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范文

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

第1篇: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范文

關于描寫冬天成語

1、山寒水冷

解釋: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來柳綠花紅?!?/p>

2、寒蟬凄切

解釋:寒蟬,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時,知了發出凄慘而低沉的聲音。文學中多用以烘托悲涼的氣氛和情調。

3、銀裝素裹

解釋:形容雪后一片白色世界。銀、素:白色。裹:包。從上到下沒有一點彩色,非常素潔,干凈,一般用來形容下雪后美麗的景致。

4、千里冰封

解釋:“千里”是個虛數,指遼闊的北國,并非說是整好一千里。和后面的“萬里雪飄”中的“萬里”一起使用。遼闊的北國大地都被冰封上?!氨笔敲~,作狀語,前面省略了介詞“被”。

5、林寒澗肅

解釋:寒:寒冷肅:清冷。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

出處:北朝·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zhǔ)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p>

6、雪虐風饕

解釋:虐:暴虐;饕:貪殘。又是刮風,又是下雪。形容天氣非常寒冷。

出處:唐·韓愈《祭河南張員外文》:“歲弊寒兇,雪虐風饕。”

7、冰天雪窖

解釋:形容極為寒冷。

出處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四:“公子編修汝舟隨侍,勸以節勞暫息。公慨然曰:‘二萬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嘗言苦,時反憚勞乎?’”

8、鵝毛大雪

解釋:指像鵝毛一樣飄落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出處: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見訪》:“可憐今夜鵝毛雪,引得高情鶴氅人?!?/p>

9、冰天雪地

解釋: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出自:清·蔣士銓《雞毛房》:“冰天雪地風如虎,裸而泣者無棲所?!?/p>

10、風雪交加

第2篇: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范文

關 鍵 詞:語文教學 指導 積累

《用童心寫童言的習作指導法》強調:“無論是書面語言還是書面語言的運用都需要有一些積累。這里所說的書面語言,至少包括規范的詞語、句子,有趣的歇后語,形象的比方、名人名言,比較健康的順口溜以及典故、格言、諺語等。蓋房子,必須準備好建筑材料,搭建文章這棟房子理所當然地需要書面語言這一材料的儲備?!倍覀兪褂玫慕炭茣旧硪簿哂猩鲜鰞热荩?/p>

1、字詞部分,除每課有一定的識字寫字量外,還集中在每個單元結束時安排了詞語盤點,以分類的方式分別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2、很多課文均出自名家名篇,可讀性強,語言上更是生動形象。如《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秋天的雨》、《呼風喚雨的世紀》……讓我們充分領略到文字的魅力,充分地享受了由文字構成的盛宴。

3、中國的文化精髓得以充分體現:如對聯(春聯、異讀聯、回文句)、詩歌、成語故事、農諺、歇后語等等,真是異彩紛呈。

既然教材提供了這樣多關于積累的素材,作為教者,應如何作好一名舵手,把它們不露痕跡地送到學生那兒呢?我認為,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一、誘——激發興趣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老師的言傳身教。一名小學老師,要彰顯自身魅力并不難,不必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只要能讓學生佩服就行。說實在的,我不擅長語言文字,但對于課堂中的語言,我總是精益求精。課堂上還經常不失時機地小露一手:如“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弟忠信禮義廉”“踏花歸來馬蹄香”“舊書不厭百回讀 熟讀深思子自知”…… 好多學生悄悄對我說:老師,我最喜歡聽你說話。學生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強烈地希望也能像老師一樣。積累的積極性就可想而知了。

二、導——教給方法

興趣調動了,引導學生有選擇地積累也非常重要。這種引導,應該滲透于整個課堂,而且是不露痕跡的。這就要求教師備課時在涉及到積累的地方要花大力氣。如《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作者兩次對爬山虎的描寫非常形象、生動。這兩段文字便是學生積累的好素材,引導學生積累時可以這樣進行:為每個句子準備一個比較簡單,平實的相關句。讓學生比較,哪個句子寫得好,從而明白書中的兩個句子不僅具體,而且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當時的心情,隱隱地體會到借景抒情這種描寫方法,同時對兩段描寫留下深刻地印象?!肚锾斓挠辍芬徽n在詞句方面都很有特色,可以這樣設計:秋天的大門打開了,哇,多美的景象呀!紅紅的楓葉,五顏六色的,香甜可口的水果……讓我們即養眼,又舒心:在對美景的描繪中,你覺得哪些句子你最喜歡,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來。

興趣使學生樂意積累,而教師的引導又讓學生對文本中積累的內容明朗化了。

三、展——提供展示機會

這里所講的展,是指教師為學生提供的展示的機會,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保證積累興趣能夠持久。

學生經過日積月累,把一些東西內化之后能夠達到“熟讀唐詩三百詩,不會作詩也會吟詩”的境界,如見到池塘便可以借用到“水面平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感受到微風拂面便可以立即聯想到“吹面不寒楊柳風”……

積累,讓學生的表達有“米”可炊;積累,讓學生的表達豐富生動,充滿靈氣!

參考書目:

1、2011年19期《教師》,如何指導學生積累語言;

第3篇: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范文

1、當峭厲的西風把天空刷得愈加高遠的時候;當陌上呼頭的孩子望斷了最后一只南飛雁的時候;當遼闊的大野無邊的青草被搖曳得株株枯黃的時候—一當在這個時候,便是秋了,便是樹木落葉的季節了。

2、楓樹林給大地鋪上了紅色的地毯,秋風一吹,楓葉發出嘩啦啦的響聲,好似在鼓掌歡慶這豐收的景象。

3、秋天,大部分樹葉都漸漸地變黃了,有的已經枯落下來了,唯有楓葉紅了起來,火紅火紅的,為秋天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真是"霜葉紅于二月花"??!描寫秋天天氣的句子

4、秋日,那永久是藍湛湛的天空,會忽然翻臉而露脫邪惡的顏色,寒帶臺風夾著密云暴雨,大水潛流著,蘇醒的草原又出現點點蒼蒼的顏色。()但是,臺風暴雨一閃而過,猛烈的氣流仍然發抖著耀眼的波光。這時,只要北來的留鳥曉得這張暖和的床眠,那飛行的天鵝、鴻雁和野鴨,就像一片陰深的云朵,使這兒顯得更蒼郁了。

5、初秋的風使人感到涼爽、舒適,那時候穿夏裝,更覺得痛快。而深秋的風,尤其是早晚的風,有時就使人不寒而栗了。秋天多細雨,一陣陣,密密麻麻的,下一場雨天氣的溫度就下降一點,大自然就在一陣陣風雨之中變換季節,弄得人們心神不定。

6、多明媚的秋天哪,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燼,這是千萬座山風都披著紅毯的旺盛的國土。那滿身嵌著彈皮的紅松,仍然活著,傲立在高高的山巖上,山谷中汽笛歡騰,白望在稻田里緩緩飛翔。

7、秋末的黃昏來得總是很快,還沒等山野上被日光蒸發起的水氣消散。太陽就落進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嵐風帶著濃重的涼意,驅趕著白色的霧氣,向山下游蕩;而山峰的陰影,更快地倒壓在村莊上,陰影越來越濃,漸漸和夜色混為一體,但不久,又被月亮燭成銀灰色了。

8、秋高氣爽,這詞語形容秋天,確實很恰當。天是那么的高,那么的藍,像浩瀚的海洋。站在山上,涼爽的風,消去了我所有疲勞。舉目遠眺,整個城市盡收眼底。紅色的楓葉輕輕地飄落下來,像幾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飛翔在幸福的人間。黃色的落葉,把馬路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秋蟬在草叢中幸福地彈唱,好象在歌唱收獲的季節。遠處金燦燦的稻田,在秋風的吹拂下,像一片金黃色的海浪在翻滾,十分壯觀。柿子樹上結滿了紅紅的果實,淡淡的香甜漂浮在空氣中?;▓@里,有紅的,有黃的,還有白的。有的昂首怒放,有的亭亭玉立,還有的羞羞答答,真是千姿百態??!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也是使人最快活的季節。

9、涼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發紅的火星在星空中為我們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近來每晚八點鐘以后,火星就從東南方的地平線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個星星都亮,不論你在哪里,都很容易找到它。

10、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是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11、楓樹林給大地鋪上了紅色的地毯,秋風一吹,楓葉發出嘩啦啦的響聲,好似在鼓掌歡慶這豐收的景象。

12、多明媚的秋天哪,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燼,這是千萬座山風都披著紅毯的旺盛的國土。那滿身嵌著彈皮的紅松,仍然活著,傲立在高高的山巖上,山谷中汽笛歡騰,白望在稻田里緩緩飛翔。

13、當峭厲的西風把天空刷得愈加高遠的時候;當陌上呼頭的孩子望斷了最后一只南飛雁的時候;當遼闊的大野無邊的青草被搖曳得株株枯黃的時候—一當在這個時候,便是秋了,便是樹木落葉的季節了。

14、秋天到了,天空特別晴朗,天氣漸漸地變涼了。人們穿上了暖和的衣服。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子熟了,有紫晶晶的葡萄、紅通通的蘋果、黃橙橙的梨、一陣涼風吹來,果兒點頭,散發出怡人的香味。秋天到了,大樹上的葉子有的變紅了,有的變黃了,一陣秋風吹過,一片一片樹葉從樹枝飄落下來。草地上的小草和小花也變黃了。秋天到了,公園里的開了,有黃的、有白的、還有紫色的。秋天的景色真美呀!

15、秋天到了,天氣變冷了。秋風輕輕地吹過,樹葉飄落在地上。只見銀杏樹和柳樹的葉子看著格外得漂亮,像兩個小精靈一樣在向我招手。我忍不住撿起了一片心形銀杏葉和一片長長的柳樹葉?;氐郊遥野阉鼈兎旁谖业拇差^。

描寫"秋"的語句、成語、詩句

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秋天的成語

金風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

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

一葉知秋、一叢金黃、一叢火紅、秋意深濃、

秋蘭飄香、秋雨綿綿、春花秋月、秋風過耳、丹楓迎秋、楓林如火

關于秋天的詩句

1、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2、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3、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4、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5、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6、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7、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8、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9、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10、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11、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12、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3、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14、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15、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

16、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17、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18、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19、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20、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21、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22、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23、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24、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5、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26、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27、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28、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29、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30、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31、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32、秋風萬里動,日暮黃云高。

33、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34、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35、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36、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37、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38、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39、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40、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41、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42、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43、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44、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45、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46、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47、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48、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49、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50、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51、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52、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53、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54、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55、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

56、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57、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58、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59、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60、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

61、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阿誰;何人。

62、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畫聲斷譙門。

63、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64、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65、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66、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游魚蓋夕陽。

67、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68、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69、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

70、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

第4篇: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范文

1、白兔赤烏:月亮和太陽的代稱。多借指時間。

2、月過中秋:指錯過時機。中秋節時月亮最圓、最亮、最美,故用以比喻良機。

3、玉兔銀蟾:傳說月亮中有廣寒宮,宮中有玉兔和銀蟾。故以此比喻天上的明月。

4、海底撈月: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5、月銜半規:規:圓形。指農歷初八、九或二十二、二十三,月亮上弦、下弦的日子。

6、樽前月下:酒樽之前,月亮之下。指對酒賞月的悠閑情境。

7、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8、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時,星星就顯得稀疏了。

9、墜兔收光:兔:月亮。落月將光收回去了。指月亮落下。

10、月中聚雪:月亮里堆積著白雪。形容女子潔白而美麗。

11、日月相推:太陽和月亮相互交替出現。

12、金飛玉走:金:金烏,指太陽;玉:玉兔,指月亮。日月如飛。比喻時光容易流逝。

13、鏤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藝極精巧。

14、月暈主風:暈:日光或月光通過云層時因折射作用而形成日、月周圍的光圈。月亮周圍出現暈圈,則是有風的預兆。

15、金烏玉兔:金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玉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借指時光。

16、閉月羞花: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17、月暈而風:月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月亮出現光環,就是要刮風的征候。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

18、秋月如珪: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樣的皎潔、晶瑩。

19、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20、眾星捧月:許多星星襯托著月亮。比喻眾人擁護著一個他們所尊敬愛戴的人。

21、爭光日月:爭:競爭。與太陽、月亮比光輝。常用以稱贊人的精神、功業偉大。

22、飛金走玉:金:金烏,傳說日中有三足烏,因指太陽;玉:玉兔,傳說月中有玉兔,因指月亮。形容時光飛逝。

23、月墜花折:月亮落下,鮮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24、懸若日月:宛如太陽和月亮一樣高高地掛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25、日升月恒:恒:音“更”,月上弦。如同太陽剛剛升起,月亮初上弦一般。比喻事物正當興旺的時候。舊時常用作祝頌語。

26、日月如梭:梭:織布時牽引緯線的工具。太陽和月亮象穿梭一樣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27、玉走金飛:指日月如飛。比喻時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烏,指太陽。

28、日月無光:連太陽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極其黑暗。

29、日月無私:太陽和月亮無私地普照大地。比喻普遍施與恩惠。

30、寒底撈月:撈:從液體中取物。從井底撈月亮。比喻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31、一月三舟:佛家語,同是一個月亮,三只船上的人看的角度各不一樣。比喻佛家的道規只有一個,而因人理解不同而異。

32、井底撈月:撈:從液體中取物。從井底撈月亮。比喻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33、月沒參橫:月亮已落,參星橫斜。形容夜深。

34、烏踆兔走:指日月運行。兔,傳說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35、月暈知風:月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月亮出現光環就知道要刮風。比喻見到一點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向。

36、步月登云: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遠大。

37、月盈則食:盈:滿;食:通“蝕”,缺。月亮圓的時候就容易發生月蝕。比喻事物盛到極點就會衰落。

38、月落星沉: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將亮時。

39、東兔西烏: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

40、今月古月: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謝無常。

41、眾口捧月:大家共同捧舉月亮。比喻共同擁戴一個人。

42、嫦娥奔月:嫦娥:月宮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43、戴月披星: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動,或日夜趕路,旅途辛苦。

44、眾星攢月:許多星星聚集、環繞著月亮。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物。

45、月閉花羞:閉:躲避;羞:害臊。閉月形容貂禪,羞花形容楊玉環。使月亮見了也躲避起來,花兒見了也自覺羞愧。形容女子貌美。

46、月明如晝:月亮照耀得像白天一樣明亮。

47、水中撈月: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48、兔走烏飛: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

49、花閉月羞:閉:躲避;羞:害臊。閉月形容貂禪,羞花形容楊玉環。使月亮見了也躲避起來,花兒見了也自覺羞愧。形容女子貌美。

50、山高月?。盒稳菀咕暗臍鈩荩簭纳较峦ィ礁吒呗柫?,天上的月亮小而明亮。

51、披星戴月: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52、眾星拱月:許多星星聚集、環繞著月亮。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物。同“眾星攢月”。

53、日月重光:重光:重放光芒。太陽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經過一番動亂后出現新的清明局面。

54、月暈礎雨:月暈:月亮周圍出現的光環;礎:柱子底下的石墩。月亮出現光環就要刮風,礎石潮濕就要下雨。比喻事物發生變化的前兆。

55、月落參橫:月亮已落,參星橫斜。形容天色將明。

第5篇: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范文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探討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活動中既要充分發揮語文作為母語教育課程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優勢,又要抓住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綜合性學習”要求中所體現出的興趣性、實踐性、情感性特征這個契機,從而對學生進行自主精神、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的培養。在進行綜合性學習時,首先面臨的是主題選擇的問題。主題選擇是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靈魂。一個好的主題能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等。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題不是信手即可拈來的,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尋找和提煉。尋找和提煉主題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拓展教學問題

課堂具有生成性,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和對教材的深入學習,可能會產生有疑惑、有爭議的話題。教師應有捕捉確定語文綜合性學習主題的意識,適時地捕捉住學生提出的問題這一隱性資源,并以此為契機,適當調整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從這些疑問中發現具有探究價值的主題。如《母雞》一文中,平時看起來再平凡不過的母雞,在老舍先生的筆下儼然成為了一只偉大的母親。學生們被這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雞母親形象震撼了。同時又產生了新的疑問:是不是所有的動物母親都會為了自己的孩子而不辭勞苦呢?教師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確定了“動物王國的母愛”這一活動主題。

二、延伸課文內容

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富有啟迪性,成功的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濃厚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對課堂教學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抓住機會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促進語文知識、能力的運用和提高。學習了《奇怪的大石頭》一文后,組織學生討論,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手段了解地質的形成;學習了《草船借箭》,提議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或對比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或列舉古代將領使用的兵器,或分析交戰勝敗的原因,此類綜合性學習主題,以課文為生長點延伸和拓展到課外,讓探究的觸角延伸到歷史、未來,延伸到文學、科學,延伸到地理、生物,延伸到現實生活中。廣東的一位老師在教學《鳥的天堂》后,組織學生開展了征集廣告詞、導游詞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師先出示了小鳥天堂景區征集導游詞及廣告詞啟示:廣東新會小鳥天堂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為進一步提升景區形象。吸引更多的游人前來觀賞,現向社會征集導游詞及廣告詞,真誠希望您能踴躍參與,為小鳥天堂的發出一份力。――江門市新會小鳥 天堂有限公司。然后老師帶學生上網查閱資料,進入“廣東新會小鳥天堂”網站,點擊“景區概況”“百年古榕”“百鳥歸巢”“鳥聲欣賞”“鳥博物館”等欄目。然后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欣賞圖片、音樂并收集文字資料。學生被一張張精彩的圖片和豐富的文字資料所吸引,不住的發出贊嘆聲:“哇,真不愧是鳥的天堂?!苯處熃酉聛斫M織學生編寫導游詞或廣告詞,并力求新穎。展示成果后把優秀的導游詞和廣告詞用E-mail發往“小鳥天堂旅游有限公司”。

三、緊扣單元目標

小學語文教材為了體現訓練重點,按照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編排,每個單元的文章在體裁和寫作特點方面都是相同或類似的,因此,教師要準確、熟練地把握單元內容,并用于綜合實踐活動中去。讓每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都成為單元知識序列的再造、拓展和升華。例如有一位老師帶領學生學完《秋天的雨》《聽聽,秋天的聲音》一組內容后,在多彩秋天的熏陶感染下,學生們非常激動,紛紛表示想到大自然中去接觸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秋天,看看生活中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吹綄W生們熱情高漲的樣子,這位老師順勢布置了“搜集秋的足跡”的活動。孩子們搜集了各種秋的足跡:葉子、枯花、樹根、小種子等,在搜集中孩子有了許多新的發現。一番仔細觀察,再加上學生們豐富的想象,一個個妙趣橫生的童話故事誕生了。隨后,老師又組織學生進行“品秋”――品析描寫秋的文章;在課堂上“展示秋”――孩子們的課桌上擺滿了各種“收獲”:圖片、文章、花卉、樹葉、果子、自辦的小報等琳瑯滿目。在展示時,學生們有的將葉子拼成了一座花園房子,并講述了一個關于花園房子的故事;有的用一棵棵果子在大紙上粘成一個“秋”字;有的朗誦一首秋天的長詩;有的講述一片葉子的神奇經歷等學生們用自己手中的筆記錄下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秋。

四、整合相關課文

第6篇: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范文

1、批風抹月:猶言吟風弄月。指詩人以風花雪月為吟誦的題材以狀其閑適。

2、秋月春風: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

3、面如滿月:臉盤圓圓的、白白的,象滿月一樣。形容相貌白凈豐滿而有神采。

4、日月如梭:梭:織布時牽引緯線的工具。太陽和月亮象穿梭一樣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5、跳丸日月:跳丸:跳動的彈丸。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6、崢嶸歲月:崢嶸:不平凡,不尋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7、嘯傲風月:嘯傲:隨意長嘯吟詠游樂。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詠游賞。

8、日異月更:日日不同,月月改變。形容變化快。

9、日益月滋: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10、花殘月缺:形容衰敗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兩相離異。

11、壺中日月:舊指道家悠閑清靜的無為生活。

12、海底撈月: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力氣。

13、二分明月:古人認為天下明月共三分,揚州獨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揚州繁華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當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14、月夜花朝: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舊時也特指農歷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15、風光月霽:指雨過天晴時明凈清新的景象。亦比喻胸襟開闊、心地坦白。

16、優游歲月:悠閑舒適地過日子。

17、星月交輝:星星和月亮交相照耀。

18、月下老兒:神話傳說中掌管婚姻之神。借指媒人。

19、不日不月:指不計日月,沒有期限。

20、月黑風高:比喻沒有月光風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險惡的環境。

21、寒冬臘月:臘月:農歷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臘月天。

22、詠月嘲花:指創作詩歌?;ê驮陆洺W鳛樵娙烁柙伒膶ο螅史Q。

23、日月不居:形容時光流逝。

24、花前月下:本指游樂休息的環境。后多指談情說愛的處所。

25、日月合壁:日月同時上升,出現于陰歷的朔日。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

26、月墜花折:月亮落下,鮮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27、捉風捕月:比喻虛幻無實或無根據地臆測。

28、日月其除:日月流逝。指光陰不待人。

29、清風明月:只與清風、明月為伴。比喻不隨便結交朋友。也比喻清閑無事。

30、霸王風月:比喻用粗暴的態度對待幽雅的事情。

31、日月經天:日月每天都經過天空。比喻光明正大,歷久不衰。

32、吟風詠月:舊指文人寫作或朗誦以風月等自然景色為題材的作品?,F多形容作品空虛無聊。

33、日陵月替:指逐漸衰落、弛退。

34、月下花前:本指游樂休息的環境。后多指談情說愛的處所。

35、月暈礎潤:比喻事情將會發生的先兆。

36、笑傲風月:猶言吟風弄月。形容心情悠閑自在。

37、華星秋月:如秋月那樣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樣閃閃發光。形容文章寫得非常出色。

38、皓月千里:范圍極為廣闊的千山萬水都處于皎潔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潔,天氣暗和。

39、成年累月: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時間長久。

40、風月無邊:極言風景之佳勝。

41、羞花閉月: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隱藏。

42、海中撈月:比喻勞而無功,白費氣力。

43、日就月將:就:成就;將:進步。每天有成就,每月有進步。形容精進不止。也日積月累。

44、經年累月:指經過很久的時間;長時間。

45、猿猴取月: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

46、日銷月鑠:一天天一月月地銷熔、減損。

47、弄月嘲風:弄:玩賞;嘲:嘲笑;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48、朗月清風:明朗的月色,清新的和風。

49、嘲風弄月:嘲:嘲笑;弄:玩賞;風、月:泛指各種自然景物。指描寫風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50、月夕花朝:月明的夜晚,花開的早晨。形容良辰美景。

51、月露之體:喻指辭藻華美而內容空乏的詩文。

52、月滿則虧:月圓則缺。比喻事物發展到極點則開始衰退。

53、日東月西:比喻遠隔兩地,不能相聚。

54、忠貫日月:忠誠之心可以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

55、抹月批風:抹:細切;批:薄切。用風月當菜肴。指吟嘯風月,清高自賞。

56、閉月羞花: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57、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58、月朗風清:月光明朗,微風清爽。()形容寧靜美好的月夜。

59、云容月貌:比喻淡雅、飄逸的容貌。

60、水月鏡花:水中月,鏡中花。比喻虛幻景象。

61、日月入懷:舊稱生貴子的吉兆。形容心胸開闊。也比喻光彩奪目。

62、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63、飛霜六月:舊時比喻有冤獄。

64、日積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斷積累。指長時間不斷地積累。

65、日新月著:日日更新,月月顯著。形容蓬勃發展。

66、云階月地:以云為階,以月為地。指天上。亦指仙境。

67、吳牛喘月:吳牛:指產于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68、日月無光:連太陽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極其黑暗。

69、歲月不居:居:停留。指時光流逝。

70、月異日新:月月不同,日日更新。形容變化、發展很快。

71、霞裙月帔:以云霞為裙,明月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72、嘲風詠月:指描寫風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內容貧乏的寫作。

73、殘冬臘月:臘月:陰歷十二月。指一年將盡之時。

74、月白風清:形容幽靜美好的夜晚。

75、霽月光風:指雨過天晴時的明凈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開闊。

76、花容月貌: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77、風清月皎:輕風清涼,月光皎潔。形容夜景優美宜人。

78、猴年馬月:猴、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來的歲月。

79、映月讀書: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80、日異月殊:每天每月都有差異。形容變化大。

81、日削月割:每日每月割讓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82、月貌花容: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83、得月較先: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能優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種地位或關系。

84、鏤月裁云:雕刻月亮,裁剪云彩。比喻手藝極精巧。

85、日濡月染:濡:浸潤。染:熏染。天長日久地漸漸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逐漸的變化。

86、九天攬月:攬:采摘。到天的最高處去摘月。常形容壯志豪情。

87、日月蹉跎:蹉跎:時光白白過去。把時光白白地耽誤過去。指虛度光陰。

88、長年累月:長年:整年;累月:很多個月。形容經過了很多年月。

89、淹旬曠月:淹:滯留。曠:荒廢。拖延時日,荒廢歲月。

90、云窗月帳:指華美幽靜的居處。

91、水底摸月: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92、風云月露:指綺麗浮靡,吟風弄月的詩文。

93、水中撈月: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94、日省月課:形容經常查考。同“日省月試”。

95、風清月朗:風涼爽,月明亮。

96、日月如流:時光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

97、花好月圓:花兒正盛開,月亮正圓滿。比喻美好圓滿。多用于祝賀人新婚。

98、落月屋梁:比喻對朋友的懷念。

99、撐霆裂月:形容聲氣驚人。

100、日鍛月煉:指長期下苦功磨練,以求達到精熟的地步。

101、月缺花殘:形容衰敗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兩相離異。

第7篇: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范文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引導小學生借助插圖理解課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中要自然地把看圖和學文結合起來,引用的時機要適當。在學生閱讀遇到困難時,可以借助形象直觀的插圖來理解課文的內容。

比如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翠鳥》一文,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是這樣寫的:“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雙又尖又長的嘴?!?/p>

盡管作者對翠鳥刻畫得細致入微,但僅憑這些文字,很難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真實可感的畫面。因為我們的小學生多數沒見過翠鳥,對翠鳥是什么樣的,頭腦里幾乎沒有任何概念。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看圖,學生只看上一眼,就把翠鳥的形象記在心中了,這種形象具有真實性。學生在很多年后,都會把關于翠鳥的圖畫牢記于心,不管學生在現實中是否見過翠鳥,學生再理解課文,就容易多了,這種圖文對照的學習方法,是十分難得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不可或缺的。

看了圖畫,看到了翠鳥各個部位的顏色,有了具體的感受,小學生對“鮮艷”就有了確切的認識,這比查字典獲得的信息更形象。同樣,看圖以后,很容易就理解了“橄欖色”“翠綠色”“赤褐色”,各種顏色,小學生一看就記在了心中,這種認識,直觀準確,印象深刻。這段話,寫翠鳥“小巧玲瓏”,眼睛“透亮靈活”,嘴“又尖又長”,看過圖畫,翠鳥大小如何,眼睛什么樣,一切就都有了全面的認識。尤其是翠鳥的嘴巴,只說“又尖又長”,只是一種模糊的印象,究竟多么尖多么長,看過插圖,那種認識,不需要借助數據,就心知肚明啦!

(2)指導學生看圖的方法要巧妙,自然提示,點到為止,要重在培養學生對圖畫的整體感知能力,要引導學生把圖畫轉化成語言文字,和課文生發聯系。

比如學習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搭石》一文,小學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可以開闊眼界,小學生好奇心強,更喜歡去閱讀。文中寫道:“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里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弊x到這里,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下面的圖畫,不需要老師過多的解釋,小學生就懂得了什么是搭石,以及搭石的用處。

當然,老師可以適時點撥,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比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引起學生的重視:搭石為什么要在秋天搭建?為什么要選擇平整方正的石頭?搭石間的距離為什么選在二尺左右?學生結合圖畫,自然就明白了,秋季降雨少了,溪水變淺,石頭可以露出水面,才能做搭石,秋季天氣轉涼,也不再適合光腳涉水,自然要做搭石路了。只有選取平整方正的石頭,放到水里才牢穩,人走在搭石路上才穩妥,不至于搖來晃去。搭石之間距離二尺,符合一般成年人的步幅,不僅便于行走,走起來輕松自在,也不至于落水。

讓小學生觀察圖畫后,可以引導他們展開想象,鼓勵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讓學生敘述怎樣鋪搭石路,并生發聯想,敘述搭石路的作用,以及人們走在搭石路上的場景。學生可以把自己的話和課文的語言進行對照,對涵養學生語言,理解課文內容都有好處。

(3)有的課文有多幅圖畫,我們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進行對比,找出差別,找出關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字內容。

比如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翠鳥》一文,前后共兩幅圖畫,第一幅是翠鳥在蘆葦上停歇的場景,第二幅是翠鳥捕魚的場面。兩幅圖畫前后關聯,遙相呼應,就像電視的鏡頭一樣,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第一個鏡頭,作者捕捉的一個靜態場景,一只翠鳥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緊葦稈,作者把一只靜態的翠鳥描摹得活靈活現,使讀者對翠鳥的外形有了了解。

第二個鏡頭,作者捕捉的是一個動態場面,一只翠鳥從懸崖峭壁上飛下來,傾斜著身子,直盯著水面,小魚游出了水面,在水面上蕩起了朵朵漣漪。

兩個場面,一靜一動,兩相補充,給讀者的印象更鮮明,更深刻,更全面。

再有學習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的《少年閏土》,第一幅圖描寫的是閏土看瓜刺猹的場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月夜海邊的瓜地上,種著一眼望不到邊的碧綠的西瓜,一個南國少年,手拿一柄鋼叉,正向一匹猹刺去。一時間,一個頭腦靈活、行動機敏的少年矗立在我們面前了。

第二幅圖是作者和閏土談話的場面。文中寫道:“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鳥。他說:‘這不能。須大雪下了才好,我們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閏土侃侃而談,和作者講捕鳥、撿貝殼、看跳魚……講得有聲有色,趣味橫生。作者聽得如癡如醉,充滿了無限的趣味。閏土這個知識豐富、見多識廣的少年是作者最佩服的啦!

第8篇: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范文

1 機械作業多,趣味作業少

不少老師在學完新的一課的生字詞后,就叫學生把該課的生字詞抄寫若干遍,把機械的抄寫當做鞏固生字詞的法寶。對于一些書寫錯誤或書寫馬虎的學生,還會罰抄數遍,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機械地重復抄寫上。有關調查顯示:僅“抄寫詞語,抄寫課文”兩項作業就占據了語文作業種類的85%左右。還有機械的背誦課文中的詞語解釋,句子含義,課文段落,這些也是學生的常規作業。這樣的作業學生毫無趣味可言,不僅浪費了學生的時間,還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致使他們產生厭學的心理。

2 現成作業多,實際設計少

教師在設計作業時,眼睛只盯著課內、書本、作業內容,拘泥于課堂上所學知識的鞏固、運用,作業形式局限于做習題,進行抄抄寫寫的書面練習。大多數老師布置作業只限于課后練習、教參以及配套購買的練習冊,被輔導資料牽著鼻子走,只有很少的老師偶爾會根據所學的課文設計一些有趣的家庭作業。

3 重教材知識,輕實踐運用

很多的老師布置的語文作業一直圍繞課本做文章,拘泥于教材之中。一方面,作業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與實際生活脫離;另一方面,學生完成作業時不需要深入生活。小學語文作業一般重復地做課后有“正確”答案的練習題,學生無法沖破課本的圈子,無法向課外延伸,更不能與生活接軌。而要求學生將語文課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的題目則是少之又少。

通過學生的作業現狀發現:長期以來,教師在語文作業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忽略了課程目標三個維度中的“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的作業形式單調枯燥,缺乏彈性,偏重書本,脫離生活和學生實際。這種作業的模式是封閉的、僵化的。

面對這樣的作業現狀,我們不禁要擔憂:這樣的作業,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嗎?

提高語文素養,需要什么樣的語文作業呢?語文素養,最簡單的是表現在交往過程中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這與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是一致的。所以,我們教師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排除顧慮,刪除那些機械乏味的練習,多設計新穎的作業,把作業的重點轉移到引導學生多讀書、多背經典文章、多積累、多練筆上來,切實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服務。

第一,設計新穎,激發興趣。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從事某種活動帶有情感意識傾向,它是人們自覺行動的前提,有了強烈的興趣,就能入迷,就會以驚人的毅力去研究、去探索。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睂嵺`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一門學科都應該扎實、活潑、生動的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用心設計,設計出學生喜歡的作業,布置有趣的作業,做有“營養”的作業,真正滿足學生的需要,能讓學生興味盎然地去完成作業,通過教師對作業的評價,能讓學生喜歡上做作業,并期待著下一次作業。這樣的作業肯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

第二,海量閱讀,背誦經典。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積累,培養語感,要想學生學好語文,首先就要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可現在的學生課外閱大多徒有虛名,因為練習占用了他們大量的時間,這樣的現實,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語言積累。教師可以從閱讀作為切入點,布置學生閱讀作業(中小學生每學期都有規定的必讀書目和推薦書目),可以再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只有通過閱讀,才能整體把握和理解課文內容,要點以及作者的觀點和情感,才能領會語句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語言文字訓練,最緊要的是訓練語感,要從學生的精讀和泛讀入手,通過精讀,讓學生認真揣摩詞句、篇章的精妙,從而體會情感。而課外的廣泛涉獵,博覽群書,能使學生有所感悟和受到熏陶,也提高了學生的語感能力。

經典,是禁得起時間推敲的,它凝聚了我國歷代文人騷客精髓。這些經典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多背誦,增加孩子的文化底蘊,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教者要有目的地布置一些經典詩文讓孩子背一背,不要一味地布置深奧難懂的,讓孩子失去興趣。如果只是機械記憶,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乏惡。教師要善于動腦筋,找出跟學生年齡層次相配套的、有趣的、優美的、朗朗上口的經典給學生背誦。可以配上一定的畫面和音樂幫助學生記憶,讓孩子能夠入“境”來,從而能夠把經典占為己有。

第三,聚沙成塔,注重積累。古人云:厚積薄發。語文與生活的緊密關系,使得語文的知識是最豐富的。豐富的知識就必須依靠積累,積少成多,量變引起質變,達到化多為精,以少勝多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及學習任務,區別主次,重主輕次,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師要引導孩子善于思考,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思考,真正理解了就能牢記,就可運用。教師要引導孩子學會歸納,把學過的語文知識進行分類,歸納,納入已形成知識體系中,使之系統化,才便于掌握,達到積累的目的。所以布置作業的時候要注重讓孩子積累,教師把握大的方向,讓孩子自己盡情發揮!比如:你能寫些關于荷花的美妙詩句嗎?描寫秋天的成語你知道多少?你能收集關于王維的寫景詩嗎等等。

第9篇:關于描寫秋天的成語范文

關鍵詞:《惶惑》;語義指向;定語;異指

語義指向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初萌芽并逐步發展起來的。

“語義指向”國內語言學界至今沒有明確的定義,周國光先生根據已有的研究和有關的論述,把語義指向定義為“在句法結構中,句法成分之間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標的語義聯系”。①

一、定語語義指向研究概述

定中結構是偏正結構的一種,偏正結構指的是一個修飾詞語和中心詞語兩部分組成的結構,并且之間是修飾和被修飾的關系。偏正結構有兩種:一種是定中結構,定中結構的修飾詞語叫定語,被修飾詞語叫中心詞語。

關于定語的語義指向問題,最早注意到的是熙先生,他提出了與領屬結構不同的三種類型:1、張三的原告,李四的被告;2、他的籃球打得好;3、我來幫你的忙,他稱這里“張三的”、“他的”、“你的”為“準定語”。②他認識到這類定語與一般的偏正結構不同,但運用語義指向分析方法具體研究定語的語義指向問題卻是在90年代后。

峻峽《間接修飾定語試探》是一個開端,作者把修飾性定語分為直接修飾定語和間接修飾定語兩種,間接修飾定語是指定語不是直接修飾中心語,通過句中或句外其他成分的折射間接地對中心語進行修飾,如“快樂的星期天”。根據語義指向的不同,作者討論了六種類型,并從意義、結構、中心語的表義等方面探討了間接修飾定語在構成和使用上的條件和特點。這篇文章作為定語語義指向研究的開端,對其后定語語義指向研究的方法和方向有一定影響,在峻文后學術界關于定語語義指向的研究開始增多。③

本文將以老舍先生所著《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為例,選取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句子來分析定語語義指向的異指現象,并且不考慮語氣、語境、上下文等因素,僅采用靜態分析法對《惶惑》中定語語義指向異指現象進行探究。

二、《惶惑》定語語義指向的異指類型

根據陸儉明先生提到的9種研究角度,我們知道把在一定的言語環境里,一個指向成分只跟一個被指成分組成語義指向結構體的指向模式叫做語義單指;相應地,我們把一個指向成分可能跟多個被指成分組成語義指向結構體的指向模式叫做語義多指。

(一)單指

1、指向主語

這類定語在語義上直接與句子主語相聯系,往往是對人物的心理活動、精神狀態、行為動作等的描寫,如:

(1)常二爺每次來訪,總是祁家全家人最興奮的一天。(2)韻梅吃過了不很高興的午飯,就忙著準備晚間供月的東西。(3)他絲毫沒有輕視野求先生的意思,而只求早早的結束了這小小的一幕悲喜劇。(4)所以,他寧可多忍受老二夫婦一些冤枉氣,而不肯叫老人們心中都不舒服。

例(1)中“最興奮”不指向“一天”,“一天”是無生命的,不存在興奮還是不興奮,“興奮”應該指人的精神狀態,語義指向主語“祁家全家人”,該句子可理解為“常二爺每次來訪總是祁家全家人的一天+祁家全家人高興”;同樣例(2)、(3)(4)中“不高興”、“悲喜”、“冤枉”都是指人精神狀態,語義上不指向沒有生命的“午飯”、“劇目”、“氣”,而是應該指向施事主語“韻梅”、“他”。以上例句中定語所表屬性不是中心語所指事物本身具有的,而是通過主體人的折射呈現出來的,所以他們的語義指向應該指向句子的主語。

2、指向謂語動詞

定語語義指向謂語動詞時,常常說明謂語動作持續的時間長短,主要起突顯和強調時間的作用,如:

(1)擦了好幾把眼,看見了李四爺,她含笑的說了聲:“看這個老東西!”(2)敲了半天的門,沒有人應聲。(3)北平雖然作了幾百年的“帝王之都”,它的四郊卻并沒有受過多少好處。(4)面上來了,他只喝了一口鹵。(5)至不濟,他還會唱幾句二簧,一兩折奉天大鼓(和桐芳學的)和幾句相聲!

這些數量短語“幾把”、“半天”、“幾百年”、“一口”、“幾句”都不指向其后面的定語中心語,而是前指句子的謂語動詞,說明謂語動詞持續的時間,具有[+述動]語義功能,這些句子可以變換為:

(1)擦眼擦了好幾把,看見了李四爺,她含笑的說了聲:“看這個老東西!”

(2)敲門敲了半天,沒有人應聲。

(3)北平雖然作“帝王之都”作了幾百年,它的四郊卻并沒有受過多少好處。

(4)面上來了,他只喝鹵喝了一口。

(5)至不濟,他還會唱二簧唱了幾句,一兩折奉天大鼓(和桐芳學的)和幾句相聲!

3、指向其他定語

定語語義上有時候指向句中的其他定語,如:

(1)他的小四方臉上泛起一層笑意,準備和冠先生搭話。

“笑”在語義上指向主語中心語“小四方臉”的定語“他”,這類句子的特點是全句的主語部分結構上屬于偏正關系,意義上一般屬于領屬關系,主語的中心語是身體的一部分,這類句子可以變換為:“他笑,準備和冠先生搭話?!?/p>

4、指向其他賓語

在有雙賓語、介賓詞組做狀語或者帶有補語的句子中,定語在語義上可以指向前面的賓語。如:

(1)他納悶:為什么已經這樣的疲倦了,還陪著朋友走冤枉路呢?

(2)瑞宣按著四爺的計劃,先糙糙的在心中造了個預算表。

(3)日本人使她的丈夫整天的沒個笑容,臉上濕碌碌的罩著一層憂郁的云。

例句中“冤枉”指向動詞“陪著”的近賓語“朋友”;“糙糙的”在語義上指向“造”的賓語“預算表”;“憂郁”指向使役動詞“使”的賓語“她的丈夫”,這類句子可以轉化為:

(1)他陪著朋友走路,朋友很冤枉。

(2)他造了個預算表,表很粗糙。

(3)日本人使她的丈夫整天的沒個笑容,她的丈夫的臉上臉上濕碌碌的罩著一層云,她的丈夫很憂郁。

5、指向句外成分

這類定語在語義上或是泛指,即對什么人都適用,或者是根據句子上下文語境,指向上下文中某一名詞性成分,如:

(1)大槐樹下兩張最快活的臉,在一塊兒笑了好幾分鐘,而后依依不舍的分開――一個進了三號,一個進到五號。

(2)對同事們,除非在嘴巴的威脅之下,他永遠特立獨行,說頂討厭的話,作頂討厭的事。

(3)可是野求先生很愿接受這善意的勸阻,他的貧血的瘦臉上已經有點發青,假若一直送下去,他知道他會要鬧點毛病的。

(4)出殯的那天是全胡同最悲慘的一天。

(5)涼的,疲倦的,淚,順著鼻子往下滾。

“最快活”指向句外成分,指人的狀態;“頂討厭”指向句外的別人;“善意”指向句外的人;“最悲慘”泛指句外的全胡同的人,“疲憊的”也泛指句外的人。表面看起來這種定語語義指向具有不確定性和模糊性,但只要我們聯系上下文和具體語境,就能明確定語的語義指向。

(二)兼指

有的定語語義既與中心語聯系又與非直接的句法成分相聯系,處于兼指狀況的定中結構,其句法平面和語義平面是兼容交叉的。

1、賓語的定語語義同時指向謂語動詞和中心語

(1)頭沒有梳,臉沒有洗,雖然已是秋天,她的身上卻只穿著一身象從垃圾堆中掘出來的破單褲褂。

(2)挨一頓饑,兩頓餓,并不算什么!一年到頭老是這樣,沒個盼望,沒個辦法,算怎么一回事呢?

這類句子中數量短語“一身”、“一頓”既可以修飾定語中心語,語義上可直接與定語中心語聯系,又可以指向謂語動詞“穿”、“挨”,補充說明動詞的情況,“穿一身”、“挨一頓”。

2、定語語義同時指向中心語和整個句子

(1)院中的紅黃雞冠花開得正旺,他恨不能過去拔起兩棵,好解解心中的憋悶:“人都死啦,你們還開得這么有來有去的!他媽的!”

該句中“院中的”既可以指向中心語“紅黃雞冠花”表明花的位置,又可以指向整個句子,去掉“的”單獨做狀語。

3、定語語義同時指向中心語和主語

(1)瑞宣明知道說及死亡必定招老人心中不快,可是他沒法作善意的欺哄,因為錢家的哭聲是隨時可以送到老人的耳中的。

“善意”既可以指向“欺哄”,又可以指向句子的主語“他”,語義關系可以理解為“他很善意+善意的欺哄”。

(三)語義指向虛化

定語語義指向除了指向句子中明確的成分以外,還有一些較特殊的指向情況:

*(1)你做你的事,別管那么多閑事。

(2)你愛怎么用就怎么用,給死鬼買點紙燒也好,給……也好,都隨你的便!

例(1)、(2)這類句子用“你的”充當定語,“事”并不是“你”的,實際上意義已經虛化,去掉“你的”毫無影響句子的結構,也不影響句子的基本表達意義,去掉定語之后,可以表達為“你做事,別管那么多閑事?!焙汀岸茧S便!”

*(3)三天的工夫,他把一切都辦好;給朋友們擺上了酒席,他告訴他們他是為要兒子而娶姨太太。

這類定語語義指向全句,是對全句的修飾限制。定語相當于時間狀語,突出了時間的意義,這句話可理解為“三天工夫,他把一切都辦好?!?/p>

*(4)“放你娘的驢屁!”

(5)好吧,我弄了一斤大餅,兩個子兒的蔥醬,四兩醬肘子,先吃他媽的一頓再說。

(6)“這是他媽的怎回事呢?”軍人見大家楞起來,發了脾氣。

還有一類定語在語義上既不指向后面的中心語,又不指向其他句法成分,并且根本不體現明確的語義,只是出于一種表達的需要,這種類型在《惶惑》中也常出現,這種定語一般由稱謂詞“他媽”、“你媽”、“他娘”充當,其中的定語實際可以省略,一般出現在特殊的斥罵語境中,但句子具體沒有斥責的對象,僅僅是一種宣泄不滿或憤怒的情緒,帶有強烈的感彩。

三、結語

語義指向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形式和意義之間的對應關系,也就是在句法平面上間接成分之間的各種語義聯系。本文主要結合《惶惑》中的大量例句對定語的語義指向異指現象進行了分析,來說明和解釋顯性句法關系背后復雜的隱性語義關系的語法現象,并且了解到構成定語的不同類型的詞在語義指向上的特點,定語的語義指向哪個成分,說明定語在深層結構與哪個結構同現,這對我們正確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意義,進一步分化歧義,分析定語語義指向所具備的語法意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注解:

①周國光.現代漢語語法理論與方法[M].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252頁

②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出版社,2010,第 145頁

③峻峽.間接修飾定語試探[J].河北大學學報.1990年第1期

參考文獻:

[1]周國光.現代漢語語法理論與方法[M].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P252

[2]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出版社,2010,P145

[3]峻峽.間接修飾定語試探[J].河北大學學報.1990年第1期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中国一级特黄的片子免费 | 天天爱添天天爱添天天爱添|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果冻传媒mv在线观看入口免费 |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哆啦a梦エロ本|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18女人腿打开无遮掩免费|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播放器|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中文字幕精品1在线| 中文字幕5566|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 一级做a爰片欧美一区| 成+人+黄+色+免费观看| 欧美综合成人网| 好爽好多水小荡货护士视频|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黄色片|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日本高清二三四本2021第九页 | 欧美a级毛欧美1级a大片|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xxxxx免费| 经典国产一级毛片| 日本日本熟妇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wwwxxxx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上班| 奇米影视奇米四色888av|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最近高清日本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