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技術創新特點范文

技術創新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技術創新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技術創新特點

第1篇:技術創新特點范文

技術創新的定義包含以下涵義:

其一,技術創新與發明創造不同,發明創造是科技行為,而技術創新則是經濟行為。熊彼特的重大功績之一,是把發明創造與技術創新相區別。他認為發明創造只是一種新概念、新設想,或者至多是試驗品的產生,哪怕是為人類的知識寶庫作了巨大貢獻的偉大發明也不例外。而技術創新則是把發明或其他科技成果引入生產體系,利用那些原理制造出市場需要的商品,從而使生產系統產生震蕩效應。這種科技成果商業化和產業化的過程,才是技術創新。

其二,技術創新始于研究開發而終于市場實現。任何技術創新都是從研究開始,沒有研究開發就談不上進行技術創新,即使通過技術引進,但技術上新意不大,要把它們變成本企業自己能實現的商品,也需要做開發工作。

其三,創新擴散是技術創新社會經濟效益的根本來源。歷史地看,技術創新一經出現,就會在社會上產生巨大的示范作用,那些未獲得超常規利潤的企業,便會紛紛渴望分享其利,從而形成巨大的模仿。模仿所以能實現,一是任何技術,包括復雜的技術,總是可以被學習的。模仿者可以通過反求工程,去模仿創新者的產品,也可以通過合法購買創新者的專利技術或專有技術來模仿。模仿同創新相比,具有省力氣、投資少、風險小、進入快等優點。

二、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特點

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環境以及在國民經濟和國家創新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與大企業不同,因而其技術創新活動也表現出一些不同于大企業的特點。

第一,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多樣性和廣泛性。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動更多地接近市場和直接面向消費者,因而從各方面都體現出多樣性。從方式上說,包括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研究與開發、技術轉移、R&&D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從創新成果看,既有大量的漸進產品和工藝創新,也有一些具有重大意義的創新成果。而且很多中小企業可能并不擁有直接的技術創新成果,它們或者從事技術轉移,或者只是為大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配套和服務??傊?,在創新來源、創新方式、創新過程、以及創新成果等各個方面,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都顯示出無限的多樣性。

第二,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在許多產業占據主導地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產業分布是非常廣泛的,即幾乎所有的產業領域,都有中小企業在從事技術創新活動。在一些傳統產業,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動有力地推動了這些產業的技術進步,促進了這些產業的重振和發展;而在近些年出現的一些新興產業中,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更加活躍,極大地促進了這些產業的發展和成熟。目前美國的特殊的消費市場約有40億~ 60億美元,完全被中小型企業壟斷。

第三,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充分的活力。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在量和質兩方面都體現出很高的水平。有資料表明,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成果不僅限于一般影響較小的產品創新,而且也包括具有重大意義的技術創新。20世紀由美國中小企業創造的重大技術創新成果包括:飛機、噴霧器、DNA指紋技術、人造生物胰島素、錄音機、雙編纖維、光纖檢測設備、心臟閥、光掃描器、步速器、個人電腦、速凍食品、軟接觸透鏡以及拉鏈等。美國國家科學理事會曾指出,很多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關鍵作用的技術和產品來自中小型高技術公司占主導地位的產業,這些產業包括:自動化、生物技術、先進材料、計算機軟件、電子元器件等。

第四,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更有賴于與外界的合作。技術轉移是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小企業的技術轉移意味著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并不局限于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而更多的是在高新技術成果的應用和商業化方面。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有賴于中小企業與外界機構的密切合作與聯合,同時也需要政府及政策制定者的指導與支持。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往往需要外界在法律、會計、銀行系統、資本市場以及技術、信息等多方面的幫助和指導,還需要已有的商業、技術基礎設施的充分支持和中介機構的幫助。能夠更好地處理企業與社會、市場等的關系,這也是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

中小企業生存、成長和壯大的主旨在于不斷地生產出滿足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產品或服務。中小企業的生產力水平與其產品的生命力息息相關;而產品的生命力則又集中反映了企業技術創新的精神和行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

第一,技術創新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中小企業從誕生之日起就必須通過技術創新這一過程向市場推出新產品,當該新產品實現其市場價值后,市場又會推動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技術創新是中小企業競爭取勝的關鍵。中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表面看是產品功能、式樣、耐用度、安全性、價格等的競爭,而實質上決定上述這些產品特征的是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大小。當中小企業面臨的競爭對手是大企業時,相比之下會有許多不利因素。例如,資金短缺、技術力量薄弱、設備落后等。這種情況決定了中小企業不可能與大企業長期抗衡,一決勝負;而只能根據自身特點,把市場需求和提高自身技術創新能力有機結合起來,只要把握好這一方向,就可以使中小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第三,技術創新是延長中小企業壽命的法寶。大量的實例證明,每年誕生的中小企業很多,但倒閉破產的也不少。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英年早逝”現象?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技術創新乏力,或忽視了企業的“二次創新”、“三次創新”。中小企業在其發展的各個階段上,應密切關注本企業產品的生命周期,努力同時抓好四代產品,即生產一代、試制一代、研發一代、構思一代,而每一代產品從構思、研發、試制到生產直至銷售的過程都是一次技術創新過程。

第四,技術創新是中小企業改善供給的源泉。中小企業存在和發展的最大價值在于能夠向社會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以促進經濟增長。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必然會引起社會消費需求結構、層次、內容的深刻變化,一方面要求中小企業必須不斷適應這種變化,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另一方面也要求它們通過技術創新來生產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新產品。據有關資料表明,從產品質量結構上看,我國目前在世界上處于90年代先進水平的產品僅占10%左右;從產品品種結構上看,我國目前生產的產品品種總計為60余萬種,而全世界則有150萬余種。因此,無論是產品質量結構,還是品種結構,對我國中小企業來說均有極大的潛力可挖。而挖掘這種潛力,只有通過廣大中小企業的不斷創新才能實現。

第五,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產業化。中小企業由于受資金、規模的限制,自主創新的能力水平較大企業低,所需的先進技術大多由外部而得來。中小企業對先進技術的需求將形成規模宏大的技術市場,市場需求加速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利用的過程。中小企業在吸收先進的科技成果的同時,又吸引了科研機構的科技人員進入企業去合作參與和組織企業的技術開發工作,促進了科技體制的改革。

第六,技術創新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粗放型擴張經營現象很嚴重。在全部獨立核算的工業企業中,中小企業所實現的銷售收入占總額的41.8%,但相應的利稅額卻只占全部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利稅總額的28.9%,大企業百元銷售利潤額為16.3元,中小企業為8元,約為大企業的一半。如果通過技術創新,把全國幾百萬個工業中小企業的百元銷售利稅額提高50%,即增加到12元,全國年增利稅可達數百億甚至上千億元。中小企業追求技術創新,走以內涵為主的發展道路,對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著重要作用。

第2篇:技術創新特點范文

【關鍵詞】

心電圖;急性心肌梗死;誤診

心電圖ECG用于臨床已100余年,至今仍是診斷AMI最方便、最經濟的首選方法。并且可能是大多數基層醫院醫師診斷AMI唯一的檢查方法。在臨床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特殊心電圖因類似心肌梗死心電圖形,而易出現誤診。但因AMI臨床癥狀復雜多樣,心電圖(ECG)表現的某些特征在其他病患也可具備,故也易將具有異常ECG改變的某些疾患誤診為AMI。現將我院2004~2010年所收治的以特殊心電圖誤診為AMI的20例患者資料以及誤診原因,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例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年齡29~81歲,平均(50.12±6.8)歲。

1.2 方法 參照我國AMI診斷和治療指南[1],分析誤診病例的心電圖,以及誤診病例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

1.3 AMI診斷標準 典型缺血癥狀持續胸痛≥30 min、特征性心電圖改變和心肌酶的異常升高三項指標,符合其中的兩條即可確診為急性心梗[2]。

2 結果與分析

2.1 臨床表現 11例以胸痛表現為主,7例表現胸悶、氣短、心悸的癥狀,2例出現心源性休克。

2.2 實驗室檢查 5例誤診病例肌鈣蛋白陽性,13例誤診病例心肌酶增高。

2.3 心電圖表現 以異常T波改變為主要表現,但無R波改變及異常Q波2例;伴有異常Q波和ST段抬高酷似AMI的5例;主要表現為ST段抬高5例;主要以R波改變為主要表現的3例;ST段上升T波直立酷似間壁心肌梗死表現4例;主動脈夾層引起ECG出現AMI樣改變1例。

2.4 最后正確診斷 早期復極綜合征(ERS)5例;急性左心衰患ECG呈室內阻滯者4例;肥厚型心肌病3例;急性肺栓塞2例;急腹癥3例;急性重癥心肌炎2例;主動脈夾層1例。

3 討論

3.1 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誤診為AMI 2例,表現為無R波改變及異常Q波,但以異常T波改變為主。其特征性心電圖表現為:以V4、V5導聯為主的左胸前導聯出現巨大倒置T波,且TV4、TV5、TV3,ST段呈水平型壓低,同時伴有R波振幅增高和Q波消失。

3.2 異常Q波和ST段抬高誤診為AMI5例,正確診斷分別是急性肺栓塞2例,急性重癥心肌炎2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1例。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以暈厥為首發癥狀,心電圖表現為下壁導聯出現異常Q波及不全右束支傳導阻滯, V1~V3導聯出現對稱倒置T波;2例急性重癥心肌炎導致心電圖類似急性心梗ST-T改變:經血液循環進入毛細血管的病毒,釋放大量血管活性激肽及兒茶酚胺,致心肌細胞溶解,同時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從而導致心肌缺血表現是其主要的發病機制;1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心電圖表現為在下壁及高側壁出現異常Q波而誤診為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期,最終通過心臟彩超確診。

3.3 ECG主要表現為ST段抬高,酷似AMI超急性期的ERS5例。3例患者有心前區不適、并伴有放射至左肩、左臂刺痛和擠壓痛。但ERS的ECG與AMI仍有不同之處,鑒別要點是:①AMIST段抬高幅度明顯高于ERS的ECG表現;②ERS的ECG常具有明顯的J點或J波;③ERS倒置的T波有周期性變化,有時變淺或直立,口服氯化鉀或普奈洛爾后方可變為正性T波;④心率加快時ST段可恢復正常;⑤ AMI的ECG具有特有的演變過程。

3.4 急腹癥誤診AMI急性期3例,主要以R波改變為主要表現。其心電圖表現為:下壁導聯一過性R波降低,出現小q波,并隨病情好轉,q波消失,R波漸恢復。心肌酶和超聲等輔助診斷及經詳細查體得以最終確診。

3.5 心室內阻滯 本組4例室內阻滯者均為完全左束支以傳導阻滯(CLBBB)合并急性左心衰。CLBBB時右側胸壁導聯可出現QS波,并有ST段上升T波直立酷似間壁心肌梗死表現。

3.6 主動脈夾層波及冠狀動脈1例,病理檢查時發現急性心梗[2]。本例中當ECG出現AMI樣改變時,就盲目的診斷為單純AMI,從而錯誤的進行靜脈溶栓治療。此時的溶栓治療不僅無效,反而加劇了主動脈夾層的病情。臨床中單純依靠ECG很難判定患者AMI是否系主動脈夾層引起,此時對患者的癥狀和體征的觀察便顯得尤為重要。主動脈夾層患者表現為以下癥狀:痛疼部位較AMI更為廣泛,常伴有周圍血管閉塞的癥狀和體征。各種影像學診斷技術是診斷主動脈夾層的有力工具。

參 考 文 獻

第3篇:技術創新特點范文

【關鍵詞】 舒張型心力衰竭;臨床特點;診療效果;預后

作者單位: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汝河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目前在臨床上舒張型心力衰竭為一種因舒張期心室的主動松弛能力受到損還以及心室順應性發生顯著降低而引起的心室在舒張期的充盈障礙性疾病,導致患者的心搏量發生降低,左室舒張末壓發生顯著的增高從而導致心力衰竭的發生。目前據研究證實該病癥的發生病率正在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并且會由于患者的年齡的增大發生顯著增加,在臨床上該病癥的主要患病人群為女性患者以及肥胖者[1]。在本次研究中出于對舒張型心力衰竭的臨床特點以及診治情況進行簡要的分析與探討,從而為今后的臨床診斷與治療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的目的,我們對在過去一段時間里我院收治的舒張型心力衰竭臨床患者病例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以下為本次研究的結果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研究對象均為在過去一段時間里我院收治的臨床患者病例,共計58例。在這58例患者中包含有男性患者23例以及有女性患者35例,所有患者的年齡均在5079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3±7.65)歲左右,在這58例患者中患病時間最長的患者已經被疾病困擾長達9年之久,患病時間最短的也已有1年的時間,患者的平均患病時間為(4.5+1.23)年左右。以上所統計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患病時間等一般資料之間存在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將所抽取的58例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并針對患者的診斷、治療、臨床癥狀等展開回顧性分析。

1.2.2 治療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對該類基于常規的西醫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并囑咐患者應適當的休息,對飲酒吸煙予以堅決的禁止并且飲食要盡量輕淡。而且要按照患者的原發病基于針對性的對癥治療,對血糖、血壓、血脂以及心肌缺血等癥狀進行嚴格控制,對左室肥厚予以有效的避免、逆轉,并對腎功能等進行有效的保護。在本次研究中基于舒張型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 與β 受體阻滯劑和鈣離子拮抗劑進行聯合,若是患者存在明顯的禁忌證或者是對ACEI難以承受,可改用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進行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 14.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當P

2 結果

2.1 臨床癥狀 通過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在這58例患者中存在夜間胸悶憋氣的患者有17例,約占29.31%左右;存在發作性心源性哮喘的患者有9例,約占15.52%左右;存在胸悶、心悸的患者有27例,約占46.55%左右;存在肝大、雙下肢水腫的患者有18例,約占31.03%左右,存在頸靜脈怒張的患者有29例,約占50.0%,存在室性期前收縮的患者有14例,約占24.14%左右,存在新房顫動的患者有7例,約占12.07%左右;存在雙肺濕羅音的患者有21例,約占36.21%左右。詳見表1。

2.2 治療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的58例患者中治療總有效率為91.12%左右,詳見表2。

3 討論

據研究證實該病癥的臨床特點主要為心臟大小正常,而心肌則表現出明顯的肥厚,左室射血分數正常以及左室舒張期充盈發生顯著的減少。該類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有乏力、口唇紫紺、心累、胸悶、喘憋、胸痛、心率加快、食欲下降、便秘以及腹脹等。對于左室舒張功能衰竭而言早期不存在明顯的臨床癥狀,或者是在運動之后會存在誘發癥狀,在晚期安靜時也能夠表現出臨床癥狀。臨床會表現出典型的肺淤血癥狀,會存在活動后端坐呼吸、氣急、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以及急性肺水腫等現象等。但是一般情況下不存在外周水腫或者是存在輕微的外周水腫,需要同慢支老年性肺氣腫以及肺心病鑒別從而對誤診誤治予以避免[2]。

對舒張型心力衰竭進行治療的關鍵為對原發疾病予以及時控制并治療,對伴隨有高血壓的患者給予積極有效的降壓治療,對存在有房顫的患者應予以合理的心率治療,對于伴隨有主動脈瓣狹窄應給予合理瓣膜置換等治療,對患者基礎疾病的血糖、血壓、心律失常以及心急缺血予以控制好,均能夠使其舒張功能低下得以有效的延緩或者是逆轉,使臨床癥狀得以有效的減輕[3]。

綜上所述,若是能夠對舒張型心力衰竭的臨床特點予以充分的了解,并且對其采取及時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可以使該類患者的預后效果得以顯著提高,在今后的臨床診療工作中應對其予以注意。

參 考 文 獻

[1] 謝蒂立.磷酸肌酸治療老年舒張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評價.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1,15(28):123124.

第4篇:技術創新特點范文

[關鍵詞] 心力衰竭;射血分數保留;左心室收縮功能;超聲心動圖

[中圖分類號] R541.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1)33-19-03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YUAN Ji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Wuhu City in Anhui Province, Wuhu 24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in China. Method There were 1240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from 2005 to 2010 using the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conditions, the clinical data of 572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NYHA ClassⅢ一Ⅳ)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according to EF derived from echocardiography. Result To compare with patients with systolic dysfunction (EF<50%),patients with HFPEF were more likely to be older,more women and hypertensive.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HFNEF exist systolic function to decrease, are not completely equal to diastolic function decline of heart failure (DHF). So HFPEF incidence of may increase the risk factors for early intervention, in order to delay or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HFPEF.

[Key words] Heart failure ;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Echocardiography

近年來,對心力衰竭深入研究后發現,大量心衰患者仍能保持相對正常的左室射血分數(LVEF),成為臨床關注的問題。歐洲心臟協會2008年的心力衰竭指南建議在臨床診斷及臨床研究中這類心衰均稱之為左室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研究資料[1]顯示,在臨床實踐中因心室舒張功能障礙所導致的心力衰竭約占患者總數的50%左右,但猝死率更高。2006年Owan TE等調查顯示,隨著心力衰竭治療的進步,收縮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呈下降趨勢,但是HFPEF患病率卻出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在我國對于此類心力衰竭的臨床診斷非常少見,說明我們對這類心力衰竭的認識嚴重不足。本文收集近5年我院收治的部分中度以上心力衰竭患者臨床基本數據及治療情況,對EF≥50%及EF<50%的患者進行對照統計分析,以探討我國HFPEF患者的臨床特點及目前治療狀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選擇我院心內科2005~2010年124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據入選條件篩選出572例患者,分為LVEF≥50%組,及LVEF<50%組,進行對照分析。

1.2 臨床資料分析

1.2.1 入選LVEF≥50%組符合條件(1)根據2007年歐洲心臟協會頒布的專家共識提出診斷HFPEF需具備以下條件[2,3]:①具有心力衰竭的癥狀和(或)體征或臨床癥狀僅表現為呼吸困難;②左窒收縮功能正?;蜉p度異常[LVEF>(45%~50%)],左室舒張末容積指數(LVEDVI)<97mL/m2;③具有左室舒張功能異常的證據:包括有創評價左室舒張功能不全的指標,如左心室舒張末壓或平均肺毛細血管楔壓等;以及相關無創性評價指標,如超聲心動圖等;④心電圖證明的房顫;⑤排除心臟瓣膜病、限制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心包炎、甲狀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和大量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等相關疾病[4]。(2)本文為排除臨床診斷中主觀因素干擾,入選病例心功能按NYHA分級均為Ⅲ~Ⅵ級;(3)剔除無超聲心動圖資料病歷;(4)同一患者多次住院則以最近1次有超聲心動圖資料病例計入。

1.2.2 高血壓的診斷 參照2004年發表的高血壓防治指南[5]。2型糖尿病診斷采用美國糖尿病協會標準。

1.2.3 冠心病診斷 本文納入冠心病患者,均有冠脈造影確診或(及)臨床確定已發生心肌梗死者,或(及)超聲心動圖證實有陳舊性心肌梗死者。

1.2.4 多普勒超聲心動圖 飛利浦7500ie33型彩色超聲診斷儀行二維和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左室壁相對厚度(T)按公式:T=(IVS+PWT)/D計算(IVS與PWT分別為超聲心動圖測定的室間隔與左室后壁厚度,D為左室舒張末內徑)。同一病例在此期間如多次住院則以最近1次資料計入。

1.3 統計學分析

以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兩組間參數和非參數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臨床情況

572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包括EF≥50%者324例(56.6%),EF<50%者248例(43.4%)。兩組病例臨床基本情況見表1。其中心功能Ⅵ級的重癥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共69例,EF≥50%患者占49%, EF<50%患者占51%。

2.2 心臟結構與心功能

超聲心動圖測得的心臟結構及功能如表2。其中超聲Doppler未檢測出左室快速充盈速率峰值(E),房性充盈速率峰值(A)者具體數值。其中EF≥50%組出現單峰2,E/A>2 1例,其余E/A均<1。EF<50%組多數病例伴有舒張功能下降,舒張期血流頻譜為單峰或E/A均<1。由于本文中E峰及A峰多數缺乏測量值,未做統計學比較。

2.3 治療用藥及住院期間死亡情況。

治療用藥及住院期間死亡情況比較見表3。其中ACEI、ARB、β阻滯劑、醛固酮拮抗劑和鈣拮抗劑均以長期醫囑為準,利尿劑和洋地黃制劑則以一次住院期間至少用藥3次以上者列入統計。

3 討論

近年來,對心力衰竭深入研究后發現,大量心衰患者仍能保持相對正常的左室射血分數(LVEF≥50%),既往認為射血分數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患者的收縮功能是完全正常的,其臨床癥狀主要是由舒張功能障礙引起,稱此類心衰為“收縮功能尚存或舒張性心衰”。但研究表明HFNEF患者存在收縮功能減低,但是相對于HF-lowEF[LVEF<(45%~50%)]患者是輕度減低;因而提出HFNEF患者并不是單純的舒張功能衰竭。ESC 2007年的心力衰竭指南[2,3]認為,HFNEF患者雖然LVEF≥50%,保留了左室整體收縮功能,但研究發現HFNEF不完全等同于DHF,它同樣伴有不同程度收縮下降,可發生收縮性心衰(SHF)。因此建議在臨床診斷及臨床研究中均稱之為左室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目前HFPEF病理生理機制仍然不清楚。顯而易見,舒張功能參數異常,不能完全解釋臨床出現收縮性心力衰竭表現或者呼吸困難的因素。有研究發現[6,18],與相匹配的無心力衰竭患者比較,射血分數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收縮末期心室及動脈順應性下降,僵硬度增加明顯,這可使心臟射血阻力增加,增加心肌氧耗,后期心肌代償性肥厚,心腔擴大,心肌能量儲備減少,發生心力衰竭的風險明顯增加。因此,心室收縮末期及動脈順應性下降,僵硬度增加,可能是HFPEF發病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中根據入選條件共隨機納入的572例心功能Ⅲ~Ⅵ級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中,EF≥50%者328例,占56.6%,EF<50%者248例(43.4%)。由于心功能Ⅱ級的心力衰竭患者未被納入,臨床中HFPEF實際比例應更大。目前多數報道表明HFPEF在心力衰竭患者所占比例為40%~71%(平均56%)[7]。本文中心功能Ⅵ級的重癥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共69例,EF≥50%患者占49%, EF<50%患者占51%,與某些報道類似 [8]。本文中在研究中的發現,兩組患者相比較,HFPEF組主要臨床特征表現為:年齡更大,兩組中男性多于女性,但女性在HFPEF組所占比例(46.3%)高于對照組(35.3%)。高血壓患者比例明顯更高。而冠心病患者總比例僅略高于EF<50%組,兩組無統計學差異,但其中缺血性心肌病、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則在EF<50%組占絕對優勢,存在明顯統計學差異。心房顫動發生比例明顯少于EF<50%,與其他作者報道相同 [11];出現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比例則低于對照組,患者住院期間死亡率比較接近,HFPEF組與對照組為2.5%3.2%,其他作者亦曾有類似報道[8~10]。但筆者認為這并不意味著HFPEF與收縮功能減退的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相似。在ESC 2009年會上公布 MAGGIC試驗最新的薈萃分析結果,有46596例患者入選,對比HFPEF(LVEF≥50%)與HF-lowEF(LVEF<50%)患者的預后發現,HFPEF患者生存率顯著優于HF-lowEF患者。筆者認為本文中由于因無LVEF而剔除了部分病例,樣本量較少以及無隨訪資料等多因素干擾,未能完全反映出兩組間預后差別。有研究顯示[11],收縮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者,年死亡率在5%~8%,低于左室收縮功能不全者的年死亡率(15%~20%),但明顯高于年齡匹配的對照人群(年死亡率僅為1%)。因此筆者認為,總體來講,HFPEF的預后優于收縮功能減退的心力衰竭患者。

超聲心動圖是目前廣泛應用于評價左室舒張功能的檢測手段,可以提供左心室充盈壓和左心房壓的特征信息[12]具有無創、廉價、重復性好等優點。從心臟結構來看,HFPEF患者以心室肥厚為主,左室壁相對厚度顯著增大,而對照組則以左心擴大為主要表現。這與HFPEF患者以高血壓患者比例明顯更高,而缺血性心肌病、擴張性心肌病、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則在EF<50%組占絕對優勢有關。通過二尖瓣血流頻譜多普勒測定舒張早期快速充盈的血流(E峰)和舒張晚期左心房收縮的充盈(A峰)。二者是二尖瓣血流頻譜組成部分,是反映左室舒張功能的主要參數。正常舒張充盈表現為:1<E/A<2。當早期舒張功能障礙時,E峰降低,A峰增高,E/A顯著降低,故E/A比值<1。是心肌松弛受損的圖像。超聲心動圖檢查時可能表現另二種情況反應舒張功能障礙[12]:表現為限制性充盈的圖像,此時E峰顯著增加,E峰減速期縮短,因而E/A比值>2;另外患者可能表現為“假性正?;钡某溆瘓D像,E/A比值和E波減速時間均正常。因此在HFPEF組出現了E/A比值>2及單峰情況。

目前認為組織多普勒成像(TDI)是一種有效的新型超聲檢測手段,TDI比血流頻譜法對舒張功能障礙的檢測更敏感,是通過檢測二尖瓣環的心肌組織運動速度來判斷左室功能的一種簡便方法。能夠對左心室長軸收縮功能作出準確評價。在一項研究[12,13]亦采用組織多普勒成像技術研究射血分數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結果發現這些EF正常患者不僅存在收縮功能異常,還存在著與QRS波群寬度不相關的收縮及舒張功能不同步。但由于該技術對儀器設備及人員有較高要求,或認識不足等原因,國內外開展的單位并不多,這表明舒張功能評價手段遠不能滿足臨床醫師及科研需要。

本文絕大多數HFPEF患者應用了ACEI及(或)ARB治療,鈣拮抗劑的應用顯著多于EF<50%患者,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醛固酮拮抗劑及洋地黃使用則明顯少于對照組,β受體阻滯劑使用目的更傾向于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及控制血壓。洋地黃應用者不足對照組的1/3。雖然目前有證據表明,洋地黃、ACEI、ARB、β阻滯劑、鈣拮抗劑及醛固酮拮抗劑對HFPEF患者有一定治療作用,但研究樣本量普遍偏小或缺乏肯定的結果[14]。由于ACEI、ARB類藥物以及β受體阻滯劑均不能使HFPEF明顯獲益,因此目前仍缺乏足以改善此類患者預后的治療方法[15]。因此目前HFPEF的治療措施仍需進一步研究及完善。在HFPEF的防治策略中仍以“源頭干預”與“上游防治”為主[16],即對可能增加HFPEF發生率的危險因素進行早期干預。在各種危險因素中,高血壓、肥胖、糖尿病是導致左室舒張功能異常的重要原因[17]。控制各危險因素可以延緩及阻止心衰的發生與進展是臨床醫師的共識。但在臨床工作中,一方面由于臨床醫師常更重視左室射血分數下降的心力衰竭者,另一方面,HFPEF患者或有輕度異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心臟器質性損害不明顯,患者本身依從性差;較多老年人而又合并有其他疾病,常得不到明確診斷及有效的治療,往往需反復住院,病情進展較快。因此,要求臨床醫師要更重視此類患者,在患者心臟尚未發生結構和(或)功能異常時積極控制危險因素,是延緩及降低心衰發病率及死亡率關鍵。同時,可以有效改善廣大患者生活質量及節約醫療成本等。

[參考文獻]

[1] Hogg K,Swedberg K,McMurray J.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epidemiology,clinical characteristics,and prognosis[J].J Am Coll Cardiol,2004,43(3):317-327.

[2] Panlus WJ,Tsch?pe C,sandserson JE,et al.How to diagnose diastolic heart failure:a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iagnosis of 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by the Heart Failure and Echocardiography Association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J]. Eur Heart J,2007,28,(20):2539-2550.

[3] Watle L,Tschpa C,Sanderson JE,et al. How to diagnose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A consensus statement[J]. Eur Heart J,2007,8(20):2421-2423.

[4] Heart Failure Society of America,HFSA 2006 Comprehensive Heart Failure Practice Guideline[J]. J Card Fail,2006,12:1-2.

[5]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J].高血壓雜志,2004,12(6):483.

[6] Kawaguchi M. Hay I. Fetics B.et al. Combined ventricular systolic and arterial stiffe- ning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implication for systolic and diastolic reserve limitation[J]. Circulation,2003,107(5):714-720.

[7] Fonar WG C Stough WG,Abraham WT,et al. Characteristics,treatments,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preserved systolic function hospitalized for heart failure[J]. J Am Coll Cardiol,2008,50:768-777.

[8] Dober D,Veldhuisen DJ,Dejongste MJ L,et al. Prescription of beta-blocker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art failure and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 raction. Clinical implications and survival[J].Eur J Heart Fail,2007,9:280-286.

[9] Owan TE,Hodge DO,Herges RM,et al. Trends in prevalence and outcome o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J]. N Engl J Med,2006,355:251-259.

[10] Tribouilloy C,Rusinaru D,Mahjoub H,et al. Prognosis o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a 5 year pre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J].Eur Heart J,2008,29:339-347.

[11] Siirila-Waris K,Lassus J,Melin J,et al. Characteristics,outcome,and predictors 0f 1-ye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acute heart failure[J].Eur Heart J,2006,27(24):3011-3017.

[12] Bonow RO,Carabello BA,Chatterjee K et al. ACC/AHA 2006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ci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Writing Committee to Revise the 1998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 [J]. J Am Coll Cardiol,2006,48:1-148.

[13] Yu CM, Zhang Q,Yip GW,et al. Diastolic and systolic asynchrony inpatients with diastolic heart failure[J]. J Am Coll Cardiol,2009,49(1):97-105.

[14] Hunt SA,Abraham WT,Chin MH,et al.ACC/AHA 2005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adult:a report of ACC/AHA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endorsed by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J]. Circulation,2005,112:e154-e235.

[15] Kenneth D,Alain CS,Gerasimos F,el al.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08[J]. Eur Heart J,2008,29(19):2388-2342.

[16] 金雅麗,張倩輝.左心室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研究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0,31(1):96-98.

[17] 郭金琢.依那普利聯合倍他樂克治療舒張性心衰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 , 2011 ,8(18): 35-36.

第5篇:技術創新特點范文

1作品評價概述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中,使用Word、Powerpoint、Frontpage、Photoshop、flash等工具進行信息的集成時,最能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的是學生使用相關工具完成的電子作品,因為在創作實踐過程中,全面反映了創作者的規劃設計、技能運用與審美情趣。因此,作品評價顯得尤為重要,恰當良好的評價方式能更加有效地促進課程目標的實現,激勵并培養學生主動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學習和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意識。

所謂作品評價,簡單地說是由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知識創作一幅作品,再根據完成的作品對學生的認知、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對于作品評價方式,一般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作品展評等。常說“教無定法”,筆者認為這其中也包括“評無定法”,所以,在教學實踐中一直不斷地探索適合不同內容的評價方式。

信息技術課堂有以下兩個特殊性:①教學環境一般為多媒體網絡環境;②課堂作品為電子作品。結合本人技術特長,以及“動畫”、“圖片”等類型作品可以直觀顯示于網頁上的特點,筆者在教授《計算機動畫初步》這一內容時,嘗試了一個新的評價方式,即搭建了一個“動畫之星”的評選平臺,讓學生將完成的動畫作品提交至平臺,直接顯示于網頁上,所有學生可以直觀地瀏覽作品,便捷地參于評價,即時得到反饋。在實際的教學實驗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2教學設計思路及流程

2.1教學內容

《計算機動畫初步》,選自教科版《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5章第2節《音頻、視頻、動畫信息的加工》。

2.2教學目標

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掌握動畫制作的一般步驟,感受創作的樂趣。

2.3教材分析

教材上選用了“七巧板的變形”作為范例,筆者認為該范例存在以下不足:

(1)造型設計復雜,對絕大部分首次接觸Flash軟件的同學來說,會在圖形的繪制上花費過多的精力。

(2)新穎性不夠,難以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

(3)不具有開放性,限制了學生的創意發揮。

結合大綱要求,筆者舍棄了教材范例,對教材內容進行了二次開發,對動畫制作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動畫形象及背景,提供了大量的圖片素材供學生自由選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專注于體驗“動畫制作的一般步驟”,享受創作的快樂。

2.4教學流程

如圖1所示。

(1)導入新課、了解原理:動畫原理介紹。

(2)概念類比、模仿入門:簡單動畫示例。

設計思路:通過將動畫制作的過程與學生熟悉的演出流程進行類比:工作區(舞臺)元件制作(聘請演員)動作排練(演出排練),讓學生能形象地理解動畫制作的一般步驟,較容易上手操作,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3)分層任務、自主探究:分層練習提高。

設計思路:在“基礎模仿”的前提下,讓力所能及的同學借助《在線幫助系統》進行“練習提高”與“挑戰自我”,同時,由于同學們知曉了本節課最終將有“動畫之星”的評選活動,更加激發了他們的創作熱情,“素材倉庫”中提供了可供自由選擇的豐富素材,也更有助于他們的自由發揮,從而在課堂上呈現出創意無限、多姿多彩的作品。

(4)欣賞評價、情感激勵:作品提交及“動畫之星”評選。

設計思路:學生通過欣賞作品,借助“評價系統”客觀地評價他人作品,能更深刻地理解作品評價標準,反觀自己作品的不足。同時,豐富多彩、創意十足的學生作品,能給欣賞者帶來愉悅的心靈感受,營造出歡樂的課堂氛圍,使學習者能夠在一種無限快樂與回味無窮的情境下結束一節課的學習,從而使評價效益最大化。

3 評選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平臺使用Asp技術及Access數據庫搭建,開發工具選擇Dreamweaver。

3.1數據庫設計

使用Access新建數據庫文件zptj.mdb,并添加兩個表:表zptj用來存放學生提交的作品相關信息,表格結構如圖2所示;表zptj_tp用來存放投票及評論信息,表格結構如圖3所示。

3.2主要功能的設計與實現

3.2.1作品提交

首先使用Dreamweaver設計提交界面zptj.asp,如圖4所示,然后編寫提交處理程序zptj_rsp.asp。當學生上傳作品時,使用文件上傳組件將學生提交的作品提交到服務器的指定文件夾中,與此同時,將“姓名”、“作品名稱”、“作品在服務器的url”、以及“提交者IP地址”寫入到數據庫的zptj表中。

3.2.2“動畫之星”評選

3.2.2.1作品顯示

使用Dreamweaver設計作品展示頁面zp_show.asp,并添加Asp代碼,從數據庫獲取所有作品信息,并分頁顯示在頁面上,同時,為每一幅作品增加“推薦理由”和“投上一票”功能,如圖5所示。

3.2.2.2投票

編寫“投上一票”的處理程序zptp.asp。該程序關鍵點在于,為防止個別同學的惡作劇,從而影響評價的有效實施,投票平臺應對“為自己投票”、“反復投票”做出限制,處理方法和流程如圖6所示。

3.2.2.3為自己投票

在程序中通過比較投票者IP地址與作品提交者IP地址是否一致,如果相同,則認定為自己投票,否則是為他人投票。

3.2.2.4反復投票

當某同學為他人的作品投票時,程序會在zptj_tp表中查詢出該同學是否有過投票記錄,如果沒有,則認定為首次投票,程序會將“被投票的作品編號”、“投票人IP”、“推薦理由”寫入數據庫zptj_tp表中,同時將zptj表中該條編號的作品的投票數加1。否則,認定其為反復投票,將限制其投票權利。

4基于系統的互動評價

4.1貫穿于任務的參考評價標準

在開始分層任務之前,公布參考評分標準。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熟悉評價標準,為后面能夠客觀評價他人作品奠定基礎,同時也為自己的創作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計算機動畫初步》分層任務及參考評分標準如下:

(1)總體要求:內容健康、美觀大方、構圖合理、動作流暢。

(2)加分因素:創意新穎、情節有趣等,加520分。

(3)分層任務:①基礎模仿(必須完成):動畫形象移動,加60分;②練習提高(選做):給動畫加背景,加10分;③挑點自我(選做):多對象運動,加10分。

4.2互評投票并寫推薦理由

完成創作并提交自己作品之后,即可自由瀏覽并欣賞他人的作品。瀏覽的過程,也是對照評分標準對所有作品進行衡量比較的過程。待教師宣布“動畫之星”評選活動開始之后,所有學生將給自己衡量出的最高分作品投上一票。在投票的同時,還要求對該作品寫出推薦理由和評分,這樣能夠讓投票者對自己所選作品的優點進行更深入的發掘與思考,從而對自己創作作品的缺點與努力方向也會有比較清楚地認識,指導自己以后的創作。

在一些公開課上,經??吹揭恍┙處熓沁@樣安排學生對他人作品進行評價的:教師使用“電子教室系統”選擇一位學生的作品轉播至所有學生桌面,然后請一位或幾位學生進行點評。這種評價方式可能存在以下幾個問題:①選擇的作品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教師難以把握學生整體完成情況;②當一位學生評價時,其余學生聆聽思考,耗費時間較長且評價的覆蓋面很小;③學生被教師突然提問,當場作答,難免緊張,評價內容往往缺乏深度、比較膚淺。

學生通過評選平臺進行評價時,有效地解決了上面幾個問題:①所有學生的作品均提交至平臺,由學生自由選擇瀏覽,同時教師也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完成質量;②所有學生可以在同一時間參與評價,而且評價內容可實時反饋至頁面,耗時短,覆蓋全體;③學生在比較放松的狀態下思考,并整理為文字在平臺上,認識較為深刻。

4.3“動畫之星”自評與創作分享

在評選結束后,教師根據平臺顯示的投票結果,宣布得票數最高者為本課的“動畫之星”,并發放小禮品予以鼓勵。同時,請“動畫之星”獲得者給所有學生分享一下創作主題、創作思路、制作方法、操作技巧等,并接受其他學生的提問。通過榜樣的“現身說法”,既是對榜樣的激勵,同時也能激發其他學生的學習動力。

最后,請“動畫之星”談一談自己作品中存在的遺憾和繼續改進的思路。主要目的是讓所有學生意識到:即使是大家公認的好作品,也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培養他們養成不斷反思、精益求精的良好思維品質。

4.4教師綜合點評

最后,教師根據所提交的作品所反映出的一些共性問題,做出點評與更正,避免學生只對評選活動樂在其中,而對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的現象。

5結束語

筆者按照設計的流程實施了課堂教學,從實踐結果來看,完全達到了預設的課堂效果:學生作品豐富多彩,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心情愉悅,參與度極高。這表明了針對本教學內容所設計開發的評價平臺是成功的。因為圖片也具有可直接在網頁上顯示的特征,該平臺同樣適合圖片作品的評價。

第6篇:技術創新特點范文

當前,我國一些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已嶄露頭角,但總體看來,我國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明顯滯后于技術創新,多以跟隨和模仿國外為主,企業技術創新“單打一”和商業模式創新“倍增效應”難以發揮等問題突出。在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如何積極有效發揮商業模式創新的 “倍增效應”,引導企業由傳統的單純技術創新轉向走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相結合的集成創新之路,需要高度關注和積極探索。

一、商業模式創新倍增效應日益凸顯

工業革命以來,產業經濟發展基本上遵從“技術創新獲得利潤,性價比拼占領市場”的范式推動,技術創新一直是企業獲得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方式。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和貿易自由化不斷加深,技術溢出效應不斷增強,技術創新的模仿壁壘和壟斷利潤急劇下降,技術創新主導的企業盈利模式被打破,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融合互動作為一種新的創新形態,愈益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利器。

商業模式即為企業盈利的途徑和方法,是企業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商業模式創新不僅是企業技術方向和路線的選擇,更涉及到企業組織、文化、資源配置的全方位、深層次革命,因此,商業模式創新的實質是系統性創新,也是國際產業競爭的新趨勢。

(一)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日益深度融合

市場需求已日益成為創新的最主要源動力,創新逐漸從強調技術導向為主向注重市場導向為主轉變。為了向用戶提供更豐富的服務和更人性化的體驗,使創新成果轉化成實際的商業價值,就需要針對新技術采用新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呈現日益融合的發展態勢。

特別是隨著互聯網、IT、通信技術等通用技術的快速發展,技術逐漸擺脫在原有商業模式中充當工具的從屬性角色,而成為了新的商業模式本身。

(二)“商業模式+技術”融合創新贏得競爭優勢

商業模式是企業為用戶創造價值的方式方法,而價值的載體則必須是有核心技術支撐的產品和服務。在節能環保領域,諸多公司開發出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與設備,但礙于用戶對新技術新設備轉換成本的壓力,難以實現技術創新的價值。通過合同能源管理這種商業模式創新,節能服務公司一方面通過為客戶提供節能改造服務推廣新技術新設備,另一方面從客戶節能改造后獲得的效益中收回投資、取得利潤。

商業模式創新不僅是技術創新價值的“放大器”與“倍增器”,也為技術創新模仿設置了新的“門檻”,新技術與新商業模式的深度融合構筑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獲得可持續競爭優勢提供強大動力。

(三)“商業模式+技術”融合創新改變競爭規則

一直以來,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依靠技術革新和產品性價比提高,隨著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的不斷結合,行業的技術競爭與產品競爭模式正在被顛覆,以基于新技術為客戶提供更新體驗和更優服務為目標的商業模式創新成為新的競爭規則。

傳統商業競爭的零和準則也不斷受到挑戰,無論是產業鏈上各環節的企業,還是處于產業鏈同一環節的企業,一方的利潤不再是另一方的成本。在新的盈利模式下,產業價值鏈上的各利益相關者可基于同一個平臺最大程度地達到價值共贏。

二、商業模式創新的主要特點

目前商業模式創新仍屬于新生事物,業界還沒有形成清晰路徑和完整規律的共識,但總體上看,商業模式創新的發展呈現如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技術創新仍是商業模式創新的現實基礎

新技術或新產品進入市場的初期,價格較高,為了平衡高價格給消費者帶來的風險,商業模式創新應運而生,擁有先進的核心技術是商業模式創新的前提。同時,技術創新也為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保障,為競爭者設立模仿的高門檻。

(二)信息網絡成為商業模式創新的支撐平臺

隨著IT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信息網絡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為企業選擇更多更復雜的運作方式提供了平臺條件,由于硬件技術的易擴散性和生產的易模仿性,任何建基于硬件的商業模式都不會長久,基于信息網絡平臺的商業模式成為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主流。

信息網絡平臺將相互獨立的產品或服務提供者和用戶聯結起來,通過全新的商業模式,使產品和服務價值實現了聚變。東軟公司在醫療服務領域有三千家醫院客戶,公司利用云的方式和互聯網方式整合現有客戶的醫療資源,使家庭和個人通過網絡獲得在線診斷等醫療服務,同時公司的B2B模式逐步轉向了BBC(即B2B與B2C的結合)模式,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和更高的服務價值。

(三)全產業鏈共贏是商業模式創新的突出表現

商業模式創新的核心是更好地創造價值,好的商業模式不僅為客戶創造價值,也為產品價值鏈各環節的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創造價值。因此,商業模式創新需要建立一個包括為客戶提供不同產品和服務的互補企業在內的產業價值鏈體系,實現覆蓋全產業鏈各環節的企業價值共贏。

三、有效發揮商業模式創新倍增效應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商業模式創新發展規律探索與總結

商業模式創新既是貫徹落實十報告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應對激烈國際產業競爭的客觀需要,更是加快推進技術創新和構建國家創新體系的必然要求。應從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商業模式創新的重大意義與發展潛力,組織有針對性的專題研究,積極探索和總結其基本規律,特別是研究如何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強商業模式創新的相關政策,通過發揮商業模式創新倍增效應促進我國企業技術創新。

(二)兩化融合打造商業模式創新的支撐平臺

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我國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戰略,實施兩化融合戰略不僅加速我國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的深度應用,也是我國推進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契機。要通過加強信息網絡技術創新,大力發展協同設計、協同制造、協同服務,在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同時打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制造企業、服務企業、內容提供商和應用開發商的價值共贏體系,通過信息系統集成應用實現商業模式創新。

(三)通過激勵政策加大商業模式創新支持力度

當前,商業模式創新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產業創新形態,應提升與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同等重要地位。要通過已有各項鼓勵支持技術創新的政策,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廣泛開展商業模式創新,不斷加大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力度。例如,針對重大、關鍵、示范性的商業模式創新要提供適當的財稅政策支持;在已有支持技術創新的專項資金當中,切塊用于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研究適時設立支持商業模式創新的專項資金(基金);商業模式創新可作為高科技企業或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重要指標,享受相應優惠政策等。

(四)完善符合商業模式創新特點的知識產權保護

第7篇:技術創新特點范文

一是在活動領域方面有所突破。從國有大中型企業向股份制、民營企業延伸;在活動主體上,從單純的一線職工向經營者、工程技術和管理層面拓展:在活動內容上,從傳統的以技術技能競賽為主向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方面轉變,使勞動競賽對企業發展起到更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同時積極探索非公有制企業開展勞動競賽的新路子,促進非公有制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是突出創新特點,在發揮職工創造性,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方面有所突破?!皠撔驴梢允强茖W家在實驗室中的工作,更應該是千百萬勞動者共同參與的實踐,創新不分崗位”。這就要在各種企業內廣泛開展以爭當“創新示范崗”、“創新能手”為載體的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引導職工積極參加“小革新、小發明、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活動,激發職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先進操作法為龍頭,鼓勵職工在崗位技術創新的實踐中發揮特長,體現特色。讓廣大職工逐漸成長為企業創新的主體,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三是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宣傳力度方面有所突破。事實證明,凡是領導重視的地方,職工創新活動就開展得有聲有色,凡是宣傳力度大的地方,職工創新活動的覆蓋面就廣,工人階級主力軍的作用就發揮得更充分。因此,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各新聞媒體的宣傳力度,增加創新教育,增強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潛能,提高創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能更好地推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向前發展。

四是在建立健全創新機制,完善激勵機制方面有所突破。制定和完善開展創新活動的工作機制,使創新活動更加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進一步完善勞動競賽,使之與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和開發職工智力資源、創新能力有機結合,重點發揮“師徒結對”在職工技能提升活動中的傳、幫、帶作用,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有考核、有目標,進一步把提升計劃各項指標落到實處,鍛煉出一大批適應我省新型工業化建設需要的職工隊伍。

相關鏈接

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的主要內容

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是黨委領導,工會牽頭組織,以職工自愿參加為原則,以提高經濟技術指標或生產作業率、提高職工技術技能或操作水平為目標,主要內容包括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等,是一項具有戰略性、廣泛性、科學性、系統性和長期性的重要工程。

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的主要載體

一是以勞動競賽為主要載體,提升經濟技術指標,提高廣大職工技術技能素質。

二是以班組建設為基礎,實現職工自主管理。

第8篇:技術創新特點范文

關鍵詞:新能源;企業行為;績效比較;冗余資源;探索/開發;粗放發展方式;化石能源;能源危機

中圖分類號:F2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101(2016)05-0068-07

粗放的發展方式和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發展模式使我國能源安全問題和環境問題相繼出現,經濟社會的發展面臨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的危機[1]。《巴黎氣候協定》的達成,更強調了我國在節能減排、減緩氣候變化進程中擔負的艱巨任務。新能源的使用是緩解能源危機、減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徑,而技術創新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新能源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需求市場不夠成熟,實質性技術創新能力并不強(王元地、史曉輝,2014)。國外成熟的新能源技術決定了世界新能源產業的分工格局,限制了我國新能源產業核心技術水平的提高(解樹江、魏秋利、王磊等,2012)。為把握新能源領域技術創新的影響因素,促進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水平的提高,國內外學者作了一定的探究:Brunnermeier(2003)[2]認為,支持環保政策可以促進新能源技術創新;Reiche和Bechberger(2004)[3]認為,自然資源基礎和國家扶持政策均是新能源成功發展的必要因素;蘇竣和張漢威(2012)[4]基于技術生命周期和技術創新過程的視角,認為新能源技術創新包括研究、開發、示范和推廣,并論述了后兩個階段的技術創新特點;王群偉等(2013)[5]基于技術創新過程和生命周期視角,從技術創新投入、技術創新管理、技術創新示范和推廣、技術創新產出四個維度系統分析了新能源企業技術創新的制約因素及其交互關系,認為相關的研發經費投入對新能源技術創新影響度最大。以上這些研究較少考慮創新主體的市場表現和約束,對決策者在技術創新投入的決策行為特征重視不夠,這使得基于決策行為視角挖掘制約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水平提高的原因、展開對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投入機理的研究尤為必要。

一、理論與假設

(一)績效比較

1963年Cyert和March提出企業行為理論,將企業視為一個通過績效感知信息并以目標為決策導向的信息處理和決策反饋系統,強調企業評價績效好壞、問題探索及決策的過程。由于大多數人在面對收益時規避風險,面對損失時偏好風險(Kahneman和Tversky,1979),那么,當企業績效高于基準時,決策者將感到滿意并傾向于維持現狀,甚至不再追加投資(Cyert和March,1963);而當績效低于基準時,決策者將搜尋企業可能存在的問題,尋找潛在解決方案,降低短期回報目標,尋求長遠生存及發展[6] [7]。眾多學者利用這一決策過程解釋企業的創新行為或資源配置行為,如Gaba和Joseph(2013)[8]發現,當單個部門的績效低于預期水平時,該部門對提升改良本部門績效的動機增加,對新產品的開發行為也隨之增加;Arrfelt、Wiseman和Hult(2013)[9]發現績效反饋會影響資本在企業內各部門的分配行為,當某個經濟單元的績效低于該單元的歷史預期水平或同行業預期水平時,容易造成對該經濟單元的投資過度,而當某個經濟單元的績效高于該單元的歷史預期水平或同行業預期水平時,容易造成對該經濟單元的投資不足。

技術創新活動成本高、風險大,盡管技術創新能提高本企業競爭力和其他企業的進入壁壘,但是會降低企業生存機遇[10]。Greve(2003)認為,企業行為理論能夠解釋企業在不同時期技術創新程度不盡相同的原因,即通過比較,決策者在認為企業績效較好、優勢能夠保持的情況下規避風險,減少技術創新嘗試;而在認為企業績效較差的情況下傾向于實施潛在解決方案承擔風險,提高后期研發投入或進入新的研究領域。

結合有限理性假說,Greve(2003)認為決策者在制定績效評價基準時參考企業的歷史績效和同行業競爭企業的相同時期績效信息。由于在不同的預期模型和信息處理能力設定下,決策者形成的預期不同,對解決方案的設計也不同(鐘春平、田敏,2015),為使問題簡化,筆者以同業企業同期績效和企業歷史績效(March和Simon,1958;Cyert和March,1963;Fiegenbaum和Thomas,1988)作為我國新能源企業決策者評價績效好壞的基準,企業績效與同行業競爭企業同時期績效和本企業歷史績效的差值分別為同業企業同期績效比較和企業歷史績效比較[9],反映企業的行業地位和發展趨勢。

提出假設1和假設2:

假設1(H1):同業企業同期績效比較對新能源企業后期技術創新投入有負向影響,即比較值大于0時抑制技術創新投入,比較值小于0時促進技術創新投入;

假設2(H2):企業歷史績效比較對新能源企業后期技術創新投入有負向影響,即比較值大于0時抑制技術創新投入,比較值小于0時促進技術創新投入。

(二)探索式/開發式創新

March在1991年發表的文章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 Learning中首次提出了探索(Exploration)和開發(Exploitation)的概念[11]。此后多位學者在此基礎上強調,開發是對當前已知事物的利用與發展,是依托現有知識基礎進行改良和提升;而探索是對新知識的創造,如設計新產品、開辟新市場、拓展新渠道和服務新群體(Tushman和O’Reilly,1996;Danneels,2002;Benner和Tushman,2003;Jansen et al.,2006)。

[7]Singh J V.Performance,Slack,and Risk Taking in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6,(3):562-585.

[8]Gaba V,Joseph J.Corporat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Feedback Aspirations and Adaptation in M-Form Firms [J].Organization Science,2013,(4):1102-1119.

[9]Arrfelt M,Wiseman R M,Tomas M T G.Looking Backward Instead of Forward:Aspiration-driven Influences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Capital Allocation Proc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3,(4):1081-1103.

[10]Buddelmeyer H,Jensen P H,Webster E.Innovation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Company Survival[J].Oxford Economic Papers,2010,(2):261-285.

[11]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71-77.

[12]鐘和平.基于企業冗余資源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9.

[13]張慶壘,施建軍,劉春林.技術多元化、冗余資源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11):21-28.

[14]Sitkin S B,See K E,Miller C C et al.The Paradox of Stretch Goals:Pursuit of the Seemingly Impossible in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1,(3):544-566.

[15]De Rassenfosse G,van Pottelsberghe de la Potterie B.A Policy Insight into the R&D――Patent Relationship [J].Research Policy,2009,(38):779-792.

[16]陳守明,李汝.雙元性技術戰略與企業績效關系研究――基于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5):70-74.

第9篇:技術創新特點范文

摘要: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改革的重要戰略。當前,我國內需表現出:市場大量熱錢流動,投資和回報風險高;傳統的消費數量和消費結構的改變,供需結構不足等特征。通過分析得出市場內需不足的原因是:制度創新滯后,技術創新能力弱,居民收入差距過大。為了維護社會可持續發展,必須體制創新與政策調整刺激內需,發展經濟,維護社會穩定。

關鍵詞:擴大內需;體制創新;政策

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改革的重要戰略。是從容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現實需要,也是從我國中長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可少的手段。但來自于地方政府傳統發展思維:提高GDP的外商投資,粗放式經營,居民需求讓位給了投資需求。如何通過體制創新與政策調整激活市場的要素,擴大經濟發展需求,不斷的考驗著我國政府的智慧。

一、當前我國內需的新特點

確定擴大內需的目標,需要把握新階段的新特點。據有關調查顯示,2008年我國居民消費率僅為35.3%。到2020年使居民消費率提高到60%左右[1]。以上數據顯示了當前我國擴大內需其顯著特點:一是,市場的金融業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廣發大額消費卡,使好大一部分熱錢投放到市場。二是,傳統的消費數量和消費結構的改變,追加了高檔消費品的需求,傳統消費品無法滿足消費需求,供需結構出現矛盾,經濟運行偏離均衡狀態。三是,改善性消費與保障性消費的結合程度越來越高。

二、當前我國內需不足的成因分析

在當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的情況小,擴大內需成為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重大任務。造成我國內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主要分析如下:

(一)制度創新滯后,自由化的經濟發展任意擴大。

我國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的時間較短,其體制的市場化和法治化不完善,許多直接控制較多資源集團壟斷性經營,權錢交易的尋租行為較為嚴重,大量資源沒有按效率原則進行配置。脫離效率原則的資源配置,導致低效率基礎上的需求擴張。

(二)技術創新能力弱,產品無法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需求。

我國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生產要素低成本取得競爭優勢。但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和需求的增長,生產資料就越來越匱乏,加之技術創新力度不能馬上轉變為生產能力,依靠成本低廉在外需的條件下就難以形成有效需求。

(三)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導致供需矛盾加劇。

收入分配差距大和地區發展失衡、嚴重影響社會發展的公平目標,而且深刻影響效率目標,收入的失衡和差距擴大最促成社會結構貧富分化制約了有效需求擴大。

三、通過體制創新和政策調整擴大內需

當前我國形成了較好的擴大內需的環境。從政策上看,隨著各級政府推出發展經濟政策力度大,保增長成為經濟的主題詞;我國居民消費有逐年遞增擴大的趨勢,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顯現;國外市場通脹嚴重,經濟發展只能依靠體制創新和政策調整自救。

(一)建設安居工程。

通過商品住房的建設和銷售,有相當一批城鎮居民通過購買和租賃商品住房改善了他們的住房條件,但是仍有相當一部分城市家庭,特別是低收入家庭,他們沒有能力通過商品住房的市場購買或租賃住房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因此,通過增加政府公共財政支出帶動社會投資,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力度,既滿足了人民群眾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改善居住條件的愿望,又有利于激活居民消費需求,最終實現民生改善、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的目標。

(二)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中央決策,新增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是重點內容之一?;A設施項目可以有效拉動當前經濟增長,更重要的是,能夠為增強經濟發展的后勁,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踐證明:交通項目的投資效應鏈較長,帶動鋼鐵、水泥、建材、機械等產業,拉動消費作用明顯。在鐵路建設方面,中央投資150億元,能夠拉動鐵路全行業投資增加500億元,提供50萬個就業崗位。高速公路方面,每億元高速公路建設投資可為社會提供約1800個直接就業機會、2100個間接就業機會;民航方面,新增中央投資30億元安排的項目總規模322億元,完成設備購置8-10億元,鋼材50萬噸,水泥1000萬噸,為經濟長遠發展夯實基礎[2]。

(三)提高城鄉居民收入。

通過收入分配政策調整收入差距,就是在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的同時,不斷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的幅度。具體做法:一是通過規定最低工資標準,嚴格規范勞動保險計劃,提高居民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在收入再分配中,通過所得稅和財產稅等稅收手段調節高收入者的收入,通過鼓勵性的資本轉移政策和經常轉移政策實現收入由高向低的轉移,提高中低收入者特別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三是通過進一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抑制地區間收入差距的擴大。

綜上所述,擴大內需,不僅是經濟社會結構調整的基本要求,也是轉型時期改革發展的重大任務,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動擴大內需是實現共享式發展的重要途徑。擴大內需最有效率的是通過體制創新和政策調整。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国产凌凌漆国语| 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小说| 中文天堂在线观看|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 天天在线欧美精品免费看|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免费|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一级毛片www| 课外辅导的秘密在线观看| 欧美军人男男同videos可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女同磨豆腐|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 国产福利vr专区精品| 人人干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 老少交欧美另类| 岛国AAAA级午夜福利片|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牲片一| chinese国产xxxx实拍|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 好爽好黄的视频|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一男n女高h后宫|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免费观看的黄色网址| 99在线观看国产| 深夜动态福利gif动态进| 婷婷激情五月综合| 北条麻妃在线观看视频| ankhazone度盘|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av片| 999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