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資本市場分析報告范文

資本市場分析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資本市場分析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資本市場分析報告范文

嗅覺靈敏的資本從不缺少激情。共享單車從創業者構想設計之日起,便受到投資者的狂熱追捧,且在短期內便引起了大量資本的瘋狂加持。1月5日,杭州騎唄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此輪融資將主要用于騎唄單車產品升級、供應鏈梳理、團隊招募以及全國市場開拓。而此前,摩拜已完成D輪融資2.15億美元,OFO已成功拿下滴滴數千萬美元的戰略投資,優拜1.5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也早已收官。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十余家公司進入共享單車市場,背后都有強大的資本勢力在針鋒相對地支撐。摩拜的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美國華平投資集團、騰訊、紅杉資本、啟明創投、貝塔斯曼、愉悅資本、熊貓資本、祥峰投資和創新工場等多家投資機構。OFO背后則有美國對沖基金Coatue、小米、中信產業基金領投,元Z資本、俄羅斯投資人Yuri Milner、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等機構跟投。而騎唄扎根阿里的老巢杭州,得地利之便,其東家是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與摩拜、OFO在杭城成三足鼎立之勢。

在這個經濟寒冬,資本搭上共享單車,在資本市場搶眼的表現,讓人們在寒風瑟瑟中感受到一絲溫暖。毫無疑問,資本對共享單車的“哄搶”無非是“項目饑渴”引起的,眼下借助互聯網的創業熱潮洶涌澎湃,但鮮有好的項目展示,特別是高頻應用的項目所剩無幾,電商、打車、外賣等行業市場已基本飽和,且分割格局已定。共享單車獨辟蹊徑的創業構想,讓各路虎視眈眈的資本眼前一亮,并敏捷地撲向前去。

共享單車抓住了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市場縫隙,特別是上下班高峰堵車嚴重,打的難,公交、地鐵站又可能距離家或單位較遠,騎自行車“接駁”特別方便。此前雖有政府推出的公共自行車,但借車還車需要在固定的樁上完成,多有不便。而現在,用戶只需下載一個APP,就可以發現附近的單車,掃碼開鎖,騎上就走,用完隨時隨地就可還車。共享單車“隨處可借可還”的便捷,刺激了上班族的騎行消費,且這種消費的重復頻率很高,既有可靠的客戶群,又有固定的市場蛋糕,何樂而不為?摩拜是中國共享單車的開先河者,正式上市雖只有幾個月時間,但使用人數呈爆發式增長,令投資人喜不自禁。

共享單車的市場潛力巨大。據速途研究院最新《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報告》顯示,從市場規模上看,2016年共享單車市場規模達到0.49億元,2017年市場增速將會繼續提升,預計達到1億元,用戶將達742.1萬人。另據艾媒咨詢的《2016年中國單車租賃市場分析報告》顯示,預計2019年中國單車租賃市場規模將上升至1.63億元,用戶規模將達1026.15萬人。

從投資回報來看,各路資本都信心滿滿,雖然熊貓資本創始合伙人、摩拜單車投資人之一李論預言“六七個月就能收回投資”有點不靠譜,但是一兩年后共享單車就能進入贏利時間還是大家所認同的。這樣的投資回報預期當然是能讓投資人熱血沸騰的。

再從政策支持層面上看,國務院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中已經明確將騎行列為了“十三五”期間要大力發展的運動項目,此外一些大城市正在通過開展自行車道治理、建設自行車專用道路等舉措,進一步提升自行車及步道通行安全性及聯通程度,為綠色出行創造條件。這些利好都是送給共享單車的政策紅包。

而相比此前出現的滴滴和快的驚天動地的價格戰,共享單車一次一元,價格從一開始就“砸”到位,基本沒有競相打折促銷成“燒錢”無底洞的話說,這也是大大小小的投資客瞄準共享單車蜂擁而上的緣由。但是,資本較量從一開始就氣勢如虹。在共享單車創業者還在跑馬圈地之際,資本間的博弈已呈膠著狀態。OFO資本方、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放言:“拼車、代駕、專車均在90天內結束戰斗,單車共享不會例外!”而另一共享單車品牌摩拜投資人、熊貓資本合伙人毛圣博則戲稱:“年內OFO若能超過摩拜,熊貓合伙人將在國貿裸騎。”不惜以“裸騎”這樣的“下作”來對賭,足見摩拜投資人的底氣。

o論哪一方要想壟斷市場,“燒錢”擴大市場地盤是首選,誰財大氣粗,誰也許能笑到最后。最終的結局是大魚吃小魚,色彩斑斕的共享單車發生“”,由多色改為單色。就有人說過這樣令人發怵的話,“阿里、騰訊這兩家一砸,選誰誰活,不選誰誰死,像滴滴和快的一樣。”

第2篇:資本市場分析報告范文

【關鍵詞】私人銀行;服務

【中圖分類號】F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309(2012)06-0075-2

一、私人銀行客戶服務范圍與內容

銀行對私人客戶的服務范圍。各商業銀行在私人銀行領域各顯神通,提供的服務和產品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幫助客戶管理龐大的資產,投資于股票、債券、對沖基金和外匯等金融產品,提供并購案的建議及標的,幫助客戶購車、買房,打理他們的稅務,為他們的事業繼承以及子孫后代的財產問題出謀劃策;甚至還幫助客戶策劃慈善捐助、收藏鑒定,代表客戶到拍賣場所競標古董。一些富豪擁有多達10位私人銀行家為其理財。這類服務的回報自然很高。近年來,美國私人銀行的理財業務每年平均利潤率高達35%,年平均盈利增長12-15%,遠遠優于一般的零售銀行業務。

銀行對私人客戶的服務內容。比較常見的私人銀行服務包括離岸基金、環球財富保障計劃、家族信托基金等。離岸基金(offshore fund)也稱海外基金,是指基金資本來源于國外,并投資于國外證券市場的投資基金。它的主要作用是規避國內單一市場的風險,幫助客戶進行全球化的資產配置。根據基金發行公司注冊地以及計價幣種的不同,可以分為:由國外的基金公司發行、募集,通過在國內成立的投資顧問公司引進、由國內投資者申購的基金,這類基金注冊地在海外,特別是一些“避稅樂園”(tax haven),還有由國內基金公司發行、募集資金,赴海外投資的基金。如果投資者有移民或子女有出國留學的打算,想把部分財產轉移到國外,離岸基金將是一種合適的財務工具,因為貿然把資金匯到境外,可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后遺癥。“環球財富保障計劃”。在海外免稅國家與地區成立離岸私人公司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方案,有助于稅務和遺產規劃。其主要功能是持有外幣存款、證券投資、黃金、物業和土地等資產,如果配合境外成立的家族信托基金保障效果會更好。

二、私人銀行客戶的服務質量測評

私人銀行客戶服務質量的評價維度。私人銀行客戶的評價維度主要有以下四個層面:首先是私人銀行業務的品種。銀行對于私人銀行提供的業務品種是不同的,各銀行業有自己比較擅長的業務種類,但業務品種和產品線越齊全的銀行服務帶給客人更大程度上的便利,因此會更加得到客戶的青睞。其次是私人銀行服務人員的素質。私人銀行業務是國內新興的金融業務,是知識密集型行業,對于服務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要求知識面廣、業務能力強、實踐經驗豐富、開拓性強、懂技術、會管理、善營銷的復合型人才,其決策層、管理層以及一線窗口人員均須具備相應的能力,掌握相關的業務理論及操作技能,私人銀行業務的中高級管理人員來自不同的學業和職業背景,往往具備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博士(JD)等學位,注冊財務分析師(CFA)、注冊公共會計師(CPA)、律師等專業資格,及資產管理、證券投資、法律、稅務、客戶關系管理、慈善事業等方面的從業經歷,甚至對藝術品和奢侈品都要有足夠的知識和良好的品味。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私人銀行客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再次私人銀行服務提供的技術手段。當今是信息化電子化的社會,對于客戶的服務手段也從原來的單純柜臺服務提升到了電子化等多元化的服務體系,對于私人客戶而言就更加需要得到24小時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解決方案的提供與呈現,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以及專屬的24小時接聽的電話銀行中心就成為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是私人銀行提供服務的效率。私人銀行客戶的每一個投資目標都與市場的走向息息相關,只有可以高效快捷的為私人銀行提供服務才能提高客戶對于銀行的滿意度從而提高客戶的忠誠度。

私人銀行客戶服務質量的評價指標。私人銀行客戶的評價指標之一是凈推薦值那么什么是凈推薦值呢?凈推薦值是銀行以及其他行業用于衡量客戶滿意度的方法,是評估客戶擁護程度的最終標準。作為能夠預測市場增長方面的業務成果的單一數字。

如何計算凈推薦值我們只需要問客戶以下問題:如果朋友或親屬問起來您推薦他們與我行開展業務的可能性有多大?請客戶按照10分制打分,其中10分說明客戶極有可能推薦本銀行而1分則說明客戶根本不可能推薦我們。給出8,9,10的客戶百分比和給出1-5最低的5個分數的客戶的百分比的差值既為凈推薦值因此對于金融企業而言凈推薦值可能會在-100%到+100%之間變動。目前銀行業的客戶凈推薦值通常在15%左右,但其他公司如Apple等可能獲得更高的凈推薦值(+70%左右)。

三、私人銀行客戶服務的流程與質量控制

私人銀行客戶服務的核心流程。對于客戶來說由于客戶購買一次產品即可能擁有永久的服務,如果銀行在服務客戶時服務水平很差或者不可信賴客戶將轉而投入其他比我們做得更好的競爭對手這樣做會導致舊客戶的流失而且在爭取新客戶和糾正缺陷和錯誤兩方面都需要花費高昂的成本因此優質的服務尤為關鍵如果銀行希望客戶長期購買并持有銀行的產品那么銀行需要確保的一點是,持有的產品越多不會造成對于服務的不滿意也越多,因此整體質量和更高的可靠性很重要。為了實現業務長期可持續增長需遵循以下核心流程:

參與模式:適應高效競爭的市場環境并獲取高市場份額。積極回應客戶的一切問題與需求,合規經營,誠信可靠,在業務領域銳意創新,在投資領域則引領客戶放眼全球市場;以客戶為中心:包含友善快捷精準的服務,為客戶提供滿足金融需求的解決方案,認同并激勵客戶與銀行全面長期的金融關系,積極的回饋客戶。

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流程。私人銀行業務專為對財富管理有嚴格要求的尊貴客戶而設。憑借客戶經理和投資顧問的專業水準和悉心服務,為客戶提供完備的理財策劃和全面的財富管理。私人銀行各分支行的理財中心為平臺,憑借客戶經理和投資顧問的專業水準和悉心服務,為客戶提供完備的理財策劃和全面的財富管理,致力于實現客戶的財富增長與安全,同時重視客戶的家庭需求和事業發展。

私人銀行服務為客戶提供財富引擎。一位專門的客戶經理將會幫助客戶管理財富,關注到客戶的家庭和事業的各個方面的需求。銀行通過以下三種手段來管理和保護您的資產:

規劃:確認客戶的當前需求與未來需求,分析客戶當前與未來的財務狀況,作出符合未來需要的最佳規劃。構建:根據客戶個人的獨特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采用最適合客戶的財務產品為客戶度身定制解決方案。保障:確保客戶多年構建的規劃始終與客戶的長期需求和目標相契合。

銀行推崇的個人理財理念。銀行認為客戶的所有個人理財需求大致可歸入以下領域。在對以下五大領域進行管理時,銀行會為客戶提供有幫助和針對性地建議。

應急資金:確保客戶擁有足夠的資金以應對意料之外的可能會使客戶的生活陷入嚴重混亂的短期緊急情況。個人和家庭保險:銀行將這一點置于第二的原因在于,一旦確保家庭財務安全的主要成員出現意外狀況,比如重病、殘疾或甚至死亡,那么家庭財務有可能面臨崩潰。購房計劃:住房既是基本需求也是很好的投資途徑。因此,正確的財務計劃能夠幫助客戶進行有效投資,實現理想的收益。現金,債務及稅收管理:照顧好客戶的長期需要之后,可以確定進行現金和債務管理。對于客戶的現金流,負債以及稅務方面的問題銀行也會提供及時的咨詢。儲蓄與投資:最后,銀行幫助客戶考慮如何為將來規劃投資,以獲取更高的回報銀行為客戶提供的財富管理工具。

全方位多幣種存款及兌換服務(包括人民幣通知存款和定期存款)。

〔外匯委托交易〕投資顧問借助環球市場平臺不分晝夜關注全球匯市,一旦觸及指定價位,委托立即自動成交。

〔動態回報投資-收益+〕通過介入更具交投空間的股票、外匯市場,追求高于傳統存款利息的回報。客戶可以根據風險偏好,自由選擇投資收益與期限。

〔動態回報投資-保本+〕通過掛鉤不同金融市場標的(如外匯、利率、股票或商品等)表現,客戶有機會在保證本金安全的前提下獲取更高回報。

〔代客境外理財〕將資金直接投資于環球資本市場,投資結構新穎多變,實現全球資產配置,捕捉海外投資熱點。

〔保險計劃〕為客戶以及客戶的家人確保未來.無論退休養老,小孩教育,或醫療費用,銀行為客戶量身規劃的保險計劃。

銀行為私人銀行客戶提供指定的服務團隊。指定客戶經理,貼身照顧客戶日常財務所需,并在一組金融專家的支持下,為客戶時刻提供專業而全面的理財服務。投資顧問由一組外匯專家構成,依賴環球市場平臺,特為悉心照料客戶的投資理財需要而設立,提供最新最深入的金融信息與市場分析。

銀行為客戶制定尊享的服務。私人銀行客戶通常地位顯赫,日理萬機。銀行提供一系列靈活而富效率的銀行服務,匯款和其他項銀行服務收費折扣高達100%;住房按揭貸款特別禮遇;系列產品和服務的優惠價格;系列產品和服務的優惠價格;助您隨時獲得最新市場資訊和財經信息;通過電話、傳真或電子通訊操作帳戶;全球56個國家分行的國際性網絡;客戶服務中心及專用柜臺;客戶24小時專有服務專線。

銀行通過組織商界精英的聚會與交流,幫助客戶尋找各種商業機會和事業伙伴。同時,銀行推出多樣化的休閑聚會和國際化項目,使客戶及家人能夠充分享受生活、拓展視野。另外,通過與各行業領先企業聯手,銀行還為客戶提供一系列優先禮遇,涉及旅游、購物、休閑等諸多領域。

私人銀行客戶服務質量的控制與管理。神秘人暗訪機制:各銀行為保證前線部門的工作質量并有效地進行風險控制,對前線業務單位引入神秘人暗訪檢查形式。在被檢查單位不知情的情況下,由被檢查單位以外之專業人員以普通客戶身份進行業務咨詢、開立賬戶、完成產品操作等,規范記錄并分析報告。

暗訪目標及標準:了解員工的服務意識服務態度以及日常處理工作的一些做法,從橫向與縱向兩個維度來監測服務水準的一致性為客戶提供優質的銀行服務體驗;將研究結果作為評價服務人員表現的關鍵性指標;建立起一個能夠持續的、不斷提升的服務體系。

暗訪人、暗訪范圍及頻率:為確保暗訪的獨立性和公正性,銀行通常委托第三方調查公司,例如尼爾森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為其提供神秘客戶項目服務。

每個自然年度,神秘人暗訪檢測將覆蓋銀行所有分行和網點。針對不同分支行,尼爾森研究公司選取不同的理財產品品種進行神秘人暗訪測試。每個自然年度中的前3個季度,每季度安排對全國所有城市網點進行暗訪;最后一個季度抽取暗訪前個3季度中每季度表現不達標的網點進行復查。

暗訪重點:迎接顧客;產品知識;銷售合規;后續服務。

暗訪報告及后續反饋機制:在完成每季度神秘人暗訪后,尼爾森負責整理暗訪記錄、發現重點問題、完成暗訪調查結果和分析報告,并將調查結果和分析報告發送至銀行相關負責人。銀行負責人在核實分析報告后召集會議,邀請尼爾森公司項目專員和上述各部門負責人與會。尼爾森公司項目專員在會上就分析報告進行解說。會后,暗訪調查結果和分析報告將發送至當季度所有被調查分支行負責人,并責成其依據調查結果和分析報告進行內部分析總結以及制定相應改進方案。

分行銷售及服務部門需提供改進方案實施的相關存檔文件,銷售管控團隊以此監控和檢查分支行改進方案的具體實施與完成。以確保此改進措施起到預防和規范作用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到分行銷售及服務部門,進一步討論解決方案,銷售管控團隊繼續跟蹤監控直至符合銀行要求。

【參考文獻】

[1]韋福祥.服務質量評價與管理[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

[2]胡旺盛等.顧客價值與營銷創新[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

第3篇:資本市場分析報告范文

商業銀行開展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的必要性

創新個人投資產品銷售和管理模式,是促進商業銀行零售業務持續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商業銀行個人投資類產品零售業務快速發展,直接推動了中間業務收入的穩步增長。銀行理財產品、代銷基金、貴金屬產品銷售增速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同時實現了中間業務收入的大幅增長。但長期以來,商業銀行個人投資產品的銷售與服務模式較為單一,科學提高客戶服務質量效率的方法和工具相對缺失。具體而言,各家銀行目前普遍的工作模式是:總行確定產品銷售計劃后,下級行將計劃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并通過制訂一定的推進措施,督促支行網點完成銷售任務。在實踐中,前臺銷售人員往往以單個產品為中心,單純以完成銷售任務為主要工作目標,難以為客戶提供持續性和專業性兼顧的跟蹤服務,產品的售后服務相對不足。

在目前的銷售和管理模式下,由于商業銀行專業、統一的投資研究支持相對不足,缺乏個人投資顧問服務支持,致使客戶經理服務客戶的能力受到極大限制,個人投資產品“一錘子買賣”的特點較為突出。隨著零售業務的發展,根據不同客戶的特點為其提供投資顧問支持服務已經勢在必行。目前商業銀行在總分行層面尚難以根據客戶特點進行資產配置,為客戶提供科學的投資組合管理服務。為此,商業銀行需要創新現行個人投資產品的銷售和管理模式,引入個人投資顧問理念,為客戶提供專業化和精細化的服務,改善客戶體驗效果,以促進全行零售業務的大發展。

應對第三方銷售、支付和理財機構興起等外部環境變化,是繼續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需要

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深入推進個人投資產品銷售渠道的多元化工作,同時第三方銷售、支付和理財機構已經逐漸興起,銀行合作機構依托第三方平臺進行代銷和網上直銷的模式成為一個新的現象。如中國證監會2011年10月1日正式實施的《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修訂稿)》,通過降低第三方銷售的門檻,放寬了基金銷售機構準入資格,允許并鼓勵第三方機構進入基金代銷市場,拓展了基金銷售渠道。此前,證監會對基金代銷有資質上的審核,目前只有銀行、基金、券商和天相投資顧問公司等機構可以代銷基金。在新的政策推動下,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專門以其市場營銷部門為基礎成立基金銷售子公司,希望擺脫對于銀行渠道的依賴。同時其他一些第三方機構也在不斷進入,希望分食基金銷售市場這一蛋糕。2010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頒發了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包括支付寶、財付通在內的27家企業順利獲得牌照。截至2011年8月1日,央行已公示支付企業102家,甚至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也成立了支付公司,積極進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申請工作。這些第三方支付機構積極介入金融產品銷售領域,發展迅速。如第三方機構匯付天下的基金支付結算產品“天天盈”,瞄準基金直銷和代銷中的網上支付市場,目前已經接入20多家基金公司,400多只基金產品和20來家國內主要銀行,客戶通過其支付平臺購買基金的手續費甚至低至四折,大大低于各家商業銀行網銀通常的七折。可以想象,未來第三方銷售機構和支付機構將形成與銀行體系同臺競爭的局面,商業銀行的競爭壓力將逐漸增大。

此外,市場上的第三方理財機構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第三方理財機構是獨立于正規金融機構之外,能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綜合性理財規劃服務的金融類顧問公司和咨詢公司,這類機構大部分從理財產品代銷機構或專業金融機構理財部門轉型而來。與傳統銀行金融理財服務相比,第三方理財機構一般提供專業理財規劃建議咨詢、會員制服務、代銷產品和進行委托理財四種服務。目前,國內較為著名的機構包括已經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諾亞財富,以及好買基金等。許多第三方理財機構廣泛跟銀行、券商、基金、保險、信托、私募等金融機構合作,依托于其高質量的投研力量支持,為高端客戶提供高質量的家庭資產配置方案、家庭金融投資以及不動產投資顧問,并能夠根據理財市場的風向變化為客戶推薦不同的產品和組合,提供完整的個人金融投資解決方案。目前這些工作正是銀行渠道的一個弱點。

總之,隨著第三方銷售、支付和理財機構的興起,銀行零售業務特別是個人投資理財業務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未來商業銀行個人投資產品零售業務必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局面,現行的個人投資產品銷售服務模式已難以適應競爭環境的變化和客戶需求。鑒于此,商業銀行需要不斷進行業務創新,及早引入個人投資顧問服務,以繼續保持核心競爭力。

真正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是提高個人投資客戶專業化服務水平的需要

隨著居民財富的不斷增長,個人客戶對于銀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專業化、綜合化、個性化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目前,各家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條線紛紛推動零售網點轉型,客戶服務中更多的是強調標準化服務和差異化服務相結合,通過設立理財中心和客戶經理,并借助于多項流程和工具,為個人富裕客戶提供包括投資理財在內的專業化服務。中國銀監會在《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個人理財業務為“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投資顧問服務被放在一個更高的位置。實際工作中,不可否認,部分客戶經理對個人理財的理解還處于簡單的產品銷售搭配上,難以適應客戶的投資理財需求。在新的歷史時期,切實貫徹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豐富網點轉型的內涵,提高客戶專業化服務的水平,提升服務的層次,迫切需要引入個人投資顧問服務。

目前,商業銀行把代銷基金作為一項重要業務,由于證監會2011年以來對基金產品實施多通道審批制,獲批的新基金顯著增加,銀行的個人投資產品發行和銷售工作也越來越繁忙。但同時需要關注的是,目前各家銀行對這些基金產品的投資研究并沒有同步銜接,對于各類基金的收益特征、風險屬性和未來走勢缺乏整體統一的概念。這導致即便是同一只基金產品,商業銀行的不同分行和網點的客戶經理也可能給出不同的評價和投資建議,直接影響了客戶的體驗效果。發展個人投資顧問服務,通過在商業銀行全行層面統一對個人投資產品進行專業化的研究,揭示各類產品的投資屬性,能夠支持產品銷售后的持續后續服務,一致化客戶的體驗。

總之,商業銀行通過引入個人投資顧問服務,建立配套的產品和市場投資研究支持體系,實施個人投資產品業務的精細化營銷與科學化管理,能夠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管理服務,增強客戶的忠誠度,形成銀行與客戶的雙贏局面。

國內外金融機構開展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的情況

目前銀行銷售的個人投資類產品涵蓋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理財產品、信托計劃和投連險等,雖然由不同的機構實施管理,但實質上這些集合理財產品都是個人投資者資產的集合,客戶有必要也應該得到相應的投資顧問服務。目前,對于個人投資者的顧問服務,國內外金融機構處于一個相對不同的狀態。

證券機構缺乏針對個人投資者服務的動力,未提供專門個人投資顧問服務。在國內金融業,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等證券機構的研究能力相對較強。對于券商而言,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是主要的業務板塊,尤其是目前經紀業務基本是券商的主要收入來源,這決定了券商的研究報告主要服務于機構投資者,為其提供賣方研究報告。例如為基金公司提供研究報告服務,以換取基金的分倉收入。在純傭金經紀業務模式下,鑒于基金公司內部對基金業績表現的短期排名考核較為頻繁,基金經理的通常做法是定期對賣方研究報告進行考核,以此決定分倉情況,從而間接將壓力轉嫁至證券賣方分析師。在這一生態食物鏈下,券商的賣方研究基本上定位于向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挖掘題材、推薦牛股和提供擇時交易策略,難以顧及向普通個人投資者提供服務,相應針對個人投資需求、投資策略和投資組合等方面的研究就更為稀少。目前,證券公司具有銷售基金和集合計劃等個人投資產品的渠道權利,但現實是券商并未借助于其強大的研究實力推薦并擴大渠道產品的銷售。相反,在以分倉傭金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盈利模式下,券商的內部研究部門缺乏為個人投資者服務的動力,并未針對個人投資者提供專門的投資顧問服務。中國證監會2011年1月起施行了《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和《證券投資顧問業務暫行規定》,這兩個規章將券商研究部門的賣方研究和為投資者提供具體投資意見的投資顧問相對獨立開來,為券商指明了新的業務模式。但可以預計,國內證券機構研究服務的對象從機構投資者延伸到個人投資者,并以后者為服務對象的重要一極,短期內仍缺乏明確的商業模式給予支撐,需要假以時日不斷摸索。

商業銀行的零售業務發展迅速,但針對個人客戶的投資顧問服務體系未完整建立。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客戶群體中,個人客戶占據了很大的一塊。各家銀行有資產個人客戶規模龐大,并正在不斷遞增。國內銀行業已經建立了服務于普通大眾客戶和大眾富裕客戶的個人金融部門,并陸續開設了專為私人銀行客戶服務的私人銀行部門。各家銀行也陸續開設了財富中心、貴賓理財中心、普通理財中心、金融超市等多層次渠道,配備了各類客戶經理,個人客戶可以借助于網點、自助終端、網上銀行、電子銀行等渠道進行業務交易。但在渠道建設成果較為明顯的同時,商業銀行針對個人投資客戶產品投資研究、市場分析、金融咨詢、投資規劃等仍較為缺乏,相應的服務規劃、服務體系和后臺支撐等并未完全建立起來,個人投資顧問服務還處于探討之中。在中國個人財富管理需求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這一現狀迫切需要改變。切實履行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拓展個人客戶服務的層次和空間,為個人投資者提供投資顧問服務,將是順應市場潮流的選擇。

商業銀行個人投資顧問服務體系的構建

建立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的研究框架

為購買基金、貴金屬、理財產品和信托計劃等產品的個人客戶提供投資顧問服務,無論是分析和了解客戶的投資需求和目標,還是為客戶推薦投資產品和建立投資組合,都需要強大的后臺研究資源的保障。推出個人投資顧問服務,使之貫穿于對客戶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的全過程,商業銀行需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研究體系給以支持。

針對個人客戶投資管理的特點,建立以“自上而下”為主的投資研究模式

一般而言,投資研究具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模式。“自上而下”模式根據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形勢,分析判斷具體行業的特點及風格走向,得出投資策略和投資組合,然后進行具體產品的挑選。“自下而上”模式則直接從分析具體券種著手,總結產品的行業或風格特點,再根據宏觀經濟特點和資本市場形勢,確定投資策略和投資組合。總的來說,這兩種模式各有其內在特點,難有伯仲之分,目前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在研究工作中也多采用這兩種方法相結合的模式。

從個人客戶財富管理的角度,鑒于其個體性和分散性,相應的投資研究和投資管理分析應該強調以“自上而下”模式為主。即首先應在判斷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走勢、研究跟蹤國內外主要資本市場的廣義指數,分析大類資產的長期收益和風險特征的基礎上,確定戰略性資產配置比例范圍。其次,結合行業特征、投資風格分析、具體券種的研究,確定戰術性資產配置比例以及具體的組合配置。最后,結合個人客戶的投資需求、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為投資者構建投資組合,并進行持續的再平衡跟蹤管理。需要注意的是,為投資者構建投資組合后,還應定期進行再平衡管理。即按照預先設立的組合偏離預警機制,根據市場的波動輔以回溯研究,定期進行配置調整,以便使建立的投資組合能夠遵循預先定下的配置規則,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和投資目標。

根據商業銀行個人客戶的特點,搭建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的研究架構

目前在金融界,幾乎沒有專屬和個性化性的研究幫助個人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商業銀行內部對主要經濟指標的分析和預測,也主要考慮服務于銀行發展戰略和公司機構經營,較少將針對個人投資者資產負債表的影響納入分析范疇。商業銀行根據風險偏好,將個人客戶分為保守型、穩健型、平衡型、成長型、進取型幾類,尚沒有建立并運行與不同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的個人投資者匹配的資產配置模型,進一步為投資者建立多樣化投資組合的工作也不充分。鑒于商業銀行對于個人投資顧問尚未完全達成共識,許多基礎性的研究工作沒有開展起來,難以形成一個相對固定的業務模式。面對這一現狀,可以先從建立并明確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研究的基本架構入手。

個人投資產品及其基礎市場的研究。針對目前商業銀行個人業務條線個人投資產品的銷售情況,開展基金、集合計劃、黃金、國債、理財產品和保險產品等的投資研究工作,分析產品的投資價值、投資風險和未來表現。同時,開展這些產品所涉及基礎市場,尤其是資本市場的綜合研究分析,定期向全行統一的投資研究報告,為客戶經理的客戶服務提供后臺資源支持。此外,應建立涵蓋基金、集合計劃、貴金屬、國債、理財產品和保險產品在內的“個人投資產品池”,定期進行跟蹤維護,持續研究入池產品的業績表現,供客戶經理向客戶進行銷售推薦,提高營銷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個人投資產品評級和評價的研究。目前商業銀行在售的個人投資產品種類眾多,數量也較為巨大,個人客戶限于專業能力的缺乏,往往難以判斷這些產品的績效和風險,投資決策活動缺乏科學的指導。例如就基金產品而言,實踐中個人客戶往往依據一些公司(如晨星、銀河證券、天相等)的星級評級結果“數星星”,哪種產品的“星星”多就選擇該只產品。商業銀行一些客戶經理向客戶推薦產品時,由于缺乏資源支持,也基本沿用該方法。但是,國內基金評級機構對于基金的分類不同,一只基金在不同機構歸屬于不同類別,導致得出的結果借鑒性值得斟酌。基于此,商業銀行有必要建立自身的產品評級體系,統一產品在行內的分類體系。并通過分析不同基金管理人的投資資產、投資范圍、投資比例、投資策略、投資風格和投資方式,準確劃分類別,并進行歸因分析和同類對比評價,對產品進行評級,以便合理判斷不同集合類產品中投資經理所創造的真實價值。

個人投資組合構建和再平衡策略的研究。一般而言,個人投資者的專業能力有限,難以構建既能符合自身投資偏好,又能將非系統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的投資組合。因此,根據不同投資者的特點,合理定義其當前資產配置,并設計多樣化的投資組合方案,是個人投資顧問服務需要解決的事情。商業銀行在研究具體產品的業績表現,在進行評價評級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為客戶提供投資組合構建納入研究范圍。此外,鑒于客戶的投資組合會隨著時間和形勢的變化而波動,投資組合的再平衡也是需要面對的問題。如何根據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形勢的變化,考慮客戶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的變化,確定投資組合的再平衡策略,合理進行動態資產配置,并確定產品買賣的時機和數量,均是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研究需要解決的問題。

個人投資者風險計量和風險管理方案的研究。目前,商業銀行在銷售基金和理財產品等個人投資產品時,面臨監管部門強調的銷售適用性原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客戶”的要求。即銀行必須評估投資者的風險狀況,并保證與所購買的產品風險屬性相匹配。例如對于基金產品,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基金銷售必須考慮銷售適用性,銀行渠道銷售的產品風險必須與投資者的風險特征匹配。中國證監會2007年公布的《證券投資基金銷售適用性指導意見》規定,基金銷售機構應根據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銷售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證監會2011年10月份實行的《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也對此做了明確要求。同時,中國銀監會也針對銀行理財產品等制定了一系列細化的監管指引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明確了產品銷售適用性的要求,中國銀行業協會還統一制定了評估個人客戶風險情況的標準化問卷。但在商業銀行實際工作中,為推動產品銷售,普遍存在處理問題過于簡單化的傾向,客戶風險測評“走過場”的現象時有發生,從長期來看這并利于銀行的持續發展。商業銀行開展個人投資顧問服務,必須全面精準地搜集個人客戶的信息,了解其投資需求、投資目標、風險偏好和流動性要求,精確測量出個人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并定期更新,然后立足于此設計、開發和運行個人資產配置模型。否則,個人客戶的服務工作只能是南轅北轍,客戶滿意度也難以提高。這要求研究架構應將個人投資者的風險計量研究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

此外,個人投資者在投資活動中,往往很重視風險控制問題。這方面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有不同的衡量標準。一般而言,機構投資者用持有投資組合的方差和標準差來衡量風險程度,并以此為出發點制定風險控制措施,調整組合內資產的配比。而個人投資者一般表現為風險厭惡型,通常在投資決策中強調絕對收益而不是相對收益,更關注控制本金絕對損失的概率和幅度。在現實中,個人投資者在投資遭受損失的情況下,總是傾向于希望銀行幫助其規劃實施一定的時間長度和風險控制方法來挽回最大跌幅。商業銀行提供個人投資顧問服務,需要在考慮個人投資者情緒、認知水平和理解力的前提下,為其研究制定清晰、準確、專業化、個性化、跨時期控制風險的方案,這要求投資顧問服務的研究架構中納入這方面的內容。

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的支持體系建設與渠道部署

建立總行級專業投資研究團隊,負責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的后臺研究保障工作。鑒于個人投資顧問服務需要強大的后臺研究資源給予保障,同時銀行分行對于總行層面提品投資研究后臺支持的需求十分強烈,建議商業銀行在總行層面組建專門團隊人員進行個人投資產品的研究工作。投研團隊的工作職責可定位為:主要負責基金、集合計劃、貴金屬、信托、理財產品和保險產品等個人投資類產品的研究工作;負責根據不同層次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偏好,制定個人客戶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方案;負責進行有關IT系統的功能研發和運營維護;負責對前臺服務推出進行銷售指導;負責對分行個人產品投資研究的管理和支持工作等。

商業銀行通過建立投研團隊,提供全行專業性、權威性、系統性和統一性兼備的個人投資研究報告,既能夠為前臺投資顧問服務提供精細化、科學性的支持保障,也有助于培養客戶對銀行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的信賴度和忠誠度,促進商業銀行個人零售業務的深入發展。

建立產品經理和客戶經理分工協作的有效機制,保證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的順利運營。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的推出,在商業銀行分行層面需要明確人員分工和職責界定。按照目前許多銀行的崗位職責分工,客戶經理主要負責產品銷售,同時承擔客戶服務工作,產品經理為客戶經理提供支持,負責產品創新、產品研發和產品管理。目前許多銀行的產品經理隊伍建設正在深入推進,未來商業銀行產品經理所從事的工作有望涵蓋產品創新研發、產品營銷支持和產品管理三類。目前一些銀行所面臨的問題是,產品經理和客戶經理的職責職能劃分不清,產品經理崗位標準模糊、難以實施考核等,工作積極性得不到有效發揮。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的引入,需要將客戶經理和產品經理雙方的職責定位進一步明晰化,形成各司其職、分工合作的局面。

商業銀行推出個人投資顧問服務,建議明確客戶經理從事產品銷售和客戶的服務,產品經理則承擔產品的管理和投資研究工作。產品經理負責將研究成果經過適當轉化后傳輸到客戶經理端,并適當參與銷售過程和客戶維護,客戶經理和產品經理共同為產品的業績負責。通過建立兩類主體各司其責、有機配合的良好機制和工作流程,有效服務于各類個人客戶,可以保證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的順利運行,促進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競爭力的提升。

根據商業銀行個人客戶的屬性特點,明確個人投資顧問服務的工作內容。開展個人投資者顧問服務,需要明確服務的內容。根據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實際,初期可以先進行以下工作:首先是個人投資產品研究分析。主要是由經驗豐富的客戶經理針對基金、集合計劃、理財、信托等產品開展咨詢服務,提供個人投資產品信息和研究分析報告。這可以幫助客戶認清具體產品的本質特征,形成投資決策思路。其次是個人投資組合管理。主要是根據客戶的財務狀況、投資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投資經驗和投資偏好,建立最適合的產品組合,獲取穩定的最大化收益。再次是定期金融咨詢。這項工作旨在建立與客戶的長期合作關系,該服務最主要的特點是具有高度靈活性。客戶經理定期與個人客戶見面,幫助客戶了解和分析投資信息,針對不同時期的不同業務類型,制定最新的投資計劃,并輔助客戶實施執行。最后是個人投資規劃,主要針對AUM達到一定數額的個人客戶開展投資顧問服務,客戶經理根據客戶的資產狀況進行風險分析,制定投資規劃,規劃客戶家庭財產在保險、存款、投資等的投資比例,并推薦一些個人投資產品或其他金融產品,協助客戶進行投資決策,明確投資目標,梳理投資思路,從而實現預期的目標。

第4篇:資本市場分析報告范文

2010年5月16日,深圳。

著名導演張紀中帶著他的3DIMAX電影《美猴王》項目,在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與資本市場面對面“親密”接觸。這是深圳文交所特為《美猴王》三部曲舉辦的專場項目融資推介會,邀請到超過40家基金、創投等金融投資機構參加。

國內傳統的電影投資方式是制片廠拿國家下撥的經費拍片,風險由國家承擔。但隨著文化產業市場化日益成熟,以及“大片時代”和“制片人時代”的來臨,融資成為一部電影成功與否不可或缺的要素。

我國電影產業平均每年增幅保持25%以上,成為亞洲最具活力的產業代表之一。但是,橫向比較其他傳媒產業,中國電影產業規模還顯弱小。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信息,2008年全國廣播電視總收入為1452億元,其中,廣播電視廣告收入為695億元;2008年,上海文廣集團的廣告收入為59億元,僅僅一個集團的收入就超過了整個電影產業的票房總和。造成這種巨大落差的背后,除了電影產業基礎薄弱的原因外,融資機制運行不暢也是一個關鍵的制約因素。

現在,事情正在改變。

電影業的金錢魅力

總投入為3000萬美元的影片《英雄》開辟了一種全新的融資方式。影片的3000萬美元投資方式主要如下:對劇本先作預算,再找一個國際著名的保險公司,將劇本、導演、演員和各種市場分析報告等呈給保險公司審核,然后在保險公司擔保的情況下,向銀行融資,最后到銀行成功貸款。影片剛拍完,歐美版權就賣了2000萬美元,國內音像版權又拍賣出了1780萬元,還有貼片廣告收入,使影片的前期收入全線飄紅,資金的快速回籠令投資商信心倍增。《英雄》成功的融資方式得益于借鑒了先進國家投資電影的經驗。

2006年,總投資1600多萬美元的《夜宴》海外發行被華誼上了保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為《夜宴》提供1年的出口信用保險服務,保額在1500萬至2000萬美元,這是影視作品海外發行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的首次合作。這份保額使《夜宴》以版權抵押的方式首次獲得深圳發展銀行5000萬元的授信。由中間公司進行擔保的版權抵押貸款是該片的主要融資方式。自此,影視產業以知識產權抵押融資的模式開始萌芽。

《集結號》在無第三方公司擔保授信的情況下,以知識產權、即版權作抵押來吸收招商銀行5000萬元的貸款。項目結束時,華誼兄弟連本帶利僅僅需要歸還招商銀行5500萬元左右。這也就意味著,華誼兄弟僅僅用了500萬元左右的利息和兩年的時間,就撬動了5000萬元的資金杠桿,并促成了一部賀歲大片的誕生。這是一個比較新穎的形式,為以后更多的影視公司獲得銀行融資起到了示范作用。

《赤壁》與上述影片的區別在于,它融資方式以社會資金為主。開拍前的《赤壁》常常資金匱乏,由于劇本變更的問題,原定的5000萬元投資遠遠不夠。雪上加霜的是,中影在此時要求電影必須在奧運前公映。因而《赤壁》被分成兩集拍攝,重新進行融資。《赤壁》最終獲得了高達8500萬美元的投資,創下了中國電影史上的最高投資紀錄。其實早在中影集團接手《赤壁》后,陸續召集了橙天娛樂、CCTV電影頻道、北京紫禁城影業、北京春秋鴻文化投資有限公司等10多家或國有或民營企業加入。而《赤壁》最大一筆4000萬美元資金來自橙天娛樂與其戰略合作伙伴AVEX。在融資方式上,除了美國投資方獅子山公司給自己的所有投資上了保險,采用了“銀行、保險聯動”的西方融資模式外,《赤壁》國內市場的融資方式主要以社會資金為主。因此,相對于其他大片,《赤壁》的融資方式相對比較傳統,以社會資金為主。

相對而言,銀行貸款是一個較新、并且更具普遍意義的融資方式,但銀行方面也會比較謹慎,他們對電影公司規模的要求也很高。就經濟效益來說,貸款融資模式的收益大大優于電影產業現有的其他融資方式。采用原來的電影融資方式,成本會高很多。由于以前電影一般采用分賬方式,電影的票房越高,分給各參與方的費用也會越高。電影的投資發行方永遠只能分享利潤總額的一部分。而采用貸款方式,支付了貸款利息,就可以獨享影視全部利潤的結果。

電影的錢從哪里來?

就中國市場來說,影視產業的融資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引入私募基金。私募股權基金進入中國影視業,不僅可以為亟需擴張發展的影視企業引入資金,更重要的是幫助它們建立一整套制片預算方案、審計和財務管理制度。通過資金方對資金使用的有力監管,從而保證了嚴格的成本控制。

目前活躍在中國影視界的PE主要有:IDG新媒體基金、由中影集團等發起的中華電影基金、紅杉資本、軟銀、A3國際亞洲電影基金、韋恩斯坦(TWC)亞洲電影基金、“鐵池”私募電影基金,此外,漢能、易凱等PE以及海外的影業公司和大型投行也在密切關注其中的投資機會。

在中國市場狀況下,中國本土基金剛剛起步,相關政策在2007年才制定出來,對于風險莫測的電影叢林,建立產業基金尚心有余力不足。建立專業電影基金是非常合適的方式。只有專業基金、商業銀行和投資機構共同合作,才會有一個大發展。

第二種,上市融資。由于國內電影產業迅猛發展,各家影視企業的融資需求也逐步增強。各大影視公司意欲通過上市獲得融資,擴大規模。中影集團、華誼兄弟、光線傳媒、上海電影集團上市或者轉板的消息不斷。國內發行巨頭保利博納內部整改完成后將更名為博納國際影業集團,并期望能在2010年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盡管由于下半年世界經濟形勢和政策體制制約,他們的上市計劃一緩再緩,但這些影視龍頭企業,產業基礎和產業結構穩定,盈利狀況也比較可觀。上市融資是它們擴大規模的重要手段,也必將是遲早之事。

第三種,其他融資方式。除上述的主要融資模式外,其他多樣化融資模式也推動了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在國外,電影制作公司獲得銀行貸款是通過完整保險機制來貸款。例如渣打銀行,有專門給影視貸款的部門,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對影視方面的了解非常專業。渣打銀行為影視項目量身定做的商業融資方案,典型的融資方式主要如下:在香港,影視公司一般用基金和貸款作融資。香港影視業融資一般是銀行和電影基金同時發放,銀行貸款給電影制作公司時不需要抵押,但要求制作公司有一定的基礎,比如制作1億元的影片,影視公司需要有4000萬元才可以獲得銀行的貸款。同時,如果有預售票房的合約,則也是拿到銀行貸款的砝碼。

版權成為融資關鍵

中國影視企業融資面臨諸多困境。例如,影視企業融資與銀行常規信貸存在不匹配;影視企業的品牌價值難以評估;影視企業無形資產的流動性差;著作權質押存在法律問題等。因而即使是擁有自主版權的影視公司,拿著版權等無形資產做抵押物去貸款時,也很難說服銀行。銀行即便放款,通常也會伴有實物資產的抵押。但是,影視投資現階段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非專業的社會投資與單一影視項目所帶來的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

版權是娛樂傳媒業的核心價值,而優質版權能帶來持續的利潤。例如2004年索尼拿出將近50億美元并購米高梅,從此擁有將近8000部電影的版權,不但在DVD租售和網絡視頻點播領域可能實現大規模盈利,而且《007》等系列電影的后期開發,也將帶來可觀的利潤。

2007年交通銀行北京分行與北京天星際影視文化傳播公司的電視劇《寶蓮燈前傳》簽訂了一份以版權作為質押的貸款合同,成為中國影視產業版權質押貸款的第一例。

隨之,銀行版權質押貸款模式得到進一步推廣。2008年北京銀行進軍影視業的行動成為影視融資圈內一大亮點。自北京市啟動影視產業與金融資本對接工作以來,北京銀行發放的文化創意企業貸款占金融機構發放總額的90%以上。

2008年5月,北京銀行以版權質押方式為華誼兄弟提供1億元的電視劇多個項目打包貸款,這是無專業擔保公司擔保的“版權質押”貸款第一單,也是迄今為止金融業為影視企業發放的最大金額貸款。2008年7月,北京銀行與保利博納、光線傳媒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分別為兩家影視民營公司提供1億元的貸款支持。

然而,版權質押融資在現實中也遭遇了很多問題。首先,中國大多影視企業版權抵押資質不足。無實產抵押的銀行貸款,如果沒有第三方擔保機構,版權質押貸款就相當于信用式貸款,并不適合國內所有影視公司融資。其次,我國在抵押、質押權的行使方面還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沒有轉讓和殘資處理的二級市場,影視版權等非傳統的抵押、質押物如果要“變現”,不確定性很大,程序復雜,周期也長。

在銀行“規避風險”為第一的前提下,華誼兄弟的《夜宴》,是通過尋找擔保機構獲得的銀行貸款,以及周潤發主演的《黃石的孩子》,交通銀行北京分行采用的是固定資產抵押加上擔保的方式給它融資。目前,信用擔保機構不能對影視著作權知識產權做出評估,最后只能用融資人的房產、甚至法人代表個人的無限連帶責任作為抵押物。北京銀行對保利博納、華誼兄弟、光線貸款的貸款,也是在對公司的盡職調查,資產狀況做了評估之后,不僅將版權、銷售收入作為擔保,還把法人代表個人的無限連帶責任作為抵押才獲得,《畫皮》向北京銀行貸款的1000萬元也遭此尷尬。

2009年5月,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旗下的版權產業融資平臺正式開通,為信托公司介入解決文化企業融資提供了契機。北京版權產業融資平臺由國家開發銀行、北京銀行、中信信托、北京東方文化資產經營公司共同建立,該平臺一期準備12億元授信額度,通過版權信托的金融創新模式,為文化創意企業、版權企業提供獲取資金的渠道。版權人可通過該交易系統轉讓版權,也可以借助版權信托的方式通過融資平臺尋找資金。

首批影視、音樂、動漫等30個文化創意項目掛牌“待嫁”,總價值近1億元。首批掛牌交易的項目包括電影《赤壁》在新媒體領域開發的版權、北京交通臺品牌欄目《歡樂正前方》改編為動畫片的版權、電視劇《奮斗》的電影版版權、北京電影學院出品的動畫電影《快樂奔跑》版權,以及部分網絡暢銷小說的出版權等。

作為版權融資領域的首創之舉的版權信托模式,從之前的敘述可以看出,當影視公司拿著版權等無形資產作抵押物去貸款時,銀行是很難放貸的,通常會要求實物資產的抵押作為硬性條件。

第5篇:資本市場分析報告范文

關鍵詞:教育選擇、選擇函數、二元選擇模型

Research o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hoice

Liu Mingli, Li Xin, Ye Azh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ducational choice model, and give a reality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company with the Empirical models of binary choice model, our analysis establishes the following results: the raising of tuition fee deduce the possibilities of choice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while family income would improve the possibilities, and the effect of tuition stronger than that of family income. Lack of education donors in the current financial investment is insufficient, and the rapid expansion of the enrollment of students in the background, it is reasonable to increase the fees,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but the impact on the students should not be ignored.

Keywords: Education Choice; Selection Function; Binary Choice Model

一 引言

高校自擴招一來,我國教育領域發展神速。作為教育結構和人才培養體系的最高層次,研究生教育擔負著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和發展現代科學技術的雙重任務。自1999 年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進入了跨越式的發展階段。招生數量大幅增長,在校研究生總人數2000 年至2004 年分別為30. 12 萬人、39. 33 萬人、50. 10 萬人、65. 10 萬人、81. 99 萬人,增長率都在25 %以上,到2005 年更是突破了100 萬人,在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研究生教育規模。從1978年我國恢復研究生招生以來,研究生教育都是免費的。但隨著1994年高等教育收費“并軌”的試行及1999年研究生招生的擴招,接受研究生教育的群體越來越大,大學生畢業后選擇繼續讀研有很多考慮因素,比如讀研期間的機會成本,畢業后的預期收益,并且隨著國內各高校對研究生公費的制度慢慢取締,代之以獎學金制度,微觀個體在做讀研與否的選擇時也會考慮家庭收入背景等因素。本文旨在借鑒前人對大學教育選擇的模型來探討研究生入學教育的選擇情況,簡化分析個人決策的因素。

本文的結構為5節,第2節為相關的文獻及評論;第3節為模型設定和分析,在這一節中我們建立一個高等教育的二元選擇函數,討論了微觀個體做出高等教育選擇當且僅當家庭收入與預期標準回報大于學費的壓力;第4節是實證分析,在這一節利用二元選擇的計量模型,以課題小組調查的數據為實證來源,做大學生畢業后讀研與否的實證分析,驗證了模型中選擇與否與家庭收入的正相關關系,選擇與否與學費的負相關關系,并估算出在特定的學費下,不同家庭收入的群體在大學畢業后選擇讀研的概率是多大;第5節為結論。

二 文獻回顧

教育作為一項主要的人力資本投資, 其對于收入的影響已經被大量的研究者關注。研究發現受教育主要可以使得人們有機會進入收入( 或者社會地位) 更高的行業, 以及在同一個行業中提高人們的收入水平。Card (1995a, 1999)的分析深度分析報告里,在美國教育每年的估計回收率將近是8%—13%,與證券投資回報率相當。在我國,給定其他因素相等的情況, 一個大學生相對于一個高中生, 其收入在1998年高12%,到2001年上升為27%(zhang等,2005);就平均水平而言, 大學文化程度職工的工資與小學文化程度職工的工資之比, 在1998年是1.27, 在1995年是1.54(李實,1999)。如此看來高等教育投資確實是一項有利可圖的投資,但同證券市場相似的是,高等教育投資也是風險投資(趙恒平,2005),根據風險來源的不同,高等教育個人投資風險可分為3類,社會風險、政策風險和個人風險。因此個人在選擇高等教育時要衡量做成本與收益,收益具有不確定性。

基于我國高等教育層面進行研究的有:李子彥(2005、2006)從高等教育成本、就業、收益等三個方面來探討弱勢群體高等教育投資存在的諸多風險及防范措施。林春艷、馮恩民(2002)針對高等教育投資效益的特點,建立了教育投資組合收益與風險優化模型,并進行定量分析。趙恒平、閔劍(2005)、丁冰冰(2005)、孫國紅(2005)、鐘宇平、雷萬鵬(2005)和趙恒平、閔劍(2005)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個人高等教育投資過程中的風險與收益問題進行探討。趙宏斌、王樹同(2005)和李繼峰(2005)分別研究了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資風險和收益問題。可以看出這些研究都是些收益與風險的研究,很少落實到微觀個體的選擇研究上,本文將問題通過高等教育的收益與成本分析比較,確定微觀個體的教育選擇,選與不選的離散問題。

三 教育選擇模型

高等教育模型為離散選擇模型,指示變量記為 (或取1,或取0), 表明選擇了高等教育; 表明沒有選擇高等教育。

投資成本假設:(1)投資成本的構成范圍限制。學生的日常生活費用不列入教育投資的范圍。因為一般說來, 這些投資是無論個人是否接受教育都要進行的支出。(2)假設投資所用資金沒有成本。(3)做選擇時,假定之前的投資是沉沒成本,不影響現在的決策。(4)投資期間利率不變。

在上述假設下, 高等教育投資成本由下述兩個部分構成:( 1) 直接成本。是指為了接受教育而直接支出的費用, 比如學費, 書籍費等等。( 2) 間接成本。是指因接受教育而放棄的收入, 也稱機會成本, 即為求學而放棄的預期收入。若簡化以直接成本計算,并假設生命期為T,接受高等教育在第一期,則教育的成本為

(3.1)

其中 為學費,通常學費是外生給定的, 為不可觀測的因素變量,如智力水平、努力程度,不妨假設 為標準正態分布且不同個體間相互獨立, 。

根據Jacob Mincer(1974)的schooling,experience and earnings文章中的關于接受教育培訓收入的經典回歸方程:

(3.2)

其中 指接受 的教育后個體 在 時的實際收入, 教育年限, 為列向量, 代表在 時的工作經驗, 隨機干擾項,即個人工資水平的對數可由教育程度,工作經驗及工作經驗的平方項來解釋。

教育的選擇是種純粹的二元選擇,與資本市場上的資本投資不一樣,教育不能隨時拋售,因此任何形式的教育投資都有著更大的風險,個人在做教育決策是基于對未來學業完成后的預期來做的,輔之以成本(也可以包括機會成本)比較。借鑒上述的收入公式,我們假設預期收入形式與Mincer 方程相一致,我們假設個體生命期為 ,并把個人接受教育的時間放在第一期,個體的生命模式或者是在第一期接受教育,此后開始就業,或者直接從第一期開始工作,當然,我們的個體生命周期 是從個體具有行為能力,能自理學習生活的時期開始。這當中我們已經排除了個體先工作后學習培訓,這種情況在研究生的培養中很普遍,很多大學生畢業后都先選擇就業,幾年后再在職考碩士,我們這樣假設是為了模型不至于太復雜。那么個體 在 期的預期收益 :

, (3.3)

教育年限,取1或0值。 意義同上,由于我們假設 是家庭或個人的特征向量,包括父母受教育背景,教育偏好,家庭收入,性別,周邊環境,婚姻狀況等等,由于一般來講,家庭收入在個體投資選擇上具有較大的影響里,為簡單起見,只取家庭收入,即 , 個體 的家庭收入, 代表一種不確定的外生沖擊,從而:

(3.4)

給定 ,

給定 ,

假設個人不論接受高等教育與否,其自身的特征性質不會改變,那么 記為 。

假設沒有借貸約束,即個人可以自由預支足夠的資金來選擇高等教育,那么個人選擇應基于教育后的終生收益(扣去成本)與不接受高等教育時的終生收益在初期的貼現比較。即:

(3.5)

是符號函數,當 內函數值為真時, 個體 選擇了高等教育,不然 。

為貼現率。

根據Chen (2001)的研究,對一個風險規避型個體 ,

(3.6)

其中 為風險溢價, 為個體 的風險規避系數。根據附錄的推導,我們可以知道,個人選擇高等教育的條件函數為:

(3.7)

其中 包含了對預期的不確定性,風險溢價格, ,度量家庭收入的對選擇教育概率的影響。

這樣的一個選擇函數我們可以理解為微觀個體做教育的決定當且僅當家庭經濟實力與對研究生教育的不確定性的某種線性組合大于接受教育的學費壓力。而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實證研究,這樣的線性組合是怎樣的一個組合,把它應用于研究生教育的選擇問題上,分析微觀個體在大學畢業之際,做出繼續讀研的概率是多少,影響因素又是多少。

四 基于二元選擇模型的實證分析-以本科畢業讀研的教育選擇為例

二元選擇模型的目的是研究具有給定特征的個體做某種選擇而不做另一種選擇的概率。比如選擇讀研而不選擇就業的概率是多少。

模型假設:出國留學假設為是讀研,目前國內有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培養屬公費,學費為為0,其它有收費的院校,學費不考慮專業區別,取學校各專業的平均收費標準,假定學費和家庭收入均為連續變量。

數據來源:本文數據均來于高等教育課題小組的問卷調查(diaocha4832.cn/index.asp)。根據前面推導的個人選擇高等教育的條件函數式(3.7),建立二元離散選擇模型:

其中, 是擾動項, 是不可觀測的潛在連續變量, 與 的關系如下:

即 大于臨界值0時, ,小于等于0時, 。這里把臨界值選為0,由于解釋變量里有常數項目,臨界值的選擇都是無關的,所以不妨設為0。

根據 對應的分布,可以有不同的二元選擇模型:

對應的分布 分布函數F 相應的二元選擇模型

標準正態分布 模型

邏輯分布 模型

極值分布 模型

利用式(5)分布函數采用標準正態分布,即 模型,計算結果為:

(4.1)

分布函數采用邏輯分布,即 模型,計算結果為:

(4.2)

分布函數采用極值分布,即 模型,計算結果為:

(4.3)

二元選擇模型中估計的系數不同與普通回歸中解釋變量對因變量的邊際影響,它包含兩層意義:一是解釋變量的增減引起因變量概率的增減,這需要從估計系數的符號上判斷,如果為正,表明解釋變量越大,因變量取1的概率越大;反之如果系數為負,表明相應的取0的概率越大。從以上三個模型的結果可以一致看出,家庭收入的系數為正,而學費對數的系數為負,所以,家庭收入越高,選擇讀研的概率會越大,相應的研究生學費越高,則學生畢業后出去就業的概率會更高,這正好符合人們的常規選擇。二是斜率回歸系數值的意義,即反映因變量相對概率的變化,但這種變化并不是直觀的,必須通過計算。二元選擇模型 ,對 的條件概率的邊際影響由下式給出:

是 的密度函數,所以利用式(4.1)的 模型系數, 是標準正態分布,則

從模型的計算結果來看,隨著家庭收入的提高,選擇讀研的概率就提高,邊際影響率為0.0106,隨著研究生教育學費的增長,選擇讀研的概率就下降,邊際影響率為0.0961,而且學費的影響顯著高于家庭收入的影響。所以在目前國內研究生規模顯著壯大的背景下,若是要有效地控制研究生數量,提高學費是最為湊效的方法,這對目前部分仍實施公費研究生培養制度的高校而言,從公費過渡到自費是有意義的:收費的提高,資金預算更為充足,研究生的質量也就能上去了。同時,由于學費的上升影響了報考的積極性,相關系數高達—0.0961,過度的提高會影響研究生的錄取質量,從而不利于提高研究生的質量。綜上,我們認為當前在教育捐助缺失,財政投入不足,招生規模急劇擴大的背景下,適當提高收費是合理的,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對生源的影響不可忽視。我們注意到,2008年的報考人數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下降,其中主要原因固然是就業問題的影響,但是今年來公費改自費的影響,某些學校獎學金比例的下降,其影響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5.結論

本文在離散選擇模型的框架下研究了微觀個體選擇高等教育的條件。當然由于本文假設的簡化,還有許多有待于拓展的地方,例如文章在推倒實證公式的時候,簡單地把個人智力因素取期望,其實個人在做高等教育抉擇的時候,除了考慮經濟背景與預期收益外,還要考慮個人智力、努力程度等只有個人自己才能考量的因素,更好的個人發展潛力會有更好的預期收益,風險因素也會相對比較小。而在實證部分,由于數據收集的倉促,致使樣本容量偏小。盡管如此,我們的模型已能從一定程度上解釋學費、家庭收入對微觀個體選擇高等教育的影響。實證模型分析表明,家庭收入越高,選擇讀研的概率會越大,相應的,研究生學費越高,則學生畢業后出去就業的概率會更高,這完全符合人們的常規選擇,另外,由于學費的對個體選擇研究生教育的概率影響大,所以在當今日益壯大的研究生隊伍中,控制生員數量最有效的途徑是合理提高學費,對一些仍實行公費培養制度的院校來講,取締公費,自費培養模式將是促進研究生教育提高的或許會是一個好的開始。

參考文獻:

David Romer: Advanced Macroeconomics,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Belzil, C. & J. Hansen (2002), Earnings dispersion, risk aversion and education. IZA DP No. 513.

I. Sebastian Buhai?(2003)On Risk in Educational Choice: Brief Overview and Research Note

Joop Hartog, Luis Díaz-SerranoEARNINGS RISK AND DEMAND FOR HIGHER

EDUCATION: A CROSS-SECTION TEST FOR SPAIN

Corrado Andini Pedro Telhado Pereira(2007) Full-time Schooling, Part-time Schooling, and Wages: Returns and Risks in Portugal.

Pedro Telhado Pereira Pedro Silva Martins(2001), Is there a Return-Risk Link in Education?, IZA DP No. 321

Daron Acemoglu, Victor Chernozhukov, and Muhamet Yildiz(2007), Learning and

Disagreement in an Uncertain World

Chen, S. (2001), Is investment in college education risk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iscussion paper.

MARK BILS AND PETER J. KLENOW, Does Schooling Cause Growth?

Joop Hartog,Hans van Ophem,Simona Maria Bajdechi(2004), How Risky is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I 2004-080/3 Tinbergen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Aarti Singh,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Preliminary (2007), Human Capital Risk in Life Cycle Economies

Jiani Zhu,(2007),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light of massification and demographic change, Lessons to be learned for Germany, Arbeitspapier Nr.97

王遠偉,畢靈敏,2007,經濟變量對個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影響,《黑龍江高教研究》,第七期

宗利永,孫紹榮,2007,家庭教育投資誤區與決策認知偏差,《成人教育》,總第246期

趙恒平、閔劍:研究生教育個人投資的成本收益及風險分析,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趙宏斌、王樹同:家庭對高等教育投資與畢業生就業市場分析,江蘇高教,2005年第3期。

鐘宇平 , 雷萬鵬:風險偏好對個人高等教育需求影響的實證研究———以高中生對農業、林業和師范院校需求為例,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曹淑江:家庭和個人教育決策和選擇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第11期。

趙宏斌、賴德勝:個體教育投資風險與教育資產組合選擇,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陳碧霞:我國城鎮居民人力投資行為變遷與投資理性,市場與人口分析,2000年第6期。

李莆、林毅夫、姚洋:信貸約束、土地和不發達農村子女教育投資問題,中國人口科學,2002年第6期。

馬曉強、丁小浩:我國城鎮居民人力投資行為的實證研究,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何妍娟:個人教育風險投資與助學貸款,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萇景州:教育投資經濟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

劉志民:教育經濟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附錄:

(風險規避者而言 )

其中 或者

由于 ,則

第6篇:資本市場分析報告范文

能寫會道的“語言大師”

人物:李志鵬

職位:手機Symbian軟件工程師

所在公司:中關村在線公司

愛好:看電影、跑步、郊游

特長:籃球、游泳

從業時間:2009年7月

G言G語:3G很潮流,入行需謹慎。培訓貼市場,教學要實學。

3G人形形,他們的工作內容和職業狀態到底是什么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走近3G人,一睹他們的風采。

3G如同一條信息高速公路,有大量的手機游戲、電子書等各種應用軟件在上面運行,如果沒有3G軟件工程師對各種軟件的開發,3G網絡就如同荒廢的道路。3G軟件工程師已成名副其實的熱門人才,但目前國內專業從事3G增值服務的該類人才不足千人,人才缺口達到50萬。擁有獨立項目開發經驗的3G軟件工程師年薪可達20萬。

在遙遠的異國他鄉參加公司視頻會議,在火車上在線收看喜愛的電視劇,在海邊度假勝地與家鄉的朋友實時分享你的美妙時光――在3G時代,這一切都可輕松實現。李志鵬就是懷揣著這樣的夢想走進手機3G軟件開發領域的。

工作素描:讓生活運轉到3G速度

李志鵬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手機3G軟件的開發和應用,“一切電子化、信息化”是生活和工作的首選方式,“一切化繁為簡”是座右銘。

一切都要從最基礎的做起。軟件性質定位、軟件功能實現,手機軟件應用和后期完善以及升級工作等,這些看起來枯燥瑣碎的工作就是他每天要面對的。

職業挑戰:技術提升和突破

“3G從性質上比以往的普通業務有更大的提升。如,超級強大的傳輸速度、更快的流量,可以實現視頻通話、流媒體、更快網頁瀏覽及其他應用軟件的應用等。” 李志鵬認為,“要在設計上滿足3G手機‘更簡潔化、高端化、智能化、商業化、多樣化’的特點。”

面對一項新的設計,他要考慮產品性質本身能給用戶帶來怎樣的方便、快捷,也就是產品的定位和市場;在技術上,怎樣能達到用戶最想要的結果和感受,也就是技術的提升和突破。這些都指引著李志鵬朝著3G行業塔尖一步步邁進。

敲門磚:堅持和激情

工作很枯燥,但“對行業的激情也就是對事業的激情。”在一年多的3G生活中,李志鵬始終把堅持和激情放在首位。

搞技術的貴在經得起歷練,敢于攻堅,有堅持到底的信念和敢于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勇氣。此外,李志鵬還非常看重自學能力,“處于一個新興行業,自學能力是每個3G從業者必備的素質,只有積極學習先進的技術才能在職業上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職業理想:讓3G用戶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現在中關村在線正在研發的一款同名軟件,即將上線,下一步計劃是增加產品功能。這款軟件功能依然保留著中關村在線PC產品設計風格,具有產品報價、產品查詢功能,讓用戶通過手機依然能了解相關的產品。”

和3G市場一起成長,是李志鵬在職場上打拼的愿望。在技術上尋求突破,開發出更多、更符合用戶需求和更好用的產品,讓用戶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豐富多彩,不僅僅是李志鵬的期望,也是所有3G從業者的期望。

3G手機研發已經成為三大運營商以及終端設備制造商急需占領的制高點,3G手機產品設計師也因此成為炙手可熱的人才,目前全國3G手機產品設計師的平均月薪在5000元左右。如果你熟悉產品設計流程和方法,了解手機行業特點和流行趨勢,又具有扎實的工業設計功底、活躍的思維和較強的創新意識,那么你就是企業所急需的人才。

3G產品設計師:

掌媒中的數字化魔術師

人物:孫立光

職位:3G手機產品設計

所在公司:聯訊時代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愛好:玩手機、產品設計、籃球、看電影

特長:精通手機,對新鮮事物接受快

從業時間:2008年7月

G言G語:探索獲新知,揮刀斬荊棘,信手得創意,變幻出產品。

當你還在焦急等待訂閱的雜志被送來時,有些人已經拿出手機輕輕點觸先睹為快――一群移動網絡先鋒已在不知不覺中將最新雜志送到他們的手機中,這就是3G人的獨享數字生活,孫立光可謂這些虛擬郵遞員的創造者。

工作素描:萬千雜志信手拈來

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加,閱讀時間減少,而傳統平面媒體由于攜帶不便、互動性不足等缺點,也漸漸不能滿足人們快節奏的閱讀需求。開發更契合讀者閱讀習慣和閱讀方式的媒體形式,已經成為當今媒體在3G時代的新趨勢。

被喻為“第五媒體”的手機具有鮮明的隨時隨地隨身特征,在孫立光所在的公司,他和團隊開發了手機原版的閱讀客戶端和平面媒體無線數字發行平臺,把傳統媒體、網絡媒體和通信工具三者相結合,為傳統媒體未來的發展拓寬了道路。

職業挑戰: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和自救

半年前,孫立光來到了這家剛剛創業的小公司,雖然研發過程很艱難,但團隊工作帶來的快樂讓他未來的職業道路漸漸清晰。“公司創業之初,最艱難的還屬產品設計的初期,從了解手機用戶習慣到尋求傳統報刊和無線互聯網的結合點,團隊的每個人都深入研究了很多排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最終才能夠給用戶帶來原版讀報的手機軟件――聯訊畢讀。”

如今,公司從創業之初的幾十人擴展到上百人,上線的產品博得了讀者的一致好評和兩百多家主流媒體的鼎力支持與合作,公司驚人的發展速度讓大家都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當下,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動態圖片、配樂播放等新穎的閱讀方式與年輕人追求時尚和潮流的心理相適應,手機閱讀成為了一種全新的閱讀習慣以及個性化服務。借助傳統媒體強大的內容供應優勢,并與億萬手機用戶相結合,這種模式將為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敲門磚:對新生事物的探索精神

孫立光坦言,從低碳環保和數字化的角度來看,報刊無紙化發行是未來的主導,因此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結合無疑是這個時代的革命性創新,必將深刻影響平面媒體發行的格局。

創新需要每一個3G人的探索精神,面對強大的市場和廣闊的前景,孫立光每天的工作都圍繞著網絡和手機而展開。“我和其他80后一樣,經常趴在網上找創意,網絡和軟件的知識可難不倒我。”

在開發新產品時,往往沒有案例可以借鑒,就需要通過前輩的經驗和自己的想法去找創意。前面是看得見的荊棘,只有鼓起勇氣拿起鐮刀,砍掉重重障礙,才能獲得“最佳探索者”的稱號。

職業理想:得到“上帝”的贊賞

孫立光始終堅信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大學時讀通信專業的他到現在還延續著最初的理想,把寒窗苦讀多年累積的學識和技術都用到了工作中,在3G無線增值領域有一番作為始終是他的職場愿望。

3G的出現,讓他看到了行業變革期的不穩定。“很多的從業者從此開始懷疑,但是我相信這一切的波折都只是過程,這才是這個領域的先鋒者的信仰所在。”

產品用戶就是上帝,產品細節是關鍵,孫立光一直用這句話鞭策自己。自己設計的產品得到用戶的肯定并為他們服務,這就是他在職場中的期望所在。

手機測試師一直被認為是時尚的工作。因目前國內高校沒有開設相關專業,3G手機測試師人才高薪難求,在國內經濟活躍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該類人才需求量尤其大。普通從業者月薪為4000~9000元。

3G手機測試師:

手機上市前的“體檢”專員

人物:戴德尚

職位:3G手機測試

所在公司:文思科技公司

愛好:戶外旅行

特長:唱歌

從業時間:2009年11月

G言G語:“吹毛求疵”,追求缺陷,追求完美。

又一款品牌手機出爐了。時尚的外觀、智能化的功能,無不讓戴德尚驚嘆。“手機測試師是永遠走在手機發展前沿的人,能在出廠前第一時間看到,雖然得不到使用的權利,但是在工作中能接觸到新產品,對我們來說非常榮幸。”

工作素描:見證每一款新機的誕生

每到手機的購買季,也是戴德尚和她的同事們最忙碌的時候。公司會按不同的手機品牌分成不同的項目組,每組只負責測試一個品牌。戴德尚工作一年多以來,一直負責測試Nokia手機,因此對其所有機型的功能了如指掌。

熟悉手機性能、試驗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測試軟件和硬件,并及時做好測試的原始記錄,執行試驗操作規程,測試記錄要內容齊全,做好檢測室的現場環境管理工作,按時填寫儀器設備操作使用記錄,對不合要求或有疑問的數據,組織復驗,向測試工程師匯報并提交檢驗數據報告… …這一系列工作看起來冗長而繁瑣,但對戴德尚來說,是值得的。

職業挑戰:承受來自體力和精神的雙重壓力

戴德尚向記者透露,“手機上市前會被送到實驗室,而我們的任務就是通過檢測發現盡可能多的缺陷,以用戶的角度真實地體驗,消除這些Bug可能給用戶帶來的麻煩。”據了解,評判一名手機測試師是否稱職的唯一指標就是手機缺陷的輸出量,平均一周內發現缺陷越多表明工作業績越高。

隨著公司迎來一批批新手機,大量的檢測工作便開始了,這也被戴德尚稱為“默認的加班季”。工作緊張、節奏較快、工作量大是每個手機測試師要承受的職業壓力,而體力壓力與精神壓力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手機測試師的腦力勞動強度較大,不僅涉及測試標準的確定與內容的評審,若手機菜單原件是英文,還需從業者具備熟練的翻譯能力,在測試的同時還要進行測試原始記錄、儀器設備使用記錄、環境記錄等等。

敲門磚:手機玩家優先入職

“仰望著3G產業的高薪水而投奔這個行業,首先要是個手機玩家,最底線也要是個不排斥手機的人,大多數人覺得手機屏幕小且有輻射,不愿開發手機的其他功能。”看著戴德尚熟練地描述工作流程,你絕對想不到她在大學時竟然主修的是語言學。

畢業后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得知3G產業在人才需求上存在著較大缺口,就業前景頗為廣闊,于是決定從零學起,在培訓機構參加了比較熱門的Symbian手機平臺的學習。

“在學習3G相關專業之前,我只關注手機的基礎功能,對其他功能雖略知一二但應用得并不多,參加培訓之后,我的手機拓展功能也被啟動了,發郵件、上網、查資料、聊天、手機電視等等填滿了整個生活,它從簡單的通訊工具升級為一個‘百變金剛’。”

憑借著由衷的興趣,幾個月之后,戴德尚突破了技術上的障礙,加之語言學科班出身的優勢,她成功變身為一名稱職的手機測試員,成功應聘到業內口碑極佳的文思科技公司。

職業理想:扎根3G產業

就職手機測試師之后,戴德尚更加覺得自己的轉行沒有錯。在公司中,大多數手機測試師都是80后的年輕人。“大家年齡相仿,都喜歡新鮮事物,對當下的電子產品也頗為關注。”

就手機測試師這個職業而言,從業者也大都在大學畢業三年以內,約占百分之三四十。

3G剛剛登陸中國市場一年多,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陌生,但是它的優越性已經逐步滲透到了生活中。工作一年后,戴德尚堅定了她的職業理想,晉升的通道也被她設計得有條有理,“幾年后,可以朝著兩個方向發展,若在技術上有所進取,則爭取對手機的每一項功能都了解得非常清晰;若在管理上有些想法,則可能晉升為產品經理。總之,3G行業需要人才,扎根在這個行業是我無悔的選擇。”

國際數據公司(IDC)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手機游戲市場已經成為資本市場最搶手的蛋糕,是各研發商和運營商的秘密武器。3G游戲主程理所當然地成為3G人才中的“香饃饃”,目前該類人才需求增長明顯,年薪可達10萬元以上。

3G游戲主程:

做玩家中的領導者

人物:張武

職位:3G手機游戲開發技術經理兼主要程序員

所在公司:北京無線新天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愛好:看動畫片、看電影、看書、玩游戲、下棋、打羽毛球、乒乓球、爬山、交友、喝茶

特長:做事思路清晰、有耐力,性格細膩,善于社交

從業時間:2009年9月

G言G語:不斷創新,獨具游戲風格;持續交流,促進行業發展。

窗外灑進點點晨曦,張武猛然發現,又在玄幻的游戲世界“探寶”了一個晝夜。這對他和剛剛組建的團隊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工作素描:團隊中的“游戲王”

張武的工作內容主要是負責團隊的總協調和部分技術工作,設計游戲的整體概念以及管理和協調日常工作,同時負責指導策劃組下的成員進行游戲設計,帶領團隊仔細分析不同年齡層和職業層的玩家,從而根據其特點開發出有針對性的游戲。

“玩家在玩游戲時可能只是休閑和娛樂,但是技術人員則要從軟件開發的角度來看這個游戲,心態是完全不同的。”

親自參與并體驗每一款游戲的魅力所在,發現其不足之處,是張武的工作也是樂趣。探險、闖關、云游仙境世界……玩手機游戲幾乎填滿了他在地鐵站等車、午休空閑等所有零碎時間,而此刻他肩負著的還有更為沉重的游戲使命。

職業挑戰:技術攻堅和管理難關雙面夾擊

兩年前,張武還是一個手機菜鳥,憑著對3G和游戲的極大興趣,開始了手機游戲軟件開發的暢游之路。在摸索之路上,張武發現3G手機堪稱電腦、手機、游戲機三和一的終端,而3G手機游戲和PC游戲也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3G游戲開發重心放在觸摸屏上,按鍵成了手機游戲開發者需要攻克的難關之一;其次,在游戲界面的分辨率上很大程度上輸給了PC游戲所帶來的逼真視覺沖擊力,這讓很多骨灰級玩家黯然神傷。

在自辦公司成為游戲主程后,張武還面臨著從員工到管理者的蛻變,統帥美工、策劃、設計、技術編程人員……

敲門磚:興趣+職業習慣+創意

什么是成為優秀游戲設計師的籌碼?

“興趣是最好的推力;其次,還需要保持良好的職業習慣,比如以職業的心態看動畫片和玩游戲。”作為創業型3G企業的年輕管理者,張武提到,“創意無疑是文化產業的靈魂所在”。他倡議3G行業的設計者在手機軟件中加入更多的中國元素,將3G手機游戲設計與中國文化結合起來,不要一味地模仿。

職業理想:在玩中成長

從3G行業的普通職員到管理者,張武只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華麗轉身,并帶領團隊打造出第一款3G手機游戲“金魚王子歷險記”,這個軟件的開發來源于他長期的摸索和良好的職業習慣,每周看兩次動畫片,每天堅持玩PC和手機游戲。

張武在玩中獲得設計靈感,同時也對行業進行深層思考。“會多投入人力進行市場玩家信息采集”“采用產業鏈分工制,這樣能提高整個行業的效率和存活率,更好地合理利用人才”“希望同行能夠多組織交流會,多溝通,不要將交流會變成‘名片會’,而應該是‘學習會’。”

他們開發的另一款游戲“方塊寶寶”可以幫助養護職場人的心理健康。白領工作壓力過大,養寵物可以排解孤獨情緒,還可以通過在手機上過關為寶寶贏得紙尿布、虎頭鞋、奶嘴等而使情緒得到滿足。

張武為3G行業的發展而努力著,也期待著在這個過程中成就自己的事業。

游戲也能成為事業!游戲愛好者和游戲玩家若選擇3G游戲策劃師這一職業,不僅可以自己設計研發新游戲,還將成為3G行業里的搶手人才。入行之初月薪在3000元左右,之后隨著項目經驗的增加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月薪可不斷提升至萬元或以上。

3G游戲策劃師:

給玩家天馬行空的想象空間

人物:李偉

職位:3G游戲策劃

所在公司:信步時空

愛好:小說、游戲分析、電影、動漫等

特長:快速理解游戲系統,分析游戲中的數值

從業時間:2010年4月

G言G語:每一個游戲中,程序是身體,美術是皮膚,策劃則是靈魂。如果我們站穩了,堅持下去了,我們就可以成為3G產業里的盛大。

夜幕降臨,大多數人正在夢境中暢游和幻想著,在手機游戲策劃師李偉的觀念里,深夜不應該沉浸在睡夢中,因為那是絕佳的創作良機。

工作素描:夜晚等待靈感突現

幾乎每個夜晚,李偉都坐在工作臺前等待著靈感的閃現。雖遵循著公司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他還是喜歡一個人安靜地創作。“白天在公司工作有一定的專業氛圍,與行業內的專業人士交流和上網查詢資料都相當方便,晚上靜下心來看看電影和小說,才能有絕妙的創意涌現。”

每當一個網游項目開啟,一連串的工作就等著李偉一項項完成。打開Word做立項、進行市場分析、寫策劃案,再打開Excel和Visio流程圖做數值策劃案,李偉往往在團隊中負責全部的項目流程和管理。

職業挑戰:理性和感性同在

李偉常笑稱,“人格分裂”的人更適合手機游戲策劃師這個職業,寫分析報告、對游戲數值的推理和分析需要人的理性思維,而日常對游戲背景和主角的理解則需要感性思維的介入,正因為這樣,這個行業的人才缺口一直有增無減。

在游戲過程中記錄體驗是李偉每天都要面對的工作。“手機游戲缺乏策劃人才,一個新的經濟模式有一個培養的過程,這個培養過程跟人是密切相關的。”作為一個策劃人員,技術力量可以放在后面,但是基本素質和核心素質要非常好,要有創造力,以及對市場的敏銳嗅覺。

敲門磚:有人格魅力的人受青睞

手機網絡游戲逐步發展為有影響力的游戲,這需要團隊的一致努力。策劃人在團隊中的角色相當于連接各個部門的溝通協調者,美工、程序的實現都要靠策劃的溝通和討論。技術上的數值策劃要求有深厚的數學基礎,專業的系統策劃更需要具備八年以上的游戲經驗,能直接了解玩家的游戲水平和級別。策劃人常常要親自體驗產品的特質,傾聽了解別人的體會,找到宣傳的暢銷渠道。

“策劃人要在團隊中具有人格魅力,對工作的理解力和在游戲領域的潛力有一定的深度;充足的行業知識、必要的人脈等也都是一個策劃人必備的素質。”

職業理想:隨時隨地玩游戲將不是夢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视频| 伊人任线任你躁|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一个人免费播放在线视频看片| 青青草91久久国产频道|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伊人久久五月天|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免费不卡| 风间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中文馆| 欧美性生恔XXXXXDDDD|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亚洲伊人久久网|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欧美成人免费网站| 多男同时插一个女人8p|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精品久久欧美熟妇WWW| 成年入口无限观看免费完整大片| 国产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永久黄色免费网站|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在线亚洲小视频|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baoyu122.永久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1区| 在线免费观看一级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黄色大片免费观看|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MBA下载 | 一区二区手机视频| 色吊丝永久性观看网站| 婷婷社区五月天| 免费污视频在线| 477777开奖现场老玩家| 欧美交换配乱吟粗大| 国产真人无遮挡作爱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