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價值觀調研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然而,并不是所有中國父母都認識到了這一點。由于工作壓力大,經濟負擔重,很多年輕父母當了甩手掌柜,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看乃至教育。如果應酬多的話,工作之外的時間也會在外面,等回到家里孩子都睡著了。第二天醒來,孩子又沒有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因為已經上班走了。于是就有了爸爸去哪兒的中國孩子之問。孩子越是幼小時,可塑性就越強,相應地父母的影響力這個時候也是最大的。可是因為父母的缺位,尤其是爸爸的缺位,孩子的個性、習慣、品格、興趣等的形成就缺少父母影響最重要的一環。
《中美日韓四國高中生價值觀比較研究報告》啟示我們,作為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陪伴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的第一責任,不可推卸。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缺位。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如果老師不在孩子身邊,怎能起到作用呢?等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問題或那樣的問題,有的父母才意識第一任老師的重要性,但時光不能倒流,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已經形成,很難改變,悔之晚矣。
中國父母重養輕育,注重為孩子提供物質方面的需要,即養孩子,忽視科學的家庭教育。多數人會想當然地認為,父母的任務就是把孩子養大,供應他上學受教育,把教育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老師。但這樣做,很難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無論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還是父親的教育決定孩子的未來,強調都是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也是老師教育不可替代的。四國高中生調研報告就可以看出來,在人生觀形成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老師。
論文摘要目的:了解藥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取向及特點。方法:運用修訂后的薩帕職業價值觀量表對復旦大學藥學院2007屆本科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藥學生職業價值觀更多受到宏觀社會文化的影響,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藥學專業特點。結論:藥學教育應積極倡導良好的職業價值觀,為醫藥行業和社會發展服務。
價值觀是人類區分好壞、美丑、益損、正確與錯誤、符合或違背自己意愿等的觀念系統,它通常是充滿感情的,并為人的正當行為提供充分的理由,對個人的行為及其生活方式有著重要的影響。職業價值觀(work values)是個人追求與職業有關的目標,以及在從事工作時所追求的職業特質或屬性。黃希庭等〔i7認為,職業價值觀是人們對社會職業的需求所表現出來的評價,它是人生價值觀在職業問題上的反映,是人生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方面。職業價值觀既表現在人們的擇業觀上,也表現在具體的工作態度上。國內外的許多研究表明職業價值觀與個體職業選擇、工作滿意度和道德判斷均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影響到工作績效。因此,無論是對個體還是組織,了解其職業價值觀,并盡可能保證職業價值觀與工作的匹配,將有利于個體和組織的良好發展。本研究旨在探討藥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取向和特點,以便為藥學生的職業選擇和職業價值觀塑造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于上海市復旦大學藥學院2007屆本科畢業生問卷調查。共發放職業價值觀量表78份,回收67份,回收率85. 90%。有效問卷67份,有彭率100 %。應用excel軟件將問卷表數據錄人,并進行統計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寧維衛修訂過的薩巾〔( Super)職業價值觀量表[’〕( Work Values Inventory簡稱WVI),修訂后的量表既適用于在職人員,也適用于學生。薩帕將職業價值觀分成3個維度,即內在價值(與職業本身性質有關的因素)、外在價值(與職業本身性質無關的因素)和外在報酬(在職業活動中能獲得某種滿足的因素),每個維度下又組分為若干個價值尺度,共有巧個。它們的含義分另L是:“生活方式”指希望工作能帶來消遣、休息或享受的生活方式;“經濟報酬”指希望通過工作獲得優厚的報酬;“成就”指不斷完成自己的目標;“工作環境”指希望有優越的工作條件;“同事關系”指希望與同事的相處感到愉快;“獨立性”指工作時不受他人的干擾;“變動性”指希望工作內容豐富多彩;“利他主義”指希望工作能為大眾謀利;“創造性”指希望工作能不斷產生新想法和新東西;“聲譽”指希望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監督關系”指希望與上級容易相處;“安全性”指希望工作穩定;“美感”指希望工作能追求美的東西,得到美的享受;“智力激發”指希望工作中充滿困難和挑戰;“管理”指希望通過工作能獲得對人、事的支配權。每個價值尺度都通過四個問題來測量,共60題。測量采用五級評分法,分別為“很重要”分、“較重要”4分、“不能確定”3分、“不重要”2分、“極不重要”1分。
2結果與分析
2.1藥學生職業價值尺度得分的總體情況67份有效問卷中,男生34人,占51%,女生33人占49 %;上海學生29人,占57%,外地學生38人,占43 %。按照平均分排序,藥學生最為看重的工作價值是生活方式、經濟報酬和成就等,各價值尺度的重視程度如表1所示。按價值維度打分,內在價值平均得分14. 89分,外在價值15. 36分,外在報酬15. 61分。
由表1看出,在得分排序最高的5項價值尺度中,除“成就”屬于內在價值外,“生活方式”、“經濟報酬”、“工作環境”、“同事關系”均屬于外在價值或外在報酬。說明藥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外在價值和外在報酬高于內在價值。
2. 2職業價值取向受社會宏觀文化的強大影響本研究與楊慧[2〕對華中科技大學201位本科生的職業價值觀的研究進行了比較(見表2),表明大學生的職業價值取向具有一致性。重視“生活方式”、“經濟報酬”、“成就”、“同事關系”等價值。這說明在市場經濟和信息時代,社會宏觀文化具有強大的整合同化能力,其他影響職業價值觀的因素只在有限范圍內產生作用。
3討論
3.1大學生正處在職業價值觀的形成期,其職業價值觀會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盡管藥學生的職業價值觀主要受宏觀社會文化的影響,但是,專業教育亦有不可忽略的影響。鄭倫仁等〔’〕曾對全國14所高校1 044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進行調查研究后發現,文科生和理科生職業價值觀尺度的重要性順序顯著相關,但在某些尺度上具有顯著差異,如文科生對美感和成就的評價高于理科生,理工科大學生對變動性的評定高于文科大學生。孟續鐸〔4〕2006年對北京地區25所大學425名應屆畢業生的職業價值觀調查發現,不同專業大學生在職業價值觀的某些因素上有顯著差異,如經濟管理類大學生看重工作的自由性和經濟報酬,法哲類大學生則對社會聲望與地位特別看重。
3. 2藥學生職業價值觀呈現外在價值高于內在價值的傾向,可能與我國處于經濟轉型時期有關現實生活表明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對職業行為具有不同影響,西方學者研究發現,有外在動機傾向的個體在工作雇傭期有如下表現:偶然性習得比較粗糙、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降低;得到的知識比較粗糙;比較急躁、刻板;需要打破工作定勢時的固化思想較高;在變化的工作中創造力較低。此外,有外在動機傾向的人,經常是服從權威的,或想得到獎賞的;而有內在動機傾向的人,經常是獨立的,不迷信特權的,自信的。曹娟I進行的教師的職業需要與教學成效的相關研究發現,優秀教師比一般教師更注重職業的內在價值。因此,幫助藥學生發掘職業的內在價值,將職業與興趣、能力相結合,將更有利于發揮他們的潛力。
3. 3通用職業價值觀量表可能無法滿足藥學生核
心職業價值觀的測量盡管在重要價值尺度的排序上,藥學生與普通大學生表現出了較大的一致性,但在一些具體價值尺度的評分上兩者仍表現出一定差異。如藥學生對“生活方式”、“經濟報酬”、“工作環境”、“變動性”、“安全性”的評價較普通大學生高,而對“利他主義”、“聲譽”、“美感”、“管理”的評價較普通大學生低。由于本研究的樣本較小,范圍有限,可能存在某些偏差。此外,目前的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研究大多是在不同院校開展,造成結果差異的原因也可能是地域文化和校園文化。因此,藥學生的核心價值觀仍需更多的對照研究來幫助判斷,或設計專門的藥學生職業價值觀量表。
一、*地區直銷企業現狀
目前,在*市經營的直銷企業有三家:*(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其中*(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在*地區共設立了市級分支機構*個,服務網點*個,經銷商*人,直銷員*人;*(中國)有限公司在*地區設立服務網點*個,直銷員*名;*(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在*地區設立服務網點*個,直銷員*名。其中*公司是以“直銷+經銷商+商場專柜”形式經營,而*、*兩家公司則是以“直銷+經銷商”形式經營。
相關企業四家:*(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在*地區設立授權專賣店*家,*有限公司在*地區設立授權專賣店*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地區設立授權專賣店*家。另外*(中國)有限公司在*也有店鋪經營,但其自稱是特許經營模式。
二、特許經營與直銷的關系
特許法律關系的核心是特許權。其特征是:(*)從本質上說,它是一種使用許可權。特許權的持有人不因特許的法律事實而影響其權利本身,被特許人取得的只是使用權。(*)特許權是一種組合式的知識產權。雖然,特許權由商標、商號、專有權等商業秘密、專利權等組成,但絕對不是他們的簡單相加,由于各種知識產權間的有機結合,已構成一種嶄新的權利組合即特許權。
直銷是指直銷企業招募直銷員,由直銷員在固定營業場所之外直接向最終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銷方式。
從業務運作方式來看,特許經營的運作需要開店經營。而在直銷企業中,直銷員不需占用店鋪來經營,而是以直銷員的直銷為主。
從市場推廣方式看,加盟特許經營的企業是靠宣傳攻勢及公司的“金字招牌”來推廣市場的,例如麥當勞用廣告宣傳吸引小孩子。也就是說,加盟特許經營的企業完全不用擔心知名度問題,這些都是由特許連鎖公司負責的。而直銷企業是靠“口碑”,由直銷員努力促銷來推廣市場的。大多數直銷企業幾乎都不做任何廣告,他們認為,顧客的宣傳就是最有效的廣告。
從內部關系上看,特許人與被特許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由特許經營合同規定。特許人授予特許權,供被特許人使用,并加以培訓、指導;被特許人依約從事特許業務,在與特許人同一形象下,銷售同樣的產品或提供同樣的服務,并負有向特許人支付相應費用、遵守特許人特別限制的義務。而直銷員是由直銷企業招募,并與其簽訂推銷合同,直銷企業不得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作為成為直銷員的條件。
從法律后果的歸屬看,在特許經營法律關系中,特許人、被特許人是兩個法律地位相互獨立的民事主體、經營主體,被特許人在其營業過程中產生的任何法律后果由其自己承受,與特許人無關。從特許經營的實踐來看,雙方會在特許經營合同中明確約定,被特許人不是特許人的人。而直銷企業對其直銷員的直銷行為承擔連帶責任,能夠證明直銷員的直銷行為與本企業無關的除外。
三、當前直銷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和難點
(一)服務網點、經營場所的多樣性,使基層監管部門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把握。店鋪網點稱謂五花八門。根據登記資料情況來看,直銷企業的經銷商稱謂繁多,有的叫工作室、化妝品店、日用品店,有的叫美容店、保健品店、商行、百貨店等,從字號上看不出與直銷企業的字號有何關系。除個別直銷企業直營店外,幾乎都是個體戶在工商部門申領營業執照后,直銷企業再與之簽定合同成為其特約經銷商的,直銷企業的服務網點絕大多數也都是在經銷商中選擇的。
鑒于《直銷管理條例》并未要求服務網點必須從事經營活動,因此凡是不從事經營活動的服務網點就不須具備市場主體資格,不必取得營業執照,同時很多已辦理營業執照的個體工商戶以非直銷員的身份通過店鋪零售方式銷售直銷產品,還有各大商場、超市也設有部分直銷企業產品的專柜,而法規并未明確規定這些本身合法的市場主體銷售直銷產品必須經監管部門審批、備案,使得工商部門在認定這些市場主體的行為合法與非法,經營形式是否屬于直銷監管的范疇等問題上難以把握,也就無法從市場準入關口對直銷企業經營活動從嚴把關。
(二)服務網點作用不明顯。直銷企業為節約成本,基本上都是把服務網點設在經銷商店鋪中,服務網點主體身份存在雙重性。直銷員都是在有服務網點的區域從事直銷業務,可以說服務網點是距離直銷員最近的一級組織,也是對直銷員提供咨詢和指導的最直接的一個部門。但是,很多服務網點所發揮的上述作用并不明顯。有些授權經銷商作為服務網點的負責人,對直銷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一知半解,特別對一些禁止性條款理解不深,甚至自身都不能明確服務網點到底是干什么的,這直接導致服務網點在運行中容易偏離設立的初衷。
(三)信息報備監管部門層級設置較高,使基層監管部門獲取信息相對滯后或無法獲得。目前,直銷許可審批及信息備案部門是商務部,監管在工商部門,省以下監管部門通常只能在國家直銷行業監管網站和直銷企業網站上獲取直銷企業的相關信息,作為直銷企業監管主要執行者的基層工商部門,在對直銷企業監管時,需要及時掌握轄區內的直銷企業店鋪、服務網點和直銷員的基本信息,但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備案信息量不夠、公布更新不及時、備案系統不完善導致數據缺失等問題普遍存在,直接制約了基層工商部門直銷監管工作的開展。
(四)法律法規操作性不強。一是直銷網點與經銷商定義不明,直銷企業網點登記及變更具體程序和要求也沒有明確。二是直銷網點、經銷商及直銷員的活動,難以區分屬于公司行為還是個人行為,在開展執法工作時,執法人員不敢輕易定性,消費者更難以判斷行為性質及合法性。而某些直銷企業對經銷商和直銷員采取放縱態度,出問題后,就由經銷商和直銷員承擔,逃避法律責任。
(五)監管手段滯后,調查取證困難。一是直銷企業在網上信息招募直銷員,在網上申請,進行培訓、發證,工商部門難以監管。二是由于直銷是直銷員與消費者面對面交流,以口頭交流為主,如果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不重視保留書面憑證,一旦上當受騙,很難找到有力證據支持,增加了調查取證難度。三是大多數未獲牌企業經營轉入隱蔽,將公司有關制度在互聯網上,一般人沒有密碼進不去,密碼只有相當級別的人員才準獲取,而憑監管部門現在的管理手段,想看到“廬山真面目”絕非易事,一旦介入調查,大多也只能作個現場檢查記錄,收集一點口頭證人證言,難以獲取直接的書證和物證。四是直銷企業報備的講課內容很多都是邀請一些營養專家或醫生講如何保健、養生等,或講一些禮儀知識等,很少有涉及業務培訓方面內容,因租用酒店會議室,有時還收取聽課人員的費用。
四、加強直銷市場監管的幾點建議
(一)抓住監管重點,把握關鍵環節。一是抓網點的監管。建議完善網點管理辦法,要求直銷企業在每個縣(區)至少要設立*個真正意義上的服務網點,統一稱謂為“*公司*市*縣(區)服務網點”,僅限于展示商品性能價格、提供退換貨及其他服務。工商部門除在網點審批方面嚴格把關外,重點對其展示商品的品種、質量、商品說明、店堂廣告(包括印刷品廣告、光碟類廣告等)內容以及是否對有關信息進行報備、披露、公示等進行檢查和督促,從源頭上規范和治理,防止夸大宣傳,防止過分渲染“財富效應”誘發違法行為發生。二是抓店鋪經營的監管。規范直銷企業的經營店鋪,明確要求直銷企業經銷商在申領營業執照時字號和經營范圍要規范統一,標準一致,便于監管部門查詢。除直銷企業經營店鋪和直銷員外,其它市場主體一律不準經銷直銷企業產品。三是抓直銷員的監管。積極介入直銷企業在轄區內組織的直銷員培訓、考試和發證,按照《直銷員業務培訓管理辦法》的要求對培訓行為、培訓員資質、培訓內容、時間、考試內容及結果等進行嚴格審查,對直銷員的輕微問題采取告誡形式,對違反法規的直銷員堅決曝光,并公示督促相關直銷企業不得錄用。四是抓計酬制度的監管。基層工商部門要嚴格履行《直銷管理條例》賦予的職責,嚴格檢查直銷企業財務資料,將直銷員收入嚴格限定在銷售產品收入*%以內,監測產品質量,監控產品價格,防范變相傳銷活動的出現。
(二)暢通信息渠道,完善信息網絡。一是工商系統內部的信息共享。利用工商系統內部打擊傳銷規范直銷信息系統,建立由上至下的直銷監管電子系統,及時公布直銷產品范圍、直銷企業名單、分支機構名單、保證金使用情況、直銷員培訓、各地工商部門查處直銷違法行為及傳銷的動向等,便于基層工商部門在第一時間內獲得動態信息,在日常監管中重點監控,加強防范。二是工商部門與直銷企業間的信息共享。基層工商部門應督促企業按照規定及時報備相關信息,建立登記臺帳,備案登記企業基本信息、經營信息,收集整理直銷員合同等資料,以便在日常監管中及時發現直銷服務網點、直銷人員經銷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三是監管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應當與商務部門之間加強溝通聯系,暢通信息渠道,建立日常信息定期通報及重大信息及時通報制度,提高聯合監管效率。
(三)實施信用監管,完善信用體系。利用企業登記、管理體系,對直銷企業的市場主體準入、經營和退出全過程進行全程監管,全面掌握企業的注冊信息、變更信息;按照企業信用分類,建立直銷企業的信用檔案,實施不同的監管措施,建立嚴格的警示、懲戒機制,從而督促直銷企業自覺守法經營。
(四)加強行政指導,促進規范發展。在直銷監管工作中,可以積極發揮行政指導和行政約見的作用,由基層工商部門在摸排轄區直銷企業情況的基礎上,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直銷企業實施行政指導和行政約見,達到“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告誡、督促整改、促進發展”的目的,尤其是通過行政約見,及時制止直銷企業違法傾向,幫助并跟蹤督促企業整改,并將整改的結果上報備案,防止不當行為發展成為違法實事。
一、 中學生價值觀的調查方法
1.被試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從滄州的中學抽取初一至高三,六個年級被試300名進行施測,回收有效問卷共259份,其中:男生111人,女生148人;初中152人,高中107人;城鎮70人,農村189人;獨生子女90人,非獨生子女169人。
2.研究工具
采用西南大學覃江霞編制的《中學生主流價值觀現狀調查問卷》,該量表分為銳意進取、物質享受、自我關注、良好心態、益人利他、社會責任六個維度,共27個項目,從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個不同的程度采用五點記分法。研究顯示該量表有較好的信效度,克倫巴赫系數為0.814。
3.程序
被試以班級為單位集體施測,采用統一指導語,并統一回收問卷,篩選有效問卷,然后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與分析。
二、 中學生價值觀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1.中學生價值觀的總體狀況是比較積極的
中學生對六個價值取向維度的重要程度的選擇結果從大到小排序依次為:銳意進取、自我關注、社會責任、益人利他、物質享受、良好心態(平均分依次為4.562,4.141,3.984,3.904,3.806,3.578)
銳意進取、社會責任、益人利他都排在物質享受之前,表明中學生價值觀總體上是比較健康積極的。中學階段青少年自我意識正在發展高峰期,自我意識比較強烈,個性不夠成熟,還沒能很大程度地“去自我中心”,所以自我關注排在第二位就不難理解了。不過,目前中國家庭教育中仍存在溺愛的現象,視孩子為小太陽,圍著孩子轉,這樣的成長環境也可能是中學生“自我關注”這一思想觀念比較深重的原因之一。良好心態被排在最后,說明相比較而言,中學生更重視銳意進取、自我關注、責任、利他、物質享受,良好心態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可能原因,一方面,中學生處在青年早期階段,敢闖敢干,積極入世、銳意進取本身就是他們這階段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當前中學生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和學校環境中,比較重視銳意進取,在升學、就業等競爭中獲勝,達到父母和老師的要求,獲得自我認同,得到優勢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水平。年輕人奮發圖強,生活經歷簡單,還沒能意識到良好心態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2.城鄉中學生的價值觀是比較一致的
對城鄉中學生進行獨立樣本的t檢驗,結果在六個維度上城鄉之間均不存在顯著差異(t值分別為-1.692,0.528,-0.387,-1.296,1.290,0.633;p值分別為0.092,0.598,0.669,0.196,0.198,0.527)。本研究結果認為城鄉中學生的價值觀念是比較一致的。但以往許多研究認為城鄉之間差異顯著[3]。這可能是因為以往的研究所處的時代造成的。以前我國城鄉差距還比較大,但是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我國不斷縮小甚至消除城鄉差別,城鄉之間在經濟、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越來越小,造成城鄉中學生現實生活環境上更加接近。另外,汽車、電視、手機、網絡等交通、通訊、傳媒工具及設施的普及,使城鄉中學生能接受大量普遍的信息,受到程度相當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3.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中學生價值觀無顯著差異
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中學生進行獨立樣本的t檢驗,結果二者在價值觀的六個維度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t值分別為-0.741,0.402,-0.209,0.670,0.359,-1.596; p值分別為0.459,0.688,0.835,0.504,0.720,0.112)。這與以往人們思想中認為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思想觀念會有不同的觀點不太符合,比如,可能認為獨生子女更加自私、得到更多的溺愛從而導致進取心不強等想法。但本研究結果與之不同,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價值觀上沒有顯著差異。可能原因是獨生子女在我國已經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學生自己沒有什么特殊感受,而且現在許多非獨生子女家庭,多是自由職業者,家境相對比較寬裕才考慮生養更多的孩子,所以多子女家庭也會給每個孩子提供比較充裕的教育機會。不管是獨生子女家庭還是非獨生子女家庭對于孩子如何為人處世以及如何適應社會等各方面的教育都比較相當。
4.男女中學生的價值觀存在差異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09)7-0027-02
[摘要]目的:了解護理專業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為教學及擇業教育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采用《濟寧醫學院2009屆畢業生調查問卷》,對186名護理本科畢業生調查,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2.0分析數據。結果:大學生擇業時價值取向中安全因素、人際關系及經濟利益占據前三位。結論:專業教育過程中,教師注重引導學生擇業觀,學校加強職業教育。
[關鍵詞]職業價值觀;職業教育;擇業觀
職業價值觀是和人們的個性心理傾向性、自身的經驗、經歷、家庭背景、人們對職業的認知結構等都發生聯結的價值取向過程,是人們衡量社會上各種職業的優勢、意義、重要性的內心尺度、人們的職業價值觀不同,所選擇的職業也會有所不同,對職業活動的不同方面的注重程度也會有所不同[1]。通過對護理畢業生職業價值觀的調查研究,引導護理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適應社會需要,以促進畢業生及時、充分、順利就業。
1對象與方法
采取以《霍蘭德職業性向測驗量表》為主要內容的《濟寧醫學院2009屆畢業生調查問卷》,186名畢業生填寫問卷,全部收回,有效率為100%;《霍蘭德職業性向測驗量表》共有52道測試試題,每一個試題被分成“非常重要、較重要、一般、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五個等級。52道試題目被歸屬分成13個職業價值觀項目。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2.0對調查問卷的原始數據進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解釋了58.5%,旋轉方法凱澤標準,
分析結果,見表1。
2結果
3討論
3.1畢業生擇業價值觀的改變:表2可以看出畢業生擇業價值觀占前五位的依次為:安全感、人際關系、經濟報酬、利他主義、獨立性;這個結果與其他人結果有很大差異,如1997年凌文輇的調查前五位是:能發揮自己才能、符合興趣愛好、機會均等、公平競爭、收入高,2006年王浩的調查前五位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能提供進一步受教育的機會、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機會均等、公平競爭以及福利好,而此次調查中安全感排在了第一位,與凌文輇、王浩的調查存在較大差異,這也是與其他人畢業生職業價值觀調查結果中最大的不同。通過座談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危機以及重大社會事件的影響。該結果充分透射出當今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加,在校大學生體現出一定的危機意識和社會成熟度。調查中發現85%的學生在擇業時安全因素放在第一位。凌文輇、王浩等調查顯示就業地點的選擇更傾向于選擇物質待遇較好的大城市,沿海地區或經濟發達的地區[2]。此次調查也有70%的學生傾向于選擇這些地方,但是他們的前提是認為這些地方在地理位置上安全,且傾向于選擇屬性為國家正式醫療機構就業,而對醫療機構級別的關注度有所降低。調查顯示處在改革開放大變革時代的大學生,其職業價值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較大的變動性[3]。
3.2經濟利益趨向更為突出:當代大學生對職業的選取在個人利益上更為理性,職業觀是以個人發展為目標,以經濟利益為導向,以就業地區選擇為保障,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調查中發現78.3%的學生比較看重就業單位的工資及獎金制度分配,其中90%的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打聽所在實習單位的各種福利及工資待遇。因此,要加強畢業生金錢觀、價值觀的教育,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就業觀。由此,大學生應放下架子,降低收入的期望值,樹立從基層做起,從底層做起的理念。
4建議
4.1培養學生對各種應急事件的應對能力,使其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大學生應主動樹立與當前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的擇業觀,首先,大學畢業生不要盲目緊張,而是要更加冷靜、客觀地分析自己,科學、合理地調整就業思路,讓自己的就業能力與市場有效對接。其次,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真正改變“就業難”的局面。大學生要客觀認識就業形勢,理性調整期望值,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就業。
4.2加強綜合素質教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4.2.1改革教育模式結構,把就業指導課程列入大學教學計劃。高校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應該從低級開始設置就業指導課程,盡量早一些對學生灌輸正確的就業意識,有計劃地培養他們的相關能力。到高年級時,學校應該注重提高他們的職業成熟度,全面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4.2.2對大學生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改變他們心理上的錯誤認知。職業生涯規劃要求大學生借助自我反省、社會比較、心理測評等方式對自己的性格特點、興趣特長、發展潛力等有清楚的了解,對社會現實及發展趨勢有清晰的認識。在一個成功的職業生涯規劃中,大學生通過對影響自己職業生涯的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后,很多人能夠因此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就業實施方案來。
4.3護理專業教師對護生職業生涯規劃負有重要責任:在教師的多元角色中,“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者”角色已經成為人們新的共識[4]。護生與專業教師接觸的時間較長,對護生能否在專業知識和能力上做好充分的職業準備將產生較大的影響。護理專業教師結合授課內容,讓護生認識到當今社會對護理人才的素質和能力要求已經越來越高,確立護理職業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并為之采取各種具體的行動和措施,將為成功就業及未來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4培養護生的專業認同感:由于部分學生就讀護理專業并非自愿,入校后常存在對護理專業的不認同,從而影響到自我認同[5],教師應引導護生逐漸去理解護理不僅是一份工作,一種職業,更是一項事業,幫助護生樹立起這種理念,在專業教學中盡量增加護生的社會實踐機會,同時鼓勵護生在校期間積極參加與健康服務有關的青年志愿者活動、義工活動或兼職,將有利于培養護生的專業認同感和護理職業價值觀,其作用是教師的理論教學所不可替代的。
【關鍵詞】四大管道;支吊架;設計;檢驗
The design principles and inspection methods of four main pipes’ supports and hangers for power station boilers
Tang Qi
(Zhejia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Hangzhou 310020)
Abstract:This paperfocuses on the issues about four main pipes’ (main stream, hotreheat steam, coldreheat steam and feedwater)supports and hangers for power station boiler.The design principles, types of pipe supports and hangers and the theory of pipe stress analysis are summarized. Meanwhile, the main flow and contents of inspection methods are expressed.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during the inspectionare also presented.
Key words: four main pipes; supports and hangers; design; inspection
1.概述
電站鍋爐中,主蒸汽、高溫再熱蒸汽、低溫再熱蒸汽和給水管道并稱為四大管道。這些管道長期在高溫高壓狀態下運行,其安全性能主要取決于運行狀態、管道材質以及受力狀態,運行狀態和管道材質都是由工作要求來決定的,而受力狀態則主要取決于管道布置及沿程支吊裝置的設置。支吊架是管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承受管道荷載、限制管道位移和控制管道振動。隨著大容量、高參數機組的不斷發展,四大管道的管徑、壁厚及保溫層厚度都隨之增加,這就對這些管道上的支吊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一組支吊架中出現部分支吊架過載或失效,將造成管道各支吊點工作載荷發生轉移,使得整組支吊架不能按設計要求運行,從而引起管道局部應力增大造成裂紋或破損,從而嚴重威脅機組安全。因此,對支吊架進行合理設計與調整,使管道受力均衡,應力水平滿足工作要求,消除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隱患,延長管道的使用壽命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1,2]。
2.管道支吊架設計與選用
2.1 基本原則
管道支吊架的設計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3,4]:
(1)按照支吊架設計中對于跨距的要求,控制支吊架間距,以保證其撓度不超過限制。同時支吊架位置的確定還必須考慮現場的實際條件,確保支吊架可生根于鋼架結構或地面上;
(2)支吊架的設置還應滿足管系的柔性要求,利用管系的自支撐與補償能力,合理布置及分配支吊架。對于某些有特殊要求的位置,則需利用支吊架有效控制管道的縱向及橫向位移;
(3)具體到某一位置的支吊架類型及結構,則應根據該支承點管道材質、保溫層厚度、載荷大小與方向及管道位移情況來進行選擇。
2.2 支吊架類型
管道支吊架類型主要包括承重支吊架、限位支吊架和振動控制支吊架[5]。
承重支吊架主要用于承受管道的重量,包括剛性支吊架、變力彈簧支吊架和恒力彈簧支吊架。剛性支吊架用于管道無垂直位移或垂直位移很小的地方,變力彈簧支吊架用于管道垂直位移較小的地方,而恒力彈簧支吊架則用于管道垂直位移較大的地方。
限位支吊架主要用于限制管道的自由位移,包括限位裝置和導向支架。限位裝置主要用于限制管道某一方向的位移,導向支架則用于引導管道在某一方向的位移,而同時控制其它方向的位移。
振動控制支吊架則主要用于控制管道的振動和沖擊,主要包括減振器和阻尼器。
2.3 管道應力分析
管道應力分析的任務是在完成管道走向布置和支吊架位置選擇后,計算在外部載荷(自重、溫度等)作用下,管道的變形、應力分布及對端點設備的推力是否符合使用條件,從而評估管道使用的安全性。
在管道應力分析中,將管道應力分為兩種:一次應力和二次應力。一次應力是指由管道內壓、自重和其他持續外載所產生的應力;二次應力是指由熱脹、冷縮和其它位移約束而產生的應力。通過管道應力分析,應當保證管道的一次應力和二次應力均在許用范圍內[6,7]。
(1)管道的一次應力,不得大于鋼材在計算溫度下的基本許用應力:
σL=pDi2/(Do2-Di2)+0.75iMA/W≤1.0[σ]t
式中,σL為管道一次應力,Mpa;p為設計壓力,Mpa;Do為管道外徑,mm;Di為管道內徑,mm;MA為管道自重和其它持續外載作用在管道橫截面上的合成力矩,N?mm;W為管道截面抗彎矩,mm3;[σ]t為鋼材在設計溫度下的許用應力,Mpa;i為應力增強系數。
(2)管道的二次應力,應滿足以下計算式:
σE=iMC/W≤f[1.2[σ]20+0.2[σ]t+([σ]t-σL)]
式中,σE為管道二次應力,Mpa;MC為按全補償值和鋼材在20℃時的彈性模量計算的,熱脹引起的合成力矩,N?mm;[σ]20為鋼材在20℃時的許用應力,Mpa;f為修正系數;修正系數f與電廠在預期運行年限內管道全溫度周期變次數N有關。當N≤2500時,f=1;當N>2500時,f=4.78N-0.2。
管道應力計算的對象為即為電站鍋爐四大管道,由于計算量較大且計算復雜,管道應力分析一般采用軟件(如CAESAR II等)計算來進行。應力分析計算時對主蒸汽管道、高溫再熱蒸汽管道、低溫再熱蒸汽管道、高/低壓旁路蒸汽管道和高壓給水管道進行1:1建模。其中主蒸汽管道、高壓旁路管道和低溫再熱管道連接在一起計算,高溫再熱管道和低壓旁路管道連接在一起計算。通過計算獲得管道各支吊點的載荷與位移、端點位移和應力分布,從而驗證管道設計及使用的安全性。
3.管道支吊架檢驗
3.1 檢驗流程及主要內容
當電站管道支吊架設計安裝完成,管道投用之后,為確保管道長期安全的運行,就應該定期對管道支吊架進行檢驗。管道支吊架檢驗流程主要包括資料審查,支吊架熱態檢查,支吊架冷態檢查,管系應力計算,提出調整方案進行工程實施及驗收等步驟,主要檢查內容如下[8,9]:
(1)資料審查:收集設計資料,包括管線布置圖,支吊架明細表和材料匯總表等,繪制管道單線圖。逐一對支吊架進行核查,檢驗實際安裝的各支吊架位置、型號是否與設計相符。
(2)支吊架熱態檢查:在機組正常運行狀態下利用望遠鏡、相機及刻度尺等工具對支吊架進行檢驗。檢查彈簧支吊架內部機構是否卡死,是否存在過載或失載,記錄熱位移情況;檢查剛性支吊架是否失載;檢查支吊架管部、根部的連接是否牢固,吊桿偏斜角度是否正常;檢查限位裝置及阻尼器狀態是否正常。
(3)支吊架冷態檢查:在機組停爐狀態下對支吊架進行檢查。檢查工具及檢驗內容與熱態檢查相同。
(4)管道應力計算:根據管道設計資料結合現場支吊架實際情況對管系進行應力校核計算,為支吊架調整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
(5)綜合分析設計資料及支吊架冷熱態檢驗、應力分析情況,提出整改方案并進行工程實施及驗收。
3.2 檢驗中的常見問題
支吊架狀態異常會導致支吊架功能失效,從而影響管系的峰值應力大小及分布,造成管系局部應力增加且影響鄰近支吊架的載荷分布或對端點設備造成較大的推力,影響管道的安全運行。支吊架狀態檢查中的常見問題[10,11]有:
(1)管道及支吊架位移受阻。管道、支吊架與附近管道或設備卡碰嚴重,影響管道的正常熱膨脹。
(2)支吊架吊桿偏斜嚴重,吊桿松動不承力,吊桿斷裂;支吊架管部或根部出現裂紋、損壞等。
(3)支吊架類型選擇不當或使用錯誤,應使用變力或恒力彈簧支吊架的位置,使用了剛性吊架,造成管道位移受阻,造成管道或支吊架損壞。
(4)變力彈簧支吊架狀態異常。彈簧壓縮不足,支吊架欠載、甚至脫載;或彈簧過度壓縮,支吊架過載。
(5)變力彈簧支吊架安裝時的定位銷或卡塊未拔除,實際上變為了剛性吊架使用,影響管道正常熱位移。
(6)恒力彈簧支吊架狀態異常。位移指針不在工作范圍,指針完全卡在上極限或下極限等,造成載荷轉移,影響鄰近其它支吊架的受力情況。
(7)限位裝置、導向支架、滑動支架異常。限位裝置剛性支撐支點脫離,導向支架導向錯誤、位移受阻,滑動支架滑動受阻、失載等。
(8)阻尼器失效,油系統與工作位移異常,承受管道工作載荷。
3.3 主要調整方法
針對在支吊架狀態檢查中的發現的問題,結合管道應力計算的理論支持,就可以對存在問題的支吊架采取相應的調整維護措施,使其恢復到有效的工作狀態[10,12]。主要的調整方法包括:
(1)對于應力分析中發現使用有誤的支吊架,應當進行更換和重新選型,滿足管系的應力要求。
(2)對熱位移受阻的支吊架進行重新設計和安裝,保證管道與支吊架、管道與設備不發生卡碰。
(3)對于吊桿偏斜過大,斷裂的支吊架,進行重新偏裝,生根。對管部或根部出現裂紋的支吊架進行修復或更換。
(4)對于支吊架類型安裝錯誤的,應進行更換,恢復為設計狀態。
(5)對于過載或失載的變力彈簧支吊架應調整花籃螺絲,使其恢復至正常工作位置。
(6)安裝時未拔除定位銷或卡塊的變力彈簧支吊架應拔除定位銷或卡塊,恢復其正常功能。
(7)對于位移指針不在工作范圍,卡在上極限或下極限的恒力彈簧支吊架,應當調整花籃螺絲,使其恢復至工作位置。
(8)對于狀態異常的限位裝置、導向支架、滑動支架和阻尼器,應進行更換和修復。
4.結語
電站鍋爐四大管道支吊架的設計與檢驗正越來越受到重視,是確保電站鍋爐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本文主要討論了電站鍋爐上四大管道:主蒸汽、高溫再熱蒸汽、低溫再熱蒸汽和給水管道支吊架的相關問題。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支吊架的設計與選用:總結了支吊架設計的基本原則,列舉了支吊架的類型與選用方法,介紹了管道應力分析的原理及作用。第二部分是支吊架的檢驗:給出了支吊架檢驗的主要流程和內容,列舉了支吊架檢驗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并給出一些了解決方法。
參考文獻
[1]谷敬澤.汽水管道支吊架問題分析及調整措施.河北電力技術,2006,25(4): 35-37.
[2]李國斌,張書俊,劉玉春.支吊架零部件重量及吊零方式對彈簧選型和管道應力分析的影響.鍋爐制造,2008, 1:73-76.
[3]彭進.管道設計中支吊架的正確設置.煉油設計,1999, 29(5): 54-58.
[4]陳昊.管道設計中關于管道應力的分析與考慮.科技信息,2009, 16: 317-318.
[5]劉國印,張蘭青.管道支吊架設計及注意事項.價值工程, 2010, 19: 83-84.
[6]黎雄.火電廠鍋爐汽水管道應力計算研究.現代商貿工業, 2010, 8: 286-287.
[7]李彥萍.霍州電廠主蒸汽管道應力分析及優化設計.華北電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3, 1.
[8]李慶釗,馬崇, 杜箏,于立達.管道應力分析及失效支吊架調整對策. 華北電力技術, 2008, 7: 9-11.
[9]楊錚.電站鍋爐管道支吊架的檢驗調整.中國設備工程,2010, 8: 34-35.
[10]安慧,安付立,韓光輝,王軍民.發電機組管道支吊架常見問題分析及處理.熱力發電, 2012, 41(11): 80-82.
[11]趙星海,鄭明秀,魏春明,辛國華,倪紹一.火電廠蒸汽管道支吊架失效問題的研究.鍋爐技術,2010, 41(3): 5-7.
[12]任杰,李世明,任飛.330MW機組鍋爐管道支吊架故障分析及調整.發電設備,2013, 27(3): 197-199.
關鍵詞:獨立學院;大學生;目標價值觀;手段價值觀;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7-0291-02
獨立學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依法按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二級學院,自1999年出現在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當中,到今天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1年,全國共有獨立學院323所,占全國本科高校總數的26.5%;獨立學院普通本科在校生規模超過240萬人,承擔了中國20%以上的普通本科生培養任務[1] 。就重慶市而言,目前共有獨立學院7所,在校生已達8萬人 [2]。
做好獨立學院大學生教育工作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良性發展意義重大。在中國社會經濟成份、就業形式及利益關系呈現多樣化時,獨立學院學生的思維出現了差異性、選擇性和競爭性,價值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他們是一個特殊群體,既不同于公辦高校的大學生,又不同于一般民辦院校。他們接受高等教育且以大學生的身份走向社會,必將對社會發生重要影響。所以,分析當代獨立院校大學生的價值觀,構建適合獨立學院學生價值觀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提高獨立學院的辦學質量尤為重要。
一、研究工具和數據分析
結合本研究的特點,采用辛志勇于2002年在博士學位論文《當代中國大學生價值觀及其與行為關系研究》中編制的大學生價值觀量表經過適當的調整進行問卷調查。重點調查了大學生價值觀中的個人目標價值觀和手段價值觀,其中個人目標價值觀分為金錢物質取向、工作成就取向、榮譽地位取向、自身修為取向;手段價值觀分為知識努力取向、智慧機遇取向、人格品質取向。從辛志勇的研究結果來看,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3~4]。
所有數據使用SPSS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差異檢驗。
二、獨立學院學生人生價值觀現狀分析
此次調查對象主要為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大學生,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89份,有效問卷64份。其中文科生31人,理科生33人;男生27人,女生37人,均為四年級本科學生。
(一)個人目標價值觀分析
在個人目標維度上的4個因子中,按照因子分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自身修為取向、工作成就取向、榮譽地位取向、金錢物質取向。其中,因子分高于3.5分的有自身修為取向和工作成就取向,因子分低于3.5分的有榮譽地位取向和金錢物質取向。
由此可知,獨立學院大學生總體上傾向于把事業發展、工作上取得成就以及發展個人的興趣愛好、提高自身素質作為個人價值的主要目標,而對于榮譽地位、金錢物質則是次要追求。這說明其人生價值觀總體狀態是積極向上的,把自身修為、工作成就上取得進步作為自身價值的重要體現,拜金主義傾向并不非常突出。
在個人目標價值觀維度中,因子分最高的為自身修為取向,說明獨立學院大學生在個人性目標中,非常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把提高自身素質作為個人第一重要的價值目標。這是因為大學生正處于積累知識、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時期,他們必須在大學四年通過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與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尋求發展作好充分的準備。
(二) 手段價值觀分析
在手段價值觀維度上的3個因子中,按照因子分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人格品質取向、知識努力取向、智慧機遇取向。其中,人格品質取向和知識努力取向的因子分明顯高于3.5分,而智慧機遇取向的因子分略高于3.5分。結果。
由此可知,獨立學院大學生總體上認為目標的實現手段主要依靠個人良好的人格品質、知識技能以及個人的努力,智慧機遇并不是實現目標的主要手段,但也不否認智慧和機遇對個人實現目標的重要作用。這是因為大學生本身是文化程度較高的群體,靠著知識技能、個人努力不斷地在學業上、生活上取得進步,并且改變了個人的生活狀態,所以大多數學生認同知識技能、個人努力對人生發展的積極影響。
另外,大學生在心理上正趨于成熟,能夠客觀看待可控的內在因素與不可控的外在因素之間的關系:可控的內在因素是實現目標的首要條件,但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對實現目標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手段價值觀維度中,因子分最高的為人格品質取向,這說明獨立學院大學生首選人格品質作為人生目標實現的途徑,認為人生的成功主要依靠自我良好的品質和德行。
(三)與普通高校學生價值觀的比較
孫淑娟(2007)對南昌市4所高校668名大學生進行的大學生人生價值觀調查研究中,也采用了同樣的量表 [5]。
與她的研究結論相比較,在個人價值觀上,獨立學院大學生與普通高校大學生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在手段價值觀上,獨立學院大學生與普通高校大學生整體上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在各取向的平均值上有所不同。其中,獨立學院大學生在人格品質和知識努力取向上平均值都明顯低于普通高校大學生,尤其是人格品質取向平均值顯著降低。這可能與大學生本身所處的當今社會環境有關。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網絡的普及,大學生與社會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社會上暴露的不公平現象越來越多地影響著他們對獲取利益應采用的手段的價值觀,盡管如此,他們仍然從內心相信社會的美好多于丑陋、高尚的品質和知識努力帶來的成功機會仍然遠大于其他方式。這一點,應該與普通高校大學生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獨立學院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總體狀況為:在個人性目標上以自身修為取向為主,在手段價值觀上以人格品質取向為主;總體上積極向上、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把培養良好的品質和德行作為人生目標實現的主要手段。這一研究結果與辛志勇(2002)的研究結果大體一致,辛志勇(2002)認為,當代大學生總體上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好孩子”的形象:努力進取但不惹是非、盡職盡責,但對身邊以外的事并不太關注、以自我的道德準則和自我興趣為行為處事的出發點 [3]。
三、結論
獨立學院大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良性發展意義重大。要讓獨立學院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獲得和普通高校畢業生一樣的競爭地位,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就必須提高對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培養質量。而培養質量的高低一方面取決于獨立學院制定合理的、與普通高校有差異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另一方面,獨立學院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也決定了其成才效果。
人生價值觀處于心理結構的最高層次,支配和調節著人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人生價值觀不同,那么人生目標、實現目標的手段以及衡量目標和手段的尺度也不相同。大學生在科學的、積極的人生價值觀的指引下,能合理地規劃人生,作出合適的行為,最終實現人生的目標[5]。因此,調查研究獨立學院大學生價值觀對于正確引導并制定符合其價值觀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同普通高校的大學生相比,整體上獨立學院大學生仍然具有積極努力學習的動機,因此,認為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具有不同的甚至是低劣的價值觀而在教育中將其分隔開來獨立看待的現象是極其不正確的。只有將重點放到制定符合獨立學院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革新上,找到一條與公辦高校不同的差異化培養道路,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切實提高獨立學院大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 羅霞.200余所獨立學院聚昆研討創新發展[N].云南日報,2013-01-21.
[2] 張躍,等.重慶市獨立學院發展策略初探[J].華章,2011,(32):157-161.
[3] 辛志勇.當代中國大學生價值觀及其與行為關系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形勢嚴峻有多方面原因。但深究每一起事故的根本原因,無不是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忽視安全,以至損害職工合法權益,甚至以犧牲從業人員的健康和生命為代價。所以,要實現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扭轉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關鍵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人為本,安全發展。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是安全生產的核心。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是要以人的生命為本,把事關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安全生產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上`;就是要從人的需求出發,把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作為安全生產的基本出發點。以人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健康為本,保障生命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如果不顧及人的生命健康,不顧及在生產過程中人的安全,就根本談不上以人為本,談不上安全發展。而要做到以人為本,安全發展,關鍵是要加強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制度建設,以制度促生產、保安全。
當前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法制建設存在的問題之一是無法可依。非煤礦礦山行業法律法規、技術規范的建設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一是缺乏專門法予以調整。目前關于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管理的法律主要有《礦山安全法》和《安全生產法》,1992年《礦山安全法》出臺后,隨著非煤礦礦山行業16年的發展,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和監督管理工作又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急需對《礦山安全法》進行完善,《安全生產法》主要調整除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以外的各行業的安全生產,專門針對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的有關條款較少;二是對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的技術要求、法律、法規研究不夠;三是在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的設計、生產過程、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和評價等停留在定性的原則條款方面,技術層面的可操作性差,缺乏量化的技術指標;四是各行業專門安全法規、標準缺乏相互銜接。實現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法制化建設,建立一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完善的、關系協調的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體系,需要針對安全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認真調查研究,提出解決的措施;將原各行業部門的安全法規、標準進行協調、歸并、修訂,及時變更執法主體,補充和完善新的規則和技術內容。
在法律法規暫時難以修訂的情況下,要加強地方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制度建設。
一、加強地方立法。要充分發揮地方立法的作用,按照國家和省、市的工作要求,針對實際問題以及監督管理中的重點、難點工作,以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的形式,及時出臺操作性較強的規定。在地方立法中,要注重強調以下幾個方面:
(一)賦予基層政府一定的行政執法權,使其權責統一,有利于監管工作的開展。由于非煤礦礦山行業安全隱患多,事故頻發,因此需要對其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和次數,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查處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我市非煤礦礦山企業多數處于偏遠山區,路途遙遠。目前,監管任務較重的區縣(市)級安監部門負責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人員有近40人,每個部門平均僅有2人,有的監管十幾戶企業,有的監管多達幾十戶企業,安全生產監管難度相當大。對于安全生產違法違規行為和生產安全事故隱患,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能夠較市和區、縣(市)政府先期予以發現,故應當最大效能地發揮基層政府即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在安全生產監管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應當做到權責統一,根據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要對本轄區內非煤礦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負有監管責任,一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而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缺乏安全生產監管的權力,缺乏制約違法行為的有力手段,權責不統一,不利于監管工作的開展。因此,通過地方立法賦予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一定的行政執法權,能夠及時對發現的違法行為給予有效遏制,對事故隱患及早排除,以便預防事故的發生。
(二)推行機械通風和中深孔爆破等企業生產行為,有利于減少事故的發生。中毒與窒息是地下井工非煤礦礦山企業生產安全傷亡事故發生的常見原因,多由于開采放炮產生有毒有害氣體且通風不暢而發生。國家安監總局對此多次下發文件,要求地下礦山要建立機械通風系統。另外,爆破安全在非煤礦礦山安全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露天采石場實施爆破,大多以淺孔爆破、擴壺爆破等形式為主,爆破時產生飛石、噪音、沖擊波及爆破振動,且易造成坍塌事故,國家和省也多次下發文件要求適應條件的企業要采用中深孔爆破技術。因此,通過地方立法加以規定,并規定對不實施機械通風和中深孔爆破的給予相應的處罰,以便加大推行的力度,有效防范事故的發生。
(三)建立安全現狀評價制度,有利于及時發現和排除安全隱患。在非煤礦礦山生產運行過程中,其安全生產條件會因自然與人為、客觀與主觀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為了及時發現隱患,預防事故發生,需要定期或者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對其進行安全現狀評價,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因此,結合實際工作,通過地方立法,要求企業在采礦權權屬發生變更、存在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發生生產安全死亡事故或者重傷3人及以上事故時進行安全現狀評價,對于未按照規定進行安全現狀評價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觀;職校生;問題
2014年12月,南京下關中等專業學校對旅游專業一年級學生進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問卷調查,使用由南京職教教研室制作的《南京市職業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問卷調查表》,參加問卷的學生有76人,其中中專學生46人,高職學生30人。價值觀認知部分的調查共有30題,指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內容。在對學生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后,筆者認為其中的法治這一價值觀現狀值得研究與深思,下面將主要分析在這一價值觀方面由問卷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以便進一步思考其成因和擬改進的措施。
1.學生的法治意識與憲法精神比較欠缺
問卷題目:“‘法律至上,核心是憲法至上。這是法治的內在要求。’你對此觀點的態度是?”問卷結果[比較結果顯示的是中專(編號1)與高職(編號2)統計數據的差額,數據單位為%,以下同]見表1。
結果分析:此題問卷指向的核心價值觀中的法治這一內容,對“憲法至上”這一法律核心觀點持完全認同態度的中專和高職學生都只有約1/3,約近一半的同學有點認同,中專還有4%的同學持反對態度,另各有13%的學生態度模糊。由此可見學生的法治意識與憲法精神比較欠缺,甚至有少部分學生法律觀點錯誤。
2.學生對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刑法的常識了解不深,導致態度不正確,有可能在行為上選擇“以暴制暴”的處理方式
問卷題目:“一對老夫妻親手用毒酒毒死了不孝的吸毒兒子,被判刑,你對此的態度是?”問卷結果見表2。
結果分析:此題問卷指向的是“違法必究”以及定罪量刑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的要求,對此情境題態度正確的中專學生比例比高職學生低25%,但即使是數據高的高職學生也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態度正確。特別是中專有30%的學生態度完全錯誤,認為該犯罪行為不該判刑。對定罪量刑問題中專和高職也各有20%~30%的學生態度不正確。由此可見,學生對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刑法的常識缺乏認知,導致態度不正確,有可能在行為上選擇“以暴制暴”的處理方式。
3.大部分學生對單位違法行為認知偏差,高職學生對此認知程度高于中專學生,但知行脫節
問卷題目:“當你看到有些單位自制的‘門前停車,罰款五元’的牌子,你認為單位的做法?”問卷結果見表3。
結果分析:此題指向的是學生對單位違法行為的認知和態度,中專只有35%、高職只有20%的學生回答是“沒權這么做”,認知正確。中專有26%的學生認為這種違法行為是正確的,認知錯誤;高職有40%的學生認知正確,但認為實際有效,因而這部分學生在行為上易產生偏差。而中專和高職各有26%和33%的學生認知模糊。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對單位違法行為認知偏差,高職學生對此認知程度高于中專學生,但知行脫節,在行為上同樣易產生偏差。
4.學生對一些不具有重大社會危害性的違法行為在認知和行為上都有偏差,中專學生在此類行為上違法的可能性更大
問卷題目:“對于在知名景點上刻字留名紀念的行為,你的看法是?”問卷結果見表4。
問卷分析:這題問卷指向的是不具有重大社會危害性的違法行為,同時也是不文明行為。數據顯示:中專學生對此問題的認知明顯低于高職學生,中專有26%的學生有正確的判斷但行為上有偏差,9%的同學在認知和行為上都偏差,而高職學生在這兩個選項上都為零,但高職的數據也顯示有33%的學生在行為上不會去做,但認知上卻認為可以理解,產生了偏差。由此可見,學生對一些不具有重大社會危害性的違法行為在認知和行為上都有偏差,中專學生在此類行為上違法的可能性更大。
5.學生對一些比較明確的違法犯罪行為有正確的認知,但在行為上有少部分同學采取的是寬容放任的態度
問卷題目:“對于社會上坑蒙拐騙、假冒偽劣等行為,你的看法是?”問卷結果見表5。
結果分析:此題問卷指向的是對社會上“坑蒙拐騙、假冒偽劣”違法犯罪行為的觀點,令人欣喜的是沒有同學選擇“以暴制暴”的行為方式,也沒有同學持通過坑蒙拐騙發財的觀點,中專和高職分別有74%和87%的同學都持“堅決反對,是違法行為”的觀點。但也要注意中專有26%、高職有13%的同學對這一違法犯罪行為采取的容忍寬容的態度,也就是說這部分學生是不能做到守法護法的。由此可見學生對一些比較明確的違法犯罪行為有正確的認知,但在行為上有少部分同學采取的是寬容放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