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育核心要素范文

教育核心要素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核心要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育核心要素

第1篇:教育核心要素范文

在課堂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

我們認為,素質教育無疑有著豐富的內涵,但其中“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主動發(fā)展”的基本理念對教師來說最為直白,對學生來說最為重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主動發(fā)展,落實素質教育“三要義”。

在課堂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這些基本理念是否得到了很好的落實呢?環(huán)翠區(qū)作過專門的調研分析。比如:就“是否面向全體”,小學英語學科對“課堂提問”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了隨機的抽樣統(tǒng)計,結果顯示:教師把50%~60%的機會給了優(yōu)秀學生,把30%~40%的機會給了中游學生,而對于學困生則很少關注。在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同樣存在著對素質教育理念落實不夠的問題。

令人擔憂的不僅僅是問題的存在,還有教師對這一問題的態(tài)度。比如:對于“課堂提問”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們會以“班額大”、“時間有限”等理由來解釋,很少有人從教育觀念、教學設計、職業(yè)道德等角度反思自己的行為。時間久了,這種有意、無意的行為就會形成一種教學風格或固有習慣,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改革進程。

為了從制度、政策上給課堂教學改革以方向性引領,環(huán)翠區(qū)出臺了《關于加強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把學生的合格率作為考評學校辦學水平和教師教學質量的主要依據。在教學質量檢測方面提出以下要求:單科合格率初中生要達到85%以上,小學生要達到95%以上。與此相配套,區(qū)教育局還對《環(huán)翠區(qū)中小學教學常規(guī)要求》作了進一步的修訂與完善。比如:為了落實“三要義”中“面向全體”的要求,我們在教學常規(guī)管理方面對輔導環(huán)節(jié)作出詳細的規(guī)定,要求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確定不同的輔導內容,采取不同的輔導方式,課內輔導與課外輔導相結合,集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重點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分析原因、改進學習方法。

同時,環(huán)翠區(qū)還制定了《關于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三要義”的行動方案》,圍繞課堂教學諸環(huán)節(jié)如何有效地落實素質教育“三要義”,在全區(qū)范圍內掀起課堂教學研究與改革之風,學校、學科教研組和教師都制定出各自的行動計劃、配套措施,明確攻堅的重點、難點。

這些措施對于減少課堂教學的隨意性、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起到了很好的引領和保障作用,使得課堂教學有“法”可依,也使廣大教師在較短時間內統(tǒng)一了課改思路。

開展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研究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題大面廣”,為了避免學校和教師無從下手、無法深入,環(huán)翠區(qū)有針對性地開展了課堂教學的模式研究,加強了對課堂教學規(guī)律性、優(yōu)質課堂教學內在共性的研究與探索。

說到教學模式,人們往往存在一些片面認識:要么不重視模式研究,一味地講個人風格,不尊重教育規(guī)律;要么迷信模式,生搬硬套,不知變通。對于教學模式,環(huán)翠區(qū)有這樣的認識:開展教學模式研究,是促進教學理論轉化為教學行為的紐帶,是教師模仿、學習先進教學方法的橋梁,它有利于我們指導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改革實踐,是推進課改的一個最佳切入點。為此,環(huán)翠區(qū)要求教師研究模式,但不唯模式,不拘泥于模式。既要從整體上把握不同教學模式的特點,更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善于運用與創(chuàng)新。

改革之初,環(huán)翠區(qū)即有所側重地為教師提供了自主探究、多元互動、研究性學習、網絡化學習等幾種有代表性的學科教學模式,“拋磚引玉”,“樹標學標”。我們以學科為單位,由各學科教研員牽頭,組織了全區(qū)范圍的課堂教學交流研討活動。比如:推行教研員登臺上課制度,教研員結合平時的調查研究,把需要研討的課堂教學問題通過上課的方式表達出來,課后與教師展開對話交流,答疑解惑。全區(qū)每所學校的每一學科都深入開展了“同研(上)一節(jié)課”活動,通過集體備課、聽公開課、看常態(tài)課錄像、觀摩示范課,以及案例分析、主題教研、專題報告等形式,展開集中的聽課、評課與展示研討活動,給課堂教學“照鏡子”,在全區(qū)范圍內掀起了模式研究的熱潮。

學科教研活動的廣泛開展,既解決了一些實際教學問題,又樹立了一批好的典型。比如:語文學科以“大學科”觀為指導,實施“大語文、主體性、活動化”的教學策略,將已往單一、封閉的語文課堂拓展為立體和開放的大課堂,從課本教材的學習到課本外一切有意義的閱讀活動,從常規(guī)語文學習到專題語文實踐活動,再到日常生活中的隨機感悟,活化了語文學習環(huán)境。各校每周至少開設兩節(jié)自由閱讀課,學校設有閱覽室,班級設有圖書角,家庭設有圖書架,引導學生利用校內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讀書,營造出濃厚的讀書氛圍。各校還積極組織課外閱讀考級活動,頒發(fā)全區(qū)統(tǒng)一印制的考級證書,小學階段中、高年級的學生每學期讀書量能達到35萬字左右。另外,化學“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模式、歷史主體性教學模式、“音樂、美術、文學”整合的教學模式,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活動教學等眾多有代表性的教學模式紛紛涌現出來,形成了各具學科特色、年級特色和區(qū)域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增強了廣大教師對優(yōu)質課堂教學內在共性的理解與把握。

實現課堂教學的整體優(yōu)化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最終追求的是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整體上的優(yōu)化。

首先,環(huán)翠區(qū)依托本地的教育資源庫,加大了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的力度。我們以自主開發(fā)為主體,并通過外地購買、網上下載、衛(wèi)星接收等方式不斷引進新的資源,建成了包括課例庫、課件庫、電子教案庫和習題庫四個子庫,涵蓋每個學段、每個學科重點章節(jié)的本地特色資源庫,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靈活地調用庫存資源,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資源庫的建成為教師備課、上課以及相互之間的學習交流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和優(yōu)質的共享資源,為課堂教學的整體優(yōu)化開辟了一個綠色通道,也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提供了最為便捷的服務平臺。

第2篇:教育核心要素范文

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 -談談素質教育對教和學的要求 文章作者:zhshxin 文章加入時間:2005年8月6日21:11 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 -談談素質教育對教和學的要求 張順信 什么叫素質?從科學上講,素質指的是人的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特點。例如,有的小朋友身條舒展,適合于運動、舞蹈;有的小朋友嗓音優(yōu)美,適合于唱歌等等,我們就說這些小朋友具備文藝、體育素質。但是,先天的素質只是一方面,我們這里所說的素質,主要是指一個人靠自己的理想和毅力鍛煉出來的—在文化、技能和品德修養(yǎng)上的基本素質。這才是人生素質的更重要的方面。 這樣來看,所謂素質,實際上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天然條件,二是文化與道德素養(yǎng),三是理想和毅力,也就是說:生理素質、文化素質和

*素質,三者融合起來才能鑄造一個人的基本品質,并且在以后的發(fā)展中發(fā)揮出積極作用。 我們所說的素質教育,就是對人的全面發(fā)展實施引導和啟迪。因而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qū)別在于:一是教學方式上,應試教育是填鴨式,教育者占主導地位,受教育者被動地接受知識。而素質教育則是啟發(fā)式,教育者處于“服務”地位,受教育者主動地提出問題;二是教學內容上,應試教育是既定式,教育者依據書本內容向受教育者灌輸,受教育者必須無條件的接受教材規(guī)定的內容。而素質教育則是適應式,教育者根據大綱要求,因材施教,受教育者依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選擇學習內容;三是教學空間上,應試教育是靜態(tài)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必須在固定的教室或實驗室中實施教和學。而素質教育則是動態(tài)式,教和學的過程既可以在教室、實驗室中進行,也可以在“基地”、社會活動中通過實踐的方法來學習;四是教學時間上,應試教育是規(guī)定的、階段性的,教和學都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必須在一定的年齡段時接受某個層次的教育。而素質教育則是靈活的、終身性的,根據受教育者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可提前結束學習內容,也可延長某個內容的教學時間,且終身都在學習;五是教學效果檢測手段上,應試教育是封閉式,在教室或實驗室內通過筆試的形式靜態(tài)地檢驗教學效果,注重書本知識的記憶。而素質教育則是開放式,在教室、實驗室或基地運用筆試、口試與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動態(tài)地檢測教學效果,注重書本知識的應用與實踐技能的掌握;六是在教育功能上,應試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升學,為了就業(yè)。而素質教育則是使每個人都得到最大發(fā)展的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 通過上述區(qū)別,我們不難看出,素質教育較之應試教育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和學兩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教的要求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引導人、啟迪人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新。因而教育者必須是杰出的教師。因為:平庸的教師只是讓學生學會,而杰出的教師是讓學生會學;平庸的教師是向學生奉獻真理,而杰出的教師是引導學生追求真理。 “高山之巔,無美木,傷于多陽也;大樹之下,無美草,傷于多陰也。”教育,要適度,既不要多陽,也不要多陰。適度,是一種藝術,適度為美。 互相討論,雙向導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疏其思維使之暢達,導其逆反心理于正著。 教育,是給予,是喚起。它,把美的一切,奉獻給人類,包括信心、毅力、智慧。給予的目的,在于喚起;喚起,是一種更大的給予。 教育工作者,是人類靈魂的建筑師,而不只是工程師。工程師或許重在施工建筑,要繪出藍圖。繪制人生的藍圖,必須善于打開人的心扉,而人的心扉上各有一把鎖,教育工作者要有一把又一把打開心靈之鎖的鑰匙。 教育者要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個個體魄強鍵、智慧聰穎的鍵將英才。教他們于憂患中奪路,于苦難中新生,于困窘中奮發(fā),于沉淪中躍進,于溷濁中澄清。 教學過程,是黨性、人民性、時代性相結合的過程,是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相統(tǒng)一的過程。 教育的秘訣有二,一是尊重受教育者,二是學而有益。學生說:如果教師不尊重我們,又沒有平等的態(tài)度,教的內容言之無物,又枯燥乏味,為什么還要求我們認真聽講?我們建議老師來個換位思考,就會得出正確的結論。 為了取得教學的功效性,我們應做到七提倡七克服:提倡自主性教育,克服看管式教育;提倡開放式教育,克服封閉式教育;提倡啟發(fā)式教育,克服填鴨式教育;提倡多重滲透式教育,克服單一注入式教育;提倡雙向溝通,克服單向灌輸;提倡長效性教育,克服短期性教育;提倡復合性教育,克服單一性防范。 教育工作者應有很強的鑒別與鑒賞能力

。教育工作者最忌四窮。一忌目窮,目窮則視而無光;二忌耳窮,耳窮則聞而不聰;三忌腹窮,腹窮則難以治學;四忌心窮,心窮則思而無悟。總之,圓照之象,務先博觀。 對學的要求 目前在學生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德育方面的逆反心理,智育方面的厭學情緒,美育方面的消極心態(tài)。究其原因,是教與學之間存在嚴重矛盾。關鍵是“教”不能激勵“學”,以致造成學習與需求的不平衡,學習與發(fā)展的不協調,學習與發(fā)展的負效應。為此,要解決德智美三育的矛盾,必須從學的一方著眼,從教的一方入手,研究如何使教學做到“平衡”、“協調”、“適度”,爭取教與學的正效應;克服教與學的負效應。 一個人的先天條件固然重要,因為它是一個人在某個方面取得成就的“天資”,然而,后天的努力則更為重要,因為“勤能補拙”。縱觀古今中外,只有學而不能者,沒有不學而能者。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讀書十訣,對教育者引導受教育者學習是有啟發(fā)意義的: 一序、二勤、三恒、四博、五問、六記、七習、八專、九思、十創(chuàng)。 “序”,即循序漸進;“勤”,即勤讀苦研;“恒”,即持之以恒;“博”,即博覽群書;“問”,即不恥下問;“記”,即筆錄腦記;“習”,即溫習練習;“專”,即專心致志;“思”,即思考辨析;“創(chuàng)”,即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讀書如此,學習也應如此。讀書,按此十訣能夠讀懂書;教學按此十訣,則可以育好人;最后落實到“創(chuàng)”字上,這也是讀書和學習的目的所在。 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 大千世界,人與宇宙,人與萬物,人與社會,人與人,一言一蔽之。主觀與客觀,若能協調好,統(tǒng)一起來,非經過一個艱辛的過程不可。這就需要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一個教育工作者,要想使主觀意愿與客觀情況求得統(tǒng)一,達到和諧一致,就需要不斷地實踐。 子思曾強調:“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一學、二問、三思、四辯、五行。前四者是行的基礎,行是干,是實踐。篤行,更為重要。 一切創(chuàng)造的前提,必須有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人有了想象力,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立足今天,看到明天,推知后天。有了想象力,才有詩人,才有藝術家,才有發(fā)明家,人類才有進步。教育工作者的任務之一,也是受教育者所必須努力實現的目標:在于創(chuàng)造性地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在于充滿想象地培養(yǎng)想象力。 創(chuàng)造,是生命;模仿,是死亡。普天下的人,都贊賞著一種有勇氣在眾人中抬起頭來的人,他為了大眾,大踏步的前進。 世界上任何職業(yè),任何事業(yè),任何工作,都有改進、改革的余地。有創(chuàng)始力、創(chuàng)新力、創(chuàng)造力的人,永遠不患無用武之地。只有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人,才能在人類歷史上留下印痕。 創(chuàng)始、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必須在早年矢志為學,艱苦奮斗,打下良好基礎。“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ス骞郑浅V^,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樹雄心,立大志,敢冒險犯阻,方能成才,方能成器。 人生無止境,學習無止境。聰明的人,一生學習,永不停息。 參考書目:《鑄魂·藝術·魅力》李燕杰著 文章出處: 自己創(chuàng)作 《中華素質教育》刊登過

【大 中 小】 【打印】 【關閉】

第3篇:教育核心要素范文

1.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學目標明確是對教師的最基本要求。每位教師都承認自己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明確了,然而這遠遠不是我們教學任務的全部。老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應該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要怎樣去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學會學習,更應該學會做人。這一問題反映在課堂教學上就是:老師每節(jié)課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務,而不是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表現為教學中,教師占據了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導致教學中的教師中心化。一節(jié)課中教師的說話、活動時間占了課堂的一大半,為板書而板書、為演示而演示的現象也不少見。反映在教師的態(tài)度上就是生硬急躁,為教學而教學。上起課來就忘了自己的行為態(tài)度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殊不知教師在行為規(guī)范方面對學生的影響作用要比所教的文化知識重要得多。教學中明顯地反映出是學生在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是教師在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2.教學方法不得當

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多年來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在這方面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在教學實踐中仍然是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反映在課堂教學模式上,是在研究教而不是在研究學。學習需要一種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內化的過程。而現在的課堂教學明顯突出它的外化作用。本來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有時是不完全同步的,想得很好不一定能說得很好,會算不等于會說。但本來要求學生在明白算理的基礎上能計算就可以了,可教師非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說上。本來學生學會分析解答應用題就可以了,可放著時間不讓學生去解決實際問題,非得盯著幾道抽象得很的應用題去練習說理。當然,訓練學生的說理能力的初衷是好的,但因此而影響了學生對數學內容的學習卻是得不償失的。特別是因此而大大地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扼殺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意識,這就更不應該了。要知道,有多少學生對數學的厭學是從那枯燥的沒完沒了的說理開始的。而學生說理的能力要它對問題的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會慢慢地形成。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是想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只有思維處于低級階段的時候才表現出必須要邊做邊說。只有達到有內容可說的時候才能很好地訓練學生說話的能力,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才能形成思維與語言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這種外化的形式反映在課堂上就是為了創(chuàng)造教學氣氛而進行以說為主的教學,這往往又是一個人說大家聽,使得數學所獨有的縝密的抽象邏輯思維人為地外化。怎么想的要說、怎么做的要說,甚至連1+2為什么等于3還要說理,這是不是有點太難為學生了。

方法不當反映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就是完全由教師安排教學程序,教師為學生的學習做好一切準備,無須學生更多的思考。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茫然被動的狀態(tài),只為教師的教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比如學習應用題時,教師不是讓學生面對新的問題來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先自己給學生準備好解決問題要用到的知識。要學習三步計算的應用題時,先讓學生做兩步的和一步的應用題,再把它們合在一起就是所學的應用題了。學生解答新的問題時根本就不用再去思考解答的方法了,留給學生的只有繁難的計算。整節(jié)課學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反正老師叫怎樣就怎樣。這種方法很普遍,根本不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好辦法。

3.更新教育觀念,明確教育目標

教育觀念是教師教學中的思想意識,它決定著教師的教育行為。當今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在加快,人們已經沒有辦法掌握所有的知識。學習的主要任務是學會適應社會、適應時代,學會終生學習、學會生存。每位數學教師應該明白自己的任務、明確自身的責任。在教學中,既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當己任,先育人后教書、邊教書邊育人。這樣,教師就會從培養(yǎng)人才的角度來上好每一節(jié)課了。如果有了這種新的教育觀,就不會因為學生學不好而發(fā)脾氣;就不會非得為追求形式的完美而設計課堂教學;就不會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為教師服務;就不會只是為了答好試卷而教學。數學課堂教學就會出現新的生機和活力,一個很有人文意識的數學課堂教學就會再現在我們面前。

4.提高教師素質,改革教學方法

第4篇:教育核心要素范文

關鍵詞:信息技術;化學教學;寄宿制民族高中

一、信息技術在寄宿制民族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1.寄宿制民族高中的現實情況

寄宿制民族高中的學生主要是來自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少數民族學生,學生受到生活環(huán)境及民族文化的影響,具有特殊的民族性格和道德心理。他們的生活經驗與人生閱歷相對匱乏,即便是化學這樣一門與生活生產實際緊密相關的學科,也成了純理論特抽象的課程。

2.高中時期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情況

從心理學角度看,年齡在15~19歲范圍內的中學生思維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此過程中,感性認識的外界信息主要是靠形象思維獲取的。

3.高中化學課自身的特點

化學知識的傳授主要是以實驗為基礎。有些實驗我們肉眼可以觀測到,有些實驗涉及微觀領域的化學信息,肉眼無法觀察到結果。有些實驗有毒、對身體有害,我們無法在課堂上實驗。有些實驗因為藥品價格高,無法在課堂上做實驗,無法演示給學生看。種種客觀原因,使得化學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影響教學的進度。

二、信息技術在寄宿制民族中學化學教學中運用的優(yōu)點

1.利用信息技術做模擬實驗

例如,在講解晶體結構、電子云和原電池原理等較復雜微觀過程時,就可采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既形象、又直觀,有助于學生視野的開闊,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2.利用信息技術展示效果,提高可視度

例如,在實際操作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時,學生基本觀察不到鈉熔成小球、在液面四處游動,聽不到發(fā)出的“嘶嘶”響聲等現象,這樣就影響了學生對實驗現象的全面觀察,深入了解。如果將這一實驗從俯視的角度直接實物投影到大屏幕或是拍成錄像,上課時在實際演示后及時播放,則全班學生能清晰地觀察到“浮、熔、游、響、紅”五大現象,可視度強,演示效果好,學生很容易接受,也可以達到教授的課堂效果。

3.信息技術可以使復雜的化學實驗簡化,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1)縮短化學反應時間,促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為化學反應時間長而無法進行課堂演示的實驗。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僅僅是輕描淡寫一下,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體會。而今,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可以“調快”這種類型的化學反應速度,把整個反應過程在極短的時間內展示給學生觀看。

(2)有些藥品昂貴的實驗,通過模擬的方法,既加強課堂效果又節(jié)省開支。做黃金溶于王水實驗時,由于黃金價格高,在課堂上根本無法做這種實驗。這樣的實驗就可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即能起到與演示實驗差不多的效果,又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3)模擬課堂上無法演示的錯誤實驗操作和爆炸實驗,加深學生印象。學生總是對實驗中的一些錯誤操作將信將疑,若用實驗錄像來展示可能會造成的危險,學生勢必會印象深刻。例如“稀釋濃硫酸的實驗”,在教學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錯誤操作造成的極大危險實驗播放給學生親眼目睹,以加強警示的效果,還能強烈地刺激學生的求知欲。

(4)對有毒實驗進行模擬操作,這樣既保證教學安全性又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對于有毒物質的實驗,如Cl2、NO等有毒物質,若防護不嚴,將會危害師生的身體健康。可借助計算機全面地向學生展示,讓學生從視覺上感知毒性。

(5)模擬化工生產過程。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模擬實物進行教學實驗,比采用平面示意圖或拆裝模型的方法效率高,效果明顯。

4.信息技術使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寬、來源更廣,并幫助學生在課堂外繼續(xù)拓展知識領域

由于化學每周課時數相對較少,而化學知識總量不變,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增加。信息技術不但能提高課堂效率,也能在課外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拓寬知識領域,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增大課堂內外的學習容量,極大地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育的整合是教育的必然結果。對于寄宿制管理的學生而言,充分地利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幫助自身擺脫以前學習的不足、更快地加強學科的學習,還可以開闊眼界,放開思路,為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第5篇:教育核心要素范文

關鍵詞:賽時行為空間理論;賽時心理狀態(tài);結構模型;健將級;短跑運動 員

中圖分類號:G804.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 號:1007-3612(2010)10-0065-05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asuring Scale of Cor e Element of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for Sprinters

LIANG Jian-ping,ZENG Li,TIAN Feng-sheng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re elem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sprintersat the national master level during competition based on the action-space theor y with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 ey and so on And the tested data of the master sprinters is analyzed through S PSS13.0.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re elements of psychological state of mast er sprinters during play are made of twelve subjects in three dimensions whi ch are the cognitive strength of competitive state, the affirmation strength ofself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influencing strength of objective condition And t he affirmation strength of self psychological state is found to be the most infl uential factor to improve the ranking of master sprinters Also, through the te st of the structural model, some women sprinter’s characters can trigger the ne gative growth of structural model of psychological state during play and then ca use the fluctuation of their performance.

Key words: action space theory during play; psychological state duringplay; structural model; master grade; sprinter

本研究認為,高水平競賽中運動員競技能力釋放的效益會受到賽時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而 運動成績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賽時心理狀態(tài)的好壞[1],如“克拉克現象” [2]、“黑馬現象”等。針對這一問題梁建平等人通過構建“賽時行為空間理論” [3]對運動員參賽時 競技能力儲備釋放的不穩(wěn)定性進行了理論探討,發(fā)現賽時過程的心理適應性與運動成績的變 化有著很大的相關性。其主要原因是,競技能力中體能、技術、戰(zhàn)術和智能等4種能力是運 動員在競技能力儲備階段可以得到訓練強度刺激的[4],相比之下在心理適應性上 存在著訓 練強度與競賽強度的差異性。賽時行為空間理論認為在訓練與比賽的時空轉換過程中,運動 員的心理能力會受到訓練和賽事事件時空轉換效應的影響,運動員在賽時空間內所承受的心 理刺激強度是訓練過程中難以模擬和真實體驗到的。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是對比賽心理一 般影響因素的分析與描述,而對于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的探討尚不多見。筆者認為,高水 平短跑運動員的賽時心理適應性是影響其競技能力儲備釋放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因素。據此, 本研究在賽時行為空間理論基礎上,以賽時心理狀態(tài)作為驗證切點,試圖探究影響高水平短 跑運動員賽時心理適應性的核心要素,并分析核心要素與運動等級之間的關聯關系,以求為 教練員和優(yōu)秀短跑運動員在調控賽時行為空間中的心理狀態(tài)提供有益的理論實踐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被試來源于2009年4月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上100 m、200 m和400 m的20名健將級短跑運 動員,發(fā)放問卷20份,回收18份有效回收率90%。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在量表工具的處理上,由于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如梁建平等人的《賽時行為空間理論 的研究與測評模型的構建》[3]和張力為(2001)[5]關于運動員賽前、賽 中的情緒、感受的 相關研究成果等,所以本研究在前人研制的量表基礎上,抽取《賽時行為空間量表》中的心 理適應度

投稿日期:2009-08-06

基金項目:西南大學200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基金項目(項 目號:SWU0909670)。

作者簡介:梁建平,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 部分量表進行修改和再測試。一方面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檢驗,另一方面根據不 同的被試進一步修正量表,提高量表的實效性,最終將量表命名為《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 態(tài)核心要素量表》。

1.2.2 統(tǒng)計數據處理與分析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 據的管理與分析,運用AMOS7.0結構模型軟件進行模型的構建與驗證。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測試量表的分析根據短跑運動的特點與制勝規(guī)律,本研究借用《賽時行為空間量表》中的心理適應度部 分量表對健將級短跑運動員進行測試,并根據測試結果建立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 核心要素結構模型,最終形成了針對性更強的且更具有代表性的3個維度12個題項的《短跑 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量表》。由于考慮到《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量表 》與原始量表在題項和被試上的變化,所以有必要對測評量表的信度、效度與結構進行分析 和修正,以提高測評的科學性。

2.1.1 信度分析運用SPSS13.0對《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量表》所測數據進行內部一致性分 析,本研究采用Cronbach Alpha一致性系數對問卷進行了信度檢驗,從信度分析來看,量表 的總體信度a=0.873,說明量表的總體信度較高,并且在每個維度的上一致性系數均達到0 8 以上。根據張力為的觀點,任何測驗或量表的信度系數如果在0.90以上,表示測驗或量表的 信度甚佳,在0.70以上,是一個可接受的范圍[8]。為此,該量表的信度達到統(tǒng)計要 求。

2.1.2 項目區(qū)分度分析對12個題目進行項目區(qū)分度(Item discrimination)分析,采用精確性較高的相關法計算區(qū)分 度,經計算得到的項目區(qū)分度D,根據心理測量學的一般原理,項目鑒別指數D≥0.40的被 認為是區(qū)分度很好,0.30≤D

表1 《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量表》

各題項項目區(qū)分度

題項D題項DV10.715V70.542V20.752V80.513V30.625V90.516V40.684V100.501V50.822V110.432V60.637V120.424 2.1.3 結構效度分析 按照心理學家BENTLER的理論,構造健全 的項目所需要的項目和測驗的相關在0.30~0.80之間,項目間的組間相關在0.10~0.60 之間[10],在這些相關矩陣之內的項目為測驗提供的是滿意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 對3個維 度以及總分之間計算相關性,以考察各因素之間的關系,進一步驗證本量表的結構效度,從 表2的結果來看,本量表的效度較好。表2 《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量表》各維度與題總之間相關

V1V2V3V4V5V6V7V8V9V10V11V12f1f2f3題總V11V20.717**1V30.672**0.808**1V40.720**0.794**0.778**1V50.631**0.625**0.505*0.556*1V60.4110.4380.478*0.2660.610**1V70.4100.4550.2820.1830.650**0.560*1V80.1610.4130.0920.1800.661**0.649**0.615**1V90.482*0.4600.2650.2090.657**0.611** 0.606**0.694**1V100.3240.2650.3570.646**0.3540.2700.04 60.204-0.0931V110.3640.2890.2330.4590.2890.2200.1500 095-0.0760.714**1V120.2540.0000.0640.2510.3160.1210.1440 131-0.1660.671**0.639**1f10.834**0.923**0.922**0.917**0 631**0.4430.3570.2290.3740.4460.3640 1451f20.4630.549*0.3680.2950.812**0.832** 0.850**0.864**0.819**0.1790.165 0.1320.4541f30.3560.2090.2410.503*0.3590.2280.1320 158-0.1260.887**0.897**0.869**0.356 0.1781題總0.762**0.809**0.723**0.757** 0.843**0.722**0.660**0.611**0.579 *0.572*0.527*0.3920.840**0.801**0 560*1注:**P

2.1.4 探索性因子分析首先,我們對該量表進行了取樣適當性量數及球形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等于0.627,球形檢 驗的卡方值為5 548.404,并達到顯著水平P=0.000(P

對所測數據進行正交最大化旋轉,求出旋轉因素負荷矩陣,從統(tǒng)計結果表3來看,在3個 維度中各個題項的因素載荷較高,說明該問卷的結構較好,并根據主成分分析抽取公共因素 ,以及各維度下的因子載荷確立維度及其所包含的題項,對3個維度分別命名見表4。

表3 《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量表》

各維度因子載荷

V1V2 V3V4V5V6V7V8V9V10V11V12f10.7840.8580.9090.875f20.7380.7550.8060.8970.836f30.8610.8350.899表4 《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量表》各維度命名

維度命名 題項f1技術動作與參賽預期確認度V6,V7,V8,V9f2心理及精神狀態(tài)確認度V1,V2,V3,V4,V5f3客觀條件影響度V10,V11,V12 2.1.5 問卷指標的形成通過以上分析最終確認了《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量表》由3個維度12個題 項構成,具體如下:

f1技術動作與參賽預期確認度:V6對自身技術水平的認知,V7對參加本次比賽的把握系 數,V8動技術的自動化熟練程度,V9成功的欲望;

f2心理及精神狀態(tài)確認度:V1比賽后物質和精神獎勵的多少,V2賽前心理生理準備充分 ,V3比賽期間天氣的影響,V4賽中思維積極,V5賽中阻斷消極思維排除雜念;

f3客觀條件影響度:V10聽從教練員的指揮,V11比賽中地點的影響,V12裁判員執(zhí)法公 平、準確。

2.2 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結構模型的驗證性分析為建立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結構模型,本研究對探索性因子分析的 結果進行了驗證性檢驗,以檢驗測量模型的科學性。其擬合指標的檢驗指標為:卡方檢驗(c hi-square)X2值可以表明模型總體擬合樣本數據的程度,同時需用卡方值除以自由度 ,如果得到的數值小于5,那么就表明模型能夠較好地擬合數據,普遍認可標準是df

2.2.1 一階結構模型的驗證分析所謂一階模型,就是指12個題項和3個維度構成的結構模型,在此我們充分考慮到題項 與題項之間、維度和維度之間是相互關系,如圖1所示模型M1。運用AMOS7.0極大似然估計 法 來檢驗該模型的擬合程度。從表5的擬合指標來看,雖然P值符合要求,但其他絕對擬合指標 沒有達到標準。因此我們考慮應該用更合理或者更簡潔模型來表示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 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的結構模型,所以有必要進行二階模型的驗證性分析[19]。

表5 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一階結構模型M2

擬合指數

X2dfX 2/dfPGFIAGFINFICFIRMRRMSEA32.935400.8230.7780.8090.6280.8551.0000 0880.232 2.2.2 二階模型的驗證分析在結構模型的研究中不斷強調,一個好的模型是既簡單又能準確描述數據中各個變量之 間關系的。所以本研究提出一個更簡單的模型(M2)。假設有一個普遍能力(二階)因子, 影響各一階因子的表現。就是說,N個相關反映了N/2個一階因子間的關系,改由N/2個參數 (二階因子與一階因子的關系)所代替。若M2能擬合數據,它既是一個較簡單又準確描述數 據關系的模型。M2因為用一個二階因子去表達一階因子間的關系,卡方必然較大,自由度也 增加,只要M2與M1相比增加的卡方(自由度是5,即兩模型自由度的差)不到顯著水平,就 認為這個二階因子足以反映各一階因子的關系。從模型簡潔性考慮,我們選擇M2。若M2的卡 方顯著增加,表明二階模型擬合不好,不足以反映各一階因子的關系,這時寧愿要比較復雜 的模型M1。

圖1 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一階結構模型樹形圖M1 在考慮設定二階因子模型時應當注意,當模型只有3個一階因子時(共有3個相關)二階 因子模型(以3個路徑參數表示),在數學上等同于一階因子模型。既然兩者等同,擬合也 完全相同,當然就談不上哪一個模型更好。就是說,二階因子模型只適用于含4個或以上一 階因子的模型(除非有參數相等的限制或含多個二階因子或其他因子限制等)[20] 。因此在 二階模型的構建時,本研究將運動等級、運動訓練年限和性別3個因子加入其中,以尋求這 些因子之間的關系,同時加大因子數量。

本研究首先選擇所測健將級短跑的運動等級作為限制因子,試圖找到賽時心理狀態(tài)結構 模型和運動等級之間的關系,其結構模型樹形圖如圖2其中RANK表示運動等級,各項擬合指 標如表6。

圖2 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二階結構模型樹形圖M3 表6 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二階結構模型M3

擬合指數

X2dfX 2/dfPGFIAGFINFICFIRMRRMSEA6.24832.0830.1000.1000.4850.9221.0000.04 90.191在將M2與M1進行比較時發(fā)現,在更為簡潔的模型M2的各項擬合指標均比M1的指標有所提高 。因此本研究在M2的結構基礎上,加入健將級短跑運動員的性別因子和運動年限因子,試圖 找到這些因子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對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模型進行驗證 分析,使其結構模型更加完整并且與現有模型的各項擬合指標進行對比,看能否找到一個更 具有說服力的核心要素模型M3。

運用AMOS7.0極大似然估計法來檢驗該二階模型M3的擬合程度,從表7的檢驗結果來看, 各項擬合指標均符合模型擬合的要求。因此,說明該二階模型M3較好地反映出理論模型結構 特點且各項指標良好。其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結構模型的標準化解如圖 3。

圖3 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

結構模型標準化解M3 表7 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二階結構模型M3

擬合指數

X2dfX 2/dfPGFIAGFINFICFIRMR RMSEA6.47841.6200.1660.9020.8990.9320.9810.09 30.129 2.3 模型的比較 本研究將M1、M2和M3的各項擬合指標進行 比較,并結合各個模型的樹形結構圖來判斷各個模型的優(yōu)劣。

表8 M2、M3、M3各擬合指數比較

模型X2dfX2/dfPGFIAGFINFICFIRMR R MSEAM132.935400.8230.7780.8090.6280.8551.000 0.0880.232M26.24832.0830.1000.1000.4850.9221.0000.0490.191M36.47841.6200.1660.9020.8990.9320.9810.0930.129如表8所示,M3較M2、M1的擬合優(yōu)度有了明顯的變化且P值均大于0.05,雖在絕對擬合 指標、非標準擬合指標和比較擬合指標的表現有所差異,但整體上來 判斷,本研究選擇相對復雜的M3,而考慮放棄M1和M2。從這些模型的結構圖來看,雖然M3較 為復雜,但它卻客觀的反映了賽時心理狀態(tài)與運動等級,以及性別因素和運動訓練年限與運 動等級的關系。因此,本研究認為M3是健將級短跑運動員的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模型。

2.4 M3模型的解釋與分析觀察M3模型標準化解,我們可以找到影響運動員運動等級的主要因素。在這里要說明的 是運動等級并不代表最佳的運動成績,但運動等級又是對運動成績的一個衡量標準,因此本 研究借用這一衡量標準進行判定,試圖找到影響運動等級提高的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和其 貢獻率。

如表9表示的是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結構模型M3的未標準化回歸系 數,Estimate為未標準化系數(非標準化因素負荷量),此值可比較相對影響力;SE是標準 化誤差;C.R是臨界比率值,相當于t值或z值。P

表9 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結構模型M3

未標準化 回歸系數

因 素EstimateS.E.C.R.P心理及精神狀態(tài)確認度

表10 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結構模型M3

標準化 回歸系數

因素Estimate心理及精神狀態(tài)確認度

3 結 論

1) 對《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量表》檢驗結果表明:該量表信度、效度良好, 符合心理測量學標準,并發(fā)現優(yōu)秀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由三維度構成,分別為 :技術動作與參賽預期確認度、心理及精神狀態(tài)確認度和客觀條件影響度。該量表可以作為 評估高水平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特征的工具使用。

2) 對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結構模型M3的檢驗結果表明:其各項擬合指 標良好,達到擬合要求,它能對短跑專項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特征中各影響因子之間的關系 進行有針對性的解釋。

3) 通過對健將級短跑運動員賽時心理狀態(tài)核心要素結構模型M3標準化解的分析,發(fā)現心理 及精神狀態(tài)確認度對提高健將級短跑運動員運動等級的影響因子最大,其影響系數為0.371 。同時還推斷出某些女性短跑運動員的性格特征會影響賽時行為空間心理狀態(tài)模型的負增長 ,從而導致她們運動成績的起伏波動。

參考文獻:

[1] 彭遠志.短跑速度類項目運動員比賽最佳心理狀態(tài)維度構成及差異性研究[J ].體育科學,2007, 27(3),13-15.

[2] 黃霞.高校短跑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tài)及成因[J].武漢體育學報,2002,36(6):28-30.

[3] 梁建平,吳鴻春,曾理,等.賽時行為空間理論的研究與測評模型的構建[J].體育 科學,2009,9.

[4] 韓長軍.關于青少年短跑運動員心理自我調整能力訓練的探討[J]. 南京體育學院學 報,2008,22(2):24-26.

[5] 張力為.賽前情緒的因素結構、自陳評定及注意差異性[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 版社,2001.

[6]季瀏.體育心理學測量與評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李國紅,王力.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倦怠量表的編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 31( 2):37-39.

[8] 張力為,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tài)的表述:十項陳述測驗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 01,31(8):68-71.

[9] 毛志雄.我國部分項目運動員對興奮劑的態(tài)度和意向:TRA與TPB兩個理論模型的檢驗 [D].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

[10] BENTLER P M. Comparative Fit Indexes in Structural Models[J].Psychologi cal Bulletin, 1990,107:238-246.

[11] 張力為.研究問題與統(tǒng)計方法的有機配合[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1,16(2) :23-26.

[12] .體育統(tǒng)計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 宋志剛,等.SPSS16使用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277-280.

[14] 趙書詳.實用體育統(tǒng)計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15] 梁建平,等,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競賽自信心來源比較性分析――以田徑和射擊為例[J ].體育科學,2007,9.

[16]毛志雄.我國部分項目運動員對興奮劑的態(tài)度和意向:TRA與TPB兩個理論模型的檢驗 [D].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

[17] BENTLER P M, DUDGEON P.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Statistical Practi ce, Theory and Direction[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96,47: 563-592.

[18] 黃希庭,張志杰.心理學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9] 張力為.研究問題與統(tǒng)計方法的有機配合[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1,16(2) :23-26.

第6篇:教育核心要素范文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 內部專業(yè)評估體系 核心要素 責任擔當

目前,除少數省級重點建設大學和個別新建本科院校外,我省多數新建本科高校專業(yè)評估尚處于以外部評估為主的階段,多元主體參與的學校內部的自我評估制度還未真正建立起來,離教育部提出的建立“政府、學校、專門機構和社會多元評價相結合,與中國特色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相適應的教學評估制度”的要求還有較大距離。由于缺乏校內自我評估實踐,那么這方面的相關研究自然也就不會多。因此,加強校內專業(yè)評估的實踐與研究,構建與外部評估相匹配的內部評估體系,成為新建本科高校教學建設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一、新建本科院校專業(yè)評估應以內部評估為基礎

我們并不否認外部評估的作用,只是不贊同學校采取單一的外部評估方式。外部評估在任何時候、任何階段都代替不了學校內部評估。外部專業(yè)評估的組織者多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其委托的評估機構,其組成人員主要有行業(yè)或者專業(yè)的專家學者、學校教育管理部門的管理者。評估時所依據的評估方案、指標體系,往往是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來確定的。這種評估方式被普遍采用,對高校的專業(yè)建設和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近年來對這種評估方式也出現了質疑的聲音。其一,認為外部評估作為一種靜態(tài)評估,考察的是評估當時專業(yè)的基本狀況,無法考察專業(yè)建設的過程,也很難準確預見專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其二,作為基于結果的評估,很難對結果背后的原因形成準確判斷,無法起到幫助專業(yè)提升建設水平,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作用。其三,由于評估結果與受評者今后的利益密切相關,因此,個別接受評估單位由于思想認識方面存在問題,對自己的優(yōu)勢是盡力展現,而對其不足,則有意無意地進行掩飾,無形中助長了弄虛作假之風。其四,外部評估采用的指標體系,往往是統(tǒng)一的尺度,由于學校專業(yè)發(fā)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統(tǒng)一的尺度很難適應所有的學校、所有的專業(yè)。為彌補外部評估之不足,校內專業(yè)評估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而校內專業(yè)評估是一種形成性評估,是專業(yè)的自我評價與學校評價的有效結合。從評估方式來看,校內專業(yè)評估更多的是體現評估、咨詢與研討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加強專業(yè)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研討性質。校內專業(yè)評估是一種診斷性評估,其重點不在于對專業(yè)等級的評判以及排名,而在于對照專業(yè)發(fā)展的目標定位,研究專業(yè)發(fā)展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由于校內評估是自家人評自家事,從心理上更容易讓人接受,況且評估專家多來自校內,對專業(yè)的情況大多比較熟悉,因此評估結果更具有真實性。

《教育部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教高〔2011〕9號)指出:“建立健全以學校自我評估為基礎,以院校評估、專業(yè)認證及評估、國際評估和教學基本狀態(tài)數據常態(tài)監(jiān)測為主要內容,政府、學校、專門機構和社會多元評價相結合,與中國特色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相適應的教學評估制度。”對照文件要求,我們現在開展的專業(yè)評估,參與主體還僅限于政府和專門機構,學校參與還比較少,社會力量的參與更是微乎其微。這是今后必須著力加強的環(huán)節(jié)。缺少校內自我評估和社會力量的參與,其評價、監(jiān)督、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終究是有限的。

二、新建本科院校內部專業(yè)評估指標核心要素分析

高校內部專業(yè)評估,是學校為全面了解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與社會需求是否匹配,培養(yǎng)計劃與培養(yǎng)目標是否符合,通過全面收集專業(yè)辦學信息和資料,根據本校對專業(yè)核心內涵的理解而進行的綜合評價的活動。其旨在鞏固成績,改進不足,不斷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同時,也為教育行政部門或社會組織的評估奠定基礎。因此,能否準確把握專業(yè)核心內涵,就成為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我國高校目前分為研究型、應用型和技能型三類。學校的類型基本上決定了專業(yè)的類型。這里說基本,是因為還有特例,有的教學研究型大學也有少量的應用型專業(yè)。研究型高校與應用型高校在專業(yè)分類上目前并未有明顯的區(qū)別。這樣,界定專業(yè)核心內涵之前,就應首先界定學校的類型。因為不同類型的高校,其專業(yè)名稱雖然相同,但由于兩類高校的培養(yǎng)目標不同,培養(yǎng)規(guī)格不同,課程體系不同,培養(yǎng)途徑不同,其核心內涵應該是有區(qū)別的。

那么,新建本科院校專業(yè)的核心內涵應該包含哪些內容?有的研究者認為,專業(yè)內涵主要體現在四個核心要素上,即專業(yè)目標、專業(yè)課程體系、專業(yè)師資和專業(yè)設備。我們認為,這樣的說法似乎不夠全面。高校本科專業(yè)的設置,既源于學科分工,又源于社會需求,專業(yè)建立之初,就應該明確其類型定位――是研究型還是應用型或是技能型,這是專業(yè)進行人才培養(yǎng)與確定發(fā)展目標及思路的依據與基礎。新建本科院校辦學定位多是地方性高校,因此專業(yè)應與地方產業(yè)、行業(yè)相對接,以培養(yǎng)供需對路的人才。如果不考慮定位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則以后的專業(yè)建設與發(fā)展勢必處于盲目之中。

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規(guī)格是影響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規(guī)格,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是不一樣的。如果說培養(yǎng)目標定位解決了人才培養(yǎng)類型問題,那么培養(yǎng)目標與培養(yǎng)規(guī)格則主要解決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標準問題。類型、質量標準對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來說,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是通過課程來傳授的。課程的直接目的就是傳授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獲得思想與能力的發(fā)展。課程的社會價值在于使學生獲得賴以生存的手段。高校作為高級人才培養(yǎng)的機構,授以學生生存的手段既是辦學目標之一,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需求。因此,對任何類型的專業(yè)來講,課程永遠是不可忽略的核心要素。

專業(yè)教學離不開教學設備與資源,尤其是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的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實踐教學比例的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要求的提高,更離不開教學設備與資源。

專業(yè)教學活動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專業(yè)沒有教師,同樣,也沒有哪一個專業(yè)沒有學生。教師教什么,怎么教,與人才培養(yǎng)質量密切相關;同樣,學生學什么,怎么學,與人才培養(yǎng)質量也密切相關。教師與學生、傳授知識與學習知識是不可拆分的矛盾的兩個方面。因此,教師與學生應是專業(yè)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

現代大學不同于古代的私塾。私塾先生今天教什么,明天教什么,完全是自己說了算。今天的大學教育則不然。計劃管理、教學目標管理、教學過程管理、質量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教學檔案管理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管理制度與機制是否健全,是影響專業(yè)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學管理應是專業(yè)的核心內涵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新建本科院校的專業(yè)核心內涵應包括專業(yè)類型定位、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與規(guī)格、課程體系、教學設備與資源、教師與學生、教學管理等六個方面。這六個方面,是學校和院系教學工作的重點,也是構建新建本科院校專業(yè)評估指標的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

三、與新建本科院校專業(yè)評估有關的幾點思考

(一)校外主體應有明確的責任擔當

首先,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要不斷完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以及方法和措施,為高等教育評估提供依據,成為學校建立健全校內專業(yè)評估體系的直接推動力。其次,應該大力推動并鼓勵支持民間組織機構參與到高等教育評估中來。如1997年,上海高等教育評估事務所組織實施了“上海普通高校旅游管理專業(yè)評估”。此后,在北京、江蘇、遼寧、云南、廣東、上海、安徽等地先后成立了10家專業(yè)性的高教評估機構,它們接受政府與用戶的委托,開展各種類型的評估。再次,應建立用人單位對畢業(yè)生的評價制度。用人單位對員工的評價可以采取對人才使用的總體的滿意度和對畢業(yè)生在具體崗位中的某一方面的表現或者某一任務的達成情況給出個別的、有針對性的評價相結合方式進行,也可以進行畢業(yè)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評價,評價畢業(yè)生的知識、技能、素養(yǎng)與職業(yè)需求的匹配度。對畢業(yè)生的評價可采取年終表現評價、季度表現評價、月表現評價,甚至細化到每天的表現評價等,開展從整體到局部的細化的全過程跟蹤,體現出評價的職業(yè)導向作用。

(二)應發(fā)揮學生及其家長在專業(yè)評估和質量保障中的作用

1.建立大學生對教育服務滿意度的測評

大學生是高等教育的主體,是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和受益者,也是高等教育過程的參與者和體驗者。隨著對學生主體性認識的增強,大學生學習滿意度是以學生為主體,反映教育質量,從而形成微觀主體和宏觀質量的有效連接。應將學生滿意度融入專業(yè)評估當中。學校應建立大學生對教育服務滿意度的測評體系,運用科學系統(tǒng)的方法,測量、分析和改進教育服務體系。學校應把學生的需求作為學校存在的理由和工作的重心,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時刻關注學生的感受。教學服務工作應緊緊圍繞提高學生滿意度展開,讓學生能夠真正享受到一次愉悅的求學經歷。

2.實施家長滿意度測評計劃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日益擴大,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成為家長望子成龍的理想追求。學生選擇高校的空間也日益增多。學校可以結合目前和預期的學生家長需求,并結合學校的實際適時調整專業(yè)設置和招生人數,以學生家長期望和需求為導向培養(yǎng)高層次科學技術人才。同時,學校必須努力推進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fā)展,加強以學生為中心的校園環(huán)境、教學效能、校園生活、校園支持服務、校園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建設,建立讓學生滿意、家長放心的學校環(huán)境。

總之,一個有效健全的專業(yè)評價,不單單是高校教育本身的內部評價,它應該是一個開放、包容的體系,離不開政府主導、專門機構操作、社會評價、家長乃至學生的共同參與,它是一個學校內外因素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只有匯聚一個體系開放、包容、具備可持續(xù)因子和方便操作的多方共同參與的評價體系,才能實現校內專業(yè)評估與社會的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趙文華.高等教育系統(tǒng)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第7篇:教育核心要素范文

“貫徹新時代思想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研討課活動方案

 

為有效探索基于“一體四層四翼”為評價標準的高考改革,扎實有效落實貫徹新時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升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認知,探索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生成長,提升教育質量。學校決定舉辦“農安高級中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系列活動。

一、參加人員

按照學期初下發(fā)的“農安高級中學青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目標管理辦法”中專業(yè)發(fā)展的“兩類”對象,35歲以下青年教師,35至45歲骨干教師。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進行。

二、活動內容

1、“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展示課。

2、“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研討。

三、活動時間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動地點

1、展示課地點:二樓多媒體、三樓多媒體。

2、教學研討地點:綜合樓二樓小會議室

五、活動要求

1、參加活動教師要認真學習及查閱資料,對學科素養(yǎng)的提出的背景、涵義、意義及實施途徑有深刻而清晰的認識,這本身就是落實學科素養(yǎng)的必備過程。

2、要研究與探討本學科學科素養(yǎng)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

3、論壇可以展明觀點,供大家提升認知,為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出意見及建議。

4、展示課可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嘗試,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5、學科素養(yǎng)內涵豐富,論壇和展示課可就某一個或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實踐,避免求大、求全,貴在可操作與重實效。

6、教學研討時,聽課教師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題進行,突出對主題的領悟與挖掘,重在適應高考評價標準與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改革與實踐。

7、各教研組、備課組要深入學習,密切協作,把本次活動作為集體備課學習的一部分,提升本組教師的理念修養(yǎng)與水平,積極指導教學實踐。

農安高級中學

農 安 高 級 中 學

“貫徹新時代思想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研討課活動方案

 

為有效探索基于“一體四層四翼”為評價標準的高考改革,扎實有效落實貫徹新時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升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認知,探索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生成長,提升教育質量。學校決定舉辦“農安高級中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系列活動。

一、參加人員

按照學期初下發(fā)的“農安高級中學青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目標管理辦法”中專業(yè)發(fā)展的“兩類”對象,35歲以下青年教師,35至45歲骨干教師。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進行。

二、活動內容

1、“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展示課。

2、“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研討。

三、活動時間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動地點

1、展示課地點:二樓多媒體、三樓多媒體。

2、教學研討地點:綜合樓二樓小會議室

五、活動要求

1、參加活動教師要認真學習及查閱資料,對學科素養(yǎng)的提出的背景、涵義、意義及實施途徑有深刻而清晰的認識,這本身就是落實學科素養(yǎng)的必備過程。

2、要研究與探討本學科學科素養(yǎng)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

3、論壇可以展明觀點,供大家提升認知,為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出意見及建議。

4、展示課可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嘗試,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5、學科素養(yǎng)內涵豐富,論壇和展示課可就某一個或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實踐,避免求大、求全,貴在可操作與重實效。

6、教學研討時,聽課教師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題進行,突出對主題的領悟與挖掘,重在適應高考評價標準與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改革與實踐。

7、各教研組、備課組要深入學習,密切協作,把本次活動作為集體備課學習的一部分,提升本組教師的理念修養(yǎng)與水平,積極指導教學實踐。

農安高級中學

農 安 高 級 中 學

“貫徹新時代思想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研討課活動方案

 

為有效探索基于“一體四層四翼”為評價標準的高考改革,扎實有效落實貫徹新時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升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認知,探索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生成長,提升教育質量。學校決定舉辦“農安高級中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系列活動。

一、參加人員

按照學期初下發(fā)的“農安高級中學青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目標管理辦法”中專業(yè)發(fā)展的“兩類”對象,35歲以下青年教師,35至45歲骨干教師。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進行。

二、活動內容

1、“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展示課。

2、“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研討。

三、活動時間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動地點

1、展示課地點:二樓多媒體、三樓多媒體。

2、教學研討地點:綜合樓二樓小會議室

五、活動要求

1、參加活動教師要認真學習及查閱資料,對學科素養(yǎng)的提出的背景、涵義、意義及實施途徑有深刻而清晰的認識,這本身就是落實學科素養(yǎng)的必備過程。

2、要研究與探討本學科學科素養(yǎng)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

3、論壇可以展明觀點,供大家提升認知,為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出意見及建議。

4、展示課可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嘗試,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5、學科素養(yǎng)內涵豐富,論壇和展示課可就某一個或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實踐,避免求大、求全,貴在可操作與重實效。

6、教學研討時,聽課教師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題進行,突出對主題的領悟與挖掘,重在適應高考評價標準與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改革與實踐。

7、各教研組、備課組要深入學習,密切協作,把本次活動作為集體備課學習的一部分,提升本組教師的理念修養(yǎng)與水平,積極指導教學實踐。

農安高級中學農 安 高 級 中 學

“貫徹新時代思想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研討課活動方案

 

為有效探索基于“一體四層四翼”為評價標準的高考改革,扎實有效落實貫徹新時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升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認知,探索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生成長,提升教育質量。學校決定舉辦“農安高級中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系列活動。

一、參加人員

按照學期初下發(fā)的“農安高級中學青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目標管理辦法”中專業(yè)發(fā)展的“兩類”對象,35歲以下青年教師,35至45歲骨干教師。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進行。

二、活動內容

1、“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展示課。

2、“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研討。

三、活動時間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動地點

1、展示課地點:二樓多媒體、三樓多媒體。

2、教學研討地點:綜合樓二樓小會議室

五、活動要求

1、參加活動教師要認真學習及查閱資料,對學科素養(yǎng)的提出的背景、涵義、意義及實施途徑有深刻而清晰的認識,這本身就是落實學科素養(yǎng)的必備過程。

2、要研究與探討本學科學科素養(yǎng)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

3、論壇可以展明觀點,供大家提升認知,為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出意見及建議。

4、展示課可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嘗試,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5、學科素養(yǎng)內涵豐富,論壇和展示課可就某一個或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實踐,避免求大、求全,貴在可操作與重實效。

6、教學研討時,聽課教師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題進行,突出對主題的領悟與挖掘,重在適應高考評價標準與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改革與實踐。

7、各教研組、備課組要深入學習,密切協作,把本次活動作為集體備課學習的一部分,提升本組教師的理念修養(yǎng)與水平,積極指導教學實踐。

農安高級中學

農 安 高 級 中 學

“貫徹新時代思想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研討課活動方案

 

為有效探索基于“一體四層四翼”為評價標準的高考改革,扎實有效落實貫徹新時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升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認知,探索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生成長,提升教育質量。學校決定舉辦“農安高級中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系列活動。

一、參加人員

按照學期初下發(fā)的“農安高級中學青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目標管理辦法”中專業(yè)發(fā)展的“兩類”對象,35歲以下青年教師,35至45歲骨干教師。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進行。

二、活動內容

1、“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展示課。

2、“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研討。

三、活動時間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動地點

1、展示課地點:二樓多媒體、三樓多媒體。

2、教學研討地點:綜合樓二樓小會議室

五、活動要求

1、參加活動教師要認真學習及查閱資料,對學科素養(yǎng)的提出的背景、涵義、意義及實施途徑有深刻而清晰的認識,這本身就是落實學科素養(yǎng)的必備過程。

2、要研究與探討本學科學科素養(yǎng)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

3、論壇可以展明觀點,供大家提升認知,為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出意見及建議。

4、展示課可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嘗試,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5、學科素養(yǎng)內涵豐富,論壇和展示課可就某一個或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實踐,避免求大、求全,貴在可操作與重實效。

6、教學研討時,聽課教師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題進行,突出對主題的領悟與挖掘,重在適應高考評價標準與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改革與實踐。

7、各教研組、備課組要深入學習,密切協作,把本次活動作為集體備課學習的一部分,提升本組教師的理念修養(yǎng)與水平,積極指導教學實踐。

農安高級中學農 安 高 級 中 學

“貫徹新時代思想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研討課活動方案

 

為有效探索基于“一體四層四翼”為評價標準的高考改革,扎實有效落實貫徹新時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升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認知,探索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生成長,提升教育質量。學校決定舉辦“農安高級中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系列活動。

一、參加人員

按照學期初下發(fā)的“農安高級中學青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目標管理辦法”中專業(yè)發(fā)展的“兩類”對象,35歲以下青年教師,35至45歲骨干教師。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進行。

二、活動內容

1、“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展示課。

2、“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研討。

三、活動時間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動地點

1、展示課地點:二樓多媒體、三樓多媒體。

2、教學研討地點:綜合樓二樓小會議室

五、活動要求

1、參加活動教師要認真學習及查閱資料,對學科素養(yǎng)的提出的背景、涵義、意義及實施途徑有深刻而清晰的認識,這本身就是落實學科素養(yǎng)的必備過程。

2、要研究與探討本學科學科素養(yǎng)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

3、論壇可以展明觀點,供大家提升認知,為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出意見及建議。

4、展示課可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嘗試,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5、學科素養(yǎng)內涵豐富,論壇和展示課可就某一個或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實踐,避免求大、求全,貴在可操作與重實效。

6、教學研討時,聽課教師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題進行,突出對主題的領悟與挖掘,重在適應高考評價標準與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改革與實踐。

7、各教研組、備課組要深入學習,密切協作,把本次活動作為集體備課學習的一部分,提升本組教師的理念修養(yǎng)與水平,積極指導教學實踐。

農安高級中學農 安 高 級 中 學

“貫徹新時代思想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研討課活動方案

 

為有效探索基于“一體四層四翼”為評價標準的高考改革,扎實有效落實貫徹新時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升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認知,探索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生成長,提升教育質量。學校決定舉辦“農安高級中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系列活動。

一、參加人員

按照學期初下發(fā)的“農安高級中學青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目標管理辦法”中專業(yè)發(fā)展的“兩類”對象,35歲以下青年教師,35至45歲骨干教師。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進行。

二、活動內容

1、“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展示課。

2、“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研討。

三、活動時間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動地點

1、展示課地點:二樓多媒體、三樓多媒體。

2、教學研討地點:綜合樓二樓小會議室

五、活動要求

1、參加活動教師要認真學習及查閱資料,對學科素養(yǎng)的提出的背景、涵義、意義及實施途徑有深刻而清晰的認識,這本身就是落實學科素養(yǎng)的必備過程。

2、要研究與探討本學科學科素養(yǎng)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

3、論壇可以展明觀點,供大家提升認知,為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出意見及建議。

4、展示課可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嘗試,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5、學科素養(yǎng)內涵豐富,論壇和展示課可就某一個或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實踐,避免求大、求全,貴在可操作與重實效。

6、教學研討時,聽課教師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題進行,突出對主題的領悟與挖掘,重在適應高考評價標準與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改革與實踐。

7、各教研組、備課組要深入學習,密切協作,把本次活動作為集體備課學習的一部分,提升本組教師的理念修養(yǎng)與水平,積極指導教學實踐。

農安高級中學

農 安 高 級 中 學

“貫徹新時代思想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研討課活動方案

 

為有效探索基于“一體四層四翼”為評價標準的高考改革,扎實有效落實貫徹新時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升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認知,探索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生成長,提升教育質量。學校決定舉辦“農安高級中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系列活動。

一、參加人員

按照學期初下發(fā)的“農安高級中學青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目標管理辦法”中專業(yè)發(fā)展的“兩類”對象,35歲以下青年教師,35至45歲骨干教師。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進行。

二、活動內容

1、“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展示課。

2、“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研討。

三、活動時間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動地點

1、展示課地點:二樓多媒體、三樓多媒體。

2、教學研討地點:綜合樓二樓小會議室

五、活動要求

1、參加活動教師要認真學習及查閱資料,對學科素養(yǎng)的提出的背景、涵義、意義及實施途徑有深刻而清晰的認識,這本身就是落實學科素養(yǎng)的必備過程。

2、要研究與探討本學科學科素養(yǎng)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

3、論壇可以展明觀點,供大家提升認知,為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出意見及建議。

4、展示課可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嘗試,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5、學科素養(yǎng)內涵豐富,論壇和展示課可就某一個或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實踐,避免求大、求全,貴在可操作與重實效。

6、教學研討時,聽課教師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題進行,突出對主題的領悟與挖掘,重在適應高考評價標準與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改革與實踐。

7、各教研組、備課組要深入學習,密切協作,把本次活動作為集體備課學習的一部分,提升本組教師的理念修養(yǎng)與水平,積極指導教學實踐。

農安高級中學農 安 高 級 中 學

“貫徹新時代思想  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研討課活動方案

 

為有效探索基于“一體四層四翼”為評價標準的高考改革,扎實有效落實貫徹新時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升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認知,探索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促進學生成長,提升教育質量。學校決定舉辦“農安高級中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系列活動。

一、參加人員

按照學期初下發(fā)的“農安高級中學青年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目標管理辦法”中專業(yè)發(fā)展的“兩類”對象,35歲以下青年教師,35至45歲骨干教師。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進行。

二、活動內容

1、“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展示課。

2、“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教學研討。

三、活動時間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動地點

1、展示課地點:二樓多媒體、三樓多媒體。

2、教學研討地點:綜合樓二樓小會議室

五、活動要求

1、參加活動教師要認真學習及查閱資料,對學科素養(yǎng)的提出的背景、涵義、意義及實施途徑有深刻而清晰的認識,這本身就是落實學科素養(yǎng)的必備過程。

2、要研究與探討本學科學科素養(yǎng)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課堂教學中如何落實。

3、論壇可以展明觀點,供大家提升認知,為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出意見及建議。

4、展示課可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為教師提供課堂教學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嘗試,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5、學科素養(yǎng)內涵豐富,論壇和展示課可就某一個或幾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實踐,避免求大、求全,貴在可操作與重實效。

6、教學研討時,聽課教師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題進行,突出對主題的領悟與挖掘,重在適應高考評價標準與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改革與實踐。

第8篇:教育核心要素范文

核心要素之一:情境

情境是指幼兒親身經歷的現實場景或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教師往往根據教材的要求、特點以及活動目標等,運用生活展現、圖畫再現、實物演示、音樂渲染等手段來創(chuàng)設情境,以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情感,使幼兒“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

《桃樹下的小白兔》是個傳統(tǒng)的童話故事,故事溫馨優(yōu)美,畫面感強,富有感染力。因此我創(chuàng)設了與故事內容相適應的情境:大幅的草地背景圖上,一條小溪緩緩流淌,小溪里倒映著藍天白云,溪旁是一棵老桃樹,一簇簇的桃花瓣從孩子們的頭上垂下,仿佛風一吹就會掉落在他們頭上。孩子們三三兩兩地在樹下鋪著綠毯的草地上席地而坐,眼前有草地,有鮮花……優(yōu)美的情境感染了幼兒,激起了他們強烈的、積極的情感體驗。

核心要素之二:語境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語境可以解釋為語言所營造的氛圍和意境。如果說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讓幼兒用手觸摸、用眼觀察,那么語境則是讓幼兒用耳聆聽。教師猶如魔術師,根據不同的場合靈活運用或舒緩、或輕柔、或神秘、或激昂的語氣,并伴以恰當的眼神、手勢、身姿,往往能帶領幼兒進入語言所營造的的氛圍之中,激起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在語言活動“桃樹下的小白兔”的導入部分,我在《迷霧森林》音樂的伴奏下,用溫馨、優(yōu)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講述著:“遠遠的,滾來一個雪球……快飛到朋友的身邊去……”幼兒很快被帶入到故事所描述的情境之中。當我用神秘的語氣問:“這么美的地方住著誰呢?”幼兒一個個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等待著答案的揭曉;當我用鼓勵的語氣提問:“動物們喜歡小白兔的禮物嗎?他們把小白兔寄來的禮物當成了什么?”幼兒大膽地進行想象和講述;當我用輕柔的、向往的語氣說:“小白兔會不會也給我們送來禮物呢?讓我們躺在草地上,閉上眼睛等一會吧!”幼兒很快安靜地躺在草地上,期待的神情洋溢在臉上……良好的語境激起了幼兒積極的想象體驗和表達的欲望。

核心要素之三:心境

第9篇:教育核心要素范文

[關鍵詞] 旅游 核心競爭力 鉆石體系

研究競爭的權威,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指出,從國家或區(qū)域的層面來考慮,“競爭力”的惟一意義就是生產力。他提出了決定國家或區(qū)域競爭力的“鉆石體系”,即四個因素:生產要素、需求要素、相關和支持產業(yè)以及企業(yè)戰(zhàn)略和組織結構。 綜合以上研究的基礎上,認為構成或影響旅游核心競爭力的因素主要有:生產要素(傳統(tǒng)的旅游資源、人才、資金等)、旅游需求、旅游環(huán)境(包括交通條件等)、旅游業(yè)管理和決策能力。將波特的“菱形模型”的競爭優(yōu)勢理論運用到區(qū)域旅游競爭力問題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一個旅游核心競爭要素模型,如下圖所示:

一、利用生產要素

1.西安旅游資源概況

西安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是海內外著名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著三千一百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聞名遐邇的“絲綢之路”就是以西安為起點的。西安文化遺產極為豐富,西安境內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82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2處,館庫藏文物12萬余件。全市擁有年接待游客10萬人以上的景區(qū)20個,國家4A級景區(qū)9個,全市星級賓館72家,其中五星級賓館4家,四星級賓館13家。首批獲得了“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稱號,旅游業(yè)成為西安經濟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和非外貿創(chuàng)匯的主要來源。

2.西安旅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狀況

全省共有44所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yè)學校(其中高等旅游學校15所,中等旅游職業(yè)技術學校29所)開設旅游及旅游相關專業(yè)29個,在校生達1.31萬人,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專科教育和中等職業(yè)教育四個層次。“十五”期間,陜西省首次獲得旅游規(guī)劃方向博士學位授予資格。編制導游培訓教材和輔助教材12套。大力開展崗位技能鑒定,努力實現持證上崗。充分調動企業(yè)開展培訓的積極性,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培訓活動。積極開展國內外旅游交往與合作,和新加坡、瑞士、美國等旅游部門或教育機構簽署了旅游教育培訓合作協議,為陜西省旅游業(yè)培養(yǎng)旅游教育人才。

二、滿足消費需求

1.西安旅游形象定位

西安是東方文化的發(fā)祥地和代表,東方文化的精髓均濃縮在古都西安,西安最具吸引力、能夠區(qū)別于其他競爭對手,或者在旅游客心目中所感知的旅游形象均指向周秦漢唐盛世古都文化,而這些文化的實質載體就是遺留下來的全世界絕無僅有的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西安的根“文化”、應考慮“長安古樂”、“大秦腔”等一些非物質的民間口頭文化產、地方民俗風土人情。

2.西安旅游市場需求狀況

隨著入境旅游市場開發(fā)力度不斷增強,客源地域總體格局發(fā)展平衡,結構更趨優(yōu)化。到2007年,國外人占據了西安入境旅游市場的80%以上的份額,絕對增量加速;日、美、歐等三大傳統(tǒng)市場來陜游客總數占陜西入境總數的42%,總體地位明朗;以韓國為代表的新增幅較快,來陜游客占陜西入境總人數的10%,發(fā)展成為主要的入境客源地;中國港澳臺地區(qū)及東南亞市場進入發(fā)展期;以商務為主體的散客市場持續(xù)擴張。

3.西安知名度概況

西安不但具備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區(qū)位條件和歷史文化基礎,同時也在民眾中形成了具有強烈感召力和相對成熟的“十三朝古都”的感知形象。西安作為目的地的最大特征在于其古老的東方文化魅力,而且區(qū)別于其他城市的最本質特征在于其周秦漢唐盛世古都文化和不同時期的歷史遺產等現實文化載體。將西安市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最具東方神韻的國際遺產旅游目的地城市”。

三、優(yōu)化旅游環(huán)境

1.西安政府扶持旅游發(fā)展概況

西安旅游業(yè)認真貫徹陜西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化旅游體制改革加快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的決定》,按照“開拓創(chuàng)新,頑強拼搏,克服困難”原則,克服了阿富汗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非典”、禽流感等不利因素的干擾和影響,旅游業(yè)呈現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勢頭。同時政府還聯合旅游企業(yè)共同開發(fā)旅游資源,傳播主題品牌和主題文化,建立品牌經營系統(tǒng)的組織結構,不斷提高對客服務的質量水平,從而保持和提高區(qū)域整體形象和品牌價值,形成區(qū)域持續(xù)的競爭優(yōu)勢。

2.西安發(fā)展旅游的區(qū)位條件

陜西省地處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地區(qū),與陜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重慶市毗鄰。有漢、回、滿、蒙、藏等多個民族。西安是我國東部和西北、西南地區(qū)聯系的交通要地。西安有一定的綜合經濟實力、工業(yè)基礎較好,科技、教育優(yōu)勢僅列北京、上海之后居第三位。陜西地勢的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地勢由西向東傾斜特點很明顯。這就把陜西分為獨特的三大自然區(qū)域:北部是陜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多個朝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西安留下了數不盡的古代遺跡,其中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奇跡。

四、強化旅游管理和決策能力

1.西安旅游管理機構概況

為加強西安旅游管理力度,地方政府成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大部分縣都成立了旅游局,專門進行行業(yè)管理。此外,還成立了假日旅游指揮協調領導機構、社會飯店管理機構及旅游專業(yè)協會等機構,制定并實施了《旅游行業(yè)管理辦法》等行政規(guī)章,建立健全旅游質監(jiān)體系,啟動質量、環(huán)境和安全衛(wèi)生管理體系認證工作,推行旅游飯店星級標準和旅游區(qū)(點)質量等級劃分標準。

2.西安旅游管理水平

西安初步形成了旅游行業(yè)管理體制。旅游市場迅速擴張必然帶來一些市場不規(guī)范行為。為此,西安相關部門采取了相應措施:一是對旅行社及類似旅游公司的申辦從嚴把關審核,對于已成立的旅行社及星級賓館認真復核,并向社會進行公示,增強透明度;二是對于導游人員要求持證上崗,為提高全行業(yè)導游人員素質,規(guī)定凡持臨時導游證人員必須參加全國導游資格培訓考試,否則不予換證、辦證,采取這種辦法使臨時導游逐漸向國家導游員過渡;三是規(guī)范經營管理行為,會同公安、工商等部門,組織執(zhí)法人員到景區(qū)(點)車站、賓館飯店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西安旅游管理體制還在不斷完善,管理力度處在逐漸加強的過程中。

3.西安旅游服務質量情況

旅游服務質量是旅游業(yè)良性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之一。西安旅游行業(yè)為了讓海內外客人滿意,堅持文明服務的宗旨,不斷提高旅游服務質量。雖然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諸如在游客旅行過程中出現的旅行社隨意改變旅行路線、景區(qū)衛(wèi)生狀況欠佳、旅游服務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等現象,但是各地方都在不斷努力出臺監(jiān)督政策,改進旅游服務質量。

五、結論

1.西安旅游核心要素具備強勁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的價值突出體現在獨特性和不可模仿性。西安在旅游資源方面具備了這些優(yōu)勢,西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在激烈的競爭中具有強勁的競爭力。同時,西安在旅游人才培養(yǎng)工作扎實,各種專業(yè)人才越來越多,整體素質大大提高;旅游形象獨樹一幟,市場需求很大,國內外知名度高,這些同樣具有較強的競爭優(yōu)勢。

2.西安旅游管理與決策水平方面提升空間較大

西安旅游核心要素提升空間仍然很大,尤其是旅游管理與決策水平方面。西安在前些年開發(fā)旅游資源的過程中,由于體制性的某些弊病以及宏觀管理上的部分失控,在某些景區(qū)也同樣付出了犧牲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的昂貴代價;在資源保護及合理利用上,沒有統(tǒng)籌規(guī)劃,開發(fā)重點不突出,資源特色不鮮明,區(qū)域間的群體效應、共生效應、自增效應沒有得到很好的依托和充分發(fā)揮作用;在開拓客源市場的時候,由于沒有牢固樹立以游客為中心的價值觀和以客為貴的企業(yè)理念,帶來了短期難以消除的負面效應,西安在旅游管理與決策水平方面需加強。

3.西安旅游整合能力較弱

目前,西安旅游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瓶頸就在于資源和要素的整合力度不夠,資源配置分散,缺乏對區(qū)域文化旅游的形象、產品、市場做到統(tǒng)一科學定位、高水平開發(fā),文化旅游資源優(yōu)勢還沒有能夠轉化為文化旅游經濟優(yōu)勢。

在分析影響西安游核心競爭力的各個要素的基礎上,可以看出,西安游核心要素具備強勁競爭力,且提升空間較大,關鍵是資源整合能力較弱制。因此,提升旅游競爭力關鍵是在逐步提升核心要素競爭力的基礎上,有效地整合資源。做到整體統(tǒng)籌湘西安游發(fā)展規(guī)劃,突出開發(fā)重點,發(fā)揮獨具特色的資源優(yōu)勢,夯實文化品牌的底蘊,打造西安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妻人人玩人人澡人人爽|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云霸高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免费|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一级成人a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3人|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四虎|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香港日本三级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久久综合| 翁与小莹浴室欢爱51章| 在线看免费毛片| 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老外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坐公交车弄了2个小时小视频|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老司机午夜在线视频免费观|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13又紧又嫩又水多| 美女图片在线视频精品播放| 国内午夜免费鲁丝片|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在线播放| 公和我在厨房好爽中文字幕| 222www免费视频| 日本wwww视频|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 99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美aaa特级毛片| 六月丁香婷婷天天在线|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成人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春色校园另类小说|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 夜里18款禁用的视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