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生兒護理及喂養范文

新生兒護理及喂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生兒護理及喂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新生兒護理及喂養范文

重慶市墊江縣中醫院 重慶市墊江縣 408300

【摘 要】目的:分析反饋式健康宣教在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 年6 月-2014 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 例母嬰同室產后產婦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給予反饋式健康宣教,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宣教,對比分析兩組產婦健康宣教效果。結果:觀察組產婦新生兒護理良好率、母乳喂養良好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護理滿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反饋式健康宣教在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反饋式健康宣教;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

反饋式健康宣教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產婦新生兒護理能力、母乳喂養能力,促進其產后恢復。為了研究反饋式健康宣教在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我院選取收治的110 例母嬰同室產后產婦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反饋式健康宣教與常規健康宣教,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 年6 月-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母嬰同室產后產婦110 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 例。觀察組最大年齡38 歲, 最小年齡22 歲, 平均(27.5±2.8)歲;自然分娩38 例,剖宮產17 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5 例,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者20 例,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30 例。對照組最大年齡37 歲,最小年齡22 歲,平均(27.8±2.6)歲;自然分娩35 例,剖宮產20 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4 例,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者22例,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者29 例。兩組研究對象均無合并急慢性疾病、妊娠合并癥、母嬰喂養禁忌癥;且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產婦年齡、分娩方式及文化程度等方面根據統計學分析,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比較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健康宣教,主要包括口頭宣教產后恢復注意事項、新生兒常規護理、母乳喂養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內容。觀察組給予反饋式健康宣教,具體內容如下:

(1)產婦產后恢復。詳細向產婦講解緩解產后疼痛的方措施、自行排尿的重要性、促排尿方法、下床活動注意事項等,并教導產婦如何自我檢查產后惡露排出情況。

(2)新生兒護理知識。護理人員親自示范并同時指導產婦實施更換嬰兒服、更換尿布以及臍帶消毒、撫觸等四項新生兒常規護理內容;并教導產婦如何正確觀察新生兒面色、黃疸情況、溢奶情況、排便及肚臍變化情況。

(3)母乳喂養方面。積極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的好處;并教導產婦哺乳喂養的正確方法、產后乳房護理等內容。

(4)出院后健康宣教。叮囑產婦產后恢復注意事項,保證居住環境溫濕度適宜、飲食均衡;判斷產褥期體溫、惡露異常現象,加強會陰清潔。

1.3 觀察指標[1]

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新生兒護理情況、母乳喂養情況及護理滿意度。

(1)新生兒護理情況。產婦能夠獨立完成上述至少三項新生兒常規護理,并掌握判斷新生兒情況的方法,可視為良好;

不滿足上述指標者,可視為一般。

(2)產婦能夠獨立哺乳,且未出現破潰、漲奶,或出現輕度漲奶、破潰,可視為良好;有嚴重漲奶現象出現,可視為一般。

(3)護理滿意度。采用兩端為0mm與100mm 的游離標尺進行測量。0 表示不滿意,100 表示非常滿意。滿分為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觀察數據選用spss19.0 統計軟件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 )表示,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 檢驗,P<0.05 為差異,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新生兒護理情況、母乳喂養情況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護理優良率為92.7%

(51/55 例),母乳喂養優良率為94.5%(52/55例);對照組新生兒護理優良率為72.7%

(40/55 例),母乳喂養優良率為69.1%(38/55例)。觀察組新生兒護理優良率、母乳喂養優良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5.1±2.9)分,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70.2±3.3)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建立母嬰同室病房對于產后產婦具有積極作用,不僅能夠促進新生兒與母親的交流,也有助于幫助產婦盡快轉變角色,接受母親這一新身份;同時還有利于整個家庭盡快適應新生兒的到來。但對于產褥期產婦來說,其生理與社會角色發生了巨大改變,并且由于缺乏產后衛生保健知識以及新生兒喂養知識,因此易導致產婦出現嚴重心理問題,影響產后恢復[2]。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觀察組新生兒護理優良率、母乳喂養優良率均比對照組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給予母嬰同室產婦產后反饋式健康宣教,可顯著改善其相關健康知識掌握水平,提高其新生兒護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促進產婦社會角色的轉變,有利于產后產婦恢復。并且實施反饋式健康宣教還可有效提高產婦護理滿意度,有利于醫院整體護理水平提升,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玉紅, 張良, 張瑞青. 反饋式健康宣教在母嬰同室產婦產后護理中的應用[J]. 臨床合理用藥,2012,5(11):119-119.

第2篇:新生兒護理及喂養范文

1 注意室溫、體溫及光線 

新生兒對外界溫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因此出生后應立即將其全身輕輕擦干,用潔凈溫暖的棉毯包裹,適宜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3]。新生兒體溫應保持在36~37℃,生后第一天每4小時測一次體溫,體溫穩定在36.5℃左右時,可改為每6~12小時測一次[4]。若體溫低于36℃或高于38℃時,應查找原因,進行處理。而室內的光線[5]不能太暗或太亮,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里學會適應,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 

2 注意皮膚護理 

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損傷,接觸動作要輕柔,衣著要寬松,質地要柔軟。要用溫水擦洗皮膚皺折處,每次大小便后清洗,并用毛巾擦干。新生兒洗澡時不需要肥皂,洗澡后要將皮膚徹底揩干,潮濕的褶皺部分非常容易導致發炎[6]。 

3 注意臍帶護理 

嬰兒一出生臍帶就會被夾住并立刻剪斷,只留下5-8厘米的根部。過幾天,臍帶就干枯了,然后它會脫落。在新臍帶未脫落時,每天用75%乙醇溶液擦洗臍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紗布蓋上,洗澡后必須保持臍部干燥清潔。 

4 新生兒黃疸 

由于新生兒膽紅素的代謝特點,寶寶出生后2-3天皮膚會發黃,這就是新生兒黃疸,一般出生后7-10天會自然消退。吃母乳的寶寶黃疸持續時間可能會長一些,早產兒的黃疸比足月的要重一些,消退的會慢一些。如果黃疸出現的早,黃的厲害,排除病理性黃疸后,用茵梔黃口服液效果不錯。 

5注意喂養 

目前,居多研究表明出生后母乳喂養越早越好,一般為出生后半小時左右。喂養主要依賴母乳,母乳是最佳的天然食品,母乳中所含各種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水分等,含量適中,比例適當,質地優良,最易于新生兒消化吸收。母乳中還含有多種抗感染因子,如分泌型IgA;乳鐵蛋白;溶菌酶及各種細胞成分,可明顯減少嬰兒腹瀉和呼吸道感染的發生,采用母乳喂養是最經濟;簡便;安全的方法。人工喂養時要對奶瓶、奶嘴嚴格煮沸消毒,要注意溫度,奶嘴喂奶時盡量不要讓嬰兒吸進空氣,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輕拍寶寶背部,以免積氣。 

6 正確看待特殊生理現象 

如所謂的新生兒“馬牙”、女嬰出生后數天內陰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紅尿、乳房腫大、紅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黃疸(出生后2-3天出現)等,這些現象過幾天后就會自然消失,不必特殊處理。如果時間較長或出現其它不良癥狀時,則應去醫院檢查。 

7 注意預防感染 

在每次護理新生兒前均應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細菌帶到新生兒細嫩的皮膚上面發生感染,如護理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或帶菌者則不能接觸新生兒,以防新生兒受染。如新生兒發生傳染病時,必須嚴格隔離治療,接觸者隔離觀察。對新生兒居住的室內進行及時的通風和換氣,確保室內空氣新鮮。并且盡量避免流動性人員對嬰兒進行密集的探視,以減少新生兒受感染的機會[7]。 

8 按時預防接種 

①卡介苗:新生兒24小時內接種卡介苗。采用皮內注射法,如因特殊原因未及時接種者應于產后三個月內接種,超過三個月未接種應先做結核菌素試驗,確診未感染結合才可接種卡介苗。②乙肝疫苗:生后第1天、1個月、6個月時應各注射重組乙肝病毒疫苗1次,第一次的乙肝疫苗打的越早,新生兒產生抗體也就越早。 

總之,新生兒出生不久,不能馬上適應外部的環境,而且,其生理功能和體質都比較薄弱,因此,新生兒護理是新生兒時期的主要工作內容,相關的護理人員在進行新生兒護理之前,應對有關新生兒護理的基本常識進行掌握,避免任何唯心的護理意識和護理活動。 

參考文獻: 

[1] 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 實用新生兒學[M]. 第4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 彭田紅.淺談新生兒護理的體會[J].華章,2013,2:359 

[3] 陳琴.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03-08 

[4] 陳清霞,付偉.新生兒體溫測量研究現狀[J].健康研究. 2013-04-15 

[5] 田繼敏,胥素平. 醫院新生兒室環境衛生學監測[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08-07-15 

第3篇:新生兒護理及喂養范文

【關鍵詞】產婦家庭; 親子課堂; 新生兒護理

【中圖分類號】R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11-0128-01

隨著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新的家庭成員誕生了,產婦及家屬在欣喜的同時,對于育兒護理知識的缺乏也隨之而來。針對此情、我科與2009年2月-12月成立了《產婦家庭親子課堂培訓班》(后面簡稱培訓班),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培訓輔導,通過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示范、一對一輔導實踐,讓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護理、健康知識、母乳喂養的掌握有了實質性提高?,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選取2009年2月-12月在我科分娩(包括順產和剖宮產)、產婦和新生兒無哺乳禁忌癥、產婦無產科并發癥、營養狀況良好、產后2-7天、母嬰同室、新生兒胎齡37周-42周、體重>2500g-3999g、Apgar’s評分≥8分的產婦及家屬納入標準[1]。篩選出220例家庭參與產婦家庭親子課堂的培訓。

1.2方法:培訓班時間為每周二-周五下午4-5點,用多媒體課件、布娃娃、新生兒衣服、尿布做教具,讓有經驗和有資質的責任護師,采用多媒體觀摩、示范、一對一輔導實踐的方式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培訓輔導。培訓班結束發放問卷調查,調查培訓內容在培訓前后產婦家庭的掌握程度。發放問卷調查220份,回收問卷調查220份,回收率100%,將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具體培訓班內容如下:

1.2.1正常新生兒生理特點[2] :體溫: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皮下脂肪少,易受外界環境影響而變化,注意保暖;皮膚:新生兒皮膚嫩,易損傷而發生感染,衣物應清潔;呼吸:新生兒腹式呼吸為主,呼吸淺快、每分鐘20-40次;心率及血液循環:新生兒耗氧量大,心率較快、易波動、波動范圍在每分鐘90-160次,血液多集中在軀干和內臟,四肢易發冷、發紺;胃腸道:新生兒胃容量小,腸道容量大,哺乳應少量、多次,新生兒噴們括約肌不發達,易溢乳,缺乏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類物質;神經系統:新生兒大腦皮層及錐體束未發育成熟,哭鬧時有肌強直、眼肌活動不協調、對明暗有感覺,有吸吮、吞咽、覓食、擁抱、握持等先天性反射活動;免疫:新生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敗血癥;其它特點: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新生兒出生2-3天可有乳腺腫大,女嬰1周內陰道有白帶及血性分泌物,新生兒肝內葡萄糖醛酰轉換酶活性不足,出生2-3天可出現生理性黃疸。新生兒出生2-3天攝入少易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

1.2.2母乳喂養指導:我院是愛嬰醫院。正常新生兒均提倡母乳喂養,對產婦及家庭母乳喂養指導有重要意義。產婦的營養、休息、家屬關心、心情愉快是保證乳汁分泌十分重要的因素。結合多媒體圖片觀看,指導哺乳姿勢、方法,哺乳時間原則按需哺乳,哺乳次數,間隔、持續時間由孩子的需要決定,每次哺乳時應吸空一側再吸另一側,哺乳后擠少許乳汁涂于上,保護免受損傷,哺乳后抱起孩子輕拍背部,排除空氣,以防吐奶,每次哺乳時應吸空一側再吸另一側,講解母乳喂養的優點,激發產婦喂哺熱情。

1.2.3日常護理: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室溫在26-28℃,示范新生兒穿脫衣服、更換尿布、沐浴室觀摩新生兒沐浴,沐浴后臍部護理,75%酒精消毒臍帶殘端、臍輪,沐浴用品清潔、柔軟、專用,尿布、衣物易暴曬。

2結果

見表1。

3討論

產婦家庭親課堂培訓班通過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教學、示范訓練、實踐課程促進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護理成為婦產科發展趨勢,加強家庭成員的凝聚力和維護身體安全的母嬰照顧。目的主要是保障產婦、嬰兒健康,滿足產婦家庭全面掌握新生兒知識,認知水平,利于新生兒健康成長,是一種人性化護理服務。

通過產婦家庭親子課堂培訓班的開展激發產婦及家屬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讓健康教育具體化、多樣化,淺顯易懂,易于掌握。同時也增強了責任護士責任心,積極主動學習的熱情,提高了護理服務滿意度。

參考文獻

第4篇:新生兒護理及喂養范文

【關鍵詞】母嬰床旁護理;產科護理;應用

近年來我國的醫學水平不斷的提升,對醫院護理工作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嬰床旁護理模式主要是將新生兒的護理工作在產婦的床旁完成,能讓產婦更好的開展監督工作,并且也能讓產婦在更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新生兒護理技能,提升對于護理服務的整體滿意度。此外,通過母嬰床旁護理模式能有效的保證產婦及新生兒的安全,體現醫院的人性化護理服務。本次研究選擇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所收治的共120例婦產科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間所收治的共120例婦產科產婦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分配模式,將產婦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共有產婦60例。產婦年齡為20~40歲之間,本次選擇的產婦均為單胎初產,沒有精神疾病或殘疾。同時兩組產婦在年齡、家庭環境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也并無顯著差異,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產婦則采取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對比分析兩組產婦所掌握的新生兒護理情況,調查其護理滿意度。觀察組的主要護理措施為:(1)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和學習,增強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護理技術,提升綜合素質,不斷的豐富自我掌握的分娩專業知識和新生兒護理知識。在母嬰床旁護理的過程中,要根據產婦以及家屬的實際需求和建議來開展工作,為產婦盡量的提供個性化的服務。(2)實施母嬰床旁護理過程中要對產婦及其家屬講述母乳喂養的好處、嬰兒洗澡的方法和常見的一些嬰兒生理變化等等,做好知識的普及工作。(3)在涉及到洗澡和換尿布等實踐操作性比較強的知識時,需要通過演示的方式來進行講解,并要求產婦共同參與其中進行操作練習,護士則負責監督和指導,從而幫助其更好的掌握新生兒的護理技巧。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在新生兒護理技巧方面的掌握程度進行對比分析,主要使用醫院自制的母嬰保健知識及技能掌握表進行調查。同時在產婦出院前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護理滿意度的調查。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統計均采用SPSS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χ珋±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當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各項技能掌握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產婦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情況,對照組情況如下:母乳喂養87.5±7.9,沐浴81.2±8.5,撫觸78.5±8.8,臀部護理85.2±9.1。觀察組情況如下:母乳喂養85.3±6.5,沐浴75.6±8.3,撫觸70.6±6.5,臀部護理77.6±7.8,P<0.05。對比兩組產婦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對照組非常滿意35例,滿意15例,不滿意10例,滿意度83.3%。觀察組非常滿意45例,滿意12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96.6%,P<0.05。

3討論

母嬰床旁護理是當前一種比較優質的產后服務措施,既能滿足產婦的心理需求,同時也能讓產婦更多的參與到新生兒的護理當中,促使母子之間的感情得到升華,可以說在產科當中應用母嬰床旁護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新生兒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通過床旁護理能讓家屬、產婦以及醫護人員之間的關系更加的密切,并且也能有效的提升產婦對于護理人員的信任態度,對于提升護理滿意度具有積極的意義。在本次的研究當中,我院共120例婦產科產婦分為2組對比觀察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各項技能掌握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96.6%)的護理滿意度方面也要明顯的高于對照組(83.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的說明了采取母嬰床旁護理模式的積極效果。

綜上可知,在產科的護理當中采取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對于提升產婦的新生兒護理技能能產生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有效提升護理服務滿意度,十分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尹緒玲.產科母嬰床旁護理模式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7,(12).

[2]邵海珍.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06).

第5篇:新生兒護理及喂養范文

關鍵詞:母嬰同室;新生兒;臨床護理

隨著我國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護理模式逐漸朝著人性化的方向發展,并且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理念逐漸成為各大婦產醫院所追求的目標。母嬰同室主要是將新生兒與母親放在一個房間進行護理,并且產后的所有時間都是母嬰一起生活,由母親按照要求進行喂養、洗澡、穿衣和睡覺。這樣不僅可以促進新生兒的成長,而且還能有效的降低新生兒的發病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選用了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的186例分娩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在所有患者及家屬的同意下,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有93例分娩孕婦,其中對照組中93例產婦,年齡在23~42歲,平均年齡為27.8歲,剖宮產孕婦50例,陰道分娩孕婦43例,新生兒的體重為3.2~4.1kg,平均為3.75kg。實驗組中的93例母嬰,年齡在22~40歲,平均年齡為26.2歲,剖宮產孕婦50例,陰道分娩孕婦43例,新生兒的體重為3.1~4.3kg,平均為3.85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母嬰采用的是傳統母嬰分離的護理模式,對新生兒的所有護理工作都是由母親一個人來完成。實驗組中母嬰采用了新的護理理念,即母嬰同室護理模式,護理人員要耐心的教授分娩孕婦對于新生兒的喂養技巧,指導她們如何采用正確的喂養姿勢對新生兒進行哺乳,從而避免出現皸裂現象。同時還要求孕婦對新生兒的呼吸、臉色、啼哭以及大小便等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并且要做好相應癥狀的預防措施。由于新生兒的體溫調節能力比較差,這時就要求保持室內溫度均衡,不要過熱或者過冷。在新生兒休息的時候保持其側臥姿勢,從而避免奶水溢出發生窒息現象。而且在每次喂奶的時候,要求孕婦對自己的雙手和進行清潔,避免新生兒出現感染現象,并且將哺乳的時間控制在30min左右為宜。每次新生兒哺乳的量也要因人而異,通常需要喂養到新生兒停止哭啼為止。由于新生兒的皮膚比較細嫩,極易導致受傷和感染,所以醫護人員和家屬要定期對新生兒的膚色進行觀察,如果新生兒出現感染現象,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

1.3觀察指標 在孕婦出院之前,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新生兒的護理技能、產婦護理滿意程度以及對相關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等進行調查。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數據均采用了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許和處理,其中的數據使用了x±s的方式來表示,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

2 結果

實驗組母嬰在分娩1w之內的喂養及護理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而且她們之間的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如今,我國各大醫療機構對新生兒的日常護理內容主要包括臍帶護理、沐浴護理等,并且所有護理操作均由專門的護理人員來完成,而且新生兒的父母及家屬幾乎是看不到護理過程的,這難免會使其產生擔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護理模式的不斷創新,增大了對新生兒護理模式的挑戰,逐漸發展起來的母嬰同室護理模式深受孕婦及家屬的青睞。

對于剛做父母的家長而言,面對新生兒的時候通常會束手無策,對于相關的護理措施一竅不通,更不用說是具有一定專業性的皮膚護理、臍帶護理了。自從母嬰同室護理模式的出現,將對新生兒每天的護理工作都放在孕婦及家屬的身邊來進行,這時孕婦及家屬可以親身了解和掌握個各項護理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同時護理人員還可以邊操作邊給父母進行示范和講解,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孕婦及家屬更好的掌握護理要點,而且孕婦還可以親身體驗護理的樂趣,從而為出院后的護理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中的孕婦對新生兒護理技能以及相關護理知識掌握情況的評分都明顯好于對照組,因此,加強母嬰同室護理模式的推廣,可以有效的提高孕婦及家屬對相關護理知識和注意事項的掌握情況,為孕婦的產后恢復及新生兒的成長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分娩孕婦由于產后會存在宮縮痛、疼痛、缺乏對新生兒護理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導致她們很容易產生抑郁和焦慮的心理情緒。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孕婦在產褥期是抑郁癥的高發期,所以,醫護人員要想辦法幫助分娩孕婦進行相關角色的轉變,帶著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眼前的所有事情。母嬰同室護理模式的開展,增加了護理人員與分娩孕婦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對于孕婦所不理解的地方,護理人員要耐心的進行講解,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幫助孕婦很好的進入母親的角色,而且還能夠準確的幫助寶寶做各項護理操作。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產婦對新生兒護理技能以及注意事項的掌握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

本次研究中93例母嬰同室護理均取得明顯的效果,喂養及新生兒的胃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等幾率差異教大。新生兒屬于一種比較特殊的群體,而且父母及家屬對新生兒的護理抱有較高的期望值,母嬰同室護理可以讓產婦及家屬親自感受護理人員對新生兒所進行的耐心護理,從而提高了產婦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滿足度和信任度。本次研究發現,實驗組的所有產婦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都非常滿意,而且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產婦對護理人員的滿足度有所下降,為91.40%,兩組產婦的滿意度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

護理人員在對新生兒進行護理時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產婦的康復和滿意度產生影響,而且護理人員在與產婦及家屬進行交流時,也可能涉及到其它方面的知識,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掌握更多的心理學、社會學以及溝通技巧,從而有效的提高了護理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1~3]。

綜上所述,實施母嬰同室護理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孕婦轉變角色,消除內心的恐懼、焦急心理,而且還能更好的增進母嬰之間的感情,提高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的護理知識和注意事項的掌握情況。同時還進一步督促護理人員對專業知識、技巧以及相關知識的掌握,以不斷提高他們自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詹園園.母嬰同室新生兒聽力篩查7695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8(33):94-95.

第6篇:新生兒護理及喂養范文

【關鍵詞】 健康管理 產后訪視

健康管理系一種對個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管理的過程,其宗旨是調動個人及集體的積極性,有效利用有限資源來達到最大健康效果。

方法

1 觀察生命體征、子宮復舊、惡露

1.1 體溫一般在正常范圍,不超過380C,產后脈搏略緩慢50―60次/分,約在產后一周恢復正常,呼吸深慢14―16次/分,產褥期血壓變化不大,對患妊娠高血壓疾病和產時、產后出血的產婦定期測血壓。

1.2定期測量子宮底高度。產后第一日宮底平臍,以后每天下降1.0cm,產后10天子宮降入骨盆腔,腹部捫不到子宮底,產后惡露為血腥味,無臭,持續4¬―6周,產后1―3天為血性,以后變為漿液性,2周后變為白色惡露。子宮復舊不良、子宮內殘留胎盤、胎膜時,惡露量增多,持續時間長。子宮合并感染時子宮有壓痛、惡露有臭味。

2 產后指導

2.1 休養環境: 休養室空氣新鮮,環境舒適,溫度以20―220C為宜,母嬰同室,以增進母子感情。

2.2 營養指導 為促進母乳分泌,多食有營養、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多喝湯、汁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和鐵劑。

2.3 大小便指導 產后尿量增多,鼓勵盡早自解小便,對排尿困難者,應檢查有無尿潴留,用熱水熏洗外陰,亦可針灸,必要時留置導尿。產后因臥床,食物中缺少纖維素,腸蠕動減弱,常發生便秘,應多食蔬菜,早日下床活動,防便秘。出現便秘給開塞露或肥皂水灌腸。

2.4 衛生指導 產褥早期,皮膚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量汗液,應勤換內衣褲。保持清潔干燥,用20/00碘伏溶液沖洗會陰,有縫線者,應檢查傷口周圍有無紅腫、硬結、分泌物。產后用消毒護墊。

3 母乳喂養及護理

3.1母乳是嬰兒必須和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最適宜嬰兒消化吸收,除有醫學禁忌癥不能哺乳外,提倡母乳喂養,為促進乳汁分泌,正確指導哺乳姿勢、。按需哺喂,喂奶次數、時間不限制,隨餓隨喂。產后母乳喂養不少于6個月。

3.2護理 產前發現平坦或凹陷者,及時糾正。每次喂奶前用溫水擦洗及,兩側交替哺喂,并擠凈剩余乳汁以促進乳汁分泌。

4 新生兒護理

4.1 新生兒每日沐浴,用棉制、吸水強的尿布,勤換尿布防止新生兒紅臀,每日給新生兒撫觸,促進母子感情。觀察新生兒喂哺、排泄情況,正常時嬰兒神清、眼睛明亮、反應靈敏、皮膚彈性好、睡眠安靜,滿足吸吮后自動放下,每日按需哺乳6―8次以上,換6次以上濕尿布,并有少量多次或大量一次質軟便。新生兒體重于出生后1―2天開始下降,不超過100/0 ,10天內回升,頭一個月平均每周增加150克左右,以后每周增加200克左右。

4.2觀察新生兒黃疸,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生后2―3天出現生理黃疸,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在3―4周消退。如黃疸持續過長、逐漸加重或退后又加重,速就醫進行治療。

5健康指導

5.1 產后第2天即可室內活動,做產后保健操,有傷口

或剖宮產的產婦,可于產后3天下床活動,有助體力恢復,促進排尿、排便,產褥期免提重物。

5.2產褥期禁止性生活,哺乳期避孕,禁用口服避孕藥,防止乳汁減少,正常產后3個月或第一次月經后3―5天,可放置宮內節育器,剖宮產術后6―12個月方可放置宮內節育器,剖宮產術后3年內禁止妊娠。

5.3產后42天指導產婦去做產后健康檢查,測血壓、血常規、尿常規。同時帶嬰兒做一次全面檢查。

5.4指導產婦于產后30天帶嬰兒去預防保健科接種疫苗。

第7篇:新生兒護理及喂養范文

〔關鍵詞〕產科;新生兒;護理記錄

新生兒護理記錄單是反映新生兒病情變化與醫療護理活動全過程的客觀記錄,主要包括觀察記錄指標、護理問題、護理措施、效果、健康教育等組成部分[1]。為深化產科專科護理的發展,本院產科根據《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廣東省臨床護理文書書寫規范》、《婦產科護理指南》,設計出產科新生兒護理記錄單,提高護士的整體護理思維,加強對新生兒的觀察與護理,對于保障新生兒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1,2]。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本院產科自然分娩的60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0例,其中,產婦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9.2±0.8)歲;文化程度:36例小學,65例初中,93例高中,106例大專及以上。兩組產婦均無高危因素。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新生兒異常情況記錄于產科護理記錄單中,觀察組應用產科新生兒護理記錄單,具體如下。

1.2.1產科新生兒護理記錄單樣式

產科新生兒護理記錄單制成表格式,記錄項目包括母親姓名、新生兒出生日期、病區、床號、住院號、日期、時間、體溫、心率、呼吸、體質量、皮測膽紅素值、反應、面色、哭聲、吸吮力、臍部、臀部情況、大小便次數、喂哺方式與次數、健康教育、特殊情況記錄等。

1.2.2記錄要求

記錄書寫頻率為新生兒出生24h內,按照常規生命體征監測頻次進行觀察記錄,24h后如無特殊情況,每班觀察記錄1次,有特殊隨時記錄。除表格中的觀察項目外,嚴格根據新生兒的病情和醫囑對其他指標進行監測,如產瘤、血糖等,在表格空白欄填寫項目并文字描述情況。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知識及技能、新生兒各項生理指標以及并發癥等指標。其中,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知識及技能的掌握程度,應用技能及筆試法評估,優:產婦出院前,能熟練掌握母乳喂養、新生兒護理等知識及技能,筆試成績≥90分;良:能掌握大部分知識及技能,偶爾需要護士協助,筆試成績80~89分;中:能基本掌握知識及技能,有時需要護士協助,筆試成績60~79分;差:能掌握少部分知識及技能,經常需要護士協助,筆試成績≤60分[3,4]。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知識及技能比較

觀察組護理知識掌握熟練度88.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7.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新生兒的各項生理指標比較

觀察組:心率為(138.50±4.92)次/min,呼吸頻率為(39.5±4.9)次/min,氧飽和度為(98.6±1.2)%;對照組:心率為(149.8±7.9)次/min,呼吸頻率為(46.6±5.1)次/min,氧飽和度為(95.2±2.5)%;觀察組新生兒的心率、呼吸頻率以及氧飽和度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以往產科實施母嬰護理,護士對新生兒進行監測的內容及頻次欠缺細化,工作思維得不到整體培養。本院自2014年4月以來應用產科新生兒護理記錄單,取得良好效果,其主要具備以下優勢。

3.1深化專科發展,培養護士的整體護理思維

護士每天按照產科新生兒護理記錄單對新生兒病情進行規范的監測和記錄,能有效提高護士對新生兒的觀察及護理能力,規范護士對產婦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同時有效地加強護患溝通,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5],有利于產科??频陌l展。

3.2提高護理記錄書寫的完整性及準確度

使用產科新生兒護理記錄單后,可對產科新生兒觀察、護理模式進行嚴格規范,進而大大降低記錄單書寫錯誤發生率,提高準確度[6]。

3.3提高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

通過應用產科新生兒護理記錄單,使護士充分掌握新生兒觀察及護理知識,為產婦及新生兒提供更加專業的護理服務,保障新生兒出生質量,改善心率、呼吸頻率、氧飽和度等指標。同時提高產婦對新生兒疾病早期癥狀的識別能力,及早發現病情變化,及時處理,保證新生兒的安全。另外,通過對產婦加強宣教,也使其掌握新生兒護理知識與技能,降低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率。本組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護理知識與技能掌握熟練度88.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7.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應用產科新生兒護理記錄單,促進產科??谱o理的發展,有效保障母嬰健康。

〔參考文獻〕

〔1〕蔣紅,沈君,孫超峰.母嬰同室中新生兒表格式護理記錄單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雜志,2010,27(20):1596

〔2〕楊蘭蘭,王玉霞.產婦及新生兒交接記錄單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4,13(11):1091-1094

〔3〕宣春梅.優質護理在母嬰同室護理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1(14):251

〔4〕張芳.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母嬰同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12):7429-7430

〔5〕杜海燕,吳濤,安桓奇,等.全自動配血系統在新生兒交叉配血中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0,23(7):504-505

第8篇:新生兒護理及喂養范文

【關鍵詞】健康教育 產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202-02

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的學科。我們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教育過程,促使孕產婦及家屬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進行系統而有計劃的健康教育和指導,使患者樂于接受治療和護理,并積極配合,以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減少并發癥,提高了其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了病人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性,切實地提高了臨床療效。現在我們科室多年來實施健康教育的方式及體會介紹如下:

1 實施方法

1.1 產前健康教育

孕婦入院后,向孕婦自我介紹,然后介紹病區的環境、制度,病區護士長,主管醫生和科室主任。讓她們感覺到醫護人員對自己的關心,從而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系。

護士以口頭健康教育為主,書面的相關資料為輔,每天對孕婦進行教育。主要內容包括:臨產的分娩知識,胎兒自我監護方法,營養衛生知識,母乳喂養知識,并針對病情實施個體化教育。如妊高征的病人需要安靜休息,避免聲光等一切不良刺激,飲食以低鹽、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為主,講解左側臥位,間歇吸氧,自數胎動的意義和方法。

1.2 分娩過程的教育

產婦進入代產室后,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不免會產生憂慮,孤獨與擔心,因此,我們盡量做到一對一的全程陪護、關心、體貼她們,告訴她們分娩知識,使她們知道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消除恐懼心理。同時鼓勵產婦的丈夫陪伴分娩,他知道產婦的愛好,可以在產婦疼痛不安時給予和安慰,給予感情上的支持。以緩解其緊張恐懼的心理,減少了產婦的孤獨感。助產士應該嚴密觀察產程,進行系統監護,并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滿足其需要。同時講解母乳喂養相關的知識?;蛘呃秒娨暥嗝襟w播放有關的知識,最大限度調動產婦的主觀能動性,指導產婦在分娩時正確應用腹壓,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順利渡過這另人難忘的關鍵時刻。

1.3 產后護理與指導

產婦送回母嬰同室,護士立即對其進行身心評估,簡單的講解母乳喂養和產后保健指導。內容包括:①產后食物應富有高熱量,高蛋白質,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湯,以利于乳汁分泌。剖宮產后的產婦禁食6~8小時后進食湯類再逐步過渡到半流飲食,普食。②注意產褥期衛生,產后6小時內應及時盡早自解小便,交待病人注意會傷口情況及陰道流血情況,保持外陰清潔,勤換紙。鼓勵產婦下床活動,促進惡露排出。③做好產后的心理護理,以防發生產后抑郁。

1.4 母乳喂養指導

①向產婦及家屬宣教母乳喂養技巧,喂奶姿勢,擠奶手法,新生兒的日常護理,新生兒沐浴,新生兒臍部護理等。護士手把手的把這些知識教會產婦及家屬。②每天播放產后保健及新生兒護理的相關知識,讓所有“新媽媽”們及家屬盡快掌握其相關知識。出院前再向她們進行示范性教育,對于新生兒護理的操作技術,如新生兒沐浴,新生兒臍部護理,新生兒撫觸,新生兒黃疸觀察情況等。當面示教,讓她們掌握其知識,強調注意事項,防止出現常見的操作錯誤。

1.5 出院指導

①提供24小時的熱線電話,按需哺乳,堅持純母乳喂養6個月。告訴“新媽媽”們出院后的第一個月,有我們的專業人員去家里訪試,以及時了解新生兒護理存在的問題,給予正確的指導。②出院后如何保持足夠的乳汁分泌,如何辦理嬰兒出生證明。注意休養,飲食與營養,活動與休息做好避孕。③告訴產婦及家屬及時辦理嬰兒預防接種手續。

2 體會

2.1 護士的自身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我們不斷加強??评碚撝R學習,并每月進行護理業務查房,因為,只有不段的學習相關知識,才能更好的為不同層次的產婦進行溝通,幫助她們科學坐月子,科學母乳喂養等正確的生活方式。

2.2 密切了護患關系

病人對護士服務態度非常滿意,當病人遇到困難時也想到找護士為其排憂解難,從而也重新樹立了并且提高了護士的社會地位。產婦及家屬對護士的服務態度及服務質量的滿意率由原來的90%提高到了100%。 2.3 從開展健康教育以來,護士的責任心以及學習的自覺性大大的提高,同時觀察問題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2.4 降低產婦的住院費用

母嬰同室純母乳喂養率達到了100%,降低了新生兒黃疸的發生。產婦及家屬都能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與護理,增進產婦及嬰兒的健康。

參考文獻

第9篇:新生兒護理及喂養范文

【關鍵詞】 愛嬰區;新生兒護理;安全

安全護理是病人在接受護理的全過程中,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安全護理是反映護理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是保護患者得到良好護理和優質服務的基礎,對維護醫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會治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院從2009 年9 月至2010 年9 月分娩總數960 人次,與以前同期分娩人數相比較,產婦及家屬對愛嬰區新生兒護理滿意率從原來的85%上升到98.5%,新生兒護理差錯事故及新生兒護理投訴為零。

1 影響安全護理因素

1.1 人力資源不足,超負荷工作狀態

為滿足社會對醫護服務的需求,而加大了護士的工作量,造成護理人員、設備、空間相對不足。護士身心疲憊,是構成護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

1.2 護理人員缺乏敬業精神

新護士、新設備的進入有一個培訓、適應、磨合的過程。從統計分析來看,低年資護士容易發生不安全隱范,發生護理差錯。

1.3 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執行的不完善

很多差錯事故發生的根源,是沒有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差錯事故的發生。

1.4 管理層的因素

安全護理管理是護理質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會導致不安全護理的后果。

2 安全護理的措施

2.1 對新生兒密切觀察

初為人父母者常沉浸于小生命誕生所帶來的喜悅而忽略了許多必須關注的問題,又因育兒知識的缺乏而顯得手足無措。這就要求產科護士有敏銳的觀察力,及時發現問題防止事故發生。 由于胎兒糖原儲備不多,新生兒容易出現低血糖癥狀,護士應在12 h內多次指導并幫助產婦及時喂哺新生兒,尤其在寒冷季節,夜間,產婦熟睡等情況下,更應加強巡視,防止新生兒低血糖癥狀發生。因新生兒食管的彈力組織和肌肉組織發育不完全,新生兒常有溢乳。溢乳、喂哺過多、喂哺后即平臥,易致新生兒窒息。護士要勤于觀察,發現異常及時翻身拍背,必要時用吸管吸出嘔吐物,防止新生兒窒息的發生。

2.2 加強新生兒護理

在護理新生兒時他們常會哭鬧,驚慌及擁抱反射等,需護士動作輕柔敏捷,注意保暖,降低新生兒的恐懼,增加其安全感,使新生兒舒適。新生兒必須母乳喂養,護士應指導正確的喂哺姿勢,督促喂哺。臍部應每日數次用95%的乙醇擦其根部以助其干燥。大小便排泄后,以溫水清洗拭干,更換一次性尿布。預防接種時應向家長解釋清楚,以免不必要的驚慌和恐懼。新生兒沐浴時,觀察任何異常和產時損傷,及早發現與治療。沐浴水溫用溫度計測量為38~40 ℃左右,室溫為26~28 ℃,以防燙傷或著涼。愛嬰區新生兒常規進行撫觸,嬰兒撫觸被認為是對嬰兒健康最有益,最自然的一種醫療技術,護士給予新生兒簡單,系統的撫觸能加強新生兒的免疫和應激能力,減少哭鬧,改善睡眠,加快排泄,增加進食。采用標準的嬰兒撫觸操作,在室溫28~30 ℃下,新生兒沐浴后在嬰兒浴室中進行,并邀請新生兒父母及家屬在旁觀看。我院派醫務人員進行新生兒游泳專項培訓后,開展了新生兒游泳訓練。在經培訓后的專職人員一對一全程監控護理下,選擇新生兒安靜覺醒精神狀態時進行游泳,以健壯新生兒體格,開發智力。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久久青青草原下载| 免费毛片在线视频|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538免费视频| 亚洲黄色免费看|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国产一级在线视频| 日本处888xxxx| 调教扩张尿孔折磨失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 国产女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最好看最新日本中文字幕|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99|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3d| 欧美成人18性| 久久se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日韩一级片免费| 野花香高清在线观看视频播放免费 | jizz大全欧美|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午夜毛片不卡免费观看视频| 宅男66lu国产乱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被躁| 日本a∨在线播放高清|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初尝人妻少妇中文字幕|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影视| 色五五月五月开|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公视频 |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国产精华液| 国产丝袜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