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幼兒英語教案范文

幼兒英語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英語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幼兒英語教案

第1篇:幼兒英語教案范文

發病原因和癥狀

1 干冷的氣候

干冷的氣候會使寶寶的口唇和口角周圍皮膚黏膜干裂,周圍的病菌乘虛而入,造成感染,引起口角炎。

2 維生素攝入不足

以維生素B族缺乏引起的口角炎為最常見,表現為雙側口角呈白色,糜爛或潰瘍,有橫的溝裂,嚴重者白口角向口內黏膜或口周皮膚延伸,溝裂深淺、長短不一。口角在受刺激時才疼痛,常伴有唇干燥、裂紋,偶見鱗屑,唇微腫,嚴重的還伴發唇炎和舌炎。

3 繼發感染

在發生口角炎時,由于有糜爛潰瘍或裂紋,很容易繼發病原菌的感染。最常見的是鏈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和真菌性口角炎。

4 鋅缺乏

鋅缺乏也是口角炎的誘發因素之一。

5 不良習慣

寒冷季節里,寶寶的口唇干裂時,一些寶寶因嘴唇不舒服而喜歡用舌頭舔嘴唇及口角,結果越舔越干燥,造成更嚴重的開裂出血,使疼痛加重或合并感染。這是因為唾液中含有蛋白質、淀粉酶等物質,舔在嘴唇上,水分一蒸發,淀粉酶粘在嘴唇上,反而使干燥程度更加嚴重。經常用舌頭舔嘴角、流口水,也都是寶寶患口角炎的重要誘因。同時,對有吮指、咬指習慣的寶寶,也應該及時糾正。

口角炎的預防

冬春季是口角炎的高發季節,應該采取必要措施積極預防。

1 注意寶寶面部的清潔

保護好寶寶面部的皮膚,保持口唇清潔衛生,進食后應注意潔凈口唇。如果孩子經常流口水,要注意勤擦拭,并尋找流口水的原因。寶寶口唇發干時,不妨涂少許甘油、油膏或食用油,防止干裂發生。

2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維生素B2是人體細胞中促進氧化還原的重要物質之一。人體如果缺乏核黃素,就會影響體內生物氧化的進程,發生代謝障礙,出現口角炎、唇炎、舌炎等。因為人體本身無法合成核黃素,必須從飲食中攝取,所以應該適當給寶寶在輔食中添加含有維生素B2的營養物,大一些的寶寶要避免挑食的不良習慣。素搭配的基礎上,注意合理調劑,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蘿卜、新鮮綠葉蔬菜以及玉米和豆類(如黃豆、紅豆、綠豆、豆制品)。尤其是在冬春氣候干燥的時候,烹調時更要注意增加食物的品種和花色,以食物的色、香、味,吸引寶貝進食的興趣。

因B族維生素很容易溶解于水,做飯時要注意防止維生素流失,米不要過度淘洗;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后盡快下鍋;熬米粥和煮豆時不要放堿。另外,還可以讓寶寶多吃些有生津止渴作用的水果和食物,如梨、荸薺、藕等。

3 糾正寶寶不良習慣

給已經懂事的寶寶講明道理,教育他們不要用舌頭去舔嘴角。

4 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

兒童用具如毛巾、茶杯、食具等,均應嚴格消毒后再使用,不可忽視。

5 適當補充維生素B

在冬春干燥季節,如果寶寶有長期發燒、患胃腸疾病、腹瀉、消化不良、厭食或結核病等情況,維生素B2的消耗量會明顯增加,所以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補充多種維生素或維生素B2,也可以服用復合維生素B。

6 從添加輔食起即注意增加維生素B2

蛋黃中含有維生素B2,能有效地預防口腔炎、口角炎及缺鐵。雞蛋煮熟后剝開蛋白,給寶寶吃蛋黃。剛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先吃1/4個蛋黃,以后隨寶寶成長逐漸加到1/3至1/2,最后達到吃整個蛋黃。另外,要按照寶貝的月齡及時添加動物肝臟、瘦肉末、新鮮蔬菜汁、水果汁等富含維生素B2的輔食。

口角炎的家庭治療

1 局部治療

當發現寶寶的口唇嘴角干燥時,可涂些潤唇膏,使口唇感到滋潤。當嘴角已出現干裂出血時,應先用溫熱的水洗凈,待干燥后,再抹些抗生素軟膏。傷口開始結痂時,應該讓其自然脫落,千萬不可強行撕掉。

2 藥物治療

對于有口角炎或舌炎的寶寶,一定要適量補充維生素B2,每天給寶寶喂1~2片就夠了。吃藥之后,尿色會變得很黃,這是多余的維生素B2從尿里排出的緣故,家長不用擔心。

第2篇:幼兒英語教案范文

關鍵詞: 幼兒英語教學 教學法 案例分析

一、教師教案呈現

(一)學習內容分析

本課為幼兒英語實踐課。在開本課之前,我到幼兒園進行了一些簡單調研活動,了解了我市幼兒園的英語教學情況,以便根據實際需要開展幼兒英語的實踐課。調研后主要有兩點反饋:

1.幼兒園英語課的教學形式:每所幼兒園所用的教材不同,以外教授課和本園教師授課相結合的形式為主。

2.幼兒園對幼師英語課的要求和建議:讓學生多了解幼兒園的英語教學現狀;教學應該以口語為主;讓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幼兒英語的內容、特點及教法。

(二)學習者分析

1.本課的教學對象是我校2008級的幼教班。2008級幼教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相對較差,但通過三年的教學培養,學生對英語有了一定的興趣,通過老師的不斷激發,對教學話題有了一定的興趣和參與性。

2.學生在前兩年的基礎英語教學中,已經補充過英語兒歌、英語課堂用語的教學;在實踐課前,已經補充了教案教法的教學,并利用課前三分鐘進行了說課的教學。因此,學生已經可以系統地掌握寫教案、做教具、說課和講課的方法。

學生喜歡課堂輕松活潑,因此要將學習內容簡易化、通俗化,這樣更利于學生掌握。

(三)教學目標

1.學生可以順利、完整地呈現一節幼兒英語活動課。

2.學完本課后,學生可以正確、全面地對實踐課進行評課。

3.拓展:以同一主題(反義詞)white和black進行活動導入。

(四)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如何全面地評課。

2.如何用相同的方法拓展到其他幼兒教學活動當中。

(五)教學過程

Step 1熱身

學生上實踐課時教授的兒歌:How is the weather?

(每節課開始,對學生講課時比較好的自編兒歌或童謠進行復習并加入資料庫。)

Step 2導入

介紹幼兒園的英語課授課情況及對幼兒師范學生的英語要求,請上今天上實踐課的同學。

(讓學生了解現在幼兒園的英語教學狀況及對幼兒英語課堂的要求。)

Step3學生授課

趙香香同學授課內容:Big and Small。

活動對象:中班。

(在學生授課過程中,讓其他同學做好聽課記錄以便進行評課。)

Step4評課

1.學生評課。2.教師梳理。

(引導學生從教學內容、對象、目標實現、教態等方面進行評課并梳理。)

Step5拓展活動

分組以同一主題(反義詞)white和black設計活動導入。

活動對象:中班。

(引導學生利用現有的教具進行導入設計并展示成果。)

Step6小結作業

以white和black設計游戲兩個。

二、學生幼兒英語活動呈現

活動內容:Big and Small。教學對象:中班。活動時間:15-20分鐘。

活動目標:1.復習單詞:cat,elephant,rabbit,frog,duck,dog。

2.學習新詞big,small,并能正確發音。

3.初步學會用“What is it?”提問,并學會用“It ’s big/small ...”進行回答。

4.激發幼兒以大愛小的愛心,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方法:游戲法,兒歌教授法。

教具準備:大小動物卡若干;氣球等。

活動過程:

Step1導入

教師扮演圣誕老人來到教室和大家問好。師:Hello everyone!今天圣誕老人來到我們這里做客啦!大家高不高興呀?圣誕老人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禮物卡片,小朋友想知道它們是什么嗎?那就和圣誕老人一起來揭曉答案吧!

Step2復習單詞

老師帶領小朋友以念兒歌的形式請出禮物卡片(禮物卡片都是學習過的動物單詞)。師:鐺!鐺!鐺!鐺!……我們的禮物就在箱子里,小朋友和圣誕老人一起念兒歌,請出我們的禮物卡片吧!師:奇妙口袋東西多!先讓我來摸一摸!老師摸到了一只青蛙,那青蛙用英文怎么讀?對,frog!Frog,frog,frog!下面就請小朋友來摸啦,大家跟老師一起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我請xx小朋友來摸一摸!xx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摸的是什么啊?對,是大象,elephant! Elephant,elephant,elephant!××小朋友棒不棒?大家鼓勵一下她:小朋友小朋友你真棒!繼續努力更加棒。用此方法依次復習動物單詞。

Step3教授新知

1.教授單詞。出示大小同一個動物的卡片兩張:大家摸到的禮物是不是有大有小?follow me:big big就是大!small small就是小!big big就是大!small small就是小!小朋友們真棒,現在呢就請小朋友們:小腳并并攏,小腰挺挺直,小手背背后!誰愿意給大家帶讀一遍?先請xx小朋友給大家帶讀一遍!xx小朋友棒不棒?有誰比他更棒?帶著老師沒有表演過的動作來帶其他小朋友?那請xx小朋友。哇,xx小朋友可真棒!老師獎勵你一朵小紅花。

2.教授句型。剛才呀,圣誕老人說他要告訴老師一句神奇的魔語讓老師教給大家,大家想不想學?這句魔語就是:What is it?跟老師一起念。小朋友真棒,學得都很快,大家都學會了這句魔語,那想不想知道怎樣回答呢:It ’s a big dog.It ’s small dog.分別拿出各種動物卡片,提問小朋友句型:What is it?讓小朋友回答:It’s a big/small elephant/cat/rabbit/frog/dog.在此環節中貫穿情感目標:大朋友不可以欺負小朋友。

Step4鞏固新知

1.游戲:吹氣球。圣誕老人還告訴老師,他的房子要裝飾,想請小朋友來幫忙吹氣球,那誰愿意幫忙吹出大大小小的氣球呢?大家都愿意啊,那我們就分成四組來吹氣球,看看誰吹得更好。老師先做示范。)

2.游戲:送動物回家。小朋友們看看,這么多的動物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們來幫它們一起找到回家的路好不好?老師邊示范邊講解游戲規則。游戲規則:先跑到小橘子跟前大聲喊兩遍“small small”,再跑到大橘子面前大聲喊“big big”,然后跑到動物樂園隨便挑一個小動物來到老師跟前,老師會用剛才教過的魔語問大家,大家要用老師教過的短語回答老師,誰回答正確就可以把卡片貼到小動物的家里,再跑回起點和下一位小朋友擊掌,跑到老師站的地方,用老師剛才說的魔語問下一位小朋友,以此類推,老師要看哪組小朋友最棒。

Step 5小結作業

小手背背后,小腰挺挺直,小腳并并攏!今天小朋友表現得都很棒。今天我們學習了大和小兩個英文單詞(再次帶讀單詞big,small)。回家后要把大和小這兩個單詞教給爸爸媽媽,再用老師教過的魔語問他們,看他們會不會回答。

三、案例分析反思

(一)案例分析收獲

通過以上案例,學生和老師都通過幼兒英語教學法的實踐課收獲很多:

1.掌握了試講的要求、步驟,加強了團隊合作制作教具、試講的能力。在講課過程中,除了講課的同學和她所選擇的小朋友外,其他同學都作為聽課老師做好聽課記錄,以便試講完后進行評課時有理有據。

2.掌握每課試講的技巧。從導入―講授新知―鞏固新知―小結、作業布置―結束,每個環節的設計和實踐操作效果都要進行對比和尋找問題,最終能盡量達到與設計和實踐操作相符合的效果。

3.認真了解、學習其他同學講課的優缺點。學會討論、評價他人的課,從記錄教學過程到依據評課標準,作出較為準確到位的評價。

4.努力搜集幼兒英語教學法方面的知識和信息,努力提高自身在幼兒英語教學法方面的教學能力,盡量做到輕巧駕馭課堂,能夠在課堂上簡單通俗并較全面地展現知識架構。

5.教師、學生一起搜集與每課、主題有關的信息,做好預習,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

6.充分利用多媒體,增加信息量,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有關幼兒英語教學的知識,激發學生更多的興趣,增強其講課信心。

7.加強學法指導,訓練學生的學習、講課策略,注重對講課過程的評價,指導學生學會講課,培養學生良好的授課習慣。

(二)案例反思

因為初次接觸幼兒英語教法課,實踐經驗不足,一切工作都是在摸索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為了做到更符合銀川幼兒英語學習的實際情況,從到幼兒園進行調研,了解幼兒園的英語教學現狀和形式,錄制幼兒園英語課錄像作為資料給學生呈現、討論、學習;到查找各種相關資料;再到進行實踐教學課學生講課,都是一個摸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很有力的理論支持,不能很系統地給學生講解幼兒英語教法的相關理論知識。在今后一定要提早準備,找到更符合實際教學的書籍作為教材,讓學生能夠較系統規范地學習幼兒英語教法。本節課的主要目的是將學生的幼兒英語實踐課呈現在大家面前,以便一起來討論究竟幼兒英語教法課應該怎么上,這么上可不可以,是否還有更好的、更系統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楊文著.幼兒英語教學法.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6.10.

[2]《幼兒英語及哦啊與活動指導》編寫組編寫.幼兒英語教育活動指導.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8.

第3篇:幼兒英語教案范文

課程名稱

愛.交流.成長——0—3歲嬰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課  時

3

教學目標

1.引導家長了解0—3歲嬰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基本規律,意識到嬰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性。

2.通過學習、討論、演示等形式,幫助家長進一步掌握促進0—3歲嬰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策略。

教學重點

了解0-3歲嬰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探討促進嬰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策略。

教學思路

教學活動以0—3歲嬰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為主線,采取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形式,通過現場采訪、互動學習、分組討論、挑戰現場,教學演示等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互動性,有效性,以期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幫助家長認識到語言發展的重要性,引導家長了解嬰幼兒語言發展的基本規律,探討促進嬰幼兒語言發展的策略。從而促進嬰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教學環節

一、直接導入,了解規律。

1.導入主題:引導家長認識到0—3歲嬰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性與關鍵性。

2.現場采訪:“你們的寶寶幾個月了,語言能力發展怎么樣?會說哪些話?”

3.觀看課件:了解0—3歲嬰幼兒語言發展的基本規律,請家長對應自己寶寶語言發展到達的階段。

4.教師小結:0-3歲嬰幼兒語言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也存在個體差異。0—3歲是嬰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我們應該遵循規律,把握語言發展的幾個關鍵期,采取必要的策略進行引導教育,促進嬰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二、提出疑惑,探討策略。

那我們該如何促進嬰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呢?

1.觀看課件:教師舉例講述兩種策略——引導嬰幼兒發音,多與嬰幼兒交談。

2.拋出問題:除了上述兩種方法,還有什么方法可以促進嬰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鼓勵家長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提出疑惑:你們在生活中是怎樣培養寶寶的傾聽能力的?

4.分組探討:請家長分成兩組,進行集中討論,各組家長把討論好的策略寫在紙條上,并張貼在黑板上。每組選一個家長代表上來講述。

5.觀看課件:了解訓練嬰幼兒傾聽能力的正確方法。

6.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家長們都想到了很多的好方法,的確,傾聽能力是嬰幼兒語言發展的基礎,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嬰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

三、挑戰現場,模擬教學。

1.出示實物:“心動不如行動”,教師出示如奶粉罐,塑料袋,飲料瓶等實物,說明要求:請家長自由選擇一件物品,現場模擬教學。

2.模擬教學:“說說容易,做做難,現在我給大家準備了幾件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請家長自由選擇一件物品來開展傾聽教育,請你把我們當成你的小寶寶,你是用怎樣的語言或方法引導寶寶傾聽的?”

3.演示示范。教師在現場進行教學示范,通過不同節奏,聲音類型,聲音輕重等方面來引導嬰幼兒傾聽。

4.教師小結:培養嬰幼兒的傾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日積月累才能形成,因此我們每位家長應該堅持不懈,關注生活中的教育資源,時刻開展傾聽教育,不斷促進嬰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四、活動延伸:盡早開展早期閱讀也是培養嬰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手段,在下一課時我們將重點介紹早期閱讀的指導策略。

教學資源

制作的PPT課件,杭州市朝暉幼兒園中北園區的班級環境資源,奶粉罐,塑料袋等生活常見物品。

參考資料

浙江省三優師資培訓教材。

第4篇:幼兒英語教案范文

【關鍵詞】教師;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問題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07)05-0022-05

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學者們已經就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問題達成了一些共識,比如幼兒英語教育的總體目標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培養幼兒對英語和英語學習的興趣”;〔1〕教育者要根據課程的長期、中期和近期目標,統籌安排英語教學活動,使之成為幼兒園課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2〕教育者在設計和組織英語活動時要考慮環境對幼兒英語學習的關鍵作用,為幼兒創設盡可能真實有趣的英語學習情境〔3〕……這些幼兒園英語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原則既符合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要求,又符合我國漢語兒童英語學習的特點和規律,對教育者實施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具有指導意義。

幼兒英語學習的效果不僅受幼兒認知發展水平、情感動機以及周圍語言環境的影響,〔4〕還與教師的指導思想、英語水平、教育方法等密切相關。幼兒能否主動、有效地參與英語學習活動,能否在實現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習得英語語言技能,實施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的教師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近些年來,全國各地不少幼兒園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總結了許多經驗,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研究者也發現幼兒園教師在設計和實施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著重分析了雙語幼兒園的兩個英語活動案例,旨在探討目前幼兒園教師在設計和實施英語教學活動時普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案例一:Leaves are falling down(小班)①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感知“1”和“許多”,并能積極參與活動。

2.掌握并表達“one”和“many”。

活動準備:

1.樹葉若干,籃子一個。

2.一位教師事先藏在二樓的窗戶下,負責扔樹葉。

活動過程:

1.“one”和“many”游戲。

教師和幼兒圍成半圈坐在教學樓前的空地上,正對教學樓二樓的窗戶。

教師出示樹葉,對幼兒說:“秋天來了,樹葉落下來了。看,一片樹葉落下來了。”

教師喊:“one leave.”一片樹葉從二樓窗戶邊落到地上。幼兒歡呼雀躍。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喊:“one leave.”又有一片樹葉落下來。幼兒非常開心。

教師撿起幾片樹葉問幼兒:“How many leaves?”幼兒不明白教師的意思,只是重復教師的話:“How many leaves?”教師說:“讓我們數一數。one,two,three,four,five.”

教師喊:“one leave.看!”一片樹葉落下來。教師又喊:“many many leaves.”幾片樹葉一起落下來。幼兒興奮地伸出雙手接樹葉。

教師告訴幼兒:“喊one leave,就落下一片樹葉;喊many many leaves,就落下許多樹葉。”

2.撿樹葉游戲。

教師要求每個幼兒撿一片樹葉。有的幼兒沒有按指令完成任務,撿了兩片樹葉。

幼兒將撿到的樹葉放進教師準備的籃子里。教師問幼兒:“How many leaves?”幼兒沒有回答。教師告訴幼兒:“one leave.”只有一兩個幼兒模仿教師的回答。

教師請幼兒看收集在籃子里的樹葉,問:“有多少樹葉?”幼兒沒有回答。教師又帶領幼兒反復喊:“many many leaves.”

教師撿起一片樹葉,問:“How many leaves?”幼兒回答:“one.”教師告訴幼兒:“one leave.”

教師撿起幾片樹葉,問:“How many leaves?”幼兒回答:“one leave.”教師又舉起一片樹葉說:“不,這才是一片樹葉。How many leaves?”幼兒模仿教師的話:“How many leaves?”

教師撿起一片樹葉,問:“有多少樹葉?”幼兒沒有回答。有的幼兒仍在撿地上的樹葉。教師說:“one leave.”幼兒重復:“one leave.”

教師撿起五片樹葉,問:“有多少樹葉?我們數一數。one,two,three,four,five. five leaves!”

3.樹葉落下來游戲。

教師邊唱英文歌曲,幼兒邊扮演樹葉,模仿樹葉飄落的動作。當歌聲停止時,教師說:“one leave.”幼兒相應地撿起一片樹葉;教師說:“many many leaves.”幼兒相應地撿起許多樹葉。大部分幼兒沒有按指令正確完成任務。

案例一是一個英語與數學整合的教學活動。教師希望幼兒能夠“掌握并表達‘one’和‘many’”,然而從活動的實際效果看,幼兒表達的效果不好。例如,在撿樹葉游戲中,教師要求每個幼兒只能撿一片樹葉,但是有的幼兒撿了兩片樹葉;每次幼兒撿樹葉后,教師問幼兒“撿了多少樹葉”,幼兒不能用英語來表達“one”和“many”兩個數量,只有在教師提示后才會模仿教師的回答。在本案例中,幼兒并不理解“one”和“many”的真正含義,教師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不夠敏感,制訂的目標過高。小班初期的幼兒雖然能背數到50~100,但會背數并不等于已經掌握了數概念。小班初期的幼兒并不理解數的真正意義,不理解“許多”是由許多個“1”組成。要實現本次活動的目標,教師要在之前的數學活動或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進行數知識的學習,作為本次活動的鋪墊。沒有相關的認知基礎,甚至沒有掌握“one”和“many”的中文意義,幼兒不可能掌握并表達“one”和“many”。

在案例一中,教師試圖創設“喊――樹葉落下來”的游戲情境,引導幼兒“感知‘1’和‘許多’”,“掌握并表達‘one’和‘many’”,但是由于教師過于注重活動的外在形式,一味追求活動的新奇性、趣味性,沒有強調指導幼兒認知“1”和“許多”,導致本次活動的實際教育意義降低。雖然活動氣氛很熱烈,幼兒參與了活動,很興奮地用英語喊出“one leave”和“many many leaves”,但是讓幼兒真正感到好奇和興奮的是“喊――樹葉落下來”這一現象,幼兒并沒有掌握數學概念“one”和“many”的真正意義,以至于在接下來的游戲中,每當教師問“有多少樹葉”時,幼兒都無法作出正確回應。很顯然,在本案例中,教師沒有恰當處理活動形式與活動意義的關系,沒有根據幼兒情況靈活調整活動計劃,導致本次活動的實際效果與教師的期望不一致,幼兒的學習是低效甚至無效的。

案例二:Pumpkin and Jack-O-Lantern(大班)

活動目標:

1.使用英語描述南瓜和南瓜燈的特點。

2.體驗萬圣節的獨特氣氛,感受節日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四周的墻壁上裝飾南瓜、巫婆、蝙蝠、黑貓、鬼、骷髏、黑蜘蛛等。

2.南瓜形狀的紙板每人一個。

3.教師事先用南瓜形狀的紙板制作“高興”“悲傷”“恐懼”“生氣”四種不同表情的南瓜燈。

活動過程:

1.學習句型“They are the same”和“They are different”。

教師采用比較的方法,出示大小不同的蝙蝠,引導幼兒學習英語句型“They are the same”。

教師出示“Pumpkin(南瓜)”和“Jack-O-Lantern(南瓜燈)”,引導幼兒學習英語句型“They are different”。

教師引導幼兒區分和表達南瓜和南瓜燈的特點。

2.制作南瓜燈。

教師出示“高興”“悲傷”“恐懼”“生氣”四種不同表情的南瓜燈,請幼兒說出它們的英語詞匯。

幼兒制作南瓜燈。教師巡回觀察,并問幼兒:“你想做哪種表情的南瓜燈,高興,悲傷,恐懼,還是生氣?”

全班幼兒每人制作一個南瓜燈。

3.“trick or treat”游戲。

教師請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幼兒手提自己制作的南瓜燈,到觀摩該教育活動的教師跟前,與他們玩“trick or treat(惡作劇,還是款待)”游戲。一些幼兒對這個游戲感到陌生,只是跟著教師唱“Trick or treat.Smell my feet.Give me some thing good to eat”,但沒有按照教師的指令行動。只有部分幼兒到觀摩該教育活動的教師跟前玩游戲。游戲在進行1分半鐘后結束。

在本案例中,教師不恰當的指導語影響幼兒用英語進行創造性表達。“教師的指導可以避免使學生陷入定勢模式,從而為他們帶來一定的成功。”〔5〕教師作為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其指導與建議對幼兒用英語進行創造性表達會產生重大影響。有時因為教師一句不恰當的指導語,幼兒可能會失去思考、創造的機會。在本案例中,制作南瓜燈環節應該是幼兒用英語進行創造性表達的好時機,但是教師不恰當的指導干擾了幼兒用英語進行創造性表達的興趣。教師在巡回觀察時規定了幼兒只能從“高興”“悲傷”“恐懼”“生氣”四種表情中選擇一種表情制作南瓜燈,限制了幼兒的創造性表現,不利于幼兒學習用英語表達更多的表情詞匯。

在案例二的最后環節,教師組織幼兒玩“trick or treat”游戲。這是幼兒與觀摩該教育活動的教師互動的環節,教師希望在模擬真實情景的游戲中讓幼兒“體驗萬圣節的獨特氣氛,感受節日游戲的樂趣”。但由于一些幼兒對游戲感到陌生,所以他們對教師的要求沒有作出積極回應,只是跟在教師身邊唱歌,游戲活動倉促結束。這是因為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忽視了幼兒對隱含在教育活動中的多元文化的感悟,導致幼兒對異國的萬圣節活動感到陌生,無法全身心投入活動,體會不到活動的樂趣。

在上述兩個案例中,教師雖然具有將英語活動融入幼兒園課程整體的理念,但在將理念轉化為實際教育行為方面存在欠缺。案例一中,教師試圖整合數學活動與英語活動,但是在制訂活動目標、組織活動實施方面存在欠缺,沒有制訂出適合幼兒發展的活動目標,幼兒在活動中的提高有限;案例二的教師試圖將英語活動與主題教育整合,但是未能使幼兒在中文主題課程中獲得足以支撐英語學習的經驗,限制了幼兒的創造性表現。幼兒園缺少合格的英語教師,缺少英語與中文主題整合的課程教材,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忽視了對幼兒的多元文化導入等都會導致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中出現這種事與愿違的情況。只有解決了上述問題,才能提高教師設計與實施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的質量,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同時提高幼兒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英語運用能力。

一、培養合格的幼兒園英語教師

目前,一些雙語幼兒園擁有專職英語教師,但人數不多,這些專職英語教師不得不輪流負責大中小三個年齡班的英語活動,有時難免會顧此失彼,不能根據各個年齡班幼兒的特點科學設計和組織英語活動,無法科學設計和開展整合雙語課程。有些幼兒園從園外聘請外籍教師、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培訓機構教師等來擔任英語教師,這些教師大部分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專業訓練,很難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設計與組織英語活動,更談不上開展整合雙語課程。他們只是將英語作為一門獨立學科進行教學,無法勝任幼兒園英語教師的角色。因此,要提高幼兒園英語教學活動質量,迫切需要培養合格的幼兒園英語教師。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化技能是有效實施教育活動,促進幼兒主動、有效學習的重要保證。幼兒園要對現有的英語教師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化水平。學前教育院校還應該重視幼兒園英語教育后備力量的培養。學前教育英語方向學生是良好的幼兒園英語教育教師資源,他們既具有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又有良好的英語技能,是擔任幼兒園英語教師的合適人選。學前教育院校應加強對學前教育英語方向學生的培訓,加強學生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學習和英語專業學習,提供英語教法培訓,鍛煉學生的幼兒英語與主題活動整合課程的設計與實踐能力,為學生們成長為具有專業化水平的幼兒園英語教師提供機會。

二、研發英語與中文主題活動整合的課程教材

一些幼兒園已開始進行英語與中文主題活動整合的嘗試,但這種整合正處于起步階段,要么是整合單詞、兒歌、歌曲、對話等不同形式的語言內容,要么是整合各種活動方式,要么是將英語作為其他領域教育活動的一種語言補充,還難以實現科學整合。例如,在計算活動中,教師和幼兒一起用英語數數,“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our class?Let’s count!”或者在體育活動中教師用英語發口令,如“Attention! Left, right, left. Turn right!Turn left!”因此,如何將英語活動融入幼兒園課程整體,以同一主題架構中英文課程,使英語教育內容盡可能與當前課程內容相配合,使幼兒在中文主題課程中獲得的經驗成為他們英語學習的支撐,這成為研發幼兒園英語與中文主題活動整合課程教材急需解決的問題。例如,幼兒園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生活經驗開發大班的“小小美食家”主題活動,圍繞主題開展我喜歡的美食(了解食物的中文名稱)、美食的另一個名字(學習食物的英文名稱)、我會做美食、開美食中/西餐廳等活動。幼兒不僅可以學習和運用“What would you like?”“I like……”“Here you are.”等簡單的英語對話,還可以豐富和推動主題活動的開展,使英語活動和主題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然而,對幼兒園教師來說,開發科學的幼兒園英語與中文主題活動整合課程不僅需要研究英語活動與主題活動各領域如何滲透,更要關注英語學習與漢語學習及生活經驗的連接,這有一定難度。因此,有關部門應該組織既懂幼兒園課程又懂幼兒英語教育的專家,帶領幼兒園英語教師一起研究和開發科學的幼兒園英語與中文主題活動整合課程教材,為幼兒園英語教師設計和實施科學的英語教學活動提供載體。

三、注意必要的文化導入

語言是社會和文化的表現和承載形式,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是不脫離文化而存在的,就是說不脫離社會流傳下來的決定我們生活面貌的風俗和信仰的總體。”〔6〕因此,要學好英語,離不開對英語語言所代表和承載的文化的了解。對于外語教學中單純教語言不教文化的現象,美國社會學家G.R.Tucker 和W.E.Lambet有這樣的見解:“我們相信,任何這類企圖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使他們不僅不想學習語言符號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這一符號系統的民族。相反,幫助學生在學習語言時提高對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們發自內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興趣和動力……從而提供了學習該民族的語言的基礎”。〔7〕

幼兒園英語教師應該注重語言和文化的關系,認識到英語活動中文化導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讓幼兒學習語言的同時進行文化知識的同步傳授,適時向幼兒介紹與語言學習有關的符合幼兒認知能力和經驗水平的文化背景知識,拓展幼兒的視野。在進行文化導入的同時,教師更要注意啟發幼兒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因為“成功的雙語教育表現在其教育對象擁有一種理想的文化人格,包括對兩種文化的協調互補和文化價值的多元寬容”。〔8〕教師應有意識地比較日常生活中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啟發幼兒發現不同文化之間諸多的相通性和特異性,提高幼兒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性,從而提高幼兒理解和運用英語的能力,促進幼兒多元價值觀的萌發。

參考文獻:

〔1〕〔4〕周兢.學前兒童語言教育〔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60,248-255.

〔2〕〔3〕周兢.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94,412.

〔5〕龐麗娟.教師與兒童發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68.

〔6〕薩皮爾.語言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186.

第5篇:幼兒英語教案范文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決定著一個孩子一生的發展。一個幼兒教師,應該能夠熟練地使用母語和英語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自然、流利地使用英語組織和開展幼兒的日常游戲、生活、歌曲和其他活動,使幼兒的對英語的使用生活化、日常化,滿足幼兒成長的需要和以后的發展。然而,很多從學校出去的幼兒教師,知識和能力存在與實際的幼兒英語教學實踐相脫節的問題。特別是剛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基本上沒有幼兒英語實踐教學經驗。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我在自己的英語教育教學中,改變了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設計與活動圍繞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把知識傳授與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培養學生職業道德教育、職業技能訓練和學習能力的同時,也注重學生實際教學能力的培養,使用各種手段多渠道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一方面,在學校里,我設計一些項目教學,設計一些模擬實際教學的情境,進行英語場景教學、案例英語教學、模擬英語教學和崗位教學。另一方面,我們學校和本地及外地很多幼兒園簽訂了校園合作協議。我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實行工學結合,定期讓學生們到幼兒園聽課或者頂崗實習,進行實際工作的學習和實踐。我親自指導學生寫出英語教學教案,幫助學生設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及教學技巧,指導學生如何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組織幼兒英語活動等。實習之后,并請幼兒園的老師和領導給出職業教學能力和素質鑒定,讓學生自己寫出總結,明白自己的能力與實際幼兒園教學需要的差距,回到學校再學習提高,再實踐,再提高,達到知識學習、技能實訓、工作實踐和職業鑒定等功能的整合,使教、學、練、做、統一起來,使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在畢業之前就已經成為英語專業突出,綜合素質具備的合格老師。

二.發展創新教學內容,突出專業技能培養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社會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早期英語教育,對幼兒教師的英語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英語教學法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幼兒教師除了要具備英語聽、說、讀、寫基本技能之外,還必須能夠掌握幼兒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學會如何選擇、使用和編寫幼兒英語教材,能夠獨立設計幼兒英語教案并進行幼兒實際英語教學;熟悉幼兒英語教學的基本原則和幼兒英語教學模式;掌握進行幼兒英語知識和技能教學的方法;掌握幼兒英語游戲理論,掌握幼兒英語游戲設計原則和常見的游戲方式,能夠獨立設計幼兒英語游戲;掌握幼兒英語歌謠教學的理論和技巧,能夠按歌謠內容設計教學活動;掌握幼兒英語故事教學的理論和技巧,能夠按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故事內容,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恰當使用故事;了解幼兒園雙語教育活動。針對這樣的專業培養目標,我結合本校的學生實際情況,我大膽地對我們使用的教材《新概念英語》進行教學改編,增加了幼兒英語詞匯教學,幼兒英語語法教學,幼兒英語教法教學,幼兒英語游戲教學,幼兒英語故事,幼兒英語歌曲教學等內容,刪去了不適合英語幼兒教學活動的內容。利用多媒體,增添了形象的、有趣的、可視的、可聽的動感內容,來充實我們的英語教學內容的現實性和針對性。而且,利用課余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情景劇表演,英語課前自由談,英語板報設計,課堂模擬授課教學比賽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給予指導和幫助,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知識水平、英語聽說讀寫的專業技能和實際英語教學技能,通過嘗試,學生的英語專業技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和發展,能夠勝任幼兒英語教學活動。

三.改革創新專業評價模式,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形成

在對學生的評價中,我改變了以往試卷考試的模式,圍繞社會需求,采用以測試學生能力為核心的評價模式。采用閉卷與開卷相結合、筆試與口試相結合、基礎知識測試與技能測試相結合;并把平時的專業競賽成績、幼兒園實習、見習的成績等按百分比折合在內,全面、立體地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總分為100分,卷面知識題成績占30%,作業占20%,平時各種專業競賽、實習表現、實習評價以及教學設計及模擬等占50%,從而突出學生的技能考核,引導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習和形成,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養,適應國家和當地幼兒教育發展需要。

四.結束語

第6篇:幼兒英語教案范文

1.整體設計思路、指導依據說明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談論過去的經歷,所以我利用外出旅游時所拍的照片,介紹我曾經去過的地方,引出本單元話題。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根據新課程標準對英語課堂任務的設置要求,任務的設置要有可行性,并且要與生活實際相關的要求,我設計了一個課上小組活動的任務。通過此小組活動,使學生了解伙伴曾經去過的地方,利用本課目標語言展開活動:學會使用Have you ever been to ... ?及回答 Yes,I have / No, I haven't.根據新課標對課堂任務的要求,任務的設置要注重交際性,第二個教學活動是看圖寫話,大屏幕向學生展示家鄉本溪的著名旅游景點。讓學生使用本課目標語言看圖寫話。

2.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的第一課時,即1a---2c.本單元核心教學內容是以去過的有趣的地方為題材,其語法項目主要是學習現在完成時的用法。該時態是初中英語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掌握的一個主要時態之一。因此,學習掌握好本節課內容至關重要。

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的話題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也是發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因此一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去使用目標語言解決實際問題。我校地處市郊,遠離市區,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來自農村,這些學生的英語底子薄弱。為此,我的教學設計考慮定調不能太高,我將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側重訓練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來獲取知識,充分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3.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課程標準理念及本課的知識結構,我特定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四會單詞:amusement, neither

詞組:have a good time

句型:Have you ever been to...? Yes, I have ./ No, I haven't.

I have never been to ... Me neither.

二、能力目標:

能聽懂、讀懂別人談論過去經歷的文章或材料,并能運用一般過去時,現在完成時表達自己或他人過去曾經去過的地方。通過觀察、分析,找出一般過去時與現在完成時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三、德育目標:

通過談論自己或他人曾經去過的有趣的地方,打開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了解世界的欲望,同時,增強學生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

4.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使用現在完成時。

教學難點:因為現在完成時態極易與一般過去時的用法混淆,因此,可以確定本課的難點是一般過去時與現在完成時用法的區別。

5.教學過程設計

(中文為主 + 所教學科目標語言)

步驟1:Step1.Lead-in

向學生展示我到北京旅游時拍的照片,復習一般過去時。

T: like traveling very much,last summer I went to Beijing ,and took many photos there.

引入本課現在完成時的句型:I have been to...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new way to talk about the past experiences.

設計意圖:成功的導入新課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我的導入貫穿新舊知識,融合前后內容,使教學更具藝術性和趣味性,直接切入主題。利用已經學過的一般過去時,表述自己在過去某時去過某地方,從而引入新的句型:I have been to ....顯得過渡自然。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步驟2:Step2. presentation

Look at some beautiful places of interests with a piece of beautiful music and teach the new words in this lessen .

在美妙的音樂中欣賞一組圖片,其內容是學生熟悉的家鄉本溪的旅游景點,包括本溪水洞,同泉水上世界,關門山自然風景區公園等。這樣,能很快地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屏幕上來。這時,趁此機會呈現本課的生詞與詞組amusement park, space museum, water park。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接觸的了本課的生詞與詞組。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在美妙音樂的烘托下,創設身臨情境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家鄉的美好,從而增強熱愛自己家鄉的美好責任意識。

步驟3:Step3.Learn and say

讓學生看教材做1a的活動:(1).Which of these places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Rank them from 1 to 5

(2).T:I have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I went there last year.

提問學生問題: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S:Yes, I have / No, I haven't.

同樣的方式引出Me, neither 的回答。

(3).學生兩人結對練習對話,學生向同伴展示有關去過景點的照片,使用目標語言練習。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的程度不同,為了讓大多數學生能跟得上,依據教材提供的1a活動內容讓學生學會基本的對話練習。在此基礎上,通過展示彼此的照片,舉一反三地練習對話,達到朗朗上口的目的,為下一步的任務做好鋪墊。

步驟4:Step4.Listening

(1).學生做教材中的1b聽力練習,完成表格。

(2). listen and circle (2a、2b)

設計意圖:根據教材提供的聽力訓練材料,通過聽力訓練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本節課重點內容,現在完成時的應用,并且有前面結對練習的基礎,完成此活動不難。

步驟5: Step5. Group work

在這一環節里,我給學生展示一幅中國地圖,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向同伴介紹自己曾經去過的地方。(提醒學生注意用準have與has)然后完成表格。

設計意圖:我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學生經過以上幾個環節,對本課句型已經比較熟悉了,基本上可以運用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利用學過的句型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完成任務,充分體現了任務型教學途徑的原則。

names

places you went to

When you went

步驟6: Step6.Showing and telling the results of each group.

在這一環節里,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其他學生面前展示匯報自己的成果。其內容必須含有兩個句型:I went to ...(place)... (when).

I have been to ...(place).之后,讓班上其他學生復述:

She/He went to....

She/He has been to....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學生不但懂得運用一般過去時、現在完成時表述自己的思想,而且也懂得正確使用助動詞have與has。達到了突破難點的目的,進一步鞏固了本課重點知識。

步驟7:Step7. Writing

在這一環節里,我讓學生看大屏幕寫下自己及本組其他同學曾經去過的本溪的風景名勝,寫完之后,選出幾篇寫得較好的學生作品,全班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環環相扣的聽說讀的練習,學生基本能比較熟練地使用現在完成時進行交流,在此基礎上,要訓練學生寫的技能。這符合新課標對基本技能的要求,即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原則。

步驟8:Step8. Summary

設計意圖:教師總結本課所學內容,結束新課,做到有始有終,前呼后應。

步驟9:Step 9 Homework for today

Introduce your town or your city to your classmates.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本課所學知識。

板書:

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1. I have been to ....

amusement 2. Have you ever been to ...?

3. I have never been to....

neither 4. Me, neither

5. have a good time.

6.教學評價設計

評價內容: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評價內容有:

1. 學生兩人結對練習對話,學生向同伴展示有關去過景點的照片,使用目標語言練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动漫人物将机机插曲3d版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乱理伦片| 男人咬奶边做好爽免费视频| 18禁美女裸体无遮挡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做暧暧免费小视频|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色| 欧美乱色理伦片| 秋霞鲁丝片无码av| 91香蕉短视频| a毛片成人免费全部播放| 九色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十七岁在线观看资源网| 国产精品666| 奇米第四色在线播放| 日本高清二三四本2021第九页| 波多野结衣与上司出差| 青青草原视频在线观看| 91黑丝国产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 被女同桌调教成鞋袜奴脚奴| 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版毛片|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久久| 免费a级毛片高清在钱|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大学生一级特黄的免费大片视频| 无翼乌邪恶工番口番邪恶| 晚上一个人看的www|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