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女性氣質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引言
現代纖維藝術來源于傳統的纖維藝術,傳統纖維藝術在古代編織的基礎上,不斷發展而成新的藝術類型。纖維藝術是既古老又年輕的藝術,分為實用、傳統類的纖維藝術和純藝術類的現代纖維藝術。纖維藝術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指以各種纖維為材料,用傳統的或是現代的創作工具和手法創造或實用或欣賞,或平面或立體的藝術。它包括各類傳統的印染、掛毯、地毯等,也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墻飾、軟雕塑和光纖設備基礎上創新的現代構成。隨著時代的發展,編織這種藝術形式開始向一個新的階段發展和延伸,藝術家開始探索新的纖維材料、工藝語言,突破以往經線和緯線交織而成的單一手段,追求創作覆性的藝術作品。
性別差異在整個藝術創作中都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從歷史的發展過程看,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變化決定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程度。認清女性在藝術創作中的影響有助于幫助我們理清其在文化版圖中的地位。歷史因素決定了兩性在社會中主體地位的差異,就一般性的認識而言,兩性間的差異是構成燦爛文化的一個重要條件。兩性間的差異對文化的構建,促使了藝術豐富的內涵與無限的活力,而性別的多維存在則是產生促進的關系基礎。
現代研究表明,性別差異造成的兩性在思維、感受等方面差異顯而易見。男性理解記憶和抽象記憶優于女性,而女性在機械、形象記憶方面優于男性;男性對物的注意較多,喜歡探索物體的未知領域,女性感受細膩敏感,注意力多集中在人,注重感覺的判斷。按照性別差異為線索,在藝術史上對兩性取得的藝術成就進行比較可以發現:與對象保持直接聯系并在自身深處預先形成對象的人,可能會獲得相應的藝術上的成就與貢獻,反之則稍遜一籌。例如,男性在戲劇、作曲、繪畫、建筑等方面建樹頗豐,而女性則在語言和感覺能力上較為突出,例如文學、表演等。在藝術創作中文化構建徹底地折射出性別的差異,極大的影響著社會標準下的藝術創作行為。
日本著名女性纖維藝術家福本潮子1945年出生在大阪,1963年畢業于大阪市立高中工藝品學校,1968年畢業于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她參加了第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洛桑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1999年參加博威第四屆國際纖維藝術展;2001年參加“構成思維之路”東京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當代纖維、編織和印染展;現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術專業委員會顧問。2002和2004年參加兩屆 “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現代纖維藝術雙年展并獲第三屆雙年展金獎。
福本潮子發明的編織技術與日本傳統的工藝相結合,作品創造出驚人的發光層次空間和染色水平。代表作《夏夜》(圖1)呈現出月亮和水之間空間的關系,把觀眾引領到她所營造的宇宙空間中。
堀內紀子,日本著名的纖維藝術家之一,被譽為“飄逸的舞者”,也是為數不多的以編織為創作技巧的藝術家。她生于1940年,曾在東京的多摩美術大學攻讀藝術,后又在美國進修,獲得藝術碩士學位。她以女性敏銳地眼光捕捉一個個創作靈感,她曾這樣描述創作靈感由來的經歷:第一次觀賞雕塑家賈科梅蒂的作品時眺望雕塑造型的眼睛,不經意地就被作品中“空”的部分所吸引。她說道:“當時有一種震撼的感覺”。在崛內紀子從事紡織品設計工作時,在不斷對材料本身存在形式的探索中激發了由一根線形成面繼而生成秩序規律的興趣。此后,崛內在制作作品的時候就開始著重表現能夠使布變得輕柔的“空”的部分。
從崛內紀子用自己的雙手編織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對物與物之間聯系的關注。崛內紀子營造作品“空”的部分時,喚出空氣、光線等填充現場的元素,由此帶來了強烈的空間感。視覺效果是由編織技術產生的。崛內在制作作品時,通過搓線、織成柔軟的表面,形成的無數小孔,從中孕育出流動的空氣。利用布料豐富的可擴展性,使得作品輕輕地在微風中跳舞,產生輕快、縹緲的感覺。重點放在大型互動藝術、編織。她的作品以豐富多彩、生動有趣著稱,特別是每件作品都能成為大人和孩子們的工具。
在堀內紀子身上曾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在幾年前的一次展覽上,在展廳中的兩個小孩好奇地看著展廳中的一切。未等堀內紀子前來阻攔,孩們竟開心地爬上展示作品玩了起來。頓時,原本顯得純凈、安靜、高雅、小心翼翼的展覽,突然活躍起來。嚇出一身汗的同時堀內紀子被所發生的一切激發了靈感――兒童攀爬、搖晃和笑聲后,這些靜止的作品仿佛被賦予生命,一切都變得美好起來。從此,堀內紀子在展覽中對那些安靜的作品和壓抑精神的題材失去了興趣,她問自己:“何不編織一個彩色的兒童游樂場,讓興高采烈的孩子們成為我作品最美的一筆?”
經過每天10個小時的工作后,堀內紀子的新作品“彩虹網”(圖2)終于迎來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孩子們在“彩虹網”中攀登、搖擺、蕩秋千。這幅作品也成為了堀內紀子經典之作。
美國加州藝術與工藝學院教授莉亞?庫克是一位同時使用機器和畫筆的女性纖維藝術家。她另辟蹊徑,以工業用人造絲為材料,設計出各種織物紋理組織后,用電腦控制的多片織機織成粗厚的白布,然后依據復雜的織紋結構以畫筆帶上顏料在織成物上染繪,以跳躍的色點形成圖像,充分展開表現。她的繪畫沒有遮蓋織物,而是更加突出織紋結構。在1998年創作的作品《瘋狂的拼綴?王室遺韻》(圖3)用豐富的色彩將原本單純的織紋布表現得非常復雜,顯示著一種浮華的富貴氣息,充分體現了作品的主題。在1992年的布幔作品(圖4)中用了上述特殊的彩繪方式在布上表現出浮雕般的褶皺,織物本身具有紋理的實體,看上去非常真實,經緯交織的結構與彩繪出的幻象融合一體,呈現出令人陶醉的美感。莉亞?庫克有時還將畫好的平面織物再折疊、翻卷,構成立體形態的作品。在這些作品里,手工與機械、繪畫與紡織、藝術與工藝達到了高度的和諧與統一,而且相得
益彰。
纖維材料語言中女性感受的表達
女性是陰柔之美的象征,纖維材料是柔性材料。通過女性之手與纖維材料的直接接觸,在女性的記憶深處構成一個完美的形象符號。在歷史的長河中,纖維材料早已被打上女性文化的象征符號。在現代纖維藝術領域女性藝術家占據主流,現代纖維藝術造就了一大批女性藝術家,如渡部裕子、阿巴康諾維茲、南希?科茲考斯基、福本潮子、施慧、出原修子、八木真理代等等,她們用智慧與靈巧讓現代纖維藝術呈現出女性的獨特情感。
在福本潮子《自然布――從素材到概念》展覽中(圖5),柔軟的布被映照得象透明的一樣。豐富的藍調,顯得落落大方,猶如漂浮在空中。福本的作品能讓人本能的自然感被喚醒。捕捉時空之美的素材概念、主題色調都是藍色。福本潮子從70年代末開始研究日本的天然藍,并追求“我的理想空間意識”的獨特之美。藍染的傳統帶來了和現代感的革新性的一體化。她也經常研究素材,不斷提高作品熟練度。有力的表現和強度,使西方的“a r t”和“c r a f t”的兩個概念兼具了日本“工藝”本身和拓展國際評價對象領域,讓她成為引領世界的現代纖維藝術家。近年來,福本不斷尋找日本稀有的自然布,重視考察民間藝術。
“我與布的技術關系,根據對麻的樂趣而變化。”從遠古時代到江戶時代,說到日本的麻:苧麻和大麻。特別是大麻,它生長的目的就是被收集紡織,用來做成蚊帳和衣物,用作神事的緣起物用途也很廣泛,得益于平民在生活上的使用。棉麻硬粗糙的質地感長久以來被固化,經過浸堿液煮沸,暴露在陽光和雪,柔軟的白色大麻布便脫胎換骨了。此外,這種麻布只接受江戶時代幕府的直接預訂,將麻布制作成罕見的奢侈品用來進獻。冰天雪地的越后長冬,女人們在編織極其細薄細膩的麻線,輕輕地像皮影一樣的編織和服,人的身心都被感動。每次有機會遇到經過技術好手冷凝的苧麻和大麻,福本都會收集,然后“從自身看到麻的歷史”。盡管日本有不斷發展的材料和技術,但由于戰后經濟增長的陰影,必須保護殘留的文化傳承,福本著手的工作就是繼續努力讓快速消失的麻作品化。
由于廣泛的實用范圍,自古以來日本人色彩感和對審美觀的追求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藍染。探索世界的福本也注意到了藍染的魅力,繼承并發展藍染成為了一種使命感。在福本的作品里,如今有不能碰觸的東西被編制在日本斷面的實感價值之中,這樣做只為了緊緊聯系未來。在自然界中,瀕臨滅絕的物種已被關注。這種關注在人類社會也同樣存在。比如說,近年來日本古代文化中珍貴的布大多數消失。
對馬地區的巖場氣候很惡劣,人們在生活上自給自足,在狹窄的田地里種植大麻和木棉。用機器織布,縫制工作服。被稱作“山的疑問”工作服,在數十年以前就遺棄了,如今年邁的婆婆回憶道:孩提時家里織布機的梭梭聲真讓人懷念。曾經的居民多年穿著“山的疑問”,靠手工日復一日地生活,保持著這樣的風土人情。“山的疑問”的面料質地是大麻線和木棉線,也就是“對馬麻”。穿著硬的大麻加入少許柔軟的木棉織成的衣服對心臟有益。
大麻具有優越的耐用性,即使經常洗,木棉也不會模糊破損,還能保持它的韌性,還是一樣的干凈柔軟。此外“對馬麻”,沾了水會有堅韌又漂亮。為家人編織的衣裳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量身定制。從一匹布就讓自然和人類歷史歷歷在目。一個山頭的棉麻才能出一匹“對馬麻”布。和服的形式和功能都在消退,所以更加著重染色和剪裁。人們生產制作出的產品使用壽命長,并用結實2的布匹描繪出眼前的風情。圖6為現代纖維藝術作品《越后》,圖7為現代纖維藝術作品《對馬》。
總之,不斷發展中的現代纖維藝術,在表達創作觀念方面將更具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創作主題也從淺到深,趨向隱寓。女性纖維藝術家用自己對世界獨特的感悟,通過精巧的雙手創作了一系列經典之作。憑借著女性天然的柔美氣質,結合編制材料,驚艷地展現了女性對于世界的思考。特別是在現代纖維藝術中取得的成績讓世人為之驚嘆。作品大多具有很強的生命感,強調人與作品的交流。作品感性地訴說著背后的故事。
文藝復興是指13世紀末在意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后擴展到西歐各國,于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解放運動,其實質是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在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下發起的弘揚資產階級思想和文化的運動。它主張張揚個性,反對神學中心論,反對禁欲主義,反對宗教蒙昧,這些現代人本思想即人文主義。在以佛羅倫薩為中心的文藝復興中,文化藝術呈飛躍式發展,藝術大師輩出,文藝作品異彩紛呈,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真實生活,是當時社會形態的投影,并且從一些代表性文學作品中可以發現,女性地位較中世紀并沒有發生很大的改變。所以,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我們有必要通過對文藝復興時期代表性文學作品的研究來探究歐洲女性在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地位。
二、文藝復興及此時期文學作品與女性的關系
文藝復興是歐洲從封建農奴社會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初期,在這一轉型時期,受城市興起、資本主義發展、衰落、人文思想傳播等因素的影響,社會的價值觀念與倫理道德發生轉變,這些強烈地沖擊著當時的女性,她們開始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爭取自身的尊嚴和權利,思考自身的處境地位,挖掘自身的價值,以獲得社會的認可。文藝復興產生于意大利,首先應該承認的是,文藝復興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文化運動,它維護的是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然而,當時資產階級還很軟弱,無力與阻礙其發展的封建制度展開正面的沖突,在這種情況下,采用了宗教改革以及文藝復興兩種形式作為武器,來進行一場與封建制度以及宗教勢力的斗爭。事實上,文藝復興只是一種手段,并非要重新建立古典文化,而是要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意在使新文化以及資產階級思想得到發展,它雖然宣揚個性解放,肯定人的尊嚴,鼓勵追求幸福,但事實上,這個時期的女性無論是因為舊時代的禁錮,還是因為文藝復興并沒有從根本上提倡提高女性地位,總之,女性仍然被排擠于社會生產領域之外。當然,我們要承認,在這場浩大的文藝復興運動中,女性的地位在發生改變,但是這一改變是極為遲緩的,甚至在某些方面,女性的地位相比于中世紀是下降的。女性史學家凱利?加多爾指出:“在文藝復興時期,當男性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增加一個機會時,相對的就是女性喪失她們在封建社會制度下享有的一份實際權利。”所以從文藝復興最終的結果來看,對女性地位的改變并沒有起到重大的影響。文藝復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稱為男性的文藝復興,那么就更無從提起對女性地位造成多么大的改變。而被稱為男性的文藝復興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當時的史料對女性的記載甚少,即使有所記載,大多數也是關于王公貴族的記載,對民間社會中的女性極少提及。如果女性具有與男性平等的地位,怎么會出現史料極少記載的情況?二是在文藝復興這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確實很少有女性的身影,但是許多優秀男性卻被世人熟知,如意大利的彼得拉克、薄伽丘,法國的蒙田、拉伯雷,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維加,英國的斯賓塞、莎士比亞,等等,甚至在佛羅倫薩也沒有女性大師的記錄。這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反思與探究。這是否是因為女性被排除于許多藝術之外而被當作被表現與被凝視的對象,亦或是對女性完全的漠視?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前一種假設看上去更為貼切,或許也能解釋為什么許多藝術作品都是以女性形象為主來完成的。所以,在這場文藝復興中,女性與男性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同時也反映出在社會地位中,女性與男性的地位還是不平等的。文藝復興的中心思想是人本主義,人本主義要求解放人、尊重人。如果想在文學作品中表現出這一點,就要塑造出具有反抗精神的典型人物。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作品中,不乏有許多刻畫女性形象的著作,表現出女性的美麗、純潔、勇敢與智慧。這些作品宣揚了女性個性的解放,希望女性能夠脫離封建社會的束縛,這與當時甚至是整個文藝復興過程中女性低下的社會地位并不矛盾,并且是統一的。現實社會中的女性與文學中塑造的女性不同之處,在于沒有反抗的意識或者能力。作者借女性地位的現實情況塑造出這些敢于擺脫封建束縛的形象,在于更深層次地刻畫出人文主義的要求與內涵。基于女性當時的社會地位,并不可能全面實現女性與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樣去勇敢地擺脫不平等待遇或是封建宗教的束縛,所以即使文藝復興時期對女性形象的塑造較多,也并沒有給女性的地位帶來改變,相反,僅僅證明了女性在當時社會始終是被表現與被凝視的對象,而不是社會變革的主流力量。
三、文學作品反映出的女性地位
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眾多文學巨匠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包括文學作品在內的諸多文藝創作都追求展現真與美。在這段歷史時期中,文藝作品所表達的重要意義是無可替代的。每一個時代的作品都會具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于是被賦予特定的時代痕跡,尤其是文學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會留下當時社會的烙印,對研究那個時代的社會特征提供了重要的依據與幫助。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對文藝復興時期代表性著作的研究來分析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
1文藝復興時期女性的家庭地位文藝復興時期,女性在家庭中依舊是處于附屬地位,她們不能隨意選擇自己從事的職業,甚至不能隨意走出家門,她們不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是家庭的點綴物。如果女人有才能,自然會使丈夫自豪,但是即便如此,所有的活動也必須在家中進行,如果外出掙錢,則意味著家庭的恥辱,因為這無疑標示著這個女人所在家庭的破產。這一點在當時的許多作品中都有所影射。如薄伽丘的《十日談》中,宣揚了對愛情的自由追求、對女性的由衷贊美,但是也出現了很多矛盾的思想,薄伽丘晚年要把《十日談》燒毀,也許就是因為他陷入這些矛盾與困惑中不能自拔,而這些矛盾的思想就表現在認為女性的地位低下,不服從男人的女人應該受到嚴懲。這種思想是當時社會女性地位的真實寫照,同時也說明了即使是薄伽丘的作品也擺脫不了時代的局限。在《十日談》中,時常會出現男性對女性蔑視的情節,同時也有女性自身的妄自菲薄。如在第九天的故事九中,女王愉快地開始了講述故事,她說:“自然、風俗、法律都要求女人屈服于男人,受男人的支配欲統治,女人要對男人逆來順受、耐心忍讓、惟命是從,更不用說對男人保持了。”女王認為女性需要男性的統治,并通過講述一個妻子被丈夫毒打后變成賢妻良母的故事,證明了“女人朝三暮四,生性善變,對于這些女人自然要用棍棒教訓;對于嚴守陳規的女人,棍棒下的呼吁警告也是需要的”。《十日談》中的這一段敘述,在很大程度上顯示了當時社會男人的主流家庭思想以及女性的家庭地位。事實上,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在婚后只能在家庭內活動,一系列對外活動都要由丈夫來,所以《十日談》所反映的女性家庭地位還是比較真實的。
2文藝復興時期女性的婚姻狀況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在婚姻問題上處于完全被動的地位。當時社會普遍認為,女性一生幸福的關鍵在于婚姻以及隨著婚姻而改變的財富與社會地位,而與此女性的學識沒有關系。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女性的婚姻主要靠父親做主,而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嫁妝。這一場景在莎士比亞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呈現。如《羅密歐與朱麗葉》可以作為當時婚姻是父權制的引證:兩個旺族蒙太古與凱普萊特為世仇,而兩家子女卻相愛,并通過修道士勞倫斯的證婚結為夫婦,而朱麗葉的父親堅持讓朱麗葉嫁給帕里斯伯爵,朱麗葉詐死,羅密歐殉情,最后朱麗葉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暫且不論莎士比亞要宣揚的思想,就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對當時的婚姻制度也可見一斑。蒙太古與凱普萊特兩個家族由于世仇而不允許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結合,可見當時的婚姻大致屬于父母包辦的范疇,尤其是朱麗葉的父親堅持讓朱麗葉嫁給帕里斯伯爵,而朱麗葉仍舊能夠對帕里斯保持適當的禮儀,說明朱麗葉在愛情與父命面前是十分矛盾的,她不能直接違抗父命。值得一提的是,在伊利莎白時期法定的結婚年齡為男性14歲,女性12歲,而望族會更早,朱麗葉面臨的情況就是因為父母要確保地位財產而提早為她安排婚事。所以說,很大程度上當時的女性在婚姻上是與家庭的財產增減有很大關系的,而女性的父親會最大限度地實現嫁妝的價值。女性婚姻中的嫁妝是文藝復興時期財產延續的一種手段,并且在婚后嫁妝并不歸女性支配而是受男性支配,在文藝復興時期,沒有嫁妝的女性只有兩個去處:妓院或修道院。隨著嫁妝要求越來越高,許多家庭將女兒送去修道院并令其得到一部分財產,但是這部分財產的價值卻遠遠不值嫁妝的價值。父權制婚姻與婚姻中的嫁妝體現出當時女性在婚姻這個影響一生的問題上沒有自己決定與選擇的權利,并且婚后仍舊從屬于男性。
3文藝復興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在文藝復興時期,城市活動的公共空間形成了排斥女性的局面,并且在接受教育方面也朝著將女性限制在家庭和私人空間發展。以佛羅倫薩為例,許多教堂、洗禮堂都成為了公共聚集的地方,主要為男性活動的場所,而通常女性是被排斥在外的。事實上,當時的女性如果要追求知識,只能進入修道院與世隔絕,所有與外界或公共接觸的職業都不提倡讓女性來擔當。在教育方面,人文主義鼓勵市民或貴族的女兒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女性不能進入公立學校,所以學習的東西也是以基督教美德和道德倫理為主,都是為以后的婚姻或獻身教會服務的。人文主義者不鼓勵女性學習修辭學,認為數學也不屬于女性領域,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女性在各方面的權利,使女性很少能夠融入文藝復興的主流,從而形成了以男性為中心的格局。莎士比亞名著《威尼斯商人》就表現出了這一點。《威尼斯商人》的女主人公鮑西亞給讀者的印象是溫柔、機智、果斷、勇敢,但是事實上是文藝復興女性的代表人物。首先,她的婚姻是依照父親的遺愿來完成的,雖然和所愛的人在一起,但是鮑西亞明顯地表現出在家庭中的從屬地位。在法庭審判的情節中,鮑西亞以女扮男裝的形象出現,在法庭的表現充滿了智慧與勇敢,她的光芒甚至蓋過了劇中的男性,明顯不是自己說的那樣“不學無術、沒有教養、缺乏見識”,但是她的律師身份始終不是以女性形象出現的,這說明了兩個問題:首先是當時家庭對女性的要求,認為女性的領域僅僅局限于家庭;其次是社會對女性的要求,當時社會的行業活動是以男性為核心的,女性不應具有與男性同等的行動自由。同時,文藝復興時期女性具有卓越的才識屬于另類,主流女性只能接受一些以家庭或相夫教子為核心的教育,社會不提倡女性擁有與男性一般的學識。這兩點作為當時的社會現狀充分體現出女性在社會地位上受到嚴重的不平等待遇。
2、成惠。成字五行屬金,很適合五行缺金或屬金的女孩起名;惠字則體現女孩有涵養、有教養、有內涵的寓意內涵,名字體現出高雅的風格類型;故成惠這個名字非常的大方得體,能帶給自身及他人好的感受。
3、姿如。姿如這個名字非常好聽,而且兩個屬金的字搭配,有助于增強孩子的耐性、能夠吃苦耐勞;此外用作女孩名字,意為性格善良、懂事,有高尚優雅等好氣質。
4、書昀。書字代表知識,具有書香氣息,體現出女孩有涵養的一面;昀字指太陽的光芒,形容女孩具有知書達理的氣韻和溫潤如玉的涵養,優美意蘊深刻的一個名字。
在經期前覺得肚子脹脹的,下腹部突出,一到經期就會便秘。經血顏色為暗沉的顏色,感覺黏稠,有時會有豬肝色般血塊流出。經血量多,第一天比較少,但是第二天與第三天突然變多,經期達7天以上。
改善小秘方:血液循環不佳的人要多活動,別受寒,不要吃冰冷食物。最好不用衛生棉條。多吃黑色、紅色、紫色食物。避免長時間坐著,要多走路,讓骨盆的血液循環好些。
怕冷型
經痛嚴重,受寒后會更嚴重,但是保暖會覺得舒服一點。經期通常都遲來,經期常會持續七天以上,經血暗紅色,會夾雜豬肝色般的血塊流出。特別怕冷,并發虛弱型的幾率很高。
改善小秘方:注意保暖,可以穿厚內衣或厚襪。不要穿裙子,因為下半身受涼,經痛會更嚴重。建議吃溫性食物。平常可以盆浴或泡腳來驅寒氣。建議喝姜母茶與肉桂茶。
壓力過大型
經期前精神不安定,情緒焦慮不安,容易發脾氣。貪食與厭食兩種現象不停地重復,長痘痘,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每個月經痛癥狀不同,會隨當時的身體狀況改變,經期前腹部脹痛,但是月經一來這些癥狀會消失。經血是一般的紅色,是正常的四到五天。有時會提早,有時遲來。
改善小秘方:平常就要學習控制情緒,生活作息要正常,經期可聽聽音樂或喝喝藥草茶來安撫情緒。起床后可以做些簡單的伸展操,如果有時間可以散散步。
貧血型
容易頭暈,一站起來就眼冒金星,皮膚摸起來粗粗干干的,精神不集中,老是健忘。生理期腹部不舒服,還會腰酸背痛。經血顏色是粉紅色或淺紅色,經血很稀,經期很短。月經遲來的情況很嚴重,經常會拖到四十天以上。即使經期已經結束了還是覺得全身無力。
改善小秘方:平常不要用眼或用腦過度,睡眠要充足,日常飲食生活注意補血。每晚早睡,若是睡不著可以喝杯熱牛奶。可以吃動物肝臟或其他補血食物。建議喝棗子茶或枸杞茶。
虛弱型
女性一生的任何時期,由于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生殖器官都可能發生各種良、惡性腫瘤。如果未能積極預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輕者影響女性健康,降低女性生活質量;重者危及女性的生命。婦科腫瘤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以20~50歲最為常見。女性生殖器的任何部分均可生長。女性生殖器官常見惡性腫瘤主要有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
宮頸癌是全球婦女惡性腫瘤中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中國婦女中發病率居第一位。全世界每年有20多萬婦女死于宮頸癌。自宮頸上皮細胞發生變異到發展為宮頸癌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通常需要8~10年左右的時間。人類瘤狀病毒(HPv)感染是宮頸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其次與有關。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發病率居第二位的惡性腫瘤,多發生在老年期婦女,近年來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卵巢癌是僅次于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的第三位生殖器官惡性腫瘤。由于早期無癥狀,位于盆腔深處,往往發現時已是晚期。目前卵巢癌的死亡率高居生殖器官惡性腫瘤的第一位。
由于未婚婦女主動做婦科檢查者甚少,加之婚前的逐年增多,越來越多的未婚女性發生婦科腫瘤,婦科腫瘤呈現低齡化趨勢。
與腫瘤發生相關因素
1 年齡:良性腫瘤多發生于生育階段婦女,惡性腫瘤多發生于老年婦女。部分特殊類型腫瘤好發于青春期及幼年女性。
2 生育:過早分娩、密產、多產者易發宮頸癌,少產、不育者易患子宮內膜癌。
3 性衛生:不潔性生活可引起女性生殖器官感染,現已明確人瘤病毒是子宮頸癌發病主要因素。
4 內分泌:長期高水平雌激素的刺激是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發病因素之一。
5 不良生活方式:吸煙,尤其是大量吸煙,可能是誘發宮頸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脂肪飲食可能誘發子宮內膜癌。
預防勝于治療
提醒廣大女性朋友:應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注意觀察,并注意以下方面:
1 觀血:即陰道出血,尤其是絕經后出血,接觸性出血等。
2 觀帶:正常白帶是少量白色略顯粘稠的分泌物。膿性白帶、血性自帶、米泔樣白帶、水樣白帶等都是不正常的。
3 自摸腫塊:要養成自我檢查的習慣。清晨,空腹排解完大小便,平臥于床,略彎雙膝,放松腹部,雙手在下腹部按觸,由輕淺到重深,腫物是可以發現的。
4 感覺疼痛:子宮頸癌仍是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的主要死因,但卻是可以預防的。腫瘤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腫瘤防治的最高原則,由于宮頸的特殊位置及宮頸癌自然病程,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宮頸癌均是有可能的。
太原華晉醫院是一所由留學歸國博士創辦的集預防、治療、科研、教學、康復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醫院,醫院以婦科和骨科為特色科室。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8年3月―2010年1月期間性病門診的就診患者。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梅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和生殖器皰疹診療規范(試行)。
1.3 納入和排除標準
1.3.1 納入標準 ①年齡18周歲~60周歲;②明確有性生活史者;③臨床體查有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潰瘍及水皰表現者,同時,有梅毒和生殖器皰疹確診證據者;或明確排除梅毒和生殖器皰疹診斷者;④知情同意后,自愿參加本研究者。
1.3.2 排除標準 ①診斷尚不明確者;②妊娠期婦女;③知情同意后,不愿參加本研究者。
1.4 分組
1.4.1 病例組 按照診斷標準,臨床體查有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潰瘍及水皰表現者,同時,有梅毒和生殖器皰疹確診證據者,則納入病例組。本研究共納入76例受試者。
1.4.2 對照組 按照診斷標準,臨床體查未發現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潰瘍及水皰者且明確排除梅毒或生殖器皰疹診斷者,則納入對照組。本研究采用同期對照,選擇同一時期同一門診就診的未患生殖器潰瘍疾病者,共納入185名受試者。
1.5 實驗室方法
1.5.1 主要試劑 ①TRUST試劑 上海榮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②TPPA試劑 日本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FUJIREBIO INC,TOKYO)。③單純皰疹病毒抗原(ELISA法)英國Dako公司。
1.6 調查方法
1.6.1 調查問卷 對兩組受訪者使用相同的自行設計問卷進行現場調查;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個人特征和個人史及既往病史等。
1.6.2 現場調查 采用無記名問卷調查,以面對面、一對一的協評形式進行現場調查。
1.7數據處理和分析 使用EpiData3.0軟件按獨立雙錄原則錄入數據,建立數據庫,采用單因素x2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一般人口學資料 見表1。
2.1.1 婚姻現況 病例組中未婚占23.68%,已婚占76.32%;對照組中未婚占30.27%,已婚占69.73%。組間比較x2=1.1503,P=0.2835,組間婚姻現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1.2 職業 病例組的職業構成以商人(38.16%)、工人17(22.37%)和干部(21.05%)為主。對照組則以干部(38.92%)和工人17(30.27%)為主。組間比較x2=23.6211,P=0.0000,組間婚姻現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3 文化程度 病例組以中專或高中和初中或以下為主,各占38.16%,大專或以上占23.68%。對照組以中專或高為主,占44.32%,其次是大專或以上(29.73%),初中或以下占25.95%。組間比較x2=3.9087,P=0.1417,組間婚姻現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人口學資料
對照N (%) 病例N (%) x2 P值
婚姻 1.1503 0.2835
未婚 56(30.27) 18(23.68)
已婚 129(69.73) 58(76.32)
職業 23.6211 0.0000
工人 56(30.27) 17(22.37)
干部 72(38.92) 16(21.05)
個體 25(13.51) 29(38.16)
商貿服務業 10( 5.40) 7(9.21)
司機 12( 6.49) 2(2.63)
其他 10( 5.41) 5(6.58)
文化程度 3.9087 0.1417
初中或以下 48(25.95) 29(38.16)
中專或高中 82(44.32) 29(38.16)
大專或以上 55(29.73) 18(23.68)
2.2 特征因素 見表2。可見初次性生活年齡、性生活史年限、近3個月性伴數、性伴數總和、有無史和安全套使用情況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研究對象的性為特征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對照 N (%) 病例N (%) x2 P值
初次性生活年齡 13.5413 0.0011
< 20 10(5.41) 8(10.53)
20-25 166(89.73) 55(72.37)
25- 9(4.86) 13(17.10)
性生活史年限 9.0280 0.0110
< 5 52(28.11) 15(19.74)
5~10 68(36.76) 19(25.00)
>10 65(35.13) 42(55.26)
近3個月性伴數 37.8214 0.0000
1 130(70.27) 22(28.95)
≥2 55(29.73) 54(71.05)
性伴數總和 24.8438 0.0000
1 20(10.81) 3(3.95)
2~4 136(73.51) 44(57.89)
5~10 28(15.14) 21(27.63)
>10 1(0.54) 8(10.53)
有無史 34.2784 0.0000
無 139(75.14) 28(36.84)
有 46(24.86) 48(63.16)
安全套使用情況 37.6380 0.0000
從不使用 40(21.63) 41(53.95)
有時使用 134(72.43) 24(31.58)
每次都用 11(5.94) 11(14.47)
2.3 既往性病史 見表3。單因素分析結果:既往性病史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 24.9951,P=0.0000),而配偶既往性病史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0754,P=0.0243)。
表3 兩組研究對象既往性病史的單因素分析
對照 N(%) 病例N (%) x2 P值
既往性病史 24.9951 0.0000
無 164(88.65) 47(61.84)
有 21(11.35) 29(38.16)
配偶既往性病史 5.0754 0.0243
無 174(94.05) 65(85.53)
有 11(5.95) 11(14.47)
3 討論
國外在該方面研究開展較廣泛,并發現GUD發病促進了HIV感染的發生[5],亦有許多研究表明女性病人、口服避孕藥的使用[6]與GUD發病聯系密切。本研究采用病例對照研究對性病門診的GUD患者和其它種類性病如衣原體、支原體感染、尖銳濕疣等患者共261例進行調查,其中76例GUD患者作為病例,185例非GUD患者作為對照,并保證病例與對照人群為來自同一地,同一段時期就診的病人。研究結果表明:職業:本次研究發現職業為商人者發病危險性高,OR值為4.605,即該人群比其它職業者發病危險性高3.605倍,因此GUD發病的高危人群為商人,應對該部分人群加強篩查,并宣傳教育,積極采取防護措施;經濟收入:本次調查發現,經濟收入高者(>1000元/月),其發病率相對較小,OR值為0.502,可能經濟收入高者較經濟收入低者生活水平高,衛生條件,醫療條件好,減少了發病的危險性。另外經濟收入與文化程度成正相關,通常文化程度高者防病意識強,有助于主動采取防范措施;安全套的使用情況:單因素與多因素分析發現,安全套使用情況與GUD發病關系密切,OR值為0.527,為保護因素,經常使用者比不使用者危險性小47.3%,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易導致與病原體的接觸而發病,使用安全套將有利于與病原體的隔離而減少發病機會;皮損時的行為:單因素和多因素均發現皮損時行為與GUD發病關系密切,相對危險性為16.811,為危險因子,即皮損時有行為比無行為者發病危險性要大15.811倍。有皮損時病原體直接能進入人體,發病危險性大大增加;本調查單因素分析發現一些不良特征如多,及性活動年限均與高發病率有關,不當的往往導致病原接觸機會的增加。
建議:GUD作為一種性傳播疾病,發病原因錯綜復雜,即有個人行為因素又有社會因素,而GUD一旦發病而又未及時治療,會給病人造成身體與經濟上的嚴重損害,尤其是生殖器皰疹,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給病人造成終身的痛苦,因此GUD的積極防治極為重要,尤其是有目的的針對一些GUD的發病危險因素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極為重要。應加強群眾的性知識教育,尤其是高危人群應提倡安全的方式,并對其給予經常性的篩檢與隨訪。
參考文獻
[1]Mertz.KJ, Weiss JB, Webb RM,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genital ulcers in Jackson,Mississippi, with use of a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 high prevalence of chancroid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J Infect Dis.1998;178:1060-6.
[2] Risbud A, MD, Kirk Chan-tack, et al. The etiology of GUD by MPCR and relationship to HIV infection among patients attending STD clinics in Pune, India. Sex Transm Dis.1999; 26:55-62.
[3]Piot P, Plummer FA. Genital ulcer adenopathy syndrome. In: Holmes kk, Mardh PA, Sparting PF, et al, eds. Sex Transm Dis: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711-16.
[4]Arum R, Kirk C, Dcepok G, et al. The etiological ulcer disease by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lationship to HIV infection among patients attending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clinic in pune, India [J] Sex Transm Dis .1999; 26(1): 55-62.
1.1研究對象2002年1月~2004年12月間白帶異常在我院婦科門診就診,有性生活、自愿進行支原體培養+藥敏檢查患者4287例,按時間表順序以1年為限分為A、B、C三組,年齡16~58歲,三組平均年齡分別為(23±3.5)歲、(24.2±5.2)歲、(22.5±4.2)歲。
1.2方法對以上對象在近1周未用抗生素及陰道用藥,近24h無,非經期情況下,用陰道窺器打開陰道,棉球擦干宮頸外口處分泌物,無菌拭子插入宮頸管內1~2cm,順時針或逆時針轉2~3周并停留10s后取出拭子立即進行支原體培養+藥敏檢查,藥敏試驗中包括阿奇霉素、紅霉素、羅紅霉素、左氧氟沙星、多西環素、交沙霉素,使用美國其昌達公司培養基實驗室操作及結果判斷按試劑說明進行。培養出支原體診斷為女性生殖器支原體感染。比較三組間支原體感染率及對以上6種藥物敏感性的變化。
1.3統計學方法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
2結果
2.1三組婦女的年齡比較三組患者年齡差異無顯著性(P>0.05),有可比性。
2.2三組女性生殖器支原體感染情況共1910例,發病率44.6%,其中A組291例,發病率為15.2%;B組615例,發病率為32.2%;C組1004例,發病率為52.6%。3年間均位于我院女性傳播疾病首位,且在有白帶異常婦女中發病率3年間差異有顯著性(P<0.005),見表1。
表1三組女性生殖器支原體感染情況(略)
注:P<0.005
2.3三組女性生殖器支原體對部分藥物敏感性情況三組病例對較常用的阿奇霉素、紅霉素、羅紅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有逐年下降的趨勢(P<0.005),而對較少用的多西環素、交沙霉素的敏感性無明顯變化(P>0.1),見表2。
表2三組女性生殖器支原體對部分藥物敏感性情況(略)
注:①②③④三組間藥物敏感性P<0.005,⑤⑥三組間藥物敏感性P>0.1
3討論
3.1女性生殖器支原體感染在白帶異常婦女中發病率的變化支原體是一類大小和結構復雜程度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最小原核微生物,它在細胞外寄生,感染宿主后與宿主細胞爭奪營養物質,影響蛋白質和DNA合成致病。感染女性生殖器后多見以子宮頸為中心擴散的生殖系炎癥[2],白帶異常是其常見癥狀。故我院婦科門診對白帶異常取宮頸管分泌物進行支原體培養,結果顯示:女性生殖器支原體感染在白帶異常婦女中有逐年上升趨勢,差異有顯著性(P<0.005),與文獻報道相符合。支原體感染主要方式為性傳播,調查表明,性伴數越多,性活躍指數越大,禁欲期越短,感染率越高[2]。劉瑛[3]等報道:支原體年青者感染率較高。女性生殖器支原體感染近3年位居我院女性傳播疾病首位可能與我院處于開放地區,處于性活躍期人群比例大、多個人數比例相應較高有關。
3.2支原體對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因素支原體缺乏細胞壁,對干擾細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但對干擾蛋白合成藥物敏感,阿奇霉素、紅霉素、羅紅霉素、左氧氟沙星、多西環素、交沙霉素對其均有效。其中阿奇霉素半衰期可長達68h,在最后一次給藥后的第5~7天組織仍維持有效濃度,并且能利用吞噬細胞作為載體被運至炎癥部位,有明顯的靶細胞效應[2],故臨床應用多。紅霉素、羅紅霉素、左氧氟沙星藥物不良反應輕,價格適中受到臨床歡迎,而多西環素、交沙霉素因胃腸道不良反應發生率高,臨床較少應用。本組資料表明:支原體對較常用的阿奇霉素、紅霉素、羅紅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有逐年下降趨勢,差異有顯著性(P<0.005),而對較少應用的多西環素、交沙霉素的敏感性差異無顯著性(P>0.1),可能與目前醫療市場較混亂、濫用抗生素及不規范治療有關。
綜上所述,女性生殖器支原體感染在白帶異常婦女中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位于女性傳播疾病首位,而對臨床常用抗生素敏感性逐年降低,需引起重視,但本組資料不是隨機抽樣標本,不能代表疾病的發病率,存在局限。
【參考文獻】
1王肖平,朱慶義,康俊平.解脲支原體感染對妊娠結局與圍產兒的影響.中華婦產科雜志,1996,31(7):426.
2張致中.新編性病學.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33-135.
3劉瑛,張超莉.支原體感染與輸卵管妊娠的關系.中國婦幼保健,2004,19(10):124.
【關鍵詞】女性生殖器
【關鍵詞】 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文拉法辛;米氮平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6.015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urative effect by venlafaxine and mirtazapine for treating female menopausal syndrome. Method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and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symptoms in 52 female menopausal syndrome patients. Venlafaxine and mirtazapine were taken in treatment 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After 2, 4, 8 weeks of treatment, HAMD and HAMA scores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Key words】 Female menopausal syndrome; Venlafaxine; Mirtazapine
女性更年期綜合征臨床癥狀各種各樣, 除了潮熱、盜汗和過度畏寒等典型癥狀外, 全身多器官和系統還可出現其他相關癥狀, 但更為常見的是精神癥狀, 常表現有易怒、煩躁、焦慮、抑郁、多疑健忘、失眠等。作者對此類患者給予文拉法辛合并米氮平治療, 獲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7月~2013年8月在本院門診就醫的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來診前都曾在綜合醫院婦科被確診為更年期綜合征), 從中隨機抽取52例, 年齡45~51歲, 平均年齡(49.6±4.4)歲。排除嚴重軀體疾病患者;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有酒精和物質濫用史者;雌激素替代患者。
1. 2 方法 入組初始進行HAMD和HAMA量表評估(HAMD ≥18分、HAMA≥14分), 并在用藥后2、4、8周再次進行HAMD和HAMA評估, 以評定療效。每例就診患者給予文拉法辛75 mg/d, 早一次口服;米氮平15 mg/d, 晚一次口服。由于文拉法辛的抗抑郁、抗焦慮效果需1~2周表現出來, 對部分有明顯失眠和焦慮的患者, 此時可短期合并小劑量苯二氮類藥物(舒樂安定1~2 mg/晚), 控制患者的失眠和焦慮癥狀。待2周后文拉法辛和米氮平開始起效, 可漸減量或停用苯二氮類藥物。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 1 HAMD和HAMA評分 治療前與治療2、4、8周后各量表評分比較, 隨治療時間推移評分逐漸下降, 治療2、4、8周后各量表評分均比治療前顯著下降(P
2. 2 不良反應 用藥初期少部分患者有輕微胃腸反應, 比如口干、惡心、便秘等, 通常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上述癥狀可自行減輕或消失, 少部分患者可對癥處理;另與用藥前比較, 未見明顯的肝腎功能改變及心血管問題。
3 討論
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患者臨床癥狀多種多樣, 其中神經精神癥狀常是困擾患者的嚴重問題。很多患者開始自行使用苯二氮類藥物, 初始部分焦慮、失眠癥狀能獲得改善, 但很快產生耐受而療效下降, 同時很多患者又為可能需要長時間服該類藥而不安, 為此作者應用文拉法辛和小劑量米氮平來改善神經精神癥狀, 獲得了較好的療效。
文拉法辛屬于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 不僅對抑郁和焦慮障礙療效明顯, 對患者疼痛等軀體癥狀也有顯著療效, 尤其對患者最為突出的焦慮癥狀能夠起到顯著改善的作用[1]。另該藥及其代謝產物對P450酶的作用微弱, 因而與其他藥物聯用很少產生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同時由于文拉法辛的抗焦慮、抗抑郁效果需要1~2周表現出來, 對早期伴失眠、焦慮的患者也可短期合并小劑量苯二氮類藥物(如舒樂安定1~2 mg/晚), 以控制患者早期失眠和焦慮。通常2周左右文拉法辛開始起效, 此時可逐漸減用或停用苯二氮類藥物。
為快速改善癥狀, 可以一開始便聯合另一作用機制不同的抗抑郁和抗焦慮藥物――米氮平。米氮平為去甲腎上腺素能與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郁藥(NaSSA), 研究證實[2], 米氮平可以控制抑郁癥的多種癥狀群(包括抑郁、焦慮、失眠和體重減輕);另米氮平對肝P450酶的影響小, 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很少出現藥物間的相互作用, 也不增加5-羥色胺綜合征的風險[3]。且由于米氮平用量小, 臨床實踐中未發現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
聯合治療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但臨床實踐又能取得好的效果, 所以醫生要認真掌握適應證, 并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小劑量:認真觀察患者的軀體耐受性和安全性。②治療時間:癥狀開始緩解并經過維持治療后, 酌情減藥或停藥, 比如逐漸減量或停用苯二氮類藥。③注意藥物間的相互作用:盡量避免相互作用不良反應的出現。
參考文獻
[1] 吳文源.焦慮障礙防治指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 24-48.
[2] 王皋茂. 米氮平與文法拉辛治療老年抑郁癥對照研究.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2009, 19(4):268.
【關鍵詞】盆腔器官脫垂;內置紗布;療效觀察
盆腔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婦科常見病,常見于中老年婦女。尤其在我國農村,是與產婦保健、產科質量關系密切的“兩病”之一(兩病指子宮脫垂和尿瘺)。衛生部婦幼司多次組織有關會議,制定科研課題,建立城鄉婦幼保健網,培訓專業人員普及科學接生,交流子宮托研制和使用情況,使“兩病”的防治取得重大成果,但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盆腔器官脫垂疾病在各地仍屢見不鮮,很多保守療法也不全盡人意。本研究統一使用魚雷樣子宮托,治療不同脫垂部位和脫垂程度的盆腔器官脫垂患者,為適于帶子宮托(硅膠或塑料材質)卻拒絕的患者提供另一種治療工具-魚雷樣子宮托。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婦科門診確診86例盆腔器官脫垂的患者,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體格檢查,均使用POP-Q評分系統[1]進行盆腔器官脫垂程度的分度和評估,對滿足下列條件的患者實施魚雷樣子宮托的治療,條件如下:宮頸細胞學和盆腔B超檢查正常;盆腔脫垂器官無潰瘍和腫瘤;無壓力性尿失禁和尿道梗阻;治療前告知患者用魚雷樣子宮托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并征得其同意。86例患者治療成功56例,失敗30例。
1.2方法:材料與制作:用筒徑規格為29、31、33、35mm四種不同規格型號的,分別內置紗布條制成外徑分別為80×65mm、75×60mm、70×55mm、65×50mm,的末端用棉線結扎外漏少許紗布和末端以防滑脫,整個外觀呈魚雷狀。
放置前詳細檢查患者尿生殖裂孔大小、陰道長短等,進行系列評估,決定讓患者使用具體規格型號的,制成橫徑略大于患者尿生殖裂孔橫徑的魚雷樣子宮托。大小以患者放入陰道后感覺舒適有效的魚雷樣子宮托的最大長度和最大橫徑為宜進行調整,不影響排大小便為宜。為防止魚雷樣子宮托在腹壓突然增大時自陰道排入內褲,應同時穿貼身式健美褲頭。
放置魚雷樣子宮托及治療過程:取膀胱截石位,先向陰道內放入自制托的頭部并向陰道后上方摧放、置于陰道后穹隆處,同時將其尾端向陰道前上方摧置于恥骨后的陰道前壁,囑患者屏氣用力,魚雷樣子宮托不脫出體外為放置正確。以自覺癥狀消失、不影響日常活動、無不適感為治療有效。一定告知患者白天放置,睡前或大便前取出,取出時以手指捏住在恥骨后方陰道前壁處的魚雷樣子宮托的尾部最好取。要求絕經患者睡前用少量雌三醇軟膏涂抹陰道壁,3-4天1次,如有陰道血跡及時返院進一步檢查治療。參加治療的患者被要求1-2周隨診或電話隨訪1次,以便了解其帶托的情況及時指導。如無不適,3個月后繼續愿意帶托治療,可認為魚雷樣子宮托治療成功。反之帶托后任何時間不愿意繼續帶托即認為失敗。
2結果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86例滿足條件的盆腔器官脫垂患者,年齡50-89歲,平均年齡76歲,絕經后的53例占61.63%。1-2周內隨診并需更換型號的患者16例,其中有10例是絕經后的患者。2周后魚雷樣子宮托的佩戴率89.5%(77/86)。3個月內因排大便時魚雷樣子宮托被排出體外,拒絕繼續使用者30例,失敗率34.88%。3個月內帶托不適者17例,調整內紗布量后繼續佩戴;3個月后愿意繼續佩帶者56例,成功率65.11%。未見因佩帶樣子宮托取出不及時致托嵌頓或出現生殖道瘺。
4討論
在基層臨床工作中,不同脫垂部位和脫垂程度的POP、POP患者手術治療失敗、拒絕手術治療、POP手術治療存在手術禁忌癥等,均應讓患者佩帶魚雷樣子宮托治療盆腔器官脫垂。但目前國內應用的不廣泛,傳統的環形、喇叭狀子宮托多用硅膠材料制作,是常用保守治療POP的方法,在告知患者若遺忘子宮托久置陰道內不取,易致子宮托嵌頓于陰道內,甚至引起壓迫壞死性尿道陰道瘺、膀胱陰道瘺、直腸陰道瘺時,患者常恐懼心理較重,影響子宮托的正常使用和POP的治療效果,尤其是高齡、獨立生活的老人。而魚雷樣子宮托則因其取材方便、制作靈活、其大小的調節易操作、相對安全等優點,患者更易接受和使用;但患者回家后需不斷地自制這種魚雷樣子宮托,常因內填塞紗布不足影響治療效果,因此醫患之間的電話溝通、指導很重要;治療過程中如有大便時魚雷樣子宮托從陰道內排出體外,而平時感覺舒適有效者,建議每次大便前取出魚雷樣子宮托,洗凈,大便后再放置。本研究中發現:魚雷樣子宮托更適合高齡、獨立生活的老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