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一年級語文論文范文

一年級語文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一年級語文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一年級語文論文范文

毋庸置疑,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教育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礎,家長的教育行為直接關系著孩子良好個性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家長是否有效的配合學校對子女進行教育,直接決定著學校教育的效果。作為一年級新生的班主任,讓家長有效地參與到教育中來,是非常必要的方式。

2關注問題學生,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里

“天下最小的官,承擔著天下最大的責任”,這是用來形容班主任的。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班主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細碎而平凡,但我認為它是最神圣的工作之一。我覺得做一名稱職的班主任,就要努力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去洞察、了解每一名學生幼小的心靈。剛開學第一天,有一個男孩子緊緊牽著爸爸媽媽的手不愿意松開,當爸爸媽媽離開的一刻,這孩子開始哭了起來。接下來的各種活動他都不參加,一直在哭。后來我來到他身邊,蹲下來問他,為什么哭,他告訴我他想爸爸媽媽,我摸著他的頭說,“我相信他們送你來上學是對你非常的信任,覺得你應該是一個小男子漢了,對么?”他閃著淚光的眼睛眨了眨,好像聽明白了一些。我又拿起畫筆,為他畫了一個笑著的小男孩,告訴他,“老師希望看到這樣的你,你可以做到么?”他想了一下,似乎下了什么決心一樣,狠狠地擦干了眼淚,告訴我,他可以。現在的他不僅讓我看到了笑容,還成為了我班的體育課代表。他的媽媽用“家校聯系1對1”告訴我,孩子把那天我和他說的話告訴了媽媽,還說其實學校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他挺喜歡的。班里還有一個男孩子,他對什么都表現出一種不屑的態度,我發現他這個樣子以后,馬上和他的家長溝通,了解了孩子的成長環境。得知孩子在家里總是得不到肯定,所以開始有了逆反心理。于是我找孩子談話,告訴他我覺得他在認字方面很有天分,是全班認字最棒的孩子,希望他能幫我領讀一些文章。起初我找他談話時候,他以為自己會因為常常在課堂上搞小惡作劇而受到老師的責備,可當我說完這些話時,這個孩子臉上先是顯出難以置信的表情,接著他臉紅了,告訴我,那讓我試試吧。我知道他肯對我敞開心扉了,在以后的晨誦時間里,我給了他好多機會表現自己,我的鼓勵,同學的掌聲,讓他的自信滿滿取代了原有的逆反和不屑。

3成長的路上,我與你同行

新的課程標明確準要求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作為一年級新生的班主任,我努力要求自己做學生在生活和學習等各方面的朋友和同伴,使每一個學生敞開心扉接納我,在他們成長的路上,我始終與他們相伴。九月十日,是我人生中第一個教師節,我收到了許多孩子親手做給我的賀卡。其中有一份讓我很感動,那個孩子親手做了一張特別精美的賀卡,送給我并對我說:“老師,我喜歡你,節日快樂!這是我昨天晚上做完作業后用了4個多小時做的,爸爸媽媽要幫我,我都沒讓他們動手,我就想親手做了送給你。”看著那張小小的賀卡,我心里很熱,我的第一個教師節讓我感受到的不止是一種全新的節日體驗,更多的是一份播種、耕耘、收獲的喜悅。經歷了近一個月的相識、相知和相處,我欣喜地感受到了我班孩子們的變化,驚訝的同時更多的是欣慰。最讓我覺得感動的是,有幾天,我因為感冒引起了咽炎,一個一年級新生告訴她的媽媽說,我們老師的嗓子都啞了,說不出話來,我以后一定要聽老師的話,不讓她那么著急的喊了。還有一個孩子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了一盒治療嗓子的藥糖,在一個清晨悄悄地塞到我手里,說老師您嗓子疼,吃這個就會好。啊!孩子們懂得心疼我了!這是多么讓我感動的事兒呀。他們學會了愛,學會了體諒,學會了關心,德育之花在他們心中開始發芽了。

第2篇:一年級語文論文范文

1.藝術審美課程的研究,可以引領教師不斷學習和深入領會有關幼兒美術、音樂教育方面的新理念,并用新的理念來重新審視我們的藝術教育,為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做出科學、有效的教育行為提供了很好的成長平臺。為逐步培養一支有較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的研究型的教師隊伍奠定了基礎。

2.藝術審美課程的研究,使得幼兒藝術教育的內容、形式、方法、材料都更加適應幼兒發展的需要,有效地促進了幼兒審美感受和創造能力的提高。

3.藝術審美活動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改進幼兒藝術教學的內容,使其更加全面、系統、有效,內容的研究進一步完善了我園藝術特色課程的建構,為幼兒園幼兒藝術領域的研究提供豐富的實踐研究經驗。

二、激勵教育理念課題研究的階段進程

本課題的研究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準備階段(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

課題負責人帶領課題組成員進行相關理論學習,完善研究方案的主要構想,對課題組成員進行分工,明確子課題的研究內容,起動課題研究文獻檢索工作,學習課題相關的研究操作方法,對幼兒園教育的內容、形式、方法和材料等方面的現狀進行回顧。

2.實施階段(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

有了明確的研究目標和清晰的研究思路,課題組成員就主題的選擇、建構和實施三個階段分別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我們認為:

(1)主題的選擇。既要細致分析主題內容所包含的豐富的審美教育價值,又要深入了解幼兒現階段的審美需要。只有價值和需要相吻合,主題的選擇才是合理而有效的。

(2)主題的構建。既要考慮到幼兒的審美認知經驗(包括感受)的豐富,又要考慮幼兒審美表達(包括技能)能力的提高。

(3)主題的實施。既能關注預成計劃的有效實施,又能充分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自然、合理、有效地調整教育教學內容。經過多次的實踐研究和不斷地思考,我們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大量的調整,使其更加全面、合理。隨著研究的深入,參與研究的教師越來越多。課題組負責人組織課題組核心成員對主題的類型、構建的主要路徑、實施的有效方法進行了分析、梳理和總結。并將結果分發到每一位教師的手中,有效地提高了全體教師構建和實施主題的能力。在此期間我園教師有四十多篇論文、教學案例在全國、省、市、區獲獎。多次接待幼教同行來園進行教學實踐觀摩活動。還將我們的經典教學案例,如“美麗的螺旋畫”、“猴子商店”、“面跳舞”等與幼教同行進行交流,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這大大激發了我們研究的熱情,使得我們更加精益求精,更加關注構建和實施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力求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發展。

3.激勵教育理念總結階段(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

本階段主要是完善、提煉與總結課題研究成果。開展課題研究四年多以來,課題組積累了大量的鮮活的原始材料。課題組對照研究目標和預期成果要求,整理了適合小、中、大班開展的美術主題式課程、主題式音樂課程;整理了豐富而鮮活的過程性資料;整理了一節節成功的教學案例、一次次深入而有效的研討記錄,還有厚厚的獲獎論文和案例、幼兒創作的生動的繪畫、手工作品及再現的一個個精彩的音樂作品等。每一份資料都凝聚了課題組全體成員的汗水和喜悅。

經過課題組長期認真的研究,基本完成了原定的課題研究任務,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通過研究,本課題組得出以下一些基本的結論:

1.藝術審美課程內容,突出了學習內容的連貫性、系統性、審美性、層次性和有效性。

2.以審美認知(包括感受)經驗為顯性線索,審美表達(技能)能力為隱性線索的主題構建思路,很好地實現了審美認知、感受和表達的完美統一。

3.幼兒的審美創造絕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厚積薄發,因此,適宜而有層次的內容,能有效促進幼兒審美感受和創造能力的提高。

4.通過課題的研究,教師更加關注主題實施過程中幼兒的觀察、思考和表達,為幼兒細致觀察、積極思考、清楚而富有創造性的表達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臺。

5.藝術審美課程研究,不僅有效地促進幼兒園園本課程的建構,而且提高了藝術課程建構的水平和質量,對主題設計和實施的不斷反思,促使教師持續地思考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初步形成美術教學活動的方式———欣賞+創作,音樂教學活動的方式———欣賞+表現,使幼兒獲得更大的收益。

6.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在主題實施過程中有效利用具有審美價值的家長資源、社會資源,可以提高主題實施的效益,增進教師、孩子、家長之間的情感交流。本課題組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原教材比較重視內容的有機聯系,多領域的整合,但對于幼兒創造性表達過程中的技能支撐有所忽視。在深入研究階段有所改善,使得主題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層次更加分明。《幼兒園教師課題論文匯編》———課題研究的大量階段性成果在這里得到呈現,此本匯編中,幼兒教師、幼兒保健教師、保育員、園長等各類人員都有自己的收獲,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一批年輕教師和骨干教師們在課題研究中,教育觀念、教育技能、教育行為方面的提升和轉變。《課題研討實錄匯編》———這本匯編選取了課題組長期以來形成課題研究的實況記錄。包括課題組核心成員關于主題建構的思考,課題實施過程中有關課例的觀摩和研討,課題組研究中期和結束后的交流,從中可以看到課題組是如何開展課題研究的,教師是如何建構主題、實施主題、反思和調整主題的。

三、激勵教育理念課題研究的主要觀點討論

在四年多的研究中,我們反復學習《綱要》,并對照藝術領域的核心價值,審視我們的主題內容、核心價值、設計理念,并對我們課程中的內容進行調整。教育內容構建流程:我們分別在實施過程中對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進行深入的研究。

(1)幼兒的觀察能力。觀察是獲取豐富審美經驗的有效途徑,也是理解作品豐富情感和創造性表達的基礎。

(2)幼兒的思維能力。幼兒思維能力發展的主要方式包括想象、比較和歸納三個方面。想象是創造的基礎,可以獲得豐富的審美經驗和情感體驗。比較,可以加深幼兒對審美對象的認識和感受,了解不同的藝術表現方法,積累豐富的審美創作經驗。歸納,可以將零散的審美經驗按線索整理,為幼兒的創作提供思路。

(3)幼兒的表達能力。幼兒的表達分為兩個階段:審美認識感受階段和審美創造階段,審美認識感受階段要關注的是幼兒的語言表達,審美創造階段要關注的是幼兒的創造過程。課題研究的目標指向是教師的專業成長,而教師專業成長的標志是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教育技能的熟練、教育行為的適宜以及不斷發展豐富的如何教的知識和能力,如何把握幼兒學的能力。在四年多的時間里,我們的教師在參與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支具有正確教育理念、較強實踐能力的教師隊伍正在逐漸形成。

四、激勵教育理念課題研究問題的思考

開展課題研究是幼兒園科研興園的極好途徑,但是,對教育規律的探索和把握是一件十分復雜、十分精細的事情,需要十分嚴謹、十分科學的態度,在我們開展研究的過程中,還存在著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問題,我們認為這樣才能把課題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和層次上來。

1.藝術課程的進一步研究

目前,我們的藝術活動內容雖然相對以前而言,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精彩得多,但是還不能涵蓋所有的藝術教學內容,現在的狀況是兩者并存,教師自由把握。在下一個階段的研究中,如何融合、全覆蓋,是我們要深入研究、逐步合理解決的。

2.活動過程中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雖然我們一直在做,并對欣賞材料的選擇、圖片的呈現等相關問題也作了比較細致的研究。但是,教育是個相當復雜的過程,關于教學內容是否適宜、教學方法是否得當,問題指向是否明確,工具材料是否有利于幼兒的創作等等問題,都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去研究,我們認為,只有細致而嚴謹的研究,才能帶來高效的教學。

3.主題實施過程中幼兒的學習品質和社會性發展的研究

幼兒的學習品質和社會性發展是每個領域都必須關注的問題,而且針對現階段的孩子而言,它顯得尤為重要。現根據《指南》精神,我們把它提出來,去深入地研究為幼兒健康人格奠基。

4.主題環境的創設與幼兒發展的研究

第3篇:一年級語文論文范文

和國外的高等教育一樣,國內高校也是通過設置通識課程實現全人教育的理想。通識教育提倡以整合的知識鍛造健全的人格,不是簡單地增加學生的知識量或教授專業之外的一些學科知識,而是強調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通識教育充分體現了全人教育的價值取向,是實現全人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國高等教育意識到了通識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通識教育在各高校的發展很不均衡,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第一,通識課程多為“兩課+外語+計算機+體育”模塊的公共必修課或素質教育類的公共選修課程,能真正拓展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綜合素養的通識課程很少,現有通識課程成為修滿學分的一個途徑,未得到學生應有的重視。同時通識課程偏向應用性、工具性,忽視人文性、思辨性,教學形式仍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很好地體現通識教育的精神。通識課程的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有待優化。第二,全人教育理念的實現,并不能單純依靠通識課程教學,而是需要通過每位教師以身作則,把理念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與此同時,通識課程的綜合性和跨學科性對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要求更高。目前,我國一些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通識課程教學沒有從事通識課程研究和授課的專業教師團隊,缺乏卓越的師資隊伍。第三,素質教育的選修課程設置,各高校根據其辦學理念、辦學條件和學科特色各有差異,但基本以自然科學、人文社科、藝術、經濟與社會、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為其內部構成。對于藝術設計專業而言,一方面學生的自然科學基礎薄弱,人文素養有待加強;另一方面通識課程的內容結構缺乏邏輯聯系,授課教師缺乏藝術美學的相關素養,使得通識教育效果很難讓人滿意。

二、藝術設計專業通識課程的改革

全人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廣闊而博大的世界觀。核心通識課程體系的構建就是從更寬廣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認識自我。教育者應根據當前藝術設計專業生源的實際素質狀況,調整現有通識課程框架,實施系統化、精品化的通識教育,以培養更具人格素養的藝術設計人才。

1.強化通識課程的人本化、綜合化,建設核心通識課程

相對專業課程而言,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應具有永恒價值,由專業范疇轉向社會范疇,由知識技能的傳遞轉向人格情感的培養。可以說,通識教育承擔著培養對學生來說是受益終身的素質的責任。因此,我們需要提煉幾項核心素質作為通識教育的主要目標。從課程體系上說,需要建立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現代意義上提出全人教育第一人的隆•米勒指出,教育應該“更著重人的情感、創造力、想象力、同情心、好奇心以及人對終極存在的體悟等內在情感體驗與人格的全面培養,從而達到人的精神性與知識、技能的統一”。他將全人的發展方向概括為智能、情感、身體、社會、審美、精神六個范疇,強調通識教育課程中人文、社會、自然等的互動、整合。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設計人才的培養,需要學生對大千世界的自然科學以及政治、經濟、倫理和生活知識等都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和體會,需要其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基于這一理念,結合我國的國情,可圍繞人文歷史,文學與藝術、道德倫理、自然科學、社會與經濟五個模塊進行設計和建設。

(1)人文歷史課程模塊

這一模塊一方面增進學生對人類文明歷史的全新審視和理解,另一方面通過學習文明的發展歷程,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藝術與社會歷史、人文思想的密不可分。其中應該包括西方文明史和中國文明史兩個方面的內容,學生還要有重點地選取對人類文明有重大影響的經典進行精讀和討論。

(2)文學與藝術課程模塊

這一模塊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感知力和對藝術表現的批判性理解力,領域涉及文學、音樂等。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而言,由于在專業必修和選修課中已經有了大量的藝術類課程,因此這一課程模塊需要避免重復開課,應開設綜合性、跨專業的藝術素養課程。鑒于文學與藝術設計的緊密聯系性,該課程模塊的比例可加大,為學生提供文學創作、文學批評和分析方法等內容的課程,提高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文學素養。

(3)道德倫理課程模塊

增加學生對中外哲學家有關倫理、道德、公平、正義、民主等內容的閱讀和討論,使學生了解重要的思想傳統,了解道德問題的復雜性,塑造公民意識。通過課程的教學,學生可拓展對于政治與道德哲學的認知理解,探究固有觀念的是與非,具備分析復雜多變的現代問題的能力。

(4)自然科學課程模塊

科技文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是實質性的。基于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理工科基礎知識較為薄弱,這一課程模塊需要進行細分,選擇合適的主題內容并針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單獨授課。如,開設科學的精神與方法、環境與生命、宇宙的性質、黑洞等課程,對重大發現與重要理論的歷史演化過程、杰出貢獻人物、對社會的影響等多方面進行綜合的、辯證的論述,其重點是讓學生理解科技發展的特有規律及人文內涵,并培養其思辨能力,把科學作為觀察人類與世界的一種方法,對于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培養更為寬廣的世界觀和思維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5)社會與經濟課程模塊

在美國,“服務社會”成為諸多大學理念的重要成分,而這也恰恰是我國一些大學生所缺乏的基本意識。社會與經濟課程模塊的開設目的就是讓學生清楚而正確地認識社會,更自覺地參與社會生活,同時就生活中的物價問題、房產問題、經濟周期和生活中的投資等問題展開研究,通過對經濟學基礎知識的講解,傳播蘊含在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解釋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經濟現象。

2.實現通識課程教學模式的多元化

(1)由單一的大班授課轉變為小班授課為主、大班授課為輔的形式

教學方式是影響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國內的通識教育課程以大班授課為主,課堂教學缺少師生、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人數過多導致無法實現對學生基本能力和批判性思維方式的培養、引導,這使得通識課程淪為另一種形式的理論或概論課程。大學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學是師生之間面對面交往的場所,知識的獲取不僅僅依賴于書籍,教師的行為舉止、品德修養乃至學識水平要依靠面對面的傳授和感染。因此,通識課程教學要提高小班授課的比例,以增加師生的接觸頻率和交流深度。

(2)實現課程設計的科學化、多元化

當前我國高校開設了五花八門的公共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一些課程內容龐雜、形式重于內容、體系缺乏科學邏輯性。全人教育十分注重知識領域之間關系的構建,反對一門科目對應一個知識領域的課程設計,課程安排應該跨學科建立起廣泛的聯系網。因此通識課的內容、設計是需要慎重對待的,需要通識課程的教學團隊共同討論、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與更具邏輯性和體系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師的專長,通識課程內容可以按照一個主題或圍繞一個學科領域這兩條線進行組織。按主題內容進行課程設計,即設定一個教學主題,通過一門課程或系列課程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講述和探討。其優點在于跨學科性和綜合性,并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按學科領域進行課程設計,即通過系列課程的學習了解一個領域的內容,從教學內容上看雖然與傳統教學類似,但其優點在于精與深。這類課程要在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上以綜合素質的培養為出發點,以達到通識教育的目的。

(3)實現通識課程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第4篇:一年級語文論文范文

一、“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安”在課本中的注釋為“有‘養’的意思”,此句則譯為“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這樣理解情理似有不通――用以安身養命的日常衣食乃百姓生存第一要務,君主是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人獨占和享用的。

筆者認為,這個“安”字應對的為“樂”,有喜愛、高興等義。此句譯為:“我所喜愛(穿)的衣服,喜歡(吃)的食物,不敢獨自享用,一定要分給周圍的人。”

其實“安”字訓為“樂”,在文言中并不鮮見:

《淮南子?汜論訓》:“上棟下宇,以蔽風雨,以蔽寒暑,而百姓安之”。高誘注云:“安,樂也。”

《史記?樂書》:“緩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張守節《正義》云:“樂,安也。”

二、“犧牲玉帛,弗敢加也改革,必以信”。

課本中對“加”字的注釋是“虛報”,此句則譯為“祭示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但還有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加”字應該理解成“增加”的意思。如朱東潤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將這三句話譯成“祭祀用的牛、羊、豬、寶玉和絲綢等物,有規定的數量,不敢自行增加,在向神和祖先禱告時,必定忠誠老實。”

這兩種譯法都有一定依據,譯文也通順,但它們所表達的意義卻是完全相反的:前者指莊公要多用祭祀品,而不能以少充多;后者指莊公要按照禮制的規定來使用祭祀品,而不能超過規定的數量。到底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古代的祭祀制度。根據《禮記》的記載,古代的祭祀制度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每個階層都要按照祭祀制度進行相應規模的祭祀。如:天子一年要進行四次廟祭,諸侯只能進行一次;天子獨享祭天的權力,而其他各階層是不可以祭天的。古代祭祀時用牲的等級劃分同樣嚴格:根據《禮記?曲禮下》的記載,天子用的祭牲是“犧牛”,是毛色純一的牛;其次是諸侯的祭牲“肥牛”,只要求牛肥美而不講色純;再次是大夫的祭牲“索牛”,指臨時選取的牛;最后是“士以羊豕”――士大夫因為地位低下,他們連牛也不能用,只能用羊和豬。

魯莊公當時只是周天子的一個諸侯,雖然當時周天子勢微,但魯莊公要舉行祭祀只能按諸侯的級別來選用祭品,而不能逾越自己的等級。否則便是僭越,是以下犯上,是對封建等級制度的一種挑釁。雖然說祭祀者為了向神靈祈福,往往會主觀上認為向神靈供奉的祭品越多越好,越顯示自己的虔誠,神靈越會保佑自己;但作為一個國力并不強大的諸侯,魯莊公不會也不敢犯這樣的錯誤而授人以柄,成為眾矢之的。所以,最合情理的理解是:魯莊公是對曹劌說自己雖然渴望神靈保佑自己,但是不敢隨便超越自己的級別,增加祭品,一定要如實按照自己的身份來使用祭品向神祈福。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這個“加”字,應該是“增加”的意思。

三、“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課本對“情”的注釋為“(以)實情判斷”,對整句的翻譯則為“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這樣豈非自相矛盾?既然明明是“不能察”,又何談根據“實情”去判察呢?

其實,莊公所說的“必以情”不是強調客觀的“實際情況”,而是聲明他自己的主觀努力。對此前人已有妙言要道:《春秋左傳》杜注就說:“必以情”是“必盡己情”,也就是盡自己的真誠之心。筆者認為,此“情”字當作“誠”解。“雖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們完全可以盡心盡力,誠心誠意去做。”這很合常理,同時也與后文“忠之屬也,可以一戰”語義相合。課本上注“忠”為“盡心竭力”,全句意思是“這是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見,“情”作“誠”解,即誠心誠意盡心盡力去做,與“忠”的注釋一致,語義連貫,水到渠成。

而“情”作“誠”解,其例頗多,如:

《墨子?非攻上》:“情不知其不義也。”

《春秋繁露?仁義法》:“故自稱其惡謂之情,稱人之惡謂之賊。”

四、“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課本上對于這句話的解釋是“魯莊公和他共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這實在令人生疑:怎么?魯莊公竟禮賢下士到了這樣的地步嗎?不僅接見了名不見經傳的曹劌,對他并不甚恭敬的問話一一回答,現在還要不顧自身安危(萬一曹劌突起歹意呢,君王們不都總是擔心這個嗎?)和等級的差別給予非“肉食者”曹劌與他共乘一車的殊榮嗎?!

再來看看實際情況是否允許。筆者查閱古代戰車規制,當時一乘戰車上一般有三名乘員,主將的位置居左,右側位置是主將手下的武士,為“戎右”,是戰時的主力。在主將和戎右的中間是“御”,即駕馭馬車的馭手。一般寬在130~160厘米,進深80~100厘米之間。國君所乘的戰車稱為“戎車”,其形制與一般戰車基本相同。這樣的戰車并乘三人是完全可能的,但四人的話是否過于擁擠?更何況其中還有一位國君。

所以筆者認為“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句中“與”字應該解釋為“給,動詞”;“乘”字則應該讀為“shèng”,詞性是“量詞”,古時一車四馬叫“乘”。那么整個句子可以翻譯為“魯莊公給了曹劌一輛戰車”。這樣似乎更合情理一些。

這里再舉幾個類似的例句:

《左傳?莊公二十一年》:“王巡虢守,虢公為宮與,王與之酒泉”。

第5篇:一年級語文論文范文

關鍵詞:貴族女子文化教育;《紅樓夢》;家庭文化教育模式;三從四德

古代社會中女子文化教育的產生及其發展狀態有著深刻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父權家長制的社會政治結構、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結構、男尊女卑的文化背景是女子教育賴以生存的土壤,它是以提高女子修養、培養男權社會需要的“賢妻良母”、維護傳統家庭和社會穩定為取向的。

女子教育觀念的形成始于先秦,經歷兩漢和唐朝的發展,直至明末清初才基本成熟,這種目的性、指向性極強的女子教育觀對整個封建社會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形成了相對完備的教育思想體系,劉向《列女傳》所樹立的各類才華超群的婦女典范即為后代女子教育所推崇的標尺。“言行儀表符合封建禮儀道德的母親,用以教育后代,以興教化:行為儀表,言則中義,養子孫,以漸教化,即成以德,致其力業。”①

中國古代的女子教育十分有特色。首先體現在教材上。女子教育有一套比較系統的教材。“中古女學諸書,失傳已久。自片語散見六經諸子外,以班昭《女誡》為最先,劉向《列女傳》,鄭氏《女孝經》《女訓》《閫范》《女范》各有發明,近世藍鹿洲采輯經史子集為婦人法式者,謂之《女學》,頗稱詳贍。”②其次體現在技藝上。技藝教育主要是女紅,包括紡織、漿染等。女紅伴隨女子一生,對社會生活有著巨大影響。第三是女子的德育。這主要是女德和母德教育,即如何做賢淑女子和賢惠母親的教育。作為研究清代女性的最好參考書――《紅樓夢》。一定意義上反映了清代上層社會中女子生活和文化教育現象。

一,“書里書外”看清代貴族女子文化教育觀念

(一)《紅樓夢》中表現出的女子教育觀念

《紅樓夢》以賈府為一個社會縮影,展示了清朝社會的各個方面,作品中最具特色的是幾百個性格各異的女子形象,《紅樓夢》中,處于封建貴族階級的小姐,如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元、迎、探、惜四姐妹等皆是飽讀詩書、多才多藝的女子,“自與別個不同”③。由此可見,在賈府中,無論貴族小姐還是丫鬟奴仆,或多或少都能受到讀書、習字、做詩等文化熏陶。

《紅樓夢》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就提到古代封建家庭中,家長對女子讀書的關注。“因史老夫人極愛孫女,都跟在祖母這一邊讀書,聽得個個都不錯。”④第三回,黛玉初進賈府,鳳姐便關心她的學習:“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⑤黛玉往王夫人處探望,王夫人囑咐黛玉:“你三個姊妹都極好,以后一處念書識字學針線。……”⑥賈母初見黛玉之后,也問起黛玉念何書,黛玉答道:“只剛念了《四書》。”⑦就連“愚頑怕讀文章”⑧的寶玉,見了黛玉也要先問:“妹妹可曾讀書?”⑨除去黛玉這一中心人物不論,即便是文中著墨不多的李紈之父,雖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卻也讓自己的女兒念了些《四書》《列女傳》《賢媛集》,認得幾個字。在元春省親一回中有記敘:“寶釵、黛玉諸姐妹”每人新書一部、寶研一方。⑩

《紅樓夢》中描寫的賦詩、海棠結社、怡紅行令、瀟湘論文的情景,便是清代貴族女子文化活動的生動寫照。由此窺見一斑,在中國古代貴族社會,女子讀書無疑被視為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傳統觀念認為中國古代女子社會地位低下,并無文化教育而言。其實對于女子文化教育問題要分情況而定,就整個男權社會而言,女子文化教育確實是沒有受到和男子教育相等的待遇,但在女性范圍內,中上層的貴族女性比普通勞動家庭的女性有更多的機會接受文化教育。從許多史料和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多數接文化教育的是貴族階層的女性,還有一類接文化教育的女性群體是處在社會底層的青樓女子。下層勞動人民中的女子卻很少接觸文化教育,很少見諸于記載,這一類群體主要接受的是德育。

(二)關于貴族女子文化教育的清代社會實際情況

濃厚的讀書和治學風氣貫穿清一朝社會,無論是文化傳播還是學術研究,其普及和深入程度都顯著超過前代,這樣的文化氛圍自然也會影響到生活于其中的女性。在清代,由于名門望族對教育、科舉、文學、藏書等方面的強烈追求,致使家庭文化氣氛空前濃厚。這樣的社會風尚和家庭氛圍,促進了清代女子文化教育的繁榮,加之日趨成熟的教育觀,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才女”。據統計約僅在康熙一朝就涌現出了4000位女詩人,其詩文集“超軼前代,數逾三千”,形成了中國女性詩歌史上最繁盛的時期。

此外,還產生了像顧太清這樣當時在清朝就十分著名的女詞人。她曾與當時京師的滿漢才女結集秋紅吟社,聯吟詩詞,在中國女性文學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顧太清多才多藝,著作小說《紅樓夢影》,成為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說家。

清代的女子文化教育是多方面的,不僅有足不出戶而一舉成名的女詩人、女詞人,而且在清代以“結社”的方式也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女性“知識分子”。如:清代“江右三大家之一”的著名才子袁枚,作園于江寧小倉山下,曰隨園,世稱隨園老人。他曾公開招收女弟子數十人,并親自編輯《隨園女弟子詩選》,收女弟子28人之詩。

此外,清代女子還曾創辦文學團體。康熙年間,顧之瓊創建蕉園詩社,成員主要有顧姒、紫靜儀、朱柔則、林以寧、錢云儀,史稱“蕉園五子”B11。清中葉,女詩人張清溪曾創辦清溪吟社,成員均為吳中人,被稱為“吳中十子”B12。這些結社賦詩等社會活動,盡管屢遭保守勢力的抨擊,但也得到過開明士大夫的大力支持,并被當時社會所認可。

清代雖然對女子的倫理道德禁錮更為嚴格,但在教育方面有意無意地瓦解了這種倫理道德意識,這是教育使人開明的客觀結果,也是歷史進程中的必要條件,對這些貴族女子自覺或者不自覺進行的文化教育,不僅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女性詩人、詞人,而且在改變教育理念和社會認知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這些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在《紅樓夢》中也有反映。如《紅樓夢》第27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苑夜擬題”和第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詞”。從第27回大觀園中結詩社這段描寫中,我們還能看出這些女子不僅是建立了一個結社賦詩的“組織”,而且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詩社,咱們都是詩翁了,先把這些姐妹叔嫂的字樣改了才不俗。’李紈道:‘極是,何不大家起個別號,彼此稱呼則雅。’……李紈道:‘立定了社,再定罰約……我一個社長自然不夠,必要再請兩位副社長,一位出題限韻,一位譽錄監場。’”B13

二,貴族女子教育的社會家庭文化環境因素

清代社會中影響女子文化教育的因素來自三個方面:首先是皇帝的喜好決定了對于貴族女子的培養方向。

其一,決定女子的歸屬。貴族女子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一大部分原因是為了“入仕”,也就是能選進宮當“才人”,比如《紅樓夢》中賈元春的形象,以及薛寶釵接受教育最初的培養目的就是為了能“充為才人”。皇帝的喜好影響著富貴人家的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方向。同時,皇室對閨中才嬡也是禮遇有加。如清初著名女詩人黃皆令的詩集曾傳入宮廷,致使京城專門有人來聘她為女師。

其二,影響女性文學創作的體裁。《紅樓夢》中有關女性做詩的描寫很多,不論是結詩社這種正式場合的做詩,還是私底下自己做詩聊以解悶,都產生出大量詩作。最著名的有《葬花吟》《秋窗風雨夕》《五美吟》。那么,文學形式多種多樣,為什么偏偏出現了這么多的詩歌,而不是詞、曲、散文等其他形式呢?當時皇帝的喜好和社會的整個趨勢有關。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等皇喜好詩歌,尤其是乾隆,更有中國詩歌數量之冠的美名。他們曾經下令編過多種詩歌總集,如著名的《全唐詩》、《唐宋元明四朝詩選》等。

其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家庭環境。有了皇帝的喜好作為引導,還要有培養女子的客觀條件。那么,歷來都以“私塾”為主要教育方式的女子教育在清代也不例外的成了女性知識分子成長的“培土”。但凡有機會接觸文化教育的女性以生活于望族或官宦家庭的女性居多。這些小姐們的生活條件較為優裕和閑適,她們不用擔負繁重的勞動,有大把的閑暇時間讀書、吟詩、作畫。更重要的是出身貴族的女性還生活于良好的文化氛圍之中,無論是學習條件、圖書條件還是接觸的“教學資源”都得到家庭很大的幫助。從《紅樓夢》對于貴族小姐的生活場景的描述,我們能夠直觀感受到,這些女性除了自己做些荷包香囊之外,更多的是寫詞賦詩、彈琴作畫。冼玉清在《廣東女子藝文考?自序》中說:“就人事而言,則作者成名,大抵有賴于三者。其一名父之女,少稟庭訓,有父兄為之提倡,則成就自易。其二才士之妻,閨房唱和,有夫婿為之點綴,則聲氣易通。其三令子之母,儕輩所尊,有后嗣為之表揚,則流譽自廣。”B14

最后,男性對女子教育的觀念的轉變。清代雖然是思想禁錮最嚴格的時代,但也有不少男性文人對于女性社會地位和受教育權利的觀點有所改變。他們為女性教育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也減輕了女性自由接受良好教育的外界壓力,無形之中促進了女性的文化教育。比如,我們上文提到的男性文人招收女弟子。男性招收女弟子在清朝是一個較普遍的文化現象,除著名的袁枚外,像錢謙益、毛奇齡等文人都招收女弟子,并給她們以切實指導。

三,貴族女子教育的社會家庭文化的形態及目的

(一)貴族女子教育的社會家庭文化的形態

對貴族女性而言,接受教育主要在社會生活中進行,基本脫離學校教育的軌道。社會是不設女校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少女性依然可以通過一些途徑,學習文化知識、粗通文墨,甚至還出現了不少青史留名的才女。清代貴族女子的家庭文化教育形態有三種。第一種是家中設私塾,明清代官宦家庭允許其女兒與兄弟共學于私塾。不過,這種模式只在明朝部分家庭出現過,在清代沒有太多的發展。

第二種是家庭熏陶。在中國古代女性無權接受社會文化教育的時代,通過這一耳濡目染的形式,使很多女性不僅粗知義理,有的還在經學、文學等領域小有成績。一般在士大夫和讀書人家中,這種機會普遍地存在。這些家庭中對女兒的好學樂問的傾向雖不鼓勵,也不反對。在這樣的夾縫之中,遂產生了一大批勤奮、好學好問、尤其是以詩歌見長的女性。這也可看作中國傳統女性間接接受文化教育的例證。通過家庭熏陶獲得知識的女性,與直接接受父母或老師等人文化知識傳授的女性的不同之處在于,后者的父兄、或老師是有意識地傳授知識,其內容多是德行修養,為的是嫁為人婦之后相夫教子。前者則是在其父兄無意識地狀態下傳授,內容也偏向詩詞曲賦等文化方面。自學是這些女性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與形式。

《紅樓夢》第48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詩”描寫香菱學詩的故事。“香菱苦志學詩,精血成聚,日間做不出,忽于夢中得八句……”B15。香菱學詩癡迷到如此地步,可見其好學勤奮的程度,因為這種興趣和精神,她也終于從不懂詩到最后做出了讓大家稱贊的好詩。

第三種是父母對女性的文化教育。對大部分貴族家庭的女性而言,十歲之前,由其母親擔任教育職責,這些父母所教的不過是婦道、婉容之類的女性倫常,還不屬于文化教育的范疇。“長至十歲以后,才接受家庭教師的教育”。B16《紅樓夢》第二回就提到過賈雨村在林府擔任林黛玉的家庭教師的事情。

(二)貴族女子的家庭文化教育的培養目的和影響

貴族女性家庭文化教育的培養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男權,因此對于女子的家庭文化教育還是在封建的倫理道德范圍之內。盡管在清代對于女子受教育的觀念有了一定改觀,但“男尊女卑”是信條,信奉“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清代的貴族女子文化教育其最大的目的就是給這些養尊處優的貴族小姐“洗腦”,讓她們從小就接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心甘情愿為男人服務。《紅樓夢》的四十二回,因為黛玉無意間說出了《西廂記》中的曲詞,薛寶釵勸林黛玉的一段話:“咱們女孩家,不認得字倒好。男人們讀書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讀書的好,何況你我?就連做詩寫字這等事,也不是你我分內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內之事。……男人讀書明理,輔國治民倒好……至于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織紡的事才是。……”B17

女性接受文化教育,是完全將自身置于家庭、家庭成員之下,在家庭倫理道德范圍之下自我束縛。在封建社會女子文化教育觀念和女子文化教育模式的熏陶與影響下,中國女性突出的特征是人格依附性,尋求人身依附成為女性生存選擇的主要方式。實際上,封建專制時代從未把受文化教育的權利賦予廣大婦女群眾,她們只能在不危及封建統治的前提下學習。在這樣的條件下統治者為了表示自己的寬大仁慈,皇恩浩蕩,也就有褒揚女性讀書有成者之舉。此舉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并且利用一定數量和文化程度的女性鞏固統治。

我們從《紅樓夢》這本書中可以看到,盡管貴族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有很多的限制,以綱常倫理為前提,對女性接觸的書、接受的思想以及行為規范各個方面做出規定。古代貴族家庭對于女子文化教育的重視是不可否定的,這種重視也客觀促使了一部分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性和對于這種倫理綱常的反叛,比如林黛玉的形象。

總的來說,整個封建社會,對于貴族家庭內的女子文化教育沒有一個明確的系統和界定。女子文化教育是一種建立在相對停滯的農業經濟基礎上的封建意識形態。從根本上看,女子的家庭教育是封建宗法制度的附庸。女性服從男性,作為封建社會人倫關系君臣、父子、夫婦三大部分之一,成為維系封建宗法關系的紐帶,女學以三從四德為核心,成為宗法制度的文化根基。

參考文獻

[1] 劉向著,列女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 藍鼎元.女學:卷六[M].沈云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集:第41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3] 曹雪芹,脂硯齋批評本紅樓夢[M].湖南:岳麓書社1997年版

[4] 胡文楷著,中國歷代婦女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年版

[5] 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M].清道光十一年(1831)紅香館刻本

[6] 錢仲聯主編,清詩紀事:第22冊[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7] 陳,閨房集[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版

[8] 劉秀生,楊雨青著,中國清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 班固著,白虎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0] 曹大為.中國古代女子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注解

① 《列女傳》,第1頁。

② 《女教》,《中國傳統女學的終結與近代女子教育的興起》,第3-99頁

③ 《紅樓夢》,第24頁

④ 同上,第24頁

⑤ 同上,第28頁

⑥ 同上,第31頁

⑦ 《紅樓夢》,第26頁

⑧ 同上,第33頁

⑨ 同上,第34頁

⑩ 同上,第178頁

B11 《中國歷代才女小傳》,第34頁

B12 《清代社會文化叢書》,第134頁

B13 《紅樓夢》,第357頁

B14 《廣東女子藝文考》,第2頁

B15 《紅樓夢》,第459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手机在线观看| 野花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亚洲无人区视频大全|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琪琪色原网站在线观看| 成全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向日葵app下载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美女扒开粉嫩尿口漫画| 怡红院在线视频精品观看| 再一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视频| 一级美国乱色毛片| 2021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98|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 黑执事第二季免费观看|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麻豆va在线播放|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97av免费视频| 欧美www在线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在线播放 |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内一级毛片成人七仙女|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高嫁肉柳风车动漫| 性满足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一二区|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日本无遮挡边做边爱边摸|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A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免费看| 欧美亚洲视频一区| 国产三香港三韩国三级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