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城市噪聲治理范文

城市噪聲治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城市噪聲治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城市噪聲治理

第1篇:城市噪聲治理范文

關鍵詞:交通噪聲;交通流;預測模型;影響因子

中圖分類號:X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7-0004-01

1 引言

交通產生的噪音,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十分惡略的影響。噪音污染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對交通產生的污染進行分析。交通的不斷發展,我們需要做好對細節的分析和掌控,如果不能夠加大對細節的掌控,很難減小噪音的影響。

2 交通噪聲的影響因子

(1)車流量與交通噪聲。城市內部的交通體系近幾年越來越發達,我們在對噪音產生原因進行分析的時候,主要是對車流量進行分析。(2)車速與交通噪聲。車速也會產生噪音,車在行駛的過程中,輪胎也會和地面產生摩擦。這個摩擦的聲音也會成為噪音的一部分。經過我們詳細的研究和分析,我們發現輪胎與地面發生聲音,但是這種聲音在開展實際工作的時候,也不能夠加大對細節的分析和掌控。(3)車型與交通噪聲。交通噪聲的影響因素較多,他不僅和車流量與車速有關系,還和車型有關系。車型的大小決定噪音的形式。

3 城市噪聲的危害性

(1)噪聲污染的特性。噪聲的污染也是近幾年增多的,在城市內部產生的原因和因素較多,我們需要做好細節的分析。經過我們的分析,我們知道城市內部的噪音將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在對噪聲進行研究的時候,需要我們做好對細節的掌控,減小影響。由于噪聲污染的傳播形式較為復雜,我們在進行分析的時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加大對噪聲源進行分析。為了保證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針對產生噪音的原因,結合我們的技術對噪聲進行治理。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依然受到時代的限制,并不能夠有效的解決噪音污染的問題。

(2)噪聲對人心理的影響。人們在生產生活的時候,需要一個平穩的環境,噪音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心理因素決定人們生產生活的質量,也就說只有舒適平緩的心理,人們生活的質量才會得到提升。如果人們的心理受到極大的影響,就會很保持好的心態開展工作。如果心理的平緩得不到保證的話,人們的生產生活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噪音會對心理產生巨大的刺激,很難保證人們的身心健康。

(3)噪聲對人們生理的影響。噪聲不僅僅會對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更會對生理造成極大的傷害,也就是說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首當其沖的就是聽力,如果人長期生活在郵噪聲污染的,會導致聽力下降。噪聲也會誘發人體的其他疾病,在城市中,噪聲也是很難得到控制的,所以減小噪音對人們的影響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4 交通噪防治策略

(1)交通噪聲治理原理。為了迎合市場的變化,我們在對噪音進行控制和管理的時候,需要做好對細節的分析和控制,經過專業的人員進行研究的時候,主要低對噪聲的源頭進行治理,對傳播的過程中進行規范還有就是對噪音的受音體進行保護。我們在對源頭進行控制和管理的時候,需要對交通工具以及路面進行管理。我們需要做好路面的控制工作,對路面的材料進行管理,盡可能使用新型的材料;我們在對傳播過程中進行管理的時候,需要做好中間隔離帶的設置,我們經常采用的就是種植一些樹木。那么在對受音體進行管理的時候,需要在建筑物的外面設置一些隔音的裝置。

(2)政府方面的工作。政府部門在進行管理的時候,需要我們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政府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做好對噪音控制細節的掌控。由于噪音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政府需要加大對噪音治理的對策進行分析,按照噪音治理的措施進行管理和宣傳。政府還可以加大研究力度,研發出一些新的措施,提高我們治理噪音的質量。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噪音治理思想進行培育,確保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正常的治理噪音。政府需要加對對法律法規的編制,對于噪音的治理工作,需要法律法規進行規范。交通產生的噪音十分的復雜,政府需要做好對細節的掌控,既要保證市政交通的順暢也能夠提高治理噪音的質量。

5 結語

綜上所述,交通的發展較為復雜,為了方便我們開展管理的工作,噪音的治理工作十分的復雜,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加大對細節的處理。在治理的時候,我們需要加大對噪音的分析,在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在治理噪音的時候,我們可以加大對西方先進的治理措施進行研究和分析。如果我們將噪音治理的當,將會提升城市內部居住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譚俊杰.城市鄰避性公共設施的經濟效應與規劃對策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5.

[2]朱明皓.城市交通擁堵的社會經濟影響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3.

第2篇:城市噪聲治理范文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環境噪聲污染的防治,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工作應當遵循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預防為主、源頭控制的原則。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環境保護規劃,推行清潔生產,淘汰污染嚴重的工藝、設備和產品,鼓勵、支持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對交通和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機動船舶和其他水上設施環境噪聲污染的防治,由海事機構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實施監督管理。

第二章一般規定

第六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國家聲環境質量標準,科學劃分和調整本行政區域內各類聲環境質量標準以及適用區域,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并向社會公布。

第七條城市人民政府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編制城市規劃時,應當充分考慮聲環境質量的要求,合理規劃交通干線走向和各類功能區域。

第八條可能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建設項目,其建設單位應當根據國家關于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的規定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寫環境影響登記表(以下稱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并報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應當包括該建設項目所在地有關單位和居民的意見。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接到申報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后,應當按照建設項目所在地聲環境質量標準和有關規定及時批復。

第九條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并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需要拆除或者閑置的,應當提前十五日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的十日內批復;因拆除或者閑置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設施加重污染的,不得批準。

第十條排放偶發性強烈噪聲的,必須事先向當地公安部門申報排放的原因、時間、地點、影響范圍、可能造成的危害、聲源基本情況和防治措施。

公安部門應當在接到申報后十日內批復。批準排放的,應當向社會公告,并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不批準排放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第十一條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建立環境噪聲監測網絡,定期環境噪聲監測公告。

環境監測機構應當加強對各類聲環境質量標準適用區域環境噪聲的監測,并定期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送監測數據。

第十二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設置環境噪聲污染舉報電話、電子郵箱,并向社會公布。

第十三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進行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現場檢查時,應當出示有效執法證件,并為被檢查者保守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

被檢查者應當接受檢查,并如實反映情況。

第十四條對造成環境噪聲污染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檢舉和控告。接到檢舉、控告的部門應當在三日內處理或者移交處理;污染程度嚴重的,應當立即處理或者立即移交處理。

第三章工業噪聲污染防治

第十五條在下列區域內不得建設、使用產生噪聲污染的工業設施:

(一)住宅區和其他人口密集居住區;

(二)醫院、療養院、學校、圖書館、幼兒園、老年公寓、機關、科研單位所在的區域;

(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四)城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重點保護區域。

第十六條因使用工業固定設備、流動設備造成環境噪聲污染的,應當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造成污染的設備種類、數量、安裝位置圖、運行時間、噪聲值、防治措施和相關技術資料。

前款申報事項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提前十五日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屬于突發性的重大改變致使環境噪聲污染加重的,應當在改變后三日內重新申報。

第十七條從事工業生產以及在城市建成區內從事金屬、非金屬、食品等加工項目的,應當符合廠界環境噪聲標準。

第十八條在居民住宅區和其他人口密集居住區內,不得從事下列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工業生產活動:

(一)機械切割鋼材、鋁合金等金屬材料;

(二)機械加工石材、木材等非金屬材料;

(三)其他嚴重干擾居民正常休息的工業生產活動。

第十九條工業產品產生噪聲的,生產者應當在產品說明書中如實載明排放噪聲的強度。超過噪聲限值的,不得生產、銷售和進口。

第四章建筑施工噪聲污染防治

第二十條進行建筑施工作業可能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施工單位應當在開工十五日前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該工程的項目名稱、施工場所、期限、噪聲值以及所采取的防治措施。

第二十一條進行建筑施工作業的,應當采取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并不得超過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超過噪聲限值并嚴重污染環境的,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限制其作業時間或者責令其停工治理。工程搶修、搶險除外。

第二十二條在城市建成區內進行建筑施工作業的,除受特殊地質條件限制外,不得使用蒸汽樁機、錘擊樁機等噪聲嚴重超標的設備。確需使用的,不得在夜間和午間作業。

第二十三條在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內,禁止產生噪聲污染的夜間建筑施工作業;但因特殊需要必須在夜間連續施工作業的,應當有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證明,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進行前款規定的夜間施工作業的,應當提前三日公告噪聲污染影響范圍內的居民。

第二十四條在中、高考等特殊期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對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建筑施工作業時間作出限制性規定,并提前七日向社會公告。

第五章交通噪聲污染防治

第二十五條新建、擴建、改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高架和輕軌道路穿越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的,建設單位應當采取設置聲屏障等措施,有效控制交通噪聲污染。

第二十六條在已建成或者將要建成的鐵路和城市交通干線兩側建設噪聲敏感建筑物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確定間隔距離,并采取設置聲屏障、安裝隔聲門窗等減輕、避免交通噪聲影響的措施。

第二十七條機動車輛超過噪聲限值的,不得在城市市區內行駛,公安部門不得為其辦理登記或者通過年度檢驗。

第二十八條公安部門應當根據噪聲污染程度和城市聲環境質量的要求,劃定機動車輛禁鳴區域、路段以及大型貨車、拖拉機、摩托車禁行路段、時間,并設置明顯標志。

第二十九條機動車輛駕駛人員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在禁鳴區域、路段鳴喇叭;

(二)在非禁鳴區域、路段長鳴喇叭;

(三)在城市公共場所調試喇叭。

第三十條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等特種車輛安裝警報器的,必須符合國務院公安部門的規定,除執行緊急任務外,禁止使用警報器。

第三十一條鐵路機車駛經城市市區以及機動船舶航經城市市區的港口和航道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使用聲響裝置。

第六章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

第三十二條在居民住宅區從事商業貿易、餐飲娛樂、體育以及組織旅游、培訓等活動使周圍居民受到環境噪聲影響的,應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超過噪聲排放標準的,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在一個月內進行治理;經治理仍不符合噪聲排放標準的,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關閉或者搬遷。

第三十三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城市建成區內實施下列行為:

(一)在夜間和午間高聲喊叫;

(二)使用高音喇叭或者通過其它高噪聲的方式招攬顧客;

(三)未經公安部門批準使用車載高音喇叭巡回播放;

(四)在午間和夜間從事產生噪聲污染的裝飾裝修、貨物裝卸、生產加工等活動;

(五)飼養動物產生噪聲干擾他人正常休息、生活。

第三十四條在經營活動中安裝使用空調器、冷卻塔、抽風機、鼓風機、發電機、水泵等產生噪聲污染設備的,其邊界噪聲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限值。

第三十五條使用伴唱機、樂器、健身器材等進行家庭娛樂活動、身體鍛煉或者其他活動的,應當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不得對周圍環境造成噪聲污染。

安裝家用空調器室外機的,應當符合房間空氣調節器安裝規范。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工業生產、建筑施工作業以及其他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噪聲或者其邊界噪聲超過國家規定標準造成環境噪聲污染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限期治理,并可處以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限期治理期間嚴重超標的,應當責令其停業治理。限期治理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個月。經限期治理仍不符合場界環境噪聲標準的,應當由當地人民政府責令其關閉或者搬遷。

第三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的作業時限或者停工治理決定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違反作業時限,拒不改正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封存產生噪聲污染的器材或者設備。

前款規定的封存的期限,不得超過三日。

第三十八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部門按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

(一)未經批準排放偶發性強烈噪聲的,給予警告;造成嚴重污染后果的,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二)使用高音喇叭或者通過其他高噪聲的方式招攬顧客,

或者擅自使用車載高音喇叭巡回播放,造成環境噪聲污染的,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三)進行家庭娛樂、身體鍛煉以及飼養動物產生噪聲干擾他人正常休息生活,或者在午間和夜間從事產生噪聲污染的裝飾裝修、貨物裝卸、生產加工等活動,或者在夜間和午間高聲喊叫,嚴重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的,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改正;經批評教育仍不改正的,處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其他應當給予處罰的行為,國家法律、法規和《山東省環境保護條例》有規定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依照其規定予以處罰。

第四十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接到檢舉、控告后不按規定處理或者移交處理的;

(二)對申報的事項不按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批的;

(三)不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對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建設項目、建筑施工作業、生產經營活動以及有關設施、設備實施監督管理的;

(四)泄露被檢查者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的;

(五)為超過噪聲限值的機動車輛辦理登記或者通過年度檢驗的;

(六)利用職權索取、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七)未履行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職責的。

第四十一條受環境噪聲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加害人應當賠償損失。

發生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糾紛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

因違反本條例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不免除其消除污染、排除危害和賠償損失的責任。

第八章

第四十二條本條例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偶發性強烈噪聲,是指偶然排放的、峰值高于所在區域聲環境質量標準既定數值的強烈噪聲。超過上述標準的既定數值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具體情況自行確定;

(二)午間,是指北京時間十二時至十四時之間的期間;

(三)夜間,是指北京時間二十二時至次日六時之間的期間;

(四)建筑施工,包括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拆遷工程的施工。

第3篇:城市噪聲治理范文

關鍵詞:石油化工 , 生產裝置,建設工程 , 造價控制

Abstract: the oil chemical pla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st control work also corresponding there are many new problems, happened to many engineering investment situation out of control. So, should take to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system to reform, set up scientific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system, strictly control the change of scene, and promoting the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bidding work, and a series of methods, in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different stage play different roles; To ensure that the item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ost control, grasps the estimation, the preliminary design budgetary estimate, bidding, such as the final accounts of the completed project cost control of, is to do a good job in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of the key.

Keywords: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production equip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U7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造價管理的控制原則

1.1全過程造價控制是以設計階段為重點的。石油化工生產建設工程造價控制始終貫穿于項目建設全過程,施工前控制造價的關鍵在于投資決策和設計階段,而當項目作出投資決策后,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就在于設計。

1.2工程造價控制是動態的、主動的。石油化工生產建設工程造價控制,不但應反映設計、發包以及施工,被動地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更應能動地影響投資決策,影響設計、發包和施工,主動地控制工程造價。

1.3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是控制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建設工程造價的有效手段。要有效控制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建設工程造價,應從組織、技術、經濟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從組織上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確項目組織結構,明確造價控制者極其任務,明確管理職能分工;從 技術上采取措施,包括總體設計多方案選擇,嚴格審查和監督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深入技術領域研究節約投資的可能;從經濟上采取措施,包括動態地比較造價的目標值和實際值,嚴格審核各項費用支出,采取對節約投資的 獎勵措施等。

2石油工程造價分析體系建立

石油工程造價分析體系是由不同部分和各種方法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從造價管理過程上分為實際結算與投資計劃對比分析、工程造價定額結算分析以及結算收入與實際成本的對比分析,具體從專業上又可分為石油專業工程造價分析和石油地面工程造價分析。每一部分雖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具體的分析重點和分析指標的選擇也不盡相同,但采用的統計方法基本類似,整個完整的體系可以分成三個等級,一級分析是綜合分析,是從總體上對石油工程造價進行分析。二級分析為分類分析,主要包括石油專業工程分析和石油地面工程分析。三級分析是在二級分析的基礎上,具體結合石油專業工程和石油地面工程,有針對性地運用總量分析、指標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展開進一步的深入分析。

2.1石油工程造價綜合分析。石油工程造價綜合分析是從總體上對石油工程造價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石油工程造價總量分析,主要內容有:實際結算與計劃投資對比分析、石油工程造價趨勢分析、實際結算與實際成本對比分析、施工隊伍能力和勞動效率分析等。二是綜合指標分析,主要內容有:新建百萬噸產能投資分析、新增億噸探明儲量投資分析、老油田投資效益指標分析等。

2.2石油工程造價分類分析。包含兩個部分:石油專業工程定額結算分析和石油地面工程預結算分析。石油專業工程定額結算分析是對石油專業工程實際結算情況、重要指標、造價構成要素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做出正確評價,反映石油專業工程造價的內在規律。主要內容有石油專業定額結算總量分析、石油專業定額結算因素分析、石油專業工程定額分析。石油地面工程預結算分析是指對石油地面工程造價的概算、預算及結算進行對比,并對造價構成要素、影響因素、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科學、準確、全面反映工程造價的內在規律。主要內容有:石油地面定額結算總量分析、石油地面定額結算指標分析、石油地面重點單項工程造價分析。

2.3石油工程造價具體分析。石油工程定額結算分析和石油地面工程預結算分析中具體采用方法,比如工作量分析、因素分析和指標分析方法等。

3按項目階段進行全過程造價控制管理

按經濟規律,根據市場,利用科學管理方法和手段,合理確定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建設工程造價和有 效地控制造價是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建設工程造價的管理目標。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建設工程造價合理控制就是在建設程序的各個階段合理確定投資估算、概算造價、承包合同價、結算價、竣工結算價。

3.1項目投資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要素

項目投資決策是指對擬建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對不同建設方案進行比較、選擇以及對擬建項目的技術經濟問題作出判斷和決定的過程。它的實質是選擇最佳的投 資方案。在項目投資決策階段,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建設工程造價習慣上稱為投資估算。一是要選擇合理的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建設工程造價計價方法二是決策階段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建設工程造價的控制過程,即石油化工生產裝置建設工程造價控制的目標是動態的,它以滿足獲得最大效益為目標。

第4篇:城市噪聲治理范文

(湖南長沙市芙蓉區教科中心,湖南長沙410000)

【摘要】音樂課程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于“開發創造性發展潛能,提升創造力”。本文主要來闡述如何實現這一方面的價值。

【關鍵詞】創造;前能;提高;教學

創造能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國際間的核心競爭能力。音樂的存在離不開人的創造能力,音樂的活動飽含著創造的火花,音樂發生的整個過程就是一個完整的創造過程:作曲(一度創作)、表演(二度創作)和欣賞(三度創作)。作曲需要想象,需要作曲者在意識中對經驗中的感性元素進行結構重組,從而產生新的感性樣式。這個想象活動的創造性,體現在對材料的重組過程和對新結構樣式的創造過程,對創作者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表演是賦予音樂作品以生命的創造性行為。表演者的自我意識和對作品的獨到理解能使原作得到豐富和補充。不同的表演者在演繹同一作品時,會有不同的創造性處理;同一表演者在表演同一作品時也不可能每次完全一樣,常會有很多即興的創造。可以說,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創造過程。至于欣賞, “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音樂欣賞的過程,就是欣賞者把聽覺客體對象變為主體感受的一部分的過程。擁有不同個性、閱歷和修養的欣賞者,會自然地把各自的體驗和感受帶到對同一作品的欣賞中,這個作品也就自然地被賦予了不同的內涵和意義。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即使是同一欣賞者面對同一作品,不同的心境下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音樂欣賞的過程,充滿了自由豐富的想象力和積極的創造性。音樂活動本身的創造特征,使得音樂教育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方面獨具優勢。因此,音樂課程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于“開發創造性發展潛能,提升創造力”。要實現這一價值,就要注意:

要夯實學生基礎,讓學生掌握進行音樂創造所需的足夠的基本素材、技巧和方法。人的音樂能力(含創造力)客觀上有大部分來自遺傳,但是能夠在后天的培養中得到發展和提升。音樂課程價值特別強調了“開發”和“提升”兩個詞。音樂的創作和表演能力需要技能技法的學習訓練,音樂的欣賞能力也需要長期的熏陶和培養。如果把“創造”比作讓學生自己獨立修建房子,那么,學生需要得到建房子的磚頭砂漿等建筑材料,還需要掌握相關的技術方法、具備相應的審美眼光和眼界。有了這些才能修建出有一定質量,有自己獨特品味的房子。實現“提升創造力”這個目的,僅靠滿足于學生的原始天賦和鼓動學生的盲目熱情是不夠的,必須要通過腳踏實地的教學,提供給學生足夠的創造素材、技巧和方法,才可能達成。我們不能想象不具備即興短旋律創編能力,也不會識讀簡單曲譜的學生,能完成短旋律的書面創作練習;也不能想象沒有基本聲樂技巧的學生能對歌曲進行深情并茂的富于個性的演唱;更不能想象,大多數學生僅憑本能的樸素的聲音感受力,能從大型交響樂這類復雜的音樂形式中獲得足夠豐富和富于創造性的審美體驗。在這里,我們還需要特別強調“模仿”對于“音樂創造”的重要意義:模仿是音樂學習的重要方式,模仿為學生提供了音樂創造所需的素材、技巧和方法,模仿是音樂創造的基礎和必經途徑。 “提升創造力”需要依靠踏實的教學和科學的方法步驟來實現,不能拔苗助長,急功近利。

第5篇:城市噪聲治理范文

(浙江師范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 浙江 金華 321004)

摘要:農民市民化不僅包括農民自身內在素質的市民化,還包括與農民內在素質協同發展的外在條件市民化,而農民內在素質的市民化是農民市民化過程的核心和關鍵。通過深入分析農民市民化過程中農民內在素質和外在條件市民化的具體內容,探究當下我國農民市民化過程中農民內在素質的市民化現狀,基于職業教育功能的現代轉型,探討職業教育在促使農民市民化內生動力塑造過程中的功能。

關鍵詞 :職業教育;農民市民化;內生動力;功能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7-0018-05

問題的提出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機制,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在我國實現全面社會轉型時期顯得越發關鍵。在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機制的過程中,積極推進城鄉之間勞動力等要素的自由流動、不斷健全城鎮化發展體制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途徑。當前,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逐步促使農業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并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化為城鎮居民,形成了農民市民化這一歷史現象。農民市民化不僅是有效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而且是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核心。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農民市民化的意義顯得更加重要。

在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改革的歷史背景下,職業教育的發展也同樣面臨著向現代轉型的問題,從而獲取新的發展機遇和動力。在職業教育現代轉型過程中,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實現自我的升級:第一,通過改善、拓展職業教育功能等內在結構,發揮新的時代價值,從而提升職業教育現實地位,成為促進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第二,通過提升職業教育對象的全民性、教育內容的豐富性、教育手段的先進性等,促使職業教育成為現代化的教育形式;第三,通過完善職業教育各階段的辦學形式,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使得職業教育成為終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個體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農民市民化內生動力的塑造,為職業教育發揮時代功能、實現現代轉型提供了發展契機。

農民市民化的內容分析

(一)農民市民化的內涵

農民市民化作為本文的核心概念,對其界定是進行相關問題研究的基本前提。對于農民市民化的概念,不同的學者發表了不同的見解。姜作培認為,所謂農民市民化是指伴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原來從事農業生產的廣大農民轉換生活環境、從事非農產業實現其身份、觀念、生活方式等逐步向現代市民轉化的經濟社會過程。王廣金認為,農民城市化的本質是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是自給自足占很大成分的小農經濟向以交換為主要目的的商品經濟或以利潤最大化為追求的市場經濟轉變。

不同學者對于農民市民化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我們更全面、更深層次地把握農民市民化的內涵。結合各學者的觀點,我們將農民市民化定義為:在我國社會全面轉型的歷史背景下,借助城市化、城鎮化等逐步使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由鄉村走向城市,實現生活空間、生存方式、思想觀念等逐步符合現代市民的資質,從而實現農民——準市民——市民的社會發展過程。具體表現為在農民市民化過程中,內在素質的養成和外在條件構建的協同發展過程。

(二)農民市民化系統內容的分析

農民市民化作為一個有機系統(見圖1),對于其具體內容的分析需要從兩個維度去把握。從縱向維度來看,農民市民化不僅是伴隨著我國社會歷史發展而呈現出相應的發展階段的歷史過程,而且對于農民市民化自身來說,農民市民化是一個由農民——準市民——市民全方位轉變的持續發展過程。從橫向維度來看,農民市民化既包括農民自身內在素質的市民化,還包含相關配套機制等外部條件的市民化。

農民市民化縱向的發展階段是由橫向維度各部分的發展水平所決定的,因此在農民市民化的整體發展進程中橫向維度的內容更具重要性。作為農民市民化橫向維度的核心和關鍵部分,農民市民化過程中農民內在素質的市民化共包含以下幾個部分的內容:第一,市民意識的養成。其中,市民意識由公民的政治權利意識(選舉權、被選舉權等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非政治權利意識(依法平等享有社會保障、平等就業等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遵守新的社會規范和約束等公民義務意識)三個部分組成。第二,非農產業就業技能的獲得。具體是指由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具體能力轉換為勝任非農產業活動并取得良好職業發展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轉崗、自主創業與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第三,獲取市民資質所需要的科學文化水平,具體包括受教育程度、持續學習能力、科學知識儲備程度以及運用科學技術等。第四,現代思想觀念的形成。具體是指形成具有現代性、開放性和多元性特征的市場經濟意識,以此來代替傳統的、保守的、封閉的小農經濟意識,并不斷增強市場競爭意識。第五,都市生活方式的養成。具體是指與新的生活環境、人際交往環境相適應的且能共享現代城市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方式,如人際交往方式、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逐步由農村生活方式向現代都市生活方式轉變。

農民市民化橫向維度的另一個組成部分——農民市民化的外在條件共包含三方面的內容:第一,農民市民化的載體。在發達國家農民市民化的發展歷程中,城市化始終作為主要載體和舞臺推動著農民市民化的發展,但在我國存在農民市民化與城市化進程不同步的現象,使得城市化在農民市民化發展進程中未能發揮應有的歷史作用。與此同時,在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實踐中,由于我國城鎮化水平較低、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現實狀況,使得城鎮化同樣未能成為支撐農民市民化的主載體。在我國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以城市化為拉動力,以城鎮化為帶動力,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支撐力的局面。第二,農民市民化的制度保障體系。具體包括就業機制、社保制度、戶籍制度、醫療保障機制、農村土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第三,農民市民化的附屬條件。具體包含市民的認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等附屬條件,來輔助農民市民化的順利實現。

農民市民化過程中內在素質的市民化現狀

農民群體整體綜合素質決定了農民市民化的成功率,也是農民順利獲取市民資格、養成良好適應能力的重要條件。在新的歷史背景下,農民市民化的發展進程能否又好又快地前進,關鍵取決于農民市民化過程中農民內在素質的市民化水平。然而,縱觀我國農民市民化的歷史進程和現實情況,便可發現農民市民化過程中農民內在素質的市民化卻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甚至在某些程度上造成了“偽市民化”的狀況,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代市民意識的欠缺與傳統農民意識的固守

現代市民意識的養成是衡量現代公民素質的重要標準,而公民意識的具體內涵包括政治權利意識、非政治權利意識以及義務意識三個部分。在傳統的鄉村社會,由于缺乏有效的政治溝通,農村居民的政治權利意識和法制觀念淡薄。不僅在心理層面缺乏對于所在鄉村以及國家政治系統的認知、態度和政治信仰,而且在行為上對于政治活動的參與程度與積極性更是較低,使得長期以來大部分農民處于政治邊緣化的境地,并伴隨著農民市民化過程由農村復制到城市。我國農民市民化過程中農民自身非政治權利意識不足,導致了農民工暴力討薪、農民工子女就學難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這也表現出對于自身合法權益訴求的維護缺乏應有的保護意識。新生活環境的更替,使得原本生活在自由、閑散鄉村環境中的農民在城市中不得不接受新的社會規范和約束,對此難免有些適應不良,故而導致了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城市環境等義務意識的淡化,由此降低了市民群體對于農民市民化的認同度。

(二)農民生活方式的都市化轉型困難

農民都市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形成良好適應能力的基礎。伴隨著生活環境的更換,農民的生活方式必須實現五個轉變:第一,由以往鄉村社會形成的成熟社交網絡的破裂向城市新社交網絡的構建轉變;第二,以依靠血緣、宗親為主的人際交往方式向以市場競爭環境中的業務往來為主的人際交往方式轉變;第三,由以往農村生活的閑散性、自由性逐步向以時間觀念性、快節奏為特征的城市生活轉變;第四,由鄉村社會中高社區認同感和鄉土情懷向城市生活中社區認同感淡化轉變;第五,農民職業的相對固定性向市民職業的易變性轉變。這要求農民在轉換生活環境的前提下,不僅從外在行為方式等方面進行變換,更重要的是需要農民在內心認知、情感等方面的轉變,這無疑增加了農民全面市民化的難度。

(三)農民思想觀念的現代化升級不足

農民固有的思想觀念與長期的生活環境是密切關聯的,鄉村社會中以傳統性、封閉性、保守性為特征的小農經濟意識,在農民由鄉村走向城市的過程中逐步受到現代市場經濟的沖擊。以開放性、多元性和競爭性為主要特征的現代市民觀念是農民市民化過程中思想觀念市民化的主要目標。但從當下市民化的農民群體的整體思想觀念來看,雖然對于現代化的思想觀念有所轉變,但對自身能力素質的突破、及時接納新事物和新思想等的敏感程度仍然不足,保守思想、封閉思想觀念仍然很明顯,使得我國農民市民化過程中產生了思想觀念的現代化升級不足的問題。

(四)農民群體的科學文化素質水平整體較低

農民科學文化素質是其綜合素質的關鍵部分。農民市民化過程中擁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不僅有利于農民形成良好的城市適應能力、獲取較多的就業機會,而且更有利于自身在城市生活中的持續發展和獲取市民的認可。學習型社會的逐步形成,更要求我國公民在一定科學文化水平的基礎上形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素質,這也是當今現代公民的基本素質之一。但是,2010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當下我國主要勞動力群體(20~54歲)中,農村居民的整體文化水平較城市居民相比呈現出偏低的狀況。鄉村擁有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口占該年齡段總人口的96.96%,擁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僅占該年齡段總人口的3.04%;而在我國城市,擁有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人口占該年齡段總人口的72.39%,相比農村來說下降了24.57%;擁有大學專科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占該年齡段總人口的27.61%,較農村來說高出了24.57%(見圖2)。這也反映出:在當下我國農民市民化過程中,農民群體整體科學文化水平較低的現狀。

(五)非農產業就業技能的需求與農民農業產業技能配備的結構性矛盾

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就業技能是農民立足城市、獲取生存能力的基礎。在我國當前發生的農民市民化過程中,大多是農民自發性的人口流動,而且缺乏相關政府部門對其市民化所進行的專門技能培訓,使得我國大部分農民依舊依靠農業產業活動中所使用的以體力勞動為主、注重工作過程經驗性為主要特征的勞動技能來獲取自己在城市生活中的一席之地。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二三產業的比重不斷提升,依靠體力勞動的勞動技能已經很難滿足現代市場經濟對于產業工人的技能需要。所以,如何提升自我技能配備,在社會轉型時期獲取新的發展機遇,成為關乎農民步入城市能否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

職業教育功能在農民市民化

內生動力塑造過程中的發揮

隨著我國進入全面改革的深化期,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方式不斷調整,促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向現代轉型。職業教育作為服務我國經濟發展、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基于教育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功能,通過變革自身內部結構、轉換發展理念、拓展自身功能來實現自身的現代轉型。而農民市民化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為職業教育在新的歷史時期實現自身現代轉型、發揮時代價值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一)促使農民公民意識的“市民化”

農民市民化過程中現代公民意識的培養,不僅有利于激發農民參與政治活動的積極性、培養農民自身的政治效能感、實現自身政治利益訴求,而且對于良好市民道德文明意識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義。在職業教育樹立公民堅定政治信仰等傳統政治功能的基礎上,不斷拓寬政治功能的外延,通過對進城農民進行良好的民主和法制觀念的引導以及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教育,幫助新市民形成良好的政治權力意識以及在新的生存環境中形成正確、合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公民維權意識;合理、恰當地設計職業教育的市民教育內容,督促進城農民養成有序參與政治活動和遵守社會規范的能力,從而不斷提升自我的公民義務意識。確保職業教育在社會和自身現代轉型過程中散發政治正能量。

(二)推動農民思想觀念的“現代化”

農民思想觀念的現代化是思想融入現代城市生活的重要條件。農民市民化過程中生活環境的轉變、就業環境的轉變等使得農民不得不首先從思想上樹立現代化的市民觀念,從而幫助自己在具體實踐上實現轉變。職業教育在農民現代化思想觀念的形成過程中,通過進行現代生活觀念、城市精神文明以及城市優秀傳統的教育,幫助農民逐步打開思維,由封閉、保守、落后的思想觀念逐步向多元、開放、競爭的思想觀念轉化。與此同時,幫助農民樹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競爭向上的意識,促使廣大農民由小農經濟意識向現代市場經濟意識的轉變,逐步推動農民思想觀念的“現代化”。

(三)加速農民生活方式的“都市化”

農民生活方式的“都市化”是形成良好適應能力的基礎。進城農民生活環境的變換,使得與之相關的社交網絡、人際交往方式、生活節奏等必須日益符合現代都市的生活標準,從而促進農民實現市民化。職業教育通過社區教育、遠程教育等形式,開展新思想、新觀念等文化活動,擴大市民與農民的交流,在逐步形成新的社交網絡的同時,提升市民對于農民市民化的認同感和農民的社區認同感。通過生活教育,對農民開展生活節奏適應性培訓、市場經濟中以業務為主的人際交往方式形成培訓、遵守城市生活秩序與規范的培訓等,以此來加速農民市民化過程中生活方式的都市化。

(四)實現農民就業技能的“專業化”

農民就業技能的配備與市場需求的吻合度決定了農民獲得職業的可能性。當下農民市民化過程中的農民自身技能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決定了職業教育在促使農民就業技能“專業化”方面的功能發揮。現代職業教育不僅要關注受教育者的就業狀況,而且要逐步轉變自身發展理念,更加注重農民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使得自身日益成為人力資本開發的重要途徑。在新時期,通過政府主導、行業參與,分階段、有層次地對進城農民進行就業技能、轉崗技能、創業技能以及一定程度的職業規劃技能的培養,幫助農民正確認識自身的技能情況,合理擇業,從而提高人職匹配程度,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發揮職業教育在促使人力資本系統化、規范化開發以及促成社會形成合理人才結構方面發揮時代價值,使得職業教育日益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

(五)提升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水平化”

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對象的全民性、教育形式的多樣性以及教育內容的時代性使得職業教育在提升進城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問題上顯現出獨特的優越性。職業教育功能的現代轉型對于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一方面表現為通過職業教育培訓來提升農民的受教育程度,形成實現職業目標、新生活方式的養成等方面所需文化水平的基礎;另一方面,通過職業教育,幫助進城農民形成持續學習的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此來逐步改善思想觀念,形成一定的創新意識,從而不斷提升自我的現代性。

我國農民市民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不僅是我國社會經濟全方位實現轉型的時代要求,也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必然選擇。農民市民化過程中內生動力的塑造,對于農民市民化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職業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功能轉型,對我國農民市民化過程中內生動力的塑造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不僅是職業教育變革內在知識體系,獲取新的發展機遇的需要,也是職業教育在社會全面轉型背景下時代價值發揮的體現。

參考文獻:

[1]姜作培.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市民化推進方略構想[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2):24-29.

[2]王廣金.變農村人口為城市人口的充分必要條件[J].農業經濟,2004(1):22-23.

[3]文軍.農民市民化:從農民到市民的角色轉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58-59.

[4]張婷,張麗娜.我國現階段農民市民化的研究綜述[J].企業家天地,2010(7).

[5]楊風.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市民化問題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4.

[6]運迪.當代中國農民的教育與自身發展[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175-184.

[7]魏杰,譚偉.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市民化問題[J].經濟縱橫,2003(6):11.

[8]朱芹.農民市民化素質教育研究——以無錫實踐為例[D].無錫:江南大學,2008.

[9]肖蕓.農村教育創新發展研究[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2:255-257.

[10]陳建錄.城鄉統籌背景下職業教育功能探析[J].當代教育科學,2010(23):62.

[11]周建瑜.失地農民市民化教育培訓的幾個問題思考[J].發展研究,2012(5):102.

第6篇:城市噪聲治理范文

關鍵詞:生態系統;排水系統;城市污水;治理

中圖分類號:TU99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422(2013)06-0117-03

1 序言

某市城市水系環境的破壞和水質的惡化與作為旅游城市的定位極不協調。2006年某市的決策者通過考察,決定引進德國漢諾威水協的治污理念對城市水系進行綜合治理。隨后德國漢諾威水協對某市的管網、水文、氣候、地理、人口、人們生活習慣進行了詳細的普查,并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針對某市的情況制定了水敏性城市發展和可持續性水資源利用框架,設計了對結合管網模擬的機埠改造及配套的人工生態濕地的治污工程綜合治理方案,且已陸續開始施工建設,部分工程已經接近尾聲,筆者通過對某機埠改造和人工生態濕地配套建設,領略到德國漢諾威水協針對城市治污理念一些特點。

2 通過對現有管網進行普查和建立水力/水文數學模型模擬后,對現有機埠的運行方式的改變及對調蓄池的改造,實現了截污和對不明污水及初期雨水進行預處理

2.1 機埠現狀及改造前后的運行情況:目前接近完工的機埠改造工程機埠總匯水面積為415hm2,城市硬化徑流面積為290hm2,機埠有兩個進水口,一個9712m2的調蓄池,非降雨期來水量平均約0.5m3/S,原機埠的總抽排能力為12.6m3/S,調蓄池的水排向一條長17.3km的城市水系,由于某市的雨、污排水管道存在錯接、漏接現象,形成雨污合流現象,由于雨、污水未有效的分離,兩個進入機埠污水口CoD濃度最高僅296mg/L和154mg/L,最低時還只有93mg兒和53mg/L,所以送往污水處理廠的污水COD濃度過低造成污水處理廠負荷過重,有時機埠在應急時污水未經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了城市水系,且隨著城市的發展該水系已經逐漸成為某市城市中心的水系,近年來由于沿岸機埠排污形成了水體惡臭、水生植物消失、棲息動物絕跡的臭水溝,與某市旅游城市的定位極不協調,在短時間內解決雨、污排水管道錯接、漏接短期難以實現,針對雨、污合流及水系污染的實際情況,漢諾威水協提出了終端治污的理念,即改造現有的排水機埠和調蓄沉淀池,對來水進行預處理,然后對預處理的水進行分流。首先將原敞開式調蓄池改造成為兩個調蓄池,一個為封閉式,一個為敞開式。在非降雨情況下,不明污水在封閉式調蓄池內沉淀、隔離污染物,然后將COD濃度較高的污水直接送往污水處理廠,溢流后COD濃度較低的污水通過人工生態濕地進行生態處理后再排向城市水系,在降雨情況下,從沉淀池溢流的未水進入敞開式調蓄池,再通過排洪渠排入水系內,這種根據來水水質和水量進行區別對待的處理方式,最大限度的解決了雨、污水合流的問題,城市管網中的來水不再是只經過簡單的沉淀就直接排入城市水系,同時因送往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濃度提高、水量減少而使污水處理效益更佳,且這種終端治污的方式也為很多老城區未雨污分離的城市提供了一個示范。

2.1.1 機埠改造前后平面布置對比(圖1、圖2)

2.1.2 排水機埠改造前后運行流程對比(圖3、圖4)

2.2 調蓄池和泵房改造后的運行原理

此次設計將原來全部敞開的調蓄池分封閉式和敞開式兩個調蓄池,來水首先進入封閉式調蓄池,在非降雨期,來水的COD濃度平均約為140mg/L,在進水渠初步沉淀,通過閘門和水位標高的控制,新建的非降雨期泵房以300L/S送往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這時抽往污水處理廠的都是來水沉淀下來的污水,上層COD濃度較低的污水通過底板較高的閘門進入封閉式調蓄池沉淀池,封閉式調蓄池沉淀池分為A、B池,來水首先到達A池,在A池沉淀且達到一定水位后通過設置在A池上部三根設有滲水孔的滲透管溢流到B池,(滲透管起到隔離漂浮物及控制水位的作用)再次進行沉淀調蓄,(通過實踐證明污水在沉淀池沉淀一小時污水的COD濃度可以減少20%),然后以每兩天一次,每次3000m3的頻率通過非降雨期泵房抽向人工生態濕地進行生態處理過濾,最后排入城市水系,當B池及人工生態濕地全部注滿后,如水位繼續上漲,沉淀后的污水通過設置在A、B池尾端的溢流堰溢流到敞開式調蓄池,然后通過降雨期泵房排向人工生態濕地及城市水系,溢流堰能夠阻隔污水中的漂浮物及雜物。在小雨時,未水混雜著雨水,COD濃度較低,水位持續上升后開啟進水渠通往B池的兩個閘門,水流在A、B池沉淀后通過A、B池尾端的溢流堰溢流到敞開式調蓄池。如果在暴雨期,水位上漲過快,在進水渠還設置了一道45m長的溢流堰,污水通過溢流堰溢流至敞開式調蓄池,保證了封閉式調蓄池的安全,這時來水的COD濃度已經很低了,在敞開式調蓄池蓄滿后可直接通過排洪渠排入城市水系。降雨結束后,為了清理A、B池廊道內沉淀下來的污泥及雜物,在清空A、B池后,通過設置在A、B池尾端溢流區的沖洗水收集池蓄滿的水,開啟沖洗門產生一股很強的水浪將封閉式調蓄池沉淀池廊道內淤積物及雜物沖往非降雨期泵房,經過自動格柵隔離較大的沉淀物和漂浮物后抽往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封閉式調蓄池內產生的臭氣則由生態處理裝置進行凈化后再排出。圖5、圖6是調蓄池示意圖。

3 通過配套人工生態濕地的建設,對預處理后的污水實現生態凈化

此次把人工生態濕地建設在原有的河道上,分為六個分區,為垂直潛流式人工生態濕地,面積約為8300m2,改造后泵房把經過調蓄池沉淀、雜物隔離的不明污水及初期雨水通過管道輸送到人工生態濕地的配水渠,配水渠采用溢流的方式把來水集中、均勻的一次性分配到每個分區(配水渠的作用是均勻的分配污水,且在進水口設置了消力裝置,避免損傷人工生態濕地內的水生植物),在人工生態濕地的池床上層由一米厚過濾砂組成過濾層,過濾砂下面則是根據不同級配鋪設卵石層,以防過濾砂滲入卵石層內的帶孔過濾水收集管網,所選的過濾砂必須按照級配鋪設,其含鈣量、孔隙率、陽離子含量都有明確規定,達不到要求則需進行相應的調配,如含鈣量達不到要求則需鋪設石灰石等措施,在過濾砂上根據特定的間隔種植蘆葦等水生植物,可有效吸附、攔截懸浮物。同時其發達的根系能使過濾砂內產生空隙,補給氧氣,避免產生厭氧環境,使過濾砂發臭板結。將污水投放到人工建造的類似于沼澤的濕地上。當以富營養化為主的污水流過一定長寬比及底面有坡度的生態濾池時,經石英砂填料床過濾,污水可以在床體的過濾砂縫隙中曲折流動,或在床體表面流動,最后通過收集管網排向城市水系,污水的BOD5(生物5日需氧量)去除率為85%,SS(固體懸浮物)去除率為87%,T-P去除率為85%,氨氮去除率為54%,污水中的無機污染物(重金屬)和有機物也很大限度的被濕地蘆葦吸收,且水生植物根際的多種微生物活動,增加了濕地基質的透水性,與周圍環境的原生動物、微生物等形成各種小環境,通過氧的傳遞,更加增強了凈化廢水的能力。生態濕地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其對有機污染物有較強的降解能力,因此更適用于處理生活污水以及城市污水一類。生態濾池可分別處理廢水中的不溶性有機物與可溶性物質。不溶性有機物通過濕地構造中的過濾砂層被沉淀、過濾、截留,進而被微生物利用,而可溶性有機物則可直接通過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謝降解過程而被分解、去除。每天向生態濕地輸送3000m3污水,可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全部排向城市水系,出水COD可以達到約30mg/L至40mg/L。人工生態濕地放空后通過水生植物根系重新補氧,然后再次注水使用。當城市水系水位連續三天高出人工生態濕地水位而無法排出時,配水渠還設置了緊急排空裝置,通過開啟閘門,人工生態濕地的水可以經過一根輸送管回流到敞開式調蓄池,再通過水泵排出。人工生態濕地的結構示意圖如圖7。

4 通過對河床斷面結構的改造及對已經破壞了的河道生態系統進行修復,達到進一步凈化水質的作用

原有河道堤岸較陡,駁岸風光帶建設在堤岸的外面,采用剛性護坡的方式進行護坡,對河床生態系統有較大的破壞,河道內淤泥較多,河道內的沉水植物已經消失。德國漢諾威水協通過這次改造把堤岸后移,這樣一來,緩坡式柔性河岸同時也成為了駁岸風光帶,解決了市民休閑的時候無法親水的問題,同時也增大河床的調蓄容積,發揮防洪功效,河岸浸水區鋪設椰棕植物墊及椰棕植物輥進行護坡,防止波浪沖刷堤岸,同時在河灘和植物墊上栽種水生植物,河道內進行清淤后栽種沉水植物,還在水上安裝若干人工浮游島,上面栽種浮水植物,通過這些水生植物根系的吸收,不同的水生植物對水體中各種污染物有吸收、富集效果,達到進一步凈化水質的作用。河道堤岸改造前后斷面對比示意圖如圖8、圖9。

5 通過駁岸景觀與凈水系統的一體化的建設,做到了既留住了雨水又凈化了初期雨水,同時也美化和改善了環境

通過水系駁岸風光帶建設,在景區建設大量的草地式洼地,表面上看起來與一般草地無異,但實際上暗藏玄機,這些洼地具有蓄水和凈水功能,景區的雨水通過洼地下層的卵石層過濾后由滲透管收集后才允許排往河道內,同時也能保證洼地內水生植物的水分,且和景觀融為一體,這種方式還可以擴展到整個城市建設,在城市道路綠化帶、居民小區綠化帶等區域廣泛的建設帶有蓄水和凈化功能的洼地、溝渠,對城市道路及硬化地區產生徑流所含的硫及重金屬有很好的吸收和凈化作用,且能對雨水進行調蓄,減少城市水系因暴雨所帶來的壓力。這些洼地、溝渠的建設除具有調蓄功能外,儲存下來的水還可以回收利用,如澆花、洗車等,而且在干旱少雨季節通過蒸發有利于緩解當地的氣候炎熱和無水的問題,這也就是漢諾威水協提出的“水敏性城市”即“海綿城市”的理念。(圖10)

第7篇:城市噪聲治理范文

關鍵詞 城市噪聲;危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X5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316-(2014)06-0062-1

城市噪聲有多種來源,但工業生產與交通運輸最為主要。國內外研究共同認為,主要的城市噪聲來源為交通噪聲,約占35%。火車、汽車、輪船、飛機等均屬于交通噪聲,機動車引起的噪聲時間最久,影響范圍最廣,危害人數最多。此類噪聲嚴重危害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正常工作,甚至會對社會經濟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有效控制城市噪聲污染是城市規劃、交通與道路等人員需要研究的課題。

一、城市噪聲影響來源和危害

(一)影響人們心理健康

吵鬧的噪聲會對人類思維產生干擾,使人精神難以集中,出現煩惱感,對工作效率產生影響,而且妨礙睡眠或者休息。相關研究表明,噪聲聲級與人們的睡眠程度成正比,噪聲為40dB時,一般會影響10%的人;噪聲達到70kB時,會對約50%的人造成影響。換言之,噪聲聲級基本上與將人驚醒的響聲成正比,突然噪聲為40dB可以驚醒10%處于睡眠狀態的人;突然噪聲為60dB可以驚醒70%處于睡眠狀態的人。強噪聲情況下,還可能掩蓋警報信號或是人們交談,使人的注意力分散,容易導致多種意外產生。

(二)影響人們生理健康

噪聲影響人們的生理健康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首先是影響聽力,人們若短時間內處于強噪聲環境下,會出現程度不同的聽力疲勞,出現聽力遲鈍,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就可恢復正常聽力。然而,若人們長期處于強噪聲環境,此種聽力疲勞則難以消除,甚至會導致聽力器官病變,出現耳聾。若人們突然于140~160dB的高強度環境噪聲中暴露,就有可能使聽力器官出現急性外傷,導致鼓膜破裂,完全失聽。例如,爆照聲浪容易使人們發生爆震性聾。其次,影響人體機能。有研究證實,強噪聲環境下,容易誘發多種疾病。對于長期在此類環境下工作的人群,目前已經發現容易導致耳聾、頭痛頭暈、消化不良與神經衰弱等癥狀,可進一步引發心血管病以及高血壓。若噪聲刺激更強,則會直接使人出現惡心嘔吐、頭暈目眩、視覺模糊、眼球振動、血壓、呼吸以及脈搏大幅波動[1]。

(三)影響社會經濟

曾有學者對噪聲污染的危害成本與社會成本進行評定,發現噪聲導致的社會成本表現為以下方面:降低住宅價格,臨街住宅價格通常要比遠離交通干道,噪聲干擾小的居民住宅低30~60%;增加噪音消除費用;有限資源的合理分派;管制費問題。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健康意識也不斷增強,因此用于居住環境方面的改善費用越來越高,相應的社會成本隨之增加。

二、城市噪聲防治

(一)治理噪聲源

首先,治理城市噪聲源。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政策與交通規劃,對不符合相關標準的機動車輛限制其進入市區,市區中限制鳴笛;大力發展噪聲污染小的交通系統;對道路設施進行改善,加寬路面,以單行線取代雙行線,保證行人、快慢車各行其道;禁止新建鐵路穿越市區,對于已有鐵路的區域設置天然屏障等隔聲防護裝置;市區交叉路口均架設立交橋或者天橋;限制市區上空飛機飛行。其次,治理工業噪聲。要求污染源撤離市區,若噪聲源不能撤離,改善其部件與結構,改進操作技術與生產工藝,降低發射功率。例如,以焊接取代鉚接,利用聲音的衰減、反射、吸收等干涉特性,應用隔音罩與吸聲材料控制噪聲傳播[2]。

(二)治理噪聲的傳播途徑

第一,合理規劃城市土地的功能區域,將鋼鐵廠、重工業區以及機械廠等重噪聲區置于郊區,學校與居民區等低噪音區保證與重噪聲區遠離,商貿區與輕工業區等中噪聲區允許臨近低噪聲區。遠離市區的位置建設車站、碼頭或者港口。第二,控制人口。人口集中必然會帶來交通、商業以及工業的集中,城市噪聲隨人口密度逐漸增大,上海的環境噪聲高達74dB,而北京的環境噪聲已經達到75dB。第三,道路兩側設置天然屏障,例如圍墻、土坡與路障等,開闊地種植闊葉樹、草木與灌木等,以衰減與吸收噪聲。第四,建設物建立在毗鄰交通干線的小區,形成屏障,盡量于地下設置交通干道;小區內設置綠化帶,以起到隔聲與吸收噪聲的目的。

(三)接收處防噪措施

噪聲環境下,佩戴耳罩、耳塞或者防噪頭盔等護耳器,盡量減少停留在噪聲環境中的時間;車間工作人員注意護耳塞的使用,若噪聲源分散且多,可專門設立有隔聲板的操作間,操作人員在其中進行工作遙控。對于特殊區域,如辦公建筑、住宅或者高級賓館,采用雙層中空隔聲玻璃、空調設備與隔聲窗幕。小區住宅可采用減噪護欄與門廊;住宅的臨街面空地植樹或者種草,利用綠化帶衰減噪聲,綠籬與綠林均具有吸收噪聲的效果,枝葉越密,噪聲的吸收能力越強,綠色植物夏季能夠吸收噪聲7~9dB;室內頂棚安裝吸聲體或者吊頂吸聲,墻壁采用無害的吸聲材料進行處理。對于呈“開放型”的大空間,為使交談“私密性”增強,利用電腦等電子設備營造背景噪聲,以達到“掩蔽效應”;利用易被接受的流水背景、空調系統或者通訊設備產生人工制造的背景噪聲,例如,采用優美舒緩的音樂作為一種“掩蔽噪聲”,采用隔聲屏減少人員之間干擾[3]。

結束語:

城市噪聲帶給人們諸多煩惱,同時也對居民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但是只要應用科學態度有效治理,就能有效減少噪聲危害。隔聲、防聲、吸聲、防振處理能夠減少噪聲至少10~50dB;合理布局城市建筑,可降低噪聲10~40dB;設置綠化帶可降噪4dB。凈化環境,美化城市,減少噪聲污染,當從我們每個人做起。

參考文獻:

[1] 李健民.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的危害及防治[J].中國市政工程,2010,15(04):65-66.

第8篇:城市噪聲治理范文

關鍵詞:交通噪聲;污染現狀;控制對策

中圖分類號: P73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城市化的進程使城市交通迅猛發展,主要體現在城市道路的拓展和機動車輛數的成倍增長,而由此帶來的城市交通噪聲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下面筆者針對紹興市區近年來的交通噪聲污染現狀進行淺析,從而得出其防治對策和治理途徑。

1、紹興市越城區交通噪聲現狀分析

紹興地處中國東南沿海,東接寧波,西臨杭州,距上海232公里。總面積7901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01平方公里,東北部為水網平原,西部為丘陵山地,丘陵山地約占全市面積的2/3.是歷史上的大都會和世界文豪魯迅先生的故里。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長三角區域中心城市,華東天然交通樞紐,民營經濟第一城,中國品牌之都,中國經濟民富強市,聯合國人居獎城市和全球紡織中心。紹興近年快速發展,著力構建大紹興都市圈(交通樞紐、商務集聚、旅游名城、新興產業),重現東南巨郡風采。

市區交通噪聲監測與統計分析情況:

市區城市面積101平方公里,總人口64萬人,人口密度為6637人/平方公里,道路交通主干線長32.51公里,平均路寬35米,平均車流量2348輛/小時,共有交通道路12條,紹興市環境監測站對各條道路進行了交通噪聲測試和統計,詳情見表1、,從表1看出:市區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69.7dB(A),未超過《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a類標準,總體情況好。超過70 dB(A)的有一條路,是二環北路—昌安立交橋已形成輕微污染。說明市區城市交通噪聲整治重點應放在中興路。噪聲污染狀況見表1、表2.

表1紹 興 市 環 境 保 護 監 測 站

表2

2、交通噪聲聲源的特點分析

城市交通噪聲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噪聲源,越城區交通噪聲聲源主要為機動車鳴笛聲,高達90dB(A)、載重貨車行駛產生的轟鳴聲為85dB(A),由此分析可知,越城區城市交通噪聲污染源主要來自于機動車的鳴笛聲,其次是載重貨車的行駛產生的轟鳴聲。因此,只要對這此類聲源進行嚴格控制,越城區交通噪聲污染將能得到有效遏制。

3、城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的方法及對策

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加強,在環保投訴熱線中反映環境噪聲污染的擾民事件不斷攀升,噪聲可使學習工作效率降低,在特定條件下甚至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之一。為了紹興市 “創建環保模范城市”的目標,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改善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環境,我們應當繼續采取更加有效地措施,加強治理降低噪聲。近年來,國家制定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及有關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在治理城市噪聲污染方面起到了一些作用。但還應在噪聲的治理更多地應是加強立法,建立健全監管制度和城市管理工作將是今后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另外還有一些比較好的方法和建議如下:

3.1降噪路面——對于中小型汽車,隨著行駛速度的提高,輪胎噪聲在汽車產生噪聲中的比例越來越大,因此修筑降噪路面對于控制交通噪聲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國外研究資料表明,根據表面層厚度、使用時間、使用條件及養護狀況的不同,與普通的瀝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種路面可降低交通噪聲3~8分貝。

3.2種植降噪綠化林帶——樹木及綠化植物形成的綠帶,能有效降低噪聲。植樹綠化是防治噪聲的有效措施之一。選擇合適樹種、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寬度,可以達到吸納聲波,降低噪聲的作用。

3.3聲屏障技術——采用構筑聲屏障的方式來降低噪聲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降噪方式。聲屏障降噪主要是通過聲屏障材料對聲波進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應來降低噪音,據測試采用聲屏障降噪效果可達10分貝以上。

3.4強化交通管理——交通噪聲的產生與車流量、車輛的行駛速度、噸位以及路面和民用建筑的規劃距離密切相關。因而加強交通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通常車輛速度提高一倍,平均噪聲要增加 6~9 分貝;車流量增加一倍,噪聲增加 3 分貝;載重車輛的行駛噪聲比小型車要高出20~40分貝。對噪聲敏感的區域和居民居住密集的地區,要明確外環路的使用性質,合理調整交通流量,設置限速標志,特別是大中型載重汽車夜間行駛速度。另外,強化市區內禁止鳴笛的處罰力度,減少鳴笛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3.5土地利用政策——在規劃中,應采用“鬧靜分開”和“合理布局”的設計原則,使高噪聲區盡可能遠離噪聲敏感點或小區;降低就業與居住的空間距離布置,方便居民就地工作、就地居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和降低出行距離,減少潮汐流;形成多中心混和的土地利用布局,減少各類噪聲對居民的影響。

4加強城市管理,加大交通執法力度和交通規則宣傳力度,提高市民守法意識。在城區范圍內大力開展城市管理和交通秩序整治工作。一是嚴禁交通要道亂擺亂停行為,主要街道設置禁停區和單行線;二是加大交通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交通違法行為;三是加大交通法則宣傳力度,提高市民交通守法意識,營造一個交通出行的和諧氛圍。

結語

交通噪聲污染已成為干擾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主要難題,愈來愈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控制噪聲源、規劃城市功能區以及種植降噪綠化林帶是噪聲防治的可行對策。

參考文獻

[1]紹興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紹興市城市環境交通道路監測報告書[R],紹興,2012.

第9篇:城市噪聲治理范文

【關鍵詞】 道路交通噪聲 秩相關系數 防治對策 包頭市

包頭市是一個以鋼鐵、稀土、機械、汽車制造等為主的我國重要的基礎工業城市,也是連接華北和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截止2011年全市現有建成區面積183.49平方公里,鋪設道路1028公里,城區常住人口211.16萬人。隨著我市經濟的迅速發展,機動車輛的大量增加,目前我市汽車擁有量為369270輛,盡管包頭市采取整治管理的措施,強化交通疏導,但依然給交通噪聲環境帶來壓力。交通噪聲污染已影響了城市特別是交通沿線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環境。本文根據包頭市近5年來城市道路的發展狀況,對影響城市聲環境的聲源-道路交通噪聲的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治對策。

1 包頭市道路交通噪聲現狀及分析

對全市48條主要交通干線,總計227個測點進行了例行監測,共計157.0km。統計2008-2012年包頭市交通噪聲環境質量結果表明,5年間,交通噪聲按路長加權平均等效聲級穩定達標。等效聲級在65.6—66.7dB之間波動,雖低于國家交通干線兩側區域標準(70dB),但仍有部分路段存在超標現象,2009-2011年連續三年,包頭市九原區哈屯高勒路全段超標。2008-2012年包頭市道路交通噪聲監測結果見圖1、表1。

圖1可以看出,包頭市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在2008-2009年呈下降趨勢,2010年有所反彈為五年中的最高,2010-2012年呈下降趨勢,2012年為五年中的最低點。

采用秩相關系數法分析,2008-2012年包頭市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的秩相關系數rs=-0.2,說明趨勢下降,顯著性為不顯著。

2 結論

在所評價的這五年間,包頭市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加權平均等效聲級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4a類區域標準(70分貝)要求,并且達到了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物字[2003]52號文《聲環境質量評價方法技術規定》中道路交通噪聲質量等級劃分的“好”的級別(≤68.0分貝)。這說明五年來政府在改造道路緩解城市交通問題時,陸續采取的整治道路交通噪聲的措施初見成效。但是隨著機動車的不斷增加和外埠過境車輛的增多給道路交通隨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導致了部分路段出現了超標或者臨近超標現象。

3 防治對策

當城市路網建設形成一定規模后,投入環保治理的資金也隨之增大。現階段依靠任何的一種技術治理已經無法滿足治理的要求,對此提出如下防治對策:

(1)進一步完善城市道路建設,城市道路空間面積占城市面積的25%左右,才能發揮良好的運行機能。[1]

(2)控制私家車的增長速度,減少車流量,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事業,發展建設城市地鐵和輕軌線路。劃分公交專用車道,增加公交線路。

(3)加強法規監管力度,特別要加大對交通車輛的環保監督管理[2]。繼續加強對機動車環保標志的管理力度。

(4)拆除城市道路減速帶,改用較先進的減速警示方法[3],如閃爍警示燈,增加測速攝像頭,保證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道路通過能力。

(5)在城市道路兩側種植綠化帶,選擇合適的樹種、植株密度和植被寬度,可以達到吸收聲波降低噪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素萍,白杰.城市道路交通噪聲污染防治對策研究[J].噪聲與振動控制,2003,2(1):26-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校园激情综合网| 波多野结衣同性女恋大片|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色yeye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男女边吃奶边做爽动态爽| 国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桃花综合| 午夜老司机免费视频| **性色生活片毛片|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 色吊丝最新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在线欧美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波多野结衣看片|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下| 97碰在线视频| 无人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8|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老外粗猛长爽的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中国免费一级片| 极品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 免费又黄又爽的视频| 黑人巨大sv张丽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看看播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粉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99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片在线观看| 男人的j插入女人的p| 国产三级精品视频|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