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鐵路辭職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隧道;二次襯砌;存在問題:控制優化
1 工程應用環節的分析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鐵路交通建設也在不斷發展,其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在此過程中,社會對于其施工建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質量。特別是在鐵路隧道工程的建設中,對二次襯砌質量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在鐵路隧道建設過程中,要滿足國家地下工程防水技術的應用需要,確保二次襯砌結構的抗滲水性的優化,確保二次襯砌結構表面沒有濕漬。在二次襯砌混凝土工作過程中,要確保其高質量、高強度、高耐久性。這就需要進行二次襯砌質量環節的控制,滿足現實工作的設計需要。在下文中,我們將以國內某座鐵路隧道進口二次襯砌施工為實例,具體展開客運專線鐵路隧道二次襯砌施工要點的分析,實現其綜合應用效率的優化。
在日常應用過程中,要針對隧道地下水的性質展開相關環節的優化,要針對其各種種類的地下水,展開相關模塊的優化,比如針對其硫酸型酸蝕情況,進行相應耐腐蝕性混凝土的應用,要根據其侵蝕的類型及其程度,展開相關耐腐系數的控制。在施工過程中,也要按照施工的規范要求,現場操作要求,展開隧道混凝土的應用,進行襯砌混凝土厚度的均勻性的控制,確保其厚度的有效控制,確保隧道施工環節的正常開展。在工程進展過程中,也要進行量測工作環節的優化,進行二次襯砌施工時間、可靠性等的控制,確保二次襯砌圍巖壓力的有效控制。
在襯砌模板臺車生產過程中,需要進行整體式車型的應用,這樣方便混凝土的澆筑,在澆筑過程中,也要進行漏振及其振搗環節的控制,否則就容易出現較差的混凝土均質性。在施工過程中,如果盲目的進行施工速度的追求,就會導致脫模時間的過分提前,就有可能不利于混凝土強度的控制,出現了不合理的承載情況,不利于混凝土結構的優化。為了更好的進行混凝土潮濕養護模式的應用,進行脫模準備工作的應用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不同的季節,施工條件、施工的控制是不同的。在夏季施工管理過程中,要針對其施工材料展開降溫環節的控制,實現混凝土入模溫度的優化。在冬季施工過程中,要注重材料的保溫性。在原材料的應用過程中,要進行原材料質量的控制,實現其配合比設計的優化,確保其水泥品種的有效選擇。在砂石選擇過程中,要針對其石粉的含量、片狀物的含量等展開控制,實現水泥及其骨料的有效凝結。在配合比設計模塊中,也要進行水泥用量的控制,以實現混凝土自身性能的優化。當然,為了施工的正常開展,要進行外加劑及其摻合料的有效選擇,要聽取專業人員的意見。
2 隧道施工模式的優化
為了滿足現階段的鐵路隧道施工質量的要求,進行隧道圍巖類別的認定是非常重要的,進行動態設計模塊等的優化。進行襯砌臺車的有效就位,從而滿足現階段的隧道二次襯砌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實現襯砌臺車的牢固性的提升,避免出現錯臺以及跑模的現象。為了更好的進行上述現象的避免,進行臺車就位的準備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這需要確保施工技術人員的工作行為的優化,進行積極的檢查,實現其綜合運作效益的提升。
為了滿足現實工作的開展,進行襯砌施工程序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我們做好一系列的應用工作。比如襯砌臺車的拼裝設計過程中,要實現各個板塊之間的有效銜接。在襯砌臺車組裝過程中,要針對其結構尺寸展開積極的檢查及其調整,從而滿足日常工作的設計需要。為了有效提升襯砌混凝土的外觀質量,進行鋼模板的平整度的優化是非常必要的。有的鋼模凹凸不平,表面非常的粗糙,針對這種情況,要進行混凝土的拆模,在混凝土表面進行孔洞的預留。在襯砌臺車的使用過程中,為了避免其變形,需要針對一些征兆展開及時的控制、調整。在襯砌臺車工作過程中,要進行支撐剛度的控制,確保其支撐剛度的優化。要針對其混凝土壓力作用的相關情況,進行臺車支撐的控制,平衡臺車的整體受力。
在模板臺車應用環節中,施工技術人員要進行模板的積極檢查,比如模板是否干凈、是否經過仔細打磨。如果不能針對這一環節展開優化,就可能出現混凝土局部的不穩定性。在模板應用過程中,也要進行脫模劑的應用,當然,我們要避免進行超量的廢機油的應用,實現襯砌混凝土脫模環節的油跡的控制,進行色澤及其油跡均勻度的控制,以滿足外觀質量的需要。在二次襯砌混凝土工作過程中,要實現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優化,從而避免二次襯砌混凝土表面出現過多的蜂窩麻面,實現混凝土的配合比的優化。如果不能做好以上兩個環節,就難免導致一些施工材料的應用不準確,從而不利于其施工配合比的優化,就會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大量的蜂窩麻面。
在施工過程中,也要進行適當的振搗模式的應用,實現振搗時間的控制,進行上層收縮裂縫的避免確保其強度的均勻性,這需要進行振動棒的均勻插入,進行下層混凝土深度的控制,通過對振搗時間的延長,可以確保振搗的密實性。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要控制好振搗棒和模板之間的距離,避免其過小的距離,因為這樣容易產生振動,從而產生大量的氣泡,導致其向模板的不合理集中。將影響混凝土的外觀質量。脫模及養護時間。在二次襯砌混凝土脫模環節中,要進行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控制,實現其抗法強度的優化。積極做好拆模后的灑水養護工作,確保養護時間的控制。與此同時,積極做好摻合料及其外加劑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在防排水施工過程中,要進行相關準備工作模式的優化,針對其基面情況,展開認真清理,徹底的進行異物的排除,確保下序施工模式的應用。當然,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進行透水管的安裝位置的明確,進行隧道排水管的有效安裝,進行無砂混凝土的應用,實現該排水體模式的正常工作。在工作過程中,要進行排水管管底與矮邊墻設計標高一致性的確定,進行排水體的水泥含量的控制,實現施工環節中表面坡度的控制。防水板的施工,重點要控制好防水板和土工布一起與基面密貼,防止背后留下空洞。防水板和熱融襯墊進行熱合后,兩者粘結剝離強度不得小于防水板抗拉強度。防水板焊接縫要焊接牢固,并要進行氣密性檢查,防止個別地方漏焊,對漏焊部位要用熱風槍補焊結實。
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進行中埋式止水帶的定位安裝模式的優化,確保其空心圓和施工縫的有效結合。通過對擋水模板的止水帶的固定,確保混凝土的整體澆筑環節的優化,避免出現止水帶的過分偏移,實現止水效果的提升。在止水帶定位過程中,要進行界面部位平展性的保持,進行調整一些扭結不展現象。在結構鋼筋下料過程中,要進行鋼筋接頭數量的控制,確保鋼筋接頭的正確設置。在槽道的預埋安裝過程中,槽道嵌入混凝土表面的施工誤差、槽道的傾斜施工誤差以及兩槽道間的平行施工誤差精度要求高,施工中要特別注意加強控制。
生死相救
今年28歲的劉倩出生于重慶市秀山縣中平鄉。2005年,她從北京科技大學服裝專業畢業后.在北京一家美容會所工作。3年后,她成為會所的高級色彩顧問,月工資9000多元。
2008年3月,劉倩和相戀4年多的北京男友分手了,心情郁悶的她準備到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放松一下心情。
4月27日22時50分,劉倩踏上了北京開往青島的T195次列車。她的鋪位是11號車廂8號中鋪。她剛放好行李,對面7號中鋪的旅客也過來了。他叫張作強,青島泊里鎮人,今年32歲,在北京一家建筑工地當鋼筋工。此次工地完工,他便趁機回家探親,不想出發前突發重感冒,便咬牙買了一張臥鋪票回家。只見他扛著大包小包,“撲通”一下將它們扔上了行李架,把劉倩的LV小背包“狠狠”壓在了下面。劉倩心疼極了,趕緊將那些臟兮兮的包挪開。張作強見狀,局促地對劉倩說了聲“對不起”。
夜很深了,車廂的燈也熄了。劉倩很快有了睡意,沉沉睡去。突然,伴著一陣巨大的碰撞,劉倩感覺自己猛地被拋到了空中,隨后,她的頭重重撞在鐵壁上,之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大約十幾分鐘后,劉倩慢慢醒了過來。此時,車廂內早已一片狼藉,到處是尖叫聲、聲、哭喊聲……
這時,天已經蒙蒙亮,劉倩想起舟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卻無法動彈――原來,彈簧坐椅夾住了她的脖子,令她透不過氣來。劉倩想自己把彈簧椅弄開,可她的左手已經失去知覺,右手也被床鋪扶手卡住了。劉倩掙扎著想抽出右手,呼吸也越來越急迫……
此時,離劉倩一米多遠的張作強也從昏迷中醒了過來,很快發現了劉倩的險境,他本想爬過來救劉倩,不料他的右腿也被床鋪死死壓住,動彈不得。劉倩覺得呼吸越來越困難,她嘶啞地哭喊道:“救命,救命啊……”張作強忙安慰她說:“姑娘別急,我來救你!”張作強努力掙扎著,再次想抽出腿來,然而,由于右腿被壓得太死,根本就抽不動。求生的本能令劉倩將手伸向張作強,哭著喊:“求求你,要救我啊……”
張作強第三次強撐著坐了起來,雙手使勁撐著床鋪的邊緣,左腿蹬在車廂墻壁上。只聽“咔嚓”一聲,劉倩聽到骨頭斷裂的聲音,張作強奮力抽出了右腿,咬緊牙關爬過來,用力將劉倩身上的彈簧椅搬開,然后又幫她把卡在扶手里的右手挪了出來。劉倩頓時覺得呼吸順暢,清醒了許多。然而,張作強卻疼得暈了過去。
劉倩嚇呆了,拼命晃著張作強的胳膊,焦急地喊:“醒醒啊,醒醒啊…………”五六分鐘后,張作強在劉倩的呼喚下醒過來了,他朝劉倩強擠出一個笑臉:“別擔心,我死不了!”此時劉倩感到了無邊的惶恐,忍不住嚶嚶地抽泣起來。
張作強趕緊拖著受傷的腿挪過去,翻出一床被子給劉倩裹上,安慰她說:“不要擔心,很快就會有人來救我們了!”披上暖和的被子,一股溫暖涌上劉倩的心頭,想起剛上車時自己的“小氣”,她羞愧不已。
兩個人說著話,過了漫長的幾十分鐘,救援人員終于來了。這時,劉倩才得知,她乘坐的T195次列車運行至山東省境內膠濟鐵路周村至王村間時脫軌,與煙臺至徐州的5034次客車相撞.T195次列車尾部第9節至第17節車廂脫軌。
很快,劉倩和張作強都被送到了淄博市人民醫院。經檢查,劉倩的傷沒有大礙,只是左手前臂骨折,打個石膏固定就可以了。而張作強的右腿卻不得不將小腿以下部位截肢。劉倩從醫生口中得知,因為他拼命把自己從床鋪下“拔”出來,加劇了骨頭的粉碎并導致肌肉、神經組織和血管的嚴重損害,否則他的腿是不會截肢的。
劉倩的心被震撼了――張作強是為救自己才殘疾的,“如果他當初不自斷傷腿來救我,我恐怕已經躺在太平間了”。
扶你站起來
兩天后,劉倩出院回北京休養,而張作強則準備轉到青島繼續治療。臨走前,兩人交換了聯系方式。劉倩回到北京一個月后,保險公司和鐵路部門給她送來了1.8萬元賠償款。拿到這些錢,劉倩心想,不知道張大哥怎樣了?他以后的生活怎么辦?劉倩決定去看看這位恩人。
5月30日,劉倩買了一些營養品,坐車來到青島市泊里鎮。走進張作強的家,劉倩非常驚愕,他的家境比她想象中還要糟糕――
張作強的父親早年過世,寡居的母親一手將他拉扯大。多年的辛苦勞作使母親落下一身的病,現在幾乎下不了地。幸好張作強高中畢業后,拜師學成了鋼筋工,每月跟著施工隊可以掙3000元,才讓一家衣食無憂。3年前,張作強與同鎮一個女青年結婚,并生下可愛的女兒。眼看一家人漸漸過上了順當的日子,妻子卻耐不住丈夫常年在外的寂寞,跟村里一個離婚的包工頭好上了……
聽了這些,劉倩心里更加愧疚:為了救自己,張大哥落下了殘疾,以后再也無法從事體力工作,他們的日子可怎么過?想到這里,她決定向公司請半個月假,留下來照顧他們。誰知,張作強知道后強烈反對,并拿起行李就要送她走。劉倩眼眶紅了,說:“張大哥,你就讓我在這兒待幾天吧,算是我到農村體驗生活了……”見她說得如此誠懇,張作強只好讓她留下來。
一天,張作強拄著拐杖從院子里的井里提水,由于地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剛好的腿傷又被摔得血跡斑斑。劉倩看到后,趕緊扶起張作強,流著淚說:“張大哥,你身體不便,以后打水、劈柴這些活我來做吧。”張作強淡淡地說:“這些活我以后總是要干的,慢慢適應就好了。”看到他拄著拐杖艱難勞作的背影,劉倩心如刀絞,不禁越來越佩服這位恩人大哥。
在這次事故中,張作強先期獲得了12萬余元的賠償款,預計后期還可以獲得10萬元左右。在張家的這些天,劉倩無時無刻不在為張作強擔心:張大哥才30歲,他以后的日子難道就靠這些賠償款過嗎?她決定想辦法找一家好醫院給張作強裝假肢。
回京后,劉倩經四處打聽,聯系上了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2008年8月6日,劉倩再次請假來到青島,要將張作強接到北京安裝假肢。起初張作強不同意,后來經劉倩幾次勸說,他終于答應,但前提是,裝假肢的費用自己付。
剛安裝上假肢時,張作強有些不適應,劉倩便每天攙扶著他進行鍛煉。在不知不覺的相處中,兩人越來越默契,劉倩漸漸對張作強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
一天上午,劉倩扶著張作強鍛煉時,忍不住問他:“張大哥,你離婚之后為什么不再找個媳婦過日子?”張作強苦笑著說:“不瞞你說,出事之前,有人給我介紹過一個,雙方都比較滿意,準備今年‘十一’辦喜事的,可后來一聽說我的腿截肢了,人家就把親事退了。”劉倩有些生氣地說:“這人怎么這樣啊?”張作強憨憨地一笑:“這也不能怪人家,鄉下人靠的就是力氣過日子,如今半條腿沒了,不能把人家一輩子也搭上。”劉倩心里一陣感動:雖然張大哥沒有多少文化,但他卻是個豁達的好人。
8月25日,經過良好的康復訓練,張作強要回青島了。劉倩送他到火車站,看著他雖然艱難卻自行登上火車那一剎那,劉倩的腦海中不斷閃現他們之間相處的一幕幕,她問自己,難道我僅僅只是為了幫他找醫院安裝假肢嗎?隨后,一種油然而生的責任感涌上劉倩的心頭:她決定走進這個家,讓這個風雨悲戚的家走向溫馨。
愛,無關風月
9月23日,劉倩給張作強發短信,大膽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張大哥,我們的生活,原本不曾有重合的軌跡。可是,我們卻在T195上相遇了,這是上蒼為我們安排的緣分。你為我失去右腿,我決心從今之后做你的右腿,伴你走過人生的風雨。”
然而,讓劉倩沒想到的是,她的好意卻被張作強斷然拒絕了:“劉倩,感情與感激雖然只差一個字,但意義卻相差甚遠。你是一個好姑娘,一定會找到自己的幸福。”
看著手機屏幕上的話,劉倩心想:多么大義的男人!她決定無怨無悔地堅持下去。此后,她依然給他發短信或打電話傾訴衷腸,可得到的卻是張作強的再三拒絕。事實上,經過患難和幾番相處,張作強也深深喜歡上了溫柔善良的劉倩,可自己雖然救過她的命,卻不能耽誤了一個好女孩兒的一生。因此,不管劉倩如何表白心跡,他始終克制自己。為讓劉倩死心,最后他干脆停了手機。
“十一”放假,劉倩匆匆趕到張家。張作強一看到她,大吃一驚:“你怎么來了?我們是不可能的,趕緊回去吧!”見劉倩并不死心,張作強干脆連話也不和她說。但聰明的劉倩并不理會他,而是和張母聊到了一起。
張作強決定讓她知難而退。10月2日早上6點多,他敲開劉倩的門,冷冰冰地對她說:“做農民的媳婦,就要能吃苦。你若不怕,以后每天6點多就起來劈柴做飯洗衣服。”劉倩知道張作強在考驗自己,趕緊照他的話做了。國慶7天,盡管張作強變著法“整”劉倩,劉倩卻不但沒有動搖,反而學會了很多家務,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
10月7日晚上,吃過晚飯后,劉倩和張作強商量,想辭掉北京的工作來青島。張作強先是一愣,隨即冷冷地說:“你不要在我身上耗費心力了,我們是絕對不可能的!”劉倩流著淚從背后抱住張作強說:“張大哥,如果一開始僅僅是因為感激,你拒絕我可以。可現在,我是真的愛上了你,我愿意和你相守一生一世!”然而,張作強用力掰開劉倩的手,轉身出去了。
第二天,劉倩回到北京后,向公司提交了辭職信。公司領導勸她說:“你是一個很有潛質的員工,留在北京發展前途無量,你可要考慮清楚。”她的閨蜜更是恨鐵不成鋼地說:“你瘋了?別人救你一命,你一時沖動以身相許,也不算太奇怪,可人家都拒絕了,你干嗎還這樣纏著一個殘疾的農民工不放呢?”盡管如此,劉倩就是不肯放棄。一個月后,她帶著衣服和生活用品,來到張作強家里。
當晚,張作強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劉倩對自己已經動了真情,而自己也很愛她。可是,他轉念又想:愛一個人就要給她幸福,自己一個拖家帶口的殘疾農民,如何給得了呢?不行,絕對不能有這種念頭!他趕緊起床給劉倩父母寫了一封信,把他們相識的經過說了后,然后他寫道:“從內心來講,我很愛劉倩,但愛情不能太自私,我給不了她幸福……所以,我請求二老好好勸說,讓她去尋找真正的幸福……”第二天,他找個借口問劉倩要了家里地址,就把信寄了出去。
收到張作強的信后,劉倩的父母大驚失色,連夜按信上的地址找到張作強家。劉倩的父母苦心相勸,無奈劉倩就是不為所動,劉父氣得幾乎暈倒,劉母哭著說:“倩倩,你爸身體不好,別惹他生氣了,我們先回去商量好不好?”見劉倩有了一絲猶豫,張作強狠狠心說:“劉倩,我對你沒感覺,一直只把你當妹妹。你快走吧!”見他如此絕情,劉倩只好跟父母回到了重慶。
回家后的劉倩,一直沒有停止想念張作強。一天,她在找東西時,競從父親的書柜里翻出了張作強的信。看著那誠摯的話語,劉倩不禁淚流滿面。當晚,她跟父母長談了一次,說:“曾經,我也有個有車有房的北京男朋友,可是跟他一起,我并沒有感到幸福。張大哥勤勞善良,人又踏實本分,我跟他在一起會幸福的。”見拗不過女兒,劉倩的父母只好答應了。
2008年底,青島下第一場雪的時候,劉倩坐上了去青島的火車。劉父提前給張作強打了電話,叫他一定不要虧待自己的寶貝女兒。見劉倩心意已決,飽受相思之苦的張作強終于鼓起勇氣接受了這份久經考驗的愛情。當天,他打扮一新,手捧一束鮮紅的玫瑰花,早早等在青島火車站。相見的那一刻,他們緊緊相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