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講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灰姑娘,小紅帽,海的女兒,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豌豆公主等童話故事。
2、童話故事是指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童話中豐富的想象和夸張可以活躍你的思維;那生動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幫你認識社會、理解人生,引導你做一個通達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3、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重要體裁。是一種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多采用夸張、擬人、象征等表現手法去編織奇異的情節?;孟胧峭挼幕咎卣?,也是童話反映生活的特殊藝術手段。
(來源:文章屋網 )
在開展活動之前我利用時間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孩子們很喜歡聽。故事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有一個星期天小豬嘟嘟和花花一起去郊游,他們兩個遇到了一些其他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們遇到了困難,第一只小動物是螞蟻,他的腳被蜜糖粘住了,第二只小動物是一只小貓,他困在樹上了,第三只小動物是一只被一只被大黃狗欺負的小白兔,這三只小動物遇到了困難,如果是你,你會幫助他們嗎?你會怎樣去幫助他們?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我沒有按照故事的原文給孩子們講,我故意把這個問題拋給孩子,因為具備思考的頭腦和解決生活遇到的困難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綱要》中明確指出的。
通過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換位思考。我直接把問題提出來:“小朋友你們會去幫助他們嗎 ?會怎么樣去幫助?”只見孩子們積極發言,都愿意去幫助遇到困難的小動物,想到了許多幫助的辦法。李雪說:“老師,我可以幫助小螞蟻把他的腳從蜜糖中。”雖然李雪語言不流利,但是他的意思大家都理解了??墒且惨齺砹艘魂囎h論,“螞蟻那么小,萬一幫他的時候弄傷了怎么辦,所以幫他的時候要輕輕的,才不會傷害他的小身體,陽陽說:“我會把小貓從樹上抱下來,如果樹太高,我會請把爸爸媽媽來幫忙,小強說:“我會請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和我趕走大黃狗,并教育大黃狗以后不能欺負其他小動物,還要安慰小兔子,讓他不要怕,以后要勇敢,”。劉文毫不示弱的說:我還要和小兔子做朋友,以后大黃狗就不欺負他了?!币魂囌坡曧懫?,大家情不自禁的為發言的同伴鼓掌。
聽著孩子們的發言,我順勢引導:“我們小朋友從小就要學會幫助有困難的小伙幫,這樣我們也會得到快樂,而且還能有更多朋友喜歡我們。作為我們教師就要時時刻刻裝著教育目標,日?;顒拥娜魏我粋€環節都很好的教育契機,孩子們在故事的引導下,在積極的發言中,學會了動腦思考問題,這是遇到問題最佳的處理方法,我也把這種對待困難的態度延伸到孩子們的生活中,引導孩子們形成積極的做事態度。
作者簡介:
劉海妮,1983.12,女,漢,陜西咸陽彬縣,本科,畢業于咸陽師范學院,教師,工作院校:彬縣公劉幼兒園 ,研究方向:幼兒教育。
為廣泛宣傳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培音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營造全民節能的濃厚氛圍,配合做好2021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節能宣傳工作提高全園教職工,幼兒及全體家長的節能環保意識,普及節能知識,結合本園實際,制定"講好節能故事,踐行綠色低碳”宣教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概述
1.活動主題:講好節能故事,踐行綠色低碳。
2.班級初賽活動時間:6月21日6月27日
園內決賽活動時間:6月29日
3.參寡形式:
(1)親子講故事;
(2)幼兒獨立講故事。
4.參與方式:
(1)視頻參選:
(2)視頻內容涵蓋節約使用電水,紙,煤氣等能源,節約糧食,珍惜勞動成果,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搞好環境衛生,愛清潔,講衛生,愛護公物,愛護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不摘花,拒絕使用一次性飯盒,筷子等,減少垃圾,物盡其用,大家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讓天空更藍,水更清,草更綠等節能相關內容。創作應圍繞”講好節能故事,踐行綠色低碳”主題,以“講故事的方式發現和發掘身邊節能故事,文體不限,表現形式和內容新穎,作品健康向上能夠觸感激發共鳴,引發熱議,易于宣傳,切實提升民眾節能意識。初賽提交要求:MP4視頻格式,圖像清晰,不抖動,無噪音,長度3分鐘以內,大小不超過500M于2021年6月27日前發送至班級老師備注作品名稱、參賽者姓名、年齡、聯系方式、學校名稱。
二,活動內容
(一)班級初賽階段:2021年6月21日-6月27日
班級推送:各班級自行組織初賽并推薦1-2個優秀節能宣傳視頻參加復賽
(二)園決賽階段:2021年6月29日
所有復賽優秀作品統一在2021年6日29日進行評審,總分為100分,其中視頻基礎分為40分(凡按要求提交視頻皆可獲得),專業評審分為60分(作品內容、故事表現力、創意創新各20分)。
三、獎項設置
1.園決賽選拔5名“節能故事大王”。
2.園決賽評選班級“優秀組織獎一個。
關鍵詞: 水電站; 孤網運行; 事故停機
1 龍江水電站二期孤網調頻運行參數優化背景
1.1 龍江水電站二期孤網事故及復現
2013年5月3日晚22:18分,龍江二級電站依據保山調度的安排,由電站2#機組擔負孤網調頻任務,但是龍江二級電站調頻過程中發現機組無功功率、110KV母線電壓都波動較大;且機組頻率、導葉開度也有較大波動,孤網系統無法正常運行;9月23日,通過調度的安排,由龍江電站#1機組承擔孤網的調頻任務,出現與#1機組完全一致的事故現象,且2#機事故緊急低油壓保護動作停機。
1.2 事故原因分析
龍江二級水電站的發電機組為混流式機組, 其動態穩定性較差, 機組單機容量相對較小,當脫網運行外界電網負荷有一定變化時, 調速器動作調整導葉開度,以此來調節機組出力和電網負荷相平衡,從而導致調速器頻繁動作;由于外界負荷變化, 導致機組出力變化, 為穩定機組出力和外界負荷相平衡, 調速器頻繁動作調節, 從而導致工作流量增加。而備用油泵軟啟動器因孤網運行出現的電壓不穩定而導致故障報警, 從而使備用油泵不能啟動。工作泵雖然啟動了, 由于供油量不足, 油罐油壓還是低于 1.8 MPa( 事故緊急低油壓整定值), 致使 2#機事故緊急低油壓保護動作。
總體而言,龍江二級水電站孤網運行試驗出現事故停機,其原因主要在調速器系統,尤其是調速器系統的相關頻率死區以及PID控制參數的不恰當所導致。
2 龍江二級水電站發電機調速系統相關參數的試驗整定
為保證電網及發電機組安全運行,充分發揮發電機組孤網調頻能力,使孤網運行機組隨時適應電網負荷和頻率的變化,提高電能質量及孤網頻率的控制水平。通過對龍江二級電站兩臺機組進行孤網調頻試驗選取最佳運行參數,確保機組在孤網狀態可靠安全運行。
分別將兩臺機組脫離主網,使其進入孤網狀態,按照不同的時間段,分別記錄不同控制參數情況下機組頻率波動情況,依據記錄結果選取合適的孤網參數(主要針對的是2#機組)。
2.1 單機孤網試驗
表2.1-1 #2機組孤網情況控制參數調整試驗結果
機頻(min) 機頻(max) bbt ttd
tn bbp 頻率死區(Hz) 孤網范圍(HZ) 導葉開度(%) 系統電壓(kV) 穩定
時間s
48.43 50.31 33 12 0.0 6 0.3 0.6 27-36 114-120 3―4
48.73 50.42 33 10 0.0 4 0.2 0.3 16-29 108-125 3―4
48.67 50.23 32 12 0.0 4 0.2 0.3 25-31 115-119 2―3
48.96 50.11 33 12 0.1 8 0.2 0.3 24-25 115-116 2―3
48.67 50.21 32 12 0.1 8 0.2 0.3 23-24 115-116 2―3
依據上表,最終確定#2機組孤網調頻參數為:bt=32,td=12,tn=0.1,bp=8%,人工死區=0.2Hz,孤網范圍=0.3Hz。
#1機組孤網情況控制參數調整試驗結果與#2機相差一致。
2.2 雙機配合孤網試驗
表2.2-1 2#機組試驗數據(2#機組做主調頻,1#機組做輔調頻)
機頻-最低 機頻-最高 人工死區HZ 孤網范圍HZ 開度% 電壓KV 穩定時間s 有功kW
49.96 50.03 0.2 0.3 19.8-20.6 115-116 2-3 1578
48.53 50.29 0.2 0.3 27.4-32.0 115-116 2-3 1623
49.21 50.50 0.2 0.3 15-23 115-116 2-3 1689
49.30 50.50 0.2 0.3 15-22 115-116 2-3 1701
49.02 50.30 0.2 0.3 15-24 115-116 2-3 1692
2.3 龍江二級水電廠孤網大負荷擾動試驗
根據以上試驗結果,孤網狀態下兩臺機組帶3.7MW負荷,甩掉1.8MW負荷,然后將負荷增至5.8MW,記錄機組大負荷波動的性能。
表2.3-1 龍江二級水電廠兩臺機組孤網大負荷擾動試驗結果
機頻-最低 機頻-最高 人工死區HZ 孤網范圍HZ 開度% 電壓KV 穩定時間s 有功kW
1#機 48.90 50.60 0.2 0.3 17-22 113-117 4-5 1293
2#機 49.10 50.85 0.2 0.3 14-28 113-117 4-5 2631
2.4 龍江二級電廠機組孤網調頻最終確定運行參數
根據以上試驗,選取了合適的參數,使兩臺機組單臺機組或兩臺機組在孤網狀態均能穩定運行,選取的參數適用于龍江二級電站的孤網狀態,負荷突變后基本2-3秒即可將機組頻率控制在死區范圍內,符合孤網運行的要求,最終選取最佳運行參數的參數如下。
表2.4-1 龍江二級電廠水電廠機組孤網運行參數優化結果
孤網參數 bt td tn bp 人工頻率
死區(Hz) 孤網范圍(Hz)
1#機組 35 16 0.1 4 0.2 0.3
2#機組 32 12 0.1 8 0.2 0.3
3 結論
地區電網模式下,孤網運行的調頻機組由于將承擔全孤網范圍內的調頻任務,一旦其調速器相關控制參數整定不合理,不能適應網內負荷的擾動,孤網系統將無法穩定運行;但是機組孤網參數與常規的大網參數又存在較大的不同,不能按照常規的、成熟的大網參數來進行孤網參數的整定,在此,本文通過試驗的方法,結合保山電網的相關實測數據,對龍江二級水電廠兩臺機組的孤網調頻參數進行了優化整定,試驗結果表明,通過本文確定的相關控制參數,龍江二級電站機組將能夠較好地滿足保山電網孤網模式下的調頻要求,進一步提高了保山電網孤網模式下的地區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水電機組啟停迅速, 負荷調節靈活, 是用于擔任電網調峰、 調頻、 守口于電量的最佳手段。但是水電機組也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 例如啟動、 停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必需的時間間隔, 水輪機的穩定運行范圍有限, 超出這個范圍就會受固有的振動特性和水壓脈動特性限制。此外頻繁地啟停機組或長時間在低負荷區停留對主、 輔設備也將帶來較多的故障和潛在的破壞威脅。電網調度部門應與水電站加強溝通, 共同研究尋找水電機組孤網運行的最佳方式, 既滿足電網調度速動性要求, 又保證水電機組長期的安全運行。
在龍江二級水電站機組孤網調頻運行參數的試驗過程中得到保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相關部門及設備生產廠家的全力配合;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參考文獻:
[1] 王世禎.電網調度運行技術[M].東北大學出版社,1997.7.
[2] 袁季修.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控制[M].中國電力工業出版社,1996.12
故事以生動有趣的情節、形象活潑的語言來吸引小聽眾的, 經常聽到一些年輕的父母說:“我的孩子就喜歡聽故事,總愛纏著我給他講故事?!逼鋵嵾@是件好事,因為故事是開發孩子智力的好工具、教育孩子的好教材。在幼兒園里,如果老師能注意選擇一些適合幼兒年齡、心理特點的故事,經常講給幼兒聽,往往可以收到特殊的教育效果。通過講故事,能使幼兒學習語言,能向幼兒傳授知識,還可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讓他們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勤勞,什么是懶惰,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惡,應該學什么,不應該學什么。
有的老師講故事幼兒愛聽,有的教師講故事幼兒不愛聽,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給幼兒講故事也是一門學問。
講故事有什么訣竅呢?不外乎如何選材、如何講述、如何啟迪。首先是選擇好的故事。給幼兒講故事,既要考慮幼兒的心理需求,又要考慮故事的教育性。要選擇那些思想健康,藝術性強,具體生動,饒有情趣,又符合幼兒年齡特征和生活實際的幼兒易于接受的故事。對幼兒來說,童話、神話故事最有魅力,如《安徒生童話選》、《格林童話》、《葉圣陶童話選》等都是講故事的好材料。
幼兒兒期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喜歡擬人,把小貓、小狗甚至小瓶子、小凳子等都想象成“人”;二是“真假不分”,對虛幻與真實還缺乏分析。這兩個特點正是童話故事中經常出現的,什么小貓和小狗對話呀,小凳和小瓶會走路呀,等等,幼兒把它們當作真人真事,聽得津津有味,感到其樂無窮。另外,童話說的是孩子話,口語多,句子結構簡短,且篇幅小,角色不多,主題簡單明了,好壞分明,幼兒易于接受,樂于模仿。對大一點的幼兒,要選擇有些懸念的故事,那些一猜就著,聽了開頭就知道結尾的故事,他們一般不感興趣。
其次要掌握講述的藝術性。給幼兒講故事要掌握技巧,如果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幼兒定會興味索然。首先應分析一下主題,然后才能確定用什么語氣,需要突出什么,講到哪兒應提個什么問題讓孩子回答,等等。
講故事時應該注意:①態度要和藹可親,開講前猜個謎語或提個問題,引起興趣,再自然引出故事。②故事要講不要念,也不要背,語言要口語化。而且要有對象感,講故事時,要時時想著他們,看著他們,注意他們的反應。③要有起伏高低,抑揚頓挫。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聲音有高有低,節奏有快有慢,重點的地方要突出。④要有動作,有表情。要想把故事講活,不但要有喜怒哀樂的變化,而且應學會用眼神和手勢,做到心到、話到、眼到、手到。
在講故事的語言技巧方面不妨學學孫敬修老先生,他在講故事時,就十分注意語言適合孩子的口味。如一個故事里說:小花狗看到小青蛙,叫他一塊兒去玩,小青蛙不肯上岸,要到泥里去睡覺。孫老先生講時把它改成:小花狗一看見小青蛙就喊:“小青蛙,小青蛙!”小青蛙把頭從水里伸出來:“什么事呀?”“小青蛙,這么冷的天,別在水里游泳了,上來跟我一塊玩吧。”小青蛙一聽,呱呱呱笑起來:“小花狗,我不是游泳,我要到泥里睡覺,明年春天再見吧?!边@是對故事進行了口語化和形象化的加工,在幼兒腦子里留下的印象就深刻多了。此外,對故事進行形象化加工時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象聲詞:如:水嘩嘩地流,風呼呼地刮,小鳥吱吱喳喳地叫,大雪撲啦撲啦地下,等等。這樣可以使你講的故事活起來,動起來。
再次要善于啟迪。在講故事時,要注意給幼兒以多方面的啟迪。比如在講前、講后或在重要的地方提出一些問題,如“誰對,誰不對,為什么”,“你喜歡誰,不喜歡誰,原因是什么”,待幼兒回答后再問“以后會怎么樣”、“會得到什么結果”等等,使幼兒邊聽、邊想、邊構思,這樣能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又能啟發他們思考,發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有時講到時,還可以賣“關子”,讓幼兒自己去猜猜故事的結尾,去處理故事的結局。德國大詩人歌德的母親每天都給兒子講故事,每講到關鍵之處,就“且聽下回分解”,以后的故事情節就讓小歌德去想象。第二天,在講故事之前,先讓孩子說說他是怎么想的,然后自己再講。歌德超人的思考力、想象力就是這樣培養出來的。
有時也可以讓幼兒改變故事的結尾,給他們以自由想象的機會,如有位老師講完《烏鴉和狐貍》的故事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狐貍騙了烏鴉的大肥肉,烏鴉用什么辦法才能奪回來呢?這一下打開了孩子思維的閘門。有的說:“正當狐貍要吞那塊大肥肉的時候,烏鴉一下子飛過來,用尖嘴巴啄狐貍的眼睛,狐貍痛得‘哎呀’一聲,肉就從嘴里掉下來了。”有的說:“烏鴉‘哇’地一叫,喊來一群小蜜蜂,把狐貍蜇得滿臉大疙瘩,肉就奪回來了?!庇械倪€想出了一條“巧計”:烏鴉看到狐貍將肉銜到嘴里,就對狐貍說:“這塊肉是有毒的!”我正想把它扔到大海里去呢!烏鴉等狐貍開口說話時,就乘機把肉搶回來??矗『⒆觽兊乃季S多么活躍,想象力多么豐富!這種改變故事的方法和“聽講――思考――講述”的過程,不僅可讓幼兒在飛馳的想象中得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滿足,也培養了幼兒發散思維和變通思維的能力。
另外,有些故事不是講一遍就完了,隔些日子還應當復習一下,并講出新意,加深幼兒的印象。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喜歡聽熟悉的故事。比如:在講完“小貓釣魚”的故事后,讓幼兒自己用低沉的聲音復述老貓的話,用輕快活潑的聲調來陳述小貓去追捕蜻蜓時的情景。聽完《小馬過河》的故事后,讓小朋友復述老牛和小松鼠分別是怎樣描述河水的,最后小馬過河了嗎?《小馬過河》的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還可發展幼兒的語言,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一、以故事化敘事教育為主,重視幼兒的成長需求
對于幼兒來講,其生活在美好的童話故事中,學習、生活樂趣及身心成長均與故事息息相關,幼兒不僅喜歡聽別人講故事,還愛好自己講故事,其所講故事的形式多樣,如自言自語、流水賬式經歷講述、故事轉述等,且故事內容涵蓋范圍廣,一般包括簡短對話、情節敘事等,但許多故事內容并不完整,成人傾聽耐心不足,很少能夠將其所講的故事詳細記錄下來。事實上,幼兒在講故事的時候,即是其通過敘事的方式將內化的生命經驗實現外化,以及組織和探索全新生命經驗并將其轉化為內部認知的過程,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在以往傳統的幼兒生命教育中,教育者僅單方面地為幼兒提供故事和素材,過于重視幼兒通過聽故事獲取知識,卻嚴重忽視幼兒的故事創作主體性及其參與故事體驗的過程,教育效果不理想。在此筆者建議在幼兒生命教育中應用敘事教學,通過講故事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將幼兒作為敘述主體,激發幼兒主動講故事,鼓勵其將自己內心體會與自己的見解和探索過程采用故事敘事的方式表現出來,促進其個體成長,并在幼兒講故事的過程中認真傾聽,從其個體生命需求出發,保證其生命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實現故事化敘事教學的真實性與人文精神。
二、以文本敘事為教育基礎,開發和利用幼兒文學資源
文學故事是一種特殊的教育資源,大部分為著作者自身的經歷、經驗,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蘊含著豐富的生活經驗、生命體驗與多元化的價值觀,是幼兒生命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資源。同時,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在各級教育機構中的大力推廣,幼兒生命教育工作逐漸得到教育行業與幼兒家長的重視,相應地出現一些以“生命”為主題的優秀作品。例如《活了100萬次的貓》、《爺爺變成了幽靈》、《一片葉子落下來》等,均包含有多元化、多樣化的生命知識,用于幼兒生命教育中可為其敘事教學提供寶貴財富和豐富的教育資源。
縱觀以往傳統的幼兒教育,大多數教育者經常將“幼兒故事”作為教育教學載體,在此過程中,許多教育者過于重視故事內容與相關情節知識,卻忽視故事本身的價值和作用,其教育目的是通過故事敘事方式向幼兒傳達故事中蘊含的教育知識或相關理念等,易導致幼兒生命教育失去“生命”本質,教育效果不佳。現階段,在幼兒生命教育中應用敘事教學,主要是指將文本敘事作為教育基礎和教學起點,重視故事本身價值,通過敘事教學法讓幼兒在聽取故事的過程中充分理解故事內容,積極參與教育過程并鼓勵其主動表達自身對該故事的理解,實現“從故事中來,到故事中去”,指導幼兒通過故事體驗,完善生命知識觀與個人價值觀的構建。同時,在幼兒生命教育過程中,教育者需充分開發和利用幼兒文學資源,以此作為教育基礎和依據,將原有的故事情節進行細化,并科學設計教育內容與教學方法,使幼兒在故事體驗中通過主動表述的方式積極參與故事化教育過程。
三、促進師生共敘,啟迪生命教育
關鍵詞: 幼兒教育 故事教學 品質 知識 能力
故事是人在認知世界的初期最喜歡的文學體裁之一,其中有各種善良、兇惡的人物和動植物,有曲折跌宕的故事情節,還能夠任意編造屬于自己審美最高層次的意境。學前兒童喜歡故事,是因為他們能在故事中獲得情感的滿足,而教師喜歡用故事進行教學,不僅是因為幼兒喜歡,還因為通過講故事、討論故事、質疑故事、創編故事等方式,能讓幼兒形成品質、增加知識、增長能力,促進他們富有個性地發展。
一、故事教學能形成幼兒品質
故事以事為主,在對幼兒生動描述事情的過程中,也向幼兒講辨別是非、界限對錯、區分好壞的道理,一般來說,對學齡前兒童講道理,遠不如跟他們講故事,更能提升孩子的品質。
在我曾經教的一個班有一個胖墩墩的男孩子,十分喜歡游戲區角、過家家、堆積木、推汽車等,他沒有不喜歡的,就是全都玩不久,什么都摸一下,也不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一次他看到另一個男孩子拿著人家自己帶來的溜溜球玩,就走過去一把搶下來獨自玩,還哈哈笑。小朋友哭著跑過來找我告狀,我把他找來后,他還滿不在乎地看著我。我知道這是一個罵“皮”了的小孩,所以我采用共情的方式,承認溜溜球確實好玩,并對他想玩的心理表示理解,他的反應反而強烈了,低下頭說:“我也知道不對。”“那你應該怎么辦?”“還給他?!薄昂?,這就對了,先去還給他,再來找老師?!彼弥婢哌€給了小朋友,回來后我問他:“但是你還是很想玩,該怎么辦?”“自己買。”我笑了笑:“好孩子,以后別搶人家的了。”在當天的社會活動課上,我給大家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是《大家一起玩》講的是幾個小動物小雞、小狗和小貓一起踢球的故事:小雞去找小狗玩,小狗正踢球,小雞說:“我們一起玩好嗎?”小狗說:“好。”于是將球踢給了小雞,兩個小動物踢起了球,他們又去找小貓,跟小貓一起踢球,三個小朋友高高興興玩在一起。于是我問大家:“當小朋友拿著玩具,我們也想玩的時候,大家說該怎么辦呀?”有一個聲音特別大:“我們一起玩?!蔽液芨吲d地看著這個小胖墩:“對,大家跟我一起說:‘我們一起玩好嗎?’……以后遇到我們想玩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時,我們就說:‘……’”“我們一起玩好嗎?”另一個是《搶玩具的迪迪》:迪迪小朋友想玩亮亮玩著的三輪車,就把亮亮推下去自己玩,結果不但沒有玩上,還被老師抓去批評;后來他跟小朋友商量說:“我們一起玩好嗎?”小朋友答應了,于是他玩到了自己想玩的玩具。這一正一反的兩個故事,讓我們班小朋友從此學會了一句口頭禪:“我們一起玩好嗎?”講這句話時,他們學小雞、小貓、小狗和小胖墩沉沉的聲音,在有趣的故事中,幼兒的道德觀念逐漸形成,其他如挫折教育、感情教育、安全教育等也都能利用故事給幼兒帶來啟發。
二、故事教學能增加幼兒知識
幼兒由于年齡小,知識非常缺乏,急需學量的知識,以滿足成長的需要,但認知能力又很有限,直接灌輸知識的方式是很不現實的,因此,講故事就成了一種適合幼兒智力發展的傳輸知識的工具。面對幼兒不停詢問這為什么,那為什么的時候,老師就可以現編,用故事為他們打開一扇扇知識的窗戶。
幼兒故事中蘊含的知識是多方面的。如從《小青蛙找媽媽》中,孩子們就能清楚地知道關于青蛙的自然知識:青蛙媽媽繁殖時生的不是小青蛙而是卵,那些卵后倆變成長尾巴的小蝌蚪,最后才會變成小青蛙,還了解了青蛙的具體特征:有兩只大眼睛,嘴巴大而闊,肚皮白,四條腿等。在平時生活中即使幼兒見過青蛙,也不一定就會仔細觀察,所以通過故事,他們能詳細記住不少知識,以后再遇到青蛙的時候,就會從腦子里搜索出這些知識做比認。
從《畫蛇添足》中,幼兒就能明白,原來蛇是沒有腳的。從《我跟海馬是親戚》中,幼兒懂的知識就更多了:尖海龍雖然長得像一條蛇,但它不是蛇,也不是海中的龍,而是海中的一種魚;海馬雖然長著一個小小的馬頭,可它也是一種魚;還有一種長得像樹枝一樣的尖海龍,叫葉狀海龍,它們為了生存下來,逐漸長成了樹枝的模樣;它們的形狀不一樣,可它們都是親戚……
如果老師一邊講故事,還一邊有意識地讓幼兒參與表演,他們獲得的知識就會愈加牢固。工作若干年后,我還聽一個同學說起她在幼兒園聽老師講故事時,自己扮演小螃蟹的情景,這成為她至今仍經常回憶的童年趣事,就是在這個故事中,她第一次知道了螃蟹是橫著走的。
如果老師一邊講故事,還一邊出示相關的知識教具,幼兒就能夠更直觀、更清楚地認識故事中所涉及的物體或道理,如果用多媒體播放知識形象的話,就一定要注意所播放的內容,不可夸張,避免播放內容的魅力超過故事本身,出現喧賓奪主的情形。
故事中的知識,通過故事這根線索,被一個個串了起來,讓幼兒在被故事情節深深吸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走上了文化學習之旅。
三、故事教學能增強幼兒能力
幼兒聽故事時,會很自然地將老師的聲音轉化成一個個的畫面,這就是想象力;他們還會將想象出來的畫面進行加工,添油加醋地想當然擴展,這就是創造力;他們有時聽到好玩的地方,還會跟著老師一起講,這就是模仿表達;在講故事時,我們可以看到幼兒們集體全神貫注的模樣,這就是傾聽能力……如果教師有意識地對這些能力以活動的形式進行擴展、強化,幼兒就會因此而獲得長足的進步。
如我在講故事時,一般不會用“講”的方式,而采用“念”的方式,因為“念”出來的是書面語,講出來的是口語,書面語的表達遠比口語要規范,如果經常采用念故事的方式教孩子,他們的表達就會規范很多,而講故事是幼兒學習表達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尤其是平時講方言的幼兒,這樣的故事對他們改正方言用語有很大的作用。即使是現編的故事,我也盡量講慢一些,方便幼兒接受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方便自己字斟句酌地考慮一下表達,避免出現口誤,小孩子的模仿能力讓我不得不十分小心。
另外,我也不太主張老師用多媒體直接播放視頻故事,這種畫面感極強的故事,會將幼兒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屏幕上,他們對色彩和卡通人物的動作、語言的注意,遠遠超過故事本身的內涵。更不合適的是,有了視頻,幼兒的想象力幾乎全都被滅掉了,許多由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在播放以后,經常遭到大量觀眾吐槽,原因就是與他們看名著時的想象相差太遠,他們覺得電視所拍攝的情景比不上自己當初的想象。如果老師直接用多媒體,視聽效果一齊上就給幼兒聽故事,就是將他們各自不同的想象力扼殺在發芽的狀態,從此他們就不用自己想象,只能看別人想象了。所以我們??吹降氖?,幼兒看(聽)完視頻之后是浮躁和激動的,而聽完老師講的故事之后常呈現安靜和深思狀態,意猶未盡,所以讓幼兒聽干干凈凈的聲音故事,就是對他們想象力最好的誘發。
魯迅曾在他的散文《風箏》中寫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比绻f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故事就是精靈,它們給幼兒帶來快樂,同時,幼兒也能從與它們接觸的過程中,借助自己的本能,形成品質,吸收知識,發展能力,為成長為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邁出學習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1]潘誼清.幼兒園故事教學初探[J].學前教育研究,2006,06.
一、兒童――故事的聆聽和創造者
有位幼教專家說過:故事就是一種交流!交流無時無刻、交流隨時隨地。交流過去、現在、將來,所經歷的一切都是講故事。在這場交流活動中,老師作為講故事的人,并不只是要進行一場戲劇化的表演,更要在故事中融入熱情和愛,去深情、激情、動情地表現故事,從而能讓幼兒更好地聆聽。講故事不是背,而是內化理解,再用肢體表現出來的過程。給幼兒講故事不是為了敷衍幼兒,而是為了增進幼兒智慧,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在講故事時,要注意給幼兒以多方面的啟迪,使幼兒邊聽、邊想、邊構思,這樣能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又能啟發他們思考,發展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兒童也是交流的中心,他們也能成為交流的主體。兒童作為講故事的人,生來就可以講故事。這種交流也從不刻意,他們所經歷或者想象到的一切都是故事的素材,他們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想法,然后表現出來,故事的演繹也就創造生成了。
二、藝術――故事創造的多元形式
故事是一種幼兒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在語言課中有特定的故事教學,教師通過講解、分析、講述,讓幼兒學習一定詞匯和講述能力,同時接受文學熏陶和品德教育,在其他門類教學中故事更是一種添加濟,催化著各類教學活動的教學效果。
作為教師,當孩子跑向你講述他們的藝術創作過程以及展示他們的藝術作品時,我們需要做的事是想辦法幫助他們激發回憶,升華藝術為感悟。幾個簡單的開放性提問就可以做到:你畫(繪畫、雕塑、泥塑、積木等其他材料)了什么樣的故事呀?你能說說他們在干什么嗎?問題既可以表達我們的興趣,又可以使孩子們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更好的串聯故事的情節來創造故事。雖說作畫的表現形式是靜止的,可是孩子們向你闡述時的卻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個動態的過程的闡述中,一個發生于孩子內心世界的故事也就產生了,隨之也就激發了幼兒的創作欲望。藝術的表現是多元化的,我們需要運用這種方式來給孩子們的故事創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三、技巧――故事精彩演繹的添加劑
在故事的講述中運用合理的道具當然也不失為技巧之一。道具可以是物品。如:骰子、口袋圍裙、無紡布自制的故事主角、手套、故事袋等一些常見的用品。道具也可以是數字化多媒體:Ipad里面Book creator、襪子玩偶等軟件制作的小視頻。當然還包括幼兒自己創造的繪畫等藝術形式。
1.用聲音塑造形象
根據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個性特征和環境變化,應選擇恰當的語音、語速、語調、口氣等角色語言和動作來刻畫人物形象。如:故事《小馬過河》中小松鼠性急熱情,說話要快而尖細,老牛溫和老成就要慢而渾厚,小馬聲音稚嫩,老馬老練沉穩。
2.巧用停頓
故事中,短句可以一口饉迪氯ィ遇到長句或者幾個句子,中間要適當的間歇。故事中的停頓,主要是根據故事內容的需要而決定的。為了突出某個詞意或某種感情,需要作一個停頓;講到關鍵的地方,也可以停頓下來,提個問題,啟發幼兒思考。
四、創編――故事得以升華的羽翼
摘要:故事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的一種重要手段,開展故事教學對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要真正發揮這些作用必須采取恰當的方法、遵循正確的原則。
關鍵詞:故事教學 幼兒園 品德 策略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3—6歲是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關鍵期,而嬰幼兒階段的孩子最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因此,故事作為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同時,故事還能較好地應用于其他各項領域,如社會、科學等,能把深奧、抽象的人生道理變得淺顯易懂,能將枯燥乏味的科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幼兒閱讀能力有限,幼兒園的故事教學實質上還是以教師講述和幼兒復述的模式為主。由此可見,如何將故事教學的教育作用發揮到最大,關鍵就是教師如何來講故事與幼兒以何種形式復述故事。在此,筆者就簡單談談在自己的教學實際中,是如何實施故事教學的。
一、要講好故事,首先要選好故事
在兒童故事中,有適合少年閱讀的故事,有適合童年期幼兒讀的故事,還有適合幼兒聽的故事,而在適合幼兒聽的故事里面,又有適合一般欣賞的,還有適合幼兒語言講述的,還有適合幼兒復述的故事。這就要求教師認真的為幼兒選擇好故事。每學期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教學計劃,選好教材。
1.選擇對幼兒成長有意義的故事。從思想性方面的要求是要選擇主題明確、單一,具有教育意義的作品。對幼兒故事的教育性我們要有全面的認識。不能認為,為幼兒寫的、講的每一個故事都必須含有品德教育的內容,而應認識到凡是一切對幼兒成長有益的作品,都應視為思想內容好、具有教育意義的作品。如《蘿卜回來了》,故事通過小動物們互送食物,反映了新時代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先人后己的道德風尚和美好情感。
2.選擇接近幼兒生活的故事。三歲多的幼兒,各種心理過程帶著明顯的具體形象性,語言對他們雖然也起著一定的指導和調節作用,但單憑語言來理解事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對小班幼兒所講的故事,內容一定要接近他們的生活,是他們所熟悉的事物形象,使其感到老師講的要像他們所做過的或見過的事情,引起聽故事的興趣。教師還要將故事內容講的具體。如講有關小朋友的事情,就要給小朋友起上名字。
二、教師為講述故事創造良好環境
為了使幼兒能集中注意,在講述故事前,要創造良好的條件,如環境應安靜、整潔;沒有多余的物品分散幼兒的注意;座位的安排應使全體幼兒能清楚的看到教師的表情和動作。上課后,教師要先組織幼兒安靜的坐好,穩定他們的情緒,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要在安靜的氣氛中開始教學。開始,教師可用有感情的語調來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和愿望。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要以飽滿的情緒,真實的情感,生動而形象的語言,使故事的內容能在幼兒的頭腦中呈現出一幅幅圖畫來。為此,教師一方面要盡量運用故事的原文講,以保證文學作品的價值,另一方面又必須考慮怎樣把書面語言變成口頭語言。在講述時可對原文作適當的修改,使之口語化。但修改要以不違反作品的原意為原則。
在講述過程中,對新的詞匯要進行必要的解釋。這種解釋應簡短而自然的進行,盡量不要打斷故事。
在講故事時,一般不適合向幼兒提問,特別是那些內容豐富的,情節曲折、緊張的故事,更不適合中間提問,否則會影響作品的效果。在教師講述結束后,如還有時間,可當堂提一些問題,檢查一下幼兒掌握故事內容的情況,加深他們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對大班后期的幼兒,還可引導他們對作品進行一些評論。給較小的幼兒講故事時,要注意照顧他們理解事物的特點。如三四歲的幼兒,主要是靠具體形象,以直觀形式認識事物。教師給他們講故事時,應講得具體,可用一些擬聲動作,圖片、直觀教具幫助他們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三、講故事過程中,輔之以適當的手勢
1.用于教師講述故事。如果教師能邊講述邊用手勢表演故事內容,使幼兒受到聽覺和視覺的雙重刺激,那么必然會使講述更具吸引力。例如第一遍講《金雞冠的公雞》時,教師左手做公雞狀,右手做狐貍狀,邊講邊演,幼兒興趣倍增,聽得非常專注。一些幼兒還情不自禁地學做手勢,學講故事,提高了幼兒聽和學的積極性。
2.用于幼兒復述故事。以往復述故事的做法較單一,難以調動幼兒反復講述的積極性,而加入手勢能有效地提高幼兒復述的積極性,有助于他們對故事的記憶。例如:師生合作復述故事時,教師有時可與一個或幾個幼兒運用手勢合作進行復述。教師的參與不僅能明顯提高幼兒復述的積極性,而且便于對幼兒進行及時的指導。
3.用于幼兒創編故事。創編時運用手勢不是輔助現成的故事講述,而是讓幼兒對手勢進行創造性的想象和表達。例如,教師單手握拳,讓幼兒想象這個手勢像什么。經過幼兒的大膽想象,便有了豐富多彩的答案。如石頭、面包、錘子、西瓜等。有時教師還可以做一連串的手勢,讓幼兒對此進行創造性想象,并據此講出小故事。
四、善于引導幼兒復述一個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