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融資需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目前,農村金融領域的問題已成為學術界的熱點問題,農戶融資需求的研究也頗為豐富。然而,目前我國農戶融資需求滿足程度如何?農戶融資需求基本特征是什么?哪些因素影響農戶融資需求?這些問題都受到學者關注,本文從五個方面對研究成果進行歸納總結。
一、農戶融資需求理論
國內學者主要從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來研究農村金融抑制問題,其中宏觀層面從金融供給來設計金融制度,如葉興慶、喬海曙、謝平等,主要理論來源是斯蒂格利茨基于信息不對稱提出的“金融約束”理論,強調國家干預;微觀層面是從金融需求來設計金融制度,如曹立群、高帆等,理論依據是哈耶克的市場自發擴展秩序理論和門格爾的適應性演進,強調“自我生長的秩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強調“理性小農”的“舒爾茨-波普金命題”和“小農的生存邏輯”命題。
同時,國內學者認為研究我國農戶融資需求不得不關注中國小農家庭的農戶特征。在《江村經濟》中指出中國小農家庭支撐下的小農經濟是安分守己過窮日子的經濟。費正清也指出,中國的家庭是自成一體的小天地,是個微型的邦國,而家庭是中國的社會單元,是當地政治生活中的成分。黃宗智提出了獨具特色的“小農命題”并刻畫小農經濟“半無產化”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拐杖邏輯”。黃宗智認為,中國是一個能解雇多余勞動力的農戶家庭,然而原本可以從小農家庭農場分離卻因中國的小農經濟而無法產生“無產―雇傭”階層。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大量“離鄉不離土”農民工的存在說明小農家庭的農戶特性還依然存在,因此如何破解黃宗智“小農命題”中的農戶的融資需求問題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二、農戶融資需求的滿足程度
現有的研究成果發現,農戶融資需求的滿足程度不高,向正規金融機構融資的滿足程度更低。學者研究表明,我國大部分農戶的正規融資需求并未能完全滿足,在實際借款的農戶中僅有20%多得到過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其余完全是通過民間金融渠道獲得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的調查表明,2001~2004年獲得借款的農戶占有借貸需求農戶數的51.5%,相關學者及機構所調查研究結論都支持這觀點。此外,不同融資用途的融資需求滿足也有差異,黎紅梅、熊紫薇以湖南省環洞庭湖地區為調查樣本,度量農戶生產性融資需求的滿足度僅為54.14%。從已有文獻來看,有關融資滿足度測量要么通過實際貸款與需求貸款的比值統計,要么通過在問卷設計“完全滿足”、“滿足大部分”、“滿足小部分”等級選項進行統計,缺乏系統有效的數理統計分析。
關于農戶融資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滿足的原因,主要從金融機構和農戶兩方面進行分析。何廣文指出我國農村金融無法滿足農戶需求,其根源在于嚴厲的金融管制和半封閉的金融環境,以及以政府為中心的金融供給制度設計的不足。具體原因如下。一是農村地區金融機構數量的縮減和農村金融資本的大量非農化,這種“虹吸現象”加劇了農村金融供求的失衡。二是我國農村金融市場存在金融壓制,出現非正規金融與正規金融并存的“二元金融結構”,導致結構性失衡問題。三是農信社由于管理體制不順暢、產權不明晰、歷史包袱沉重等原因,很難擔當挑大梁的角色,難以滿足農戶融資需求。四是一般農戶缺乏抵押品。目前我國法律禁止農戶將農村土地用于抵押貸款,同樣農戶的住房也被禁止用于抵押,而金融機構又不接受抵押不易貯藏的農產品。五是農戶貸款成本高。由于農戶貸款數額小、貸款筆數多,而且現有金融機構距離農戶較遠,其對農戶融資的信息成本高昂,導致農戶融資困難。六是農戶之間的收入差距。陳春生指出收入差距是造成農戶尤其是低收入農戶陷于融資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農戶融資需求的影響因素
近年來,農戶融資需求影響因素已是國內學者的研究熱點之一。本文綜合考慮區域、樣本數、研究結論,從眾多文獻中挑選比較有代表性的文獻制成表1。
通過分析,國內學者有關農戶融資需求影響因素的研究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研究區域空間廣闊。有多省跨地區的調查,如周小斌等跨貴州等3個省,李銳和朱喜跨全國10個省,曾學文和張帥跨全國12個省市,徐瑜青和劉冬跨全國16個省72個縣。同時,也有針對某個省份的調查,如徐璋勇和王紅莉調查了陜西省,洪名勇和代則光調查了貴州省。可見,研究區域涉及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
二是研究樣本數涵蓋大小樣本。通過表1可以看到熊學萍的研究涵蓋湖北天門市198戶農戶,周小斌等的研究涵蓋了貴州等三省3320戶農戶。
三是運用了比較成熟的數理模型,如Logistic回歸模型、Probit模型、biprobit模型、Tobit模型、match模型等。雖然模型都有差異,但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四是影響因素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例如,戶主文化程度、戶主年齡、家庭收入(農業生產收入、非農收入、總收入)等都是具有一般性的共同影響因素,而對于存在特殊性的影響因素,如生產性固定資產原值、對融資政策認知度等,主要是由研究者的研究目標及研究技術等因素差異所導致的。
五是研究結論之間存在矛盾。在地理位置因素方面,潘海英等認為地理區域對借貸需求具有顯著影響,而李銳和朱喜認為地理位置對農戶資金需求的影響不顯著;李銳和朱喜、洪名勇和代則光都認為土地經營規模對農戶借貸有影響,而劉純彬和劉俊威認為家庭耕地對農戶的借貸需求沒有顯著影響。
六是關于貸款利率問題。在表1中有學者如曾學文和張帥認為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會影響農戶貸款需求,然而韓俊等認為貸款利率并不是農戶借貸所考慮的主要因素。農戶在融資時,利率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更多的是考慮貸款的安全性、方便程度和貸款的成功率,這也就是農戶會選擇高利貸的主要原因。
通過以上分析,無論是研究某個地區還是研究全國農戶融資需求的影響因素,都應該因地因時選擇指標,更要根據數據的可獲得性和準確性選擇指標。例如,收入指標是一項高質量的農戶參考指標,然而農戶對自己收入都具有保密心理,就算農戶能告訴你,那也是一個大概數額甚至是虛假數額,因此考慮到數據的質量有時學者也會“忍痛割愛”舍棄收入指標,或者找相應替代指標。
四、農戶融資需求的基本特征
目前我國農戶融資需求特征具有正規金融機構與非正規金融機構并存、消費性融資需求與生產性融資需求并存的顯著特征。
一是農戶融資渠道。我國當前的正規金融機構未能有效滿足農戶的融資需求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存在著正規金融與非正規金融并存的現象,這一情況可以被概括為“金融二元性”。農戶對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需求意愿較高,但大部分有貸款需求的農戶卻并未從銀行、農村信用社等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貸款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農戶融資邏輯順序先用非農收人增添家庭流動資金,其次則是國家信貸支持和友情借貸,最后在迫不得已時訴求于高息借貸,熊建國、熊學萍等學者也持此類觀點。
農戶融資需求主要通過民間借貸等非正規金融來滿足,對于這一結論,學者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何廣文指出,在農戶的借貸中,來自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比例分別為3.6%和30.6%,而61.0%來自于民間借貸。2002年農業部經濟研究中心“傳統農區農戶借貸資金的需求與供給研究”課題組對安徽毫州和阜陽6個縣進行調研,結果表明在農戶已獲得貸款中,大約70%左右來自民間金融,僅有30%左右來自銀行和信用社等掌柜金融機構。雖然從實際獲得借款的情況來看,農戶仍以非正式的融資渠道為首選,但這是農戶在既有制度安排下被迫做出的次優選擇,是農戶的初始意愿在無法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所表現出來的扭曲需求狀態。熊建國還認為農村的高利貸者實際上已成為農村的金融個體戶,逐漸或者一直在農村發揮著對農村正式金融機構的替代效應。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通過對湖北、陜西、浙江、廣東、山西五省農戶金融供求情況進行實地調研,發現民間金融的存在具備一定的合理性。
其實,在正規金融機構與非正規金融之間,無論城鄉之間還是農村內部已經存在很明確的融資指向。正如葉敬忠等研究表明,農村正規金融主要供給對象是富裕的、擁有較高社會資本的農戶,而貧困農戶則主要從非正規金融渠道獲得金融支持。可見標準的商業性農貸對于中國的大部分農戶而言則仍然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制度安排。
二是農戶融資用途類型。農戶融資用途類型主要有消費性融資需求和生產性融資需求兩種,其中消費性融資需求包括建房或修繕、婚喪嫁娶、治病費用、維持生計、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生產性融資需求包括農業生產投入、買車從事運輸、經營生意、創辦公司等方面的需求。許多研究者的研究表明,農戶消費性融資需求更加偏好非正規金融機構,生產性融資需求更加偏好正規金融機構,如汪三貴,葉敬忠,何廣文、李莉莉的研究表明非正規貸款更多地用于滿足消費性融資需求,正規金融機構貸款更多用于滿足生產性融資需求。然而,也有學者持不同的觀點,黃祖輝等通過實證分析證明在樣本地區大部分農戶對正規和非正規信貸的需求均以消費性為主。同時,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具體融資用途也有差別。例如,俊勤以浙江為例,發現富裕地區農戶借貸需求由農業生產性貸款向非農業經營和消費貸款轉變,而羅謝平、徐忠通過對貧困農村地區的研究發現,貧困地區農村金融機構的信貸主要被用于小孩上學、農戶看病和支付鄉村干部工資等用途。
在農戶融資需求中,消費性融資需求的比重較大,但生產性融資更容易得到滿足。李曉明、何宗干以安徽省為例研究農戶借貸行為,研究表明農戶借貸大部分用于非生產性用途,匯豐―清華農村金融發展研究項目組也指出生產性貸款占農戶貸款的45%,韓俊也指出農戶的生活性借款占借款總額的40.9%,而生產性借款占借款總額的54.6%。徐璋勇、王紅莉指出用于生產性借款的農戶從正規金融機構借款更容易得到滿足。事實上,我國農戶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農戶似乎沒有將用于生產的資金和用于生活的資金加以區分利用的意識, 并且這種不加區分的方式是一種傳統。
五、滿足農戶融資需求的對策
一是加強政策性金融支持,建設農村金融體系。李劍閣認為在中國的一些貧困地區,其經濟效益和經濟活動所產生的資金流量根本無法支撐任何商業性金融機構的運行,這些地區的農民的資金需求只能靠政策性的金融機構來解決。張杰也認為需要提供國家農貸支持。同時,中國農村借貸制度的建立需要以中國農村的小農家庭經營方式及其金融需求為基礎而不是盲目追求那些好的金融制度安排,如果我們仍然用重組主義和結構主義的方法行事,非要把那些政府自認為好的和符合現代金融發展方向的信貸制度硬性地移植到農村經濟,往往會把事情弄得更糟。顧曉安、李彬彬認為應該通過剖析農村金融的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構建新農村金融體系,設計符合農村金融需求的金融供給體系。
二是放開民間金融管制,培育民辦金融企業。從事實上看,民間金融在支撐著農村金融尤其是農戶融資,如果一味對其采取抑制的政策,則無法解決農戶的貸款難問題,反而會加大它們的運作成本;如能放開管制,使其合法化,則可以充分發揮它們的規模效應,大大緩解農戶的融資困難。當然,在沒有更好的路徑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利用高利貸這一民間融資形式把高利貸限制為“中利貸”,逐步把農村民間融資培育成農村金融的參天大樹,這不是沒有可能的。但是,民辦農村金融業的管理和培育過程應與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相適應,伴隨著小農戶農業向現代化規模農業發展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M].北京:中華書局,2000.
[2]費正清.美國與中國[M].上海:商務印書館,1985.
[3].江村經濟―中國農民的生活[M].上海:商務印書館,2001.
[4]史清華,卓建偉.農戶家庭儲蓄借貸行為的實證分析―以山西農村203個農戶的調查為例[J].當代經濟研究,2003(08).
[5]李銳,朱喜.農戶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損失的計量分析[J].經濟研究,2007(02).
[6]郭沛.中國農村非正規金融的規模估算[J].中國農村觀察,2004(02).
[7]汪三貴,樸之水,李瑩星.貧困農戶信貸資金的供給與需求[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8]李劍閣.農民就業、農村金融和醫療衛生事業問題的幾點意見[A].吳敬璉.比較(第7輯)[C].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9]何廣文,李莉莉.正規金融機構小額信貸運行機制及其績效評價[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10]陳國斌.論民間金融與新農村建設[J].宏觀經濟研究,2007(11).
[11]葉敬忠,朱炎潔,楊洪萍.社會學視角的農戶金融需求與農村金融供給[J].中國農村經濟,2004(08).
[12]霍學喜,屈小博.西部傳統農業區域農戶資金借貸需求與供給分析―對陜西渭北地區農戶資金借貸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農村經濟,2005(08).
[13]張杰.農戶、國家與中國農貸制度―一個長期視角[J].金融研究,2005 (02).
[14]韓星.農戶信貸需求研究述評[J].理論導刊,2006(12).
[15]李曉明,何宗干.傳統農區農戶借貸行為的實證分析―基于安徽省農戶借貸行為的調查[J].農業經濟問題,2006(06).
[16]匯豐―清華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研究項目組.現狀:農村金融需求和供給[J].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7(05).
[17]韓俊,羅丹,程郁.農村金融現狀調查[J].農村金融研究,2007(09).
[18]高師,王德彬,郭瑞雯.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農戶融資需求影響因素研究―黃岡市蘄春縣的調查[J].價值工程,2013(10).
[19]謝平,徐忠.公共財政、金融支農與農村金融改革―基于貴州省及其樣本縣的調查分析[J].經濟研究,2006(04).
[20]熊建國.中國農戶融資的現狀分析與民間金融―來自江西省上饒市的個案調查與思考[J].中國農村經濟,2006(03).
[21]熊學萍,阮紅新,易法海.農戶金融行為、融資需求及其融資制度需求指向研究―基于湖北省天門市的農戶調查[J].金融研究,2007(08).
[22]陳春生.農戶消費性融資需求的多質性與結構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8).
[23]刁懷宏.農村金融空洞化的成因及其破解:信貸合約交易的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07(08).
[24]楊偉坤,劉潔,閆貴娟.農民貸款需求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河北省農戶貸款需求狀況調查[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9(04).
[25]劉純彬,劉俊威.中部較發達地區農戶借貸需求的影響因索研究[J].經濟經緯,2009(05).
[26]于麗紅,蘭慶高.菲律賓農村金融發展:政策與啟示[J].農業經濟問題,2007(10).
[27]如俊勤.富裕地區農戶借貸需求的階層差異研究―以浙江省為例[J].農村經濟,2010(07).
[28]徐瑜青,劉冬.農戶借貸需求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農村經濟,2011(01).
[29]顧曉安,李彬彬.差異化農村金融體系構建―基于需求和供給的角度[J].上海金融,2009(01).
[30]盧山,江可申.農戶金融服務認識、融資需求與借貸行為研究―基于連云港農村金融的多維分析[J].農村金融研究,2010(04).
[31]潘海英,翟方正,劉丹丹.經濟發達地區農戶借貸需求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浙江溫嶺市的調查[J].財貿研究,2011(05).
[32]黎紅梅,熊紫薇.農戶生產性融資需求滿足度及影響因素研究―以湖南省環洞庭湖地區為例[J].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33]洪名勇,代則光.貴州農戶借貸行為影響因素研究―基于5縣393戶農戶的調研數據[J].廣東農業科學,2013(06).
[關鍵詞]高速公路;融資需求;融資方式
[中圖分類號]F8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670(2008)01-0036-04
作為公路運輸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高速公路在各種運輸方式中發揮著主導作用,高速公路的擁有量也成為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發達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山東省高速公路建設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然而在現行的高速公路融資體制下,僅靠傳統的政府籌資、國內銀行貸款、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等,要想滿足高速公路發展的融資需求,難度可謂異常之大。因此,在完善現有傳統融資方式的基礎上,拓寬適用市場機制的各種新型融資方式,滿足未來高速公路建設資金需求,是當前山東省高速公路繼續保持行業領先要優先考慮解決的問題。
一、文獻綜述
在國外,最有影響的經典融資結構理論當屬MM理論,Franco Modigliani和Merton Miller(1956)深入考察了企業資本與企業市場價值的關系,提出在完善的市場中企業資本結構與企業的市值無關。后來,諸多學者對這一理論的假設條件進行了放松與修正。權衡理論、激勵理論、不對稱信息理論和控制理論的出現,使之更接近于實際情況,對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具有更加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我國,由于傳統的高速公路建設主要依靠政府預算安排資金,一直以來對于新形勢下如何通過市場化途徑籌措高速公路建設資金的專題研究少有提及。進入新世紀以來,一些專家學者在高速公路產業投融資領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李海東(2004)強調了宏觀層面上政府在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和微觀層面市場化配置資金資源的重要性,提出了投融資體制創新改革的取向;張麗英(2001)提出,我國高速公路融資的基本立足點應該是政府財政投資和政策性融資,然后再按“高速公路專業化、經營管理企業化”的思路依靠市場籌資;王國清(2000)則認為,高速公路融資要順應市場經濟規律要求,瞄準國內外兩個金融市場,實行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融資,同時健全高速公路融資機制,強化投資管理制度,促使高速公路有足夠的融資吸納力;唐涌(2006)具體分析了我國高速公路的融資市場,認為只有通過市場化資源配置和政府對公路融資市場的培育和導向,才能增強高速公路的融資能力,降低融資風險。具體到山東省的實際情況,郝曉慧(2002)論述了山東省高速公路建設規模和速度的合理性,但關于山東省高速公路融資需求分析和融資渠道拓展方面的問題還沒有深入的研究。從整體上來看,國內對高速公路投融資市場化的研究還比較薄弱,尤其是缺乏全面、系統、科學且能指導改革實踐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二、山東省高速公路發展現狀
1993年12月,全長318公里的濟青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標志著山東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此后,山東省堅持把加快高速公路建設作為全省經濟建設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基礎條件,高速公路路網整體水平和通行能力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并以通車里程長、路面等級高聞名全國。山東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從1998年的914公里迅速增長到2005年的3163公里,再到2006年的3281公里、2007年的4033公里,通車里程始終居于全國前列。
根據山東省已經公布的“十一五”期間高速公路建設規劃,2010年將基本建成“五縱連四橫、一環繞山東”的高等級公路網。即由5條南北縱向線、4條東西橫向線、1條環線和8條連接線組成,簡稱“5418”網,形成縱橫網格與環連相結合的布局。屆時,全省94%以上的縣(市、區)將通達高速公路。依據這個規劃,山東省高速公路總規模約為6240公里。照此發展,“十一五”期末山東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即可達到規劃總里程的80%,可以說今后至2010年三年之間,山東省高速公路網建設重任在肩。
三、山東省高速公路的融資需求分析
山東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是山東省從事高速公路投資和經營收費路橋的主要公司,其現有的融資結構與方式難以滿足山東省高速公路未來建設發展的資金需求。到目前為止,山東高速股份公司采用過的融資方式有:銀行短期貸款、銀行中長期貸款和短期融資券。從融資額度來看,截至2006年9月30日,高速股份融資余額為11.2億元人民幣,但與103個億的資產和19個億的貨幣資金余額相比,其融資能力還是較低的。從融資結構來看,在11.2億元的融資余額中,銀行短期貸款5000萬元、銀行長期貸款7000萬元、短期融資券10億元,短期融資占到了融資余額總額的93.75%。不難看出,僅憑山東高速公司目前的融資結構和融資額能力根本無法滿足其資金需要。
通過利用ARIMA模型對2006~2010年高速公路里程數進行預測,可以準確地估測出山東省高速公路擬建里程。ARIMA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將預測對象隨時間推移而形成的數據序列視為一個隨機序列,用一定的數學模型來近似描述這個序列。這個模型一旦被識別后就可以從時間序列的過去值及現在值來預測未來值。由于數據存在長趨勢,本文通過差分處理對非平穩序列進行平穩化處理。經檢驗,1997~2005年數據為ARIMA(1,0,1),建立模型,得到結果如表1。
利用該方程,對2008~2010年高速公路里程數進行預測,得到結果如表3。
截至2007年,山東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到4033公里,如果按3500萬元/公里的造價計算,到2010年,高速公路建設還需投入資金103.53億元(靜態投資)。再考慮到目前山東省高速公路建設的區域重心正在由經濟發達地區向次發達地區及不發達地區轉移,而山東省經濟比較落后的地區,也都是
山區和地形條件比較復雜的地區。隨著高速公路建設逐步向丘陵、山區推進,隧道、橋梁明顯增多,施工難度不斷加大,工程造價也隨之上升,比起之前大部分在平原地區修建的高速公路成本要提高不少,直接導致了建設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以新建成的濟青高速南線為例,該工程全線長307.8公里,概算總投資161.58億元,平均每公里建設投資達到5250萬元。因此山東高速公路若要保證資金及時到位,維持公司正常有序運營,就必須拓寬融資渠道,走出銀行貸款的單一模式,在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的基礎上,積極拓展新型市場化融資方式。
四、山東高速公路融資方式選擇與拓展
(一)充分利用現有融資渠道,視具體情況制定科學融資策略
山東高速股公路現有融資方式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股權融資,主要是再融資方式中的配股、增發和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等;另一種是債權融資,包括銀行貸款、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以及通過信托方式進行的融資等。股權融資由于增加了股本數量,會攤薄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債權融資則會增加公司的財務負擔,加大公司財務風險,從而進一步降低公司的融資能力,因此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之間在理論上應該有一個合適的比例。
透過山東高速股份公司的財務報表可以發現,截至2006年9月30日,其資產負債率僅為27.7%,與同行業的上市公司相比,資產負債率是相當低的,因此事實上尚存在較大的債權融資空間。假設山東高速股份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達到高速公路上市公司40%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則目前擁有的債權融資空間為21億元。如果采取更激進一點的財務策略,資產負債率為50%,則目前債權融資空間可以達到46億元。概括地講,如果公司在未來幾年內的融資需求在50個億以下,可以考慮采取債權融資的方式,因為這樣可充分利用財務桿杠,不至于因股本的擴大而稀釋公司的每股收益。但如果未來幾年融資需求在50個億以上,這時單一采用債權融資風險就比較大,就需要在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之間進行合理的配置。
(二)大膽嘗試市場機制下高速公路融資的創新方式
在傳統融資方式繼續發揮作用的情況下,未來要選擇切合實際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融資方式,例如BOT融資、資產證券化等。
第一,拓展BOT項目融資方式,為山東省高速公路提供充足的建設資金。
BOT(Build-Operate-Transfer)項目融資,原本是指私營機構參與國家基礎設施或公共工程項目的開發和運營,并與政府形成一種伙伴關系,以此在互惠互利、商業化、社會化的基礎上分配與項目的計劃和實施有關的資源、風險和利益。其實質是一種債權與股權的混合產權。采用BOT方式融資具有以下優點:可吸引國內外非公有資本,緩解政府建設資金來源不足,免去政府借貸和還本付息的責任,從而減輕財政負擔;私營機構承擔項目運作會比政府部門效率更高,尤其是國外大公司參與項目,可以獲得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提高項目的設計和施工質量,縮短工期,降低各種費用等。
BOT融資方式應用于山東高速公路建設領域具有充分的可行性。首先,從發展環境來看,目前政治環境穩定、經濟發展態勢良好,近年來山東省GDP一直位于全國前列,為高速公路BOT項目融資的成功運作創造了良好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和先決條件。其次,BOT項目融資的關鍵是要建立專門高效的項目管理公司,以及一個設計完善的項目融資整體結構。山東高速股份公司可以選擇資金實力強、經營管理水平高、專業技術先進,且與行業聯系密切的公司或關聯伙伴組建項目管理公司。同時,選擇合理的資金來源,以及提供切實可行的擔保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作為山東省內最好的高速公路資產的擁有者,高速股份公司自成立之后就一直在省內的政府機構和銀行中具備強大的影響力。自2002年公司上市后,更是以其優秀的經營業績、雄厚的資金實力,成為我國資本市場上具有影響力的大盤藍籌股,在資本市場上已樹立起了“山東高速”的品牌,為籌集社會資本甚至是外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考慮到其具備良好的政府關系,可以由政府出面對項目進行部分擔保,以保證BOT項目融資的順利進行。
第二,拓展ABS融資方式,為山東省高速公路建設提供新的融資空間。
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融資,即資產證券化融資方式,是指原始權益人將其特定資產產生的、未來一段時期內穩定的可預期收入轉讓給專業公司,專業公司將這部分可預期收入證券化后,在國際或國內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可以說資產證券化融資是通過發行使資產收益商品化的投資產品籌資,是以產權換資金、以存量換增量的一個重要融資技術和融資工具。其優點見圖2。
關鍵詞:農業;中小企業;融資
【中圖分類號】 G6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2)08-0256-01
一 農業中小型企業融資需求
1.農業深加工產品市場廣闊,企業生產規模小難以滿足
國內馬鈴薯人均消費量截止至2010年,為20公斤左右,其中超過20%為深加工消費,并呈逐年增長趨勢。西方國家馬鈴薯人均消費量巨大,其中德國達到57公斤,近年來,我國的馬鈴薯出口量迅速增長。其中出口的深加工消費產品主要為薯條、薯片、土豆泥,國內的深加工消費產品主要為淀粉、粉絲、粉條等。
然而面臨廣闊的深加工市場,我國的馬鈴薯生產主要滿足于鮮食消費,大量深加工消費依然由國外進口滿足,主要原因在于:國內馬鈴薯加工企業規模小、分散化程度高,因此,基于擴大規模,實現效益目的的農業中小型企業,對融資有著強烈需求。
2.農業深加工技術力量薄弱,難以實現產業優化升級
在走訪調查中,定邊縣的眾多生產企業,對馬鈴薯生產環節都只是簡單的清洗、攪碎、分離、加熱等缺乏技術含量的生產環節,生產的產品也主要是飼料、淀粉、粉條等低端市場產品;企業生產管理,通常也停留在傳統十數人的機械生產,未有完整的激勵、績效等人員管理。
產品技術研發,通常需要較大規模的資金投入,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1.需要研發符合市場消費者需求的高附加值農產品,通常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市場調研和推廣;2.現有生產流水線落后,而研發或購買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生產設備,也需要較大資金投入;3.引進先進管理技術、管理人員,建立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都需要充足的資金進行支持。
二 農業中小型企業融資渠道有限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中國中小企業流動資金來自于銀行貸款的僅為12%,多數貸款主要來自農業銀行、農村合作社,其他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極少支持農業中小型企業。
1.客觀原因
我國資本市場對農業企業的支持較小,鑒于農業企業的各種特征,通常難以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投資者青睞,如其投資數額大而投資回報率低,農業生產企業利潤通常較薄,而投入成本通常較大;投資回收期較長,通常與農業生產周期有密切關聯;投資風險較大,農業企業受天氣、自然災害、市場波動性影響高于其他行業。而且,農業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無論在主板或中小板上市的比率,僅占不到1%,作為國家的支柱行業,顯然這種融資現狀是難以接受的。
近年來活躍于市場上的風險投資和私募投資,極少投資在農業生產型企業,主要在于其追求能夠在較短時間實現資本增值、資本退出,這與農業企業的特點截然相悖。在定邊縣的眾多馬鈴薯加工企業中,其初始融資主要來源于合伙投資,后續投資一方面靠合伙人追加投資,另一方面主要靠政府補助,以及小部分民間借貸,基本沒有來源于商業銀行和資本市場的融資來源,嚴重制約了當地農業產業的深加工發展。
2.主觀原因
農業生產企業,通常缺少足夠抵押資產,獲取貸款。一般情況下,中小型農業企業的生產設備較為陳舊、落后,所用于生產的土地使用權也因為在農村地區,因此資產價值較低,難以獲得足額貸款。
銀行等信貸機構,通常對企業的規模有一定限制,而急需獲得貸款的中小型企業又不能達到相應規模,難以跨過借款門檻。加上此類規模企業,缺少足夠的擔保機構,愿意為這些企業進行擔保,故而從銀行貸款難上加難。
相較于其他行業的生產、獲利模式,農業中小型企業面臨的風險,遠大于其他行業或者大型農業企業,通常與一些特定的農產品收成相捆綁,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大,難以通過分散化分散風險。
此外,企業自身在財務制度上也相當欠缺,賬簿設置不完整、財務報表缺少統一科目、會計人員素質較低、未能遵守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等問題,也成為了中小型農業企業難以獲得融資的重要原因。同時,這類企業幾乎沒有書面化、制度化的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相當薄弱,加劇了企業的經營管理風險,阻礙了企業獲得融資資格。
走訪中,一家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富含有機物,一直免費給周邊的村民用來灌溉農田。若廢水經過沉淀池沉淀、烘干,可制成有機肥料用于出售,副產品還可做酒精、飼料,剩下的廢水仍可用于灌溉,達到廢水充分利用。該企業的經理稱"很想建一個沉淀池",但之前已投入大量資金用于主要設備改造,自有資金無法滿足需求。雖然被視為定邊縣馬鈴薯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但經理稱無論是日常經營還是設備升級、擴建,都無法從政府得到優惠或補助。而由于銀行貸款門檻高,該廠的土地又是集體土地,不能用于抵押,也無法申請到銀行貸款。
在調查中,定邊縣的眾多馬鈴薯加工企業中規模普遍在300-500萬之間,生產線較為落后,生產規模較小,如淀粉產量一般在1000-3000噸,粉條、粉皮生產線,年產量達1500噸。在走訪過程中,各企業均無法提供規范完整的財務報表,因此難以做出財務分析。從獲得的少數企業的消費明細表來看,在記賬科目與項目類型名稱方面,都缺乏統一的規范,對相同存貨、資產的確認、計量均存在較大差異,缺乏可比性。在部分走訪企業中,出現為了節約成本,出現經理一人同時承擔總經理、會計、出納、技工多職的問題,違背了內部控制的諸多重要原則。
三 解決農業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若干建議
鑒于農業發展中的諸多特點,解決農業中小型企業融資困難的措施有別于其他行業,具體體現在:
1.更多發揮政府主導、扶持作用
根據市場機制,由投資者和商業銀行自由選擇,現有的農業中小型企業難以獲得融資渠道,可能出現惡性循環,即企業規模難以擴大,產品落后,效益不高,更加難以獲得融資,需要由政府撥款、政府擔保、貼息貸款等形式,重點扶持具有發展潛力、資金缺口主要是由于擴大規模、更新技術產生的企業。此外,還可以加大政府對這類企業的直接投資和稅收優惠。
2.金融機構設立專門針對農業中小型企業的貸款政策
針對中小型農業企業的特點,金融機構應專門設立“資格認證”和“不同標準”發放體系,適當放寬對農業中小型企業的抵押、規模要求,降低對這類企業的準入門檻。同時,應通過稅收等優惠,鼓勵其他投資者加大對農業企業的投資,放寬民間借貸,拓寬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渠道。
3.強化農業中小企業的自我內部建設
針對農業中小企業自身,應進行多方面建設,包括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統一財務報表科目、進行規范的會計操作與處理。另一方面,應該有效進行精細化成本管理,對于企業未來投資進行合理預算和規劃,從而有效的獲得融資資格,并且能夠妥善運用所獲資金。
參考文獻
[1] 黃修杰,楊景鋒.廣東省農業企業融資問題與對策探討[J].廣東農業科學,2009(2):141-144
威廉?彼得?漢密爾頓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指股市的運行軌跡長期而言與經濟是相適應的。之所以稱為“晴雨表”,是因為股市里的微觀個體一企業的運營情況能夠反映整體的經濟情況,企業的利潤周期和經濟增長周期密切相關,投資者可以通過預測經濟增長、探索經濟周期規律來預測股市的運行趨勢。
然而,股市之于經濟,經濟之于股市,不僅僅是“反應”晴雨表這么簡單。他們之間也有直接聯系的紐帶,用來統一產業資本定價和金融資本定價。這個紐帶就是融資和分紅,也包括回購、減持。經濟的周期性決定了融資需求也是具有周期性的。在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中:復蘇、繁榮、衰退、蕭條,企業對于融資的需求和融資渠道的選擇是不一樣的。四個階段分析如下:
在經濟由蕭條進入復蘇的時候,基準利率降到一個較低的水平,此時股市的估值也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之上,換句話說,就是股市融資的成本很高,此時企業往往會先選擇貸款融資,表現為貸款需求的增加多于融資的增加,而由于實體投資機會欠缺,此時寬松的貨幣政策會導致股市有一個大幅的上漲;
在經濟由復蘇進入繁榮的時候,由于貸款需求的增加,實際貸款利率會逐步抬升,而股市的估值逐步抬升至平均水平,融資成本有所下降,成本優勢開始顯現,股市的融資需求會逐步增加,但這并不會改變市場運行的方向,因為整體經濟的利率水平并沒有高到企業資金短缺,需求增長快于成本增長,此時反而是利潤恢復增長的時候,股市的上漲隨利潤改善而上漲,通常表現較為震蕩上行,但斜率已經較前期平緩;
在經濟由繁榮進入衰退的時候,在繁榮頂部,高通脹情形下由于企業對資金需求急劇增加,貸款利率已進入較高的狀態,股市融資成本趨降,企業選擇股市融資的偏好急劇上升,利潤的衰退和供給的增加同時導致市場進入熊市初期的單邊下跌狀態;
在經濟周期由衰退進入蕭條的時候,面對實體需求的減少。貸款市場和股票市場的融資都較為蕭條,但逐步下降的利率正在醞釀下一輪需求的產生。而過低的估值會引發一個公司回購股票的行為。
歷史數據來看,以日本為例:80年代后,經濟進入一輪新的景氣周期,從1983―1989年融資額分別為7420、9150、7630、8025、28984、45444、85290億日元,呈大幅攀升之勢,尤其是1987年的融資額較前一年大幅攀升3倍,造成市場形成一定的回調,但未改變向上的趨勢,直到1989年的融資(占市值1.35%,前面六年占比均在1%以下)與基準利率的攀升造成了股市下跌的開始。1990~1995年,融資額銳減:33994、7510、3871、7460、8398億日元。
美國的數據:1990―2000年,融資額逐年增長,尤其是1995―2000年,融資額分別為317、369、384、499、1049、1125億美元,其中1999年相對1998年大幅增長1倍以上,市場也沒有改變向上的運行趨勢,直到2000年的加息,此時融資額占總市值接近1%,此前在0.5%左右(與日本統計口徑不太一致,縱向比較解讀較好)。2001年后融資額銳減。
中國的數據中,2006~2007年歸結為上輪經濟周期的復蘇繁榮階段,2006年市場融資2575億人民幣,市場仍然實現了1.3倍的上漲,而此前融資最多的年份是2001年的1551億元,直到2007年下半年后,通脹顯現,利率抬升,加上中石油等大盤股的發行,市場趨勢掉頭向下。在經濟基本面逆轉的情形下,大盤股的發行或許只是壓彎大盤的最后一個稻草而已。
總結而言,股市融資也是存在周期性的,股市融資周期是滯后于股市周期、同步于利率周期的。其對于股市周期的作用在于趨勢沒有改變的時候,減緩上升或下降趨勢(如果回購的操作交易成本較小),原來趨勢趨弱的時候加強拐點的出現。
從資金供需的角度而言,正是由于融資周期的存在,使得股市的波動不會長時間脫離基本面,而這也可以作為(FED模型)的解釋:股市的估值長期圍繞長期國債收益率(代表利率)的倒數波動。在這個邏輯關系中,其實如果各個變量的變動是漸進的、可預期的,則市場的波動也是逐步的,什么時候會出現大幅波動?利率的突然抬升或是超預期的抬升,會使得股市的融資壓力突然增大,又或是股市融資發行是受到管制的,發行價格不能隨市場估值而變動,供給釋放不夠均衡。反之也是如此。
[關鍵詞]商業信用;影響因素;融資約束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5-0049-02
1 引 言
商業信用是企業在貿易過程中的一種賒銷、賒購行為。下游企業從上游企業獲得生產投入品(原材料)或服務,一定時間后延期支付款項;而上游企業由于和下游企業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在對其經營狀況和信用狀況了解的情況下,也愿意通過延期支付給予其資金融通。
歐洲在中世紀最早出現商業信用,中國則是在先秦時期開始商業信用的使用。在英國,超過80%的日常交易通過賒銷完成,并且應收賬款約占企業總資產35%(Summers et al.1999);在美國,1991年的商業信用平均使用占到了企業總資產的17.8%(Rajan和 Zingales,1995);在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商業信用超過了企業總資產的1/4;在中國,2000―2006年滬市A股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占總資產比例為7.61%(周鐵鑄等,2009)。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商業信用已成為非金融性企業總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有的國內外文獻對商業信用的研究主要從宏觀和微觀視角通過理論或實證對商業信用的存在機制、影響因素以及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進行了探究,但鮮有文章結合融資約束的背景對上市公司的商業信用展開研究。由于我國特殊的制度安排,A股市場上市公司中絕大多數是由國有企業改制而成的。一些重要領域的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國家都要求保持絕對控股,一般認為,融資約束對這樣的企業影響比較小。國有股比重不同的上市公司與國有銀行和政府間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聯系(劉康兵等,2007)。首先,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利用證券市場的最新財務數據,從需求角度對中國上市企業商業信用使用的影響因素進行再分析,根據中國國情對模型和變量方面進行了設置。然后,我們以國有股比例作為分組依據,將樣本數據分為國有股比例≥50%和國有股比例<50%的兩組企業組別,假設前者不受融資約束,后者受融資約束,通過比較兩個樣本組在商業信用行為方面是否存在差異來檢驗中國上市公司融資約束假說。
2 數據、計量模型
2.1 數據篩選和剔除
我們對數據的篩選作了如下的規定:
選擇2005―2009年在我國A股市場上市的公司;剔除樣本中含有ST、*ST、PT類公司;為避免發行境內外資股或發行境外股份對公司投資行為的影響,樣本中不含有發行B股、H股、N股的公司和進行過重大重組而改變行業屬性的公司。
依據上述原則,最終選擇的樣本為439家公司。本文國有股比例和公司成立時間數據來自深圳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中國股票市場財務研究數據庫,上市公司財務數據來自北京色諾芬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的一般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庫。本文分析工具為Stata10.0。
2.2 變量描述(見表1)
3 實證結果及分析
從表2我們發現存續時間與商業信用的使用顯著負相關(β=-3.124),即公司在成立初始階段對商業信用需求會隨著公司的成熟慢慢降低。考慮到因變量和自變量的非線性關系,我們加入公司存續時間的平方變量,顯示其與因變量顯著正相關,從而分析結論更為準確:在成立初始階段,公司對商業信用需求很大,隨著公司的逐漸成熟,對商業信用的需求確實會慢慢降低,但隨著公司成長到一定時間和規模,對商業信用的需求會漸漸增加。因為此時,憑著比年輕公司信用強的優勢,融資面臨的約束較小,公司可以向更大的公司借入商業信用,然后再借出給融資需求旺盛但面臨融資約束的公司。因為成立時間短、贏利能力較差等原因,大供應商擔心收回商業信用的風險而不愿向后者借出商業信用。
商業信用作為一種短期融資方式,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例較大的公司對它的需求旺盛,計量結果顯示該變量確實和因變量顯著正相關,顯著系數達到1%。表示在同等條件下,需求旺盛的公司得到更多商業信用。
資產報酬率表示公司的贏利能力,資產負債率顯示公司的償債能力,兩個變量和商業信用需求均顯著正相關。分析結論和公司存續時間相似,贏利能力、償債能力強的公司財務狀況良好,不容易陷入財務困境,因此商業信用的償還風險較小,這類公司更受供給者的青睞,能獲得更多商業信用。
從第Ⅰ列我們發現銷售增長率為負的公司對商業信用的需求顯著性很高。可能是在公司遇到短暫性的經營困難時,會繼續對原材料有強烈的需求,以維持正常運轉。第Ⅴ列計量結果與第Ⅰ列結論一致,對國有股比例<50%的公司樣本,其規模、存續時間和公司對商業信用需求的相關性不明顯。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重、資產負債率、資產報酬率仍然和因變量顯著正相關。仍然是銷售增長率為負的公司對商業信用的需求更大。第Ⅲ列中公司規模和應付賬款相關性不大。公司存續時間和應付賬款顯著負相關,顯著性達到1%,并且與存續時間的平方項顯著正相關,顯著性也達到1%。這個結果和第Ⅰ列結論一致,并且系數是其相關項的近4倍。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重、資產負債率和因變量顯著正相關。說明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重大、資產負債率高的絕對控股公司商業信用的需求較大。
對比后我們發現,第Ⅲ列、第Ⅴ列在資產報酬率上差異很大。前者與之無關,后者與之則是顯著相關。這印證了本文初始的假設:國有絕對控股公司和國有非絕對控股公司面臨著不同的融資約束。國有絕對控股公司,由于其絕對控股地位與金融機構聯系密切,使其有更多充足的資金來源,在融資時,資產報酬率和銷售凈利率是影響公司商業信用的獲得和需求的重要指標,但計量結果顯示無關,國有絕對控股公司融資不受限制,因而無須依賴這些指標,而國有股比例<50%的公司融資受限制,需要這些變量向金融機構或上游公司發出自身或優質或劣質的信號,才能獲得商業信用。
為了檢驗以上的變量關系和顯著性在不同行業中是否仍然具有解釋力,我們在表中加入行業虛擬變量。結果顯示加入行業虛擬變量后,盡管自變量的估計系數與前面的結果略有差異,但所反映的信息基本相同:各因變量保持了應有的顯著性和預期符號,有些因變量的顯著性在加入行業變量后甚至加強了。因此,本文的模型在不同行業間也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4 結 論
本文采用最新數據,研究在當今經濟環境和制度背景下,中國上市公司商業信用行為,并從商業信用角度檢驗了融資約束理論。本文的主要結論有:公司存續時間與商業信用的使用顯著負相關,而與公司存續時間的平方顯著正相關;在同等條件下,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例較大的公司得到更多商業信用;贏利能力、償債能力強的公司財務狀況良好,不容易陷入財務困境,能獲得更多商業信用;銷售增長率為負的公司對商業信用的需求顯著性很高。
然后我們通過比較國有股比例不同的兩組公司投資行為,發現兩組樣本公司在資產報酬率和銷售凈利率這兩個關鍵指標上存在顯著差異:國有絕對控股公司的商業信用的獲得和需求與這兩個變量無關;國有股比例<50%的公司商業信用與這兩個變量顯著相關。證明融資約束假設成立,國有股≥50%的國有絕對控股公司和國有股比例<50%的公司面臨著不同的融資約束,并且前者面臨的融資約束小于后者。
本文關于公司商業信用行為的部分結論和當前的主流觀點一致,也有部分結論與常理相悖,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非常理”行為公司主體在特定經濟環境和體制下作出的選擇,這些結論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參考文獻:
[1]Petersen,M.,Rajan,R.Trade Credit:Theories and Evidenc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7(10):661-691.
[2]Summers,B.,Wilson,N.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rade Credit Use:A Note.Mimeo,Credit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J].Leeds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1999.
[3]Rajan R.G.,Zingales L .What Do we Know about Capital Structure? Some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Journal of Finance[J].1995:1421-1460.
[4]Ferris,J.S.A Transactions Theory of Trade Credit Us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1(5):243-271.
[5]劉民權,徐忠,趙英濤.商業信用研究綜述[J].世界經濟,2004(1):66-77.
[6]張杰.民營經濟的金融困境與融資次序[J].經濟研究,2002(4):3-10.
[7]劉康兵,Elmer Sterken,尹伯成.資本市場不完美、信貸配給與公司投資[J].世界經濟文匯,2007(6):19-30.
[8]林毅夫,孫希芳.信息、非正規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5(7):35-44.
[關鍵詞]商業信用;影響因素;融資約束
1 引 言
商業信用是企業在貿易過程中的一種賒銷、賒購行為。下游企業從上游企業獲得生產投入品(原材料)或服務,一定時間后延期支付款項;而上游企業由于和下游企業有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在對其經營狀況和信用狀況了解的情況下,也愿意通過延期支付給予其資金融通。
歐洲在中世紀最早出現商業信用,
4 結 論
本文采用最新數據,研究在當今經濟環境和制度背景下,
然后我們通過比較國有股比例不同的兩組公司投資行為,發現兩組樣本公司在資產報酬率和銷售凈利率這兩個關鍵指標上存在顯著差異:國有絕對控股公司的商業信用的獲得和需求與這兩個變量無關;國有股比例<50%的公司商業信用與這兩個變量顯著相關。證明融資約束假設成立,國有股≥50%的國有絕對控股公司和國有股比例<50%的公司面臨著不同的融資約束,并且前者面臨的融資約束小于后者。
本文關于公司商業信用行為的部分結論和當前的主流觀點一致,也有部分結論與常理相悖,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非常理”行為公司主體在特定經濟環境和體制下作出的選擇,這些結論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參考文獻:
[1]petersen,m.,rajan,r.trade credit:theories and evidenc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7(10):661-691.
[2]summers,b.,wilson,n.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rade credit use:a note.mimeo,credit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j].leeds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1999.
[3]rajan r.g.,zingales l .what do we know about capital structure? some 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journal of finance[j].1995:1421-1460.
[4]ferris,j.s.a transactions theory of trade credit us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1(5):243-271.
[5]劉民權,徐忠,趙英濤.商業信用研究綜述[j].世界經濟,2004(1):66-77.
[6]張杰.民營經濟的金融困境與融資次序[j].經濟研究,2002(4):3-10.
[7]劉康兵,elmer sterken,尹伯成.資本市場不完美、信貸配給與公司投資[j].世界經濟文匯,2007(6):19-30.
[8]林毅夫,孫希芳.信息、非正規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5(7):35-44.
對于新三板感興趣。
第一:想掛牌如何溝通?問什么?我們怎么幫你掛牌?
1、您目前是只是想掛牌,還是已經準備了?
2、您目前準備到什么階段了?
3、對于將來掛牌的目的是什么?
4、如果想融資計劃融多少?公司去年有多少規模?凈利潤有10%嗎?
5、新三板企業目前還不能直接融資,您知道掛牌后怎么融資嗎?
6、融資就是賣公司股票,咱們公司現在值多少錢?有個估值嗎?
7、您知道掛牌新三板有哪些風險嗎?懂得怎么把控嗎?
8、我們平臺可以在掛牌前幫您專業對接適合您的券商,會計師,律師事務所等。
9、我們可以幫您提供企業的估值,讓企業更值錢。
10、我們可以幫您專業規劃掛牌后的融資方式和高效的對接相關機構。
第二:掛牌以后的企業如何溝通,怎么融資?我們怎么幫助你融資?
1、您目前掛牌以后希望獲得融資嗎?
2、您知道掛牌后有哪些融資方式嗎?
3、對于定向增發,協議轉讓,做事商等如何運作了解嗎?
4、您知道掛牌后如何進行公司的市值管理嗎?
5、您付出那么多成本對目前的掛牌效果滿意嗎?
6、我們可以幫助您系統梳理掛牌后的資本運作路徑。
7、我們可以幫助您提升公司市值,讓公司更值錢,降低融資成本。
8、我們可以幫您拓寬更多的融資渠道,對接國內頂尖機構。
第三:不掛牌希望融資的企業,如何溝通?問什么?我們怎么幫你融資?
1、現在經濟下行壓力那么大,對咱們行業一定有影響吧,咱們目前是銷售規模和利潤下滑嚴重嗎?現金流壓力大嗎?
2、這種情況下咱們去年的銷售規模做了多少?今年下滑會更嚴重嗎?現在凈利潤有多少?
3、在當期的環境下,企業要想生存,必須創新新的利潤增長點?您選好了方向嗎?
4、目前大家都在關注商業模式創新,關注互聯網+您在行動了嗎?
5、您知道如何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和互聯網+的應用嗎?
6、您公司的商業模式是一生一次的,還是一生一世的呢?
7、我們可以通過創新中心平臺幫找到創新的方式,理解如何適應互聯網+時代,找到商業模式創新的方法
8、我們服務了2萬多家企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資源,能夠在您轉型升級過程中提供支持。
9、我們背后有500多億的資金,將來投資給優秀的企業,幫助企業實現融資。
最后都要引導邁向卓越: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我發資料給您,我們通過邁向卓越高端論壇,邀請頂級專家現場給您解答如何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互聯網+,掛牌新三板,以及后期如何高效融資,強烈建議您為了企業的發展過來考察觀摩。
如何問到客戶的銷售規模和利潤?
1、同行見證法:某總:您好!咱們某某行業的很多企業接觸下來,銷售規模下滑比較嚴重,不知道咱們受影響大嗎?去年做了多少規模?因為成本上升,其實很多企業利潤下滑更加嚴重,甚至不到10%個點了,咱們目前還能有多少點的利潤呢?
2、想掛牌新三板的企業:某總:您好!你們公司目前規模怎么樣,我幫您看看掛牌的概率和將來融資前景如何,銷售規模去年做了多少?目前的利潤水平怎么樣?有10%的利潤嗎?
3、試探法:某總:您好!掛牌新三板的企業,大部分都是3000萬以上的企業,咱們目前有3000萬以上嗎?
4、選擇法:某總,您好!咱們企業目前銷售規模在3000萬以上還是以下呢。或者:咱們公司目前的銷售規模有3000萬以上嗎?
如何塑造盛景邁向老師的價值?
1、盛景網聯一直告訴學員,經營企業來不得半點虛假,作為一個智力服務機構,我們更是深有體會,希望真正能夠給企業家提供負責任的解決方案,所以在講師方面我們要求嚴格,第一我們所有的老師都必須有10年以上的企業經營經驗,所以說盛景的老師都不是專業的講師出身,都像您一樣是企業家,讓那些到過未來的人,給您提供指導,真正有效的規避風險,再者我們教給學員的,一定是我們在做的,這也是我們堅持的原則,我們坦誠的分享我們的經驗教訓,幫助企業指明方向,例如我們幫助企業融資,我們自己已經融資9000萬,我們幫助企業改造商業模式,首先我們有自己非常漂亮的商業模式,我們幫助企業上市,我們自己也在積極籌備上市運作。我們建議企業聚焦,打造樣板市場,我們自己也在全力推動樣板市場的打造。因為我們相信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你怎么可能教別人去做呢。還有就是我們的講師不僅僅具有豐富的企業經營經驗,而且他們具有全球化的經驗,全球化的視野,真正能夠幫助企業跨行業,跨國際的提供創新的思路,開闊企業的視野。
2、例如:盛景的彭院長,他是清華紫光上市公司副總裁,不僅全程參與清華紫光上市運作,而且在清華內部創業,把業務從零做到幾十億規模,既有資本運作經驗又有企業管理經驗。例如:錢越老師,他是惠普的全球副總裁,在惠普整整工作了24年,從一個普通的銷售工程師,一直做到世界500強的全球副總裁。例如:陳勇老師,他是人民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后,在北京政府任過職,自己親自創業被別人成功并購,在人大15年的教學過程中一直研究企業。不僅有豐富的理論而且實踐經驗也非常豐富。例如:楊青老師,是我們海龜派的代表,之前一直在加拿大溫哥華做海外投資,十幾年的投資經驗,協助學員完成了50多億的投資
經典案例推送話術參考
1、某總:您好!咱們企業在這個領域擁有很好的技術和未來發展的前期,就像我們的北京沃爾德刀具的陳繼峰陳總一個,但是技術領先的企業有個特點,也許規模不大,但利潤水平高,可以自己無法復制形成規模效應,我們的北京沃爾德的陳總是技術出身,在超硬刀具這個領域技術國內頂尖,但是技術出身的陳總在管理方法非常缺乏,所以做了十幾年的企業,銷售規模總是徘徊在一個量級,我們盛景網聯聚焦北京沃爾德的核心優勢,詳細分析他們的客戶群體,發展20%的客戶貢獻了80%的銷售規模和利潤,甚至做了一個測算,有些客戶接待對企業是虧損的,因為我們交付成本比他們產生的利潤還高。更郁悶的是,他們的產品質量好,技術領先,但是卻買不上高價格,與國外產品比質量沒有差別,但是價格卻差距很大。后來我們首先幫助他們梳理確定核心目標客戶,考察客戶對產品使用的整個環節的痛點進行提煉進行產品創新,同時給客戶現場拿國外產品做測試,凸顯他們產品的質量,同時進行價格策略調整。砍掉非目標客戶的市場。讓盛景的錢越老師給他們做代運營。進過半年的時間,他們公司的增長提升了60%以上。我相信盛景平臺的老師也一定能夠幫助你們提升銷售規模和利潤。期待您的加入。
2、某總:您好!很多企業融資都關注融資金的同時能夠帶來什么資源,無論是技術,客戶,人才等。我簡單給您說一個我們眾多成功對接客戶中的新疆鄉都酒業,做高端紅酒。他們是在新疆賣葡萄酒的,一直希望從新疆走向內陸,但是沒有資金,找不到客戶,渠道成本太高。通過盛景的幫助他們原來一瓶一瓶賣紅酒的方式調整為城市酒窖,全國連鎖加盟,按照一桶一桶賣紅酒的方式發展。第一:我們幫助他們對接盛景2萬多家全國各地的企業給鄉都成為他們的加盟商和高端客戶。第二:因為城市酒窖前期投入比較大需要資金,我們幫助鄉都快速對接知名投資:漢能投資,深圳分享投資以及盛景華創基金。融資6500萬。第三:他們需要大量導入高端客戶,因為他們一桶酒價格是50萬,這樣的客戶群體很難找。借助漢能投資的進入,導入大量漢能投資之前投資的高端會所。借助深圳分享投資,導入中歐商學院的大量高端客戶,甚至借助投資人的私人關系讓馬云,李彥宏,張朝陽成為了他們的客戶,在這個圈子里免費代言。第四:紅酒非常重視品牌,剛剛進入內地及時品牌提升,借助漢能投資董事長陳宏,參加了東南衛視舉辦的愛拼才會贏的路演節目,主持人是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借助參加這個節目,幫助鄉都酒業節省了2個億的內地推動費用,而且做到了精準營銷。通過這個可以看到盛景我們是如何幫助企業發展的。希望您的加入。
關于東經包裝項目改造的短信案例:適合對上市掛牌不感興趣。關注如何轉型升級,提升銷售利潤的企業。某總:您好!溫州東經包裝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包裝生產企業,接觸盛景前,他們面臨的瓶頸是:第一,同質化競爭嚴重,對客戶沒有控制力,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但是方向不明。第二:企業屬于生產制造類,重資產,利潤逐年下滑,如何提升銷售額和利潤是困擾企業的核心問題。第三:希望突破產業鏈底端的困境,但是不知道如何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
東經包裝是我們的咨詢學員,由盛景網聯的陳勇老師親自負責,
首先由蔣總帶領了解他們的客戶需求,經過大量一線走訪提煉出他們的客戶普遍存在的以下幾個需求:第一:客戶包裝規格多樣,帶來倉庫存儲的場地成本,人員管理成本,希望可以降低。第二:由于規格非常多,有的幾百種,經常發生某種包裝缺貨造成停工的現象,讓客戶非常郁悶。第三:他們因為有大量包裝工作需要人工完成,幾百人的包裝人員,成本非常大,一直探尋如何改造流程降低成本。第四:他們大量包裝不是由一家公司提供,有很多供應商提供,溝通效率低,管理太繁瑣,他們期待這些包裝能夠由一家全部提供最好。但是以上這些調研獲得需求,我們的蔣總和他的團隊從來沒有關注過,蔣總也很慚愧,合作很多年的客戶他從來沒有去過客戶的生產一線詳細調研。盛景老師根據這些調研需求。找到了客戶的痛點,也就是我們自己創新的原點,也是我們堅強合作的機遇。
盛景給出的方案是:第一:把東經包裝的電腦和客戶的系統進行無縫對接,庫存信息共享,東經包裝隨時了解客戶包裝庫存情況及時備貨,第二:通過包裝箱的重新設計,減少客戶生產過程中的人工操作步驟,經過測試可以幫助客戶減少30%的人力成本。第三:給客戶提供包裝耗材的整體解決方案,為客戶量身定制,減少包裝規格,降低成本。通過這幾步調整,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引起客戶的高度關注和興趣,紛紛提高了東經包裝的采購良,因為東經真正關注了客戶的需求。當然這只是一個開始,銷售方式由原來單純買包裝耗材,提升到銷售包裝整體解決方案。通過技術手段和互聯技術,加強與客戶的關聯,一檔客戶接入我的系統,第一我會采集大量客戶的數據,第二,客戶對我會產品強烈的依賴,最終形成控制力和定價權。提升企業的利潤。目前東經包裝的定位是通過盛景公司戰略轉型路線圖與業務模式再造”東經將打造以智能包裝服務為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他們不再是一家傳統的包裝生產企業,而且借助互聯網,智能化等成功轉型升級的高科技企業。處于微笑曲線的頂端。
目前東經包裝通過盛景的輔導,成功轉型,銷售額和利潤獲得大幅度的提升,目前每年增長率都在30%以上,正迎來企業高速發展的機遇期。
關鍵詞:需求側資源;電力系統;負荷預測分析
中圖分類號:TM71 文獻標識碼: A
一、前言
目前,我國并沒有針對電網規劃提出具體、有效的方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種兼容需求側資源的電力系統負荷預測分析方法,實現對電網的規劃,以此解決電網設備利用率低、電網建設投資消耗大、電網規劃落實難等問題。
二、需求側資源的類型分析
綜合考慮技術進步、行業發展以及我國的相關政策導向(例如《有序用電管理辦法》、《可再生能源管理辦法》)等因素,根據需求側資源對負荷曲線的影響效率,將電力系統負荷預測中的需求側資源分為負荷類能源和能效類資源兩類。負荷類資源:指的是用戶自愿選擇,通過改變用電時間或者減少用電設備的電量,以此實現降低電力負荷目標的各種行政措施或者經濟措施,其中行政措施包括直接負荷控制、有序用電管理等,經濟措施包括可中斷電價、季節性電價、階梯電價、豐谷電價等電價政策,負荷類資源的規劃以及實施能夠有效的達到節約電能、降低電力負荷的目的。能效類資源,指的是通過提高用電效率,以此實現降低電力負荷水平以及用電量的技術措施,例如采用節能空調、節能電梯、電動機系統節能、變壓器節能、節能型家用電器、綠色照明等,通過引入能效類資源能夠在所有時間段降低用電量。
三、兼容需求側資源的電力系統負荷預測總體思路以及模型構建分析
1兼容需求側資源的電力系統負荷預測總體思路分析。兼容需求側資源的電力系統負荷預測的總體思路表現為:通過合理的統計與估算某個地區內各種類型需求側資源的類型與潛力,然后將其考慮到電力系統負荷預測過程中,能夠更加有效的增加預測電力系統負荷預測的準確性,以此避免由于粗放擴容方案造成資源的浪費。
2模型構建分析。文章以某10kV變電站供電區域為例,該變電站包含了三條線路,每一條線路都覆蓋有商業用戶、工業用戶、居民用戶以及其他用戶等,某一條線路上的用戶分類以及初始用電狀況如表1所示,其中P1為初始最大負荷、Q0表示初始月用電量、n表示電力用戶數量。
2.1單一需求側資源的電力系統最大負荷預測模型。每一種雷丁的電力用戶都存在多用用電方式,例如商業用戶的用電主要包括空調、照明;工業用戶的用電主要包括電動機、照明等;居民用戶的用電主要包括熱水器、冰箱、空調以及照明等;其他用戶的每個用電環節都存在需求側資源。首先研究單一需求側資源的電力系統最大負荷預測模型,某種類型電力用戶考慮單一需求側資源的電力系統最大負荷預測模型表示為:
(公式1)
公式中γLR表示該類用戶在LR作用下的電力負荷;rEER表示該類用戶在EER作用下的降耗率; 表示在需求側資源作用下的最大電力負荷。
2.2多種需求側資源的電力系統最大負荷預測模型。由于EER是電力用戶采用的各種技術措施的組合,直接對應某種類型,例如節能空調、綠色照明等,并且降耗率是相對于原來用電類型而言的,并不是用戶的整體用電狀況,所以EER的節點效果應該根據用電類型進行計算,分析多種EER作用下總電量的變化狀況。假設ΔQ表示節電量,ΔQi表示用電環節i的節電量;ui表示能效類資源能夠存在的狀態系數;riEER表示用電環節i在EER作用下的降耗率;Qi,0表示用電環節i預測年的初始用電量,如果ui的取值為1,則表明該用戶具有此類資源,如果ui的取值為0,則表明該用戶不具備該類資源。由此可以獲得該類用戶用電環節i在EER作用下的節電量,節電量的公式表示為:
(公式2)
總的節電量為各種用電環節的節電量的總和,因此EER作用下的用電量公式表示為:
(公式3)
2.3兼容需求側資源的電力系統負荷預測分析結果。通過采用兼容側資源的電力系統負荷預測,在LR作用下能夠準確的預測電力系統的負荷,能夠在用電高峰段實現負荷的轉移,以此實現削峰填谷的目標,有效的提高負荷率,通過對該綜合變電站的該條線路進行負荷預測分析,對比需求側資源作用前后最大負荷預測值的結果,P0為初始最大負荷、P1表示不考慮需求側資源的最大負荷,PDSR表示兼容需求側資源作用的最大負荷,經過實踐表明,在兼容需求側資源作用下,該條線路的電力用戶的最大電力負荷降低了23.56%。
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應用兼容需求側資源的電力系統負荷預測方法,創建兼容需求側資源的饋線負荷預測模型,能夠有效的預測一定范圍供電系統的電力負荷狀況,并且該種負荷預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可復制性以及可操作性,值得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IPO路徑;信息技術類中小企業;層次分析法
一、引言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信息技術產業因其持續的創新活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正在逐漸成為經濟舞臺上的主角。作為高新技術行業發展方向標的信息技術產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僅正在成為強有力的推動力量,更是實現充分就業進而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載體。
目前,隨著相關產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類中小企業在融資的道路上選擇了上市。資本市場的選擇是企業進行IPO的前提,因此,信息技術類中小企業有必要綜合自身發展特點與各資本市場的特點,對上市路徑進行選擇。
二、我國信息技術類中小企業的融資特點
1.信息技術類企業的自身特征
與傳統企業相比,信息技術類中小企業最為突出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點:
(1)高創新性
信息技術類企業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其高度的技術創新性。當前的信息技術行業以科技研發為先導的特點日趨明顯,技術的不斷創新更是其他產業所不能比擬的。
(2)高投入性
高投入,即指建立信息技術類企業的成本較高。由于信息技術具有知識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等特點,新技術的研發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此外,相關高精尖設備的投入也需要巨額的資金。
(3)高風險性
信息技術類企業面臨著高風險,具體而言具體表現在以下三點:技術風險,主要指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產品或勞務的不確定性,以及其他替代技術產生而引起現有技術貶值的風險;市場風險,主要指企業開發出的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等方面的不確定性;財務風險,主要指企業現金流不穩定,一旦債務融資過多,易出現財務危機。
(4)高回報性
高風險的背面是高回報。特別是當某企業具有某種獨特技術時,市場上旺盛的需求和技術導致的壟斷會產生相當高的壟斷利潤,而這一特點正是傳統企業所不能比擬的。
正是這些特征共同決定了此類企業獨特的融資特點,主要體現于融資渠道和融資需求兩方面。
2.信息技術類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特點
融資渠道即資金來源,主要指企業籌集資金渠道的方向與通道。美國經濟學家伯杰和尤德爾(Berger & Udell,1998)根據企業成長周期理論,提出了企業融資渠道的一般變化規律:處于早期成長階段的企業,其外源性融資的約束較大,融資渠道狹窄,因而依賴內源融資;隨著信用級別與可抵押資產的增加,外源資本的比例不斷上升,尤其是股權融資。應用這一理論,我國學者康晶(2007)對我國成長型中小企業進行了分析,認為:誕生階段對應內部融資,第一成長階段對應借款,第二成長階段對應債券,成熟期對應資本市場,衰敗期表現為逐漸退出資本市場和借貸市場,直至耗盡內部資金。
綜合上述國內外研究可知,企業在成長發展的諸多階段中,由于產品、業務和規模上等方面的變化,融資渠道往往會呈現出差異性與多元化的趨勢。
3.信息技術類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特點
(1)融資需求量隨企業成長階段的變化而變化
企業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對資金的需求量會所不同。我國學者楊軍敏(2007)等在研究中認為,科技類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量隨其所處階段變化。具體而言,創立期的企業資產規模相對小,資本需求相對小,融資需求規模也相對小;成長期的企業急于發展市場而需要大量資金,融資需求有所增加;而在成熟期,企業急需擴充生產能力,資本擴張成為內在需求,融資需求會更高,但可支配利潤的再投資額度會降低融資需求;在衰退期,市場需求相對飽和,融資需求也逐漸放緩。總體上,隨著所處階段的變換,此類企業的資金需求大致呈先增后減的趨勢。
(2)融資需求時效性強
信息技術類中小企業一般不具有市場壟斷優勢,對市場的敏感度較高,因而其投資項目往往有著較強的時效性。正因如此,此類企業的融資需求往往有著較強的時效性。因此,在選擇IPO路徑時,此類企業需對上市周期與再融資等進行重點考慮。
(3)資金需求的頻率高,有持續性
由于行業整體升級頻率高,信息技術類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需要不斷地進行研發,因而需要不斷的資金投入,以保證研發活動的持續進行,并擁有購置高技術含量設備的能力,使企業有持續創新的動力和能力。因此,在選擇上市地點時需考察再融資難度。
(4)單次融資額相對較小
盡管資金需求強且持續性高,但由于企業自身規模一般相對較小,因此單次融資的融資金額一般也較小。由此,此類企業適合在市場容量相對小的市場上市,而不必在主板上市。
4.我國信息技術類中小企業的融資情況
(1)融資渠道狹窄
信息技術類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狹窄。由于融資渠道限制較多,一些早已進入成長期或成熟期的此類企業仍過度依賴內源融資,更多企業則外源與內源資金均不充足,而喪失了發展的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拓寬外源融資的一種方式,上市融資愈加重要。
(2)上市融資已成為了一種必要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