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環境創設的建議范文

環境創設的建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環境創設的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環境創設的建議

第1篇:環境創設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家居;室內環境;創意設計;生活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人的生存空間是人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出來的,當這一空間經過藝術設計之后,即成為一個環境藝術空間。人創造了環境空間,隨后環境空間又塑造了人。也就是說,人通過設計、規劃等實踐活動在不斷地經營和改造自己生活的環境空間,從而進化新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我們每天生活其中的這個空間總是會不斷的給予我們創意的提示,推動思想的運動,激發創意設計的無限可能,就是在這種循環互動的過程中,提升生活品質和變換生活方式。

對生活方式的理解有兩個基本思想:其一,生產決定生活,即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歷史的前提和社會生活的基礎。“為了生活,首先就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其二,生產方式制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生產方式的表現。“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過程。”這里從一個哲學高度闡釋了作為物質資料的居住建筑室內空間環境設計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居住建筑室內空間屬于人們生存環境中重要的生活資料,住宅環境雖然是以一定物質載體為其存在的形式,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品質需求的升華,它被要求承載更多精神生活的內涵。室內環境的創造是通過環境藝術設計來實現的,設計的目標就是為人類創造更合理、更符合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的生活空間。從設計哲學的層面來說,設計不屬于一種無前提的抽象行為,而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它是實際生活中的具體事物的反映,只有基于這種堅實的現實生活,并以人的活躍的思維(創意)為動力,才能使表現(設計)具體實物的意識有型化。由于家居環境是人類的深度情感的歸屬,其創意設計的價值和意義是滿足人們對自我價值的欲求,體現一種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創意設計”將更多的環境藝術元素充實、滲透于室內,以此創造出健康、充滿人文關懷,和諧的空間環境。

1 多姿多彩的家居創意設計

1.1環境藝術設計的本質

藝術設計的本質包括創造性、系統性、功能性、藝術性、經濟性。其中,創造性是突破、創新、改變以往舊有的觀念和形式,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從而不斷進步,不斷完善。同時,藝術設計的目的是為“人”服務,創造合理的存在方式。

人是充滿欲望和理想的動物,他們很少會滿足于現狀和屈服于自然。正是基于環境藝術設計的創造本質和人在生活中的不斷追求,環境藝術設計和生活終歸是要水融的共存的。

想使家居設計充滿特色,需要通過有別于普通設計的方法,彰顯出室內空間的獨到之處。然后這種“與眾不同”必須與生活配合,不然,只會讓整體的設計中看不中用。

1.2家居創意設計的思維方式

藝術設計是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藝術。它為社會提供了一種生活樣式的文化楷模,倡導新的消費觀和價值觀。

沒有什么設計是憑空產生的。室內環境設計由于其多樣性與其他藝術的創作不同,其創意設計的靈感可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設計對象本身固有的原生特質,其中包括材料美、工藝美、現代工業技術美等內容,是隨其所用的材質、工藝、技術等而產生的。如果說設計就是設計生活,這里我們可以將基于這種原生特質而產生的創意設計稱之為“物質層面的精致生活”;另一方面則是純藝術在設計中的表現。這是創意設計更高層次的表現,是社會生活的精神和文化層面,它融合了設計師的思想和靈魂,散發了藝術的魅力,滲透了生活的活力。

想強調一點的是,這里提到的“純藝術”不單單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繪畫、雕塑等作為家居室內陳設一部分的藝術形式,而是運用純藝術的創作直覺和熱情,同時把純藝術創作的多樣手法和思維方式融入到設計之中,將其和理性設計完美結合起來的一種創意手段。這種創意設計可以稱為“精神層面的創意生活”,是更高層次的為人服務。

純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當它們和環境要素結合而返回生活時,則成為室內環境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家居室內環境設計中,除了簾幔、陳設、字畫、擺飾、家具以及可以經常觸摸、置換的藝術品及工藝品外,還可以運用室內設計中的要素,比如主題、空間、界面、色彩、燈光、細節等等,都可以成為創意表現的出發點,完成實際使用或裝飾功能的同時,成為固定在某些“環境面”上的藝術作品。

在家居室內設計中,就重要的界面設計來說,一度白白的墻面現在也不甘寂寞了,帶有創意靈感的圖案進入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成為家居時尚(圖-01)。這種創意形式更適合那些愿意親自動手實現設計夢想的普通民眾。相信一個民族設計的進步離不開眾多優秀的設計師,但是更離不開全民的創意意識的進步,這將是我們更希望看到的設計未來。

2 創意設計來源

2.1生活元素對家居環境創意設計的滲透

室內環境設計總是體現了一定時期,人們的審美意識、歷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而這些又需借助于一定物質形式來表達。作為人類生活方式載體的居住建筑室內環境設計,必然承擔了一部分對人類精神的承載和表達功能。這便是把人類生活具體化,構成了室內環境設計與生活的互動關系。

把某一風格主題與自然或人文特征結合起來。是融藝術享受與生活時尚于一體的創意思路。體現一種獨特的生活時尚,映射了人們的一種生活風貌和精神追求(圖-02)

2.2創意與素材

我們的頭腦中總是貯存大量與生活相符的素材,這是構成創意思維的基礎。生活信息的層出不窮對于設計來說,能開拓人的思路,啟發人的設計思維。在生活中,任何事物都能給人一種意象,在比較、判斷、選擇和想象的活動中完成。從某種層面來說,設計創意離開了生活,會變得狹窄。因此,在設計中,設計者應該去體驗生活、積累生活經驗,從生活中去尋找素材。

家是一個與人類情感聯系最緊密和最敏感的地方,因此在擁有大量素材的同時,還要學會取舍和運用,創意需要貼近人性,擁有關愛生活的情感表達,才能夠使素材變為有意義的設計。

2.3創意與模仿

創新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設計創意上,創新與模仿是一對矛盾。模仿不等同于抄襲,模仿也有模仿的創造性。善于模仿者,會在模仿中作出改變,將模仿轉為創新。例如,舉一反三,或從原作相同形式上去思考不同內容、題材,或者作局部的創意調整。另一個層面是設計者的模仿技巧和認知水平,在藝術創造中主動模仿生活中的某一個片

段或場景,將其物化,也是一種積極嘗試。

2.4創意與生活

環境設計受時代觀念、審美觀念和社會需要影響,它是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生活給設計提供素材,設計又為生活而設計。好的設計會為生活所容納、所流行;相反,沒有創意的設計自然會被社會淘汰。

設計要以人為本,對“人――空間――環境”的關系進行科學化、藝術化的設計處理。居住建筑室內設計,作為人類創造和提高自己生存環境質量的活動,首先,室內空間環境要具有觀賞愉悅性和文化內涵,使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缺少人性關懷的人,在生活上、精神上得到暫時平衡,即高科技和人性感情挖掘問題,這是物質方面與精神方面、科學性與藝術性、生理要求與心理要求之間的相互平衡。因此,設計要貼進時代、貼近生活、貼近人心,而這些都需要設計的精心構思,創意的無限潛能來滿足。

3 “把理想做成模型”的設計師

在設計和生活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介質因素,同時也是主導因素,那就是人。人具有創造性,他們在體驗生活的同時,也在設計生活。在這個活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設計師,他們對生活有更敏銳的嗅覺,對人類生活有更高的社會責任,因此,他們總是在不斷地跟隨時代的腳步,同時又超越時代進行創造性的活動,表現為提出具有影響力的設計理念和創作優秀的設計作品。我們有必要為自己建立一個創意氛圍,為設計創造活動提供外在的環境刺激和誘導因素,把生活方式與生活空間納入創造性工作的根本機制之中,讓它成為設計創造活動的內在思想緣起。

好的設計作品需要靈魂,如果所言所思不是自我內心的感慨與情思,作品與人之間沒有真情交流,也不為社會所需要,沒有合乎邏輯可以理解的模式與結構,構素堆砌不成系統、松散、非整、無生命力的作品,沒有藝術的生命,就沒有生命的靈魂。

生活理想是如何照進現實的?回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設計已經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隨著新技術、新材料、新理念等的不斷創新和應用,設計不斷開創著生活新的層面。設計,就是將現實狀況改變為理想狀況的設想和計劃,生活就是一種創意設計的過程。

“一個好的設計師,應該有三只眼睛,兩只眼睛向前,一只眼睛向后。”這句話讓人很受啟發。在藝術設計的過程中,不光要立足過去的生活,即注重歷史和文化,還要能感應時代的脈搏,關心人類生活的新的發展方向。將創意設計進行到底!

4 結語

第2篇:環境創設的建議范文

[論文摘要] 信息對于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發生、展開與實現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闡述了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檔案信息需求的類型,以及檔案信息服務部門在企業創新環境下應如何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為企業提供服務。  

 

信息對于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發生、展開與實現,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企業技術創新是資源重新組合的活動,不僅需要物質與能量資源,而且需要對信息資源的重新配置整合,達到創造新事物的目的。只有積累到一定數量、質量的信息,才能保證創新選擇的正確和創新的順利進行。 

 

1 企業技術創新中的檔案信息需求 

 

企業在創新過程中產生了很高的信息需求,只有全面了解企業的信息需求,檔案信息服務機構才能更好地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檔案信息服務,才能確定提供的服務是否有效、適用。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的檔案信息需求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最主要的信息類型包括: 

1.1 市場信息 

市場信息在企業競爭中起著引領技術競爭、促進技術創新的關鍵作用。企業從事技術競爭,其著眼點在于進入和占領國內外市場,獲取市場信息則是開拓市場的強有力手段。 

1.2 政策信息 

企業技術創新活動依托于國家的國情國力和國際創新趨勢等大環境,受到國家有關政策的調控和約束。了解政策信息是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基礎。 

1.3 技術信息 

為避免因信息閉塞造成重復開發、結構趨同和防止因技術上難以逾越的困難而導致創新的失敗,技術創新必須有技術信息的扶持。只有掌握了雄厚的科技信息,才能使本來前景難斷的創新項目轉變為成功在握的可控工程。 

1.4 管理信息 

管理信息是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鑰匙。企業技術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管理問題。一方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另一方面企業信息化的實施也將推動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的變革。 

1.5 人才信息 

經濟的競爭和技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是人才數量和質量的競爭。在企業技術創新中,人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沒有創新人才,技術創新就無從談起。企業的人才信息檔案應能夠反映各種人才的基本情況,如簡歷、專長、教育背景等。 

在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企業檔案是一項重要的信息資源。檔案是保存與延續企業文化的載體,展示和傳播企業文化是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目的。檔案資源只有通過信息化,建立起多層次、多種類、跨系統的檔案信息資源,才能真正實現檔案資源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使檔案信息服務體系滿足企業創新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提供準確、超前和多樣性的資料信息,從而提升管理層面,提高企業整體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信息化建設的一部分,企業內部某個部門的信息化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因此,信息化進程中要注重檔案信息整合,優化企業檔案信息資源的布局,把檔案信息化看作是企業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把企業各部門的檔案信息納入相同結構的數據庫中進行管理,如 “手冊報關核銷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訂單管理系統”、 “生產管理系統”等,采取統一的軟件對檔案及檔案數據進行計算機處理和網絡化管理,以整體優勢實現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共享,從而達到我們所需要的企業高層與部門管理環節緊密聯系的目的。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廣泛應用,不斷提高生產、管理、決策的效率和水平,讓企業中高層電腦用戶能夠在輕松的人機對話中完成計算機任務的管理與決策,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 

 

2 企業技術創新中的檔案信息服務 

 

檔案信息服務就是為了讓人們能夠在特定時間獲取所需要的特定檔案信息而采取的服務措施。企業,作為專門的信息用戶,滿足其創新過程中的信息需求的關鍵是通過一切可能的途徑提供適當的各種形式的信息,供其選擇、使用,這就需要檔案信息提供者提供系統化的信息服務。檔案信息服務部門應該充分運用信息化、網絡化的優勢和手段,綜合集成,充分整合信息資源,增強服務手段,擴大服務內容,開拓服務領域,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為技術創新服務體系發揮科技信息服務的有效支撐作用。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2.1 檔案信息數據庫開發服務 

在為企業提供文獻檔案信息服務時,檔案信息服務部門擁有的豐富的信息資源不可能原封不動地傳遞給企業,因此應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選擇相應的服務器。企業內部局域網配備交換機和操作平臺,建立有系統、完整的專題檔案數據庫,以便向用戶提供特色服務。例如可以建立文件級開放目錄中心,首先由企業確定出需要包含檔案信息數據源的范圍,然后根據用戶需求,從國內外專利數據庫中套錄企業需要的所有專利信息,制成專利數據文件和圖片,最后根據開放檔案的有關辦法對文件數據庫進行審查,編制開放檔案目錄,把專利文件轉換成檔案數據庫(包括摘要和全文信息)提供給用戶。 

應用標準化的檔案管理系統,企業文書、業務部門可以隨時將形成的有查考利用價值的文件歸檔存儲到服務器上。檔案部門也可以將原有的檔案原件掃描后存儲到服務器上。當用戶通過身份確定,就可以在企業局域網的任何終端檢索、瀏覽到所需要的檔案信息及其全文,不必到檔案部門也能查找到檔案信息了。標準化的檔案管理為企業生產建設提供了快捷、高質量的服務。 

2.2 定題信息服務 

定題信息服務,是檔案信息服務機構根據一定范圍內的用戶對某領域的信息需求,確定服務主題,然后圍繞主題進行信息的搜集、篩選、整理,以定期或不定期形式提供給用戶的一種服務。檔案信息服務人員在廣泛調查企業創新信息需求的基礎上,選擇適用面廣的主題作為服務課題,然后主動與用戶聯系,根據用戶需求,建立信息用戶服務檔案,從而針對性地提供信息服務;或者根據企業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及時有效地向用戶推送實用信息,幫助用戶有效地解決科研、生產和經濟活動中的一系列難題。當用戶將自己所需要的檔案信息通過網絡向系統數據庫提交以后,由專職的信息服務人員確定檢索詞,搜尋相關網站,經過初步的分析、篩選、歸納、總結,最終形成用戶需要的檔案信息資源,并將這些資源以一定的語言格式進行有序化整理,編輯成一個或多個方案,并通過e-mail發送到用戶郵箱中,或者上傳到服務人員個人主頁、定題信息服務主頁等,方便用戶直接上網瀏覽、下載、打印課題最新文獻。 

2.3 檔案信息咨詢分析與情報研究服務 

情報研究和咨詢服務是科技信息服務最主要的服務模式之一,也是企業技術創新信息服務中應重點發展的一項服務內容。檔案信息服務部門應該利用自身優勢,不斷跟蹤、編譯世界各國重大科技計劃、政策、管理、創新與發展戰略等方面的最新資料,建設專題數據庫,進行基礎性情報資料的積累與分析,為開展信息咨詢與情報研究工作奠定基礎。進而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進行不同層次的研究與開發,包括項目跟蹤研究、技術發展趨勢預測研究、評估研究、發展對策研究等,直接參與企業的科研生產活動,起到企業經營者的參謀、“耳目”、“尖兵”的作用。 

隨著企業創新機制的加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在不斷加大,企業檔案信息服務部門要相應加強對科技檔案和知識產權檔案的保護,積極為企業自主創新服務。企業技術創新的最終目的是促使企業形成持續自主的技術創新能力,是培育企業的持續市場競爭優勢。而有效利用信息情報在技術創新中相當重要,信息情報的收集、整理、分析和預測已成為技術創新的必要手段。企業檔案信息服務部門應調整自身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圍繞市場經濟所關注的科技、經濟、社會發展問題,開展調查,提高分析水平,為企業決策提供服務。 

2.4 提供培訓服務 

提高員工的信息素質是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檔案信息服務部門可以定期舉行各種活動,通過開辦網上課堂,或是利用電子閱覽室定期授課等方式為企業提供檔案信息技術、信息理論、信息檢索等方面的培訓,進而提高企業員工的檔案信息素質,使其了解檔案信息資源的種類、形式和檢索方法,掌握檔案信息的社會地位、作用、影響,利用檔案信息進行科學研究,利用文本和多媒體報告研究成果,從而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進程,更有效地實施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為企業自主創新和實施知名品牌戰略服務。 

企業檔案信息部門要加強學習,摸清家底,開拓進取,超前介入企業管理流程,全方位參與企業信息化建設,將自身融入信息系統,使檔案工作與企業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等工作流程相銜接,以加強對企業各種類型文件材料運行的監控。還應積極參與國際質量認證體系的貫標活動,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制度化、規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企業檔案自動化系統,積極主動地從各個渠道獲取并綜合處理各類信息,編制出有一定水平的綜合性、專題性的報告供企業決策者分析和判斷,提高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黎平. 構建集團企業檔案工作的網絡化管理平臺[j]. 中國檔案,2005,(11). 

第3篇:環境創設的建議范文

糖尿病的發生主要由于糖代謝紊亂,而長期的糖尿病可造成其他的并發癥,如腎臟疾病、眼部疾病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胰島素治療是目前較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其具有操作簡單、攜帶方便等優勢,被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所接受。接受胰島素治療的同時,注射方法的使用、相關知識的了解等對患者的糖尿病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使用胰島素筆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對對60例非初次住院需要使用胰島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加強對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導病人對疾病進行自我管理,對減輕或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7-9]。

1.一般資料

1.1 我院收治的符合WHO診斷標準且非首次住院、需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篩選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間的60例為惡補那次研究對象,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齡54~76歲,平均62±3.4歲,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兩組均接受過糖尿病基礎治療教育,在年齡、性別、文化水平、接受教育能力、血糖水平差異及病情方面,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對照M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行胰島素筆使用的健康宣教的護理路徑[10],主要包括:第一階段(入院當天):入院當天對病人進行生命體征、意識、過敏史、飲食習慣、胰島素及相關知識了解程度,是否存在低血糖等全面的評估,針對病人得掌握程度對患者進行胰島素使用的目的以及意義,同時對使用的適應癥、不良反應等做好相應的處理措施。第二階段(入院后的2-3天)教育內容:胰島素的分類及作用時間、低血糖的癥狀及處理方法、胰島素筆注射的操作講解及演示;第三階段(入院后4-8天):教育內容:1.指導病人血糖自我監測及血糖儀的使用;2.指導病人學會對病情的自我監測;3.指導病人合理飲食及安排活動;第四階段(8-出院前一天):培訓病人及家屬胰島素筆及血糖儀的正確使用及故障解決、宣教知識的鞏固及掌握;第五階段(出院當天):做好相關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后做好患者的隨訪工作,出院一周后開展第一次電話隨訪,間隔一周開展第二次,然后再間隔兩周開展第三次。

1.3 護理效果判定標準

1.3.1 胰島素筆使用熟練程度 對胰島素筆使用的各項內容均掌握并能規范正確地操作視為熟練;能掌握各項內容并執行操作,但欠缺正確規范視為基本熟練;對各項內容欠缺掌握者視為不熟練。

1.3.2 胰島素治療依從性 患者可以按時、并自覺的進行胰島素的治療為完全依從,需要在提醒或監督下進行胰島素治療為部分依從,不記得或抗拒胰島素治療為不依從。

1.3.3 糖代謝測定結果 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的濃度、空腹血糖濃度、餐后2h血糖濃度

1.4 統計學處理 對比兩組患者在入院時、出院時、出院3個月復檢時胰島素筆使用熟練程度、胰島素治療依從性、血糖代謝指標及HbA1c的情況。對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各組數據均以表示,經檢驗進行組間比較,率的比較采用檢驗,P

2.結果

2.1 兩組患者對胰島素筆使用熟練程度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胰島素筆的使用掌握情況較差,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胰島素筆的使用掌握情況兩組患者的掌握情況較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觀察組患者的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對胰島素治療依從性比較。入院時,兩組患者的胰島素治療依從性比較基本無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兩組患者的胰島素治療依從性較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糖代謝測定結果比較。入院時,兩組患者的糖代謝測定結果比較基本無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兩組患者的糖代謝測定結果較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糖尿病的患病率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的改變而迅速增長,繼腫瘤、心血管疾病后危害患者身體健康的慢性終身代謝性疾病。[11]。在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病人必須積極參與,研究表明[12-15],病人的參與程度對糖尿病的治療效果有重要影響。胰島素控制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手段,胰島素筆注射已是臨床上廣泛應用的糖尿病治療方案,患者對胰島素筆使用的掌握程度,對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社區醫院在糖尿病患者入院、出院以及出院后階段開展臨床護理路徑干預,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為患者由入院到出院實施連續、動態、有計劃、有針對性的教育,使患者正確掌握胰島素筆的使用方法,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和維持長期治療的自覺性,從而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各種慢性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同時也有效降低了大中型醫院的就醫壓力。

參考文獻:

[1]楊慧,王芳,姜堂俊,陳聰. 臨床護理路徑在胰島素筆注射教學法中的應用[J]. 四川醫學,2010,03:410-412.

[2]黃星,吳秋香. 臨床護理路徑在國內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護理管理雜志,2010,05:343-344.

[3]孫玲紅,孫琦,龔有紅,王娟,湯雁曉. 我國臨床護理路徑的研究現狀[J]. 護理管理雜志,2008,03:24-25

[4]左明輝,王秀玲. 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黑龍江醫藥科學,2014,05:57-58.

[5]徐永峰. 臨床護理路徑在2型糖尿病胰島素注射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3.

[6]夏偉珍. 臨床護理路徑在糖尿病胰島素注射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21:137-139.

[7] Lee Y J, Shin S J, Wang R H, et al. Pathways of empowerment perceptions, health literacy, self-efficacy, and self-care behaviors to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16, 99(2): 287-294.

[8] Creamer J, Attridge M, Ramsden M, et al. Culturally appropriate health education for Type 2 diabetes in ethnic minority groups: an updated Cochrane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Diabetic Medicine, 2016, 33(2): 169-183.

[9] Deakin T, McShane C E, Cade J E, et al. Group based training for self-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5,2(2).

[10]小慧,周作霞. 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及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22:123-125.

[11] Cloete L, Mitchell B, Morton D. The role of obesity in the onse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Nursing Standard, 2017, 31(22): 59-71.

[12] Baptista L C, Dias G, Souza N R, et al. Effects of long-term multicomponent exercise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evidence from a cohort study[J].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2017: 1-11.

[13] Boyle E, Saunders R, Drury V. A qualitative study of patient experiences of Type 2 Diabetes care delivered comparatively by General Practice Nurses and Medical Practitioners[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016, 25(13-14): 1977-1986.

第4篇:環境創設的建議范文

我園經過改造后,環境需要重新創設,因此,我想通過競選聘請一個美術組長來具體組織、實施這項工作。沒想到,在競聘過程中響應最熱烈的是丁丁。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個個性張揚、敢想敢做的年輕教師,喜歡自作主張,在許多事情上缺乏和同伴合作的意識,沒想到這次她自告奮勇。既然她如此積極主動,我決定給她機會。我讓報名參加競聘的教師分別設計方案。第二天,丁丁的方案出來了,果然她是有備而來,設計大膽且有新意,在競騁者中脫穎而出,最終競聘成功。我在微信中向她表示祝賀:“恭喜你,相信你的能力,期待你的創意。”她馬上回復:“謝謝園長的認可,看我表現吧!請多多指導!”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我和丁丁坐在園內的休閑吧聊了起來:“怎么樣?你對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有什么新的想法嗎?”“我園處在別墅區,從園舍的建筑風格來看,我認為比較適合走溫馨路線,我正在構思幼兒園各個角落和區域環境創設的具體方案。”“色彩、材料的選擇要關照孩子的年齡特點,還要從環保和安全性等多方面去考慮,你不妨多聽聽大家的建議。”“我會先拿出一個方案并展示一些作品讓大家來評價,發現有不適合的及時修改。”“對,你要學會與組員合作,不要自己一個人悶著頭干。你現在是一個引領者,要有個性但不能任性,知道嗎?”“是的,我知道的。”“行,總設計師是你,但也要多和其他教師溝通和交流。一個人的智慧往往抵不上集體的力量。”第一次走馬上任擔當幼兒園環境的總設計師,看得出丁丁還是很認真地想把事情做好的,我很期待……

展示

一周后,丁丁精心制作了一套幼兒園各個角落的環境設計PPT,并在教研活動中作了介紹,希望大家提出建議。一位有經驗的教師提議:“丁丁,你的創意不錯,但是你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了嗎?太精致的環境只能是擺設,孩子們無法與之互動。”其實這位老師是針對丁丁設計的走廊環境而言的,她認為丁丁設計的走廊環境與孩子的互動性不夠,能展示孩子個性化作品的空間不足,選用太精致漂亮的材料也不適合孩子反復利用。一位年輕教師說:“丁丁考慮欣賞功能比較多,這樣的環境看上去很漂亮,但不實用。我建議還是使用可以活動的材料,使之多變些,孩子們可以與之充分互動。”另一位教師接著說:“我覺得丁丁使用的色彩有點雜亂,如果顏色統一些,看上去就會更舒服、更溫馨。”對于丁丁的設計方案,大家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只見丁丁一邊聽一邊認真地記錄著,最后她說:“我會根據大家的建議修改方案,但有些方面的設計我自覺還是不錯的,請大家看實際效果吧!”看來,丁丁還是非常自信的,對自己的想法還是比較堅持。我有點擔心她是否會像以前一樣固執己見。于是,我主動找到她,首先肯定她設計的方案中有亮點,然后告訴她很多教師的意見和建議是中肯的、合理的,希望她能認真采納。她說她認同我的想法,但她感到困惑的是為什么有些教師不認同她的設想,而且她自己對有些教師的建議也不是特別理解。我說:“這就要看你了,你可以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讓別人認同你的好的設想、怎樣理解并接納別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聽了我的話,她若有所思。

交流

就在我們談話的第二天,丁丁一個一個地找教師溝通,希望更有針對性地聽聽他們的建議,并互相探討。

她找了媚媚老師:“我知道你對環境創設有研究,也很有想法,請給我一些具體的建議吧。”媚媚說:“我建議在材料使用上可以利用廢舊物品,相關的內容你可以看書或在網上搜搜。”她請教了幼兒園課題組的負責教師,希望在環境創設中能夠體現課題的特色,展現研究的過程。然后,她又找了我:“在環境中大量利用廢舊物品會不會顯得粗糙?”我說:“有些可以是本色的,有些可以借助彩紙、顏料等來裝飾,這樣不僅不會顯得粗糙,反而會非常有特色。”丁丁接著說:“我想在幼兒園大廳設置一個廢舊物品收集角,讓全園的教師和幼兒都來參與收集,需要相關物品的教師和幼兒也可以到這個角落去取用。”我很認可她的想法,鼓勵她大膽地去實施。

接連幾天,丁丁幾乎跑遍了每一個教師的辦公室,無數次地與教師個別溝通,并認真記錄教師的意見和建議,無數次地改稿。漸漸地,我聽到了來自大家的一個聲音:丁丁成熟了,會主動找別人溝通、接受別人的建議了。這次讓她負責幼兒園環境創設工作,既給了她一個挑戰,也給了她一個機遇、一個成長的平臺。

磨合

一星期過去了,丁丁吸取大家的建議,拿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環境創設方案:創意之美——美工室,大量利用樹枝及廢舊的盒子、箱子、罐子和瓶子等材料進行裝飾:讀畫樂園——閱讀區,考慮到幼兒的身高,以提供低矮的書架為主,便于幼兒自主閱讀:行走印象——特色文化樓梯,以皮影戲和魔法氣球為主題,形成一個可活動的展示平臺:沙與水的對話——玩沙玩水區,用防腐木重新分割,設置休息等待區、玩水區、玩沙區等。丁丁對每一項工作都進行了具體分工,接下來她讓大家分頭根據方案實施。

“丁丁,這個相框看上去很簡單、很漂亮,但掛到墻上好像有點不搭調,能改一下嗎?”“可以,你說怎么改呢?”“你設計,作。你是總設計師,我只是執行者。”

“丁丁,這塊硬板紙很難粘上去,你應該給我們準備一些強力不干膠,現在材料不齊,我們沒法干活,明天肯定沒法完成。”“丁丁,我們組的任務太艱巨了,人手不夠,你應該再派一位教師給我們。”……大家似乎對丁丁的組織和安排不太滿意。

丁丁跑到我的辦公室,氣呼呼地對我說:“我設計方案時都征求過他們的意見,并且根據他們的意見修改了方案,大家也是認可的。為什么實施時還有那么多問題?”她終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眼淚直往下掉。她曾認真地設計方案,不厭其煩地找每一位教師溝通,然后不斷地修改、完善方案,付出了那么多卻引來這么多抱怨,我想她感到委屈是很正常的。

我倒了一杯熱水給她,請她坐下來,然后對她說:“說出來、哭出來吧,發泄一下會舒服一點。”

等她情緒平靜一點后,我繼續說道:“你已經進步不少了,沒有在教師們面前鬧情緒,這是難能可貴的,其實大家對你的能力也是很肯定的。我們在把一個寫在紙上的方案付諸實施時,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們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幼兒園好,為了展現更溫馨、更有意義的環境,你也要理解大家。耐心和寬容是一個團隊引領者必須具有的品質。”

說著,我從書架上抽出兩本書,一本是《溝通的藝術》,一本是《團隊精神》,遞到丁丁的面前:“你拿回去看看,你以前可能很少看這類書籍,看后會對你有幫助的。”她擦了擦眼淚,拿上書走出了我的辦公室。

第二天,我打開微信看到了丁丁的一條信息:“不好意思,昨天我太失態了,我還不夠成熟!現在我已經準備好了,請相信我!”我回復道:“我知道的,你一定行!”

過了幾天,丁丁又給我發來短信,里面是有待落實的計劃:“組織教師討論環境設計方案的具體實施步驟、策略等,做到細致、有效,盡量不返工:調整人員分配方案,使之更合理:確定每一步操作的具體時間,確保按時完成任務。”看來她已經在看我推薦的書了,而且已有所感悟。

第5篇:環境創設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幼兒園 區域環境 創設 策略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指教師為幼兒區域活動所提供的條件,包括區域空間、場地的設置、提供的操作材料等物的因素,也包括隱含在環境中的師幼關系、同伴關系及區域學習氛圍等人的因素。新《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設并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區域環境作為幼兒園重要的教育環境之一被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視。但是在目前區域環境的創設中卻存在著固定多、變化少;教師意志體現多,幼兒意志體現少;欣賞的多,探索的少等問題。那么,到底怎樣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區域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呢?本人通過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幾年來的實踐,提出相關的策略。

一、要創設適于幼兒特點的區域環境

1.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置活動區

不同年齡幼兒的生活經驗,學習活動的能力有差別,在設置活動區時首先要考慮到這個因素。例如:小班的幼兒喜歡玩娃娃家,很多幼兒都愿意扮演爸爸、媽媽,一個家就不夠用,那么就需要設置兩個娃娃家。中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加,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也隨之增加,他們已不滿足娃娃家,表演區進行游戲,這時就要考慮擴充角色區,例如商店,餐廳,美容店、超市等富有時代氣息的設施。大班幼兒已經開始對自然科學發生興趣,那么應該創設自然科學區來滿足幼兒渴望了解一些有趣的科學現象的需要,再如,大班幼兒已經有了初步的競賽意識,棋類區也是比較適宜的區域,并且成了孩子們的特別是男孩子感興趣的活動。

2.根據幼兒需要增減變化環境材料

不同年齡的幼兒呈現不同的年齡特點,要為不同幼兒提供適合他們的材料,并隨著時間、興趣的變化而有所增減。為每個區域設置一本專門的記錄本,讓幼兒用他們的自己方式記錄需要增添的物品,還經常以朋友的身份和幼兒交談“你們這兒需要增添點什么嗎?”在區域活動再次開展之前,根據他們的提議,進行補充、豐富、更新區域環境。在主題《新娘新郎》的“大酒店”中,我們提供了一系列的果塑作品的照片,活動后,部分幼兒在記錄本上記錄了盤子中裝著菜的標記,并且告訴我,他需要一些飯店中廚師叔叔已經完成的美味佳肴的圖片。于是,我從書上裁剪了一部分,第二次活動時在該區域的環境材料上進行豐富。第二次活動后,孩子們又提出了新的建議……正是在這樣的循環變化中,材料真正成為孩子們的環境,真正發揮了作用。

二、要組織幼兒“自主”創設環境區域

新《綱要》強調“幼兒是學習的主體”。的確,作為學習者的每一位幼兒都是知識理解和意義建構的主體。在設置區域時,一改以往教師說了算的現狀,而是本著尊重的原則,把主動權交還給幼兒,讓他們自己來設置區域。我在創設環境前,總是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我們開設哪些區;這些區放在什么地方;里面可以放哪些材料;這些材料從哪里來等等。尤其是給活動區取名更能讓孩子們大膽地發表自己的建議,提出自己的構想,使幼兒真正想說、愿意說、敢說。例如,老師們在和孩子們一起開個餐廳,孩子們提出取名“麥當勞”、“肯德基”,當決定按大家的意見將餐廳取名為“肯德基”時,孩子們別說多高興,第二天便主動拿來了許多材料,很快地,餐廳便開業了,此后每當活動時間,這個區便門庭若市,孩子們玩得十分投入,簡直可以亂真。

如果孩子們的提議新奇有趣,看來仿佛不一定能實現,老師不能一下子否定,要盡可能想法把他們的理想變為現實,這個過程可能更有探索性和創造性。例如我班有個女孩子建議要開一個“服裝廠”,我就讓孩子們一起討論,開服裝廠需要什么材料,討論結果是:報紙、掛歷紙、塑料袋、尺子、剪刀、彩色筆、不干膠等,這個集美勞、操作、創意的活動區便給了幼兒更多的靈感和創造性,他們穿著自己的設計、制作的服裝進行時裝表演真是其樂融融。

三、區域環境創設的材料要注重可操作性

區域環境的創設材較應注意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動手操作,能引發幼兒產生想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試一試,探索嘗試的愿望;當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發現了自己以往所不知道的現象時,他們會很激動,并產生一種要與他人交流的愿望,一種與自己的同伴分享的愿望,尤其是對方也在進行同樣的事情時,不斷促使幼兒對區域創設的環境直接會發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介入環境并與之產生互動、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引發學習興趣,堅持學習過程,解決各種問題,最終完成學習任務。比如在科學探索區,教師提供紙杯電話,當幼兒制作了紙杯電話,能聽到對方的聲音,就能不斷引起幼兒的好奇心,探索紙杯電話的原理,主動去尋找答案,讓幼兒熱愛科學,并真切地體會到科學就在身邊,體驗到身邊有許許多多的秘密;幼兒通過區域環境中創設的材料操作能獲取知識,學會創造,體驗到創造的樂趣,讓材料發揮更大的價值。

四、區域環境創設的材料要注重環保性

區域環境創設的村料是環境創設的基本保證,新的美的高科技的各種材料都是環境設置的好前提。如果能在環境創設中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揮自己的優勢,更多的利用廢物,將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們身邊有很多材料廢物可以利用,比如,許多農村幼兒園發揮自己的優勢,充分利用樹樁、輪胎、原木作為環境創設的材料,讓幼兒真正在環境中得到發展。

例如,常見的如廢紙盒,各種大小不同的紙盒都是環境區域中的寶貴材料,如各種大小不同的紙盒做成的汽車,然后用瓶蓋做成輪子,很多孩子在區域活動時間操作,很快就可以開一家四S店的區域,孩子都很喜歡,不同年齡組的孩子可以分享。

第6篇:環境創設的建議范文

我園現在使用的課程是江蘇省教研室編著的《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該課程是以主題形式進行的,綜合性很強,如果我們在實施過程中有機地引入我們的沙子資源,嘗試探索在主題活動過程中創設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玩沙環境和玩法活動,是否能夠以此提高我們老師的綜合能力?

一、廣泛研究探討,有效融入現有的主題框架

我們現使用的《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是以主題活動為軸線,強調活動性,在各個綜合活動中,有機地融合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和要求。每一個主題都有七個方面的內容,目標明確,活動安排靈活,環境與資源、指導要點等建議更是給予我們科學的指導。我們反復尋找、討論,決定結合原有主題內容與框架,將沙子相關的內容有機添加其中,形成初步的園本化課程方案。

如在《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上學期里,大、中、小班都有一個關于動物的主題內容,以大班主題活動《動物王國》為例:

我們依據沙子的特點,結合已有的主題活動,在此基礎上進行嘗試性的添加、調整活動內容:

二、切實組織實施,探索課程實施的有效途徑

組織實施工作主要由老師們進行操作,以年級組為單位,老師們依據當前的主題內容,自由選擇2個以上活動進行調整,融入沙子材料組織活動,包括環境的創設。仍以大班《動物王國》主題活動為例:

1.以環境創設為主線

《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在這個主題實施中,“環境與資源”的第一條建議是“展示師幼共同收集的有關動物的資料,并根據教學進程布置成若干專欄”。

我們在此建議上,除了布置主題墻和充實美工區的材料以外,我們把班級里的沙盤室布置作為重點內容。老師們結合主題內容,征求幼兒的意見,在主題活動正式開始之前,我們的孩子和家長已經全部參與進來了,他們一起收集了各種動物玩具、圖書、各種手工制作。就這樣,班級的沙盤室有的變成了“森林里的動物”,有的成了“海洋里的動物”,有的就是“動物樂園”等。在布置這些“家”時,孩子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全部調動起來了,更重要的是,他們在這過程中對動物的了解、熟悉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2.以具體活動為催化劑

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這些“家”也在不斷地變化中、不停地更新中。因此,整個過程中,孩子們的興致始終都是非常高。

如:第一周的美術活動連環畫《小貓的故事》,孩子們在已畫好的連環畫上進行撒沙,變成連環沙畫。彩沙的制作以及用什么顏色的沙子都由他們自己決定,老師們只是給他們一些建議并和他們一起準備相應的材料。這個活動延伸到區角活動里,還是孩子們首選的項目。

第二周的語言活動《狐貍和兔子》,全班孩子圍坐在沙盤周圍,看著大家共同布置的立體畫面,和老師一起講述狐貍和兔子之間發生的事情,自然生成了好多精彩的情節。

第三周的制作活動《我最喜歡的動物》,老師們帶著孩子們在沙池里進行沙雕活動,每一個寶寶都是那么投入、那么專注,他們有的獨立完成,有的幾個一起合作進行,戶外活動時、離園時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孩子還在進行這個內容的再創作。

三、深入反思總結,不斷促進主題課程園本化

活動在有序地進行著,由于是我們的嘗試,所以,每一個活動后,老師們都會及時進行反思和思考,尋找過程中出現的一些亮點和不足,及時進行總結。還以大班的《動物王國》主題為例:

環境創設中,我們發現,提前把一些想法告知家長,征求孩子們的意見,圍繞預定計劃,家長和孩子們會積極參與、配合,效果突出。而《指南》、《綱要》里也明確地告訴我們,環境創設的過程也是孩子們的學習、成長的過程,家長積極參與的同時也了解了我們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特點,轉變他們的育兒觀念。

在美術連環畫《小貓的故事》、制作活動《我喜歡的動物》、美術活動《恐龍大聚會》等活動中,一個課時不夠,孩子們無法完成,老師們依據孩子們的興趣,將活動延伸到區角活動里,既豐富了區角活動的內容,滿足了孩子們的需求,又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動腦、相互配合等各種技能。

進行《轟隆隆來了》、《狐貍和兔子》、《河馬村長》等語言活動時,我們發現,由于沙盤的面積不夠,小組活動效果更好,而且可以和美術活動進行融合,故事中的所有場景需要的一切道具應該全部由孩子們自己想辦法制作,這樣,孩子們的綜合能力在這當中可以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第7篇:環境創設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生;差異;發展

學生的學習差異是教師必須面對和關注的課題,是課程教學所倡導的面向全體學生,培養積極學習情感的重要物質載體。以學生的學習差異為基礎,注重多元化教學策略的優化,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提升綜合語言表達運用能力。教學實踐證明,消除學生學習差異,為學生營造自由發展的和諧環境,鼓勵他們在互助探究的過程中不斷合作交流,有利于增強他們的學習認知情感體驗,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內驅動力。實行差異化的教學策略體現了課程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生本主義和人文化關懷,利于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促進非智力因素的健康發展。

一、營造民主自由學習環境,激發積極情感

英語課程倡導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氛圍中激發自身的學習潛能和激情。從學生學習的差異特點來探析他們的學習心理,不難發現外部良好的環境氛圍對他們積極情感態度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導向推動作用。

英語教學中營造平等互助學習氛圍,更能夠凸顯學生的課程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意識不斷增強。教師圍繞學生的差異根源,多以一視同仁和尊重信任的心態來審視學生,讓學生得到認可。首先,創設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學習環境氛圍,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角色,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其次,還學生平等交流的話語權,讓學生主動參與。如在《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的“Reading”環節教學中,可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感受,引導學生圍繞“What do you think so?”來主動交流。第三,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期望,鼓勵學生運用多樣化的語言表達形式來呈現學習內容。

這樣的學習環境創設,能使得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富有人文性和情趣感。如在《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9A Unit 1 《Star signs》“Reading What is your star sign?”的教學中,教師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建議學生將教室布置成星空的模式,并能夠借助星座形狀道具來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建議學生能夠根據自己所屬星座,圍繞“My star sign is…”和“What’s character of my star sign?”來主動表達交流,以此來激活學生的語言表達思維,消除學生的畏難緊張學習心理。這樣的環境創設能讓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以實現,滿足全面發展的需要。

二、運用合作互助探究模式,消除疑難問題

差異化的客觀存在不僅需要教師來優化教學策略,更應該讓學生在彼此互助學習探究中解決問題。英語課程也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運用對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互助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讓學生在相互探究過程中消除學習差異。

運用合作探究形式來深化學習過程,讓學生在相互幫助的過程中集思廣益,提高學習的激情和興趣。首先,設計具有層次性的思考探究學習任務,讓學生都能夠帶著學習任務參與討論交流。其次,鼓勵學生建立互助討論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小組探究、同伴交流和爭辯競賽的過程中培養團隊學習意識。第三,多關注特殊群體學生,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后進生,讓他們平等參與課程的學習交流之中。

這些互助合作探究模式運用,為豐富課程教學過程和方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7B Unit 3《Finding your way》“A lucky escape”的教學中,可根據閱讀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差異,建議學生圍繞“Why was the escape called‘lucky’?”和“What do you do meet the same thing?”來相互討論交流,建議學生通過同桌討論、小組探究、師生對話等形式來總結交流,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認知體驗,解決疑難問題。

三、運用激勵表揚評價引導,提高學習自信

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重視,更離不開教師的激勵與鼓舞。多從學生的閃光點中挖掘學生的潛能,不僅利于建構和諧的師生關系,還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以表揚學生的進步為契機,多讓學生從教師的欣賞中發現自身的潛能,不僅是增強學習自信的需要,更為豐富學習思維奠定了基礎。在表揚中,應該圍繞“差異化”和“真實感”,即針對不同的學生學習需求進步實行表揚,讓學生在肯定的氛圍中主動融入課程學習。同時,帶著真情實感表揚學生,讓學生能夠在“老師為你感到驕傲”等激勵性話語中不斷增添內生的動力。

總之,基于學生學習差異基礎上的教學策略運用,應該多關注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以增強自我學習效能感為動力,尊重差異存在,創設情境教學環境氛圍,增強學生學習認知體驗。教師要多關注學習后進生和性格內向的學生,讓他們享受與其他同學一樣的平等待遇,真正實現課程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生本主義理念。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

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薛亮.基于差異教學的牛津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研究[J].中學課

程輔導,2010(9).

[3]潘良欽.課堂教學策略及其在初中英語差異教學中的運用[J].

第8篇:環境創設的建議范文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 創設情境 合作探究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運用任務型教學原則,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交流和主動學習,還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權和自由權,讓學生在真實語言學習情境中主動表達和交流。一方面能幫助他們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感知,更好地學習和使用英語。另一方面能活躍課堂學習環境氛圍,幫助學生增強認知感悟體驗,提高語言運用的綜合性和靈活性。

1.創設自我展示情境,引導學生自由表達

給予學生自由學習和展示的空間,能在滿足學生學習發展需求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語言表達的自信心和主動性。自我展示和自由交流,不僅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英語學習認知過程,更能夠讓學生在情境化學習引導中不斷深化感知,促進知識技能內化生成。

創設自我展示情境,讓學生在輕松、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中主動表達和積極交流,不僅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還能讓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主動向課本“請教”,將自己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予以生動的陳述與表達。在創設自我展示學習情境中,一方面營造濃郁的人文化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挑大梁、唱主角。另一方面多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過程,讓學生帶著思考理性感知和多樣化表達。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自由表達,更好地與同學合作,表達出自己最為真實的認知感受,提高語言表達運用技能。

自我展示情境的創設,更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信任和關懷。在《牛津高中英語》(Advance with English)模塊八Unit1 The written world的Reading B “Appreciating literature”教學中,不妨要求學生在獨立思考完成Reading A題目的基礎上,圍繞“My favourite writer is...”相互表達,讓學生在充分思考的過程中自然學習閱讀內容。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語言表達情況,圍繞“What do you know about classical literature?”和“How to appreciate literature?”引導學生自由表達。同時,建議學生通過“Free talk”的形式交流自己的認知感悟,不斷提升英語學習的動力。

2.創設互動交流情境,幫助學生增強感知

運用英語交際,為學生創設互動交流情境,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多思考和表達,不僅能夠深化認知感悟,還能夠讓學生在相互交際過程中強化感知,促進知識技能內化生成。這樣的互動交流,能夠給學生更為廣闊的交流空間和時間。

在創設互動交流過程中,應遵循情景化和交際性原則,發揮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觀能動性,借角色扮演、模擬對話、情境問答等形式進行合作探究,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形式中主動表達和積極交流。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語言表達差異等,建議他們運用同伴交流形式,以相互了解對方英語學習感知思維過程,不斷拓展認知;運用小組討論形式來相互學習,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認知感悟;運用課文劇表演形式活化課程學習內容,讓學生有足夠的想象空間和載體,促進理性感知生成。

合作探究模式運用,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情境中大膽地表達和交流。在模塊八Unit3 “The world of colours and light”的閱讀教學中,建議學生根據文本閱讀引導提示,在獨立完成Reading A習題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Why do the hospitals use white and blue?讓學生從生活的實例中體味文本表達內容。同時,建議學生運用小組討論形式圍繞“Why can colors affect our mood?”和“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article?”相互表達交流,以此深化感知。這樣的合作探究,使得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情境中主動表達和自然交流,讓合作探究成為他們英語學習的內在需要。

3.創設師生對話情境,指導學生靈活運用

合作探究給學生更多的發言權和交流權。教師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在與教師對話中積極思考和主動表達,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過程,為更好地優化教學過程,調整教學策略奠定堅實的基礎,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

教師發揮主動引導作用,注重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運用,多引導學生主動和教師對話,引導學生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反思過程。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反思情況,從合作探究目標、合作探究過程、合作探究成效等方面予以指導,讓學生在表達中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和技能。這樣的合作探究,不僅能夠為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奠定堅實的基礎,更能夠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靈活運用英語。這樣的方式運用,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思維感悟,活化認知感悟。這樣的交流不僅體現了真實性,更為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實情提供了幫助。

總而言之,基于情境的課程教學,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中主動表達和積極交流,為學生創造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更好地學習和使用英語。突出合作探究,豐富課堂教學過程,體現情境引導的促進作用,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技能。

參考文獻:

[1]熊艷祾.淺論高中英語合作探究式教學[J].考試周刊,2013(39).

[2]李貴賢.探討高中英語課堂互動的調控策略[J].海外英語,2010(5).

[3]符水英.高中英語教學中多元化合作探究模式運用之探[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10).

第9篇:環境創設的建議范文

一、創設自由學習氛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

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規律告訴我們,創設自由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發揮潛能,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在教學中營造自由的學習環境氛圍,不僅使學生學習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更利于學生在自由的環境背景下大膽思考和勇于表達。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自由學習氛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以下幾方面不可忽視:1、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帶著各自的問題深入課堂學習,為他們提供可探究的時空;2、尊重學生的生命價值,利用鼓勵學生人人參與課堂教學,以此來彰顯主人翁的學習精神,滿足他們的學習發展需要;3、關注學生的多元表達需要,鼓勵學生能夠依據自身的學習實際積極參與課堂,并能夠根據自身的語言認知基礎進行多樣化的表達交流。

我們以《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8AUnit 4Wild animals的“Reading Giant pandas”教學為例進行剖析。在教學中,為了創設自由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體現大熊貓生活習性的影像資料;其次是要求學生能夠圍繞文章的表達核心問題進行思考:怎樣做大熊貓的好朋友?最后建議學生就如下的問題進行自由表達:1.Whatdid giant pandas look like when she was only ten days?2.How toprotectgantpandas?

二、創設主動探究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學生是課程學習的主體,更是自我探究問題的重要物質力量。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非常注重創設主動探究的氛圍營造,幫助學生以更為輕松自由的學習心理參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問題探究能力。這種主動探究氛圍的創設,更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在教學中,創設主動探究的氛圍,不僅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取語言運用技能。對此,筆者以為,我們妨首先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讓學生在自讀的過程中加深對語言文本的理解感悟;其次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建議學生運用多樣化的學習筆記形式來理解感悟文本學習內容;最后,應該培養學生自我質疑的學習精神,讓學生的學習思維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這些主動探究氛圍創設更為學生的語言學習提供了寬松的氛圍,便于激活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動力。

筆者在《牛津初中英語》8AUnit 5Birdwatchers的“ReadingBirds in Zhalong”教學中,運用了如下的方式來創設主動探究氛圍:1、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并能夠運用不超過100個次回來概括文章的大意;2、建議學生思考:What's the characterofZhalong?3、建議學生以“How to protect the birds?”為思考問題,來表達自己的學習心得,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三、創設合作學習氛圍,優化學生學習過程

英語課程教學強調優化過程和方法的重要作用。其中主要的目的就是鼓勵學生能夠運用多種方式參與課程學習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特別是學生的學習合作,不僅起到優化教學過程和方法的作用,還能夠培養學生多元化思考習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动漫无遮挡在线观看| www.综合色| 欧美精品hdvideosex|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 被夫上司连续侵犯七天终于| 年轻的嫂子在线线观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2020国产精品自拍| 日本黄色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xxxxx野外性xxxx|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三级电影| 濑亚美莉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男女做性猛烈叫床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稚嫩娇小哭叫粗大撑破h|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55|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色多多在线视频| 在线播放免费播放av片|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 久久免费看视频|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 一边伸舌头一边快速喘气音频原声| 波多野结衣变态夫妻|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mm131嫩王语纯翘臀|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