校車剛到村口,我就看見父親站在路邊。一下車,父親便迎上來,從我手中奪過了行李和書包。“爸,把書包給我吧,我自己背?!备赣H也不答話,只是看了看我,滿眼充滿了關切和疼愛,隨即頭也不回地朝前走。我為之一顫,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朦朧中,父親的背影第一次在我眼中變得那么高大,像一座巍峨的山……淚光中,我的心里泛起了微微的感動。
從此,我不再感到父親眼神的冰冷。
是啊!一旦你擁有了愛的情感,你就會發現父親冰冷的外表下,所掩藏的是一顆火熱的愛子之心。
[點評]
1.文章運用欲揚先抑和對比的手法,表現父親的形象,以展示人物獨特的性格品質。文章開頭,作者先寫了父親寬大的手掌,嚴厲而冰冷的目光,敘述了小時候父親對自己的無聲呵斥,表達了對他的害怕和反感。然而,這都是“抑”筆,是為了突出后面的“揚”――上初中后第一次回家父親給自己拎包,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愛無處不在”的主題。
父親的茶
譚宗林
父親的故事是講不完的。每當我想敘說的時候,總是淚眼婆娑,脆弱的心似乎經受不住感情潮水的激蕩。
父親一生坎坷,經歷過許多傷心的事情。不幸養成了他豁達的性格。當爹當娘的體會,又使他遇事常為別人著想。鄰居待客借碗他連鍋都給,對兒孫們的體恤,他更是無微不至,傾其所有。而他自己卻極其節儉,舍不得吃穿,更不動煙酒,惟一愛好就是喝幾口茶水。
我們小的時候,家境不好,父親買不起好的茶葉,喝的是一些茶葉末,每斤一塊錢左右。而一斤茶葉,父親最少要喝半年。每次喝茶,他總是先泡后熬,把茶葉煮熟,茶雖淡而無味,父親喝起來卻很香甜。我想,這哪叫品茶,這叫給水染色。
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陜南安康,而陜青的產地就在紫陽地區。每年新茶下來,我都要買些送給外地的朋友。當然,首先想到的是父親??擅看嗡筒杌丶?,看的卻是父親的臉色。他講:“毛尖茶味淡,沒勁兒,我不愛喝?!蓖ι鷼獾臉幼?。他只要喝三五元錢買的大葉茶。后來,我才明白,父親是怕我花錢,因為每次留下的茶葉,父親自己舍不得喝,只有家里來了尊貴的客人,或者他的老朋友來了,他才泡上一杯,請人家品嘗。結果新茶變成了陳茶。有的甚至發了霉,他自己還是舍不得喝。多少年過去了,家境好轉,父親有了許多茶葉:有江蘇的碧螺春、湖南的湘尖、云南的沱茶和銀川的三泡臺,甚至還有孫子出國給爺爺帶回的日本茶葉,這些卻都成了他的展品,用來在鄰里面前炫耀兒孫們的孝敬。我想,許多茶他一生恐怕都不知味道,他只喝他的大葉茶。
父親活了85歲。到了晚年,他患上了老年病,眼前的事情轉眼就忘,過去的事情卻記得清清楚楚。神志不清的時候,總是用包背起兒孫們孝敬的茶葉說是要給別人開茶話會,誰也攔不住他。一段時間竟成了笑話,讓鄉鄰們傳說。
春節前夕,父親講縣上要開茶話會,請他參加。其實根本沒有這回事。家里人稍不留神,父親就走失了。一家人急得都要瘋了。兄嫂和叔伯鄰里找遍了縣城周圍的村村鎮鎮、溝溝坎坎,我和妻子也走遍了大街小巷。最后,總算找到了他。見到父親,我非常心酸,老人一臉灰土,滿身泥濘,不知受了多大的罪,嘴唇都干得發裂。
也許是見到了我們,父親非常高興。吃過飯休息了一陣,他就要領孫女上街。走了一段路,女兒見爺爺的嘴在不停地嚅動,就好奇地問:“爺爺你在吃什么?”父親沒有回答,只是輕輕地笑了笑。又走了一陣,父親畢竟年邁體弱,體力不支,說他要休息。在路旁剛一坐下,父親又從口袋里掏出什么喂進了嘴里,這時,女兒一直盯著爺爺,等他再要掏的時候,女兒抓住爺爺的胳膊,掰開爺爺的手掌一看,吃驚地喊道:“爺爺你怎么在吃茶葉?剛才媽媽倒的茶水你都不喝,為啥你要干吃茶葉?”父親摸著孫女的頭深情地說:“爺爺老了,水喝多了,要上廁所。省城太大,不好找廁所,耽誤時間怕你玩得不開心,我嚼點茶葉也能提精神。”聽著父親的話,妻子的眼圈紅了,女兒哭了,我的淚水也奪眶而出。我在心里呼喊:“父親,我們情愿受你的拖累……”
清明節前,新茶快要下來的時候,父親去世了。安葬老人的時候,女兒一定要給爺爺帶去許多茶葉,侄女也給爺爺帶去了上好的茶具。父親入葬的時候,天下起了小雨,遍地的油菜花開得正黃。
(摘自《語文學習》,有改動)
1.我們讀過不少寫父親的文章,比較而言,你覺得該文在構思上有什么獨特之處?
2.“父親的故事是講不完的”,該文主要寫了有關父親的哪幾件事?
3.“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陜南安康,而陜青的產地就在紫陽地區。每年新茶下來,我都要買些送給外地的朋友。當然,首先想到的是父親??擅看嗡筒杌丶?,看的卻是父親的臉色。他講:‘毛尖茶味淡,沒勁兒,我不愛喝?!ι鷼獾臉幼??!边@里,作者描寫父親的神態和語言的作用是什么?
4.該文中的父親舍不得喝兒子孝敬的好茶葉,結果新茶變成了陳茶,有的甚至發了霉,他自己還是舍不得喝。你怎樣理解這一情節?
5.分析文中父親的形象。
6.“父親入葬的時候,天下起了小雨,遍地的油菜花開得正黃?!痹噷@一結尾進行評點,說說它好在哪里。
參考答案:
1.①以父親惟一的愛好――喝幾口茶水這一生活細節為線索,從一個側面刻畫了父親的形象。②行文緊湊。
2.主要寫了有關父親的三件事:我們小時候父親喝茶葉末;家境好轉后父親只喝大葉茶;帶孫女上街父親干吃茶葉。
3.表現了父親體恤兒孫,怕“我”花錢。
4.此題答案不求統一,言之成理即可。思路一:照應上文“對兒孫們的體恤,他更是無微不至”,他怕兒子多花錢;思路二:照應上文“他自己卻極其節儉”,旨在表現父親的節儉;思路三:節儉是美德,但過了頭反而是一種浪費。
我讀完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合上書,眼前就浮現出父親正在努力挖廢墟的情景。從他的眼里,我看到了父愛的堅定與偉大。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1989年的美國在一場地震中,30萬人受傷。其中一個孩子被困在了教室丹塌的廢墟之中。面對此情此景,父親沒有放棄的念頭,還是執著地把孩子挖了出來。
其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一句話:“無論發生了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闭沁@句話,使父親堅定而執著地在廢墟中挖了38個小時;正是這句話,鼓舞著兒子,使他沒有放棄生的希望,而是滿懷信心地樂觀地等著父親……這一切的一切又是多么可貴啊??梢?,父愛是多么偉大,又是多么平凡!這樣的父親,在兒子生命的最后一刻,譜寫了父愛的頌歌。
我還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由于一個精神病患者在大橋上攔一輛公共汽車,致使汽車沖破橋欄掉進江中,全車而十多人無一幸免。當有關部門打撈時,撈起了這兩具緊緊相關的尸體。那是一幅殘不忍睹卻又感人肺腑的畫面啊!看著他們,人們肯定禁不住想象到在冬日寒與針扎五臟般的疼痛,一位父親將孩子用力地舉起來了,似乎托起了整個世界,托起了所有的生命!
這樣年輕的父親,卻付出了這樣深沉而偉大的愛。在自己不諳水性、面對死神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的是怎樣給孩子生的希望!他并未考慮過成功的可能有多大,而只是把屬于自己的短暫的最后時刻,托起了沉甸甸的父愛!
特邀撰稿教師:上海市嘉定區懷少學校 孟家明
要求: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老師同學……身邊的人都讓我們感受到愛的溫暖。盡管愛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但相同的是我們在愛的懷抱中漸漸成長。讓我們提起筆來,記敘一件你感覺最溫馨的往事,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讓愛在你的筆下流淌。
父親給我的愛 上海市嘉定區懷少學校五年級 羅宇昊
那一天,我做作業做到很晚,父親忙著單位里的事還沒回來。早上我與他發生爭執,現在我仍然有些生氣。
我終于將作業寫完,母親讓我睡覺。疲憊的我一沾枕頭就睡著了。半夜我卻醒了過來,床頭的電子表上顯示著“12:00”。
我正準備回歸夢鄉,聽到“吱”的一聲,接著一聲很輕的關門聲,也許是父親回來了。果然,我臥室的門外傳來了父親和母親輕微的對話聲:
“兒子不生氣了吧?”
“早就睡了,別打擾他睡覺。”
“我就去看他一眼?!?/p>
接著 “咔嗒”一聲,我的房門被打開了,父親進來了。我趕緊裝成熟睡的樣子。父親走了進來,把被我踢亂的被子小心地蓋在我身上,又將床頭那盞最微弱的燈打開。
我雖然假裝熟睡,可眼睛卻稍稍露出那么一點點的細縫。
父親輕輕地走到我的床邊,輕輕撫摸我的臉頰,粗糙的手在碰到我的臉時卻那么輕柔。他的眼睛注視著我,憔悴的面孔顯得很是疲憊。我注意到父親的頭發在微弱的燈光中閃著絲絲銀光。父親直起身來,將燈關了,輕輕地走到門外,“咔噠”一聲,門被關上了。
“父親……”我在心底呼喊著。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到父親在慢慢變老!
把家安在上海已有十幾年,是父親努力支撐著我們這個家。在我的記憶中,他的手是那么有力,舉著我的身體,讓我在半空旋轉。他的眼睛明亮清澈,還有那滿頭烏發……
我慢慢閉上眼,淚水從臉上滑落到枕頭上。
寫作小助手: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09-0019-01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語文作為一種應用型語言,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并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這樣才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文學素養。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作文教學的落實,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
一、轉變教學理念
在以往的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中心”為主要教學理念,且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為此,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正確認識作文教學,不可將其看成是單一的灌輸過程,而應是多方面知識的融合過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此不斷增強自身職業素質,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增加師生互動,構建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從而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此外,教師要有意識地脫離教材束縛,對學生進行開放式教學,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
二、創設教學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中,興趣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的邏輯思維尚處在發展階段,在課堂教學中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影響了教學效果。為此,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這一特點,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以“父愛”作文教學為例。在作文中,學生寫作深度有限,且易出現內容“假大空”的現象,為了避免出現此類現象,教師可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有關的圖片、音像資料等,如父親發來的短信、有關父親的文章、父親工作生活的場景等,并選《父親》這首歌為背景音樂。利用這些生動、形象的音像資料,讓學生有一個直觀感受,之后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日常行為:“你真的了解父親的工作嗎?”“你有多久未和父親談心了?”通過這一情境的創設,勾起學生的回憶,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以真實素材與情感為基礎展開創作。
三、重視素材積累
學生作文普遍存在著素材不足的問題。產生此種情況的原因為個別輔導書對學生的錯誤引導。通常而言,初中生閱讀能力有限,李白、杜甫等歷史名人生平及生活事跡成了學生寫作的基本素材,無論是哪方面的話題,這些歷史名人總會出現在其中,致使學生寫作素材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圍內,無法進行有效的發揮。所以,在日常寫作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對素材的積累,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不斷積累素材。在觀察生活時,指導學生掌握目標對象與其他事物間的聯系和差異,并善于通過小事物感悟大道理,只有這樣才可以達到觀察效果。與此同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長期積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進而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因為初中生生活閱歷有限,生活范圍較小,紋竟鄄焐活進行素材積累是不夠的,還要在廣泛閱讀中積累素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理解為增加人生閱歷與開闊視野的積極途徑。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通過豐富的閱讀,可拓展學生寫作思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合理閱讀,可擺脫時空限制,讓學生掌握一些生活中無法接觸的事物,以此積累素材,為寫作提供可靠保障。
四、加強寫作生活化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要保證寫作情感真實,倘若胡編亂造,只會讓讀者感到虛假,無法產生共鳴,也就無法實現寫作目標。所以,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強調寫作生活化,保證學生寫作情感真實。
今天是周末,媽媽吃酒回來遞給我一包“芙蓉王”香煙(這是吃酒的回禮)。媽媽要我把煙拿去給在菜市場賣肉的父親。
我鉆入菜市場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靠著記憶中模糊的印象找到了父親所在的攤位。在嘈雜的討價還價聲中,我看見了父親:滿臉胡茬,滿身油漬,正在擺弄著案板上的肉。
我走上前。我沒有叫父親,怕有熟人知道我的父親是個屠戶。父親發現了我,抬起頭來,眼里滿是詫異和驚喜。一個很粗重的聲音從他嘴里蹦出:你怎么來了?
“煙?!蔽覐亩道锾统鰺熯f給父親。
他伸出右手——那是一只滿是油漬、布滿裂痕的屠戶的手,手指上貼滿了“創可貼”。他遲疑了一下,然后手一轉指向了旁邊的超市:“去換一些日用品吧!”
我一愣,對上父親滿是血絲的眼。
父親放下刀,拿過我手上的煙,之后疾步走到超市,把煙遞給老板。老板拿著煙左瞧右看。我有些忐忑:不會是假煙吧?這時,我瞅見父親滿是油漬的雙手在褲腿上來回地磨蹭。
“你看換些什么?”老板發話了。父親看看我,說:“給她換些學習用品吧?!?/p>
老板將一些學習用品用包裝袋裝好,遞給父親。父親清點一番后遞給我。
沒料到,干凈的塑料袋頃刻就沾滿了父親手上的油漬。父親倏地一把奪回塑料袋,撩起圍裙的一角,用力地擦拭起來……
看著父親,看著他滿臉的胡茬在抖動、滿身的油漬在閃亮,我的心猛地一陣顫動。我第一次感到父親是如此的親切。
父親將擦拭干凈后的袋子遞給我,然后用布滿血絲的眼睛看著我說:“時間不早了,你快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說完,父親那“油膩”的背影又扎入嘈雜的人群中。
回到家,母親告訴我,由于她患病,家里經濟拮據。父親每天起早摸黑去賣肉,有煙癮的他連煙也很少抽了。母親還告訴我,今天是父親的生日!
聽到這些,我對父親的滿腹愧疚如決堤的洪水奔涌而出!其實,我早就察覺,父親布滿血絲的眼睛越來越黯淡,父親手上的裂痕越來越多,父親高大的身軀日漸佝僂……可無知的我,還埋怨父親為什么沒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為什么不能給我一個富裕的家庭!爸爸,請原諒女兒的無知、虛榮!請原諒女兒今天才讀懂您厚重如山的愛!您滿臉的胡茬,您滿身的油漬,將是女兒此生最寶貴的珍藏!
我躲進書房,淚如雨下,奮筆疾書,寫下這篇文章來獻給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